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基础知识
- 格式:pdf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21
电脑主板基础实用知识主板主要要求做工良好,可以为CPU,内存,以及其他的相关配件提供稳定的供电支持,另外还加上对硬件的支持上限。
AMD和Intel两家的CPU接口不同,所以使用的型号也不同,通常主板上都会标注。
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电脑主板基础实用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计算机硬件知识:BIOS、EFI与UEFI详解!本文估计很多小白看不懂,但是还是建议你硬着头皮看完,这篇文章主要讲解了这几种“BIOS”的启动方式,对电脑启动问题判断的理解会有益处。
BIOS是个程序,存储在BIOS芯片中,而现在的新式电脑用的基本都是UEFI启动,早期的过渡电脑用的都是EFI启动。
其实EFI或UEFI的一部分也是存储在一个芯片中,由于它们在表面形式、基本功能上和BIOS差不多,所以习惯上我们也把存储EFI/UEFI的芯片叫做EFI/UEFI BIOS芯片,EFI/UEFI也叫做EFI/UEFI BIOS,但在实际上它们和BIOS根本是不一样的,所以最好还是把后面的“BIOS”尾巴去掉为好,下面就来具体谈一下BIOS、EFI和UEFI。
BIOS用于计算机硬件自检、CMOS设置、引导操作系统启动、提供硬件I/O、硬件中断等4项主要功能,因此BIOS程序可以分为若干模块,主要有Boot Block引导模块、CMOS设置模块、扩展配置数据(ESCD)模块、DMI收集硬件数据模块,其中引导模块直接负责执行BIOS程序本身入口、计算机基本硬件的检测和初始化,ESCD用于BIOS与OS交换硬件配置数据,DMI则充当了硬件管理工具和系统层之间接口的角色,通过DMI,用户可以直观地获得硬件的任何信息,CMOS设置模块就是实现对硬件信息进行设置,并保存在CMOS中,是除了启动初始化以外BIOS程序最常用的功能。
BIOS本身是汇编语言代码,是在16位实模式下调用INT 13H中断执行的,由于__86-64是一个高度兼容的指令集,也为了迁就BIOS 的16位实模式的运行环境,所以即使现在的CPU都已是64位,如果还是在BIOS启动(基本见于09年以前的主板),在开机时仍然都是在16位实模式下执行的。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案主板教案章节:第一章计算机主板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主板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
2. 掌握主板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3. 熟悉主板的各种接口和插槽。
教学内容:1. 计算机主板的基本概念定义:计算机主板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用于连接和传递各种信号。
重要性:主板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2. 主板的结构处理器插槽:用于插入CPU芯片。
内存插槽:用于插入内存条。
显卡插槽:用于插入显卡。
硬盘接口:用于连接硬盘。
扩展槽:用于连接各种扩展卡,如声卡、网卡等。
电源接口:用于连接电源。
主板芯片组:负责协调和管理各种硬件设备。
3. 主板的功能传输数据:主板负责将各种硬件设备之间的数据进行传输和交换。
供电管理:主板为各种硬件设备提供所需的电源。
信号转换:主板将各种硬件设备的信号进行转换和处理,以保证正常工作。
4. 主板的主要组成部分处理器:计算机的核心,负责执行各种计算和指令。
内存:临时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显卡:负责将计算机处理的数据转化为图像输出到显示器。
硬盘:用于存储大量数据和程序。
电源:为计算机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
5. 主板的接口和插槽CPU插槽:用于插入CPU芯片。
内存插槽:用于插入内存条。
PCI插槽:用于连接扩展卡。
IDE接口:用于连接硬盘。
SATA接口:用于连接硬盘和光驱。
USB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设备。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主板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
2. 使用演示法,展示主板的各种接口和插槽。
3.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对主板的认识。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主板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实操考核:检查学生对主板接口和插槽的识别及操作能力。
教案章节:第二章计算机主板的选购与安装教学目标:1. 学会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主板。
2. 掌握主板的安装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 主板的选购了解各种主板品牌和型号。
掌握主板选购时的注意事项,如兼容性、性能、价格等。
主板基础应用知识大全主板又称主机板、系统板、逻辑板、母板、底板等,是构成复杂电子系统例如电子计算机的中心或者主电路板。
电脑主板算是DIY主机三大件之一,整个电脑的运行离不开主板,其他配件都离不开主板的支撑。
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主板基础应用知识大全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吧主板知识(台式机)一、主板的概念(非纯小白可跳过此节)别称有主机板(Mainboard)、系统板(Systemboard)、母板(Motherboard)等;是电脑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一般是一块矩形的电路板,典型的主板能提供一系列结合点,供CPU、显卡、声卡、硬盘、内存条,硬盘,外设等设备的结合,它们通常直接插入有关插槽,或者用线路链接。
主板中最重要的构成组件是芯片组(Chipset),芯片组通常由北桥芯片和南桥芯片组成;北桥芯片就是在CPU插槽旁边的一块芯片,由于它的发热量较高,所以上面常常都覆盖了散热片,主要负责CPU和内存、显卡、PCI之间的数据交换,是主板性能的主要决定因素;南桥芯片在靠近PCI槽和ISA(指令集架构)槽的位置,主要负责I/O接口等一些外设接口的控制、IDE设备(硬盘等设备的一种接口技术)的控制等;芯片组也为主板提供一些额外的功能,比如集成显核(内置显核)和集成声卡(内置声卡);有些高价主板也会集成其他的额外功能,如蓝牙,WIFI。
二、主板(INTEL CPU)通用命名规则:有四个档次,由高到低排列分别是__、Z、B、H;"__":专业级,也只能用于Inter后缀带“__”、“__E”的IU(Intel CPU);"Z":发烧级,支持超频,一般搭载后缀带“K”、“KF”的IU;"B":中高级,不支持超频,一般搭载后缀带“F”或者不带后缀的IU;"H":入门级,不支持超频,一般搭载后缀带“F”或者不带后缀的IU。
扩展知识:INTEL CPU后缀含义三、主板(AMD CPU)通用命名规则也有四个档次,由高到低排列分别是TR__、__、B、A;"TR__":专业级,只能搭配Threadripper(线程撕裂者)系列的AU(AMD CPU);"__":发烧级,支持超频,一般搭配带后缀“__”的锐龙系列AU;"B":中高级,支持超频,一般搭配带后缀“__”和不带后缀的锐龙系列AU;"A":入门级,不支持超频,一般搭配带后缀“G”的锐龙系列AU和搭配后缀“GE”的速龙系列AU;Tips:AMD的CPU是不锁频的;扩展知识:AMD CPU后缀含义四、主板选购指标解析板型:E-AT__:加强型,高性能主板,一般有8个内存插槽,需要搭配专业级CPU,常用于工作站、服务器:E-AT__、玩家国度(ROG) ZENITH II E__TREME ALPHAAT__:标准型,俗称大板,一般有4个内存插槽,多装在大型机箱和中型机箱中:AT__、玩家国度(ROG)MA__IMUS __I FORMULAM-AT__:紧凑型,俗称小板,一般有2~4个内存插槽,多装在小型机箱中:M-AT__、微星 (MSI) B365M PRO-VHMINI-IT__:迷你型,一般有2个内存插槽,多装在迷你机箱中:MINI-IT__、玩家国度(ROG)STRI__ B360-I GAMING ROG猛禽内存内存标准:指的是支持的内存频速,支持的内存频速越多,以后升级内存条时可选范围就越广;最大内存容量:支持的最大内存容量越大,以后升级内存条时可选的内存容量上限就越高;内存插槽:就是可以插几根内存条,这里要特别注意一下有四根内存插槽的AT__或M-AT__型主板,看下是否支持3通道,如果支持,就可以同时插三根内存条,否则还是老老实实组建双通道吧。
电脑主板上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大全打开机箱盖一看,主板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全是一些电子员器件,有电阻、电容、晶体管等等很多,在电脑工作中这些小元器件可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不能少一个也不能坏。
哎,这个时候才想起上大学的时候学的数字电路、物理电路来,模拟电路来,可惜那个时候从来没一个老师说过这些东西有些什么应用领域的作用,想一想觉得那些老师业太缺乏应用能力了,气愤,这就是中国教育的弊端,与应用严重脱节!没办法,这里总结起来温习温习吧!一、电阻电阻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如:R1表示编号为1的电阻。
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等。
1、参数识别: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倍率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等。
换算方法是:1兆欧=1000千欧=1000000欧电阻的参数标注方法有3种,即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
a、数标法主要用于贴片等小体积的电路,如:472 表示47×100Ω(即4.7K);104则表示100K b、色环标注法使用最多,现举例如下:四色环电阻五色环电阻(精密电阻)2、电阻的色标位置和倍率关系如下表所示:颜色有效数字倍率允许偏差(%)银色/ x0.01 ±10 金色/ x0.1 ±5 黑色0 +0 / 棕色1 x10 ±1 红色2 x100 ±2 橙色 3 x1000 /黄色4 x10000 / 绿色5 x100000 ±0.5 蓝色6 x1000000 ±0.2 紫色7 x10000000 ±0.1 灰色8 x100000000 / 白色9 x1000000000 /二、电容1、电容在电路中一般用“C”加数字表示(如C13表示编号为13的电容)。
电容是由两片金属膜紧靠,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而组成的元件。
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
电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对交流信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它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
图解电脑主板一、硬件其实不神秘现在电脑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物了,但你是否了解你的电脑呢?你是否知道硬件上那些密密麻麻芯片的作用呢?如果说CPU是PC的大脑,电源是PC的心脏,那么主板就是PC的神经系统。
可以说主板是所有硬件的基础,是它将各个硬件连接起来,并保证这些硬件可以按部就班的工作。
由于承担着大量复杂的工作,因此主板上元件的复杂程度也是所有硬件中数一数二的,但却很少有普通玩家了解主板上各个元件的功能,这对于一个DIY玩家是坚决不被允许的。
今天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主板上各个元件的功能特点,希望通过笔者的介绍大家可以了解更多的硬件知识,成为一个真正的硬件高手。
二、主板主要元件概述【A】 CPU插槽,目前Intel和AMD的处理器均采用这种ZIP零阻力接口设计。
另外CPU接口附近通常会留出较低的空间以保证高端热管散热器的安装。
【B】内存接口,此位置专门为安装内存所使用,一般普通主板只拥有4个内存插槽,高端主板会增加至6个,而某些集成主板只有2个甚至1个。
安装时需要将内存装进同一颜色插槽才能实现双通道及三通道。
【C】 PCI-E 16x接口,这款拥有三条PCI-E 16x接口,并都采用蓝色以方便识别。
目前PCI-E接口主要为安装显卡使用,而3条PCI-E接口则意味着这款主板最多能同时安装3块显卡,当然只有狂热的游戏发烧友才会这么干。
【D】 PCI接口,这款主板拥有两条PCI接口,并都采用黑色涂装,PCI接口目前主要为安装网卡、声卡等设备。
【E】 PCI-E 1X接口,这块主板板载两条PCI-E 1X接口,此接口250MB/s的带宽远高于普通PCI接口的133MB/s,目前PCI-E 1X主要用于安装扩展卡,如声卡、网卡等。
【F】北桥芯片,散热片低下是主板的北桥芯片。
北桥的主要功能是为CPU、内存、PCI-E接口之前提供互相通信,而在某些集成主板中,北桥内还集成了显示核心。
【G】南桥芯片,南桥芯片的主要功能是控制PCI接口、集成声卡、USB接口等设备。
主板常用基础知识讲解主板就是PC(个人计算机)中最重要的硬件组成部分。
英语:Motherboard, 又称主机板、系统板、逻辑板、母板、底板等,是构成复杂电子系统例如电子计算机的中心或者主电路板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主板常用基础知识讲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电脑基础知识主板主板作为电脑的主体部分,提供着多种接口与各部件进行连接工作,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主板上的各种接口与规范也在不断升级、不断更新换代。
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CPU接口,Intel方面,有奔腾、酷睿2系列的LGA 775,酷睿i7的LGA 1366接口,i5、i3的LGA 1156;AMD方面也从AM2升级到了AM2+以及AM3接口。
其他如内存也从DDR升级到最新的DDR3,CPU供电接口也从4PIN扩展到8PIN等。
面对主板上如此多的接口,你都知道它们的用途吗?主板中如此繁多的接口,你全都认识吗?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主流主板上的各种接口进行介绍,使用户能清楚、明白主板上各种接口的作用。
1、CPU接口首先是CPU接口部分,目前PC上只有Intel和AMD两个公司生产的CPU,它们采用了不同的接口,而且同品牌CPU也有不同的接口类型。
Intel芯片组主板分为:Intel的LGA 775接口;IntelLGA 1366和LGA 1156接口Intel的CPU采用的是LGA 775、LGA 1366和LGA 1156这三种接口。
除了酷睿i7系列采用的是LGA 1366接口,酷睿i5和i3采用的是LGA 1156,市面上其他型号的CPU都是采用LGA 775接口,可以说LGA 775仍是主流,各种接口都不兼容。
在安装CPU时,注意CPU上的一个角上有箭头,把该箭头对着图中黄色圆圈的方向装即可。
IntelLGA 1366和LGA 1156接口AMD芯片组主板分为:2009年2月中,AMD发布了采用Socket AM3接口封装的Phenom II CPU和AM3接口的主板,而AM3接口相比AM2+接口最大的改进是同时提供DDR2和DDR3内存的支持。
主板测试题1. 主板基础知识- 什么是主板(Motherboard)?- 主板上的主要组件有哪些?2. 主板结构- 请描述CPU插槽的常见类型。
- 内存插槽(RAM slots)通常支持哪些类型的内存?3. 主板接口- 主板上的SATA接口通常用于连接什么设备?- USB接口在主板上有哪些类型?4. 主板规格- 什么是BIOS/UEFI?- 主板的芯片组(Chipset)有什么作用?5. 主板兼容性- 如何确定一块主板是否兼容特定的CPU?- 内存的兼容性除了类型外,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6. 主板扩展能力- 请列举至少三种主板上的扩展插槽类型。
- PCI Express(PCIe)插槽有哪些不同的版本?7. 主板功能- 什么是主板上的BIOS更新?- 主板上的CMOS电池有什么作用?8. 主板故障诊断- 如果主板无法启动,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检查主板上的电容是否有损坏?9. 主板性能- 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主板的性能?- 多通道内存配置对系统性能有何影响?10. 主板散热- 主板散热设计的重要性是什么?- 常见的主板散热解决方案有哪些?11. 主板选购指南- 购买主板时应考虑哪些关键因素?- 预算有限时,如何在性能和价格之间做出平衡?12. 主板技术趋势- 目前主板技术有哪些发展趋势?- 未来主板设计可能会有哪些创新?13. 主板与操作系统- 主板与操作系统之间如何交互?- 为什么某些主板需要特定的操作系统版本才能正常工作?14. 主板超频- 什么是CPU超频,它与主板有什么关系?- 主板上的哪些特性对于超频是重要的?15. 主板安全特性- 主板上有哪些安全特性可以保护系统免受攻击? - 如何通过主板设置来增强系统安全?。
电脑主板维修基础知识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主板维修基础知识1、跑线路主板电路维修中要跑线路,通过跑线路找到电路所经过的元器件或芯片,然后找到故障元件万用表蜂鸣二极管档,表笔接线路的两端,表响2、找线主板上比较粗的线一般是供电线,细的线是信号线,曲线是时钟信号线,跑线路中遇到小圆孔要到主板背面找线3、跑线路中遇到电阻应直接越过,供电线经过大电阻,信号线经过小电阻;遇到电容不能越过4、对地打阻值对地打阻值,万用表蜂鸣二极管档,红笔接地线,黑笔接测试点主板上地线:主板的镙丝口、金属外壳、大焊点等对地打阻值可以判断南北桥的好坏电阻:电阻主要有碳质电阻、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三类,应用最广的为碳膜电阻,最高档的为金属膜电阻。
电阻的阻值以色环来标示,其中最常见的为四色环标示和五色环标示。
如采用四色环标示,其第一色环是十位数,第二色环为个位数,第三色环为应乘位数,第四色环为误差率。
例如:四色环的电阻的颜色排列为红蓝棕金,则这只电阻的电阻值为260欧,误差率为5%。
(具体参数见附表。
)色环电阻识别对应表颜色黑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金银本色对应数值 0 1 3 3 4 5 6 7 8 9 0 应乘位数×1 ×10 ×100 ×1000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0.1×0.01 误差率 1% 2% 0.5% 0.25% 0.1% 5% 10% 20% 温度系数 200ppm 100ppm50ppm 15ppm 25ppm 20ppm 10ppm 5ppm 1ppm电容:电容常见的标记方式是直接标记,其常用的单位有pF,μF两种,很容易认出。
但一些小容量的电容采用的是数字标示法,一般有三位数,第一、二位数为有效的数字,第三位数为倍数,即表示后面要跟多少个0。
主板维修基础知识1、跑线路主板电路维修中要跑线路,通过跑线路找到电路所经过的元器件或芯片,然后找到故障元件万用表蜂鸣二极管档,表笔接线路的两端,表响2、找线主板上比较粗的线一般是供电线,细的线是信号线,曲线是时钟信号线,跑线路中遇到小圆孔要到主板背面找线3、跑线路中遇到电阻应直接越过,供电线经过大电阻,信号线经过小电阻;遇到电容不能越过4、对地打阻值对地打阻值,万用表蜂鸣二极管档,红笔接地线,黑笔接测试点主板上地线:主板的镙丝口、金属外壳、大焊点等对地打阻值可以判断南北桥的好坏电阻:电阻主要有碳质电阻、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三类,应用最广的为碳膜电阻,最高档的为金属膜电阻。
电阻的阻值以色环来标示,其中最常见的为四色环标示和五色环标示。
如采用四色环标示,其第一色环是十位数,第二色环为个位数,第三色环为应乘位数,第四色环为误差率。
例如:四色环的电阻的颜色排列为红蓝棕金,则这只电阻的电阻值为260欧,误差率为5%。
(具体参数见附表。
)色环电阻识别对应表颜色黑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金银本色对应数值 0 1 3 3 4 5 6 7 8 9 0应乘位数×1 ×10 ×100 ×1000 ×104 ×105 ×106 ×107 ×108 ×109×0.1 ×0.01误差率 1% 2% 0.5% 0.25% 0.1% 5% 10% 20% 温度系数 200ppm 100ppm 50ppm 15ppm 25ppm 20ppm 10ppm 5ppm1ppm电容:电容常见的标记方式是直接标记,其常用的单位有pF,μF两种,很容易认出。
但一些小容量的电容采用的是数字标示法,一般有三位数,第一、二位数为有效的数字,第三位数为倍数,即表示后面要跟多少个0。
例如:343表示34000pF,另外,如果第三位数为9,表示 10-1,而不是10的9次方,例如:479表示4.7pF。
主板主板(Main Board,Mother Board,System Board)是电脑中最大的一块电路板,上面布满了各种插槽(可连接声卡、显卡、MODEM等)、接口(可连接鼠标、键盘等)、电子元件,它们都有自己的职责,并把各种周边设备紧紧连接在一起。
主板性能的好坏对电脑的总体指标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除所支持的CPU类型外,主板的重要特征就是总线的类型。
控制芯片和扩展槽之间也有数据通道,叫做扩展总线或局部总线。
扩展总线允许用户通过安装扩展卡来扩充计算机的功能。
通常每块主板提供5-8个扩展槽,它们可能是不同的总线类型。
同一类型的连接槽是相通的,所以板卡基本可以插入任何一个槽中。
扩展槽的每一边都有针,它和所插入板卡的连接器边缘相接触。
主板上主要有两大类扩展槽,黑色的为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架构),白色的为PCI。
ISA已被淘汰,PCI是现在较普遍的一种。
主板结构所谓主板结构,就是根据主板上各元器件的布局排列方式、尺寸大小、形状、所使用的电源规格等制定出的通用标准,所有主板厂商都必须遵循。
主板结构分为AT、Baby-AT、ATX、Micro ATX、LPX、NLX、Flex ATX、EATX、WATX 以及BTX等。
其中,AT和Baby-AT是多年前的老主板结构,现在已经淘汰。
而LPX、NLX、Flex ATX则是ATX的变种,多见于国外的品牌机。
EATX和WATX则多用于服务器/工作站主板。
ATX是最常见的主板结构,扩展插槽较多,PCI插槽数量在4-6个。
Micro ATX又称Mini ATX,是ATX结构的简化版,就是常说的“小板”,扩展插槽较少,PCI插槽数量在3个或3个以下,多用于品牌机并配备小型机箱。
BTX则是英特尔制定的较新一代主板结构。
芯片组芯片组(Chipset)是构成主板电路的核心,决定了主板的级别和档次。
它就是北桥芯片(NBC,North Bridge Chip)和南桥芯片(SBC,South Bridge Chip)的统称。
芯片组把复杂的电路和元件最大限度地集成在几颗芯片内。
北桥主内,系统控制芯片,也称为主桥(Host Bridge),决定了主板可以支持的CPU种类,主要负责控制内存类型和容量,控制内存、AGP和PCI 数据在北桥内部传输,提供对CPU的主频、前端总线频率、ISA/PCI/AGP 插槽、ECC内存纠错等的支持。
掌控项目多为高速设备。
整合型芯片组的北桥芯片还集成了显示核心、内存控制器、Cache高速控制器等。
✓CPU与Cache、内存之间的交流与控制✓AGP(图形加速端口)控制✓PCI总线的控制✓CPU与外设之间的交流南桥主外,系统I/O芯片,主要负责控制设备的中断、各种总线和系统的通信,主要管理中低速外部设备。
集成了中断控制器、DMA控制器。
✓PS/2(鼠标)、KB(键盘)等输入输出控制✓USB、PCI、IEEE 1394等总线控制✓IDE、SATA、RAID等存储控制✓音频、网卡等I/O芯片控制✓SYSTEM CLOCK(系统时钟)控制✓IRQ(中断请求)控制✓DMA(直接存取)控制总线总线(bus)是由导线组成的将信息从一个或多个源部件传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部件的传输线束,通俗地说,就是用于在多个部件间传输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
公用就需要计算机组件间达成规范化的交换数据的方式,即总线以一种通用的方式为各组件提供数据传送和控制逻辑。
每条线路在一个工作周期内仅能负责传输一个比特,因此,必须同时采用多条线路才能发送更多数据,而总线可同时传输的数据数就称为宽度(width),以比特为单位,总线宽度愈大,传输频率越高,传输性能就愈佳,即总线的带宽(单位时间传输的总数据数,常用Mbit/s表示)越大。
有些场合则使用更接近感知习惯MB/s(Mega-Bytes/sec)描述带宽。
按照所传输的信息种类,总线可以划分为典型的数据总线(Data Bus)、地址总线(Address Bus)和控制总线(Control Bus),分别用来传输数据、地址数据和控制信号。
有的系统中,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是复用的,即总线在某些时刻出现的信号表示数据而另一些时刻表示地址。
就实物连接可分为两大类:CPU与芯片组,芯片组与内存、PCI、AGP等。
CPU与缓存的连接通过后端总线,与北桥芯片的连接通过前端总线。
北桥芯片(可以代表主板)与内存的连接即为系统总线,与其他设备的连接总线另有名称。
外部扩展设备和CPU之间的联络一般要经过控制芯片,其控制芯片和接口/扩展槽间的通道可统称为扩展总线(Expansion-Bus)或局部总线。
板载部件板载RAID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廉价磁盘冗余阵列)包含多块硬盘,但在操作系统下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型存储设备出现的。
好处:通过把多个磁盘组织在一起,作为一个逻辑卷,提供磁盘跨越功能;通过把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块(Block)并行写入/读出多个磁盘,以提高访问磁盘的速度;通过镜像或校验操作,提供容错能力。
最初开发RAID时几块小容量硬盘的价格总和要低于大容量的硬盘。
目前RAID在节省成本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但可以充分发挥出多块硬盘的优势,实现远远超出任何一块单独硬盘的速度和吞吐量。
除了性能上的提高之外,RAID还可以提供良好的容错能力,在任何一块硬盘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阵列都可以继续工作,不会受到损坏硬盘的影响。
显示芯片有显示芯片的主板不需要独立显卡就能实现普通的显示功能,以满足一般的家庭娱乐和商业应用,节省购买显卡的开支。
板载显示芯片可分为两种类型:整合到北桥芯片内部的显示芯片以及板载的独立显示芯片。
市场中,大多数板载显示芯片的主板都是前者,而后者则比较少见。
声卡芯片声卡是一台多媒体电脑的重要设备,声卡有板载声卡和独立声卡之分,板载声卡有软声卡和硬声卡之分。
这里的“软硬”对应着板载声卡是否具有声卡主处理芯片。
板载软声卡没有主处理芯片,只有一个解码芯片,通过CPU来代替声卡主处理芯片发挥运算作用。
而板载硬声卡带有主处理芯片,很多音效处理工作就不再需要CPU参与了。
因为板载软声卡没有声卡主处理芯片,在处理音频数据时,会占用部分CPU资源,在CPU主频不太高的情况下,会略微影响到系统性能。
目前CPU主频早已用GHz来进行计算,而音频数据处理量却增加得并不多,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也微乎其微了。
“音质”问题是板载软声卡一大弊病,比较突出的就是信噪比较低。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板载软声卡对音频处理有缺陷造成的,主要是因为主板制造厂商设计板载声卡时的布线不合理,以及用料做工等方面过于节约成本造成的。
而对于板载的硬声卡,则基本不存在以上两个问题,其性能基本能接近并达到一般独立声卡,完全可以满足普通家庭用户的需要。
板载ALC650声卡芯片网卡芯片主板网卡芯片是指整合了网络功能的主板所集成的芯片,在主板的背板上也有相应的网卡接口。
在使用相同网卡芯片的情况下,板载网卡与独立网卡在性能上没有什么差异。
而且相对于独立网卡,板载网卡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是降低了用户的采购成本;其次,可以节约系统扩展资源,不占用独立网卡需要占用的PCI插槽或USB接口等;再次,能够实现良好的兼容性和稳定性,不容易出现独立网卡与主板兼容不好或与其它设备资源冲突的问题。
板载RTL8100B网卡芯片内部接口电源接口不同机箱有不同电源组。
AT结构的6PIN分离式电源插头在ATX结构中被一个20PIN的双列插头所代替,并带有反插保护。
ATX电源输出电压组在AT电源的正负12V和5V外还提供了3.3V电压输出,直接为部分3.3V的设备供电。
PC中沿用很多电源接口。
传统的4-PIN D型电源接口可用于对光驱、硬盘、部分显卡等辅助供电。
典型的4-PIN D型电源接口6-PIN EPS辅助电源接口软驱电源接口20-PIN ATX主板电源接口20-PIN ATX主板电源插座24-PIN ATX主电源接口20PIN+4PIN电源接口,可以兼容两种插座千万不要这样做!这个4-PIN接口只能用于主电源,并非12V AUX辅助电源接口通常主电源接口会离这里比较远这才是真正的12V AUX辅助电源接口它采用2根黄色电源线与2根黑色电源线组合而成一些主板也可以使用普通D型接口弥补老式电源没有12V AUX辅助供电的缺憾AGP接口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图形加速端口)为褐色插槽,专用于显卡。
比较主流的AGP 8X总线理论支持2GB/s的数据传输速度。
主板上的AGP插槽AGP 1X和2X使用3.3V供电,而AGP 4X和8X只需要1.5V供电。
上面的显卡为AGP 3.3V,左侧开有凹槽中间的显卡开有2个凹槽,可兼容AGP 3.3V和AGP 1.5V,属于通用型产品下面的显卡只能在AGP 4X或8X主板上使用,即AGP 1.5V。
高端显卡功耗较大,必须采用4-PIN或6-PIN额外供电,才能正常运行。
4针脚6针脚很早的显卡使用AGP接口,现在有更强大的PCI Express(PCI-E)图形接口。
一块AGP显卡(上)与一块PCI-E显卡(下)PCI & PCI-X接口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总线)是一种先进的高性能局部总线,支持多个外设,同时还支持即插即用。
PCI插槽是芯片组周边设备总线接口,通常用来安装声卡、网卡、视频采集卡等设备。
主流主板使用的PCI标准是基于32位数据总线(可扩展为64位)、以33MHz时钟频率运行的,提供133Mbps带宽。
厂商并没有广泛使用时钟频率更高的66MHz PCI版本,因此,即便有这样的设备,也很难找到相应的主板。
PCI-X是PCI总线的一种扩展架构,采用64位宽。
与PCI总线必须频繁地在目标设备和总线之间交换数据不同的是,PCI-X则允许目标设备仅于PCI-X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同时,如果PCI-X设备没有数据传送,总线会自动将PCI-X设备移除,以减少设备间的等待时间。
所以,在相同的频率下,PCI-X能提供比PCI 高14-35%的性能。
服务器常采用此类接口的网卡。
颜色一般为白色第一个32bit PCI插槽的下面,是3个64bit PCI-X插槽。
其中绿色的插槽提供ZCR(Zero Channel RAID)支持。
PCI插槽额定电压为3.3V插槽左侧的突起就是防止插入老式5V扩展卡金手指左侧凹进,与PCI插槽正好吻合一个RAID卡在64bit的PCI-X插槽上PCI-E接口PCI-E(PCI Express)是目前最新的传输方式,不同于PCI-X或PCI的并行传输,PCI-E采用点对点的串行连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