中国古代家具简史
- 格式:ppt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15
中式家具简史1⃣商、周两代时期:铜禁、铜俎,反映了我国早期家具的雏形。
俎的形象代表着后代的几、案、杌、桌的类型。
禁的形象代表着后代的箱、橱、柜的类型。
另据商代的甲骨文,我们可以看到那时床、几的形象。
周代又出现了曲几、屏风、衣架。
2⃣战国、秦汉、三国时期:木质家具制作水平,髹漆和彩绘的技术成熟,有的家具上出现精美的浮雕。
人们的生活方式为席地而坐,因此家具形制都很矮。
家具出现了新的品种和类型。
家具的卯榫在这一时期有较大发展。
屏风得到广泛的使用,汉代的床主要是卧具。
胡床是这时的新家具,轻便折叠,成为狩猎和战时的常用家具。
3⃣晋、南北朝时期:仍是席地而坐的生活活方式,但高型家具则已有萌芽。
床和榻的尺度有了加高,可折查叠移动的屏风出现。
也有了方凳、圆凳等新型家具的雏型。
4⃣隋唐五代时期:垂足而坐的方式逐渐成为普遍现象。
因而出现了高低型家具并存的局面。
家具的品种有了很大发展,种类繁多,如短几,长、短案,方、圆案,高、低桌,方、圆凳,靠背椅,扶手椅,藤墩,床,榻,巾架,衣架,箱,柜,橱等。
5⃣宋、辽、金时期:高型家具普及,垂足坐的生活方式代替了席地坐的生活方式。
室内布置均衡与对称两种格局并存。
矮型炕桌安放在榻上作为待客茶几,是一种新的布置方法。
这一时期家具造型更加秀气轻巧。
6⃣元代:家具在宋代家具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如出现了罗锅掌,霸王掌,高束腰等新做法。
也出现缩面桌的新品种,只是因为不适用,不美观,在元代时兴一阵,并没有流传下来。
7⃣明代:海运发达,东南亚一带的木材如黄花梨、紫檀、鸡翅木等输入我国以及我国自产的优质木材结合工匠的精湛技艺,创造出举世公认的明式家具的工艺艺术和浓厚的中国气派。
8⃣清代:早期家具基本上继承了明代风格,变化不大。
到乾隆年间,广泛吸收了多种工艺美术手法,再加上统治阶级的欣赏趣味,于是家具风格为之一变,为清代家具风格奠定了基础。
❗️注:素材来源于《明式家具研究》。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一、夏代1. 夏朝文字发明:在夏朝将文字用于记载时,夏朝也出现了家具,当时家具混合了木、竹、藤等材料构成,表现出明显的简单风格。
2. 商朝家具创新:商朝是中国历史上家具发展最全面的时期,出现了桌、椅、床、窗、柜、架、凳等众多家具,特点是合理使用竹和木,形制简约美观。
二、周代1.周朝家具出现巨变:由周代,家具从简单粗劣发展为工艺精湛,以东汉工艺为主,以“运用风格特显个性,利用榫接,装修木雕”而著名。
2.家具布局分水平和垂直空间:这一时期,家具的布局技巧发展得很好,艺术想象的空间也有相当的发展,布局分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立体感更强,色彩的搭配也遵循温暖明快的原则,使家具美观大方。
三、秦汉时代1.秦汉统一起,家具发展繁荣:秦汉统一了中国,统一的体系和标准带来了家具发展的繁荣,以秦朝为主,发展出“宽型”家具,表现出了极大的规则感和政治色彩。
2.杨基家具创新:于汉朝最富盛名的是杨基家具,他完善了秦朝的宽型家具,把家具的规则功能、结构和装饰于一体,点缀了许多小器皿,使得家具更加华丽,添加了家具的象征意义。
四、唐宋时代1.唐代家具发展:在唐朝,家具发展更加多样,主要以实用性为主,以宽型家具巩固政权体系和表示高贵气质,而陈设家具以高雅隐忍、优美流畅为主2.宋朝家具新突破:宋朝家具追求刻薄细腻,拓宽了家具设计的思路,灯笼、斗窗等出现,形制很轻盈,功能非常全面,色彩也开始很活泼,表现了活力感和灵动实用的特点。
五、明清时代1.明朝家具风尚变化:此时,家具的实用性更加强调,改嫁等便利性家具也出现,以及引领时尚的柜、凳和椅子。
家具变得精美,刻苦雕琢,充满繁缛,将现实与娱乐有机结合,是一种实用性、艺术性、殿堂式装修形式。
2.清朝家具创新:清朝家具介绍了佛教家具,融合了中西风格,色彩活泼,装饰精巧,而且很多家具作品都充满了宗教色彩,从而使得家具更加和风气凝重而又不失其非常温柔思想的特色。
中国家具的发展历史悠久,从最早的简易石器时代的家具雏形到现代的各种家具,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以下是中国家具发展历程的简要概述:1.石器时代家具雏形:距今约10万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石器进行劳作和生活。
最早的石器家具包括石凳、石桌等,是中国家具发展史的起源。
2.青铜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公元前21世纪至前8世纪),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制作家具,如青铜床、青铜桌子等。
此时的家具采用青铜材料,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和实用性。
3.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20年),家具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出现了胡床、屏风、床榻等具有代表性的家具。
这些家具在形式和功能上更加成熟,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
4.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公元581年至907年),家具进入了繁荣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家具种类繁多,如案、椅、床等,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同时,家具制作技艺也得到了提高,如雕刻、镶嵌等工艺得到了广泛应用。
5.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至1912年),中国家具进入了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家具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明清家具的典型特点是简洁、大气,如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
此外,家具制作工艺如榫卯结构、雕刻、镶嵌等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现代中国家具:20世纪初至今,随着西方家具设计理念的传入,中国家具开始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
现代中国家具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注重实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总之,中国家具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漫长而丰富的过程,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如今,中国家具在世界家具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家具选择。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古代家具主要以木材为材料,最早的家具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家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发现了许多古代文明遗址,这些遗址中包含了用于活动和休息的木制家具。
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家具以青铜器和陶器为主。
在商代的古墓中发现了许多包括金石器、陶器和木制家具在内的贵族墓葬。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设计和工艺技术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各个国家的艺术家和工匠开始创造出独特的家具设计。
这些家具通常采用锯齿状或弧形线条,使用贵重的木材和玉器装饰。
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汉朝时期,家具的制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开始出现更多的装饰元素,如雕刻和镶嵌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具的制作技术逐渐完善,并在唐代(618年-907年)达到了巅峰。
唐代的家具设计和工艺技术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家具最高水平的代表。
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60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家具的制作技术进一步改进,并出现了更多的家具种类,如边柜、椅子、床等。
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宋代的家具以简洁的线条、典雅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
家具的材料和制作技术在这个时期有了更大的发展,特殊的拉丝和镶嵌技术进一步丰富了家具的设计。
明代(1368年-1644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明朝的家具设计以红木为主,并开始出现更多的家具种类,如书桌、摇椅、座椅等。
明代的家具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同时保持了中国传统家具的优雅和典雅。
清代(1644年-1912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清代,家具的制作技术进一步改进,并开始出现更多的家具种类,如榻、炕、藻、躺椅等。
清代的家具设计以紫檀木为主,注重精美的装饰和纹样。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
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社会,中国传统家具代表了中国文化的长久传统和价值观念。
中国家具发展简史中国家具发展史目录:1.夏、商、周时期家具2.秦汉时期家具3.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具4.隋唐五代时期家具5.宋元时期家具6.明清时期家具7.民国时期家具8.近现代家具夏、商、周时期家具(公元约前16世纪~公元前249年)从旧石器时代的居无定所,到新石器时代的日出而作,我们的先民终于能够基本定居下来。
但当时的居住条件极其简陋,由于房屋的低矮和狭小,于是诞生了传统的席地坐卧的起居方式且延续了数千年。
当木构建筑出现人类脱离原始的穴居生活后,家具随之得到新发展。
夏、商、周三代,中国演绎了奴隶制社会和灿烂辉煌的青铜文化。
从商、周两代的青铜器中,可以看到象几、俎、禁这样的青铜礼器成为后世家具几、案、桌、箱、橱的母体形象。
此时期青铜家具的特点是质朴浑厚、神秘威严,以饕餮纹、蝉纹、云纹等为主的装饰纹样和图案同样有力而凝重。
三代的坐具还只是席、筵,是在原始席艺的基础上发展来的,用篾编织,技术熟练,纹样有所创新,有的并以锦帛镶边,或用不同颜色的篾混合编织。
秦汉时期家具(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至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推动着手工业的发展,髹漆工艺已达到相当水平,漆木家具开始出现。
当时的竹席、床、几、案、屏风、箱等低矮型漆木家具色彩艳丽,以黑色为底,配以红、黄等颜色,装饰以浮雕的四方连续图案,简单朴素而不失华美。
秦汉时期,家具的类型又在春秋、战国的基础上发展到床、榻、几、案、屏风、柜、箱和衣架等。
但由于席地而坐,几、案、衣架和睡眠的床、榻都很矮,几在春秋战国时多置于床上作凭倚之用;案到汉代多设于床前或榻的侧面,案面逐渐加宽加长;屏风呈两面或三面形,置于床的后边和侧边。
至东汉后期,胡床也由西域传入中原,人们的起居方式由席地而坐开始向以床榻为中心的生活起居方式转变,家具的品种和样式也由低矮型家具向渐高型家具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具(公元220~581年)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位导致军阀混战的不断,也因此却促进了各民族、教派间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使各民族的家具在形制与功能上得以相互渗透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