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抗酸染色法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萋—纳氏抗酸染色法脱色剂的改良目的寻找能够替代抗酸染色法中3%盐酸乙醇的更安全有效的脱色剂。
方法利用95%乙醇将过氧乙酸消毒液稀释为0.5%,1%,2%,3%,4%,5%浓度的脱色剂,分别脱色1 min~10 min,镜捡计数结核杆菌。
结果终浓度为2%和3%的过氧乙酸乙醇溶液脱色3 min~10 min染色效果最佳。
结论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实验教学和临床。
标签:抗酸染色;脱色剂;改良图书分类号:R378.91+1 文献标识码:A萋-尼氏(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是结核杆菌细菌学检查的经典染色法。
由于其成本低,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目前仍然为大多数医院和防疫部门所应用。
在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中,抗酸染色方法是病原生物学实验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该方法中使用的脱色剂是3%盐酸乙醇。
由于盐酸是”危险化学品”,购买盐酸必须办理”危险化品使用(或经营)许可证”,并且要到当地公安机关办理”第二、三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备案证明,而且必须在”备案证明”的有效期内和购买数量内进行操作,导致盐酸购买困难。
随着近年来学校的不断扩招导致盐酸的用量增加,实验室大量储存盐酸极易造成安全隐患,实验人员在配置的过程中也存在危险。
而且该方法中的3% 盐酸乙醇脱色条件不易掌握,常因过度脱色而导致假阴性。
本实验室发现应用过氧乙酸消毒液和乙醇配制成抗酸染色中的脱色剂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1冻干皮内注射用卡介苗(购于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每支卡介苗含活菌数不低于0.25×106/mL。
1.1.2抗酸染色液初染剂:5%石炭酸复红;复染剂:0.3%碱性美兰水溶液。
1.2方法1.2.1人工痰液配制卡介苗4支与正常人的唾液培养物10mL制备成人工痰液,代替临床痰涂片结核杆菌阳性标本[1]。
1.2.2脱色剂配制将含量35%的过氧乙酸用95%乙醇稀释到终浓度为0.5%,1%,2%,3%,4%,5%的过氧乙酸乙醇溶液。
改良抗酸染色法的经验交流篇一:抗酸染色液染色原理及作用抗酸染色液染色原理及作用抗酸染色法acid-fast staining method 1882年由埃利希(F.Ehrlich)首创并经F.Ehrlich)齐尔(Ziehl)改进而创造出的细菌染色法。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对结核菌的齐尔-尼尔森(Ziehl-Neelsen)染色法和齐尔-加贝特(Ziehl -Gabbet)染色法。
用石炭酸复红染色后,用盐酸乙醇分色,再用美蓝进行对比染色,即不再脱色而呈现石炭酸复红的红色。
抗酸染色的原理: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内含有大量的脂质,包围在肽聚糖的外面,所以分枝杆菌一般不易着色,要经过加热和延长染色时间来促使其着色。
但分枝杆菌中的分枝菌酸与染料结合后,就很难被酸性脱色剂脱色,故名抗酸染色。
齐-尼氏抗酸染色法是在加热条件下使分枝菌酸与石炭酸复红牢固结合成复合物,用盐酸酒精处理也不脱色。
当再加碱性美兰复染后,分枝杆菌仍然为红色,而其他细菌及背景中的物质为蓝色。
抗酸染色的染液配制:1、石炭酸复红碱性复红酒精饱和溶液10mL5%石炭酸90mL2、3%盐酸酒精浓盐酸3mL95%酒精97mL3、吕氏美兰液美兰酒精饱和液30mL氢氧化钾(1:10000)100mL染色结果:抗酸菌被染成红色,为抗酸阳性;其它细菌染成蓝色,为抗酸阴性。
背景细胞及杂质也被染成蓝色。
注意事项:1.染色程度可通过改变染色时间或染色温度做适当调整。
2.每次试剂用完后,请迅速盖好,以免挥发。
3.石炭酸对皮肤、粘膜有强列刺激性和腐蚀性,使用时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篇二:12、抗酸染色1 方法:改良碱性复红法。
2 原理:结核菌、麻疯杆菌、耻垢菌等抗酸性菌,因其菌体表面有一层脂或脂质之皮膜不易着色,但一经着色后酸或乙醇的作用亦是不容易把它脱色。
利用这特性并以增强的染色液予染色,然后再以酸及乙醇加以处理,使其脱色后再对比染色,此时抗酸性菌仍是固定着最初色素的颜色(红色)。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郭永博;王静;张琳;杨莉;冯国栋;杨毅宁;代文;刘婷婷;贺莹【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5(44)8【摘要】目的应用改良的抗酸染色法(改良法)对确诊的结核性浆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诊断,并与传统的抗酸染色法(传统法)相比较,以评估改良法对结核性浆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48例确诊结核性浆膜炎患者的浆膜腔积液同时送检改良法和传统法.其中,胸腔积液33例,腹腔积液15例.全部患者浆膜腔积液均为首次采集,采集时未经抗结核治疗(未治疗)患者28例,已进行抗结核治疗(已治疗)患者20例.结果48例患者改良法和传统法抗酸杆菌检出率分别为58.33% (28/48)和6.25%(3/4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8例未治疗患者改良法抗酸杆菌检出率为71.43% (20/28),显著高于传统法3.57%(1/28,P=0.000);已治疗患者改良法抗酸杆菌检出率为40%(8/20),明显低于未治疗患者(P<0.05).改良法和传统法阳性标本细胞外均检出抗酸杆菌,改良法检出胞内菌,传统法则均未检出.结论改良法显著提高了抗酸杆菌的检出率.而胞内菌的检出,对于判定细菌的存在则更具特异性.改良法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率,对于结核性浆膜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总页数】3页(P64-66)【作者】郭永博;王静;张琳;杨莉;冯国栋;杨毅宁;代文;刘婷婷;贺莹【作者单位】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2【相关文献】1.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 [J], 窦权利;周九鹏;杨元利;张永峰;党丽云;孙惠平;2.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J], 邹月丽;白鸽;卜晖;王蓓蕾;田亚楠;钱丽花;王莎;何俊瑛3.改良抗酸染色法对儿童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价值分析 [J], 曹晓娜;邵艳新;高卿;苏一;魏媛;冯建纯4.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 [J], 窦权利; 周九鹏; 杨元利; 张永峰; 党丽云; 孙惠平5.离心涂片法、Gene Xpert技术和改良抗酸染色法用于早期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 黄波;周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改良抗酸染色法诊断盆腔结核意义分析柳晓金;张海丛;许怡;张志;黄卫平;魏晗;刘士甫【摘要】目的建立改良抗酸染色法并分析其在盆腔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盆腔结核患者盆腔积液用离心涂片法、改良抗酸染色法和BACTEC MGIT 960培养法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离心涂片法、改良抗酸染色法和BACTEC MGIT 960培养法阳性率分别为2.08% (1/48)、39.58% (19/48)和37.50%(18/48),改良抗酸法分别与离心涂片法及BACTEC MGIT 960培养法比较,改良抗酸染色法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其与离心涂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与BACTEC MGIT 960培养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抗酸染色法较离心涂片法阳性率明显提高,虽然和BACTEC MGIT 960培养法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但是改良抗酸染色法可以快速诊断盆腔结核,对于临床工作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年(卷),期】2016(023)003【总页数】3页(P275-277)【关键词】改良抗酸染色法;结核分枝杆菌;盆腔结核【作者】柳晓金;张海丛;许怡;张志;黄卫平;魏晗;刘士甫【作者单位】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00;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河北省胸科医院妇科,河北石家庄050000;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正文语种】中文目前由于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艾滋病增加,人口流动频繁,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日益增加等原因,结核病的流行趋势十分严峻,随之盆腔结核的发病率亦有所上升。
女性盆腔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女性生殖器特异性炎症,虽可治愈,但由此可导致妊娠率不高,妊娠结局不佳,宫外孕等,总体受孕率约19.2%,活产率仅为0~7.2%[1]。
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脑脊液细胞内外结核菌的应用改良抗酸技术为结脑的早期诊断带来了希望,这真正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可是技术发表已经两年了,在结核病有关单位已经开展的屈指可数,我估计超不过三家甚至更少,现在的新技术新方法学习班大家都还在讲脑脊液抗酸染色阳性率非常低,新的技术要抓紧研究,但是已经有的好方法还是要尽快推广,以造福更多的结脑患者,提高结脑的诊疗水平,希望得到有关单位的重视。
结脑是最严重的肺外结核,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结核杆菌培养和抗酸染色发现结核菌是诊断结脑的“金标准”。
但结核杆菌培养耗时长(需1-2个月),传统的脑脊液离心涂片抗酸染色检出率很低(10%以下甚至更低)。
西的研究成果“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脑脊液细胞内外结核杆菌”令人瞩目,并在2012年5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九届感染性疾病与脑脊液细胞学学术会议的大会上进行了介绍(全文已在今年美国临床微生物上发表),2014年1月又一篇有关的文章发表,改良抗酸染色法敏感度达到82 .9%,远远高于传统法的3.3%。
可以说此技术的研发,使的结脑在早期确诊方面有了质的飞跃。
具体方法1、采用Cytospin4型或粟氏FMMU6型玻片离心沉淀仪(50g,5min)、多聚赖酸处理过的玻片收集0.5ml脑脊液中的白细胞(目的是收集细胞和结核菌,使有形成分集中在绿豆粒大小的一个范围内);2、4%多聚甲醛固定15min(固定白细胞形态,有利于观察被吞噬到细胞内的结核菌);3、固定后用0.3% TritonX-100浸泡30min(破坏细胞膜蛋白,有利于抗酸染液进入细胞内);4、石炭酸复红染色15mi,再用含有Triton的石碳酸复红染料染色,酸性酒精脱色3min/次共2次,美蓝复染5min,油镜下观片。
我的经验是通过采用Cytospin4型或粟氏FMMU6型玻片离心沉淀仪收集细胞和结核菌后直接用抗酸染液染色效果就很好了,细胞外的菌量比被吞噬的结核菌的量多得多。
抗酸染色教学标本改良制备方法摘要:目的提供一种安全、简单、易于制作的标本制备方法。
方法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吐温-80破坏分枝杆菌的索状因子,使其在培养基中形成分散浑浊生长,经高压灭菌后加入背景成分。
结果细菌含量比临床标本多,细菌形态、排列与临床标本无差异,背景效果好。
结论该方法安全、简单、易于制作,教学效果较好。
关键词:抗酸染色;教学;标本制备抗酸杆菌由于细胞壁含有大量脂类,能够抵抗盐酸酒精的脱色,存在不易着色和脱色的特点[ 1]。
所采用常规的苏木素 - 曙红染色无法把细菌明显鉴别出来。
目前,抗酸染色作为微生物学一种特殊鉴别染色方法,大量用于医学生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和临床诊断,虽然对临床诊断有所提高,但该法既不易完全脱色,而且操作繁琐费时。
本文介绍一种实用、安全的标本制作方法供实验教学和临床诊断参考。
1 材料酸性液体培养基参照文献[2],吐温-80(重庆川江化学试剂厂),抗酸染色液参照文献[2]自行配制,卡介苗来源于疾控中心,分支杆菌菌种为生产卡介苗用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94001。
2 方法2.1参照文献[2]制备酸性液体培养基,三角烧瓶装,每瓶100毫升;另用酸性液体培养基90毫升,加入10毫升吐温-80混合(也可分开包装高压灭菌后再加入培养基混合);包扎后高压灭菌。
有吐温-80和没有吐温-80的酸性液体培养基各取一瓶,分别接种结核分枝杆菌94001;一周后可见无吐温-80一瓶为生长形成较厚菌膜,加入吐温-80的培养基为浑浊生长,取出后高压灭菌。
2.2将菌膜生长的结核分枝杆菌倒入碾钵中加入石英砂进行碾磨,连续碾磨12小时为标本Ⅰ;同时另用一个碾钵中放入用于预防接种的卡介苗10支,也加入石英砂同样碾磨,连续碾磨12小时为标本Ⅱ。
在经高压灭菌的浑浊生长的结合分支杆菌中加入蛋清20毫升,用玻璃棒涤打混匀为标本Ⅲ;再到附属医院检验科经浓缩法检查的抗酸染色阳性痰标本为标本Ⅳ。
2.3上述标本经抗酸染色参照文献[2],显微镜检查。
改良抗酸染色法的体会
抗酸染色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实验技术,其优点是检测所需物质成分比较少,可靠性相对较高,而且检测结果一般在显著降低分辨率下正确性仍然较高,但它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多种不同的染色方法只能检测出局部的成分,很难获得整体的分析结果。
其次,经常会遇到各种干扰因素,比如基质成分,缓冲液和结果的干扰,会导致检测的精确性下降。
最后,染色方法的选择也是一个挑战,因为不同的基质会有不同的表现,所以在实验中应该选择正确的染色方法。
由此引发了改良抗酸染色法的思考。
从材料角度出发,我们可以采用更活性的染料,这样可以更大限度地提高染色反应的敏感性。
我们还可以采用高灵敏的标记技术,比如荧光标记和颜色标记,以更精确检测成分。
此外,检测过程中也可以选用更稳定、更精确的缓冲液,以消除基质对染色结果的干扰。
同时,我们可以采用分析和复合色谱,以便从多色谱染料中获得更多信息。
最后,改良抗酸染色法还可以提高染料的稳定性。
可以采用液相色谱或染料固定技术,把染料固定在固定棒或膜上,以减少非特异性结合和染色的混叠现象,进而提高染料的稳定性。
此外,我们可以采用新型抗酸染色剂,如有机金属抗酸染色剂,以及生物芯片抗酸染色剂,以提高抗酸染色法的效率。
以上是我在实验中改良抗酸染色法的主要体会。
这种技术的改良不仅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而且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只要选用合理的方法,就可以更好地应用抗酸染色法来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窦权利; 周九鹏; 杨元利; 张永峰; 党丽云; 孙惠平【期刊名称】《《昆明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8)009【摘要】目的评价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02月于西安市胸科医院诊治的胸腔积液患者,纳入实验组即结核性胸腔积液115例,对照组恶性胸腔积液36例,分别应用改良的抗酸染色法、传统的Ziehl-Neelsen染色法、BACTEC-MGIT 960培养检测,将BACTEC-MGIT 960培养结果作为参考标准,确定两种染色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以培养结果作为参考标准,改良染色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72.2%,100%,100%,和52.9%;传统染色法分别为0,100%,0,和23.8%.结论改良抗酸染色法可明显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阳性诊断率,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能为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提供病原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总页数】4页(P35-38)【作者】窦权利; 周九鹏; 杨元利; 张永峰; 党丽云; 孙惠平【作者单位】西安市胸科医院神经结核科陕西西安71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21【相关文献】1.痰涂片检查结核分枝杆菌规范化操作及改良安全抗酸染色法介绍 [J], 王怡云2.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 [J], 窦权利;周九鹏;杨元利;张永峰;党丽云;孙惠平;3.改良抗酸染色法在检测痰结核分枝杆菌中的应用 [J], 李玉雪;柳晓金;王薇;范蓉;安翠平4.萋-尼氏抗酸染色法和金胺O荧光染色法在结核分枝杆菌痰涂片检测中的对比[J], 赵慧;王春花;孙蕊;谢彤;穆成;王志锐;巨韩芳;朱泽5.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法液体培养法和涂片抗酸染色法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J], 周艳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