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第十章答案高斌
- 格式:pdf
- 大小:310.93 KB
- 文档页数:7
大学《工程力学》课后习题解答-精品2020-12-12【关键字】情况、条件、动力、空间、主动、整体、平衡、建立、研究、合力、位置、安全、工程、方式、作用、结构、水平、关系、分析、简化、倾斜、支持、方向、协调、推动(e)(c)(d)(e)’CD2-2 杆AC 、BC 在C 处铰接,另一端均与墙面铰接,如图所示,F 1和F 2作用在销钉C 上,F 1=445 N ,F 2=535 N ,不计杆重,试求两杆所受的力。
解:(1) 取节点(2) AC 与BC 2-3 水平力F A 和D 处的约束力。
解:(1) 取整体(2) 2-4 在简支梁,力的大小等于20KN ,如图所示。
若解:(1)(2)求出约束反力:2-6 如图所示结构由两弯杆ABC 和DE 构成。
构件重量不计,图中的长度单位为cm 。
已知F =200 N ,试求支座A 和E 的约束力。
解:(1) 取DE (2) 取ABC2-7 在四连杆机构ABCD 试求平衡时力F 1和F 2解:(1)取铰链B (2) 取铰链C 由前二式可得:F FF ADF2-9 三根不计重量的杆AB,AC,AD在A点用铰链连接,各杆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450,,450和600,如图所示。
试求在与O D平行的力F作用下,各杆所受的力。
已知F=0.6 kN。
解:(1)间汇交力系;(2)解得:AB、AC3-1 已知梁AB 上作用一力偶,力偶矩为M ,梁长为l ,梁重不计。
求在图a ,b ,c 三种情况下,支座A 和B 的约束力解:(a) (b) (c) 3-2 M ,试求A 和C解:(1) 取 (2) 取 3-3 Nm ,M 2解:(1)(2) 3-5 大小为AB 。
各杆 解:(1)(2)可知:(3) 研究OA 杆,受力分析,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AB A3-7 O1和O2圆盘与水平轴AB固连,O1盘垂直z轴,O2盘垂直x轴,盘面上分别作用力偶(F1,F’1),(F2,F’2)如题图所示。
10-1试计算图示各梁指定截面(标有细线者)的剪力与弯矩。
解:(a)(1) 取A +截面左段研究,其受力如图;由平衡关系求内力0SA A F F M ++==(2) 求C 截面内力;取C 截面左段研究,其受力如图;由平衡关系求内力2SC C Fl F F M ==(3) 求B -截面内力截开B -截面,研究左段,其受力如图;由平衡关系求内力SB B F F M Fl ==qB(d)(b)A(a)SA+M A+SCM CASBM B(b)(1) 求A 、B 处约束反力eA B M R R l==(2) 求A +截面内力;取A +截面左段研究,其受力如图;eSA A A e M F R M M l++=-=-= (3) 求C 截面内力;取C 截面左段研究,其受力如图;22e e SC A A e A M Ml F R M M R l +=-=-=-⨯= (4) 求B 截面内力;取B 截面右段研究,其受力如图;0eSB B B M F R M l=-=-= (c)(1) 求A 、B 处约束反力eM A+M CB R BMBA B Fb FaR R a b a b==++ (2) 求A +截面内力;取A +截面左段研究,其受力如图;0SA A A FbF R M a b++===+ (3) 求C -截面内力;取C -截面左段研究,其受力如图;SC A C A Fb FabF R M R a a b a b--===⨯=++ (4) 求C +截面内力;取C +截面右段研究,其受力如图;SC B C B Fa FabF R M R b a b a b++=-=-=⨯=++ (5) 求B -截面内力;取B -截面右段研究,其受力如图;0SB B B FaF R M a b--=-=-=+ (d)(1) 求A +截面内力取A +截面右段研究,其受力如图;A RSA+M A+ RA SC-M C- B R BM C+B R B M qBM233 22248SA A l ql l l ql F q M q ++=⨯==-⨯⨯=-(3) 求C -截面内力;取C -截面右段研究,其受力如图;222248SC C l ql l l ql F q M q --=⨯==-⨯⨯=-(4) 求C +截面内力;取C +截面右段研究,其受力如图;222248SC C l ql l l ql F q M q ++=⨯==-⨯⨯=-(5) 求B -截面内力;取B -截面右段研究,其受力如图;0 0SB B F M --==10-2.试建立图示各梁的剪力与弯矩方程,并画剪力与弯矩图。
——————————————工程力学习题——————————————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 现代力学有哪些重要的特征?2)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按其是否直接接触如何分类?试举例说明。
3) 工程静力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和主线是什么?4) 试述工程力学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第二章刚体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理论习题2-1 求图中作用在托架上的合力F R。
习题2-1图2-2 已知F 1=7kN ,F 2=5kN, 求图中作用在耳环上的合力F R 。
2-3 求图中汇交力系的合力F R 。
2-4 求图中力F 2的大小和其方向角α。
使 a )合力F R =1.5kN, 方向沿x 轴。
b)合力为零。
2习题2-2图(b)F 1F 1F 2习题2-3图(a )F 1习题2-4图2-5 二力作用如图,F 1=500N 。
为提起木桩,欲使垂直向上的合力为F R =750N ,且F 2力尽量小,试求力F 2的大小和α角。
2-6 画出图中各物体的受力图。
F 12习题2-5图(b)(a)(c)(d)AC2-7 画出图中各物体的受力图。
(f)(g) 习题2-6图(b)(a )DC2-8 试计算图中各种情况下F 力对o 点之矩。
(d)习题2-7图习题2-8图 P(d)(c)(a ) A2-9 求图中力系的合力F R 及其作用位置。
习题2-9图( a )1F 3 ( b )F 3F 2( c) 1F /m( d )F 32-10 求图中作用在梁上的分布载荷的合力F R 及其作用位置。
2-11 图示悬臂梁AB 上作用着分布载荷,q 1=400N/m ,q 2=900N/m, 若欲使作用在梁上的合力为零,求尺寸a 、b 的大小。
( a )q 1=600N/m2( b )q ( c )习题2-10图B习题2-11图第三章静力平衡问题习题3-1 图示液压夹紧装置中,油缸活塞直径D=120mm,压力p=6N/mm2,若α=30︒, 求工件D所受到的夹紧力F D。
工程力学 静力学与材料力学 (单辉祖 谢传锋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后答案 1-1试画出以下各题中圆柱或圆盘的受力图。
与其它物体接触处的摩擦力均略去。
解� 1-2 试画出以下各题中A B 杆的受力图。
BA OW(a ) B A O WF(b ) OW (c ) AAO W(d ) BA O W (e ) BFB FABO W (a ) BA OW F(b ) F A F BAO W(c )FA FO AO W (d ) F B F A A O W (e ) BF B FA A WC B (c ) D(a ) AW CEB (b ) AW C DB《工程力学》习题选解 。
工程力学 静力学与材料力学 (单辉祖 谢传锋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后答案解�1-3试画出以下各题中A B 梁的受力图。
ABF (d ) CABW (e ) CAB W (e ) C FB FA AB F(d ) CFB F A (a ) FD FB FE DAW CEB (b ) AW CD B F D FB FA (c ) A WC B FB FA AWCB(a ) W ABCD(c ) AB Fq D (b ) C CABFW DA’ D ’ B’ (d ) AB Fq (e )解�1-4 试画出以下各题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a ) 拱A B C D �(b ) 半拱A B 部分�(c ) 踏板A B �(d ) 杠杆A B �(e ) 方板A B C D �(f ) 节点B 。
解� A WCB(a ) FB FAA BFqD(b ) FC FD W ABC(c ) FC FB CAB F WD(d ) FB FA FD ABFq(e ) FB x FB y FA AB F (a ) D C WAF(b ) DB (c ) F ABD D ’ A B F(d ) C DW A B CD(e ) W A BC(f ) A BF(a ) D CWFA x FA y FD AF (b ) B FB FA (c ) FA B DF B FD1-5 试画出以下各题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工程力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工程力学》通常被专业要求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2“能针对具体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
A:对 B:错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在外力作用下,体内任意两点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 )A:错 B:对答案:对2.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
( )A:对 B:错答案:错3.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而且也适用于变形体。
( )A:错 B:对答案:错4.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 )A:对 B:错答案:错5.作用与反作用公理的适用范围是()A:只适用于刚体的内部; B:对任何宏观物体和物体系统都适用; C:只适用于平衡刚体的内部;答案:对任何宏观物体和物体系统都适用;6.作用在刚体的同平面上的三个互不平行的力,它们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这是刚体平衡的()A: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答案: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7.刚化公理适用于()A:任何受力情况下的物体系统; B:任何受力情况下的变形体; C:只适用于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变形体; D: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和物体系统都适用。
答案: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和物体系统都适用。
8.两点受力的构件都是二力杆。
A:错 B:对答案:错9.图示A、B两物体,自重不计,分别以光滑面相靠或用铰链C相联接,受两等值、反向且共线的力F1、F2的作用。
以下四种由A、B所组成的系统中,哪些是平衡的?A:B:C:答案:;10.图示各杆自重不计,以下四种情况中,哪一种情况的BD杆不是二力构件?A:B: C: D:答案:第二章测试1.当刚体受三个不平行的力作用时,只要这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同一点,则刚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A:对 B:错答案:错2.已知力F的大小及其与x轴的夹角,能确定力F在x轴方向上的分力。
eBook工程力学习题详细解答教师用书(第10章)2011-10-1范 钦 珊 教 育 教 学 工 作 室FAN Qin-Shan ,s Education & Teaching Studio习题10-1 习题10-2 习题10-3 习题10-4 习题10-5 习题10-6 习题10-7 习题10-8 习题10-9 习题10-10 习题10-11 习题10-12(a)(a1)x ′习题10-1a 解图工程力学习题详细解答之十第10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及其工程应用10-1 木制构件中的微元受力如图所示,其中所示的角度为木纹方向与铅垂方向的夹角。
试求:1.面内平行于木纹方向的剪应力; 2.垂直于木纹方向的正应力。
(a )题 解:1.平行于木纹方向的剪应力:6.0))15(2cos(0))15(2sin(2)6.1(4=°−×⋅+°−×−−−=′′y x τMPa 2.垂直于木纹方向的正应力:84.30))15(2cos(2)6.1(42)6.1(4−=+°−×−−−+−+−=′x σMPa(b )题 解:(a) 1.25 MPa(b)习题10-1图100 MPa60ºABCσxxyτ1.平行于木纹方向的剪应力:08.1))15(2cos(25.1−=°−×−=′′y x τMPa2.垂直于木纹方向的正应力:625.0))15(2sin()25.1(−=°−×−−=′x σMPa10-2 层合板构件中微元受力如图所示,各层板之间用胶粘接,接缝方向如图中所示。
若已知胶层剪应力不得超过1MPa 。
试分析是否满足这一要求。
解:2(1)sin(2(60))0.5cos(2(60)) 1.552θτ−−=×−°+⋅×−°=−MPa || 1.55MPa 1θτ=>MPa ,不满足。
10-4 用静力法作图示梁的R A 、M A 、M K 和V K 的影响线。
解:(1)建立适当坐标系。
以C 为原点,BCD 为 x 轴,x 坐标表示单位移动荷载的位置。
向右为正。
(2)取AB 梁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
列平衡方程,可求得:⎩⎨⎧≤≤-=≤≤=→⎩⎨⎧=--⨯=+-→⎪⎩⎪⎨⎧==∑∑)0()()0(10)(1000l x x l M l x R M x l R P M Y A B A B 影(3)当移动荷载在K 截面的左端时,取右边来研究,以求K 截面的弯矩和剪力影响量;当移动荷载在K 截面的右端时,取左边来研究,以求K 截面的弯矩和剪力影响:⎪⎪⎩⎪⎪⎨⎧≤≤≤≤-=⎪⎪⎩⎪⎪⎨⎧≤≤-=-≤≤=)2(0)20(1)2()20(2l x llx V l x llx M lx lM C A K (3)作图。
K 影M K 影lM A 影R 影B =1M AB 题10-4题10-V HV 2M 1R A M F10-6~7作多跨梁指定截面量值的影响线。
分析:本题采用机动法较好。
影响线如图所示。
M 1影M AV BV D 右影V D 右影V D 左影M 2影10-8 设单位移动荷载在BC 上移动。
作图示刚架指定截面的影响线。
分析:本题采用静力法、机动法都能较快地作出图来。
当单位移动荷载在BC 的左段上移动时,1截面有不变的负剪力。
右段上移动时,1截面没有内力。
当单位移动荷载在BC 的左段上移动时,2截面有负弯矩。
右段上移动时,2截面正弯矩。
呈线性变化。
当单位移动荷载在BC 段上移动时,2截面有不变的负轴力。
当单位移动荷载在BC 上3截面之左移动时,3截面有负弯矩。
右段上移动时,3截面正弯矩。
呈线性变化。
当单位移动荷载在BC 上移动时, 3截面有不变的负剪力。
由于移动只在BC 段上移动,故影响线不突变。
(c )l3影(e )(e )(d )(b )l3影2影10-22 利用影响线求K 截面的弯矩。
第10章力法习题:1.【解】(1)几何常变体系;3次。
(2)3次(3)21次(4)6次(5)1次(6)7次(7)a)图5次,b)图6次2.略3.略4.【解】:习题4图5.【解】习题5图6.【解】习题6图7.【解】当q=10kN/m,l=4m,EI为常数时,可得习题7图8.【解】习题8图9.【解】当P=10kN,l=6m时,可得习题9图10.【解】习题10图11.【解】习题11图12.【解】当q=10kN/m,l=6m时,可得习题12图13.【解】当P=10kN,l=6m时,可得习题13图14.【解】习题14图15.【解】当q=10kN/m,l=6m时,可得习题15图16.【解】当q=10kN/m,a=6m时,可得习题16图17.【解】当q=10kN/m,l=6m时,可得习题17图18.【解】当l=6m,P=10kN时,可得习题18图19.【解】习题19图20.【解】当P=10kN时,可得习题20图21.【解】习题21图22.【解】当l=6m,P=10kN时,可得习题22图23.略24.【解】当l=6m,P=10kN时,可得习题24图25.【解】当m=100kN·m,l=6m时,可得习题25图26.【解】当l=6m,P=10kN时,可得习题26图27.【解】习题27图28.略29.【解】当a=6m,P=10kN时,可得习题29图30.【解】当a=6m,P=10kN时,可得习题30图31.【解】当d=6m,P=10kN时,可得习题31图32.【解】当P=10kN时,可得习题32图33.【解】M AB不产生弯矩。
只在各链杆产生轴力。
当a=6m,P=10kN时,可得习题33图34.【解】当a=3m,P=10kN时,可得习题34图35.【解】当l=6m,P=10kN时,可得习题35图36.略37.略38.略39.略40.略41.略4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