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6
浅析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
超高层建筑的排水设计是一种复杂的技术系统,需要考虑建筑高度、建筑型式、现有
条件下的水文环境因素以及土壤质量等多方面因素,合理布置排水渠系统、完善其下水系统,让系统运行良好,保证建筑的安全可靠性。
超高层建筑的排水设计首先要从排水渠的设计来考虑,弄清楚现有的水流状态和水位,选择有效的水流路径,使上、下水渠系统能处理更多级别的水位变化,保证排水渠×的通畅,减少淤积的发生。
其次,在设计排水设备时需要考虑自然力和施工结构抗拉力的平衡,确保建筑结构混
凝土及胶结力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排水设备结构密实,考虑超高层建筑的表面地形形态,
合理设计排水管道的排水位置,以确保排水管道的质量。
最后,在考虑超高层建筑的排水设计时,需要考虑渗漏问题,结构下端安装水泥混凝
土排水板,通过水泥混凝土侧窗与排水渠接口,有效排水,防止排水渠渗漏。
综上所述,超高层建筑的排水设计要求考虑建筑结构、水文环境、土壤质量及排水渠
系统等多方面因素,提高排水系统的质量,以满足蒙水降温、维护森林生态平衡等特殊要求。
同时,设计排水设备时,要考虑自然力和施工结构抗拉力的平衡,确保排水系统体系
的稳定及安全性。
另外,需要通过安装排水管、水泥混凝土排水板及水泥混凝土侧窗等,
有效防止渗漏及建筑物的腐蚀破坏,同时确保建筑安全可靠性。
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探析【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规模不断的膨胀,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容纳更多的人口,高层建筑开始得到广泛的使用。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由于其层数较多、高度较高,因此其给排水工程设计以及施工都要比普通的低层建筑难度要更大一些。
而建筑的给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质量的高低,将会对用户的日常使用产生直接的影响。
文章分析了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以及施工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质量控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规模不断的膨胀,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容纳更多的人口,高层建筑开始得到广泛的使用。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由于其层数较多、高度较高,因此其给排水工程设计以及施工都要比普通的低层建筑难度要更大一些。
而建筑的给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质量的高低,将会对用户的日常使用产生直接的影响。
文章分析了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以及施工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建设不断的增加,其在机构上大多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为给排水工程所需要的孔洞、套管进行预先的设计,为后续的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相关的工艺水平和以及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质量,以此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要做好相应的质量控制工作。
1 给排水工程设计1.1 建筑给水1.1.1 给水管道设备的选用在我国的建筑给水工程当中,普遍采用镀锌钢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其它的一些新兴的管材开始逐渐的取代传统的镀锌钢管,如pvc管、pe管等。
相对比传统的镀锌钢管来说,这些新兴的管材具有重量更轻、防锈效果好、安装工艺简单且使用周期长等特点。
在进行管材选择的过程当中应该根据设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管材,从而保证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
1.1.2 给水方式的确定与传统的低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在高度上以及层数上都更高,同时建筑的建构也相对更加的复杂,这就使得高层建筑相对于低层建筑来说其给水工程更具有难度。
浅谈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也随之加快,其间兴起了众多的高层建筑。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后期使用。
结合多年施工实践经验,本文主要从建筑给水、建筑排水这两个方面对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施工技术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e city with the pace of construction of speeding up, the rise in many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has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building’s later use. with many years experience in construction practice,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building water supply, construction drainage these two aspects of 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keywords: high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近年来,高层建筑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已经屡见不鲜,而且还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小议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摘要】文章针对给排水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施工要点,以供同行交流。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建筑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安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给排水系统的可靠性、防噪声、消防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然而因给排水的施工质量造成管线的一些跑、冒、滴、漏问题时有发生,给生活与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因此,加强高层建筑给排水的施工质量控制就显得非常迫切了。
一、给排水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管道渗漏问题管道渗漏问题是给排水管道施工常见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也比较多,对这一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是给排水施工最关注的核心环节,对管道系统严密性的严格要求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管道渗漏的问题可以从材料、施工操作二方面来分析。
材料方面:管材和管件的强度不合格;管道和管件有砂眼;管道安装后被人为损坏。
这些情况作者都接触过,质量问题较多的是镀锌钢管的弯头,这些劣质弯头的问题主要是外弧处的壁厚过薄或有砂眼,肉眼一般很难发现。
施工操作方面:镀锌钢管的螺纹加工不合格;管道接口连接不严密。
这些也是常见的原因。
(二)排水管道堵塞严重室内排水管道堵塞是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种质量通病,是管道安装与土建施工配合难以解决的老问题。
在土建与安装交叉施工中,管道被堵塞的事例很多,特别是卫生间排水管口与地漏更为严重。
即使管道安装后,管口用水泥砂浆封闭,还往往被人打开,作为清洗水泥及平整地面的污水排出口。
有的甚至从屋面透气管口、雨水斗落入木条、碎石、垃圾、砂浆等,造成管道的堵塞。
轻者耗工疏通,重者则凿打砼地面,返工拆除管道重新安装,这样既耗工耗料,又影响工期。
有的排水管道管腔内已部分堵塞,在通水试水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投入使用后,必然出现管道堵塞,影响用户使用。
2024年建筑给排水发展趋势研究论文一、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历程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创阶段、反思阶段和发展阶段。
在初创阶段,建筑给排水技术主要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引进、消化、吸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技术体系。
在这一阶段,我国开始设置给水排水专业,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技术人员,为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反思阶段,我国在工程实践中对以往机械搬用国外经验所造成的失误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反思。
通过对实际工程的分析和研究,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建筑给排水技术体系,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给排水技术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的不断拓展,使得建筑给排水技术在性能、效率、环保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建筑给排水技术的现状当前,我国建筑给排水技术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首先,在建筑给水方面,增压设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气压给水设备、变频调速给水设备和水泵等增压设施的出现,使得建筑给水系统的压力稳定性得到了有效保障。
同时,分区给水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的给水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其次,在建筑排水方面,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越来越注重环保和节能。
通过采用先进的排水技术和设备,如雨水回收系统、污水处理设备等,实现了废水的有效处理和再利用,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节水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也成为当前建筑给排水领域的一大热点。
通过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优化供水系统、加强用水管理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建筑用水量,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建筑给排水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环保、节能要求的日益提高,建筑给排水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智能化发展: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通过实现对供水、排水系统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浅析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需要注意的问题【摘要】如何提高建筑的设计与施工水平,为用户营造出一个舒适的空间,是每个工程人员的职责所在。
作为建筑的心脏——给排水系统,是功能复杂、技术要求高的空间,因此,设计和施工人员必须以整体的观念和方法,综合考虑给排水管道和设备的安装。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水;排水1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特点由于高层建筑具有层数多高度大、振动源多、用水要求高、排水量大等特点,因此,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材料及管理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与低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相比,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具有以下特点。
(1)高层建筑给水热水消防系统静水压力大,如果只采用一个区供水,不仅影响使用,而且管道及配件容易被破坏。
因此,供水必须进行合理的竖向分区,使静水压力降低,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2)高层建筑引发火灾的因素多,火势蔓延速度快,火灾危险大,而且扑救困难。
因此,高层建筑消防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要比底层建筑的高。
由于目前我国消防设备能力有限,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难度较大,所以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应立足于自救。
(3)高层建筑的排水量大,管道长,管道中压力波动大。
为了提高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稳定管道的压力,保护水封不被破坏,高层建筑的排水系统应设置通气管系统或采用新型单立管系统。
另外,高层建筑的排水量管道应采用机械强度较高的管道材料,并采用柔性接口。
(4)高层建筑的建筑标准高,给水排水设备使用人数多,水量大,一旦发生停水或排水管道堵塞事故,影响范围大。
须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供水安全可靠,排水通畅。
(5)高层建筑动力设备多,管线长,易产生振动和噪声。
因此,高层建筑的给水排水必须考虑设备和管道的防振动和噪音的技术措施。
2 给水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首先,给水设备的安装。
室内给水系统是由下列各部分组成:引入管、水表节点、供水设备(水泵)、水平主干管、立管、分支管及阀门部件。
水泵房内的水泵、阀门等是用水枢纽,良好的安装质量,将能使工程的供水系统运作更可靠,人身及设备的安全使用寿命也更有保障,故对其安装提出如下要求:(1)设备安装前应对其有关资料和文件合格证进行核对检查。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给排水工程论文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摘要】在建设工程中,给排水安装质量好坏影响工程质量。
因此,应做好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认真分析质量问题发生原因并采取有效解决方法非常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要点;施工管理;质量管理建筑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有机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施工单位必须做好施工队伍的素质管理工作,做好参与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等提高施工管理技术,并且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各环节的质量监督工作才能确保建筑给水排水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
本文主要针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作阐述。
1 施工准备工作了解图纸、熟悉图纸会审工作,参看土建结构图、装修建筑图、有关设备专业图,核对各种管道的坐标标高是否有交叉,管道排列所占空间是否合理,将设计及施工中将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工程师首先应审查给水排水承包(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等级证书、专业许可证及岗位证书等;其次,工程师要审查承包(分包)单位的给水排水施工的相关证明,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人以及给水排水工长应有当地城市建设委员会颁发的“岗位证书”,安装电工以及电焊工应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如不符合规定要求条件,监理单位有权禁止电气类承包(分包)单位进场。
在施工过程中,有合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应该少于总人数的50%。
土建工程进行基础施工时,应将给排水管道的出入口,按其将穿越基础的位置、标高和尺寸留出孔洞。
砌筑砖墙时,暗装的管道要按有关规定留出墙槽,明装的管道要留出过墙的孔洞。
在事前就做好各个环节的把关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
对施工队伍进行培训、筛选。
施工前对各专业施工班组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水平,使各分项工程质量达标,实现预定管理目标。
对材料和设备质量的把关。
把好给水排水安装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
因此,要把住“四关”,即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
探析高层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技术摘要:文章结合这一实际情况,以高层建筑给排水安装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从给水设备的安装、给水管道的安装、排水管道的安装这三个方面入手,对高层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规范化这一施工技术在确保整个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安全、高效、稳定运行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安装;施工;技术;分析中图分类号: [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当前,在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推动下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在建筑工程建设尤其是高层建筑工程的给排水系统与人们正常生活工作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为紧密。
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优质的高层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质量与科学化、现代化的给排水系统管理工作均是确保整个管网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给排水系统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与缺陷也能够通过这种施工质量与管理作业进行弥补。
据此,如何在确保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给排水质量一定的基础之上,优化整合整个给排水工程的安装施工技术已成为当前相关工作人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以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安装工程实例为对象,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1 分析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安装工程的实例概况现在,笔者就以某高级商住楼给排水系统的安装工程实例为探讨对象,针对高层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技术的各个关键点进行了详细探讨及分析。
该高级商用楼整体建筑面积为 52600m3,共 31 层,其中地下室为 3 层结构。
整个商用楼在设计过程中将地下 3 楼设计为车库,地上1~5楼设计为商用楼层(其中,第5层用作转换管道层),5 楼以上至 31 楼均设计为住宅用楼层。
整个高级商用楼在给排水系统设计安装作业中最大的特点为:敷设管道类型多、线路覆盖复杂、给排水管道安装操作的技术难度比较大。
因而对该高级商用楼的给排水安装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有着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浅谈城市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生活用水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而水源水质却呈逐年递减趋势。
建筑设计中如何做到节水已经成为当下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重点,本文结合经验对在给排水施工中需采取新的节水技术措施,确保给水排水系统的良好工况,满足各类高层建筑的功能要求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节水一、合理分配和利用管网压力1. 市政给水管网的可用压力利用在城市高层建筑,底层一般为商铺等商业设施,用水量占建筑物总用水量相当大的比例。
如果全部由贮水池及水泵加压供水,多耗费电量,无疑是很大的浪费。
城市管网水压难以完全满足供水要求时,通常将管网进水直接引入贮水池中,然后用水泵将水抽到水箱或打到水罐中,再向给水系统供水,不仅白白损失掉了可用压力,而且造成电能的浪费,尤其是当贮水池位于地下层时,反而把可用压力全部转化成负压,很不经济合理。
因此城市管网可保证供水水压时,下面几层可以直接采用市政给水管网供水,上面几层可以采用水箱供水或水泵加压供水。
由于我国市政供水水压一般为0.2mpa~0.3mpa,一般能满足20m左右高度的楼房供水水压要求,所以高层建筑下层可单独分区,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节约能源。
2. 生活给水系统分区供水在高层建筑给水系统中,生活用水也占着很大的比例,若不采取减压节流措施,将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一般的高层建筑在竖向分区后仍然存在着部分卫生器具配水点水压偏大的问题,卫生器具的实际出水流量将会是额定流量的几倍,随之带来了水量浪费、水压过高、漏水量增加的弊病,同时易产生水击、噪声和振动,致使管件损坏、破裂。
所以高层建筑统一供水,通常采用在下面几层给水管上安装减压孔板、压力调节阀或减压阀等减压装置来避免供水点超压,使竖向分区的水压分布更加均匀,但是浪费了能源。
所以在竖向分区后,应采用上下分开供水,上面采用水箱供水或水泵加压供水,下面采用城市管网或水泵加压供水。
浅谈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摘要:建筑给排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提高,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日趋向大系统、高参数的方向迅猛发展,因此,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以下文章结合笔者工作经验针对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的多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的主流标志。
因此,高层建筑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城市建筑施工水平以及技术发达程度的指标。
现代城市居民对建筑物的舒适度、质量、安全性要求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排水系统质量的好坏。
因此,给排水作为高层施工建筑中重要的技术指标,一方面要求施工人员熟知给排水施工的理论知识,具有重视给排水施工的意识;另一方面还要求给排水施工人员在给排水施工中具有过硬的技术。
现代城市建筑物多以高层建筑为城市的主导建筑,而给排水施工技术更是衡量高层建筑安全质量和可靠性的指标。
因此,城市的高层建筑对给排水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层建筑中给水工程的设计过去给水管道的材料一般采用的是热镀锌钢管,但这种钢管容易锈蚀,不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用水的水质卫生标准,而且使用寿命也较短。
因此建设部正在大力推广和应用塑料输水管。
塑料输水管和金属管道相比,其质量更轻、耐压的强度也更高、并且输送时液体阻力小、使用寿命长。
给水系统中的分区是指沿着建筑物外墙的垂直方向,按照顺序合理地将其划成若干个供水区域,每个供水区域都具有完整的供水系统。
对供水纵向分区的确定是高层建筑在整个供水系统设计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环节之一,纵向分区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供水系统的运行、维修、使用、节能和管理的情况与效果。
如果分区过大,会因为下层管网水压过大,从而给用户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并且由于水压过高,极易造成管材损坏,就易导致回流污染和水锤噪声。
如果分区过小,将会使得高层建筑的供水分区数增加,从而也会使得给水系统管道、设备与土建投资和维护管理工作的增加。
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浅谈摘要:本文结合实际经验,介绍了高层商住楼给排水、消防设计的具体内容,针对本工程的建筑特点,采用合理的给排水系统,保证给排水、消防系统的可靠性与经济性,并对当今给排水、消防规范某些条例提出自己的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层商住楼给排水消防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二十八层商住楼,地下室为戊类库房、设备用房及自选商场,一层为商业用房,二~三层为宾馆,四~二十八层为普通住宅。
建筑室内外高差0.150m,建筑高度79.90m。
总建筑面积51154.1m2。
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2248.0m2。
建筑类别:一类。
建筑地点:阿克苏市。
建筑层数: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八层。
2 设计内容本工程设计内容为:给水系统、局部热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器配置。
3 系统介绍3.1 生活给水系统。
根据市政水压和建筑特点,给水系统分五个区:地下室~五层为低区,由市政管网直供;六~十一层为中一区、十二~十七层为中二区,由地下室生活用中区叠压供水设备供此两中区,在十一层支干管处设减压阀,详水施30-7。
十八层~二十三层为高一区、二十四层~二十八层为高二区,由地下室中生活用高区叠压供水设备供此两高区,在二十三层支干管处设减压阀。
不同的用水分别计量,住宅立管及分户水表设于公共部位,便于抄表管理,3.2 排水系统。
本工程污、废水采用合流制。
室内±0.000以上污废水重力自流排入室外污、废水管,地下室污废水采用潜水排污泵提升至室外污、废水管。
卫生间设专用通气立管,每隔二层设结合通气管与污水立管相连;厨房设伸顶通气管。
本工程污废水进入小区排水管网,收集后经中水处理站集中处理,出水达到生活杂用水标准。
综合考虑节能、节材、节地,中水不用于住宅冲厕用,用于绿化、景观、浇洒道路广场、公厕冲洗等。
3.3 雨水系统。
本工程屋面雨水采用内排水系统,雨水经雨水斗内雨水管排至室外雨水管道。
浅析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浙江省义乌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浙江,义乌,322000)【摘要】一旦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班组和土建施工班组配合不当,就很可能导致混凝土工程或砌体工程的剔凿以及拆改,从而给土建施工班组乃至整个工程项目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严重时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工程的结构质量。
因此现场给排水施工技术人员就必须熟悉和掌握给排水安装的配套设备和工艺流程,尤其是要熟悉给排水施工与土建施工的工序搭接问题。
本文就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和土建的配合要点发表了一点浅要的看法。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1 引言随着近年来房地产的热潮,大大小小的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其中也出现了许多给排水的施工问题,而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还会影响居民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在高层建筑给排水的施工中,就要避免出现各种问题和隐患,从而确保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的质量。
而一旦给排水施工班组和土建施工班组配合不当,就很可能导致混凝土工程或砌体工程的剔凿以及拆改,从而给土建施工班组乃至整个工程项目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严重时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工程的结构质量。
因此现场给排水施工技术人员就必须熟悉和掌握给排水安装的配套设备和工艺流程,尤其是要熟悉给排水施工与土建施工的工序搭接问题,从而保证双方能够相互提供出最优良的配合条件,以此来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
2 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与土建施工的配合原则第一,对于高层建筑每项单位工程,都必须由土建施工班组组织给排水施工等分包单位来统一对各个工种和各道工序逐项编制双方进行施工相互配合的综合计划和方案。
由于给排水施工等专业均为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可分割,这就要求土建施工班组在安排其施工进度计划时,决不能只单纯考虑土建单方面的施工问题而将给排水施工等专业排除在外,而是综合考虑给排水施工等专业的施工问题,并为其留出必要的给排水施工工期,且为其创造出必要的安装条件。
第二,应当对高层建筑整套施工图纸进行仔细的自审和会审,尤其是对于那些与给排水施工等专业有所关联的高层建筑和结构施工图、专项施工方案、工程洽商记录、设计变更单等,均应由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将其及时地发送给给排水施工等专业的技术人员;同时,对于那些与土建施工有所关联的给排水和强弱电等施工图、专项安装方案、工程洽商记录、设计变更单等,也应由给排水施工等专业的技术人员将其及时地发送给土建施工技术人员。
关于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高层建筑作为现代建筑物的主要形式之一,正向着层数更多、设备更完善、功能更齐全、技术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高层建筑和低层建筑有着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其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上,高层建筑物更是有着其自身的要求及特点。
本文在介绍高层建筑物给排水工程特点的基础上,对高层给水排水设计进行了简要的研究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物;给水设计;排水设计高层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其主要的任务是解决建筑物内部的生活、生产和消防的用水问题,以此来满足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供水和排水需求。
因此,在高层建筑物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进行高层建筑物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研究,对于提高高层建筑物给水排水质量、确保给水排水系统良好运行和有效地满足各类高层建筑的功能要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高层建筑物给水排水工程特点(一)由于高层建筑自身的高度太大,导致了其给水系统及排水系统中的给水静水压力偏大,因此,需要在在设计时对给水系统进行竖向分区处理,并且加设减压设备和水箱设备,来保护管道和配件,保证系统进行良好的运行。
(二)使用高层建筑给水设备的人数较多,瞬时的水量很大,因此一旦发生停水或管道堵塞等故障时,受影响的范围较大。
这就要求在进行设计时要注意保证管道的通气,并且要有安全可靠的水源,以此来保证供水安全、排水通畅。
(三)高层建筑中有许多易引发火灾的因素,并且由于高层建筑具有人、物集中的特点,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危险性较大。
因此在对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进行设计时,对其安全性的要求应该高于其它建筑物。
(四)高层建筑的瞬间水量变动较大,管道长,且管道压力较大。
为了稳定管道压力、保护水封,提高排水能力,就要求在设计时选用机械性强的管材作为排水管,还要对高层建筑的排水系统设置专用通气管系统。
(五)高层建筑中设有各种电气设备的线路管道,因此在进行给水排水管道设计时,处理好各种管道的布局,避免相互之间的影响,便于系统运行和各种维修。
关于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探讨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存在的常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探讨中图分类号:tu9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相对于普通的多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来说有一定的独特性,工序繁多,工程复杂,难度比较高,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不仅要满足规范要求,还要兼顾到建筑的功能和美观等要求。
针对给排水系统常见的问题,需要切实的进行改革和优化,保证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保证给排水施工的质量,确保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满足舒适和安全的要求。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常见的问题有水系统压力问题、卫生间出现异味问题以及雨水管道连接问题和高层建筑重力流雨水排水管材选用等问题,为了切实保障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提供舒适和安全的居住环境,需要切实的从保障给排水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障施工质量。
1 高层建筑排水设计中的卫生间异味问题及解决对策高层建筑由于楼层多,高度大,如果排水设计不合理很容易出现卫生间异味问题。
高层建筑卫生间异味问题基本上是来自于下水管管道的异味。
由于高层建筑排水系统中的下水管道,常常是与通气管道相连接在一起的,因而,下水管道中的异味可以通过与之相连接的通气管道排走。
但是,卫生间的下水管道如果不能够科学合理的设置,与通气管连接不合理,通气管质量问题,都会造成异味泄露,从而使卫生间出现异味问题。
解决高层建筑排水设计中卫生间出现异味的问题,首先需要把好材料质量关,也就是要选择良好的下水管道设备,建筑通气、通风设备,保证下水管道、通气管道和通风管道的质量。
关键还是要设计好下水管道,科学合理的布局下水管道,解决下水管道的问题。
任何下水管道只要与卫生器具相连接,如果这些卫生器具自身缺乏存水湾的,在下水管道进行施工时一定要合理的设置存水湾。
2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雨水管道连接问题及解决对策高层建筑的结构比较复杂,工程量也比较大,一般而言高层建筑会有裙楼或者其他一些结构的多层建筑相连接的构造,在设置雨水管道过程中,一些设计人员或者施工人员为了方便省时,往往会简单的把裙楼等多层建筑内部雨水管道与主体高层建筑的内部设置的雨水管道相连接,甚至将高层建筑空调的给排水系统排水道也与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的雨水管道相连接,这样复杂的雨水管道设置,在平时使用过程中也许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而且好像也能够节省一定的投资和成本,但是如果大雨或者暴雨来临,需要排水量超过平时几倍时,就会导致与高层建筑雨水管道相连接的多层建筑的雨水管道和空调系统的排水管道不仅不能够实现排水的功能,反而会降低空气含量。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论文
1建筑给水排水常见的浪费形式
从建筑给水排水的设计方面看,水浪费的主要隐患有下面几个方面:
1.1超压出流造成巨大浪费
给水配件超压出流,不仅会使给水系统的配水量造成非正常分配,也给用水工况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这些超压出水量并未产生使用价值,也就是无效用水量,这部分的浪费常常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很难被人们所察觉和认识,这也就使得超压出流造成的水浪费不能引起人们足够的认识,然而这种浪费在各种建筑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其浪费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1.2热水供应系统造成水浪费
当前我国热水供应系统方面也存着较为严重的水浪费现象,主要
表现为当配水装置开启后,不能及时满足所需要的水温,常常是放掉一部分冷水后,才能让热水设备开始正常运转,这样就造成了很大的水浪费使用。
1.3管道及阀门泄漏造成水浪费
我们经常可以在路边看到由于管道生锈或是被腐蚀严重等造成大量的水浪费,更别说埋在地下的了。
生活中也常可以看到用户反应浮球损坏、漏水,直接导致大量的水资源被白白浪费。
1.4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高
一般我们通常把自来水称作“上水”,把污水称作“下水”,而作为污水净化后可再利用的的水称作“中水”。
中水虽然不能被直接摄取利用,但是可以运用到农业、城市绿地灌溉、住宅冲厕等等地方。
然而由于认识上的不足目前中水利用率仍是较低,造成了这部分水资源的浪费。
2给水排水工程的节约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城市里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在给水排水方面,用水量大、用水相对集中、浪费严重是高层建筑的明显特
点。
因此,探讨高层建筑给水排水的节约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2.1合理确定供水压力
建筑节水首要任务之一就是防止水量漏损。
供水压力过高的时候会常常导致管路和管件的损耗随之上升,使用年限也会相应降低,水量的浪费也就不可避免了。
因此,合理确定建筑给水系统供水压力是防止水资源浪费的前提。
在对高层建筑予以必要的分区的时候,还可以进行减压措施,如设置减压阀等防止超压,减少超压出流量造成的水浪费。
2.2合理选择热水供应系统
影响冷水浪费多少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热水循环方式的选择。
目前有“干管循环”“,立管、干管循环”,“支管、立管、干管循环”三种热水循环方式,其中水浪费量最多的就是干管循环方式。
这就需要在给水排水施工中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选择节能的热水供应系统。
2.3积极采用节水节能设备
2.3.1采用优质阀门和管材
建筑给水排水中阀门是常用的一种配件,其质量的好坏对工程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选择一些新型的防渗漏和环保的阀门。
2.3.2选取节水节能型卫生器具及配件
一套好的设备对水资源的节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一般的淋浴喷头每分钟要喷出20多升水,而节能型喷头每分钟仅喷出9升左右的水,从用水量上看节省了一半的水。
可见,建筑节水效果在节水节能型器具的使用上有着直接的体现。
因此,在高层建筑给水排水施工中选择节水节能型器具应大力推广。
2.4合理优化给水系统
2.4.1合理控制高层建筑系统分区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分区中除了要严格遵循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竖向分区原则外,还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建筑物的使用、材料、层数及维护管理等诸多因素进行考量。
第一,系统分区供水压力,配水点处静压以P=0.45MPa为界进行分区,且P>0.35MPa时可以加支管进行适当的减压。
第二,合理设置减压阀,从节能的角度来看,分区
减压阀不宜进行串联设置,减压比要与相关规定的要求相符合,再者,减压阀要设置在便于维护和管理的地方。
2.4.2合理选择给水方式
目前国内外主要以“水泵一水箱联合供水”、“变频调速供水”、“气压供水”、“叠压供水”这四种供水系统为主,从节能来说“水泵一水箱联合供水”最为合适,但在使用的时候要与实际情况结合,综合比较来选取具体的给水方式。
2.5合理优化排水系统
2.5.1中水开发
中水指的是各种排水经过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能杂用的非饮用水。
中水的主要来源是建筑生活排水,包括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排出的污水、废水(卫生间沐浴排水、洗漱排水、空调循环冷却系统排水等等)。
对这部分的水资源进行二次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实现污、废水的资源化,达到治疗污水的效果,保护环境,还可以增加城市供水量。
可见,中水的开发有着很好的节能效应。
2.5.2雨水的有效利用
雨水利用类似于中水,主要是把雨水筹集起来,并经过一定的处理后达到符合某种水质指标的水,并进行再利用的一个过程。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也要考虑对雨水的有效收集,设计一些收集雨水的设施,这些收集到的雨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消防、小区绿化、厕所冲洗、冷却水补给等等,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深度处理用于居民饮用供水。
对雨水的利用大大的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而且可以更好的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和对环境的保护。
3结语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有节约用水的意识,这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节能环保是未来社会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它应渗透于建筑给水排水中的每个环节,而且在建筑给水排水方面节约水资源有着很大的潜能,所以在建筑给水排水的设计中我们要不断的探索,从多方面着手,把节能意识贯穿到整个建筑设计环节中,尽可能的考虑水资源节约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水节能意识落实到实处,更好的推动循环经济和谐发展。
作者:王继业工作单位:唐山曹妃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