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 第八章-检验索赔仲裁和不可抗力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11
国际贸易实务商品的检验索赔不可抗力与仲裁国际贸易实务:商品的检验、索赔、不可抗力与仲裁一、商品检验在国际贸易实务中的重要性在国际贸易中,商品检验是交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双方进行商品检验能够确保质量和数量的一致性,并防止交易中的纠纷和损失。
商品检验的目的是确认商品的符合标准和合同要求,从而确保双方的权益。
二、商品检验的程序和事项1. 商品检验的程序商品检验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委托检验:买卖双方约定由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商品检验。
双方应协商选择公正、权威的检验机构,并明确检验的具体内容和范围。
检验报告的编制:检验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对商品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应包括商品的质量、数量、规格等信息,并根据检验结果做出明确的结论。
检验报告的提交:买方和卖方应在约定的时间内收到检验报告。
双方应认真核实报告内容,如有异议可及时沟通和协商解决。
2. 商品检验的事项商品检验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商品检验应基于标准和合同要求进行,检验时应准确记录和测量相关数据,避免主观判断和误差。
检验应覆盖到所有的商品,包括质量、数量、规格、包装等方面。
双方应明确约定检验的具体内容和标准。
检验结果应及时通知双方,并明确结论和相关责任。
如有异议,双方可协商解决或通过仲裁解决。
三、商品索赔的原因和程序1. 商品索赔的原因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索赔是指买方因商品质量、数量等方面的问题而要求卖方承担责任和赔偿的行为。
商品索赔的原因包括:商品质量不符合合同和标准要求;商品数量与合同要求不符;商品包装破损或不符合要求;商品交货延迟或未交货;其他侵犯买方合法权益的行为。
2. 商品索赔的程序商品索赔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通知索赔:买方应在发现问题后及时书面通知卖方,并附上必要的证据和资料。
通知内容应包括索赔的原因、金额以及相关要求。
卖方回复:卖方应在收到买方通知后,及时回复并进行调查。
如果卖方认可索赔事宜,应协商解决,并达成赔偿协议。
不达成协议: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可以考虑通过仲裁解决纠纷。
国际贸易实务商品的检验索赔不可抗力与仲裁在国际贸易的广袤领域中,商品的检验、索赔、不可抗力以及仲裁等环节,犹如构建起贸易大厦的坚实支柱,每一项都承载着重要的功能和意义。
它们不仅关系到贸易双方的权益保障,也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
商品检验,是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当货物跨越国界,从卖方手中流转到买方手中时,检验成为了确认商品质量、数量、规格等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关键手段。
通过专业的检验机构或者双方约定的检验方式,对商品进行细致的检测和评估,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避免后续可能产生的纠纷。
在进行商品检验时,需要明确检验的时间、地点、标准和方法等重要要素。
检验时间的选择至关重要,过早或过晚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比如,如果在货物尚未完全生产完成时就进行检验,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商品的真实情况;而如果检验时间拖延过久,一旦货物出现问题,可能会给责任的判定带来困难。
检验地点的确定也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常见的有在出口国检验、在进口国检验以及在出口国检验、在进口国复验等方式。
不同的检验地点选择,会对买卖双方的责任和风险产生不同的影响。
检验标准则是检验工作的重要依据。
国际上有各种各样的标准,如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在合同中,双方应当明确约定采用何种标准进行检验,以避免因为标准不一致而导致的争议。
检验方法的选择同样需要谨慎,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法能够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公正性。
当商品检验结果表明货物存在质量问题或者与合同约定不符时,索赔就成为了买方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途径。
索赔的依据通常是合同中的相关条款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提出索赔时,买方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如检验报告、相关的单据等,以证明货物存在问题以及由此给自身造成的损失。
索赔的金额和方式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索赔金额应当合理,既包括直接损失,如货物的价值损失、修复费用等,也可能包括间接损失,如因货物质量问题导致的生产延误、市场机会丧失等。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要点总结——第⼋章商品检验、索赔、不可抗⼒及仲裁第⼋章商品检验、索赔、不可抗⼒与仲裁第⼀节商品检验商品检验(商检)是商品检验机构对卖⽅拟交付货物或已交付货物的品质、规格、数量、重量、包装、卫⽣、安全等项⽬所进⾏的检验、鉴定和管理⼯作除⾮买卖双⽅另有约定,买⽅在接受货物之前应享有对所购买货物进⾏检验的权利,但是,这种检验权并不是强制性的法定检验(强制性检验)、公证检验(⾮强制性检验)商品检验的程序:报检和受理、抽样、检验或鉴定、签证或放⾏检验时间和地点⼀、在出⼝国检验1、产地(⼯⼚)检验2、装运港(地)检验(“离岸品质、离岸重量”)买⽅⽆复验权,对买⽅不利⼆、在进⼝国检验1、⽬的港(地)检验(“到岸品质、到岸重量”)2、在买⽅营业处所或最终⽤户所在地检验对卖⽅不利三、出⼝国检验、进⼝国复验兼顾了买卖双⽅的利益四、装运港(地)检验重量、⽬的港(地)检验品质(“离岸重量、到岸品质”)多⽤于⼤宗商品交易的检验检验机构国际检验机构1、官⽅检验机构2、⾮官⽅检验机构3、半官⽅检验机构我国的商品检验机构:中华⼈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AQSIQ)第⼆节索赔索赔和理赔是⼀个问题的两个⽅⾯⼀、违约责任1、根本性违约:违反合同中的实质性交易条件(可解除合同并请求损害赔偿)2、⾮根本性违约:违反合同中的⾮实质性交易条件(不能解除合同,只能请求损害赔偿)⼆、索赔条款(⼀)异议与索赔条款:针对卖⽅交货质量、数量或包装不符合合同规定⽽订⽴1、索赔依据:法律依据、事实依据2、索赔期限约定的索赔期限:较短法定的索赔期限:较长(收货之⽇起两年内)规定索赔期限的⽅法:(1)货到⽬的港后××天起算:对买⽅不利(2)货到⽬的港卸离海轮后××天起算:对买⽅有利(3)货到买⽅营业处所或⽤户所在地后××天起算:当货物的⽬的地为内陆地区时使⽤(4)货物检验后××天起算:买⽅的索赔期限实际上是买⽅⾏使复验权的有效期限3、索赔⾦额:索赔⾦额在合同中⼀般不作具体规定,⼀般包括实际损失加上预期利润:(⼆)罚⾦条款(违约⾦条款)⽤于⼀⽅当事⼈延迟履约1、作⽤:(1)预防性作⽤(2)补偿性作⽤2、罚⾦与赔偿损失的区别罚⾦数额与实际损失是否存在及损失⼤⼩没有关系,法庭或仲裁庭也不要求请求⼈就损失举证,故在追索程序上简便得多违约⽅⽀付违约⾦后,还应履⾏合同义务第三节不可抗⼒⼀、含义买卖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当事⼈的过失或疏忽,⽽是由于发⽣了合同当事⼈⽆法预见、⽆法预防、⽆法避免和⽆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或不能如期履⾏合同,发⽣意外事件的⼀⽅可以免除履⾏合同的责任或推迟履⾏合同不可抗⼒是⼀项免责条款⼆、不可抗⼒条款(⼀)范围规定⽅法:1、概括式2、列举式3、综合式(⼆)处理1、解除合同2、推迟履⾏合同《公约》:免责权利只对履约障碍存在其间有效,如双⽅未解除合同,则应继续履⾏(三)通知和证明通知:发⽣事件的⼀⽅当事⼈应按约定的通知期限和⽅式将事件情况如实通知对⽅,对⽅接到通知后应及时答复,如有异议也应及时提出证明:发⽣事件的⼀⽅当事⼈应按约定办法出具证明⽂件,作为发⽣不可抗⼒事件的证据第四节仲裁⼀、解决国际贸易争议的⽅式(⼀)友好协商(⼆)调解(三)仲裁(四)诉讼仲裁与诉讼的区别⼆、仲裁协议(⼀)仲裁协议的形式:仲裁协议是双⽅当事⼈⾃愿将他们之间的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解决的⼀种协议。
第八章国际货物贸易的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本章要点●掌握进出口商品检验的含义、意义、内容、商品检验的时间和地点及商品检验证书的种类等●掌握索赔的含义及对合同中索赔条款的规定●掌握不可抗力的含义、范围及规定不可抗力条款时应注意的问题●掌握仲裁的含义、特点、程序及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构第一节商品检验一、商品检验的含义和作用(一)商品检验的含义商品检验(Commodity Inspection)是指商品检验机构对货物的品质、数(重)量、包装、安全性能、卫生指标、残损情况、货物装运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检验和鉴定,并出具检验证书,从而确定货物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合同规定,是否符合交易双方国家的有关规定。
一、商品检验的含义和作用(二)商品检验的作用●商品检验机构以第三方的身份出现,公正地对货物的各方面进行检验和鉴定●商品检验关系到出口国能否保持良好的信誉,使本国出口贸易持续发展●商品检验关系到进口国的社会福利●商品检验关系到交易双方的经济利益二、商品检验的内容对于不同的货物、不同的状况,商品检验的内容是不同的。
常见的商品检验有品质检验、数(重)量检验、包装检验、卫生检验、残损检验等等。
除此之外,进出口货物检验还包括船舱检验、监视装载、签封样品、签发产地证书和价值证书等检验内容。
三、商品检验的时间和地点(一)在出口国检验1.在出口国产地检验。
2.在装运港或装运地检验。
(二)在进口国检验1.在目的港或目的地检验。
2.在买方营业处所或最终用户所在地检验。
(三)在出口国检验,在进口国复验(四)在装运港或装运地检验重量,目的港或目的地检验品质四、商品检验机构(一)国际上的主要商品检验机构1.官方商品检验机构如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2.半官方商品检验机构如美国保险人实验室(UL)3.非官方商品检验机构如英国劳合氏公证行(Lloyd’s Surveyor)(二)我国的商品检验机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五、商品检验证书(一)商品检验证书的作用1.商品检验证书可以证明卖方所交货物的品质、数(重)量、包装、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方面是否符合合同的规定。
国际贸易实务商品的检验索赔不可抗力与仲裁在国际贸易的广袤海洋中,商品的检验、索赔、不可抗力与仲裁如同四座灯塔,为交易的顺利进行指引方向,保障着各方的权益和公平。
商品检验,是国际贸易中确保商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当货物跨越国界,从卖方交付到买方手中,检验就成为了判断商品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关键步骤。
这不仅涉及到商品的外观、数量,更深入到品质、规格等核心要素。
检验的时间和地点,通常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
有的选择在出口国检验,这对卖方较为有利,因为他们能在熟悉的环境中掌控检验过程;而在进口国检验,则更多地保障了买方的权益,能及时发现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检验机构的选择至关重要。
权威、公正、专业的检验机构所出具的报告具有法律效力,能为双方提供有力的证据。
无论是国际知名的检验公司,还是由双方共同认可的第三方机构,其检验结果都将直接影响交易的成败。
检验标准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
是采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还是行业标准,或者是双方约定的特殊标准,这都需要在合同中清晰明确。
一旦检验结果显示商品不符合约定,就可能引发索赔。
索赔,是买方或卖方在权益受损时寻求补偿的手段。
当买方收到的货物存在质量缺陷、数量短缺,或者卖方未能按时交付等情况,买方有权提出索赔。
反之,如果买方未能按时付款、拒绝接收货物等,卖方也可以向买方索赔。
索赔的依据通常是合同条款和相关法律规定。
在提出索赔时,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如检验报告、货运单据、往来函电等,以证明损失的存在和责任的归属。
索赔的金额应合理计算,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然而,索赔并非一帆风顺。
双方可能会对责任的认定、损失的计算等产生分歧,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来解决。
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就可能升级为仲裁。
不可抗力,是国际贸易中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
例如自然灾害、战争、政策变动等。
当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可能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无法按时履行。
在这种情况下,受到不可抗力影响的一方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责任,但需要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相关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