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功率放大器实验
- 格式:ppt
- 大小:4.72 MB
- 文档页数:41
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TDA2030型功率放大器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班级:电气10-2班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内容摘要本课程设计是以集成电路TDA2030A为中心组成的功率放大器,它具有失真小,外围元件少,装配简单,功率大,保真度极高等特点。
其有单电源和双电源两种接法,在本设计中使用双电源接法。
功放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功放有很多种,本次实验用集成块做功率放大器,其主要特点是上升速率高、瞬态互调失真小,。
TDA2030A 集成电路的特点是外围电路简单,使用方便。
在现有的各种功率集成电路中,它的管脚属于最少的一类,总共才5端,外型如同塑封大功率管,这就给使用带来不少方便。
相对而言,TDA2030A被广泛应用,功放效果也很好,噪声小。
TDA2030A单级放大一般是33倍左右,如果放大倍数没有达到要求,可以加前置放大,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放大倍数。
关键词:TDA2030;功放;集成块目录第一章概述 (4)1.1 设计目的: (4)1.2 功能实现: (4)第一章概述1.1 设计目的:(1) 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加深对集成运算放大器工作原理的认识。
(2) 通过思考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来加深对电子技术知识的认识。
(3) 通过动手焊接电路和查找线路中的故障来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1.2 功能实现:本实验是以集成电路TDA2030A为中心组成的功率放大器,能实现对立体声音频信号进行放大。
该功率放大器的核心功能是放大输入音频和调节输出音频。
具有失真小,装配简单,功率大,保真度高等特点。
二总体设计思路和方案:2.1 设计思路:音频功率放大器主要由电源电路、左右声道的功率放大器和音调调节电路3部分组成。
电源电路接口采用桥式整流电路;音量调节电路是对音频中的高低音的调节,可以实现对音频输出的控制;功率放大级是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部分,它决定输出功率的大小,要求输出功率高,输出功率大的特点。
2.2 设计方案:首先认真学习和了解TDA2030A的功能,熟悉各个元器件的参数等。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指导老师: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实验类型: 研究探索型实验 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理解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学习手工焊接和电路布局组装方法。
3、提高电子电路的综合调试能力。
4、通过myDAQ 来分析理论数据和实际数据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音频功率放大电路,也即音响系统放大器,用于对音频信号的处理和放大。
按其构成可分为前置放大级、音调控制级和功率放大级三部分。
作为音响系统中的放大设备,它接受的信号源有多种形式,通常有话筒输出、唱机输出、录音输出和调谐器输出。
它们的输出信号差异很大,因此,音频功放电路中设置前置放大级以适应不同信号源的输入。
为了满足听众对频响的要求和弥补设置了音调控制放大器,希望能对高音、低音部分的频率特性进行调节扬声器系统的频率响应不足,。
为了充分地推动扬声器,通常音响系统中的功率放大器能输出数十瓦以上功率,而高级音响系统的功放最大输出功率可达几百瓦以上。
扩音机的整机电路如下图所示,按其构成,可分为前置放大级,音调控制级和功率放大级三部分。
专业: 姓名:学号: 日期: 地点: 桌号装订线点名册上的序号前置 放大级 音调控制 放大级 功率 放大级前置放大电路:前置放大级输入阻抗较高,输出阻抗较低。
前置放大级的性能对整个音频功放电路的影响很大,为了减小噪声,前置级通常要选用低噪声的运放。
由A1组成的前置放大电路是一个电压串联负反馈同相输入比例放大器。
理想闭环电压放大倍数为:231R R A vf +=输入电阻:1R R if = 输出电阻:0of =R 功率放大级:对于功率放大级,除了输出功率应满足技术指标外,还要求电路的效率高、非线性失真小、输出与音箱负载相匹配,否则将会影响放音效果。
集成功率放大器通常有OTL 和OCL 两种电路结构形式。
集成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集成功率放大器实验目的:1. 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2. 学习使用实验仪器和测量方法,观察和分析集成功率放大器的性能。
实验仪器:1. 集成功率放大器实验板;2. 示波器;3. 可变电压源。
实验步骤:1. 搭建集成功率放大器电路:将集成功率放大器实验板连接示波器和可变电压源。
示波器连接在集成功率输出端,可变电压源连接在集成功率输入端。
2. 调节可变电压源输出电压,观察集成功率输出波形在不同电压下的变化情况。
记录输出波形的峰值电压和谷值电压。
3. 调节可变电压源输出电压的幅度和频率,观察集成功率输出波形的畸变情况。
记录输出波形的失真程度。
4. 测量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增益,通过改变可变电压源输出电压,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度,计算增益值。
5. 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测量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带宽,找到输出信号的幅度下降3dB的频率点。
实验结果:1. 在不同的输入电压下,观察到集成功率输出波形的峰值和谷值电压的变化情况。
可以得到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
2. 在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时,观察到集成功率输出波形的失真程度,可以得到输入信号频率和输出信号失真程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3. 测量得到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增益值和带宽。
实验结论:1. 集成功率放大器可以将输入信号的幅度放大到更高的幅度,使得信号能够驱动更高阻抗的负载。
2. 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增益和带宽受输入电压和频率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工作条件。
实验中可能的误差:1. 仪器误差:示波器的测量误差、可变电压源的输出误差等;2. 环境误差: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 人为误差:操作不精准、读数误差等。
改进措施:1. 使用精度更高的仪器进行测量;2. 在实验过程中控制环境条件,确保实验的准确性;3. 注意操作细节,提高操作的精准度。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了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并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对集成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共8篇)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课程设计课程名称题目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目录引言 (2)模拟电子技术功率放大器12网络工程本2郭能51202032019 孙艳孙长伟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2)1.1 设计任务 (2)1.2 设计要求 (2)二、方案设计...................................................(3)三、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4)四、电路仿真与调试.............................................(6)五、性能测试与分析..........................................(7)六、总结......................................................(8)七、参考文献 (8)OTL功率放大器引言:OTL(Output transformerless )电路是一种没有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电路。
过去大功率的功率放大器多采用变压器耦合方式,以解决阻抗变换问题,使电路得到最佳负载值。
但是,这种电路有体积大、笨重、频率特性不好等缺点,目前已较少使用。
OTL 电路不再用输出变压器,而采用输出电容与负载连接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使电路轻便、适于电路的集成化,只要输出电容的容量足够大,电路的频率特性也能保证,是目前常见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
它的特点是:采用互补对称电路(NPN、PNP参数一致,互补对称,均为射随组态,串联,中间两管子的射极作为输出),有输出电容,单电源供电,电路轻便可靠。
两组串联的输出中点”可理解为采用互补对称电路(NPN、PNP参数一致,互补对称,均为射随组态,串联,中间两管子的射极作为输出)。
LM324+TDA2030集成功率放大器安装与调试◆实训目的通过集成功率放大器基本工作原理的学习,熟悉主要集成功放的组成及应用。
通过对集成功放的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安装、调试、检测和维修训练,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⑴、熟悉集成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不同类型,熟悉常用集成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⑵、熟悉电子元件成形技术及整机电子装配工艺,能熟练阅读整机电子电路图,掌握电原理图的识读方法。
⑶、掌握集成音频功率放大器安装与调试、测试和检修方法。
2、技能目标⑴、能够阅读集成功率放大器电路图和印制电路图。
⑵、掌握电子产品整机安装工艺,阅读装接工艺文件。
⑶、熟练使用有关仪器仪表,能够正确测试电子元器件。
⑷、能够按照工艺要求正确安装、调试和检测集成功率放大器。
⑸、具备对集成功率放大器典型故障分析和检修的初步能力。
集成功放电路种类很多,一般用集成功放和外围元件构成OTL 或OCL 电路,集成功放具有体积小、工作稳定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 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教学内容一、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本次训练电路为立体声功率放大器。
由一片LM324运放作前置放大,可对输入的立体声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及两片TDA2030A 构成,左右声道各用一片TDA2030A 集成块做末级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1、TDA2030A 集成电路的特点: ①、上升速率高、瞬态互调失真小,瞬态互调失真是决定放大器品质的重要因素,这是该集成功放的一个重要优点。
②、输出功率大,而保护性能比较完善。
TDA2030A 的输出功率能达到18W (Po=18W 、RL=4Ω),若使用两块电路组成BTL 电路,输出功率可增至35W 。
大功率集成块由于所用电源电压高、输出电流大,在使用中往往导致损坏。
然而在TDA2030A 集成电路中,设计了较为完善的保护电路,一旦输出电流过大或管壳过热,集成块能自动地减流或截止,得到保护。
③、外围电路简单,使用方便。
湖北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报告课程: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姓名:学号:专业:班级:1204时间:2013 年12月15日七.OTL功率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理解OTL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学会OTL电路的调试及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图7-1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电路二、试验原理图7-1所示为OTL低频功率放大器。
其中由晶体三极管T1组成推动级,T2,T3是一对参数对称的NPN和PNP型晶体三极管,他们组成互补推挽OTL功放电路。
由于每一个管子都接成射极输出器形式,因此具有输出电阻低,负载能力强等优点,适合于作功率输出级。
T1管工作于甲类状态,它的集电极电流I c1的一部分流经电位器R W2及二极管D,给T2.T3提供偏压。
调节R W2,可以使T2.T3得到适合的静态电流而工作于甲.乙类状态,以克服交越失真。
静态时要求输出端中点A的电位U A=1/2U CC,可以通过调节R W1来实现,又由于R W1的一端接在A点,因此在电路中引入脚.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一方面能够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同时也改善了非线性失真。
当输入正弦交流信号U i时,经T1放大.倒相后同时作用于T2.T3的基极,U i的负半周使T2管导通(T3管截止),有电流通过负载R L,同时向电容C0充电,在U i的正半周,T3导通(T2截止),则已充好的电容器C0起着电源的作用,通过负载R L放电,这样在R L上就得到完整的正弦波.C2和R构成自举电路,用于提高输出电压正半周的幅度,以得到大的动态范围.OTL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1.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 om理想情况下,P om=U CC2/8R L,在实验中可通过测量RL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来求得实际的P OM=U O2/R L。
2.效率=P OM/P E 100% P E-直流电源供给的平均功率理想情况下,功率M ax=78.5%.在实验中,可测量电源供给的平均电流I dc,从而求得P E=U CC I dc,负载上的交流功率已用上述方法求出,因而也就可以计算实际效率了。
集成放大电路实验原理
集成放大电路实验原理:
集成放大电路是一种电子电路,能够将输入信号放大并输出。
它通常由一个差分放大器和一个输出级组成。
差分放大器是集成放大电路的核心部分,它由两个相同但互相反向连接的晶体管组成。
这两个晶体管分别将输入信号加到它们的基极上,并将输出信号从它们的集电极输出。
差分放大器通过放大输入信号的差值来实现放大功能。
输出级是用来增加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部分,它通常由一个功率放大器组成。
功率放大器将差分放大器的输出信号放大到足够的水平,以便能够驱动外部负载。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将待放大的信号输入到差分放大器的输入端,并将输出信号连接到输出级。
为了使放大器工作正常,通常会对其进行偏置设置,以使晶体管在适当的工作点上工作。
在实验中,可以对不同的输入信号进行测试和观察,以研究放大器的放大性能和线性度。
还可以改变偏置设置和调整放大倍数,以获得更好的放大效果。
总之,集成放大电路实验原理是通过差分放大器和输出级的组合,将输入信号放大并输出。
实验中可以测试不同的输入信号和调整放大倍数,以研究放大器的性能。
模电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实验时间:第()周,星期(),时段()实验地点:教()楼()室
指导教师:
学号:
班级:
姓名: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功率放大电路的调试及输出功率、效率的测量方法;
2.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外围电路元件参数的选择和集成功率放大器的使用方法。
二. 实验仪器设备
1.实验箱
2.示波器
3.万用表
4.电流表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集成功率放大器实验电路
1、连接电路:
接入正负电源(+V CC 、-V EE ); 接入负载电阻R L ; 串入电流表;
2、打开电源开关,记录电流表的读数,即为静态电流I E ;
3、将电流表换至较高档位,接入输入信号V i ,按后面要求进行测量。
负载电阻R L =8.2Ω时,按表分别用示波器测量输出电压峰值为2V 和4V 时的电流I E ,计算输出功率P O 、电源供给功率P E 和效率
η ;
V
CC
⨯=I P E
E
P
P E
O
=η
逐渐增大输入电压,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记录最大不失真时的输出电压的峰值
V
o max
(有效值)和电流I E ,并计算此时的输出功率P O ,电源供给功率P E 和效率
η,填表。
课程名称: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Ⅱ指导老师:成绩: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复杂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
2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特点。
3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及音调控制原理。
4.学习复杂电子电路的分模块调试方法。
5. 学习扩音机电路的特性参数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 整机电路设计整机电路主要分为:前置电路、音调电路、功放电路、音量调节、退耦电路、电路负载、电源保护电路几部分。
其中主要部分为前置放大电路、音量调节电路、功率放大电路。
2.前置放大电路前置放大级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功率放大,同时消除自激震荡。
为了减小噪声,前置级通常选用低噪声的运放。
由A1组成的前置放大级是一个同相比例放大器,具有较高的输入电阻。
前置放大级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Rif=R1,输出电阻Rof=03.音调控制级电路音调控制级的主要功能是:分别对高音和低音的信号进行调节,来满足不同声音的要求。
音调控制级通过不同的负反馈网络和输入网络,使得放大器的Af随信号频率的不同而改变,从而达到音调控制的目的。
音调控制级由音调控制网络和运算放大器A2组成,为电压并联型负反馈电路。
调节RP1和RP2可以改变放大器的Af,达到音调控制的效果。
(1)低音部分在低频区,C6、R7支路可视为开路,反馈网络主要由上半部分电路起作用,R5的影响可忽略;低音时上半部分电路实质上是一个一阶有源低通滤波器。
①RP1活动端移至A点转折频率为:②RP1活动端移至B点时转折频率为:(2)高音部分高音时,下半部分电路实质上是一个一阶有源高通滤波器。
①RP2活动端移至C点转折频率为:②RP2活动端移至D点转折频率为:4.功率放大级功率放大级的主要功能:主要进行功率放大。
集成电路的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与测试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通信设备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RF)功率放大器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器件之一,具有放大无线信号、提高通信距离和传输速率等主要作用。
本文将从集成电路的角度出发,探讨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原理、常见技术、测试方法和应用前景。
一、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原理射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用于向电子设备输入射频信号的放大器,能够输出较大的放大功率。
其通常由输入匹配网络、放大器、输出匹配网络和直流电源四部分组成。
其中,输入匹配网络用于匹配输入信号和功率放大器的输入阻抗;放大器是实现信号放大的核心部件;输出匹配网络用于匹配输出阻抗和负载(如天线、滤波器等);直流电源用于提供放大器所需的直流电压,以维持其正常工作。
在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放大器的线性度、稳定性、带宽等。
其中,线性度是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在信号输入量较小的情况下,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增益输出与输入信号之间呈线性增加关系。
然而,当输入信号过大时,放大器的输出增益将不再呈线性增加,而是出现非线性失真现象,导致输出信号扭曲变形,降低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常见技术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和应用非常广泛,同时也涌现了不少新型的技术。
以下是其中的几种常见技术:1、高效率功率放大器技术高效率功率放大器技术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材料研究高效功率放大器的技术。
该技术能够有效利用电源,提供功率放大器所需的电能。
在高速数码信号传输领域,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
2、宽带功率放大器技术宽带功率放大器技术是一种能够应对多种频率信号的功率放大器。
在现有的通信系统中,频率范围十分广泛,因此需要一种宽带功率放大器来满足各种信号的放大需求。
3、全固态功率放大器技术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固态功率放大器技术也逐渐成熟。
该技术能够在多个频段实现全负载、多个模拟和数字信号的放大。
功率放⼤器实验报告(终)南昌⼤学实验报告学⽣姓名:王晟尧学号: 6102215054 专业班级:通信152班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期:实验成绩:⾳频功率放⼤电路设计⼀、设计任务设计⼀⼩功率⾳频放⼤电路并进⾏仿真。
⼆、设计要求已知条件:电源9±V 或12±V ;输⼊⾳频电压峰值为5mV ;8Ω/0.5W 扬声器;集成运算放⼤器(TL084);三极管(9012、9013);⼆极管(IN4148);电阻、电容若⼲基本性能指标:P o ≥200mW (输出信号基本不失真);负载阻抗R L =8Ω;截⽌频率f L =300Hz ,f H =3400Hz扩展性能指标:P o ≥1W (功率管⾃选)三、设计⽅案⾳频功率放⼤电路基本组成框图如下:⾳频功放组成框图由于话筒的输出信号⼀般只有5mV 左右,通过话⾳放⼤器不失真地放⼤声⾳信号,其输⼊阻抗应远⼤于话筒的输出阻抗;滤波器⽤来滤除语⾳频带以外的⼲扰信号;功率放⼤器在输出信号失真尽可能⼩的前提下,给负载R L (扬声器)提供⼀定的输出功率。
应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分配各级电路的增益,功率计算应采⽤有效值。
基于运放TL084构建话⾳放⼤器与宽带滤波器,频率要求详见基本性能指标。
功率放⼤器可采⽤使⽤最⼴泛的OTL (Output Transformerless )功率放⼤电路和OCL (Output Capacitorless )功率放⼤电路,两者均采⽤甲⼄类互补对称电路,这种功放电路在具有较⾼效率的同时,⼜兼顾交越失真⼩,输出波形好,在实际电路中得到了⼴泛的应⽤。
对于负载来说,OTL 电路和OCL 电路都是射极跟随器,且为双向跟随,它们利⽤射极跟随器的优点——低输出阻抗,提⾼了功放电路的带负载能⼒,这也正是输出级所必需的。
由于射极跟随器的电压增益接近且⼩于1,所以,在OTL电路和OCL电路的输⼊端必须设有推动级,且为甲类⼯作状态,要求其能够送出完整的输出电压;⼜因为射极跟随器的电流增益很⼤,所以,它的功率增益也很⼤,这就同时要求推动级能够送出⼀定的电流。
集成电路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集成电路和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本文将重点介绍集成电路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一、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概念射频功率放大器是指在射频频率范围内的功率放大器,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信号放大和驱动负载的功率。
一般来说,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范围在几百千赫到几千兆赫之间,而功率范围则在几百瓦到几十瓦之间。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频率响应、功率输出、效率、线性度、带宽、噪声和可靠性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电路的物理尺寸和材料成本等因素。
二、集成电路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原理基本的集成电路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通常由一个输入网络、一个放大器和一个输出网络组成。
其中,输入网络和输出网络通常用于匹配阻抗和抑制谐波,而放大器则是主要的信号处理单元。
在设计射频功率放大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晶体管。
而晶体管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需要达到的功率输出和频率范围。
同时,还需要对晶体管的偏置点进行优化,以提高其线性度和效率。
在放大器的选择和偏置点设置之后,接下来需要对输入网络和输出网络进行设计。
输入网络需要匹配信号源的阻抗,并通过调节其参数(如电容和电感)来优化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输出网络则需要匹配负载的阻抗,并通过调节其参数来抑制反射波和谐波。
三、集成电路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实现方法在进行集成电路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实现时,一种常见的设计方法是使用基于微波传输线的设计技术。
该技术基于在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同轴电缆或微波传输线来传输射频信号。
基于微波传输线的设计方法将电路转换为等效传输线模型,并使用S参数(也称为散射参数)描述电路的行为。
通过适当选择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和长度,可以实现输入网络和输出网络的匹配。
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集成电路设计软件来模拟和分析电路的行为。
通过使用这些软件可以进行电路的优化,并在仿真过程中检验电路的性能。
实验十四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安装与测试一.实验目的1.掌握集成功率放大器外围电路元件参数的选择和集成功率放大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功率放大电路的调整和指标测试。
二.预习要求1.了解LA4100 ~ LA4102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内部电路及引脚功能。
2.根据LA4100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原理图,分析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外接元器件的作用,了解电源电压范围及集成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三.实验原理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给负载R L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
当负载一定时,希望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尽可能大,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效率尽可能高。
由于集成功率放大器具有性能稳定,工作可靠,安装与调试简单等优点,因此在音响设备中普遍采用集成功率放大器。
图1是集成功率放大器LA4100(LA4101、LA4102)的内部电路图,它们由输入级、中间级(第二级和第三级)和输出级三部分组成。
输入级是由T1、T2组成的单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动放大电路。
外接电源E C经过T3、R4、R5和T5组成的分压网络,在端点10上产生直流电压U10,其值等于E C/2。
该直流电压通过电阻R1加到T1的基极,作为T1的基极偏置电压。
输出端点1通过R11接到T2管的基极,实现交直流负反馈。
其中,直流负反馈用来稳定输出端点1的直流电位,使它维持在E C/2上。
交流负反馈用来稳定整个放大器的增益,并改善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
中间级由第二级和第三级组成。
其中第二级是由T4管组成的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T5、T6管组成的镜象恒流源是该放大器的集电极有源负载。
因此第二级放大器具有很高的增益。
第三级是由T7管组成的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它为输出级提供所需的推动电压。
输出级是由T8~T14管组成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其中,T12和T13组成等效的NPN 管,T8和T14组成等效的PNP管。
为了克服交越失真,将T12的集电极直流电压通过R8加到T8管和T12管的基极,同时,电源电压E C通过R9加到T8管的发射极,并通过T9~T11管加到输出端点1,以保证加到T8、T12和T13管B、E间的静态电压大于各管的导通电压,而T14管所需的偏置电压则由T8管提供。
3.8集成功率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了解OT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的调试方法2.熟悉集成功率放大器TD2030的主要性能和使用3.熟悉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及其性能指标的测量和它的调整方法二.功率放大器的原理(一)功率放大器的特点和分类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给某些电子设备中换能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如:收音机中的扬声器、继电器中的电感线圈等。
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信号的非线性矢量尽可能小,效量尽可能高功率放大器根据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电流的不同,可分为甲类、乙类、甲乙类三种。
甲类功率放大器的电流i c>0,三极管在信号一周内导通,电源始终不断地输送功率,在没有信号输入时(即静态),这些功率全部消耗在管子和电阻上;当有信号输入时(即动态),其中一部份转化为有用的输出功率,所以,输出功率较小,输出功率较低。
(二)互补推挽功率放大器乙类、甲乙类功率放大器虽然效率高,但它的输出波形严重失真,为了妥善解决失真和效率的矛盾,采用了互补推挽式电路,如图3-8-1+ --Vcc+-Uo 图 3-8-1基本互补推挽电路图3-8-1中,当U i=0,T1、T2截止,U o=0,当U i为正半周,T2截止,T1放大,负载上有电流流过,负半周时,T1截止,T2放大,两只管子在无信号时均不工作。
而有信号时,轮流导通,故称互补推挽式电路。
T1、T2的静态工作点分别为Q1(U eq1=0,I ceq1=0),Q2(U ceq2=0。
I ceq2=0)鉴于T 1、T 2特性完全对称,的交流负载线斜率相等,图解分析如图3-8-2所示。
若u i =U im sinωt,输出信号的电压幅值为U om ,输出信号的电流幅值分别为I om ,三极管T 1、T 2的交流电压幅值和电流幅值分别为U cem 、I cm .。
1. 输出功率P o =I o U=(L cemcem cm om om om om R U U I U I U I 221212122=⋅==⋅3-8-1由图3-8-1,可知U cem(max)≈V cc所以 P o(max)≈ L2R 2Vcc3-8-22. 直流电源供给功率Pv电路中,正、负在一周期内轮流供电,电路的对称性使正负电源供给功率相等,所以电源总供给功率为单个电源供给功率的两倍。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仿真测试姓名:孙伟皓专业:通信工程学号:30120141032日期:2016年7月16日一、摘要集成功放是音响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音响设备、通信和电动控制系统中。
集成功放的作用是向负载提供足够大的信号功率。
集成功放与分立元件相比的优点: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外接元件少、调试简单、使用方便,分立元件使用更灵活,显著地减小饿了元器件大小和元器件之间互相连线的距离,从而极大程度提高了电路的工作效率。
集成功放的主要缺点是:输出功率受限制、过载能力较分立元件的功放电路差,原因是集成功放增益较大,易产生自激振荡,AF=-1(电路存在多级放大时),其后果轻则使功放管损耗增加,重则会烧毁功放管。
因此,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在调整、测试和使用时,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而电路的仿真和检测,可极大程度地进行测量,将不必要的损耗降至最低。
二、实验目的1、通过multisim电路仿真软件对集成功率放大电路进行仿真,并进行测试和研究。
2、掌握multisim电路仿真软件的信号源、示波器、波特图仪和瓦特表使用方法。
3、了解功率放大电路的应用电路及主要指标测量方法。
4、对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进行分析。
三、实验内容实验电路采用《现代电子实验技术》中实验九——集成功率放大器电路仿真测试中实验电路。
该实验电路采用TDA2030功放芯片。
其采用超小型封装(TO-220),提高组装密度,且输出功率较大,Po=18W(RL=4Ω),失真度小于0.5%,交越失真小,内含各种保护电路,如自动限制功耗的短路保护(输出晶体管的工作点保持在安全工作区内)、地线偶然开路和电源极性反接(Vmax=12V),热保护,负载泻放电压反冲等,因此工作安全可靠。
根据掌握的资料,在各国生产的单片集成电路中,输出功率最大的不过20W,而TDA 2030的输出功率却能达18W,若使用两块电路组成BTL电路,输出功率可增至35W。
因此,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款式收录机和高保真立体声设备中引脚定义为:1脚是正向输入端2脚是反向输入端3脚是负电源输入端4脚是功率输出端5脚是正电源输入端极限参数为:1、按图连接电路,并连接上所示仪表。
实验八(选)集成功率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集成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2、掌握集成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及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1、示波器
2、信号发生器
3、万用表
三、预习要求
1、复习集成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
2、图8-1电路中,若V CC=l2V,RL=8Ω估算该电路的P Om、PV值。
3、阅读实验内容,准备记录表格。
四、实验内容
1、按图8-1电路在实验板上插装电路。
不加信号时测静态工作电流。
图8-1
2、在输入端接lkHZ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逐渐增加输人电压幅度,直至出现失真为止,记录此时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幅值,并记录波形。
3、去掉10P电容,重复上述实验。
4、改变电源电压(选5V,9V两档)重复上述实验。
五、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测量值、计算各种情况下P oM、P v及η。
2、作出电源电压与输出电压、输出功率的关系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