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初三下册一课一练3. 短诗五首
- 格式:doc
- 大小:1.84 MB
- 文档页数:7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作业3短诗五首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音、字形全正确的一组是()A . 汶(jiāo)河凹凼(dàng)仄(zé)歪归咎(jiú)B . 尴尬(ɡān)狼籍(jí)鳌(áo)头风雪载途(zài)C . 蟠(pán)龙愧怍(zuò)逾(yú)越连翘(qiáo)D . 翩(piān)然丘壑(hè)拂(fó)晓伧俗(chānɡ)2. (2分) (2019八下·江门月考)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他遥望远方,只觉得面前无边的云雾如海,看似平静的海面下暗流汹涌,似有一头万年巨兽隐伏其中,正窥伺着他。
B . 羸弱无助的孤儿和被遗弃的病残儿童在福利院得到精心照料和养育,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这里长大成人后走上了社会。
C . 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
D . 清江上架起桥梁愈见其美,造型独特的桥身与两岸美丽的景色彼此呼应,相得益彰。
3. (2分)(2016·萝岗模拟)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读了这篇文章,能够使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这一道理。
(去掉“使”字)B . 由于蒲松龄所处的时代和出身的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去掉“由于”)C . 北方联盟是否进军喀布尔,取决于阿富汗各派在政治上达成一致以及塔利班是否妥协。
(在“达成”前面加上“能否”)D . 请连长放心,尽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坚决完成任务。
(改“尽管”为“不管”)4. (2分) (2019九下·景洪模拟)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戏曲演员从小就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培养的,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②“唱”指演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③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④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才能充分发挥作为歌舞剧的戏曲艺术表演的功能,更好的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⑤“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A . ②④⑤③①B . ②④①⑤③C . ③②⑤④①D . ③②⑤①④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18分)5. (10分) (2019九上·杭州月考)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3 *短诗五首1.下列各项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A.庇护慰藉.(jí) 黝.黑(yǒu)B.镶嵌虔.诚(qián) 晨曦.(xī)C.取缔舵.手(tuó) 颤.抖(chàn)D.浮燥浑浊.(zhuó) 惦.念(diàn)2.(2018长沙雅礼中学模拟)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A )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育希望的艰难。
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
⑤俗话说:“万物皆有理。
”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A.⑤⑥⑦①④③②B.④⑥⑦①③②⑤C.④①⑦⑥⑤③②D.⑤⑦⑥①②③④3.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湖上沈尹默水上一个萤火,水里一个萤火,平排着,轻轻地,打我们的船边飞过。
他们俩儿越飞越近,渐渐地并作了一个。
赏析:这一首《湖上》是民国九年的作品,与《月夜》可谓异曲同工。
这首新诗用散文的句法写诗,用“湖水”“萤火”“船”等意象,传达出诗中蕴含的哲理。
3短诗五首文章主旨《月夜》中,诗人面对艰难处境表现出独立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显示出“五四”前夕一代青年的个性觉醒。
《萧红墓畔口占》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以及对自己和友人的生命之旅的追索和反思。
《断章》这首诗描绘了两幅优美的画面,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风雨吟》表现了一个年轻人在面对难以预料的人生之路时,对人生方向与目标的茫然。
同时, 也表现了“我”作为一个有志青年,面对苦难的中国所产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统一》中,聂鲁达站在政治家的高度,认为叶、花、树木等所有万物都是统一的,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表达了诗人向往和平、呼吁和平的强烈愿望。
重难解读《断章》一诗具有怎样的哲理内涵?宇宙万物是息息相关、互相依存的,事物间存在着相对、平衡的关系。
拓展链接新月派1923年,新月社以聚餐会形式形成于北京,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梁实秋、闻一多等。
1925年,徐志摩编辑《晨报副刊》,提倡现代格律诗。
1928年3月出版《新月》月刊,前期偏重于发表新诗,讲究格律,形成一种文学流派,被称为“新月派”。
夯实基础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我和一株(zhti)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B.走六小时寂寞(mb)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C.我有年轻舵(U16)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D.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mb)的痛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寂寞海涛山茶胶原如海B.舵手繁多谎言房舍如舟C.闲话差异霜风长夜慢慢D.长途等侍并排大地风雨3.文学常识填空。
(1)《月夜》的作者是 ________ ,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今湖州吴兴区)人,诗人、____________ 家。
(2)《萧红墓畔口占》的作者是 _________ ,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现代诗人、____________ 家。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短诗五首练习题(含答案)第3课、短诗五首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塞畔(pàn)尹(yǐn)B.一束(shù)卞(biàn)C.寂寞(jì)飞奔(bèn)D.装饰(shì)舵手(du ò)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月夜》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意境的创造,显得清新质朴,含而不露。
B.《风雨吟》一诗中,“大地风雨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实际上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
C.《断章》虽然只有四句,但它却写出了世间人事的相互独立、相互作用的关系。
D.《萧红墓畔口古》一诗中,首句中诗人“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专程来拜谒萧红墓,足见诗人对她友情之深挚。
3.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
B.能否研究出功效最好的药是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C.快递垃圾泛滥是一个亟待解决和发现的环境问题。
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4. 仿写句子。
读诗歌,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_____。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_____,有的灿烂盛开。
5.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断章》的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卞之琳写的。
B.《梅岭三章》是陈毅在梅岭被围困时创作的七言组诗。
C.春天是江南的一个美丽的季节。
D.能否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力措施。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也即五四前后的一代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
B.《萧红墓畔口占》是现代诗人戴望舒于1944年所作的一首悼亡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C.《断章》中诗人如同与读者面对面聊天,“你"指的是读者。
短诗五首1.阅读下边的诗歌,回答以下问题。
月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显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1)这首小诗描述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述出来。
2)怎样理解“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这句诗的深刻含意?【答案】答案(1)透骨的北风呼呼地刮着,光亮的月亮洒下光辉,我与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并排站立在荒野上接受北风的浸礼,我却没有靠在大树身上,让它为我遮盖风寒。
2)一个“却”字,既没有贬斥树的高大,又突显出“我”的傲然自立。
身处困难困境,诗人“并排立着”“没有靠着”大树,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独立不倚的坚毅性格和奋斗精神。
【分析】【详解】1)本题考察描述诗句内容。
这首诗只有四行,完好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用熟练的白话写成。
诗人托物咏志,以霜风、明月、矗立的高树三种光景,衬托与高树并立的“我”。
霜风寒月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自我,充满了美的意蕴,表现了“五四”时期觉悟的一代知识分子强盛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和强盛的人品。
注意把“透骨的北风”“光亮的月亮”“我与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并排站立”的情形描述出来。
2)本题考察理解重要语句。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冬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显的照着。
”环境是萧森的,人物是孤单的,正好反应了“五四”运动以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面对这样的人间,这样的处境,诗人表现了独立不倚的坚毅性格和奋斗精神:“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在严寒下不当协,在孤单中不退却,这正显示出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开始觉悟。
追求人品独立,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从而唤起国人的觉悟,民族的觉悟,乃是那个时候进步青年的人生追求。
可据此做答。
2.阅读下边的诗歌,回答以下问题。
萧红墓畔口占走六小时孤独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候着,永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1)首句重申“走六小时”“长途”表示了什么?2)说说你对“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一句含意的理解。
初三语文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短诗五首》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你是历史长河里伟大的舵.手你用手中的橹桨荡出南湖上潋滟的波光一只红船从此带着希望和力量迎着朝阳劈涛斩浪向着波lán壮阔的大海航行穿过暗夜凶险穿过岁月风沙南昌城头的枪声划破沉沉苍穹.井冈山上迎来喷薄旭日雪山上隽刻下不朽丰碑草地泥沼中写就壮美诗行你是伟大的舵手啊豪迈的远航路上勇气和智慧之帆高高飘扬(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舵.手()波lán()壮阔苍穹.()(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
(3)文中“喷薄”的意思是_____;“写就”中“就”的意思____。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1). (1)(duò)(2). (澜)(3). (qióng)(4). (2)隽刻(5). 镌刻(6). (3)形容太阳上升的样子(7). 完成(8). (4)比喻(9). 排比【解析】(1)(2)考查字音字形。
“舵”“穹”不要去半边字的读音。
“澜”不要写成“斓”。
“锦”不要取半边字的读音。
“隽”读作juàn,“镌”读作juān。
(3)喷薄:汹涌激荡;强烈散发、迸发;形容事物出现时气势壮盛;这里形容形容太阳上升的样子。
“写就”就是写完的意思。
(4)“你是历史长河里伟大的舵手”运用的是比喻,三个“井冈山上迎来喷薄旭日,雪山上隽刻下不朽丰碑,草地泥沼中写就壮美诗行”构成排比。
2.学校开服东班经典”设书活动请你参加。
【我阅读我朗涌】(1)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情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报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②朗诵这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A.舒缓B.欢快C.激昂D.深沉【我阅读我分享】(2)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3短诗五首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霜风一株并排立着B.墓畔繁多长夜漫漫C.卧听寂漠郊原如海D.舵手装饰房舍如舟2.《月夜》一诗中,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性格和奋斗精神的诗句是:。
3.《萧红墓畔口占》一诗中,表达诗人对萧红感情深厚诚挚的诗句是:。
4.《风雨吟》开头“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中的“卷”“奔”二字有什么表达效果?5.按照所给文段的思路,仿照相应的句式,将文段补写完整。
人生中难免有些事情不尽如人意: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却只是一颗不起眼的星星;也许你想成为大海,;,却只是一根细弱的小草。
这个时候,请不要失去人生的方向。
只要珍惜自己,坦然接受自己,你会惊喜地发现平凡的你也有自己美丽的风景。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6~7题。
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935年10月6.这首诗虽只有三十几个字,却有很多意象,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试找出诗中的意象。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B.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却常处于被动地位。
C.全诗四行,分为两节,静态地呈现出两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
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D.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中,“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
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显出来。
课外拓展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8~10题。
寻梦者戴望舒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短诗五首》同步练习一课一练(含答案)基础训练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shuāng fēng()呼呼的吹着。
(2)你zhuāng shì()了别人的梦。
(3)jiāo yuán()如海,房舍如舟,2.选词填空。
(1)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______(A站着B立着C.站立),却没有靠着。
()(2)你却卧听着海涛______(A.闲话B.说话C.闲聊)。
()(3)你______(A.装扮B.装饰C.装修)了别人的梦。
()(4)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______(A.袭来B.冲来C.奔来)。
()(5)因为一切果实并无______(A.差别B.差异C.差距)。
()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B.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C.房舍如舟。
D.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4.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
读诗歌,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__________。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__________,有的灿烂盛开。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也即五四前后的一代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
B.《萧红墓畔口占》是现代诗人戴望舒于1944年所作的一首悼亡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C.《断章》中诗人如同与读者面对面聊天,“你”指的是读者。
全诗明白如话,但又蕴含深意,耐人寻味。
D.《风雨吟》中“大地风雨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这个意象使我们知道诗人的人生坐标发生了动摇,其对未来感到茫然。
参考答案1.(1)霜风(2)装饰(3)郊原2.(1)B(2)A(3)B(4)C(5)B3. B4.示例:有的澎湃激昂,有的含苞待放5. C解析:“你”是一个泛指,可指任何人,不仅仅是读者。
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霜风一株并排立着B.墓畔繁多长夜漫漫C.卧听寂漠郊原如海D.舵手装饰房舍如舟2.《月夜》一诗中,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的诗句是: 。
第3课《短诗五首》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含答案)3 短诗五首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楹联(yíng)追溯(shuò)簇新(cù)扣人心弦(xián)B. 婆娑(suō)惩戒(chěng)戳穿(chuō)凛然生畏(lǐng)C. 嗔怒(chēn)惬意(qiè)瑰宝(guī)孜孜不倦(zī)D. 召唤(zhāo)山峦(luán)刹那(shà)侃侃而谈(kǎ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贸然春寒料峭雾霭雕粱画栋B. 困厄神采奕奕推崇和言悦色C. 褴褛饥肠漉漉斡旋自圆其说D. 告罄摧枯拉朽藻饰人情世故3.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诫子书》是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
作者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B. 明代小说家吴敬梓所作的《儒林外史》,被鲁迅称之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
C. 《萧红墓畔口占》是我国现代诗人、翻译家戴望舒即兴创作的一首情思隽永的短诗。
D. 雨果是19世纪法国作家。
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萧红墓畔口占》作者戴望舒,中国现代象征派诗人,其诗《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B. “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
《小石潭记》《醉翁亭记》是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
C. 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
D. 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分别写到了“雨水”“霜降”两个节气。
5. 下面是关于“诗歌节奏”的一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短诗五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第3课、短诗五首积累与运用1. 给加点的词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国庆节期间,天安门广场上摆放着美丽的花朵,这些花朵将广场装饰( _)得缤纷多彩。
(2)徐玲能够成为我国第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航母女舵手( _),与她异常刻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3)长路(màn màn),任重道远,唯有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
(4)“‘两弹’元勋"邓稼先埋名戈壁数十载,常年风餐露宿,忍受着别人难以想象的(jìmò),最终破解了原子弹的奥秘。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B.风从/大地/卷来。
C.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D.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不知道成语“世外桃源”出自哪部著作?B.“还愣着干吗?"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C.武汉的黄鹤楼、十堰的武当山、恩施的神农架都是湖北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
D.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4.诗句赏析。
(1)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嫦娥五号”成功返回,意味着我国已经掌握了无人月球探测技术;“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标志着我国迈出了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北斗导航星正向地球每一个角落源源不断地送去服务信号为什么中国航天事业既能稳步前行又能跨越发展毫无疑问,是因为党的正确领导和国家的大力支持,是因为科技的自主创新,是因为航天人永不言败追求卓越的精神。
A.; ! 、B.……! ,C.; ,___D.……、6.选词填空。
(1)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______(A站着B立着C.站立),却没有靠着。
3 短诗五首基础闯关全练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尹( yǐn) 墓畔(pàn)B.卞(biàn)一束(shù)C.寂寞(jì) 飞奔(bèn)D.舵手(duò) 装饰(shì)2.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语。
(1)霜风呼呼的吹着。
霜风:________________(2)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闲话:__________(3)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装饰:__________3.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B.风从/大地/卷来。
C.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D.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4.下面关于作家作品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统一》一诗的作者是匈牙利诗人聂鲁达,他曾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B.《萧红墓畔口占》一诗的作者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C.《风雨吟》一诗的作者芦荻,原名陈培迪,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D.卞之琳是“薪月派”代表诗人,与李广田、何其芳合称汉园三诗人。
其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等。
能力提升全练1.阅读卞之琳的《断章》,完成(1)一(2)题。
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B.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
C.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
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韵艺术效果。
D.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人,“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
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显出来。
(2)下列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B.这首诗以超然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C.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月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1)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答:____(2)如何理解“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这两句诗的深刻含意?答:____三年模拟全练1.(2018重庆彭水一中第一次月考,6,★★☆)仿照示例,任选事物,解释其特点并阐发一定的道理。
示例:蜡烛①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
②为不能照亮所有的黑暗而流泪。
选取事物: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2.(2018江苏扬州江都一模,8)综合实践。
(1)(★★☆)下图是一幅清明图,请描述画面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2)(★★☆)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请从“春雨惊春清谷天”中任选一个节气(示例除外),阐释其含义。
节气:清明含义:万物生长,清洁明净。
答:__________________五年中考全练1.(2018贵州安顺中考,4,★★☆)下列语段空白处填人四个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浙沥,_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_________。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干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A.③④②①B.③①④②C.④③①②D.④②③①2.(2018江苏苏州中考,9-10)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一(2)题。
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寻梦?撑一支长篙,作别西天的云彩。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那河畔的金柳,满载一船星辉,是夕阳中的新娘;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波光里的艳影,但我不能放歌,在我的心头荡漾。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软泥上的青荇,夏虫也为我沉默,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在康河的柔波里,悄悄的我走了,我甘做一条水草!正如我悄悄的来:那榆阴下的一潭,我挥一挥衣袖,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不带走一片云彩。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1)(★★☆)简述“彩虹似的梦”这一比喻对表达诗人情感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2)(★★☆)诗中用了多个叠句,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下面的诗句作简要分析。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答:______________核心素养全练(2018安徽中考)学校开展“亲近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
[我阅读我朗诵](1)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②朗诵这一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A.舒缓B.欢快C.激昂D.深沉[我阅读我分享](2)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活动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还写了读书心得。
阅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思想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乙]我们要主动向同学、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问。
最后,祝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____”。
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改为“_______”。
[我阅读我创作](3)请你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
示例:每一缕晨曦都是喷薄而出的希望答:_____________________3*短诗五首1.C“奔”是多音字,此处应读bēn。
2.答案(1)刺骨的寒风。
(2)闲谈时所说的话。
(3)点缀、装点。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语境义的理解能力。
要结合全句大意及上下文文意,并联系生活实际推测词义。
(1)下“霜”时,天是冷的,因此“霜风”可理解为“寒风”。
(2)“闲话”有多种意思:闲谈;背后议论他人是非的话:不满意的话,有关私人的谣言、传闻、幕后消息;等等。
此处根据“卧听”表现出的适意,可确定为“闲谈时所说的话”。
(3)“装饰”可采用换词法解释,意为装点。
3.B B项正确的朗读节奏应为:风/从大地/卷来。
4.A聂鲁达是“匈牙利诗人”有误,应为“智利诗人”。
1.答案(1)B(2)A解析(1)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
人生可以互相装饰,由这层去理解的话,我们就能够发现这首诗中蕴含着唯物辩证法的道理,世间主客体本来就是相对的,宇宙万物原本就是互相依存、息息相关的。
因此B 项不恰当。
(2)“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错,本诗表现了陌生人间因偶遇而产生的相知相惜的缘分。
2.答案(1)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刮着,明亮的月亮洒下光辉,我与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并排站立在旷野上接受寒风的洗礼,我却没有靠在大树身上,让它为我遮蔽风寒。
(2)一个“却”字,既没有贬低树的高大,又凸显出“我”的傲然自立。
身处艰难困境,诗人与树“并排立着”,“没有靠着”大树,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解析(1)抓住诗中主要物象“霜风”“月”“我”“树”,以及四个物象之间的关系描绘画面。
注意语言流畅、优美,有画面感。
(2)结合全诗表现出的环境的萧瑟,扣住“自由”或“独立”答出诗人的品格。
言之成理即可。
1.答案(示例)粉笔①一张智慧的犁,耕耘在黑土上。
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解析本题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某一事物,根据这一事物的自然属性,提炼出其象征意义:然后依据示例的形式进行仿写。
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2.答案(1)(示例)这是一幅名为“清明”的图画,图上有两个女子在放纸鸢,两个小孩子一个蹲着,一个站着,在准备放纸鸢;图上草木转绿,杨柳依依,隔着烟雾也能看到隐隐绿意。
(2)(示例1)雨水气温回升、降水增多。
(示例2)惊蛰春雷惊醒了蛰居的动物。
(示例3)谷雨春雨绵绵,百谷萌生。
解析(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观察图画,注意画面上有哪些人、物、事,有哪些文字提示,答题时不要遗漏了内容。
(2)本题考查对节气的理解。
“春雨惊春清谷天”中包含的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根据平时积累叙述即可。
1.B本题考查句子衔接。
通读各句,明确选段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然后结合语境,从题干与备选句中关键词的搭配、照应角度确定答案。
“青芜如毯”与“绿茵遍野”相照应,“雨”和“千缕缤纷”相照应,“秋花”与“红叶清风”照应,“冬雪”与“玉田琼屋”“洁白”相呼应,所以选择B。
2.答案(1)“彩虹似的梦”喻指多彩的生活和美好的梦想。
诗人用这种诗意的表达,虚实结合,营造静美的意境,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生活的深切留恋。
“彩虹”远在天边,转瞬即逝,流露出诗人对往昔已逝、离别在即的伤感之情。
(2)用多个叠句突出了诗人由“寻梦…‘放歌”到“沉默”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波澜起伏而又无法言语的心境。
同时又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使诗歌更具音乐美。
解析(1)把诗人去寻找他梦中的康桥,比作彩虹似的梦,他康桥之梦中,既有他昔日斑斓多彩的生活,又有他彩虹般美好的生活理想。
景是实写,梦是虚写,寄寓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深的眷恋和无限留恋之情。
但又因“彩虹”是转瞬即逝的,所以也流露出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和失落。
(2)本题考查诗歌中重词叠句的作用。
“梦”“寻梦…‘放歌”“沉默”构成音调和情感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寻梦”中诗人由梦境回到现实,“放歌”是不可能的,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诗人只能悄悄地离别,别离的笙箫响起来了,夏虫也为诗人的离别而沉默不语,离情别绪越来越浓。
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
答案(1)①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②A(2)①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②不耻下问请教(3)(示例)每一朵小花/都是歌颂生命的乐章解析(1)本题考查现代诗歌的朗读节奏和朗读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