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广州中级法院副院长受审 庭上连说三声对不起 精品
- 格式:docx
- 大小:13.73 KB
- 文档页数:3
廉洁小故事2020精选廉洁自律的故事虽篇幅精短,反腐倡廉的道理却意味深长,似一杯香茗,不是芳香扑鼻,却回味悠长,定有受用无穷之感悟:莫以廉小而不为,莫以贪小而为之。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廉洁小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廉洁小故事1两袖清风的于谦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
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
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理解。
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证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廉洁小故事2白居易怒打行贿人唐朝贞元年间,著名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被派往陕西周至当县令。
他刚上任,城西的赵乡绅和李财主就为争夺一块地跑到县衙打官司。
为了能打赢官司,赵乡绅差人买了一条大鲤鱼,在鱼肚中塞满银子送到县衙。
而李财主则命长工从田里挑了个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满银子送了来。
收到两份“重礼”后,白居易吩咐手下贴出告示,明天公开审案。
第2天,县衙门外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白居易升堂后问道:“你们哪个先讲?”赵乡绅抢着说:“大人,我的理(鲤)长,我先讲。
”李财主也不甘示弱说:“我的理(瓜)大,该我先讲。
”白居易沉下脸说:“什么理长理大?成何体统!”赵乡绅以为县太爷忘了自己送的礼,连忙说:“大人息怒,小人是个愚(鱼)民啊!”白居易微微一笑说:“本官耳聪目明,用不着你们旁敲侧击,更不喜欢有人暗通关节。
来人,把贿赂之物取来示众。
”衙役取来鲤鱼和西瓜,当众抖出银子,听审者一片哗然。
白居易厉声喝道:“大胆刁民,胆敢公然贿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40大板!”众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至于这些行贿的银子,白居易就用来救济贫苦百姓了。
廉洁小故事3有一个人叫安纳,他的爸爸因一次意外车祸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只有安纳他一个人孤独的生活着,他要靠自己赚钱,他面对的是苍天给他的痛苦世界,而他却是微笑的面对。
安纳并没有放弃了品德,一直把品德牢记在心。
安纳打完了工,就在街上买点东西,可是钱不够,按纳失望的向家走去。
小悦悦事件引发全民反思10月21日零时32分,遭两车碾压的广东佛山女孩小悦悦离开人世,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花提前凋谢。
网络上充满悼念小悦悦的声音。
截至记者发稿,仅新浪微博已有几千条相关留言:“天堂没有来来往往的车辆”,“愿天堂没有人心冷漠”……一个年幼生命的离去,带给我们的是巨大的心灵震撼,她引发了一场关于道德危机的全社会的大讨论。
人们开始反思:如何才能让社会停止冷漠?如何才能让类似的惨剧不再发生?如何才能让见义勇为者越来越多?对此,部分律师、学者建议将见死不救、见危不助等行为入罪,也有很多学者表示,与其立法惩处“见死不救”,不如立法鼓励和保障“见义勇为”。
见死不救罪是万不得已的手段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广东省各界开展了“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倡导见义勇为精神”的大讨论。
“为了鼓励见义勇为,惩治见危不救,有必要以立法的形式,对见危不救的行为,尤其是对社会特殊人群,作出明确的‘惩恶’规定。
”律师朱列玉认为,特殊人群应负担见危施救的义务,比如规定公务人员见危不救,必须受诸如开除公职的纪律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先进人士见危不救,取消各类荣誉称号等。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费汉定认为,“18个路人见死不救,是受社会关系和社会心理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缺乏信任的一个缩影,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司法裁判的负面影响。
”费汉定觉得,这不纯粹是司法问题,司法应该为改变这种社会现象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事实上,早在2001年全国两会上,就有32名人大代表建议刑法增加“见危不救罪”和“见死不救罪”两项新罪名。
2009年,湖北荆州3名大学生为救两名落水少年溺亡,船老板“见死不救、挟尸要价”,再次引发社会对见死不救的立法讨论。
反对将“见死不救”轻易入罪的理由主要是,法与道德的关系不能随意模糊。
对于小悦悦事件中18名路人的行为,我们可以谴责他们道德缺失,但不能说他们是“犯了罪”,因为法律并没有规定他们有必须救人的义务。
现实生活中的确发生过公民因为救人而惹上麻烦的事,比如被诬赖为肇事者;或是因为救助不当,扩大了损害;或是救助时自己受到伤害,使许多人在伸出援手之前有了顾虑。
广州法院发布劳动争议案件审判白皮书暨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4.05.16•【分类】新闻发布会正文广州法院发布劳动争议案件审判白皮书暨典型案例5月16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广州法院劳动争议案件审判白皮书暨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
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姜耀庭,民事庭庭长王会峰,副庭长黄嵩参加了发布会。
发布会由宣教处处长谭鹤欣主持。
姜耀庭指出,广州法院近年来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高度重视劳动争议案件审判,积极推进劳动争议诉源治理,创新开展了劳动争议前端预防、中端提质、末端巩固的劳动争议治理,以全过程能动履职、全链条诉源治理、全方位司法服务推动更多案件源头化解、前端化解、实质化解,力促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2021年-2023年期间,广州两级法院引入诉前调解程序的劳动争议案件98547件,其中,成功调解50340件,诉前化解率达51.08%,为推动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构建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白皮书就2021-2023年广州两级法院审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旨在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用工,劳动者合法理性维权。
白皮书整理归纳了劳动争议案件审判实践中的典型情况,并总结整理了劳动争议诉源治理的有效举措,以期为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助力社会繁荣稳定贡献广州司法智慧和力量。
白皮书介绍,2021年-2023年期间,广州两级法院共审结劳动争议案件57209件。
案件主要呈现特点如下:一是劳动争议主体日益多元。
2021年至2023年,在广州市法院审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中,中高级管理人员、高新技术类、超龄务工人员等争议主体有所增多,身份日益多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劳动者入职后的半年至三年,占案件总数的42.79%。
劳动争议涉行业领域从建筑业、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向教育培训、高新技术、餐饮酒店、物业服务、电子商务等行业延伸。
南方都市报案二审宣判原总经理喻华峰改判8年导读:本文是关于南方都市报案二审宣判原总经理喻华峰改判8年,希望能帮助到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15日上午对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南方都市报原副主编兼总经理喻华峰贪污、行贿一案,以及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原社委会委员、调研员李民英受贿一案进行二审宣判。
被告人喻华峰的判决由一审宣判的执行12年有期徒刑改为8年,被告人李民英的判决由一审宣判的11年有期徒刑改为6年。
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喻华峰2001年6月与南方都市报8名编委,利用职务便利,以补发年终奖为名将58万元进行私分,其中,被告人喻华峰分得10万元。
另外,2001年初至2002年4月,被告人喻华峰在李民英分管南方都市报并兼任南方都市报主编期间,为谋取利益,以感谢被告人李民英对南方都市报开拓广告业务的支持和发放年终奖为名,先后2次送给李民英共80万元。
被告人李民英2000年初至2003年担任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社委会委员、调研员以及兼任南方都市报主编期间,利用其分管下属单位南方都市报的职务便利,先后4次收受贿款共97万元。
在今年3月19日的一审宣判当中,东山区人民法院认定,被告人喻华峰犯贪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6个月,并处没收财产5万元;犯行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2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2年,并处没收财产5万元;其犯罪所得赃款10万元予以追缴,返还南方都市报。
被告人李民英犯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1年,并处没收财产10万元;其违法所得的97万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被告人喻华峰和李民英提出上诉,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此案,于今年6月初开庭审理了此案,并于6月15日上午进行二审宣判。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东山区法院原判决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定罪准确,审判程序合法,惟量刑偏重”,故撤销了一审中的部分判决。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最后认定,被告人喻华峰犯贪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7年;犯行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2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8年。
岑先生18年道歉的原话
摘要:
1.岑先生18 年道歉的背景
2.岑先生道歉的具体内容
3.岑先生道歉的影响和意义
正文:
岑先生18 年道歉是指在2018 年,我国著名作家、文化评论员岑某因在某节目中发表不当言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争议,随后他在社交媒体上公开道歉的事件。
2018 年,岑某在一档热门电视节目中,谈论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时,发表了一些贬低和侮辱性的言论。
这引起了广大观众的不满,纷纷指责他的言辞有损民族文化,甚至有人呼吁封杀他。
面对舆论压力,岑某很快在社交媒体上公开道歉。
他承认自己的言论有失当之处,表示将以此为鉴,更加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言行,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岑先生18 年道歉的影响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次道歉事件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了言论自由的界限。
虽然每个人都有发表言论的权利,但不能以贬低和侮辱他人、损害民族文化为代价。
在公共场合发表言论时,应当尊重事实、尊重他人,维护社会公德和民族尊严。
其次,这次道歉事件也反映出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当岑某的言论引发社会不满时,舆论迅速对他进行批评和抵制,迫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公开道歉。
这种舆论监督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维护社会和谐。
最后,岑先生的道歉对他个人也是一个教训。
这次事件让他认识到,作为公众人物,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应该谨慎,不能因为一时的口无遮拦而损害自己的形象和事业。
同时,这次道歉也使得岑某在今后的写作和评论中,更加注重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总之,岑先生18 年道歉事件是一次对言论自由、社会舆论监督以及公众人物言行举止的反思和教育。
法院信访工作经验法院信访工作经验着力完善信访机制积极化解社会矛盾近几年来,我院将信访工作作为贯彻中央“稳定压倒一切”工作方针的重中之重来抓,高度重视,长抓不懈,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健全信访工作机制为重点,不断改进信访工作方法,落实配套措施,努力做好新形势下人民法院信访工作。
通过深入扎实的工作,在我院出现了“人人关心信访、人人参与信访、大事小事有人管、矛盾不上交、问题解决在本院”的良好信访工作局面,几年来共处理群众来信来访996人次,办理党委、人大交办、督办信访案件46件,及时化解矛盾43起,取得了“三无一减少”的效果,即:无赴京进蓉和重大集体上访事件发生、无长期纠缠信访老户案件、无违法失职致矛盾激化事件、上访人员逐年减少,有力疏导和化解了各种社会矛盾,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
信访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法院肯定和好评,我院2019年被县委、政府评为“××县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先进集体”,今年2月在全市立案信访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并被市中级法院评为“全市清理上访老户专项审判工作先进集体”。
我们的做法是:一、明确一个思路,抓好信访日常工作机制建设在当前热点问题多、各种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如何做好法院信访工作,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是我院几届党组均在认真思考的问题。
特别是2019年以来,我院确定了“以信访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为目标,抓好信访日常工作机制建设,及时化解疏导矛盾”的工作思路,几年来,党组紧紧围绕这一思路,不遗余力抓好信访日常工作机制建设,努力推进我院信访工作规范化进程。
工作中具体抓好“一个办法、两个制度、三个落实、四个原则。
”第一,“一个办法”。
我们及时总结信访工作中的经验,制定了《××县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立案、信访工作管理的暂行办法》,对信访工作组织领导、工作纪律、操作程序等作了详细规定,使信访工作有章可循。
第二,“两个制度”。
当庭翻供喊冤为什么往往被重判?2015年4月17日上午,湖北省政协原副主席陈柏槐因犯“滥用职权罪、受贿罪”,被福州中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7年。
4月17日,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原广州日报社社长戴玉庆案作出一审判决。
法院判决被告人戴玉庆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50万元。
福州市检察院指控,陈柏槐在担任湖北省农业厅厅长和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期间,违反规定,徇私舞弊,授意、批准将农业厅下属单位的国有划拨地非法转让用于经营性开发,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6.1亿多元,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共计283万多元。
陈柏槐当庭翻供喊冤,认为起诉书指控其“滥用职权”没有证据证实;关于“受贿”的有罪供述系特定情况下作出的虚假供述,不承认“受贿”指控。
法庭最终确认了检方的指控,称陈柏槐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行为“情节特别严重”,认定陈柏槐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8年,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
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7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
原广州日报社社长戴玉庆妻子杨兰凌在丈夫被重判后称,“冤案令人发指,维护国有资产的人有这样的结局,不仅仅是我们家的悲剧,也是法治环境的悲剧。
”杨兰凌表示,她将上诉。
2005年10月,戴玉庆离开人民日报社,卸任该报华南分社社长及总编辑职务,任职广州日报社社长。
2011年9月,戴玉庆经广州市委批准免,离开广州日报社,调往该市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
杨兰凌告诉凤凰网,戴玉庆离任广州日报社时,该报账户现金为33亿元人民币。
“老戴若贪污就不会傻到拿下属的钱,他拒绝与腐败分子瓜分广州日报社资产,才有今日下场。
”财新网此前报道,在2014年3月28日庭审中,戴玉庆数次提到自己案件的背景。
他认为,此案案由与过去他与上级官员的矛盾有关。
这位官员担任宣传部长时,试图插手广州日报业务,他曾尝试抵制。
法院通稿称,法院审理查明,2006年至2012年,被告人戴玉庆在担任广州日报社社长、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广州传媒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务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接受常勇强、梁振鸣、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的贿赂共计人民币246. 9万元,在岗位调整、职务晋升、广告业务等方面为常勇强等人或单位谋取利益。
钟珊珊、广州市越秀区红黄蓝东海嘉园幼儿园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劳动争议、人事争议其他劳动争议、人事争议【审理法院】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12.08【案件字号】(2020)粤01民终24020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乔营黄小迪李婷【审理法官】乔营黄小迪李婷【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钟珊珊;广州市越秀区红黄蓝东海嘉园幼儿园【当事人】钟珊珊广州市越秀区红黄蓝东海嘉园幼儿园【当事人-个人】钟珊珊【当事人-公司】广州市越秀区红黄蓝东海嘉园幼儿园【代理律师/律所】李红卫广东粤广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李红卫广东粤广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李红卫【代理律所】广东粤广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钟珊珊【被告】广州市越秀区红黄蓝东海嘉园幼儿园【权责关键词】撤销代理合同质证诉讼请求维持原判【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本院二审查明的其他事实与一审查明的一致。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结合钟珊珊的上诉请求,本院对双方争议焦点分析如下:关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结合钟珊珊的《辞职申请书》、《离职申请表》等证据,可认定钟珊珊于2018年9月30日向东海嘉园幼儿园提出辞职,该幼儿园也已经审批同意的事实。
且钟珊珊自2018年10月19日进行交接工作后也未继续上班,故钟珊珊称其于2018年10月19日又撤销了辞职申请,双方劳动关系继续履行的诉讼主张,缺乏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故此,钟珊珊要求东海嘉园幼儿园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缺乏事实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关于停工留薪期工资。
首先,一审法院结合钟珊珊工资水平和东海嘉园幼儿园的工资发放情况,认定该幼儿园需向钟珊珊支付其2018年8月24日至9月30日期间停工留薪期工资差额及2018年10月1日至10月19日期间停工留薪期工资4734.74元,并无不当,本院予以确认。
涉案4亿的国企蛀虫广州白云公司张新华死刑案剖析作者:钟敏来源:《检察风云·预防职务犯罪》2015年第01期12月的广州,寒意渐浓。
双眉灰白、眼袋厚重,戴着手铐、脚镣的张新华被法警押着一步步走向被告人席,满脸疲惫,目光茫然。
“贪污罪判处死刑、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4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当一审判决结果从法官嘴里一字一顿地吐出来,法庭刹那陷入一片死寂。
张新华身体微微颤抖,似乎有些站立不稳。
“听不清楚,没听清楚……”张新华数次摇头自语,他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
他曾为自己设想过各种结果,甚至还幻想着能被判缓刑,可如今却要为自己对法律的无知和缺乏敬畏而付出生命的代价!悔不当初,可悔又能如何!张新华以涉案金额近4亿元刷新了广州个人贪腐纪录,也成为限制适用死刑后广州对职务犯罪分子处以极刑的首例。
>>> 案件回顾张新华,1962年5月出生于广州白云区京溪村一农民家庭,家里兄弟姐妹众多,生活较为贫困。
20岁中专毕业后,张新华被分配到广州白云农工商联合公司工作。
用张新华自己的话说:“作为一名农民的儿子,能进入到国企工作,端上‘铁饭碗’,我成为了全家的自豪和骄傲。
”怀着满腔的热情,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一股子倔劲,负责农药销售的张新华为了打开销路,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仅仅半年时间就让所在的生产资料公司扭亏为盈,跃居全公司盈利第一名。
凭着过人的才干,他迅速脱颖而出,32岁就出任白云公司副总经理,36岁坐上了头把交椅成为白云公司总经理。
覆水难收的第一次张新华有个较为宠爱的弟弟叫张新发,1998年张新发前往澳门赌博,欠下澳门赌场30万元港币被人追债至广州。
虽然怒其不争,可看在亲弟弟的份上,张新华终归是于心不忍,冥思苦想下他铤而走险,向当时正与自己公司合作开发恒华阁项目的广州鸿安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江逢灿挑明此事。
“不怕办不到,就怕不开口”,精明的江逢灿此时当然知道这是一个拉近他和张新华关系的天赐良机。
原广州中级法院副院长受审庭上连说三声对不起庭上声泪俱下连说三声对不起
庭上对涉罪事实供认不讳
前日,原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肖平在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庭受审,在被告席上的肖平再也无法保持平静,对公诉人列举出的涉嫌犯罪事实基本供认不讳,并连说了三声对不起。
佛山检察院肖平权钱交易三事实
在法庭上,佛山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人在起诉书里列举了肖平三宗权钱交易的事实
2000年至2001年间,肖平利用其担任广州中院房地产审判庭庭长职务之便,在该庭审理由律师黄某代理的某公司房屋买卖的纠纷系列案中,为黄某及其代理的公司谋取利益,76件上诉案件竟改判73件,改判率高达96%。
2000年10月、2001年春节前,肖平先后两次名正言顺地笑纳了黄某孝敬的人民币3万元。
1999年间,肖平经人介绍认识了在广州做律师的江某。
不久,肖平就为江某代理的某公司房屋买卖纠纷系列案大开方便之门,江某代理的9件案件全部被改判,改判率之高空前绝后100%!如此卖命地办事,自然要有回报。
2000年8月29日,江某投肖平之所好,及时送上了港币5万元。
肖平还有一个忘年之交——广州某律师所的金某,对该律师所经手的案子,肖平是不遗余力地关心,有时,合议庭将案子合议好了,报他审批的时候,他却令合议庭重新合议,让同事们作合理的判决。
面对如此关照,金某自然也懂人情世故。
2000年10月间,金某就以资助肖平女儿读书的名义,一次送去港币10万元。
庭审直击声泪俱下三声对不起
前日的庭审,控辩双方并未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激烈争辩。
一方面,肖平认罪的态度十分好,他对其涉嫌的犯罪事实几乎是供认不讳;另一方面,公诉人所提供的证据也确实充分,没有什么可争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