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技术标准.pptx
- 格式:pptx
- 大小:319.47 KB
- 文档页数:9
房屋建筑工程技术标准依据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2、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要求3.0.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按下列要求进行验收: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2 建筑工程施工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
3 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
4 工程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
5 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
6 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7 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8 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进行抽样检测。
9 承担见证取样检测及有关结构安全检测的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
10 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并应共同确认。
对本条文规定10款内容,下面分别予以叙述。
(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一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由统一标准和相关专业的质量验收规范共同来完成,统一标准规定了各专业标准的统一要求,同时,规定了单位工程的验收内容,就是说单位(子单位)工程的质量综合验收由统一标准来完成。
检验批、分项、子分部、分部工程由各专业质量验收规范分别完成。
这个验收规范体系是一个整体。
(二) 建筑工程施工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
实施措施要做到三点:1.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落实质量责任制,按图施工是施工企业的重要原则,必须先做好自身的工作,尽到自己的责任。
2.制订有修改设计文件的制度和程序,施工中不得随意改变设计文件。
如必须改时,应按程序由原设计单位进行修改,并出正式手续。
3.在制订施工组织设计时,必须首先阅读工程勘察报告,根据其对施工现场提供的地质评价和建议,对工程现场环境有全面的了解,进行施工现场的总平面设计,制订地基开挖措施等有关技术措施,以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目录一、施工组织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及环境保护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施工方案和项目经理部组成人员;...............................................................................................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施工机械配备和材料投入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房屋建筑工程技术标准34.3 模板拆除主控项目4.3.1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表4.3.1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略)说明:4.3.1 由于过早拆模、混凝土强度不足而造成混凝土结构构件沉降变形、缺棱掉角、开裂、甚至塌陷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保证结构的安全和作用功能,提出了拆模时混凝土强度的要求。
该强度通常反映为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的强度。
考虑到悬臂构件更容易因混凝土强度不足而引发事故,对其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从严要求。
5.1.1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说明:5.1.1 在施工过程中,当施工单位缺乏设计所要求的钢筋品种、级别或规格时,可进行钢筋代换。
为了保证对设计意图的理解不产生偏差,规定当需要作钢筋代换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以确保满足原结构设计的要求,并明确钢筋代换由设计单位负责。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5.2.1 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说明:5.2.1 钢筋对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至关重要,对其质量应从严要求。
普通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和《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的要求。
钢筋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由于工程量、运输条件和各种钢筋的用量等的差异,很难对各种钢筋的进场检查数量作出统一规定。
实际检查时,若有关标准中对进场检验数量作了具体规定,应遵照执行;若有关标准中只有对产品出厂检验数量的规定,则在进场检验时,检查数量可按下列情况确定:1 .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大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旬划分为若干个出厂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2 .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作为一个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3. 对连续进场的同批钢筋,当有可靠依据时,可按一次进场的钢筋处理。
(完整版)房屋建筑标准
房屋建筑标准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 3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范
GB50204-92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范
GB50209-95
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0-83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
准
GB50221-95
建筑内部装修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范
JGJ73-9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
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82-9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 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6-8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 压缩空气站计规范GBJ29-90 氧气站计规范GB50030-91 乙炔站设计规范GB50031-91 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91 工业企业照明
设计标准GB50034-92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 村镇建筑计防火规范GBJ39-90 上一页下一页。
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护标准化图第一章主体结构工程1 钢筋混凝土结构1.1 钢筋保护层垫块、马凳1.1.1为有效保障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露筋现象,要求使用塑料垫块、马凳。
1.1.2梁、柱:按图一,卡子固定在梁、柱箍筋上(梁底筋采用砂浆垫块)。
1.1.3板:底筋使用图二所示垫块,面筋使用图三所示马凳。
图一梁柱筋卡子图二板底筋垫块图三板面筋马凳1.2 坡屋面支模1.2.1坡角<200可采用单面支模,即板底单面支模。
1.2.2坡角≥200采用双面封模,即板底、板面均须封模。
(为便于混凝土浇筑,建议板面采用分段封模、分段浇筑。
)板面板底坡角1.3 梁柱节点箍筋梁柱节点箍筋采用按下图预先点焊制成的箍筋笼,随绑扎后的梁筋一齐下沉至设计位置,保障柱头箍筋的位置、间距。
1.4 现场配置吸尘器现场须配置足够数量的吸尘器,梁、板混凝土浇筑前须用吸尘器将楼板、梁模板面上的木屑、垃圾等清理干净。
如下相片所示:预先点焊制成的箍筋笼柱头箍安装绑扎效果吸尘器1.5 混凝土浇筑施工平台、走道搭设楼板、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搭设可靠的施工平台、走道。
如下相片所示:施工平台、走道1.6 混凝土养护1.6.1地下室底板、顶板及平屋面混凝土采用蓄水养护,蓄水深度为100mm,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1.6.2坡屋面混凝土采用覆盖麻袋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1.6.3其它没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混凝土采用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1.6.4地下室外剪力墙混凝土带模时淋水养护,拆模后内外顶挂PVC(带孔)管不停淋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1.6.5其它剪力墙、柱混凝土带模时淋水养护,拆模后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1.6.6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按设计要求进行。
1.7 其它事项1.7.1现场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1.7.2楼地面混凝土实行随打随抹取消找平层。
2 砌体结构2.1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门窗洞口实心混凝土预制块埋设: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门窗洞口在门窗框固定位置处须埋设实心混凝土预制块。
房屋建筑工程技术标准和要求一、依据设计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要求,本工程项目的材料、设备、施工必须达到以下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及省、市、行业的一切有关法规、规范的要求,如下述标准及规范要求有出入则以较严格者为准。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5、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6、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127、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11、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13、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50152-201214、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15、钢筋混凝土筒仓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69-201116、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17、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18、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27-2001 1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20、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107-200321、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2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23、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24、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693-20112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26、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27、采光顶与金属屋面技术规程JGJ255-201228、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29、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3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31、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20113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33、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3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规范GB50258-963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3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37、人民防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RFJ01-2002 38、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39、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4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20124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201242、木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772-201243、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1244、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GB50618-201145、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 以上规范版本以最新发布的为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技术标准,图文结合!1、地基根底工程一、施工要点筏板根底底板施工时应设防水导墙,导墙高出底板上皮300mm,导墙与地板一起浇筑。
如果导墙模板采用单侧支模,外侧模板采用防水保护墙砖胎模,为保证砖胎模的稳定,应将导墙外侧回填或另加支撑加固,每隔4米砌筑一个砖垛,如下列图所示:效果图一、施工要点筏板上翻外梁墙根底模板,一般采用12mm-15mm厚木〔竹〕低档次多层板事先拼装而成,外帮木方作横竖背楞,水平向间距30~40cm,竖楞间距100~150cm;当上翻梁墙模高>50cm 时,按施工方案要求设置拉模杆,拉模杆上焊接Φ40止水环;底部每隔100~150cm设置一道托模杆,托模杆由钢筋下脚料制作而成;竖向采用Φ48短钢管或Φ25钢筋作锁模架,间距120~150cm;外导墙按设计要求设置300宽止水钢板或止水槽等。
二、质量要求模板刚度、强度满足施工方案要求,加固牢固,节点拼装合理,节约简捷,满足绿色施工要求。
止水构造正确可靠。
三、做法详图一、施工要点电梯井及集水坑模板多采用低档次木〔竹〕模整拼,可在外场整拼好,由塔吊直接吊入坑内。
模板厚12~15mm,水平背楞为木方,竖向采用钢管;支撑体系视坑大小用钢管或木方;底模设置沙袋做抗浮装置,沙袋多寡按坑大小1.3~1.5倍配置。
二、质量要求模板刚度、强度满足施工方案要求,加固牢固,节点拼装合理,节约简捷,满足绿色施工要求。
四角宜采用型钢定型方式。
三、做法详图2地下室墙体模板工程一、施工工艺地下室外墙木模板采用多层板或竹胶板加木方或钢管拼装,根据墙高场外拼装,直接调入现场,采用钢管斜支撑加固。
二、质量要求模板刚度、强度满足施工方案要求,加固牢固,节点拼装合理,节约简捷,满足绿色施工要求。
四角宜采用型钢定型方式。
三、做法详图一、施工要点地下室外墙采用钢制定型模板,采用配套支腿进行支撑加固,外墙外侧采用不带支腿的钢模板,外侧模板通过对拉螺栓进行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