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考生成绩表(1)
- 格式:xls
- 大小:90.00 KB
- 文档页数:22
新课标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方框中,否则不得分。
共30分)1.如图1所示,放在桌面上的茶壶处于静止状态,对于该静止的茶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茶壶受到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这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 茶壶受到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这是一对平衡力C .茶壶静止是因为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小于茶壶受到的重力D .茶壶静止是因为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大于茶壶受到的重力2.图5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轿车已进入千家万户。
下列有关小轿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用力推静止的车但未推动,是因为人对车的推力小于路面对车的摩擦力 B .司机及前排乘员行驶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C .轿车行驶时车体上方空气对小车向下的压强大于车体下方空气向上的压强D .行驶时以司机为参照物,轿车是静止的4.当轮船从东海驶向长江时,它受到的浮力将( )。
A .不变 B .变小 C .变大 D .无法判断 5、潜水艇从潜行变为上浮,在浮出水面之前,所受海水的压强和浮力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 、压强减小,浮力不变 B 、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C 、压强不变,浮力变大 D 、压强不变,浮力变小 6. 据美联社报道,“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由于车轮陷入到细沙中而被困在火星表面的一个沙丘上,一直动弹不得,这与沙丘能够承受的压强较小有关.如果你是火星探测器的设计者,为了减小探测器对地面的压强,可行的改进方法是 ( ) A .增大探测器的质量 B .车轮使用履带式C .减小车轮表面的粗糙程度D .减少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7.中国跳水队被人们称为“梦之队’,如图是跳水运动员跳水时的情景,运动员在离开跳板到落入水的过程中 ( )A 、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增大,机械能不变B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机械能减小C 、运动员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不变D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增大D 筷 子 A 钳 子 C 天 平 B 镊 子 图18. 如图5所示,拉力F =125 N ,在10 s 内将重物匀速提升2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拉力F 做的功是250 JB .物体重是300 NC .拉力F 的功率为25W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2m/s 10.如图7所示,桌面上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平底杯子,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A B 、两点到杯子底部的距离相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自评报告师院附中师院附中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自评报告一、试题评价(一)命题意图本次试题命制严格按照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和数学方法实行考查。
试卷充分贯彻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水平”的原则,试卷表现出“表达基础,突出有效,注重综合”的特点,整体上语言通俗简洁,以数学最基本的问题为载体,从学科整体意义和思想价值立意,有效地突出了对八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对初中数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命题基本原则1.表达基础性:试题题目突出“双基”的考查,严格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命题,试题的难、中、易比例约为0.5:2.5:7.2.表达全面性: 试题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考查,以激励学生为手段,以发展为目的,引导学生注重社会,拓宽视野,重视课堂、书本以外的数学.3.表达数学的应用性: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生产实际出发设计数学题目,试题表达应用性、生活性和时代性.4.表达灵活性和趣味性:试题考查学生灵活使用数学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数学素养.使学生感到数学好玩,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兴趣.5.表达数学学习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试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水平及作图等操作水平.6. 表达公正性:试题适合学生实际与学科教学实际,尤其注意对不同起点学生水平考查.试题的背景表达公平性,是每个学生所熟悉的问题.7. 表达导向性: 试题表达新课程理论,指导教师执行和把握《数学课程标准》.(三)试题结构1、该数学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试题考查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全部内容,考点每章均有分布,从试卷看,考查内容有第18章《平行四边形》、第19章《一次函数》、第16章《二次根式》、第17章《勾股定理》、第20章《数据的分析》以及勾股定理与四边形的综合题型,函数与四边形的综合题型。
杭州市下城区2014-2015学年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卡上填写校名、班级、姓名,正确涂写考试号;3.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凡题目中没有要求取精确值的,结果中应保留根号或π.一、仔细选一选(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注意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选取正确答案. 1.下列各点中,在第二象限的是( )A .()1,2B .()1,2-C .()0,2D .()1,2- 2.下列各组数不可能是一个三角形边长的是( )A .5,12,13B .5,7,7C .5,7,12D .101,102,103 3.已知a 为非负数,比较2a 与a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2a a ≥B .2a a ≤C .2a a <D .2a a > 4.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A .若21>-x ,则2>-xB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C .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的和等于一个平角D .任何一个角都比它的补角小5.如图,等边△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其中顶点()1,1A --,()3,1B -,则顶点C 的坐标为( ) A .(B . (C . ()1- D . ()2-6.如图,在△ABC 中,AB =AC ,且D 为BC 上一点,CD =AD ,AB =BD , 则∠B 的度数为( )CBAyx o(第5题)DCAD为CA 延长线上一点,DE ⊥BC 于E ,交AB 边于点G ,则图中与 ∠D 相等的角的个数为(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8.如图,点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ACB =∠ECD =060, ∠E =∠D =040,EC =D C .连结BE ,AD ,分别交AC ,CE 于 点M ,N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A =∠B B .△CME ≌△CND C .CM =CN D .∠BMC =∠DNC9.如图,在△ABC 中,AB =AC ,BD =12BC ,等边△BEF 的顶点F 在BC 上,边EF 交AD 于点P ,若BE =10,BC =14,则PE 的长为( ) A .1 B .2 C .3 D .410.如图(1),一架长为20米云梯AB 斜靠在竖直的墙ON 上,这时云梯下端B 到墙底端O 的距离BO =12米,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当消防员爬到距离地面457米时,他到墙面与地面的距离相等 B .如图(2),当梯子顶端A 沿墙下滑3米时,底端B 向外移动3米 C .如图(2),在梯子下滑过程中,梯子AB 与墙 ON ,地面OM 构成的三角形面积存在最大值, 最大值为1002米D .若在射线ON 上存在一点G ,使得△ABG 为 等腰三角形,则AG =252米 二、 认真填一填(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要注意认真看清楚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1.直线1=-+y x 不经过第 象限.12.命题“对顶角相等”的条件部分是_ ,结论部分是 . 13.如图,在△ABC 中,AB =AC =17,BC =16,AD 为中线,BE ⊥AC ,垂足为E ,则AD = ,BE = .CEBDANMEDBA14.把点(),3A a -向左移动3个单位得点B ,点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点C ;若点A ,C 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则a = . 15.若不等式组13,x x a<≤⎧⎨≤⎩ 有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6.在△ABC 中,AB =AC ,点D 在BC 边上,连接AD ,若AD =BD ,且△ADC 为等腰三角形,则∠BAC 的度数为 .三、全面答一答(本题有7个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如果觉得有的题目有点困难,那么把自己能写出的解答写出一部分也可以. 17.(本小题满分6分) 解下列不等式(组):(1)3124x x -<+ (2)()5231131722x x x x->+⎧⎪⎨-≤-⎪⎩18.(本小题满分8分)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A =∠B =Rt ∠(1)用直尺和圆规,在线段AB 上找一点E ,使得EC =ED ,连接EC ,ED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图形中,若∠ADE =∠BEC ,且CE =3,BC ,求AD 的长. 19.(本小题满分8分)某业主贷款2.2万元购进一台机器,生产某种产品.已知产品的成本是每个5元,售价是 每个8元,应付的税款和其他费用的和是售价的10%.若每个月能生产并销售2000个产品. (1)问每个月所获得利润为多少元? (2)问至少几个月后能赚回这台机器的贷款?20.(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已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 =090,BE 是∠ABC 的平分线, DE ⊥BC ,垂足为D .(1)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不需证明; (2)请你判断AD 与BE 是否垂直,并说明理由; (3)如果BC =12,求AB +AE 的长.21.(本小题满分10分)在一条笔直的道路上有相距9千米的A ,B 两地,甲以3km /h 的速度从A 地走向B 地,出发 0.5h 后,乙从B 地以4.5km /h 的速度走向A 地,甲、乙两人走到各自终点停止.设甲行走的时间为t (h ). (1)分别写出甲、乙两人与A 地的距离s 与时间t 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相应的t 的取值范围; (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1)中的两个函数的图象;(3)当t 为何值时,甲、乙两人相距不大于3.75km .22.(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线,CE 是AB 边上的中线,DG ⊥CE 于G ,CD =AE . (1)写出CG 与EG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AD =12,AB =20,求CE 的长. 23.(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B =4,点P 为线段DC 上的一个动点.设DP =x ,由点A ,B ,C ,P 首尾顺次相接形成图形的面积为y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及x 的取值范围;(2)设(1)中函数图象的两个端点分别为M 、N ,且P 为第一象限内位于直线MN 右侧的一个动点,若△MNP 正好构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请求出满足条件的P 点坐标;(3)在(2)的条件下,若l 为经过()1,0-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Q 为l 上的一个动点,使得MNQ NMP S S ∆∆=,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Q 的坐标.B(第23题)(第21题备用)。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考试总分:120 分)一、听力(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30分)1.(30分)A. 听单句话(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根据所听句子的内容和所提的问题,选择符合题意的图画回答问题。
每小题听一遍。
( ) 1. What does the speaker mention?A B C( ) 2. Who is Karen?A B C( ) 3. Where has Jasmine never been?A B C( ) 4. Why does the speaker feel terrible?A B C( ) 5. What did Li Ming act in his last cartoon movie?A B CB. 听对话(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根据所听内容,回答每段对话后面的问题,在每小题所给的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每段对话听两遍。
听第一段对话,回答第6小题。
( ) 6. How will the man probably get to the airport?A. By underground.B. By bus.C. By taxi.听第二段对话,回答第7小题。
( ) 7. What does the boy think of running?A. Boring.B. Interesting.C. Exciting.听第三段对话,回答第8小题。
( ) 8. Who is an astronaut in Lisa’s family?A. Her brother.B. Her father.C. Her mother.听第四段对话,回答第9小题。
( ) 9. Which country does the man want to visit?A. France.B. England.C. Egypt.听第五段对话,回答第10小题。
( ) 10. Where does the man like to work best?A. In the bank.B. At the TV station.C. At the police station.听第六段对话,回答第11-12小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学情评估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
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在于()A.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B.完成祖国统一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始于()A.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中国共产党成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3.“十月金秋起风云,雾照边关烟满城。
唇亡齿寒安危系,义旗跨江助友邻。
”这首诗最能体现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的()A.原因B.经过C.结果D.意义4.1952年底,我国彻底摧毁了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这主要是因为开展了()A.辛亥革命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土地改革5.读“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表”,该表反映出()A.实施土地改革的必要性B.制定“一五”计划的必要性C.进行三大改造的必要性D.实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6.每年的全国“两会”是新一年开始最重要的会议。
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这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民主集中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7.下面是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比较表。
造成表中公私经济成分占比悬殊的原因是()项目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国民收入92.9% 7.1%工业总产值100% —商品零售额95.8% 4.2%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完成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8.“以阶级斗争为纲”“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等口号(或标语)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A.土地改革时期B.抗美援朝战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9.下图所示人物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学情评估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下列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2B.12C.15 D.a2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4 5-3 5=1 B.2+5=7 C.6÷3=2 D.(-2)2=2 3.已知(1,y1),(2,y2)是直线y=3x+2上的两点,则y1,y2的大小关系是() A.y1>y2B.y1=y2C.y1<y2D.无法比较4.当b<0时,一次函数y=x+b的图象大致是()5.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2和5,则第三边长为()A.13 B.13或119 C.13或15 D.1196.赵老师是一名健步走运动的爱好者,她用手机软件记录了某个月(30天)每天健步走的步数(单位:万步),将记录结果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在每天健步走的步数这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1.2,1.3 B.1.4,1.3C.1.4,1.35 D.1.3,1.3(第6题)(第8题) (第9题)7.已知数据a,b,c,d的方差是2,则数据a+3,b+3,c+3,d+3的方差是()A.2 B.5 C.6 D.98.如图,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是边AB ,AC ,BC 的中点,要判定四边形DBFE 是菱形,下列所添加条件不正确的是( ) A .AB =AC B .AB =BC C .BE 平分∠ABC D .EF =CF9.如图,点P 是边长为1的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点M ,N分别是AB ,BC 边的中点,则MP +PN 的最小值是( ) A.12 B .1 C. 2 D .210.已知直线y 1=kx +1(k <0)与直线y 2=mx (m >0)的交点坐标为⎝ ⎛⎭⎪⎫12,12m ,则不等式组mx -2<kx +1<mx 的解集为( ) A .x >12 B.12<x <32 C .x <32 D .0<x <32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计算:27-13=________.12.如图,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则应添加的一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添加一组即可).(第12题) (第15题) (第16题)13.某校规定学生的数学综合成绩由平时、期中和期末三项成绩按3∶3∶4的比计算所得.若某同学本学期数学的平时、期中和期末成绩分别是90分、90分和85分,则他本学期的数学综合成绩是__________分.14.已知一次函数y =(2m -1)x +3-2m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15.如图是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矩形ABCD 和矩形AEFG ,连接FC ,若AB =4 cm ,BC =3 cm ,则FC =__________.16.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4,AD =5,点E ,F 分别是边AB ,BC 上的动点(点E 不与A ,B 重合),EF =AB ,G 是五边形AEFCD 内满足GE =GF 且∠EGF =90°的点.下列结论:①∠GEB 与∠GFB 一定互补; ②点G 到边AB ,BC 的距离一定相等; ③点G 到边AD ,DC 的距离可能相等; ④点G 到边AB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2 2.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8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8分)计算: (1)12-3 3+|3-2|; (2)32×2-2 6÷2+12;(3)(2-3)2 023·(2+3)2 022-2⎪⎪⎪⎪⎪⎪-32-(-2)0.18.(8分)已知a ,b ,c 满足|a -7|+b -5+(c -4 2)2=0. (1)求a ,b ,c 的值;(2)判断以a ,b ,c 为边能否构成三角形,若能构成三角形,此三角形是什么形状?若不能构成三角形,请说明理由.19.(8分)阅读下面例题的解题过程.例:已知a=12+3,求2a2-8a+1的值.解:∵a=12+3=2-3(2+3)(2-3)=2-3,∴a-2=-3,∴(a-2)2=3,即a2-4a+4=3,∴a2-4a=-1,∴2a2-8a+1=2(a2-4a)+1=2×(-1)+1=-1. 请仿照上述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计算:12 023+ 2 022=________;(2)若a=110-3,求3a2-18a+5的值.20.(8分)某制衣厂加工车间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计划采用等级基本工资加计件工资的薪酬制度,基本方案是:按工人平均日制衣件数将他们分成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三个等级,分别给予每月2 500元、3 000元和4 000元的基本工资,另外再按每件衣服5元计算计件工资.为确定工人等级,制衣厂统计了车间30名工人最近三个月每人每天平均制衣件数(每月工作25天),数据如下表:(1)求这30名工人最近三个月每人每天平均制衣件数的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2)制衣厂计划每月工人的工资总额不超过18万元,若以最近三个月平均每天制衣的件数为依据,将平均每天制衣18件以下(含18件)的工人确定为初级工,平均每天制衣29件以上(含29件)的工人确定为高级工,其余的工人确定为中级工.请通过计算判断该等级划分是否符合制衣厂要求.21.(8分)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A(-2,-1),B(1,3)两点,并且交x轴于点C,交y轴于点D.(1)求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22.(10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DE∥AC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DB=DE;(2)若∠AOB=60°,BD=4,求四边形BCDE的面积.23.(10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AC=90°,E是BC的中点,AD∥BC,AE∥DC,EF⊥CD于点F.(1)求证:四边形AECD是菱形;(2)若AB=6,BC=10,求EF的长.24.(12分)A、B两个蔬菜基地要向C、D两城市运送蔬菜,已知A基地有蔬菜200吨,B基地有蔬菜300吨,C城市需要蔬菜240吨,D城市需要蔬菜260吨.从A基地运往C、D两城市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0元和每吨25元,从B 基地运往C、D两城市的费用分别为每吨15元和每吨18元,设从B基地运往C城市的蔬菜为x吨,A、B两个蔬菜基地的总运费为w元.(1)求w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写出总运费最小时的运送方案,并求出此时的总运费;(3)如果从B基地运往C城市的费用每吨减少m元(0<m<15且m≠2),其余线路的运费不变,请直接写出总运费最小时的运送方案.25.(14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EBF=45°,△ABE和△GBE关于直线BE对称.点G在BD上.(1)求∠FBC的度数.(2)延长BF交CD于点H,连接HG,FG.①求证:四边形GHCF是菱形;②CDCH的值为________.答案一、1.A 2.D 3.C 4.B 5.B 6.B 7.A 8.A 9.B10.B 提示:把点⎝ ⎛⎭⎪⎫12,12m 的坐标代入y 1=kx +1,可得12m =12k +1,解得k =m -2,∴y 1=(m -2)x +1.令y 3=mx -2,当y 3<y 1时,mx -2<(m -2)x +1,解得x <32;当y 1<y 2时,(m -2)x +1<mx ,解得x >12.∴不等式组mx -2<kx +1<mx 的解集为12<x <32. 二、11.8 33 12.AB =BC ,且AB ⊥BC (答案不唯一)13.88 14.m <12 15.5 2 cm 16.①②④三、17.解:(1)原式=2 3-3 3+2-3=2-2 3.(2)原式=3-2 3+2 3= 3.(3)原式=[(2-3)(2+3)]2 022·(2-3)-3-1=2-3-3-1=1-2 3. 18.解:(1)∵a ,b ,c 满足|a -7|+b -5+(c -4 2)2=0,∴|a -7|=0,b -5=0,(c -4 2)2=0, 解得a =7,b =5,c =4 2. (2)能构成三角形.∵a 2+b 2=(7)2+52=32,c 2=(4 2)2=32, ∴a 2+b 2=c 2,∴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9.解:(1) 2 023- 2 022(2)∵a =110-3=10+3(10+3)(10-3)=10+3, ∴a -3=10,∴(a -3)2=10,∴a 2-6a +9=10,∴a 2-6a =1.∴3a 2-18a +5=3(a 2-6a )+5=3×1+5=8. 20.解:(1)中位数为21+222=21.5.众数为16.平均数为16×4+17×2+…+31×3+33×130=23.(2)因为这30名工人每月的基本工资总额为2 500×(4+2+2)+3 000×(1+3+3+3+2+2)+4 000×(2+2+3+1)=94 000(元), 这30名工人每月的计件工资总额为 23×30×25×5=86 250(元), 所以这30名工人每月的工资总额为 94 000+86 250=180 250(元). 因为180 250>180 000,所以该等级划分不符合制衣厂要求.21.解:(1)把A (-2,-1),B (1,3)的坐标代入y =kx +b ,得⎩⎨⎧-2k +b =-1,k +b =3,解得⎩⎪⎨⎪⎧k =43,b =53.∴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43x +53.(2)把x =0代入y =43x +53,得y =53,∴点D 的坐标为⎝ ⎛⎭⎪⎫0,53.∴OD =53.∴易得S △AOB =S △AOD +S △BOD =12×53×2+12×53×1=52.22.(1)证明:∵四边形ABCD 是矩形,∴AC =BD ,AB ∥CD ,又∵DE ∥AC ,∴四边形ACDE 是平行四边形, ∴DE =AC ,∴DE =BD . (2)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CD ,AO =BO =DO =12BD =2,∠BAD =90°, 又∵∠AOB =60°,∴△AOB 是等边三角形,∴AB =AO =2,∴CD =2,AD =BD 2-AB 2=16-4=2 3, ∵四边形ACDE 是平行四边形, ∴AE =CD =2.∴BE =4.∴四边形BCDE 的面积=12×(2+4)×2 3=6 3. 23.(1)证明:∵AD ∥BC ,AE ∥DC ,∴四边形AECD 是平行四边形.∵∠BAC =90°,E 是BC 的中点,∴EC =AE . ∴四边形AECD 是菱形.(2)解:如图,过点A 作AH ⊥BC 于点H .在Rt △ABC 中,∠BAC =90°,AB =6,BC =10, ∴由勾股定理得AC =8.∵S △ABC =12BC ·AH =12AB ·AC ,∴AH =245. ∵四边形AECD 是菱形,∴CD =CE .∵S 菱形AECD =CD ·EF =CE ·AH ,∴EF =AH =245.24.解:(1)由题意得w =20(240-x )+25[260-(300-x )]+15x +18(300-x )=2x+9 200,其中40≤x ≤240.(2)∵w =2x +9 200,且40≤x ≤240,∴当x =40时,w 最小,为2×40+9 200=9 280,∴总运费最小时的运送方案为:A 往C 运200吨,不往D 运,B 往C 运40吨,往D 运260吨,此时的总运费为9 280元.(3)当0<m <2时,总运费最小的运送方案为:A 往C 运200吨,不往D 运,B 往C 运40吨,往D 运260吨;当2<m <15时,总运费最小的运送方案为:A 往D 运200吨,不往C 运,B 往C 运240吨,往D 运60吨.25.(1)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D=45°,∠ABC=90°,∵△ABE和△GBE关于直线BE对称,∴∠ABE=∠GBE=12∠ABD=22.5°,又∵∠EBF=45°,∴∠FBC=90°-22.5°-45°=22.5°.(2)①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AC=∠ACD=45°,AB=BC,AC⊥BD,∵△ABE和△GBE关于直线BE对称,∴∠BGE=∠BAE=45°,AB=GB,∴GB=BC.又∵∠GBF=45°-22.5°=22.5°=∠CBF,BF=BF,∴△GBF≌△CBF.∴GF=CF.∵∠EBG=∠DBF=22.5°,AC⊥BD,∴∠BEF=∠BFE=67.5°,BD是EF的垂直平分线,∴易得∠BGF=∠BGE=45°,∴∠GFE=180°-90°-45°=45°=∠ACD,∴GF∥HC,∵∠CFH=∠BFE=67.5°,∠CHF=180°-90°-22.5°=67.5°,∴∠CFH=∠CHF,∴HC=CF,∴HC=GF,∴四边形GHCF是平行四边形,又∵HC=CF,∴四边形GHCF是菱形.②1+2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学情评估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在Rt△ABC中,∠C=90°,∠B=40°,则∠A的度数是() A.60°B.30°C.50°D.40°2.以下有关勾股定理证明的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3.在▱ABCD中,AC,BD是它的两条对角线,下列条件中,能判定这个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的是()A.AB=BC B.∠DCA=∠DACC.∠BAC=∠ABD D.AC⊥BD4.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为斜边AB的中点,若CD=3 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3 cm B.BC=6 cmC.AB=6 cm D.AC=AD=3 cm(第4题)(第6题)5.已知▱ABCD的周长为20,且AB BC=23,则CD的长为() A.4 B.5 C.6 D.86.如图,在Rt△ABC中,∠ACB=90°,∠A=30°,D,E,F分别是AB,AC,AD的中点,若BC=2,则EF的长度为()A.12B.1 C.32 D. 37.如图,OF是∠AOB内的一条射线,点E是射线OF上一点,EC⊥OA于点C,ED⊥OB于点D,若DE=CE,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OE平分∠AOBB.∠OED=∠OECC.OE=2CED.OE是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8. 已知下列命题,其中真命题有()①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②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③平行四边形的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④正方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A.1个B.2个C.3个D.4个9.如图,在∠AOB中,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射线OA于点C,交射线OB于点D,再分别以C,D为圆心,O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的内部交于点E,作射线OE,若OC=10,OE=16,则C,D两点之间距离为()A.10 B.12 C.13 D.8 3(第9题)(第10题)(第12题)10.如图,点P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PE⊥BC于点E,PF⊥CD 于点F,连接EF,AP.给出下列5个结论:①AP=EF;②AP⊥EF;③△APD 一定是等腰三角形;④∠PFE=∠BAP;⑤PD=2EC.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2个B.3个C.4个D.5个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1.正五边形每个外角的大小是________度.12.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不能直接测量其距离.于是,小明在岸边选一点C,连接CA,CB,分别延长CA,CB到点M,N,使AM=AC,BN =BC,测得MN=200 m,则A,B间的距离为________m.13. 如图,已知AB⊥CF于点B,DE⊥CF于点E,CE=FB,AC=DF,运用所给条件判定△ABC≌△DEF的依据为________.(第13题)(第14题)(第15题)14.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DB=30°,AB=4,则OC=________.15. 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AC=6,BD=8,点P是边BC上的一动点,则AP的最小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第16~17题每题6分,第18~20题每题8分,第21~22题每题12分,第23题15分,共75分)16.如图,在Rt△ABC中,∠BAC=90°,AD是边BC上的中线,ED⊥BC于点D,交BA的延长线于点E,若∠E=35°,求∠BDA的度数.17.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1)求AB,AC,BC的长;(2)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8. 如图,D,E,F分别是△ABC各边的中点.(1)四边形ADEF是怎样的四边形?证明你的结论.(2)若∠A=90°,且AB=AC,判断四边形ADEF是怎样的四边形?证明你的结论.19.如图,在△ABC中,∠B=50°,∠C=70°,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1)求∠EDA的度数;(2)若AB=10,AC=8,DE=3,求S△ABC.20.如图,把矩形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F处,BF交AD于点E.(1)求证:△BEA≌△DEF;(2)若AB=2,AD=4,求AE的长.21.如图,在▱ABCD中,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AD于点F,再分别以点B,F为圆心,大于12BF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一点P,连接AP并延长交BC于点E,连接EF.(1)根据条件与作图信息知四边形ABEF是________;A.非特殊的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正方形(2)设AE与BF相交于点O,若四边形ABEF的周长为16,BF=4,求AE的长和∠C的度数.22.如图,在Rt△ABC中,∠BAC=90°,D是BC的中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AF∥BC交BE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CF.(1)证明:四边形ADCF是菱形;(2)若AC=4,AB=5,求菱形ADCF的面积.2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点E为线段AC上一点,连接DE,过点E作EF⊥DE,交BC于点F,以DE,EF为邻边作矩形DEFG,连接CG.(1)求证:矩形DEFG是正方形;(2)若AB=2,CE=2,求CG的长度;(3)当线段DE与正方形ABCD的某条边的夹角是30°时,直接写出∠EFC的度数.答案一、1.C 2.A 3.C 4.C 5.A6.B提示:∵∠ACB=90°,∠A=30°,∴AB=2BC=4.又∵D是AB的中点,∴CD=12AB=2.∵E,F分别是AC,AD的中点,∴EF为△ACD的中位线,∴EF=12CD=1.7.C8.C9.B提示:如图,连接CD交OE于点F,连接DE,CE,由作图过程可知OC=OD=DE=CE,∴四边形ODEC是菱形.∴OE⊥CD,OF=FE=12OE=8.∵OC=10,∴CF=DF=102-82=6,∴CD=2CF=12.10.C二、11.7212.10013.HL14.415.4.8三、16.解:∵ED⊥BC,∴∠BDE=90°.又∵∠E=35°,∴∠B=55°.∵∠BAC=90°,AD是边BC上的中线,∴DA=DB,∴∠B=∠DAB=55°,∴∠BDA=180°-55°-55°=70°.17.解:(1)根据勾股定理,得AB=5,AC=5,BC=10.(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AB2+AC2=5+5=10=BC2,∴△ABC是直角三角形.又∵AB=AC,∴△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8.解:(1)四边形ADEF 是平行四边形.证明:∵D ,E ,F 分别是△ABC 各边的中点,∴DE ∥AC ,EF ∥AB ,∴四边形ADEF 是平行四边形. (2)四边形ADEF 是正方形.证明:由(1)知,四边形ADEF 是平行四边形. ∵∠A =90°,∴▱ADEF 是矩形.∵AB =AC ,D ,F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 ∴AD =AF ,∴矩形ADEF 是正方形. 即四边形ADEF 是正方形.19.解:(1)∵在△ABC 中,∠B =50°,∠C =70°,∴∠BAC =180°-∠B -∠C =180°-50°-70°=60°.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BAD =12∠BAC =12×60°=30°. ∵DE ⊥AB ,∴∠DEA =90°,∴∠EDA =180°-∠BAD -∠DEA =180°-30°-90°=60°. (2)过点D 作DF ⊥AC 于点F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DF =DE =3. 又∵AB =10,AC =8, ∴S △ABC =12AB ×DE +12AC ×DF =12×10×3+12×8×3=27.20.(1)证明:∵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CD ,∠A =∠C =90°.由折叠的性质,得DF =CD ,∠F =∠C =90°, ∴AB =FD ,∠A =∠F .在△BEA 和△DEF 中,⎩⎨⎧∠AEB =∠FED ,∠A =∠F ,AB =FD ,∴△BEA ≌△DEF .(2)解:∵△BEA ≌△DEF ,∴BE =DE =AD -AE =4-AE .在Rt △BAE 中,由勾股定理,得AB 2+AE 2=BE 2.设AE =x ,则BE =4-x ,∴22+x 2=(4-x )2.解得x =32,故AE 的长为32.21.解:(1)C(2)易知AE ⊥BF ,OB =OF ,AO =EO ,BE =EF ,AB ∥EF .∵BF =4,∴OB =12BF =2.∵四边形ABEF 的周长为16,四边形ABEF 是菱形,∴BE =4.在Rt △OBE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OE =2 3,∴AE =2OE =4 3.∵BE =BF =EF =4,∴△BEF 是等边三角形,∴∠FEB =60°.∵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AB ∥EF ,∴CD ∥EF ,∴∠C =∠BEF =60°.22.(1)证明:∵AF ∥BC ,∴∠AFE =∠DBE .∵E 是AD 的中点,∴AE =DE .在△AFE 和△DBE 中,⎩⎨⎧∠AFE =∠DBE ,∠FEA =∠BED ,AE =DE ,∴△AFE ≌△DBE .∴AF =DB .∵D 是BC 的中点,∴DB =DC ,∴AF =CD .又∵AF ∥DC ,∴四边形ADCF 是平行四边形.∵∠BAC =90°,D 是BC 的中点,∴AD =12BC =DC ,∴四边形ADCF 是菱形.(2)解:连接DF .∵AF ∥BC ,且由(1)知AF =BD ,∴四边形ABDF 是平行四边形,∴DF =AB =5,∴S 菱形ADCF =12AC ×DF =12×4×5=10.23.(1)证明:过点E 作EP ⊥CD 于点P ,EQ ⊥BC 于点Q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CA =∠BCA ,∴EQ =EP .由题易知∠QEF +∠FEC =45°,∠PED +∠FEC =45°,∴∠QEF =∠PED .在△EQF 和△EPD 中,⎩⎨⎧∠QEF =∠PED ,EQ =EP ,∠EQF =∠EPD =90°,∴△EQF ≌△EPD ,∴EF =ED ,∴矩形DEFG 是正方形.(2)解:由题意知AC =2 2.∵CE =2,∴AE = 2.∴AE =CE .∴点F 与点C 重合,此时△DC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易知CG = 2.(3)解:∠EFC =120°或30°.。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1) 一、选择题1.函数y=35xx--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5B.x>3且x≠5C.x≥3D.x≥3且x≠5 2.由下列线段组成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7,24,25 B.4,5,41C.3,5,4 D.4,5,6 3.下列关于平行四边形的命题中,错误的是()A.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高运动员最近几次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甲乙丙丁平均数()cm183183183183方差 5.7 3.5 6.78.6要从中选择一名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去参加比赛,应该选择()A.甲B.乙C.丙D.丁5.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长为10cm,连结矩形各边中点E、F、G、H得四边形EFGH,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cm.A.20 B.202C.203D.256.如图,已知E为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上一点,且∠DAE=∠B=80º,那么∠CDE的度数为()A.20º B.25º C.30º D.35º7.如图,在△ABC中,BC=2∠C=45°,若D是AC的三等分点(AD>CD),且AB =BD ,则AB 的长为( )A .2B .5C .3D .528.一条公路旁依次有A 、B 、C 三个村庄,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A 村、B 村同时出发前往C 村,甲、乙之间的距离()km s 与骑行时间()t h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A 、B 两村相距8km ;②甲出发2h 后到达C 村;③甲每小时比乙我骑行8km ;④相遇后,乙又骑行了15min 或45min 时两人相距2km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二、填空题9.若13x 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10.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已知4OA =,菱形ABCD 的面积为24,则BD 的长为______.11.如图,两个较大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225、289,则字母A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12.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E 在AD 上,且EC 平分BED ∠,若1AB =,45EBC ∠=︒,则DE 的长为__________.13.已知一次函数y x b =-+的图象过点()8,2,那么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 14.若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 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则原四边形的对角线AC 、BD 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顶点O 为坐标原点,顶点A ,C 分别在x 轴和y 轴上,OA =4,OC =3,D 为AB 边的中点,E 是OA 边上的一个动点,当△CDE 的周长最小时,则点E 的坐标为_____.16.如图,∠ABD =∠BDC =90°,AB =12,BC =8,CD =10A 与点D 重合,折痕为HG ,则线段BH 的长为___.三、解答题17.计算:(1)218×12﹣24;(2)48÷3﹣12×12+24. 18.如图,在甲村到乙村的公路一旁有一块山地正在开发.现A 处需要爆破,已知点A 与公路上的停靠站B ,C 的距离分别为400 m 和300 m ,且AC ⊥AB .为了安全起见,如果爆破点A 周围半径260 m 的区域内不能有车辆和行人,问在进行爆破时,公路BC 段是否需要暂时封闭?为什么?19.如图,4×10长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 ,B ,E ,F 都在格点上,按下列要求作图,使得所画图形的顶点均在格点上. (1)在图中画出以AB 为边的正方形ABCD ;(2)在图中画出以EF 为边的等腰三角形EFG ,且△EFG 的周长为1010+; (3)在(1)(2)的条件下,连接CG ,则线段CG 的长为 .20.如图,在ABCD 中,两条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并且6BD =,8AC =,5BC =.(1)AC 与BD 有什么位置关系?为什么?(2)四边形ABCD 是菱形吗?为什么?21.阅读材料:规定初中考试不能使用计算器后,小明是这样解决问题的:已知a 23+,求2281a a -+的值.他是这样分析与解的:∵a 23+2323(23)(23)-=+-, ∴23a -= ∴2(2)3,a -= 2443a a -+=∴241a a -=-, ∴2281a a -+=2(24)1a a -+=2(1)11⨯-+=-.请你根据小明的分析过程,解决如下问题:(1)若a 21-,直接写出2481a a -+的值是 . (21315375121119+++++ 22.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活动,某校成立了篮球课外兴趣小组,计划购买一批篮球,需购买A 、B 两种不同型号的篮球共300个.已知购买3个A 型篮球和2个B 型篮球共需340元,购买2个A 型篮球和1个B 型篮球共需要210元.(1)求购买一个A 型篮球、一个B 型篮球各需多少元?(2)若该校计划投入资金W 元用于购买这两种篮球,设购进的A 型篮球为t 个,求W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3)学校在体育用品专卖店购买A 、B 两种型号篮球共300个,经协商,专卖店给出如下优惠:A 种球每个降价8元,B 种球打9折,计算下来,学校共付费16740元,学校购买A 、B 两种篮球各多少个?23.如图,矩形ABCD 中,AB=4,AD=3,∠A 的角平分线交边CD 于点E .点P 从点A 出发沿射线AE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Q 为AP 的中点,过点Q 作QH ⊥AB 于点H ,在射线AE 的下方作平行四边形PQHM (点M 在点H 的右侧),设P 点运动时间为秒.(1)直接写出的面积(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当点M 落在BC 边上时,求的值.(3)在运动过程中,整个图形中形成的三角形是否存在全等三角形?若存在,请写出所有全等三角形,并求出对应的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不能添加辅助线). 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28y x =+与x 轴交于点A,与y 轴交于点B,过点B 的直线x 轴于点C ,且AB=BC .(1)求直线BC 的表达式(2)点P 为线段AB 上一点,点Q 为线段BC 延长线上一点,且AP=CQ,PQ 交x 轴于点P ,设点Q 的横坐标为m ,求PBQ ∆的面积(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3)在(2)的条件下,点M 在y 轴的负半轴上,且MP=MQ ,若45BQM ︒∠=求点P 的坐标.25.如图,Rt △CEF 中,∠C =90°,∠CEF ,∠CFE 外角平分线交于点A ,过点A 分别作直线CE ,CF 的垂线,B ,D 为垂足.(1)∠EAF = °(直接写出结果不写解答过程);(2)①求证: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②若BE =EC =3,求DF 的长.(3)如图(2),在△PQR 中,∠QPR =45°,高PH =5,QH =2,则HR 的长度是 (直接写出结果不写解答过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根据二次根式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不等式,求解不等式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得:x﹣3≥0且x﹣5≠0,解得x≥3且x≠5.∴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3且x≠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和分式由意义的条件,理解二次根式和分式由意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2.D解析:D【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72+242=625=252,∴能够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42+52412,∴能够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32+42=52,∴能够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42+52≠62,∴不能够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3.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一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正确;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可得结论;B. 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错误;如:等腰梯形;C. 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正确,由题意可以证明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正确,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可得结论.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属于中考基础题.4.B解析:B【解析】【分析】首先比较出甲、乙、丙、丁四名跳高运动员最近几次选拔赛成绩的方差的大小关系,然后根据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判断出应该选择谁参加比赛即可.【详解】解:因为3.5<5.7<6.7<8.6,所以乙最近几次选拔赛成绩的方差最小,所以要从中选择一名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去参加比赛,应该选择乙.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差的含义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5.A解析:A【分析】连接BD,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易得四边形EFGH的各边长等于矩形对角线的一半,而矩形对角线相等,从而算出周长即可.【详解】连接BD,∵H、G是AD与CD的中点,∴HG是△ACD的中位线,∴HG=1AC=5cm,同理EF=5cm,2∵四边形ABCD是矩形,∴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即BD=AC=10cm,∵H、E是AD与AB的中点,∴EH是△ABD的中位线,∴EH=1BD=5cm,同理FG=5cm,2∴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20cm.故选A.【点睛】熟练掌握矩形对角线相等和三角形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C解析:C【解析】【分析】依题意得出AE=AB=AD,∠ADE=50°,又因为∠B=80°故可推出∠ADC=80°,∠CDE=∠ADC-∠ADE,从而求解.【详解】∵AD∥BC,∴∠AEB=∠DAE=∠B=80°,∴AE=AB=AD,在三角形AED中,AE=AD,∠DAE=80°,∴∠ADE=50°,又∵∠B=80°,∴∠ADC=80°,∴∠CDE=∠ADC-∠ADE=30°.故选:C.【点睛】考查菱形的边的性质,同时综合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得∠ADE的度数.7.B解析:B【解析】【分析】作BE ⊥AC 于E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可得AE =DE ,根据∠C =45°,得出∠EBC =180°-∠C -∠BEC =180°-45°-90°=45°,可得BE =CE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E =BE =2,根据D 是AC 的三等分点得出AE =DE =121233AC AC ⨯==CD ,求出CD =1,利用勾股定理2222215AB BE AE =+=+=即可.【详解】解:作BE ⊥AC 于E ,∵AB =BD ,∴AE =DE ,∵∠C =45°,∴∠EBC =180°-∠C -∠BEC =180°-45°-90°=45°,∴BE =CE ,在Rt △BEC 中,∴()22222+222BE CE CE BC ===,∴CE =BE =2,∵D 是AC 的三等分点, ∴CD =13AC ,AD =AC -CD =1233AC AC AC -=, ∴AE =DE =121233AC AC ⨯==CD , ∴CE =CD +DE =2CD =2,∴CD =1,∴AE =1,在Rt △ABE 中,根据勾股定理2222215AB BE AE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三等分线段,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三等分线段是解题关键. 8.C解析:C【分析】由图像与纵轴的交点可得出A 、B 两地的距离;当s=0时,即为甲、乙相遇的时候,同理根据图像的拐点判断其他即可.【详解】解:由图像可知A 村、B 村相离8km ,故①正确;甲出发2h 后到达C 村,故②正确;当0≤t≤1时,易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s=-8t+8,故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快8km/h ,故③正确;当1≤t≤1.5时,函数图象经过点(1,0)(1.5,4)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s=kt+b则有:104 1.5k b k b =+⎧⎨=+⎩解得21k b =⎧⎨=⎩ ∴s=2t+1当s=2时,得2=2t+1,解得t=0.5<1,不符合题意,④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和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解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图象,根据图像的信息进行解答.二、填空题9.1≥x 且3x ≠【解析】【分析】根据分母不等于0,且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列式求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得10x -≥且30x -≠解得1≥x 且3x ≠故答案为:1≥x 且3x ≠【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有意义时字母的取值范围,代数式有意义时字母的取值范围一般从几个方面考虑:①当代数式是整式时,字母可取全体实数;②当代数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③当代数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10.A解析:6【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AC =8,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可求解.【详解】解:∵四边形ABCD 为菱形;∴AC =2OA =8,12ABCD S AC BD =⋅菱形, ∴12482BD =⨯⨯, ∴BD =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记菱形面积的两种表示法:(1)底乘高,(2)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本题运用的是第二种.11.E解析:8【解析】【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由正方形PQED 的面积和正方形PRQF 的面积分别表示出PR 的平方及PQ 的平方,又三角形PQR 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求出QR 的平方,即可求小正方形的边长.【详解】如图,∵正方形PQED 的面积等于225,∴即PQ 2=225,∵正方形PRGF 的面积为289,∴PR 2=289,又△PQR 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得:PR 2=PQ 2+QR 2,∴QR 2=PR 2−PQ 2=289−225=64,∴QR=8,即字母A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边长为8.【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关键.12.D21【分析】由矩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DEC =∠ECB =∠BEC ,推出BE =BC ,求得 AE =AB =1,然后依据勾股定理可求得BC 的长;【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DEC =∠BCE ,∵EC 平分∠DEB ,∴∠DEC =∠BEC ,∴∠BEC =∠ECB ,∴BE =BC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 =90°,AD BC =∵∠ABE =45°,∴∠ABE =∠AEB =45°,∴AB =AE =1,由勾股定理得:BE ==,∴BC =AD =BE, ∴1DE AD AE =-,1.【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证出BE =BC 是解题的关键.13.10y x =-+【分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把()8,2代入y x b =-+得82b -+=,解得10b =,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10y x =-+.故答案为10y x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14.A解析:AC BD =【分析】如下图,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定理,可得AG=EF=12AC ,GF=AE=12BD ,再根据菱形四条边相等的性质,可得出AC 与BD 的关系.【详解】如下图,点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点E、F是AB、BC的中点∴EF=12AC同理可得:AG=EF=12AC,GF=AE=12BD∵要使得四边形HEFG是菱形,则HE=EF=FG=GH ∴只需AC=BD即可故答案为:AC=BD【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得出AG=EF=12 AC,GF=AE=12 BD.15.(,0)【分析】作点D关于x轴对称点F,根据题意求出D点的坐标,从而得到F点的坐标,同时连接CF,则CF与x轴的交点即为所求E点,此时满足△CDE的周长最小,利用CF的解析式求解即可.【详解】解析:(83,0)【分析】作点D关于x轴对称点F,根据题意求出D点的坐标,从而得到F点的坐标,同时连接CF,则CF与x轴的交点即为所求E点,此时满足△CDE的周长最小,利用CF的解析式求解即可.【详解】解:作点D关于x轴对称点F,如图,∵四边形OABC 是矩形,∴OC =BD =3,点C 的坐标为()0,3,∵D 为AB 边的中点,∴AD =32, ∵OA =4,∴D 点的坐标为34,2⎛⎫ ⎪⎝⎭,则F 点的坐标为34,2⎛⎫- ⎪⎝⎭,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EF =ED ,∴C △CDE =CD +CE +DE =CD +CE +EF ,其中CD 为定值,当CE +EF 值最小时,△CDE 周长最小,此时点C ,E ,F 三点共线,设直线CF 的解析式为:()0y kx b k =+≠,将()0,3和34,2⎛⎫- ⎪⎝⎭代入解析式得: 3342b k b =⎧⎪⎨+=-⎪⎩,解得:983k b ⎧=-⎪⎨⎪=⎩, ∴直线CF 的解析式为:938y x =-+, 令0y =,得:9308x -+=, 解得:83x =, ∴点E 坐标(83,0), 故答案为:803⎛⎫ ⎪⎝⎭,.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轴对称的综合运用,理解最短路径的求解方法,熟悉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是解题关键.16.5【分析】在Rt△BDC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出BD,根据翻折变换可得AH=HD,在Rt△BDH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答案.【详解】解:在Rt△BDC中,∵BC=8,CD=2,∴BD=,由题意,得解析:5【分析】在Rt△BDC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出BD,根据翻折变换可得AH=HD,在Rt△BDH中由勾股定理可得答案.【详解】解:在Rt△BDC中,∵BC=8,CD=∴BD=由题意,得AH=HD,设BH=x,则AH=12﹣x=HD,在Rt△BDH中,由勾股定理得,HB2+BD2=HD2,即x2)2=(12﹣x)2,解得x=5,即HB=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勾股定理.掌握翻折变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7.(1);(2)【分析】(1)先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然后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计算法则求解即可;(2)先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然后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计算法则求解即可.【详解】解:(1)解析:(1)2)4【分析】(1)先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然后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计算法则求解即可;(2)先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然后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计算法则求解即可.【详解】解:(1)===(22=4=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二次根式的化简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相关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8.需要封闭,理由见解析【分析】过作于 先求解 再利用等面积法求解 再与260比较,可得答案.【详解】解:过作于所以进行爆破时,公路BC 段需要暂时封闭.【点睛】解析:需要封闭,理由见解析【分析】过A 作AK BC ⊥于,K 先求解,BC 再利用等面积法求解,AK 再与260比较,可得答案.【详解】解:过A 作AK BC ⊥于,K,400,300,AB AC AB AC22500,BC AB AC11,AB AC BC AK22AK300400500,240,AK240260,所以进行爆破时,公路BC段需要暂时封闭.【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利用等面积法求解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掌握“等面积法求解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解题的关键.19.(1)见解析;(2)见解析;(3)【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判定画出以AB为边的正方形ABCD即可;(2)画出以EF为边的等腰三角形EFG,且△EFG的周长为等腰三角形即可;(3)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35【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判定画出以AB为边的正方形ABCD即可;(2)画出以EF为边的等腰三角形EFG,且△EFG的周长为1010(3)由勾股定理求出CG即可.【详解】解:(1)如图,所作正方形ABCD即为以AB为边的正方形ABCD;(2)如图,所作△EFG即为以EF为边的等腰三角形EFG,且△EFG的周长为1010+(3)如图,CG22+512【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应用与设计,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根据GE=GF=5画出等腰三角形.20.(1)AC⊥BD,证明见解析;(2)四边形ABCD是菱形,见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OC, OB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求出∠BOC=90,可得AC与BD的位置关系;(解析:(1)AC⊥BD,证明见解析;(2)四边形ABCD是菱形,见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OC,OB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求出∠BOC=90︒,可得AC与BD的位置关系;(2)菱形的判定方法: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可得答案.【详解】解:(1)AC⊥BD;理由如下:在ABCD中,132==OB BD,142OC AC==∵22291625+=+==OB OC BC∴∠BOC=90︒∴AC⊥BD.(2)四边形ABCD是菱形∵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已知),AC⊥BD(已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条件证出BO2+CO2=CB2.21.(1)5;(2)5.【解析】【详解】试题分析: 根据平方差公式,可分母有理化,根据整体代入,可得答案.试题解析:(1)∵a=,∴4a2-8a+1=4×()2-8×()+1=5;(2)解析:(1)5;(2)5.【解析】【详解】试题分析: 根据平方差公式,可分母有理化,根据整体代入,可得答案.试题解析:(1)∵, ∴4a 2-8a+1)2-8×)+1=5;(2)原式=12×=12×) =12×10=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母有理化,利用分母有理化化简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1)一个A 型篮球为80元,一个B 型篮球为50元;(2)函数解析式为:;(3)A 型篮球120个,则B 型篮球为180个.【分析】(1)设一个A 型篮球为x 元,一个B 型篮球为y 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求 解析:(1)一个A 型篮球为80元,一个B 型篮球为50元;(2)函数解析式为:()30150000300W t t =+≤≤;(3)A 型篮球120个,则B 型篮球为180个.【分析】(1)设一个A 型篮球为x 元,一个B 型篮球为y 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得; (2)A 型篮球t 个,则B 型篮球为()300t -个,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即可得; (3)根据A 型篮球与B 型篮球的优惠政策求出单价,然后代入(2)解析式中求解即可得.【详解】解:(1)设一个A 型篮球为x 元,一个B 型篮球为y 元,根据题意可得:323402210x y x y +=⎧⎨+=⎩, 解得:8050x y =⎧⎨=⎩,∴一个A 型篮球为80元,一个B 型篮球为50元;(2)A 型篮球t 个,则B 型篮球为()300t -个,根据题意可得:()()805030030150000300W t t t t =+-=+≤≤,∴函数解析式为:()30150000300W t t =+≤≤;(3)根据题意可得:A 型篮球单价为()808-元,B 型篮球单价为500.9⨯元,则()()16740808500.9300t t =-+⨯⨯-,解得:120t =,300180t -=,∴A 型篮球120个,则B 型篮球为180个.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一次函数的应用,理解题意,列出相应方程是解题关键.23.(1);(2);(3)存在,如图2(见解析),当时,;如图3(见解析),当时,;如图4(见解析),当时,. 【分析】(1)先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再根据矩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从而可得是解析:(1);(2);(3)存在,如图2(见解析),当时,;如图3(见解析),当时,;如图4(见解析),当时,.【分析】(1)先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再根据矩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从而可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H 的长,最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 (2)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从而可得,再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是的中位线,从而可得,然后与(1)所求的建立等式求解即可得;(3)分①当点H 是AB 的中点时,;②当点Q 与点E 重合时,;③当时,三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得.【详解】 (1)由题意得:,点Q 为AP 的中点,,四边形ABCD 是矩形,,是BAD的角平分线,,,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的面积为;(2)如图1,四边形PQHM是平行四边形,,点M在BC边上,,点Q为AP的中点,是的中位线,,由(1)知,,则,解得;(3)由题意,有以下三种情况:①如图2,当点H是AB的中点时,则,四边形PQHM是平行四边形,,,在和中,,由(2)可知,此时;②如图3,当点Q与点E重合时,在和中,,,,则,解得;③如图4,当时,四边形ABCD是矩形,四边形PQHM是平行四边形,,,在和中,,,,在中,,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在中,,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由得:,解得;综上,如图2,当时,;如图3,当时,;如图4,当时,.【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较难的是题(3),依据题意,正确分三种情况讨论并画出图形是解题关键.24.(1)y=-2x+8;(2)S=16m-2m2;(3)(-2,4)【解析】【分析】(1)先求出点A,点B坐标,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点C坐标,由待定系数法可求BC 的解析式;(2)过点P作PG解析:(1)y=-2x+8;(2)S=16m-2m2;(3)(-2,4)【解析】【分析】(1)先求出点A,点B坐标,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点C坐标,由待定系数法可求BC 的解析式;(2)过点P作PG⊥AC,PE∥BC交AC于E,过点Q作HQ⊥AC,由“AAS”可证△AGP≌△CHQ,可得AG=HC=m-4,PG=HQ=2m-8,由“AAS”可证△PEF≌△QCF,可得S△PEF=S△QCF,即可求解;(3)如图2,连接AM,CM,过点P作PE⊥AC,由“SSS”可证△APM≌△CQM,△ABM≌△CBM,可得∠PAM=∠MCQ,∠BQM=∠APM=45°,∠BAM=∠BCM,由“AAS”可证△APE≌△MAO,可得AE=OM,PE=AO=4,可求m的值,可得点P的坐标.【详解】解:(1)∵直线y=2x+8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点B(0,8),点A(-4,0)∴AO=4,BO=8,∵AB=BC,BO⊥AC,∴AO=CO=4,∴点C(4,0),设直线BC解析式为:y=kx+b,由题意可得:804bk b=⎧⎨=+⎩,解得:28kb=-⎧⎨=⎩,∴直线BC解析式为:y=-2x+8;(2)如图1,过点P作PG⊥AC,PE∥BC交AC于E,过点Q作HQ⊥AC,设△PBQ的面积为S,∵AB=CB,∴∠BAC=∠BCA,∵点Q横坐标为m,∴点Q(m,-2m+8)∴HQ=2m-8,CH=m-4,∵AP=CQ,∠BAC=∠BCA=∠QCH,∠AGP=∠QHC=90°,∴△AGP≌△CHQ(AAS),∴AG=HC=m-4,PG=HQ=2m-8,∵PE∥BC,∴∠PEA=∠ACB,∠EPF=∠CQF,∴∠PEA=∠PAE,∴AP=PE,且AP=CQ,∴PE=CQ,且∠EPF=∠CQF,∠PFE=∠CFQ,∴△PEF≌△QCF(AAS)∴S△PEF=S△QCF,∴△PBQ的面积=四边形BCFP的面积+△CFQ的面积=四边形BCFP的面积+△PEF的面积=四边形PECB的面积,∴S=S△ABC-S△PAE=12×8×8-12×(2m-8)×(2m-8)=16m-2m2;(3)如图2,连接AM,CM,过点P作PE⊥AC,∵AB=BC,BO⊥AC,∴BO是AC的垂直平分线,∴AM=CM,且AP=CQ,PM=MQ,∴△APM≌△CQM(SSS)∴∠PAM=∠MCQ,∠BQM=∠APM=45°,∵AM=CM,AB=BC,BM=BM,∴△ABM≌△CBM(SSS)∴∠BAM=∠BCM,∴∠BCM=∠MCQ,且∠BCM+∠MCQ=180°,∴∠BCM=∠MCQ=∠PAM=90°,且∠APM=45°,∴∠APM=∠AMP=45°,∴AP=AM,∵∠PAO+∠MAO=90°,∠MAO+∠AMO=90°,∴∠PAO=∠AMO,且∠PEA=∠AOM=90°,AM=AP,∴△APE≌△MAO(AAS)∴AE=OM,PE=AO=4,∴2m-8=4,∴m=6,∴P(-2,4).【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25.(1)45;(2)①见解析;②DF的长为2;(3)【分析】(1)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到∠DFE+∠BEF=360°﹣90°=27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FE=DFE,∠AEF=BEF,求得∠解析:(1)45;(2)①见解析;②DF的长为2;(3)15 7【分析】(1)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到∠DFE+∠BEF=360°﹣90°=27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FE=12∠DFE,∠AEF=12∠BEF,求得∠AEF+∠AFE=12(∠DFE+∠BEF),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①作AG⊥EF于G,如图1所示:则∠AGE=∠AGF=90°,先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再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B=AD,即可得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②设DF=x,根据已知条件得到BC=6,由①得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求得BC=CD=6,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E=EG=3,同理,GF=DF=x,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3)把△PQH沿PQ翻折得△PQD,把△PRH沿PR翻折得△PRM,延长DQ、MR交于点G,由(1)(2)得:四边形PMGD是正方形,MR+DQ=QR,MR=HR,DQ=HQ=2,得出MG=DG=MP=PH=6,GQ=4,设MR=HR=a,则GR=6﹣a,QR=a+2,在Rt△GQR 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解:(1)∵∠C=90°,∴∠CFE+∠CEF=90°,∴∠DFE+∠BEF=360°﹣90°=270°,∵AF平分∠DFE,AE平分∠BEF,∴∠AFE=12∠DFE,∠AEF=12∠BEF,∴∠AEF +∠AFE =12(∠DFE +∠BEF )=12⨯270°=135°,∴∠EAF =180°﹣∠AEF ﹣∠AFE =45°, 故答案为:45;(2)①作AG ⊥EF 于G ,如图1所示:则∠AGE =∠AGF =90°, ∵AB ⊥CE ,AD ⊥CF , ∴∠B =∠D =90°=∠C , ∴四边形ABCD 是矩形,∵∠CEF ,∠CFE 外角平分线交于点A , ∴AB =AG ,AD =AG , ∴AB =AD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②设DF =x , ∵BE =EC =3, ∴BC =6,由①得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BC =CD =6,在Rt △ABE 与Rt △AGE 中,AB AGAE AE=⎧⎨=⎩ , ∴Rt △ABE ≌Rt △AGE (HL ), ∴BE =EG =3, 同理,GF =DF =x ,在Rt △CEF 中,EC 2+FC 2=EF 2, 即32+(6﹣x )2=(x +3)2, 解得:x =2, ∴DF 的长为2; (3)解:如图2所示:把△PQH沿PQ翻折得△PQD,把△PRH沿PR翻折得△PRM,延长DQ、MR交于点G,由(1)(2)得:四边形PMGD是正方形,MR+DQ=QR,MR=HR,DQ=HQ=2,∴MG=DG=MP=PH=5,∴GQ=3,设MR=HR=a,则GR=5﹣a,QR=a+2,在Rt△GQR中,由勾股定理得:(5﹣a)2+32=(2+a)2,解得:a=157,即HR=157;故答案为:157.【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翻折变换的性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