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加气站危害因素辨识培训教材
- 格式:pptx
- 大小:730.39 KB
- 文档页数:40
天然气公司加油(气)站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1.化学性因素(1)生产性毒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化学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
有的为原料,有的为中间产品,有的为产品。
常见的有氯、氨等刺激性气体,一氧化碳、氰化氢等窒息性气体,铅、汞等金属类毒物,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
(2)生产性粉尘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较长时间悬浮在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生产性粉尘。
如矽尘、滑石尘、电焊烟尘、石棉尘、聚氯乙烯粉尘、玻璃纤维尘,腈纶纤维尘等。
2.物理性因素(1)异常气象条件高温,如热油泵房、催化剂生产的焙烧岗位、加氢催化剂反应器内操作、夏天进人油罐车或油槽车内作业等;低温,如石蜡成型的冷库。
(2)噪声如来自机械力(固体或液体表面的振动),气体湍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电动力及磁动力等。
如催化“三机”室、加热炉、高压蒸汽放空、泵、球磨机、粉碎机、机械传送带、电气设备等。
(3)振动如循环压缩机转动;使用风动工具,如锻锤、风锤;电锯、捣固机;研磨作业的砂轮机、铣床、镟床;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火车等。
(4)电离辐射如工业探伤用的X射线,放射性同位素仪表,如料位计的Y射线等。
(5)非电离辐射如高频热处理时的高频电磁场,电焊、氩弧焊、等离子焊时产生的紫外线,加热金属、玻璃时产生的红外线等。
3.生物性因素生物性有害因素指细菌、寄生虫或病毒所引起的与职业有关的某些疾病。
如引起皮革工人、畜产品加工工人等职业性炭疽的炭疽杆菌,引起森林工作者的职业性森林脑炎的是由蟀传布的一种森林脑炎病毒等。
4.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特别多见于检修期间,有的一天工作10-12h,连续10d、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如果组织不当则不利于员工的健康。
(2)劳动精神过度紧张多见于新工人或新装置投产试运行,或生产不正常时。
如重油加氢,高压,硫化氢浓度大,易发生燃烧、爆炸和中毒,新工人紧张,老工人在试运行期间也十分紧张。
安全标准化加油站安全培训教材2017年1月目录第一章基本的安全知识1、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的安全制度2、汽油、柴油的基本知识3、员工的安全职责4、消防器材的使用第二章加油站防火防爆知识1、防火防爆基本知识2、加油站的危险区域3、防雷防静电的安全知识第三章作业指导卡1、加油作业2、卸油作业3、计量作业4、发电作业5、巡检作业第四章应急处理程序1、基本的应急常识2、常见应急处理程序第五章QHSE管理体系基础知识第一章基本的安全知识第一节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的安全制度一、安全生产法(一)总则1、《安全生产法》立法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阻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2、《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11月1日施行,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都有效;3、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二)从业人员的权利1、从业人员享有工伤保险和获得伤亡赔偿的权利,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2、享有对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3、享有批评、检举、控告权及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权;4、享有在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的权利。
(三)从业人员的义务1、遵章守法,服从管理的义务;2、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义务,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3、发现不安全因素报告的义务,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时,应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单位负责人报告。
二、安全教育制度安全生产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三级教育”、“特殊工种教育”和“经常性的安全宣传教育”等形式。
三级教育:在工业企业所有伤亡事故中,由于新工人缺乏安全知识而产生的事故发生率一般为50%左右,所以对新工人、实习人员和调动工作的工人,要实行厂级、车间、班组三级教育。
消防、受限空间知识培训资料xxx加油站年月日第一部分:加油站消防安全培训资料一、汽柴油的火灾危险性(一)易燃性。
加油站销售的汽油、柴油都属于轻质石油产品,具有容易蒸发的特性,常温下一公斤汽油大约可以蒸发为0.4立方米的汽油蒸汽。
比重愈轻挥发的愈快,闪点也愈低,因此,火灾危险性也愈大。
(二)易爆性。
石油蒸汽与空气组成混合气体,比例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即能爆炸。
(三)静电荷集聚。
石油产品当沿着管道流动与管壁摩擦,和在运输过程中因受到震荡与罐壁冲击时都会静电。
如果静电放电产生的电火花能量达到或大于油品蒸汽的最小能量时,就会立即燃烧或爆炸。
(四)易沸腾突溢性。
储存重质油品的油罐着火后,有时会引起油品的沸腾突溢,燃烧的油大量外溢,甚至从罐中猛烈地喷出,形成巨大火柱,可高达80米左右,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突溢”。
燃烧的油罐一旦发生突溢,不仅造成扑救人员的伤亡,而且由于火场上辐射热大量增加,容易直接延烧邻近的油罐,扩大灾情。
(五)热膨胀性。
储存油品的密封油桶如果靠近高温或日光曝晒,受热膨胀,桶内压力增加,会造成容器的膨胀。
如果不及时冷却,可能因膨胀爆裂增加火势,扩大灾害范围。
(六)流动性。
石油产品的流动性很强,如有泄漏会很快向四周扩散,加快挥发速度,提高空气中蒸汽浓度,易于起火蔓延。
二、石油产品的火灾和爆炸原因(一)维修不及时,造成跑、冒、滴、漏。
(二)电气设备过载运行,选型不当,绝缘老化以及质量不佳,致使电器发热部分超过最高允许温度。
(三)金属撞击引起火灾;动火作业不当;(四)静电和雷电放电;(五)可燃物的自燃,如堆积含油垃圾的自燃;(六)意外火灾的蔓延。
三、加油站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措施(一)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严防发生跑、冒、滴、漏现象。
(二)正确处理易燃物、可燃物。
(三)控制火源,避免火与油料接触。
1、站内严禁烟火;2、禁止用铁器敲打储油罐、桶;3、防止电气设备产生火花;4、防雷击与静电起火。
四、加油站从业人员消防具备的素质(一)四个能力:(1)检查消除火灾隐患;(2)组织扑救初期火灾;(3)组织人员疏散逃生;(4)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目录4 重大危险源辨识 (18)4.1 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 . ...................... 18 4.2 LNG 加气站重大危险源 .. (18)5 主要危险因素及应急处理 . (20)1 有关名词、术语1.1 危险源根据 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对危险 源的最新定义,危险源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 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1.2 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危险源性质的过 程。
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才能有助于采取相应的防护措3.6 消防及安全防护 . .......................... 14 3.7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汇总 .......... 17 3.6 消防及安全防护 . .. (14)3.7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汇总 (17)编号施,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危险源辨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
1.3 临界量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3.3.2装置基础牢固。
站内工艺设施的基础,如储罐、低温泵、加气机基础及防护堤应采用抗冻性能好的混凝土,储罐钢支座应作耐低温处理。
3.4 物料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 是天然气经过净化处理后的烃类混合物的低温液化状态,具有无色、无臭、无毒的物理特性,具有低温深冷、易燃易爆的特点。
根据GB12268 《危险货物品名表》规定的危险货物的品名和编号标准,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甲烷同为第二大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类中的第1 项易燃气体,编号同为21008 。
LNG的存储温度为-162 ℃,泄露后与空气混合,爆炸下限为4.6%,爆炸上限为14.57%。
发生泄漏后的射流或冷蒸汽云,会使所接触的一些材料变脆、易碎,或者产生冷收缩,致使管材、焊缝、管件受损产生泄漏。
重大危害识别清单 序号工作步骤危害或潜在事件主要后果现有安全控制措施L S R风险度等级建议改正/控制措施1引导油罐车进卸油区未清理卸油区车辆交通事故卸油操作规程2 4 8 一般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引导手势失误交通事故卸油操作规程2 2 8 一般加强员工安全教育静电拖带未完全接触地面爆炸、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承运车队有管理规定1 5 5 轻微加强员工安全教育2连接静电接地线静电夹未接到油罐车专用端子板爆炸、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卸油操作规程1 5 5 轻微加强员工安全教育静电夹失效爆炸、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卸油操作规程1 5 5 轻微加强员工安全教育3 准备消防器材未配备消防器材延误扑救初期火灾卸油操作规程2 5 10 一般加强员工安全教育4查验送油单据,核对品名、未核对单据、核对单据失误混油、冒油、卸油操作规程2 5 10 一般加强员工业务数量培训5 登上油罐车顶蹬梯腐蚀严重、高处坠落人员受伤卸油操作规程2 3 6 轻微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未释放人体静电爆炸、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卸油操作规程1 5 5 轻微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未使用蹬梯、高处坠落人员受伤卸油操作规程2 3 6 轻微加强员工安全教育6 提取油样检查检测错误混油、财产损失卸油操作规程2 2 4 轻微加油站各级负责人不定期现场督查、考核7 关闭计量口盖子与罐体猛烈碰撞产生明火、爆炸、火灾卸油操作规程2 5 10 一般量油口盖必须有胶垫关闭不严、油气挥发、财产损失卸油操作规程2 5 10 一般操作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未关闭、油气挥发、财产损失卸油操作规程2 5 10 一般操作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8检查液位仪确定油罐空容量液位仪错误高位报警、油品脱销卸油操作规程2 5 10 一般进行人工检尺液位仪错误低位报警油品卸冒卸油操作规程2 5 10 一般进行人工检尺9 连接卸油管卸油管折叠,卸油不畅卸油操作规程2 5 10 一般加强现场监护连接不牢固、不紧密油泄漏、污染、火灾爆炸卸油操作规程2 5 10 一般加强现场监护10 开启阀门卸油阀门失效延误卸油卸油操作规程1 3 3 轻微加强现场监护渗漏火灾爆炸卸油操作规程2 5 10 一般加强现场监护卸油管连接失效油泄漏、火灾爆炸卸油操作规程2 5 10 一般加强现场监护卸油区有顾客吸烟火灾爆炸卸油操作规程2 5 10 一般加强现场监护卸油区有顾客打手机火灾爆炸卸油操作规程2 5 10 一般加强现场监护卸油管导静电功能失效火灾爆炸卸油操作规程2 5 10 一般卸油操作规程防止卸油过程中出现潜在的危害事件发生油泄漏、污染、火灾爆炸卸油操作规程2 5 10 一般卸油操作规程11 监卸未检查卸油是否完毕财产损失卸油操作规程2 5 10 一般卸油操作规程12 登上罐车检查未盖上罐车量油盖油气挥发,火灾爆炸卸油操作规程2 4 8 轻微卸油操作规程量油口盖和罐体猛烈撞击火灾爆炸卸油操作规程2 5 10 一般量油口盖必须有胶垫未清理泄漏在地面的油污、爆炸、火灾卸油操作规程2 5 10 一般按要去清理地面油污13 卸油收尾未收好静电导线、财产损失卸油操作规程2 5 10 一般加强安全教育未收好消防器材、财产损失卸油操作规程2 5 10 一般加强安全教育未收好卸油工具,财产损失卸油操作规程2 5 10 一般加强安全教育未盖好卸油快速接头财产损失、火灾爆炸卸油操作规程2 5 10 一般加强安全教育14引导车辆进入正确车位引导手势失误交通事故操作规程 2 5 10 一般加油站各级负责人不定期现场督查、考核。
加油站危害因素识别第一篇:加油站危害因素识别加油站危害因素汽油、柴油的成份很复杂,长期接触对身体的危害是多种多样的(个体原因),最主要最常见是铅中毒的病状和一些像缺乏维生素的症状,究其原因,都是由于铅所引起。
另外,由于汽油易挥发,所以常常引起呼吸类的疾病,如肺系疾病的肺炎,肺气肿等,部分人还会产生皮肤过敏症状。
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加油站里的油主要成分是汽油,所以要了解汽油对人体的危害。
汽油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工具的动力燃料。
橡胶、油漆、染料、印刷、制药、粘合剂等工业用汽油作溶剂。
机器部件和衣物的清洗去污以及电镀产品的前处理用汽油做去油剂。
由于产地及生产方法不同,汽油的成分及毒性各有差异。
汽油具有强烈的挥发性,并且易溶于脂肪。
在生产环境中主要是以蒸气的形式经呼吸道吸入人体,通过血液循环到人的大脑,引起麻醉作用。
并对中枢神经系统及末梢神经产生毒害作用,对骨髓造血机能也产生不良影响。
对骨髓的作用可能是汽油中混有苯类物质所致。
急性中毒轻症表现麻醉症状,精神恍惚、步态不稳、并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结膜充血、咳嗽等;重症为吸入高浓度汽油后,可很快出现昏迷、抽搐、肌肉痉挛、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有的病例可有颈强直,呼吸快速、血压波动、口唇紫绀。
检查肝脏肿大,肝动异常,严重病例可留有癫痫病、视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等后遗症。
在特种情况下,如汽车司机口吸油管误将汽油吸入肺内,可引起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及肺水肿等,临床表现为发热、剧烈咳嗽、胸闷、痰中带血、呼吸频促而浅表、口唇紫绀。
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
汽油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头晕、头痛、失眠、恶梦、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综合症肌无力、震颤、手足麻木,血压忽高忽低,易兴奋,喜怒无常,兴奋和抑制无规律性地出现,有的可出现癔病样症状。
接触汽油皮肤可干燥、皲裂,出现角化性皮炎。
妇女对汽油敏感,除上述神经系统症状外,还可出现月经异常、周期紊乱等。
预防措施与有机溶剂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