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比热容》内能3
- 格式:ppt
- 大小:2.51 MB
- 文档页数:2
新听课记录: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第3节比热容》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科学知识: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差异。
3.科学思维:培养分析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时温度变化的能力。
导入1.1教师行为:通过提问学生对水和金属在日晒下温度变化的观察,引入比热容的概念。
1.2学生活动: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提出对不同物质吸热后温度变化差异的疑问。
1.3 过程点评:通过观察和提问,激发学生对物质吸热特性的探究兴趣。
教学过程2.1 教师行为:讲解比热容的定义、单位以及物理意义。
2.2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记录比热容的相关知识。
2.3 过程点评:确保学生理解比热容的基本概念。
2.4 教师行为:通过图表展示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数值,引导学生分析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5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表,讨论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6 过程点评:通过图表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2.7 教师行为: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如水、沙子、金属)的比热容。
2.8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记录不同物质在相同加热条件下的温度变化。
2.9 过程点评: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比热容差异的认识,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板书设计•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比热容的单位:焦耳每千克每摄氏度(J/kg·℃)。
•比热容的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状态。
•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对加热温度变化的影响。
作业布置3.1 教师行为:布置学生调查生活中利用比热容差异的实例,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3.2 学生活动:学生搜集信息,记录实例,并尝试解释其科学原理。
3.3 过程点评:通过调查和解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课堂小结4.1 教师行为:总结比热容的概念、单位、影响因素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4.2 学生活动: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物体单位质量的内能增加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称为比热容。
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
2、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
一般来说,固体的比热容最小,液体次之,气体最大。
3、比热容与物体的内能有关。
内能增加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4、比热容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不同,如水的比热容在液态和固态下不同。
5、比热容还与温度有关。
通常情况下,比热容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在某些情况下,比热容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比热容是一个物质的固有属性,它表示在一定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该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J/(kg·°C))。
比热容可以用公式c=Q/(m(t-t0))来计算,其中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t表示末温度,t0表示初始温度。
在比热容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为4.2×10J/(kg·℃)。
这意味着,当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J。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或放出同样热量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小。
因此,水的比热容最大,对气候有调节作用。
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一般具有不同的比热容。
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而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温度无关。
一般情况下,固体的比热容比液体的小。
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cm△t=cm(t-t),其中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c表示比热容,m表示物质的质量,△t表示变化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温度),t0表示初始温度,t表示末温度。
对于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当温度升高(或降低)相同的度数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更多。
因此,水的比热容最大,适合用作冷却剂或取暖剂。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目录(全一册)
第十三章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第2节内能
第3节比热容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1节热机
第2节热机的效率
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1节两种电荷
第2节电流和电路
第3节串联和并联
第4节电流的测量
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第1节电压
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第3节电阻
第4节变阻器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2节欧姆定律
第3节电阻的测量
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第十八章电功率
第1节电能电功
第2节电功率
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4节焦耳定律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第l节家庭电路
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第3节安全用电
第二十章电与磁
第1节磁现象磁场
第2节电生磁
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第4节电动机
第5节磁生电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能源
第2节核能
第3节太阳能
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比热容》同步练习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给质量为2 kg,温度为12 ℃的水加热,则水吸收7.56×105 J的热量后温度()A.升高90℃ B.升高到100℃C.升高到102℃D.升高到88℃2.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热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 min记录一次数据,如下表所示,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A.0.9×103B.1.8×103J/(kg·℃)C.3.6×103J/(kg·℃)D.1.2×103J/(kg·℃)3.如图所示,为了解白纸和黑纸的吸热性能,小明将质量都是1 kg、初温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瓶中,再用大小、形状和厚薄相同的白纸和黑纸将瓶包起来,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
在30 min内,小明每隔6 min测一次水的温度,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根据小明的实验和记录可知[水的比热容c=4.2×103J/(kg·℃)]()A.B.黑纸的吸热性能好于白纸C.30 min内,白纸瓶中的水内能增加了1.26×105JD.30 min内,黑纸瓶中的水内能增加了4.62×104J4.冷水的质量为m,温度为t0,吸收一定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t1,另有质量为2m的热水,放出同样多的热量后,温度也降到t 1,那么热水原来的温度为( )A.3t 1-t 02B.2t 1-t 02C.3t 0-t 12D.3t 0-2t 135.从车床上刚刚加工下来的铝件温度都很高,这是因为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使铝件内能增加了。
已知某铝件加工之前的温度是25℃,加工之后的温度是100℃,如果要让加工后质量为2 kg 的铝件[c 铝=0.88×103J/(kg·℃)]温度冷却到加工前的温度,则该铝件需要放出______J 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