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的变压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指导
- 格式:ppt
- 大小:278.50 KB
- 文档页数:47
一、判断题1、自动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往往以调节电枢供电电压为主。
(√)2、在V-M系统中,设置平波电抗器可以抑制电流脉动。
(√)3、在电流断续时,V-M系统机械特性很软,理想空载转速翘得很高。
(√)4、与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相比,直流脉宽调速系统开关频率高,电流容易连续,谐波少,电机损耗及发热都小。
(√)5、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当电动机过载甚至堵转时,转速调节器可以限制电枢电流最大值,起快速自动保护作用。
(X)6、按照典型II型系统设计转速调节器时,中频宽h可以任意选择。
(X)7、按照典型II型系统设计转速调节器时,由典型II型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可知,K、T、τ都就是待定符号。
(X)8、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对负载变化起抗扰作用的就是转速调节器。
(√)9、积分控制可以使直流调速系统在无静差的情况下保持恒速运行,实现无静差调速。
(√)10、闭环调速系统的静特性表示闭环系统电动机转速与负载电流或转矩间的稳定关系。
(√) 1、弱磁控制时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属于恒功率性质只能拖动恒功率负载而不能拖动恒转矩负载。
(Ⅹ)2、采用光电式旋转编码器的数字测速方法中,M法适用于测高速,T法适用于测低速。
(√)3、只有一组桥式晶闸管变流器供电的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在位能式负载下能实现制动。
(√)4、直流电动机变压调速与降磁调速都可做到无级调速。
(√)5、静差率与机械特性硬度就是一回事。
( Ⅹ )6、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闭环系统不就是单闭环系统。
( Ⅹ )7、电流—转速双闭环无静差可逆调速系统稳态时控制电压U k的大小并非仅取决于速度定 U g*的大小。
(√)8、双闭环调速系统在起动过程中,速度调节器总就是处于饱与状态。
( Ⅹ )9、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任何时候都不会出现两组晶闸管同时封锁的情况。
(Ⅹ)10、可逆脉宽调速系统中电动机的转动方向(正或反)由驱动脉冲的宽窄决定。
(√)11、双闭环可逆系统中,电流调节器的作用之一就是对负载扰动起抗扰作用。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简介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直流调速系统和交流调速系统。
直流调速系统包括:直流调速方法、直流调速电源和直流调速控制。
交流调速系统包括:交流调速系统的主要类型、交流变压调速系统、交流变频调速系统、绕线转子异步电机双馈调速系统——转差功率馈送型调速系统和同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内容介绍第一篇直流调速系统闭环反馈直流调速系统1.1 直流调速系统用的可控直流电源根据前面分析,调压调速是直流调速系统的主要方法,而调节电枢电压需要有专门向电动机供电的可控直流电源。
常用的可控直流电源有以下三种:旋转变流机组——用交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组成机组,以获得可调的直流电压。
静止式可控整流器——用静止式的可控整流器,以获得可调的直流电压。
直流斩波器或脉宽调制变换器——用恒定直流电源或不控整流电源供电,利用电力电子开关器件斩波或进行脉宽调制,以产生可变的平均电压。
1.2 晶闸管-电动机系统(V-M系统)的主要问题本节讨论V-M系统的几个主要问题:(1)触发脉冲相位控制;(2)电流脉动及其波形的连续与断续;(3)抑制电流脉动的措施;(4)晶闸管-电动机系统的机械特性;(5)晶闸管触发和整流装置的放大系数和传递函数。
1.3 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主要问题自从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问世以后,就出现了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的高频开关控制方式形成的脉宽调制变换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简称直流脉宽调速系统,即直流PWM 调速系统。
(1)PWM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和波形;(2)直流PWM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3)PWM 控制与变换器的数学模型;(4)电能回馈与泵升电压的限制。
1.4反馈控制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分析和设计本节提要:转速控制的要求和调速指标;开环调速系统及其存在的问题;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静特性;开环系统特性和闭环系统特性的关系;反馈控制规律;限流保护——电流截止负反馈1.5 反馈控制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分析和设计反馈控制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反馈控制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定条件; 动态校正——PI调节器的设计;系统设计举例与参数计算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内容提要: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是应用最广性能很好的直流调速系统。
图6-23 电流滞环跟踪控制时的电流波形a) 电流波形b) 电压波形图6-25 电压空间矢量定义三个定子电压空间矢量A0u ,B0u ,C0u ,使它们的方向始终处于各相绕组的轴线上,而大小则随时间按正弦规律脉动,时间相位互相错开的角度也是°。
三相定子电压空间矢量的合成空间矢量s u 是一个旋转的空间矢量,它的幅倍,当电源频率不变时,为电气角速度作恒速旋转。
当某一相电压为最大值时,合成电压矢量在该相的轴线上。
合成空间矢量C0B0A0s u u u u ++=可以定义定子电流和磁链的空间矢量s I 和s Ψ。
电压与磁链空间矢量的关系用合成空间矢量表示的定子电压方程式:R s u =很低时,定子电阻压降所占的成分很小,可忽略不计,则定子合成电压与合成磁链dtd sΨ或⎰≈dt s s u Ψ。
当电动机由三相平衡正弦电压供电时,电动机定子磁链幅值恒定,以恒速旋转,磁链矢量顶端的运动轨迹呈圆形(称为磁链圆)。
6-26 旋转磁场与电压空间矢量的运动轨迹六拍阶梯波逆变器与正六边形空间旋转磁场种工作状态,6种工作状态是有效的,因为逆变器这时并没有输出电压,称为“零矢量”对于六拍阶梯波的逆变器,在其输出的每个周期中3/π时刻就切换一次工作状态(即换相)刻内则保持不变。
随着逆变器工作状态的切换,电压空间矢量的幅值不变,而相位直到一个周期结束。
在一个周期中6形成一个封闭的正六边形,如图6-28所示。
由电压空间矢量运动所形成的正六边形轨迹也可以看作是异步电动机定子磁设定子磁链空间矢量为1Ψ,在第一个3π期间,施加的电压空间矢量为内,产生一个增量依此类推,可以写成 Ψ∆的通式,i Ψ的方向决定于所施加的电压图6-31 逼近圆形时的磁链增量轨迹表示由电压空间矢量1u 和2u 的线性组合构成新的电压矢量θθsin cos s j u + 中,1t 处于1u ,2t 处于2u ,s u 与矢量图6-32 电压空间矢量的线性组合用相电压表示合成电压空间矢量的定义,把相电压的时间函数和空间相位分开γ20)(j C e t u ,︒=120γ,当各功率开关处于不同状态时,线电压可取值为⎢⎢⎣⎡ ⎝⎛+=⎥⎥⎦⎤⎪⎪⎭⎫ ⎝⎛+⎥⎦⎤⎪⎪⎭⎫ ⎝⎛+=010230201322321t T t U j e T t T t U e U d j d j d ππd U T t ⎪⎪⎭⎫022,s sin =θu d θsin , 由旋转磁场所需的频率决定,0T 与21t t +未必相等,来填补。
第五章思考题5-1 对于恒转矩负载,为什么调压调速的调速范围不大?电动机机械特性越软,调速范围越大吗?答:对于恒转矩负载,普通笼型异步电动机降压调速时的稳定工作范围为0<S<S m 所以调速范围不大。
电动机机械特性越软,调速范围不变,因为S m 不变。
5-2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时,为何要电压协调控制?在整个调速范围内,保持电压恒定是否可行?为何在基频以下时,采用恒压频比控制,而在基频以上保存电压恒定?答:当异步电动机在基频以下运行时,如果磁通太弱,没有充分利用电动机的铁心,是一种浪费;如果磁通,又会使铁心饱和,从而导致过大的励磁电流,严重时还会因绕组过热而损坏电动机。
由此可见,最好是保持每极磁通量为额定值不变。
当频率从额定值向下调节时,必须同时降低E g 使14.44常值SgS N mN E N K f ϕ=⨯⨯=,即在基频以下应采用电动势频率比为恒值的控制方式。
然而,异步电动机绕组中的电动势是难以直接检测与控制的。
当电动势值较高时,可忽略定子电阻和漏感压降,而认为定子相电压s g U E ≈。
在整个调速范围内,保持电压恒定是不可行的。
在基频以上调速时,频率从额定值向上升高,受到电动机绝缘耐压和磁路饱和的限制,定子电压不能随之升高,最多只能保持额定电压不变,这将导致磁通与频率成反比地降低,使得异步电动机工作在弱磁状态。
5-3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时,基频以下和基频以上分别属于恒功率还是恒转矩调速方式?为什么?所谓恒功率或恒转矩调速方式,是否指输出功率或转矩恒定?假设不是,那么恒功率或恒转矩调速究竟是指什么?答:在基频以下,由于磁通恒定,允许输出转矩也恒定,属于“恒转矩调速”方式;在基频以上,转速升高时磁通减小,允许输出转矩也随之降低,输出功率基本不变,属于“近似的恒功率调速”方式。
5-4基频以下调速可以是恒压频比控制、恒定子磁通、恒气隙磁通和恒转子磁通的控制方式,从机械特性和系统实现两个方面分析与比较四种控制方法的优缺点。
一、单项选择题1.只能实现有级调速调速方式为( C )2.调速系统的静差率指标,应以( D )3.某直流调速系统电动机额定转速nN=1430r/min,额定速降ΔnN=115r/min,当要求静差率s≤30%时,允许的调速范围是( C )4.对自动调速系统来说,主要的扰动量是(B)5.如果要改变双闭环无静差V-M系统的转速,可调节( C )6.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在稳态工作点上时,控制电压不取决于(D)7.不是跟随性能指标是(D )8.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选用了典型I型系统,是因为电流环( A )9.两组晶闸管装置反并联的可逆V-M系统在一定控制角下稳定工作时出现的环流叫做(A )10.在配合无环流可逆系统中,可采用配合控制的触发移相方法对其进行控制,但需将两组晶闸管装置的触发脉冲的初始相位都整定在(C )11.在两组晶闸管反并联的可逆V-M系统中,当正组的控制角小于反组的逆变角时,将会产生(B )12.交-直-交PWM变压变频器中,逆变器起作用是(A )13.当交流电动机由常规的六拍阶梯波逆变器供电时,磁链轨迹是一个(A )14.不是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的特点为(B )15.不是直接转矩控制的特点为(A )16.采用旋转编码器的数字测速方法不包括(D )17.交流电动机带恒转矩负载作调压调速时,其转差功率与转差率( A )18.在低频输出时采用异步调制方式,高频输出时切换到同步调制方式为( D )19.不是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的特点。
(D )20.电流跟踪PWM控制时,当环宽选得较大时( A )21.只能实现有级调速调速方式为( C )22.调速系统的静差率指标,应以( D )23.某直流调速系统电动机额定转速n N=1430r/min,额定速降Δn N=115r/min,当要求静差率s≤30%时,允许的调速范围是( C )24.对自动调速系统来说,主要的扰动量是(B)25.如果要改变双闭环无静差V-M系统的转速,可调节( C )26.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在稳态工作点上时,控制电压不取决于(B )27.不是跟随性能指标是( D )28.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选用了典型I型系统,是因为电流环( A )29.两组晶闸管装置反并联的可逆V-M系统在一定控制角下稳定工作时出现的环流叫做(A )30.在配合无环流可逆系统中,可采用配合控制的触发移相方法对其进行控制,但需将两组晶闸管装置的触发脉冲的初始相位都整定在( C )31.不适合使用矢量控制方式是( B )32.PMW变压变频器,通过它可同时调节电压和频率,其可控的是(B )。
《交流调速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 5 章 闭环控制的异步电动机变压调速系统5-1 异步电动机从定子传入转子的电磁功率m P 中,有一部分是与转差成正比的转差功率s P ,根据对s P 处理方式的不同,可把交流调速系统分成哪几类?并举例说明。
答:从能量转换的角度上看,转差功率是否增大,是消耗掉还是得到回收,是评价调速系统 效率高低的标志。
从这点出发,可以把异步电机的调速系统分成三类 。
1)转差功率消耗型调速系统:这种类型的全部转差功率都转换成热能消耗在转子回路中,降电压调速、转差离合器调速、转子串电阻调速都属于这一类。
在三类异步电机调速系统中,这类系统的效率最低,而且越到低速时效率越低,它是以增加转差功率的消耗来换取转速的降低的(恒转矩负载时)。
可是这类系统结构简单,设备成本最低,所以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转差功率馈送型调速系统:在这类系统中,除转子铜损外,大部分转差功率在转子侧通 过变流装置馈出或馈入,转速越低,能馈送的功率越多,绕线电机串级调速或双馈电机调速属于这一类。
无论是馈出还是馈入的转差功率,扣除变流装置本身的损耗后,最终都转化成 有用的功率,因此这类系统的效率较高,但要增加一些设备。
3)转差功率不变型调速系统:在这类系统中,转差功率只有转子铜损,而且无论转速高低,转差功率基本不变,因此效率更高,变极对数调速、变压变频调速属于此类。
其中变极对数 调速是有级的,应用场合有限。
只有变压变频调速应用最广,可以构成高动态性能的交流调速系统,取代直流调速;但在定子电路中须配备与电动机容量相当的变压变频器,相比之下,设备成本最高。
5-2 有一台三相四极异步电动机,其额定容量为5.5kW ,频率为50Hz ,在某一情况下运行,自定子方面输入的功率为6.32kW ,定子铜损耗为341W ,转子铜损耗为237.5W ,铁心损耗为167.5W ,机械损耗为45W ,附加损耗为29W ,试绘出该电动机的功率流程图,注明各项功率或损耗的值,并计算在这一运行情况下该电动机的效率、转差率和转速。
第2章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2.1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及其静特性采用PI 调节的单个转速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可以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转速无静差。
但是,如果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单闭环系统就难以满足需要,这主要是因为在单闭环系统中不能控制电流和转矩的动态过程。
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是专门用来控制电流的,并不能很理想地控制电流的动态波形,图2-1a)。
在起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电流(转矩)为允许的最大值,使电力拖动系统以最大的加速度起动,到达稳态转速时,立即让电流降下来,使转矩马上与负载相平衡,从而转入稳态运行。
这样的理想起动过程波形示于图2-1b 。
为了实现在允许条件下的最快起动,关键是要获得一段使电流保持为最大值dm I 的恒流过程。
按照反馈控制规律,采用某个物理量的负反馈就可以保持该量基本不变,那么,采用电流负反馈应该能够得到近似的恒流过程。
应该在起动过程中只有电流负反馈,没有转速负反馈,达到稳态转速后,又希望只要转速负反馈,不再让电流负反馈发挥作用。
2.1.1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如图2-2所示。
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UPE 。
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环在里面,称作内环;转速环在外边,称作外环。
这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一般都采用PI 调节器,图2-3。
两个调节器的输出都是带限幅+TG nASRACRU*n+ -U nU iU*i+-U cTAM+-U dI dUPE-MT图2-2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结构ASR —转速调节器 ACR —电流调节器 TG —测速发电机TA —电流互感器 UPE —电力电子变换器内外ni2作用的,转速调节器ASR 的输出限幅电压*im U 决定了电流给定电压的最大值,电流调节器ACR 的输出限幅电压cm U 限制了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最大输出电压dm U 。
交流调速》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以下生产生活设备中,重点强调调速的目的不是节能需要的是()。
A .抽油机B.风机C.风扇D.泵类2.恒压恒频正弦波供电时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当s接近 1时,Te = f ( s)是对称于原点的一段()。
A .直线B.斜线C.双曲线D.对角线3.晶闸管交 -交变压变频器的最高输出频率约为电网频率的()。
A . 1/3~ 1/2 B.1/2~1 C.1~2 倍D.2~3 倍4.PWM 技术是指()。
A .脉冲幅度调制 B.脉冲频率调制C.脉冲宽度调制D.脉冲数量调制5.通用变频器的检测环节包括()。
A .电流检测B.温度检测C.电压检测D.以上都是6.()是恒磁通调速和弱磁调速的分界点。
A .基本频率B.最大频率C.跳跃频率D.起动频率7.单相逆变器系统的输出电压能力取决于()。
A .直流母线电压B.直流母线电流C.直流母线功率D.交流母线电压。
8.转速开环控制的变压变频系统中,通常在工作频率设定之后加一个()限定环节。
A .频率B.电压C.频率变化率D.电压变化率9.变频器交流输入电压降低会导致输出电压也降低,会影响电机的带负载能力的根源是()。
A .气隙磁通变大B.气隙磁通变小C.转子磁通变大D.转子磁通变小10.恒气隙磁通控制与恒压频比控制相比,最大转矩()。
A .更小B.更大C.相同D.未知11.三相逆变器系统的输出电压能力取决于()。
A .直流母线电压B.PWM 方式C. A 和B D.A 或 B12.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的变压变频调速系统,必须具有()。
A .测压环节B .测速环节C.测流环节 D .测功环节二、简答分析题1.坐标变换是矢量控制的基础,试分析交流电动机矢量变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简述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的基本控制方式,说明基频以下和基频以上,定子电压U s、电源频率 f s 、气隙磁场 m 的变化规律。
3.简述基于稳态模型的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系统的两条基本控制规律。
课程设计任务书电气与信息工程系自动化专业班题目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的变压变频调速系统设计任务起止日期:2016 年 6 月 6 日~ 2016年6月17日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一、设计要求:设计一个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的变压变频调速系统:系统包括速度设定、速度显示、速度测量、速度控制、正反转控制等,且根据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容量采用由三相二极管整流桥、电容滤波、基于全控型开关器件 IGBT 或 MOSFET 的三相 PWM 逆变桥构成的主电路给异步电动机供电。
已知:(1)异步电动机:额定容量 PN =3KW ,额定电压 UN =380V ,额定电流 IN =6.9A ,额定转速为 nN =1400 r/min,额定频率 fN =50Hz ,定子绕组 Y 联接。
由实验测得定子电阻 Rs =Ω,转子电阻 Rr =Ω,定子自感 Ls =,转子自感 L r = ,定、转子互感 L m =,转子参数已折算到定子侧,系统转动惯量J =0.1284kg.m2。
(2)变频电源主要技术指标:1)输入电压额定值:三相、380VAC 、50Hz,2)效率: 80%以上,3)额定输出容量: 4KVA 或 250VA ,4)额定输出电压:三相、380VAC ,5)输出频率: 5~400Hz,6)控制方式: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方式,SPWM 或 SVPWM 脉冲产生方式。
二、设计任务:1、绘出异步电动机T 型等效电路和简化等效电路;2、求额定运行时的转差率、定子额定电流和额定定子转矩;3、定子电压和频率均为额定值时,求空载时的额定电流;4、定子电压和频率均为额定值时,求临界转差率和临界转矩,绘出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5、完成系统电气原理图的设计三、设计说明书的格式要求:1、绪论a.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b. 设计要求。
c. 设计对象及有关数据。
2、系统结构方案的选择:3、系统结构及性能分析4、主回路的选择。
5、触发器的设计和同步相位的配合: a. 触发电路的设计与选择。
第一章 转速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第一节 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静特性1.1.1绪论在反馈控制的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与电动机同轴安装一台测速发电机 TG ,从而引出与被调量转速成正比的负反馈电压U n ,与给定电压 U *n 相比较后,得到转速偏差电压 DU n ,经过放大器 A ,产生电力电子变换器UPE 的控制电压U c ,用以控制电动机转速 n 。
比较一下开环系统的机械特性和闭环系统的静特性,就能清楚地看出反馈闭环控制的优越性。
如果断开反馈回路,则上述系统的开环机械特性为(1·1)(1·2)比较1·1和1·2不难得到以下结论(1)闭环系统静性可以比开环系统机械特性硬得多。
在同样的负载扰动下,两者的转速降落分别为l l n n K C RI K C U K K n c c 0e d e *n s p )1()1(∆-=+-+= op op 0e d e *n s p e d 0d n n C RI C U K K C R I U n ∆-=-=-=它们的关系 (1·3)(2)如果比较同一的开环和闭环系统,则闭环系统的静差率要小得多。
闭环系统和开环系统的静差率分别为当 n 0op =n 0c l 时(1·4)(3)当要求的静差率一定时,闭环系统可以大大提高调速范围。
如果电动机的最高转速都是n max ;而对最低速静差率的要求相同,那么开环时, 闭环时,再考虑式(1-3),得(1·5) (4)要取得上述三项优势,闭环系统必须设置放大器上述三项优点若要有效,都取决于一点,即 K 要足够大,因此必须设置放大器。
把以上四点概括起来,可得下述结论:闭环调速系统可以获得比开环调速系统硬得多的稳态特性,从而在保证一定静差率的要求下,能够提高调速范围,为此所需付出的代价是,须增设电压放大器以及检测与反馈装置。
由此看来,闭环系统能够减少稳态速降的实质在于它的自动调节作用,在于它能随着负载的变化而相应地改变电枢电压,以补偿电枢回路电阻压降。
作业1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弱磁控制时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属于恒功率性质只能拖动恒功率负载而不能拖动恒转矩负载。
()2采用光电式旋转编码器的数字测速方法中,M法适用于测高速,T法适用于测低速。
()3只有一组桥式晶闸管变流器供电的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在位能式负载下能实现制动。
()4直流电动机变压调速和降磁调速都可做到无级调速。
()5静差率和机械特性硬度是一回事。
()6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闭环系统不是单闭环系统。
()的大小并非仅取决于7电流—转速双闭环无静差可逆调速系统稳态时控制电压Uk*的大小。
()速度定 Ug8双闭环调速系统在起动过程中,速度调节器总是处于饱和状态。
()9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任何时候都不会出现两组晶闸管同时封锁的情况。
()10可逆脉宽调速系统中电动机的转动方向(正或反)由驱动脉冲的宽窄决定。
(√)11双闭环可逆系统中,电流调节器的作用之一是对负载扰动起抗扰作用。
()与开环系统相比,单闭环调速系统的稳态速降减小了。
()12α=β配合工作制的可逆调速系统的制动过程分为本组逆变和它组制动两阶段()13转速电流双闭环速度控制系统中转速调节为PID调节器时转速总有超调。
()14 电压闭环相当于电流变化率闭环。
()15 闭环系统可以改造控制对象。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出现电源电压波动和负载转矩波动时,()。
A ACR抑制电网电压波动,ASR抑制转矩波动B ACR抑制转矩波动,ASR抑制电压波动C ACR 放大转矩波动,ASR抑制电压波动D ACR 放大电网电压波动,ASR 抑制转矩波动2桥式可逆PWM 变换器给直流电动机供电时采用双极性控制方式,其输出平均电压d U 等于( )。
A s on d U T t U ⎪⎭⎫ ⎝⎛-=1B s on d U T t U ⎪⎭⎫⎝⎛-=12 C s on d U T t U = D s on d U TtU 2=3与旋转变流机组相比,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晶闸管相控整流方式的优点( )。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转速电流双闭环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与设计专业:****年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转速电流双闭环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与设计一、设计目的1、应用所学的交、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知识与工程设计方法,结合生产实际,确定系统的性能指标与实现方案,进行运动控制系统的初步设计。
2、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在MA TLAB软件上建立运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控制系统进行性能仿真研究,掌握系统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在原理设计与仿真研究的基础上,应用PROTEL进行控制系统的印制板的设计,为毕业设计的综合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系统设计参数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参数:(直流电动机(3) )输出功率为:5.5Kw电枢额定电压220V 电枢额定电流30A 额定励磁电流1A 额定励磁电压110V 功率因数0.85 电枢电阻0.2欧姆电枢回路电感100mH电机机电时间常数1S电枢允许过载系数 =1.5 额定转速970rpm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参数环境条件:电网额定电压:380/220V; 电网电压波动:10%; 环境温度:-40~+40摄氏度; 环境湿度:10~90%.控制系统性能指标: 电流超调量小于等于5%; 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小于等于30%;调速范围D =20; 静差率小于等于0.03.1、设计内容和数据资料某直流电动机拖动的机械装置系统。
主电动机技术数据为:V U N 220=,A I N 30=,m in 970r n N =,电枢回路总电阻Ω=2.0R ,机电时间常数s T m 1=,电动势转速比r V C e m in 221.0•=,Ks=40,ms T l 5.0=,Ts=0.0017ms ,电流反馈系数A V 85.0=β,转速反馈系数r V m in 5.1•=α,试对该系统进行初步设计。
2、 技术指标要求电动机能够实现可逆运行。
2013年9月份考试电气传动及控制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5 分)1. 如下关于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调速系统(通用变频器-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论述正确的是( C)。
A.二极管整流器输出端的大电容仅仅用于滤波作用B. 二极管整流器是全波整流装置,由于输出端有滤波电容存在,因此输入电流波形中谐波含量很低C. 通用变频器一般用电阻来吸收制动能量2. 在转速负反馈单闭环有静差直流调速系统中,突减给定电压后又进入稳定运行状态,此时晶闸管整流装置的输出电压Ud较给定电压变化前是( C)了。
A. 增加B. 不变C. 减小3. 某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为19时,额定负载下电动机转速降落为8r/min,如果开环速降不变,要使闭环速降降为4r/min,则开环放大系数应为(C )。
A. 19B. 29C. 394. 双闭环无静差V-M系统中,改变(C )能够改变稳态转速。
A. 整流环节放大系数B. 电流反馈系数C. 转速反馈系数5. 在转速负反馈单闭环有静差直流调速系统中,当(A)变化时,系统没有抗扰作用。
A. 转速反馈系数B. 电动机励磁电流C. 电枢电阻6. 恒Eg/1调速系统,最大电磁转矩(A)。
A. 与1无关B. 随1增大而增大C. 随1增大而减小7. 双闭环无静差V-M调速系统,若起动过程中ASR未达到饱和,则会发生( B )。
A. 起动过程变快B. 起动过程变慢C. 不影响起动过程8. 某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为19时,额定负载下电动机转速降落为8r/min,如果将开环放大系数提高到39,开环速降不变,那么它的闭环速降为( A)。
A. 4r/minB. 6r/minC. 8r/min9. 三相半波整流电路近似的一阶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为( B)。
A. 10msB. 3.33msC. 1.67ms10. 双闭环无静差V-M系统中,改变( C )不能改变稳态转速。
一、填空题1. 变频器是将固定电压、固定频率的交流电变换为可调电压、可调频率的交流电的装置。
2.变频器的分类,按工作原理可分为交-交变频器和交-直-交变频器,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变频器和专用变频器。
3.变频器的主要技术参数:输入电压、输出电压、额定电流、输出电容、额定功率和过载能力等。
4.交-直-交变频器主电路包括3部分分别为整流电路、中间电路、逆变电路。
5.整流电路的功能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中间电路具有滤波和制动作用;逆变电路可将直流电转为频率和幅值都可以调的交流电。
6.三相交-交变频电路的连接方法分为公共交流母线进线和输出星形联结两种。
7.目前常用的变频器采用的控制方有:U/f控制、转差频率控制、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
8.U/f控制是使变频器的输出在改变频率的同时也改变电压,通常是使U/f为常数,变频器在变频时还要变压是为了使电动机磁通保持一定,在较宽的调速范围内,电动机的转矩、效率、功率因数不下降。
9. 转矩提升是指通过提高U/f比来补偿f x下调时引起的T Kx下降。
即通过提高U x(k u>k f)使得转矩T Kx提升。
10.转差频率控制(SF控制)就是检测出电动机的转速,构成速度闭环,速度调节器的输出为转差频率,然后以电机速度对应的频率与转差频率之和作为变频器的给定输出频率。
11.频率控制是变频器的基本控制功能,控制变频器输出频率的方法有面板控制、电位器控制、远程控制和外部端子控制。
12.有些设备需要转速分段运行,而且每段转速的上升、下降时间也不同,为了适应这种控制要求,变频器具有段速控制功能和多种加减速时间设置功能。
13.变频器是通过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交流电流变换为电压和频率均可调的一种电能控制装置。
14.变频器的组成可分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15.某变频器需要回避频率为18~22Hz,可设置回避频率值为 20Hz 。
16.高压柜体一般容量很大,往往需要多个柜体组成。
主要由开关柜、变压器柜、功率单元柜、控制柜组成。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阮毅陈伯时)课后答案包括思考题和课后习题第2章2-1 直流电动机有哪几种调速方法?各有哪些特点?答:调压调速,弱磁调速,转子回路串电阻调速,变频调速。
特点略。
2-2 简述直流 PWM 变换器电路的基本结构。
答:直流 PWM 变换器基本结构如图,包括 IGBT 和续流二极管。
三相交流电经过整流滤波后送往直流 PWM 变换器,通过改变直流 PWM 变换器中 IGBT 的控制脉冲占空比,来调节直流 PWM 变换器输出电压大小,二极管起续流作用。
2-3 直流 PWM 变换器输出电压的特征是什么?答:脉动直流电压。
2=4 为什么直流 PWM 变换器-电动机系统比 V-M 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动态性能?答:直流 PWM 变换器和晶闸管整流装置均可看作是一阶惯性环节。
其中直流 PWM 变换器的时间常数 Ts 等于其 IGBT 控制脉冲周期(1/fc),而晶闸管整流装置的时间常数 Ts 通常取其最大失控时间的一半(1/(2mf)。
因 fc 通常为 kHz 级,而 f 通常为工频(50 或60Hz)为一周内),m 整流电压的脉波数,通常也不会超过 20,故直流 PWM 变换器时间常数通常比晶闸管整流装置时间常数更小,从而响应更快,动态性能更好。
2=5 在直流脉宽调速系统中,当电动机停止不动时,电枢两端是否还有电压?电路中是否还有电流?为什么?答:电枢两端还有电压,因为在直流脉宽调速系统中,电动机电枢两端电压仅取决于直流 PWM 变换器的输出。
电枢回路中还有电流,因为电枢电压和电枢电阻的存在。
2-6 直流 PWM 变换器主电路中反并联二极管有何作用?如果二极管断路会产生什么后果?答:为电动机提供续流通道。
若二极管断路则会使电动机在电枢电压瞬时值为零时产生过电压。
2-7 直流 PWM 变换器的开关频率是否越高越好?为什么?答:不是。
因为若开关频率非常高,当给直流电动机供电时,有可能导致电枢电流还未上升至负载电流时,就已经开始下降了,从而导致平均电流总小于负载电流,电机无法运转。
2021年运控复习题《运动控制系统》复习思考题第1章1.1、要想调节直流电动机的转速,有哪几种方法?各自有什么特点? 1.2、常用的可控直流电源有哪几种?各自有什么特点? 1.3、双极式控制的桥式可逆PWM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1.4、什么叫泵升电压?怎样限制?1.5、调速系统的稳态性能指标有哪些?各是什么含义? 1.6、开环系统机械特性和闭环系统静特性的关系? 1.7、闭环系统能减少稳态速降的实质是什么?1.8、掌握转速负反馈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稳态结构框图。
1.9、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稳态结构框图。
1.10、掌握转速负反馈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动态结构框图。
1.11、掌握比例积分控制规律;无静差调速系统为什么能实现无静差? 1.12、课本P50: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3、由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电的V-M系统,电动机数据如下:PN=90kW,UN=440V,IN=220A,nN=1800r/min,电枢电阻Ra=0.874?,忽略整流桥内阻和平波电抗器电阻,假设空载电枢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0%,而且电流是连续的。
001)试求控制角?=0和30时的空载转速;2)若要在额定电流时达到额定转速,求此时的控制角?、系统功率因数以及静差率s。
00答:1).?=0时的空载转速为2119r/min,30时的空载转速为1824r/min;2). ?=28,cos?=0.82,s=0.03951.14、在电压负反馈单闭环有静差调速系统中,当下列参数变化时系统是否有调节作用,为什么? 1)放大器的放大系数Kp 2)供电电网电压 3)电枢电阻 4)电动机励磁电流 5)电压反馈系数答:1)、2)参数变化时,系统有调节作用。
3)、4)、5)参数变化时,系统无调节作用。
1.15、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转速负反馈单闭环有静差调速系统中,突减负载后又进入稳定运行状态,此时晶闸管整流装置的输出电压Ud较之负载变化前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2)在无静差调速系统中,突加负载后进入稳定时转速n和整流装置的输出电压Ud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3)在采用PI调节器的单闭环自动调节系统中,调节对象包含有积分环节,突加给定后PI调节器没有饱和,系统到达稳态前被调量会出现超调吗?答:1)Ud减少 2)n不变,Ud增加 3)一定超调UN1.16、转速单闭环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已知数据如下:电动机:PN?10kW,?220V,IN?55A,nN?1500r/min环节的放大倍数Ks,Ra?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