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 格式:pptx
- 大小:40.65 MB
- 文档页数:41
高中地理: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解析一、知识要点1.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便利灌溉,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大多分布在大河冲积平原地区:比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等。
现代城市的分布受地形的影响仍然很大,平原是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
例如: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在地形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地形上的城市数目比例大致是1%、32%和67%。
而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平原地形。
美国的三大城市带波士顿-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圣弗朗西斯科-圣迭戈,也分别位于美国的大西洋沿岸平原、中部平原、西部的沿海平原上。
(2)高原和山区也有城市分布。
山区主要分布在沿河谷地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
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如巴西高原比亚马孙平原的城市要多。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很大:堆积地貌中的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2.地表形态对聚落形态的影响(1).地表形态对乡村形态的影响圆形或多边形村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河流较少、平原面积大、地形完整、开阔和平坦。
这样的自然环境,一般在以水源、交通路口等中心地带易形成乡村聚落。
带状村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村落沿河道伸展。
(2).地表形态对城市形态的影响①城市形态的概念: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我们看到的每个城市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二、疑难解析1.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平原地区――城市用地较为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山区或丘陵地区(因为城市用地比较破碎)――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2.冲积平原一定是聚落密集区吗?不是。
第18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考点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的分类:按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
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区域聚落规模分布聚居人口北方平原地区一般较大相对集中,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较多南方丘陵山区一般较小相对分散较少(1)影响聚落的形成①作为水源地,为聚落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②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方便聚落对外联系和运输。
③河流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利于耕作,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2)影响聚落的规模①耕地破碎地区:乡村规模相对较小。
②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较大。
(3)影响聚落的分布①河流冲积平原上的聚落,要考虑洪水的威胁,一般分布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
②山区河谷中: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水位的地方。
教材金句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也比较多。
但在南方地形复杂的丘陵地区和山区,村落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的人口也比较少。
1.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影响表现原因典例聚落的区位平原是城市等聚落发育的理想环境地势平坦,节省建设投资,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利我国的城市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第三级阶梯上,如、某某山区和高原,气候一般较为寒冷,城市多分布在山间谷地中地势相对较低,温度条件相对优越,地形、水源等条件好某某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某某位于湟水谷地,某某位于黄河谷地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于高原上热带地区气候炎热,高原上相对较为凉爽巴西利亚、墨西哥城聚落的形态平原广阔的地区,聚落多呈圆形或多边形平原地区的城市用地较为规整,自然条件对聚落形态的制约作用小,聚落往往以某功能区为中心向四周发展某某、我国北方的村落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聚落多呈条带状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比较破碎,聚落往往沿河分布和延伸。
这样一方面可获得较好的用水条件;另一方面交通便利某某、我国南方的村落地形是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其对聚落的形态、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影响。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第4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1)概念: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聚落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2)类型: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
一般而言,城市聚落是由乡村聚落转化而成的。
2.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地形因素尤为突出。
不同的地形条件,对于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3.地形对聚落的影响(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地形高原山区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分布形态多呈带状条带状呈带状,表现为沿海聚落带和沿河聚落带分布位置分布在深切河谷的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沿海发展和沿河发展举例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山区的山前和河流的两岸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2)我国北方平原地区和南方丘陵山区聚落的差异地区北方平原地区南方丘陵山区地形平坦广阔地形复杂规模一般较大一般较小分布人口多呈团聚型、棋聚居的人口较多盘式格局空间分布相对分聚居的人口较少散二、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和交通线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2.公路、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区位因素主要影响在平原地区,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尽平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原地关系形山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地,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自然水文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因素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地质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气候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区位因素主要影响合理布局交通运输,促进沿线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