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管理会计 计算-本量利分析法培训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745.50 KB
- 文档页数:2
本量利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是管理会计中常用的一种工具,用于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
通过分析企业的成本、销售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制定合适的定价策略、销售目标和成本控制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本量利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应用以及相关的分析方法。
本量利分析法的基本概念本量利分析法是指在假设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成本、销售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它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假设:成本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类的;销售量是唯一的影响利润的因素;利润是通过销售收入减去成本得出的。
应用本量利分析法的前提是企业的成本可以明确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销售量的变化而改变的,如租金、折旧和固定工资。
变动成本是随销售量的变化而改变的,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劳动成本和变动费用。
通过将成本分为这两类,可以更好地分析企业在不同销售量下的盈利情况。
本量利分析法的应用本量利分析法可以用于制定定价策略。
通过分析成本、销售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管理者可以确定一个最低的销售量,以保证企业不亏损。
同时,他们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以提高盈利能力。
本量利分析法还可以用于制定销售目标。
通过分析销售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管理者可以确定一个合适的销售目标,以实现企业的盈利目标。
同时,他们还可以基于此制定销售预算和业绩考核指标,来激励销售人员实现目标。
本量利分析法还可以用于控制成本。
通过对成本、销售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管理者可以确定一个最低的销售量,以确保企业不亏损。
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控制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方式,来实现成本的有效管理。
本量利分析的方法本量利分析可以通过制作成本、销售量和利润表来实现。
首先,我们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分别列出,并计算出不同销售量下的总成本。
然后,我们将销售额减去总成本,得出利润。
第五章 本量利分析一、复习思考题1.试述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2.边际贡献与变动成本有何区别与联系?3.边际贡献有哪几种表现形式,其计算公式如何?4.安全边际率与保本作业率有何区别与联系?5.试述有关因素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6.试述有关因素变动对对安全边际的影响。
7.试比较利润对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单价以及销售量等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二、单项选择题1.销售收入扣减变动成本后的余额称做( )。
A.安全边际B.营业毛利C.边际贡献D.边际贡献率2.盈亏临界分析的关键是确定( )。
A.安全边际B.边际贡献C.成本性态D.保本点3.某企业生产产品A,单位变动成本10元,年产销量均为5 000件,年固定成本10 000元,单位售价15元,则保本点销售量为( )。
A.1 000件B.5 000件C.2 000件D.1150件4.某企业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该产品单位售价8元,单位变动成本5元,年固定成本为30 000元,保本额( )元;若销售量为13 000件,则安全边际量为( )件。
A.10 000,24 000B.30 000,10 000C.50 000,39 000D.80 000,3 0005.其他条件不变,单位变动成本提高,则保本点( )。
A.提高B.不变C.下降D.不一定6.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45元/件,固定成本总额为60 000元,产品单价为120元,为使安全边际率达到60%,该企业当期应销售( )产品。
A.800件B.1 280件C.1 333件D.2 000件7.下列关于安全边际和边际贡献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边际贡献的大小,与固定成本支出的多少无关B.边际贡献率反映产品给企业做出贡献的能力C.提高安全边际或提高边际贡献率,可以提高利润D.降低安全边际率或提高边际贡献率,可以提高销售利润率8.本量利分析的基础是( )。
A.盈亏临界点B.目标利润C.成本性态分析D.目标销售量9.某企业经营甲产品,其销售单价为2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400 000元,目标利润为400 000元。
一、实训目的本实训旨在通过本量利分析的学习,加深对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关系的理解,掌握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案例中进行分析和决策。
通过实训,提高学生运用管理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背景本量利分析(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简称CVP)是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对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帮助企业预测和规划未来的经营情况,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三、实训内容1. 理论学习- 成本的概念及分类-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区别- 业务量的概念及影响- 利润的计算公式-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案例分析- 以某酒吧为例,分析其成本结构、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
- 以某奶茶店为例,分析其成本控制、定价策略和利润最大化。
3. 实训操作- 利用Excel软件进行本量利分析的计算和图表制作。
- 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业务量和成本数据,观察利润的变化情况。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阶段- 通过查阅教材、资料和上网搜索,了解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参加课堂讲解和讨论,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学习心得。
2. 案例分析阶段- 选择实际案例,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其成本结构和业务量。
- 运用本量利分析的方法,计算关键指标,如盈亏平衡点、边际贡献等。
3. 实训操作阶段- 利用Excel软件,建立本量利分析的模型,输入相关数据。
- 通过调整业务量和成本数据,观察利润的变化情况,分析其对经营决策的影响。
五、实训结果1. 酒吧案例分析- 通过对酒吧成本结构和业务量的分析,发现其固定成本较高,变动成本较低。
- 通过本量利分析,计算出酒吧的盈亏平衡点,为酒吧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2. 奶茶店案例分析- 通过对奶茶店成本控制和定价策略的分析,发现其通过提高售价和降低成本,可以增加利润。
- 通过本量利分析,计算出奶茶店的最佳售价和最佳成本,为奶茶店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一、实训背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成本控制、盈利预测和经营决策的需求日益增加。
本量利分析法(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简称CVP)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会计工具,能够帮助企业理解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旨在通过实训,深入了解本量利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二、实训内容1. 本量利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本量利分析法以成本习性分析为基础,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通过分析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预测企业的盈利水平。
其基本原理如下:(1)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和业务量范围内,不随业务量变动而变化的成本,如租金、折旧等。
(2)变动成本:随业务量变动而成比例变动的成本,如原材料、人工等。
(3)利润:销售收入减去总成本,即(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2. 本量利分析法的基本步骤(1)确定成本习性: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2)计算单位贡献毛益:单位贡献毛益=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3)计算保本点:保本点=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益。
(4)分析利润变动:分析业务量、单价、固定成本等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3. 实训案例分析以某电子产品公司为例,分析其本量利状况。
(1)成本习性分析:该公司固定成本为每月5万元,变动成本为每件产品100元。
(2)单位贡献毛益:单位贡献毛益=单价-单位变动成本=200元-100元=100元。
(3)保本点:保本点=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益=5万元/100元=500件。
(4)利润分析:若该公司销售量为1000件,则利润为(200元-100元)×1000件-5万元=5万元;若销售量为800件,则利润为(200元-100元)×800件-5万元=3万元。
三、实训心得1. 本量利分析法有助于企业理解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量利分析原理管理会计1. 管理会计概述管理会计是指通过对企业内部经营活动进行监控、评估和决策的一种会计方法。
本量利分析是管理会计中的一种重要工具,能够帮助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并评估不同决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2. 本量利分析的概念本量利分析是指通过对企业产量、销量、成本和利润等指标的分析,确定最佳产量和销量,以达到最大利润的管理决策方法。
该分析方法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关键概念:•成本-体系:即企业的成本构成,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和销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租金、折旧费用等;变动成本是随产量和销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
•边际收入:指企业每售出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入。
•边际成本:指企业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3. 本量利分析的方法本量利分析通常基于以下三个重要指标:销量、利润和成本。
以下是进行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步骤:1.收集数据:收集与产量、销量、成本和利润相关的数据,加以整理与分类。
2.计算边际收入:通过将销售收入除以销量,计算每售出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平均收入。
3.计算边际成本:通过将总成本与总产量相除,计算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平均成本。
4.判断产量与销量:通过计算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的变化情况,判断产量和销量的最佳组合。
5.计算利润:通过将边际收入减去边际成本,计算每单位产量和销量所获得的利润。
6.进行决策:基于以上计算结果,进行管理决策,确定最佳的产量和销量。
4. 本量利分析的应用本量利分析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制定营销策略、生产决策和定价策略等方面。
下面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1.产量决策: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成本情况,确定最佳的产量水平。
通过本量利分析,企业能够找到产量与销量的最佳平衡点,以实现最大化利润。
2.定价策略:本量利分析能够帮助企业确定最佳的定价策略。
通过比较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的变化情况,企业可以确定最佳售价,从而实现最大利润。
3.新产品开发:在开发新产品时,本量利分析可以用于评估产品的经济效益和潜在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