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 格式:doc
- 大小:76.04 KB
- 文档页数:10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3)绪论1、什么叫微生物?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2、了解五界系统、六界系统、三域学说及其发展,说明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3、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明确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4、微生物的五大共性(特点)是什么?表示微生物细胞大小的单位是什么?5、微生物有哪些重要性?第一章原核微生物1、什么叫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主要包括哪些类群?原核细胞有何主要特点?2、细菌基本形态有哪些?举出各形态类型的菌例,细菌形态和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3、根据球菌分裂方向和子细胞排列状态不同球菌可分为有哪些类型?根据螺旋圈数不同螺旋状的细菌分为哪三种不同形态类型?4、如何表示细菌大小?细菌大小的计量单位是什么?5、细菌有哪些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6、什么叫肽聚糖?G+ 和G—细菌的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各有何特点?试比较说明。
7、试述细菌革兰氏染色的方法步骤和机理,染色结果。
举出G+ 和G—的细菌的菌例。
8、细菌细胞膜的结构有何特点?具有什么功能?9、什么叫中体?什么叫质粒?细菌质粒有何特性?10、什么叫内含物?细菌细胞常见的内含物有哪些?细菌细胞内有哪些种类的颗粒状贮藏物?各有什么功能?11、什么叫糖被?糖被有哪些种类?糖被主要成分是什么?什么叫荚膜?什么叫粘液层?什么叫菌胶团?细菌糖被有何功能?12、细菌鞭毛起源于细菌细胞何处?有何功用?细菌鞭毛由哪几部分构成?具有鞭毛的细菌主要有哪些类群?13、细菌菌毛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功能?14、细菌芽孢有何特性?对细菌本身和生产实践有何意义?说明芽孢的抗性机制。
目前认为较新的渗透调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性机制的?15、细菌芽孢是繁殖结构吗?为什么?具有芽孢的细菌主要有哪些种类?举出产生芽孢的球菌和产生芽孢和伴胞晶体的芽孢杆菌的菌例。
16、什么叫菌落?什么叫菌苔?细菌菌落有何特征?17、细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有哪些?什么叫裂殖?18、什么叫放线菌?放线菌的个体形态和菌落有何特征?与细菌比较有何异同?19、以链霉菌属为代表的放线菌其菌丝体按结构与功能不同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功能?20、放线菌有哪些繁殖方式?以什么方式产生分生孢子?21、何种放线菌可以与植物共生固氮?其形态特征怎样?22、蓝细菌的形态结构有何特征?蓝细菌细胞有哪些特化类型?各有什么功能?蓝细菌的繁殖方式。
微⽣物总复习思考题第1-6章答案微⽣物总复习思考题0章-绪论1.什么是微⽣物?它包括哪些类群?答:微⽣物是⼀切⾁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物的总称,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原体、⽴克次⽒体和⾐原体。
属于真核类的真菌、原⽣动物和显微藻类。
以及属于⾮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
2.试述列⽂虎克、巴斯德和柯赫对微⽣物学的贡献。
列⽂虎克:⾃制间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物的个体巴斯德的贡献(微⽣物学奠基⼈):微⽣物作为⼀门科学的诞⽣—-彻底驳斥了⾃然发⽣说.发现了厌氧⽣命(⽣活)的存在—发酵。
疫苗.巴斯德灭菌。
科赫(细菌学奠基⼈)的贡献:1、微⽣物的纯培养技术,及培养基的改进。
2、分离出了多种病原菌,包括炭疽芽孢⼦杆菌、结核分⽀杆菌、链球菌等。
3、创⽴了细菌鞭⽑染⾊、悬滴培养法和显微摄影等多种显微镜技术。
4、提出了证明特定病害的病原菌的科赫法则3.微⽣物学发展的各个时期有哪些主要成就?4.简述微⽣物与⼈类的关系。
5.在⽣物科学中微⽣物学占有什么样的地位?6.微⽣物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7.微⽣物先辈们成功的原因何在?8.微⽣物学与现代⽣物产业的关系如何?1章-原核⽣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细胞的⼀般结构与特殊结构、鞭⽑、芽孢、糖被、放线菌、质粒、肽键桥⼀般结构:1、细胞壁:位于细胞最外的⼀层厚实、坚韧的外被,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2、细胞膜:是⼀层紧贴在细胞壁内侧,包围着细胞质的柔软、脆弱、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如磷脂双分⼦层和蛋⽩质、多糖构成。
3、细胞质:是指被细胞膜包围的核区以外的⼀切半透明、胶体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
4、核区:指原核⽣物所特有的⽆核膜包裹、⽆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
特殊结构:1、鞭⽑:⽣长在某些细菌表⾯的长丝状、波曲的蛋⽩质附属物2菌⽑:是⼀种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且数量较多的蛋⽩质类附属物,具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上的功能。
3性⽑:构造与成分与菌⽑相同,但⽐菌⽑长。
⼀般见于G-细菌的雄性菌株中,具有向雌性菌株传递遗传物质的作⽤。
微生物学思考题第一章的复习思考题1,发酵及发酵工程的定义狭义“发酵”的定义在生物化学或生理学上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各种有机物质产生能量的一种方式,或者更严格地说,发酵是以有机物作为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产能反应。
如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利用产生酒精并放出二氧化碳。
同时获得能量,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而获得能量等等。
广义“发酵”的定义工业上所称的发酵是泛指利用生物细胞制造某些产品或净化环境的过程。
它包括厌氧培养的生产过程,如酒精、丙酮丁醇、乳酸等,以及通气(有氧)培养的生产过程,如抗生素、氨基酸、酶制剂等的生产。
产品有菌体细胞、酶,细胞代谢产物,生物转化产品等。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应用微生物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原理,利用微生物等生物细胞进行酶促转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或提供社会性服务的一门科学。
2,发酵工程的特点发酵和其他化学工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生物体所进行的化学反应。
1,发酵过程一般来说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反应安全,要求条件也比较简单。
2,发酵所用的原料简单粗放。
通常以淀粉、糖蜜或其他农副产品为主,只要加入少量的有机和无机氮源就可进行反应。
微生物因不同的类别可以有选择地去利用它所需要的营养。
基于这一特性,可以利用废水和废物等作为发酵的原料进行生物资源的改造和更新。
3,发酵过程是通过生物体的自动调节方式来完成的,反应的专一性强,因而可以得到较为单一的代谢产物。
4,发酵过程中对杂菌污染的防治至关重要。
除了必须对设备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和空气过滤外,反应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5,由于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反应机制,能够专一性地和高度选择性地对某些较为复杂的化合物进行特定部位地氧化、还原等化学转化反应,也可以产生比较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
6,微生物菌种是进行发酵的根本因素,通过变异和菌种筛选,可以获得高产的优良良菌株并使生产设备得到充分利用,也可以因此获得按常规方法难以生产的产品。
普通微生物复习思考题绪论1.什么是微生物的概念?包括哪些类群?2.简述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3.微生物学发展各时期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第一章思考题1.细菌的一般构造和特殊构造是什么,扼要说明各部分的生理功能。
2.什么是革兰氏染色法?主要步骤是什么?其中哪一步是关键?3.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阴性细菌细胞壁构造特点及成分区别。
4.什么是荚膜?说明其化学成分及生理功能。
5.什么是磷壁酸?说明其构造和功能。
6.芽孢的定义、结构,它的极强抗逆性是由那些结构决定的。
7. 糖被分几种类型?其化学组成和功能怎样?8.比较放线菌的构造特点、繁殖方式、菌落与细菌的菌落差别。
第二章思考题1.比较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细胞结构的异同,主要有哪些种类?2.简述酵母菌的形态特征、菌落特点、繁殖方式。
3.简述霉菌的形态特征,菌丝的特化结构、菌落特点、繁殖方式。
第三章思考题1.试述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与结构,病毒有何特点?2.壳粒在壳体上不同排列有何对称机制,各自的形态是什么?3.简述噬菌体的形态特征。
4.烈性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分几个阶段,有何特点?5. 温和噬菌体有哪几种存在方式?溶源性细菌有哪些特点?6.名词:烈性噬菌体、温和性噬菌体、溶源菌、前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第四章思考题:1. 简述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功能。
2. 简述微生物的四种营养类型,并举例说明之。
3. 简述微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吸收方式,并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4.什么是选择性培养基?试举例并说明其原理。
5.什么是鉴别性培养基?试举例说明其原理。
6.什么是碳源和氮源?实验室和发酵工业常用那些物质提供碳源和氮源?7.名词解释:(1) 生长因子;(2)培养基;(3)同型乳酸发酵; (4)异型乳酸发酵第五章思考题1.试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的异同点。
2. 说明呼吸链(电子传递链)的组成和ATP的产生方式。
3. 试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解释发酵概念。
4. 简述由EMP途径中间代谢产物——丙酮酸出发的6种发酵类型及其各自发酵产物。
1.什么是微生物?有哪些主要类群?定义:微生物是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或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生物、甚至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通称。
种类:微生物类群十分庞杂,包括: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类病毒、拟病毒等,属于原核生物的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属于真核生物的酵母菌和霉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非细胞:病毒、朊病毒原核生物:细菌、支原体、放线菌真核生物:酵母、真菌等一些国家的微生物教学体系内容中还涉及藻、地衣、线虫、原生动物等2.微生物有哪些主要特点?举例加以说明。
体形微小,结构简单易变异,适应性强:变异率10-6易于培养与繁殖:大肠杆菌20min/代体积小,比表面积大:易于营养物质的吸收种类多,分布广:海洋、硫矿、热泉3.微生物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为谁?感性认识阶段(史前时期)形态学发展阶段(初创时期)1664年,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曾用原始的显微镜对生长在皮革表面及蔷薇枯叶上的霉菌进行观察。
生理学发展阶段(奠基时期)法国人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德国人柯赫(Robert Koch))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1843~1910b)设计了各种培养基,实现了在实验室内对各种微生物的培养微生物快速发展时期青霉素的发现大量抗生素的发现发酵工业技术的发展分子生物学发展阶段(成熟时期)微生物成熟时期1950s DNA双螺旋的发现,1970 基因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发展4.试述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及其贡献。
1676年,微生物学的先驱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y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了细菌他没有过大学,是一个只会荷兰语的小商人,但却在168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
巴斯德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免疫学——预防接种,首次制成狂犬疫苗巴斯德消毒法:60~65℃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柯赫(1)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设计了各种培养基,实了在实验室内对各种微生物的培养流动蒸汽灭菌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具体证实了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1905年获诺贝尔奖,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著名的柯赫原则5.试述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及其功能。
微生物学课程思考题《微生物学》课程复习思考题绪论1.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2.人类迟至19世纪才真正认识微生物其中主要克服了哪些重大障碍?3.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4.什么是微生物学?学习微生物学的任务是什么?5. 用一个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为什么说微生物是人类的敌人,更是我们的朋友?(建议将一些具体事例延伸成为展板制作的题目)6. 为什么微生物能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明星”?7. 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请不要简单罗列二个人的工作,而应该对他们的工作及意义进行评论)第一章1.试图示G+和G-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构造井简要说明其异同。
2.试图示肽聚糖的模式构造,并指出G+和G-细茵肽聚糖结构的差别。
3.试述革兰氏染色法的机制并说明此法的重要性。
4.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间解释芽袍耐热机制的?5.裂异形胞原体与始体.类支原体,浚酶体袍囊,磁小体。
第二章1.试解释菌物、真菌、酵母茵、霉菌和章菌。
2.试简介菌丝、茵丝体、菌丝球、真酵母、假酵母、芽痕、蒂痕、真菌丝、假菌丝等名词。
3.霉菌的营养菌丝恻气生菌丝各有何特点?它们分别可分化出哪些特化构造?4.试列表比较各种真菌胞子的特点。
5.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有何不同?为什么?第三章1.什么是真病毒?什么是亚病毒?2.病毒的一般太小如何?试图示病毒的典型构造。
3.病毒粒有哪几种对称形式?每种对称又有几类特殊外形?试各举一例。
4.什么叫烈性噬菌体?简述其裂解性生活史。
5.什么是一步生长曲线?它可分几期?各期有何特点?6.试解释溶源性、溶源菌、温和噬菌体。
第四章1.什么叫能源?试以能源为主、碳源为辅对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进行分类。
2.什么叫生长因子?它包括哪几类化合物?微生物与生长因子的关系有哪几类?试举例加以说明。
3.什么叫水活度(a)?它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间影响?对人类的生产实践w和日常生活有何意义?4.什么是选择性培养基?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中的原理。
微生物学绪论一、选择题b1. 大部分微生物()。
A 是原生动物B 帮助改善生活质量C生活在海洋的底层D发现于外层空间。
c2. 适合所有微生物的特殊特征是()。
A 它们是多细胞的B 细胞有明显的核C 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D 可进行光合作用c3.人类通过微生物产生的食品有()。
A 牛奶B 火腿C 酸乳酪D 黄瓜a4. 第一位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A Robert HookeB Louis PasteurC Joseph ListerD James T. Watsona5. 自然发生说的理论认为()。
A 微生物来自无生命的物质B 大动物中发现有系统发育C人类是从类人猿进化的 D病毒是从细菌退化的d6. 广泛进行微生物研究的17世纪70年代荷兰商人()。
A van GophB van HoogenstyneC van DyckD van Leeuwenhoekd7. 路易.巴斯德对微生物的贡献在于他()。
A 发现了病毒B 提出了自然发生说理论C抨击了进化论D 号召人们关注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b8. 阐明微生物是传染病原因的概念称为()。
A 进化论B 病原菌学说C 生物学细胞论D 报酬递减论a9. 巴斯德采用曲颈瓶试验来()。
A 驳斥自然发生学说B 证明微生物致病C 认识到微生物的化学结构D 提出细菌和原生动物分类系统b10. 在微生物学中采用化学治疗剂治疗传染病是由于()。
A Hooke的工作B发现了抗生素C 阐明了DNA的结构D 发展了遗传工程D11.病毒研究工作的迅猛发展取决于()。
A 光学显微镜B 暗视野显微镜C 紫外线显微镜D 电子显微镜B12.下列的所有特征均与病毒相联系,除了()之外。
A 它们很少或没有其它的化学物质B 用抗生素干扰病毒的活性C 病毒引起麻疹、腮腺炎和(病毒性)风疹D 它们不是细菌的类型C13. 所有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A A TPB DNPC DNAD AMPC14. 由一团缠绕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所包围的粒子是对()最好的描述。
微⽣物学复习思考题微⽣物学复习思考题绪论p1-111、微⽣物的定义:通常是指那些微⼩、简单、⾁眼难以观察的⽣物。
2、微⽣物学的定义:就是研究微⽣物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包括微⽣物的多样性、微⽣物的⽣命活动规律及其对⼈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3、为什么说巴斯德是微⽣物学的奠基⼈之⼀?答:彻底否定了⾃然发⽣说;证实发酵由微⽣物引起;发明了狂⽝病毒减毒疫苗制备⽅法;发明巴⽒消毒法。
4、为什么说柯赫是微⽣物学的奠基⼈之⼀?答:发明培养基并⽤其纯化微⽣物等⼀系列研究⽅法的创⽴;证实炭疽病因—炭疽杆菌;发现结核病原菌—结杆菌;柯赫⽒法则。
5、什么是柯赫⽒法则:6、微⽣物的特点是什么?答:⼤多数微⽣物⾁眼难以直接观察;微⽣物通常以独⽴的增殖单位存在;微⽣物结构较不复杂;微⽣物⽣长快速;微⽣物⼏乎⽆所不在。
种类繁多,分布⼴泛,⽣长繁殖快,代谢能⼒强,遗传稳定性差,容易发⽣变异第三章微⽣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p13-731、简述真核⽣物和原核⽣物的主要区别:2、试理顺染⾊质、组蛋⽩、核⼩体、螺线管、超螺线环和染⾊体之间的关系。
答:核⼩体:当细胞处在分裂间期时,细胞内由DNA、组蛋⽩、其他蛋⽩和少量RNA 组成的⼀种线性复合构造,其基本单位是核⼩体;因可被碱性染料染⾊,故称染⾊质;染⾊质中的蛋⽩质有组蛋⽩和⾮组蛋⽩两类,富含碱性氨基酸的为组蛋⽩。
当细胞进⾏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染⾊质经盘绕、折叠、浓缩后,变成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染⾊体;先折叠成外径约30nm、内径10nm、螺距11nm的中空螺线管;螺线管进⼀步折叠成超螺线环。
第四章微⽣物的营养p75-951、微⽣物⽣长需要哪五⼤类营养物质,各⾃的作⽤如何?答:(1)碳源(2)氮源(3)⽆机盐(4)⽣长因⼦(4)⽔分(water)(1)碳源,指在微⽣物⽣长过程中为微⽣物提供碳素来源的物质。
作⽤:经过化学变化后,合成微⽣物的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作为微⽣物⽣命活动的能源物质。
(2)氮源,指为微⽣物提供氮素来源的物质。
微生物学思考题(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 1、世界上第一个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人是荷兰商人安东?列文虎克,他的最大贡献不在商界,而是利用自制的单式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2、微生物学发展的奠基者是1)法国的巴斯德和2)德国的柯赫,其中巴斯德对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主要集中体现①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提出病原学说(曲颈瓶实验)②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③免疫学――预防接种④巴斯德消毒法等;柯赫对微生物学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主要集中体现①) _建立了细菌纯培养技术②_建立了细菌纯培养技术4、微生物所具有的抗逆性主要体现抗热、抗寒、抗酸碱、耐渗透压、抗压力。
5.微生物学发展史可分为5期,其分别为史前期、初创期、奠定期、发展期和成熟期;我国人民在史前期曾有过重大贡献,其为制曲、酿酒技术。
二、问答题: 1、“微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试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这句话的深刻意义。
(从四个方面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
)(1) 物质和能量循环 (2)人体生理屏障 (3)提供必需物质 (4)现代生物技术等方面。
2、简述科赫原则。
(如何判定某种微生物是病原菌?)1、在每一病例中都出现这种微生物2、能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能在培养基中培养出来3、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4、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来 3、述微生物自身的特点(共性和特性)。
4、简述微生物对生命科学的贡献?(1)微生物是生物学基本理论研究中的理想实验对象,对微生物的研究促进许多重大生物学理论问题的突破a)基因和酶关系的阐明及“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b)基因和酶关系的阐明及“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c)基因概念的发展d)遗传密码的破译e)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f)生物大分子合成的中心法则(2)对生命科学研究技术的贡献a)细胞的人工培养b)突变体筛选c)DNA重组技术和遗传工程(3)微生物与“人类基因组计划”a)作为模式生物b)基因与基因组的功能研究的重要工具 5.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分布广,种类多(4)适应强,易变异(5)生长旺,繁殖快其中最基本的是微生物的多样性,原因是:微生物因其体积小,重量轻和数量多等原因,可以到处传播以至达到“无孔不入”的地步。
(整理)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第1章绪论1.名词解释:微生物,微生物学2.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
3.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4.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5.试根据微生物的特点,谈谈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第2章原核微生物1.名词解释:肽聚糖、溶菌酶、核区、异形胞2.根据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通透性来说明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3.什么是芽胞?它在什么时候形成?试从其特殊的结构与成分说明芽孢的抗逆性。
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机制的?4.立克次氏体有哪些与专性活细胞内寄生有关的特性?它们有什么特殊的生活方式?衣原体与立克次氏体都为专性活细胞内寄生,两者有何差别?5.螺旋体和螺旋菌有何不同?6.什么是缺壁细菌?试简述四类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践意义。
7.试述古生菌和细菌的主要区别。
8.什么是学名?什么是双名法?用具体的例子说明。
9.试根据细菌细胞结构的特点,分析并举例说明为什么它们能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10.细菌、粘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在繁殖方式上各有什么特点?第三章真核微生物1.名词解释:真菌、霉菌、酵母菌、真酵母、假酵母。
2.举例说明霉菌与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
3.试列表说明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
4.试图示真核生物“9+2型”鞭毛的横切面构造,并简述其运动机理。
5.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有何不同?6.试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细胞壁成分的异同,并讨论它们的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
7.丝状真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各有何特点?它们可以分化出哪些特殊结构?8.试述真菌的孢子类型和特点。
第4章病毒1. 名词解释:病毒粒子、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源性转变、前噬菌体、溶源性细菌、裂解量、类病毒、朊病毒。
2. 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点是什么? 根据你的理解,病毒应如何定义?3. 试述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及其功能。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绪论1.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那些类群?概念: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包括: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
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2.人类迟至19世纪才真正认识微生物,其中主要客服了哪些重大障碍?显微镜的发明(列文虎克)灭菌技术的运用纯种分离培养技术的建立3.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五大共性:(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最基本的:(1)体积小、面积大原因:由于微生物是一个如此突出的小体积大面积系统,从而赋予它们具有不同于一切大生物的五大共性,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并由此而产生其余4个共性。
4.试述微生物的多样性(1)物种的多样性(2)生物代类型的多样性(3)代产物的多样性(4)遗传基因的多样性(5)生态类型的多样性5.微生物名人巴斯德(1)否定“自生说”(2)预防接种(3)证明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4)发明巴斯德消毒法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细菌的基本形态分为几种?测量微生物大小常用单位是什么?细菌的形态极其简单,基本上只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大类,仅少数为其他形状,如丝状,三角形,方形和圆盘形。
量度细菌大小的单位是um,而度量其亚细胞构造则要用nm作单位。
2.试述G+和G-细菌细胞壁构G+:厚度大(20~80nm),化学组成简单,一般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N-乙酰氨基葡萄糖(G)肽聚糖形成坚硬的多层三维网状结构N-乙酰胞壁酸(N)G+ 四肽链-肽桥交联甘油型磷壁酸核糖醇型G-:厚度较G+细菌薄,层次较多,成分较复杂,肽聚糖层很薄(仅2~3cm)故机械强度较G+细菌弱,主要包括外膜,肽聚糖层,壁膜间隙三个部分。
绪论1、名词解释:微生物,微生物学,种,菌株、品系、克隆,菌落,菌苔。
2、简述微生物学发展史上5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3、微生物共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4、微生物分类学有哪3项具体任务?试加以简述。
5、种以上的分类单元分几级?6、何谓三域学说?7、何谓(G+C)mol% 值?它在微生物分类鉴定中有何应用?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名词解释:原核生物,细菌,缼壁细菌,原生质体,芽孢,伴孢晶体,放线菌,2、细菌的基本有哪些?3、图示细菌细胞构造。
4、试比较G+和G-细菌细胞壁的异同。
5、简述革兰氏染色法的机制并说明此法的重要性。
6、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的耐热机制的?7、简述链霉菌形态构造特点。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名词解释:真核微生物,酵母菌,生活史,霉菌,无性孢子,有性孢子,子实体,2、简述真菌的特点。
3、简述酵母菌的特点。
4、图示酵母菌细胞构造,并指出其细胞壁的结构特点。
5、简述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图示酿酒酵母的生活史并说明各阶段的特点。
6、霉菌的有性和无性孢子主要有哪些?7、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有何不同?为什么?8、试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细胞壁成分的异同,并讨论它们原生质体制备方法。
13、什么叫锁状联合?其生理意义如何?14、霉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各有何特点?它们分别可分化出哪些特化结构?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1、名词解释:病毒,真病毒,亚病毒,噬菌斑,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原菌,溶原性。
2、病毒粒有哪几种对称体制?每种对称又有几类特殊外形?3、什么叫烈性噬菌体?简述其裂解性生活史。
4、什么是一步生长曲线?它可分几期?各期有何特点?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1、名词解释:自养微生物,异养微生物,营养,营养物,C/N,氨基酸自养型生物,氨基酸异养型生物,生长因子,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培养基。
2、指出四大类微生物的最适生长pH范围及常用的培养基名称。
绪论1.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那些类群?概念: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包括: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
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2.人类迟至19世纪才真正认识微生物,其中主要客服了哪些重大障碍?显微镜的发明(列文虎克)灭菌技术的运用纯种分离培养技术的建立3.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五大共性:(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最基本的:(1)体积小、面积大原因:由于微生物是一个如此突出的小体积大面积系统,从而赋予它们具有不同于一切大生物的五大共性,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并由此而产生其余4个共性。
4.试述微生物的多样性(1)物种的多样性(2)生物代谢类型的多样性(3)代谢产物的多样性(4)遗传基因的多样性(5)生态类型的多样性5.微生物名人巴斯德(1)否定“自生说”(2)预防接种(3)证明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4)发明巴斯德消毒法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细菌的基本形态分为几种?测量微生物大小常用单位是什么?细菌的形态极其简单,基本上只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大类,仅少数为其他形状,如丝状,三角形,方形和圆盘形。
量度细菌大小的单位是um,而度量其亚细胞构造则要用nm作单位。
2.试述G+和G-细菌细胞壁构G+:厚度大(20~80nm),化学组成简单,一般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N-乙酰氨基葡萄糖(G)肽聚糖形成坚硬的多层三维网状结构N-乙酰胞壁酸(N)G+ 四肽链-肽桥交联甘油型磷壁酸核糖醇型G-:厚度较G+细菌薄,层次较多,成分较复杂,肽聚糖层很薄(仅2~3cm)故机械强度较G+细菌弱,主要包括外膜,肽聚糖层,壁膜间隙三个部分。
3.什么是革兰氏反应,其原理和主要步骤?概念:C.Cram(革兰)于1884年发明的一种鉴别不同类型细菌的染色方法原理:G+: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分子形成一种透性障,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障缩小,故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呈紫色。
G-: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其脂含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沙黄复染后呈红色步骤:1.结晶紫使菌体着上紫色2.碘和结晶紫形脂溶性大分子复合物,分子大,能被细胞壁阻留在细胞内。
3.酒精脱色,细胞壁成分和构造不同,出现不同的反应4.沙黄复染,增加脱色菌与背景的反差并区别于未脱色菌4.何为原生质体,球状体,L-型细菌a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G+最易形成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比正常细菌更易导入外源遗传物质,有利于遗传学基本原理的研究)b球状体:又称原生质球,指还残留了部分细胞壁(尤其是G-细菌外膜层)的原生质体c L型细菌:L型细菌专指那些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5.何为糖被,荚膜,芽孢,鞭毛,伴孢晶体?各有何功能?A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
功能:1.保护作用,其上大量极性集团可保护菌体免受干旱损伤,可防止噬菌体的吸附和裂解,一些动物致病菌的荚膜还可保护他们免受宿主白细胞的吞噬 2.贮藏作用,以备营养缺乏时重新利用 3.作为透性屏障和离子交换系统,以保护细菌免受重金属离子的毒害4.表面附着作用5.细菌间的信息识别作用6.堆积代谢废物b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功能: 1.整个生物界中抗逆性最强的生命体,是否能消灭芽孢是衡量各种消毒灭菌手段的最重要的指标2.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重新转变成为营养态细胞3.产芽孢细菌的保藏多用其芽孢。
产芽孢的细菌多为杆菌,也有一些球菌4.芽孢的有无、形态、大小和着生位置是细菌分类和鉴定中的重要指标5.芽孢与营养细胞相比化学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容易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c鞭毛: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附属物功能:数目为一至数十条,具有运动功能d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称为伴孢晶体功能:不溶于水,对蛋白酶类不敏感,容易溶于碱性溶剂e.荚膜:包被在单个细菌外的、有固定层次的、层次较厚透明胶状物质6.何为菌落,菌台,纯培养?a菌落:将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有时为内层),当它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处于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时,该细胞就会迅速生长繁殖并形成细胞堆,此即菌落b菌台:如果把大量分散的纯种细胞密集地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的较大表面上,结果长出的大量“菌落”已相互连成一片,这就是菌台7.什么是放线菌?放线菌的菌丝可分为几类型?通过什么方式繁殖后代?菌落有何特点?放线菌:一类主要呈现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可分为:营养菌丝,又称基质菌丝,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有的可产生不同的色素,是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气生菌丝,叠生于营养菌丝上,又称二级菌丝在气生菌丝上分化出可产生孢子的孢子丝分生孢子(最常见)借孢子无鞭毛胞囊孢子放线菌繁殖方式有鞭毛基内菌丝断裂借菌丝任何菌丝片段(各种放线菌)菌落特点:干燥,不透明,表面呈致密的丝绒状,上有一薄层彩色的“干粉”,菌落和培养基的连接紧密,难以挑取,菌落的正反面颜色常不一致,以及在菌落边缘的琼脂平面有变形的现象等等。
8.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各有何特点?立克次氏体:1.细胞壁较大,光镜下见2.细胞形态多样,自球状、双球状、杆状至丝状等均有3.有细胞壁,G- 4.除少数外,均在真核细胞内营细胞内专性寄生 5.以二分裂方式繁殖6.存在不完整的产能代谢途径,不能利用葡萄糖或有机酸,只能利用谷氨酸和谷氨酰胺产能7.对四环素和青霉素等抗生素敏感8.对热敏感9.一般可培养在鸡胚、敏感动物或HeLa细胞株(子宫颈癌细胞)的组织培养物上10.基因组很小衣原体:1.有细胞构造2.细胞内同时含有RNA和DNA两种核酸3.有细胞壁(但缺肽聚糖)4.有核糖体5.缺乏产生能量的酶系,须严格细胞内寄生6.以二分裂方式繁殖7.对抑制细菌的抗生素和药物敏感8.只能用鸡卵黄囊膜、小白鼠腹腔或HeLa细胞组织培养物等活体进行培养支原体:1.细胞很小,直径一般为150~300nm,多数250nm左右,故光镜下勉强可见2.细胞膜含甾醇,比其他原核生物的膜更坚韧3.因无细胞壁,故G-且形态易变,对渗透压较敏感,对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不敏感4.菌落小,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呈特有的“油煎蛋”状5.以二分裂和出芽等方式繁殖6.能在含蛋清、酵母膏和甾醇等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生长7.多数能以糖类作能源,能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氧化型或发酵型产能代谢8.基因组很小9.细菌通过何种方式繁殖后代,其菌落有何特点?繁殖方式:细菌可以以无性或者遗传重组两种方式繁殖,最主要的方式是以二分裂法这种无性繁殖的方式:一个细菌细胞细胞壁横向分裂,形成两个子代细胞。
并且单个细胞也会通过如下几种方式发生遗传变异:突变(细胞自身的遗传密码发生随机改变),转化(无修饰的DNA从一个细菌转移到溶液中另一个细菌中),转染(病毒的或细菌的DNA,或者两者的DNA,通过噬菌体转移到另一个细菌中),细菌接合(一个细菌的DNA通过两细菌间形成的特殊的蛋白质结构,接合菌毛,转移到另一个细菌)。
细菌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获得DNA,然后进行分裂,将重组的基因组传给后代。
许多细菌都含有包含染色体外DNA的质粒。
特点:细菌的菌落有其自己的特征,一般呈现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的颜色一致等。
其原因是细菌属单细胞生物,一个菌落内无数细胞并没有形态、功能上的分化,细胞间充满着毛细管状态的水。
10.什么是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包括哪几类?概念:即广义的细菌,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
包括:(根据外表特征把原核生物粗分为6种)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
第二章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菌物界、真菌、酵母菌、霉菌、菌丝、假菌丝、和蕈菌?菌物界:指与动物界、植物界相并列的一大群无叶绿素、依靠细胞表面吸收有机养料、细胞壁一般含有几丁质的真核微生物。
一般包含真菌,粘菌和假菌。
真菌:是最重要的真核微生物,特点是:1.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 3.细胞壁多数含几丁质4.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5.以产生大量无性和(或)有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6.陆生性较强酵母菌: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霉菌:通常指那些菌丝体较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菌丝:真菌营养体,管状的细丝假菌丝:长大的子细胞与母细胞不立即分离,其间仅以狭小的面积相连,则这种藕节状的细胞串就称为假菌丝蕈菌:通常指那些能形成大型肉质子实体的真菌,包括大多数担子菌类和极少数的子囊菌类2、什么是单细胞蛋白(SCP)?又叫微生物菌体蛋白,是利用发酵法培养微生物而获得的菌体蛋白3、真菌的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各包括有哪些?无性孢子:游动孢子,胞囊孢子,分生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芽孢子,掷孢子有性孢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4、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包括哪些?芽殖:各属酵母菌都存在无性裂殖:在裂殖酵母菌中存在节孢子酵母菌的产生无性孢子掷孢子裂殖方式厚垣孢子有性(产子囊孢子)5、霉菌和酵母菌的菌落特征?霉菌:菌落形态较大,质地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松或紧的蛛网状,绒毛状,棉絮状或毡,状;菌落与培养基间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的正面与反面的颜色、构造,以及边缘与中心的颜色、构造常不一致等。
酵母菌:一般呈现较湿润、较透明、表面较光滑,容易挑起,菌落质地均匀,正面与反面以及边缘与中央部位的颜色较一致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1.何为病毒,病毒粒子?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点是什么?病毒:是一类有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其本质是一种只含DNA或RNA的遗传因子,它们能以感染态和非感染态两种状态存在病毒粒子:专指成熟的,结构完整的和有感染性的单个病毒特点:1.形体极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故必须在电镜下才能观察2.没有细胞构造,其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故又称“分子生物”3.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 4.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组分5.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6.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并可长期保持其侵染活力7.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8.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2.病毒粒子包括哪些基本结构?病毒粒的基本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核酸位于它的中心,称为核心或基因组,蛋白质包围在核心周围,形成了衣壳,核心和衣壳合称核衣壳,核衣壳外还被一层含蛋白质或蛋白糖的脂类双层膜覆盖着,这层膜成为包膜,有的包膜上还长有刺突等附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