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面积和空调机器匹配的测算公式
- 格式:xls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13
空调制冷面积计算公式
空调制冷面积是指空调设备能够有效降低室内温度的范围。
计算空调制冷面积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所需的空调设备容量,以确保室内的舒适度和效果。
常用的空调制冷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1. 平方米法:
制冷面积 = 室内空间面积 ×所需冷却能力系数
其中,室内空间面积是指房间的长乘以宽,单位为平方米。
所需冷却能力系数可以根据房间的特性来确定,一般为15-25W/平方米。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系数进行计算。
2. BTU法:
制冷面积 = 所需冷却能力(BTU)/ 每平方米冷却能力(BTU)
BTU是指英国热单位,用于衡量空调设备的制冷能力。
每平方米冷却能力是指空调设备每平方米能够提供的制冷能力,通常为100-150BTU/平方米。
根据所需冷却能力和每平方米冷却能力,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制冷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为一般参考,在实际选择空调设备时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房间的朝向、日照情况、层高、隔热材料等。
同时,由于每个人对舒适度的需求不同,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适当调整计算结果。
在购买空调设备之前,还建议向专业的空调供应商咨询,以确保选择合适的设备,以获得最佳的制冷效果。
中央空调配比计算公式表主要涉及到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匹数(制冷量)之间的匹配关系。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各房间的制冷量需求,根据房间面积和制冷量需求标准计
算得出。
例如,客餐厅每平方米需要制冷量230-250W,主卧每
平方米需要制冷量210-220W,其他房间每平方米需要制冷量
200-210W。
2.根据所有房间制冷量需求的总和,选择合适的外机匹数。
超配
比是内机制冷量之和除以外机制冷量,若小于等于1.3则符合
家装超配标准。
例如,超配比=内机制冷量之和/外机制冷量,如
果这个比例在1.3以内就是合理的,说明室内机制冷量总和没
有超过室外机的制冷量。
3.根据制冷量需求和超配比选择合适的外机型号,以确保室内机
制冷量和室外机制冷量相匹配。
例如,如果所有房间制冷量需
求的总和为15300W,可以选择外机型号为12000W或14000W,
根据超配比计算结果选择更划算的方案。
办公室空调大小与面积办公室空调是办公环境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它能够提供舒适的温度和空气质量,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选择适合办公室的空调大小与面积是确保空调系统正常运行和满足办公室需求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详细介绍办公室空调大小与面积的标准格式。
一、办公室空调大小的计算方法1. 办公室面积的测量首先,需要准确测量办公室的面积。
可以使用测量仪器或简单的尺子进行测量。
将办公室的长度和宽度测量出来,并乘以得到的结果,即可得到办公室的面积。
2. 办公室空调大小的计算公式根据国际标准,办公室空调的大小通常以“BTU”(英国热量单位)或“千瓦”为单位。
以下是计算办公室空调大小的公式:- 使用BTU计算的公式:办公室面积(平方英尺)× 25 = 空调大小(BTU)- 使用千瓦计算的公式:办公室面积(平方米)× 0.09 = 空调大小(千瓦)3. 办公室空调大小的调整因素除了办公室的面积,还有其他因素需要考虑来调整空调的大小。
例如,办公室的朝向(南北朝向的办公室需要更大的空调)、办公室的隔热性能、办公室的人员密度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空调的负荷和运行效果。
二、办公室空调面积的选择标准1. 办公室空调面积的选择范围根据办公室的面积和空调大小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一个范围。
通常情况下,空调的面积选择应该在计算结果的范围内。
2. 办公室空调面积的调整因素除了空调大小的计算结果,还有其他因素需要考虑来调整空调的面积。
例如,办公室的隔热性能、办公室的人员密度、办公室的采光情况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空调的负荷和运行效果。
3. 办公室空调面积的选择建议为了确保办公室空调的正常运行和满足办公室需求,以下是一些建议:- 如果办公室的面积较小,可以选择小型空调设备,以节省空间和能源。
- 如果办公室的面积较大,可以选择大型空调设备,以确保空调系统能够覆盖整个办公室的面积。
- 如果办公室的隔热性能较差,可以选择稍大一些的空调设备,以弥补能量损失。
空调匹数与房间面积一般来说1匹的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乘以,故一匹制冷量为2000×=2324W。
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则匹的应为2000××=3486W,依次类推,则大致能判断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
一般情况下制冷量2200-2600W都称为一匹,3200-3600W为匹,4500-5500W为2匹。
一般家用可根据房间面积大小及密封保温条件好坏、楼层、朝向、高度等因素,按每平方米配制冷量150-220W计算空调的制冷量大小即可。
符号代表:购买空调的消费者一定会还会注意到空调的型号特别长,这些字母又代表了什么呢下面我们再来介绍一下常用的几个字母都代表了含义。
这样我们在购买时也能从名字上面知道它的基本性能了,看看促销员是不是在忽悠我们。
K—房间空调器F—分体式房间空调器C—窗式房间空调器Q-代表嵌入式空调Y-代表移动式空调R—热泵型D—电辅热型BD—热泵辅助电热型BP—变频ZBP-代表直流变频FZBP-----无氟新冷媒KFR-35GW/09FZBP 是什么意思K—房间空调器;F—分体式房间空调器;R—热泵型;35—3500瓦制冷量;G—挂壁式;W—代表室外机;09—表示改进型代号;FZBP—无氟环保冷酶、直流变频系列。
空调能效等级: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称新国标),定速空调(又称定频空调,相对于变频空调而言)能效准入等级已于2010年6月1日升级,原有3级、4级、5级的低能效产品由于达不到准入门槛,企业将不能生产,原2级能效在新国标中变为3级,是入门等级,即标准实施以后产品达到市场准入的门槛,原1级能效变为新国标中的2级,表示节能评价值,即评价空调产品是否节能的最低要求,新标准中的1级则能效最高。
空调的功能越来越丰富,除了一些主流的无氟变频功能外,我们还有很多附加功能可以选择。
空调器制冷量与房间⾯积匹配的计算⽅法空调器制冷量与房间⾯积匹配的计算⽅法空调功率的⼤⼩与房间⾯积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下⾯列出功率与匹数的对照表。
具体选购时还应根据房间的朝向、保暖性、楼层⾼低、居住⼈数等因素综合考虑。
1、房间⾯积在12㎡左右,选购⼩1匹或1匹空调;2、房间⾯积在18㎡左右,选购1.5匹空调;3、房间⾯积在28㎡左右,选购2匹空调; 4、房间⾯积在40㎡左右,选购2.5匹空调; 5、房间⾯积在50㎡左右,选购3匹空调; 6、房间⾯积在70㎡左右,选购5匹空调。
以30个平⽅的房⼦为例:房间⾼3.6⽶那么挂式空调要安⼏匹的?⾸先,空调器输出制冷量的⼤⼩应以W(⽡)来表⽰,市场上常⽤匹来描述空调器制冷量的⼤⼩。
这⼆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匹的制冷量⼤约为2000⼤卡,换算成国际单位⽡应乘以1.162,这样,1匹制冷量应为2000⼤卡×1.162=2324W。
这⾥的W(⽡)即表⽰制冷量,⽽1.5匹的制冷量应为2000⼤卡×1.5×1.162=2486W。
通常情况下,家庭普通房间每平⽅⽶所需的制冷量为115-145W,客厅、饭厅每平⽅⽶所需的制冷量为145-175W。
⽐如,某家庭客厅使⽤⾯积为15平⽅⽶,若按每平⽅⽶所需制冷量160W考虑,则所需空调制冷量为:160W×15=2400W。
这样,就可根据所需2400W的制冷量对应选购具有2500W制冷量的KF-25GW型分体壁挂式空调器。
所谓能效⽐也称性能系数即⼀台空调器的名义制冷量与其耗电功率的⽐值。
通常,空调器的能效⽐接近3或⼤于3为佳,就属于节能型空调器。
⽐如,⼀台空调器的制冷量是2000W,额定耗电功率为640W,另⼀台空调器的制冷量为2500W,额定耗电功率为970W。
则两台空调器的能效⽐值分别为:第⼀台空调器的能效⽐:2000W/640W=3.125,第⼆台空调器的能效⽐:2500W/970W=2.58。
空调的使用面积受房间大小、朝向、外界温度、楼层高度、通风效果和人口数量等因素影响,通常情况下每平方米空调需要150W制冷量,从而推出房间面积使用空调的计算公式:制冷量/150W=△,△+2=□,△-2=○;“△”即为适应房间的面积,“□”为适应最大面积,“○”为适应最小面积。
按面积选功率在买空调之前,最先面临的问题就是确定机型:制冷制热量应该多大,耗电量多少比较合适?在确定所要选购的空调的匹数时,不仅要结合房间的面积大小(比如房间在16㎡以下就配1匹挂机,16~20㎡选1.5P挂机,21~37㎡购2P柜机),还要考虑到房间的朝向和空气流通状况。
一般来说,朝阳或通风不良的房间需要考安装功率大一些的空调。
同时,消费者也不要轻信促销员推荐的大功率机型,因为大功率机型的价格和利润在一般情况下都会比小机型高出一大截。
按时间选能效现在的消费者还非常关注空调的能效比,这也体现出一大进步。
专家也做过计算,以1.5匹的挂机为例,平均每天使用6小时,如果电价为0.54元/千瓦,1 级能效的空调每年可以比5级能效的空调节省电费500元左右。
但从使用空调的经济性上考虑,并不是“能效比越高的空调就越省电、省钱”,因为高能效空调虽然使用时省电,但购买时却不便宜,而低能效空调则是售价便宜却是个“电耗子”,消费者也往往为此感到进退两难。
目前,专家比较一致的建议是“按时间来选能效”,也就是根据自己每年使用空调的时间,来选择不同能效比的空调。
比如,您家每年使用空调的时间长达11~12个月,那么买一级能效的空调最省钱;每年使用8~10个月,买二级能效的空调最合适;三级能效的空调对每年使用3~4个月空调的家庭来说也不会太费钱。
所以,我们不能对能效比较低的空调就一棍子打死,它的存在的确能满足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家用空调还有定速与变频之分。
以前变频空调由于没有纳入《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而遭受一些非议,目前上海地区已经对变频空调试行能效比标志。
空调选型计算公式(实用)空调选型计算公式(实用)引言空调选型是为了确定适合特定空间的合适空调设备。
选型计算公式是一种可靠的方法,能够根据空间的尺寸和需求来确定所需的空调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实用的空调选型计算公式,以帮助您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
计算公式空调选型的计算公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参数:1.空间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用于确定所需的冷却能力。
2.人员数量:用于确定人体散热带来的热负荷。
3.设备功率:用于确定设备散热带来的热负荷。
4.外部温度:用于确定所需的制冷量。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实用空调选型计算公式:制冷量 = 空间面积 ×制冷能力系数 + 人员散热×人员数 + 设备散热 + (外部温度 - 室内温度) ×空气流通量参数说明1.空间面积:测量待冷却空间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2.制冷能力系数:根据空间用途来确定,例如住宅一般为 120-150 W/㎡,办公室一般为 150-180 W/㎡。
3.人员散热:每位人员散发的热量,常量取决于活动强度和环境温度,一般可以取 80-100 W/人。
4.人员数:占据空间的人员数量。
5.设备散热:由设备产生的热量,参考设备的功率参数。
6.外部温度:空调需要处理的外部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7.室内温度:希望空调调节的室内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8.空气流通量:空气流通的速度,常量取决于空间的需求和设备参数,一般可以取 2-3 m^3/h。
结论通过使用上述空调选型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的场景和需求来确定适合的空调设备。
请根据实际情况准确测量各个参数,并进行计算,以获得最合适的空调选型。
注意:此文档提供了一种常见的空调选型计算公式,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验证。
建议在选型过程中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准确的建议。
空调计算公式范文一、制冷量计算:制冷量是指空调一定时间内吸收热量的能力,以BTU(英国热量单位)或千瓦(KW)表示。
1.根据空调安装的房间的面积和高度,可以使用下列公式计算空调的制冷量:Q=A×H×C×1.163其中,Q表示制冷量,A表示房间的面积(单位:平方米),H表示房间的高度(单位:米),C表示冷气系数。
冷气系数C的取值根据房间的用途和结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可以下列方法选取:-居住房间:C=270-325-客厅:C=325-415-办公室:C=270-325-饭厅:C=325-4152.如果需要将制冷量单位从BTU转换为千瓦,可以使用下列公式:其中,P表示制冷量(单位:千瓦),Q表示制冷量(单位:BTU)。
二、选型计算:选型计算是为了选择合适的空调型号和配置,需要考虑房间的用途、人员数量、使用环境等因素。
1.根据房间的用途选择相应的空调型号,一般可以选择多联机、中央空调和嵌入式空调等不同类型的空调。
2.根据房间的人员数量选择相应的空调容量,一般可以使用下列公式计算:C=Q×K其中,C表示空调的容量,Q表示制冷量(单位:千瓦),K表示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K的取值根据不同的房间用途和使用环境有所不同,一般可采用下列取值:-住宅空调:K=1.2-1.5-商业空调:K=1.5-2.0-工业空调:K=1.8-2.53.根据房间的特殊情况考虑其他因素,如房间的朝向、外墙的保温情况、房间的采光情况等。
总结起来,空调计算的公式包括制冷量计算和选型计算两部分,制冷量计算通过房间的面积、高度和冷气系数来计算空调的制冷量,选型计算通过制冷量和安全系数来选择合适的空调型号和配置。
同时,还需要考虑房间的用途、人员数量、使用环境等因素来确定最终的选型结果。
以上是空调计算的一般方法和公式,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进行调整和改进。
办公室空调大小与面积办公室空调大小与面积是指在办公室环境中,根据办公室的面积大小来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
正确选择空调大小与面积的匹配是确保办公室内温度适宜、舒适工作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办公室空调大小与面积的相关知识,并提供一些实际数据和建议,以匡助您正确选择和使用办公室空调设备。
一、办公室空调大小的计算方法1. 办公室面积的测量首先,我们需要准确测量办公室的面积。
通常,办公室的面积可以通过测量房间的长度和宽度来计算。
例如,假设办公室的长度为10米,宽度为8米,那末办公室的面积就是10米乘以8米,等于80平方米。
2. 办公室空调大小的计算公式普通来说,办公室空调大小的计算公式为:空调功率 = 办公室面积 ×每平方米所需的冷却能力。
每平方米所需的冷却能力通常由空调设备的制冷量来决定,制冷量单位为千瓦(kW)。
根据经验,每平方米所需的冷却能力通常在100-150W之间。
例如,如果办公室的面积为80平方米,每平方米所需的冷却能力为120W,那末空调功率就是80平方米乘以120W,等于9600W,即9.6千瓦。
3. 考虑其他因素除了办公室面积和每平方米所需的冷却能力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需要考虑,以确保空调设备的选择更加准确。
这些因素包括办公室的朝向、外部环境温度、办公室内人员数量以及其他热源等。
二、办公室空调大小与面积的实际数据和建议1. 实际数据根据市场调研和实际应用经验,以下是一些办公室空调大小与面积的实际数据和建议:- 小型办公室(面积小于50平方米):通常适合使用1.5-2.5千瓦的空调设备。
- 中型办公室(面积50-100平方米):通常适合使用2.5-4.5千瓦的空调设备。
- 大型办公室(面积大于100平方米):通常适合使用4.5千瓦以上的空调设备。
2. 建议在选择办公室空调大小与面积时,除了以上的计算方法和实际数据,还可以考虑以下建议:- 如果办公室的朝向是朝阳的,或者办公室周围环境温度较高,那末可能需要选择稍大功率的空调设备来应对更高的散热需求。
空调大小怎么选?一个简单的公式,就能解决问题在买空调的时候,售货员都会先问一句:您想买多大的空调呢?如果你的回答是不知道,她们就会问你第二个问题:您家房间的面积是多大呢?没错,决定空调大小的主要因素,就是房间面积。
与其到了商场再让人家帮忙计算,不如我们自己在家就把空调大小算好,以便更好的分配预算。
空调大小指什么?在过去的时候,空调的大小指耗电量。
那时候的空调技术比较落后,基本上就是消耗一份电,就产生一份冷。
耗电量越大,产生冷气的速度也就越快——耗电量,一般用“匹”来表示。
比如1匹空调,1.5匹空调等(1匹≈734瓦)。
现在空调的技术已经很高的,特别是变频空调的出现,让空调的耗电量与工作效率不再成正比。
因此我们更习惯于直接用空调的制冷量来表示空调的大小,比如32型空调,35型空调,就表示这台空调的制冷量是3200W和3500W (都是近似值)。
空调大小和房间面积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很简单的公式来计算出自己家所需要的空调大小:230*房间面积(平米)=空调制冷量。
比如一间卧室,面积是15㎡。
那么装在这间卧室里的空调,制冷量就应该是230*15=3450W。
3450W的空调被称为“35型”,我们可以从35型空调中选择,也可以直接看空调的制冷量,选择更精确的参数。
选择时也并不是必须选3450W不可,稍大一点或者稍小一点(误差不超过150W),都是可以的。
懒得计算?也没关系,常见的几种面积,对照表格如下:影响空调大小的其它因素前面那个表格中,我们将空调大小与房间面积之间的关系分成了五个级别(如果自行计算的话,还可以得到更多级别,精确度会更高)。
但是在实际选择时,只对照表格还是不够的。
因为除了房间面积以外,还有两种常见因素,也会影响空调大小的需求:1.房间的保温能力,比如农村里的窗户,玻璃可能是单层的,这时候房间的保温能力就比较差了。
或者顶楼房间、西晒房间,都对室内温度影响较大。
2.房间的封闭性,其实影响的也是保温能力。
空调覆盖面积匹数计算公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的必备家电之一。
在选择空调时,我们经常会听到关于空调覆盖面积和匹数的概念。
那么,空调覆盖面积和匹数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本文将通过空调覆盖面积匹数计算公式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空调覆盖面积和匹数的含义。
空调覆盖面积指的是空调能够覆盖的房间或空间的面积大小,通常以平方米(㎡)为单位。
而空调的匹数则是指空调的制冷(或制热)能力,通常以“匹”为单位。
一般来说,匹数越大,空调的制冷(或制热)能力就越强,能够覆盖的面积也就越大。
那么,空调覆盖面积和匹数之间到底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呢?其实,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即:匹数 = 覆盖面积÷ 8。
这个公式是根据国家标准和空调行业的经验总结得出的。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适合自己家庭的空调匹数。
比如,如果我们的客厅面积为24平方米,那么根据上述公式,我们需要的空调匹数大约为3匹(24 ÷ 8 = 3)。
当然,这个公式只是一个大致的估算值,具体的选择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比如,房间的朝向、采光情况、层高、隔热性能等都会对空调的制冷(或制热)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选择空调时,我们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综合考虑。
除了空调覆盖面积和匹数之间的关系,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关于空调的基本知识。
比如,空调的能效比(EER)和制冷量。
能效比是衡量空调能效的重要指标,它表示空调在制冷模式下每消耗1度电能产生的制冷量。
通常来说,能效比越高的空调,能效越好,节能效果也越明显。
因此,在选择空调时,我们还需要留意空调的能效比指标,以确保能够节约用电。
另外,制冷量是指空调在制冷模式下的制冷能力,通常以“W”为单位。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可以根据房间的面积和朝向来选择合适的制冷量。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的面积需要15-20W的制冷量。
因此,如果我们的客厅面积为24平方米,那么我们需要的制冷量大约为360-480W(24 × 15 = 360,24 × 20 = 480)。
房间制冷需求计算公式在夏季高温天气中,房间的制冷需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如何合理地计算房间的制冷需求,选择合适的空调容量,是每个家庭和办公室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房间制冷需求的计算公式,并探讨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空调容量。
房间制冷需求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简单的估算:Q = (V ×ΔT ×ρ× c) / 3600。
其中,Q为房间的制冷需求(单位为千焦耳/小时),V为房间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ΔT为房间的温度差(单位为摄氏度),ρ为空气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c为空气的比热容(单位为焦耳/千克·摄氏度),3600为换算单位。
首先,我们需要测量房间的体积。
通常情况下,房间的长、宽、高可以直接相乘得到房间的体积。
例如,一个房间的长为5米,宽为4米,高为3米,那么房间的体积为5 × 4 × 3 = 60立方米。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房间的温度差。
温度差是指房间内外的温度差异,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来确定。
假设室外温度为35摄氏度,室内温度为25摄氏度,那么温度差ΔT为35 25 = 10摄氏度。
然后,我们需要确定空气的密度ρ和比热容c。
通常情况下,空气的密度约为1.2千克/立方米,比热容约为1.005焦耳/千克·摄氏度。
将以上数值代入公式中,我们可以计算出房间的制冷需求。
以上述例子为例,房间的制冷需求为:Q = (60 × 10 × 1.2 × 1.005) / 3600 ≈ 0.2千焦耳/小时。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得出该房间的制冷需求约为0.2千焦耳/小时。
这个数值可以帮助我们初步估算出所需的空调容量。
根据国家标准,空调的制冷量通常以千瓦(kW)为单位。
我们可以将千焦耳转换为千瓦,1千焦耳约等于0.000278千瓦。
因此,该房间的制冷需求约为0.2 ×0.000278 ≈ 0.000056kW。
房间所需制热量(w)=房间面积×230(w/m2)+窗户密闭修正数+楼层修正数+地区修正数+房净高修正数+湿度大修正数
双层窗房间-200w
一般单层窗+300w
密闭性较差的500w
窗户面积大于5m2 1000w
楼顶时取房间面积×10
中间层取0
楼底时取房间面积×10
华南地区取-25×房间面积
华中地区取-5×房间面积
西北地区取10×房间面积
华东地区取0
华北地区取5×房间面积
东北地区取20×房间面积
标准房高为2.7m
(房净高-2.7)×房间面积×230×10%
房间面积×230×5%
此项主要针对沿海、内地潮湿的部分城市
说明:1、空调选型时所需制热量不应把辅助电加热制热量考虑在内。
2、该选型方法适用于普通房间,特殊情况请另行考虑。
现以青岛、上海、广州举例说明:
用户房间空调制热量测算方法:
青岛:面积20平方米卧室,房静高3m,非顶楼制热量
=20×230+300+100+138+230=5368w
上海:面积30平方米客厅,非顶楼制热量=30×230+300+0-150=7050w 广州:面积20平方米卧室,顶楼制热量=20×230+300+200-25×20=4600w。
空调匹数与房间面积一般来说1匹的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乘以1.162,故一匹制冷量为2000×1.162=2324W。
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则1.5匹的应为2000×1.5×1.162=3486W,依次类推,则大致能判断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
一般情况下制冷量2200-2600W都称为一匹,3200-3600W为1.5匹,4500-5500W为2匹。
一般家用可根据房间面积大小及密封保温条件好坏、楼层、朝向、高度等因素,按每平方米配制冷量150-220W计算空调的制冷量大小即可。
符号代表:购买空调的消费者一定会还会注意到空调的型号特别长,这些字母又代表了什么呢?下面我们再来介绍一下常用的几个字母都代表了含义。
这样我们在购买时也能从名字上面知道它的基本性能了,看看促销员是不是在忽悠我们。
K—房间空调器F—分体式房间空调器C—窗式房间空调器Q-代表嵌入式空调Y-代表移动式空调R—热泵型D—电辅热型BD—热泵辅助电热型BP—变频ZBP-代表直流变频FZBP-----无氟新冷媒KFR-35GW/09FZBP 是什么意思?K—房间空调器;F—分体式房间空调器;R—热泵型;35—3500瓦制冷量;G—挂壁式;W—代表室外机;09—表示改进型代号;FZBP—无氟环保冷酶、直流变频系列。
空调能效等级: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称新国标),定速空调(又称定频空调,相对于变频空调而言)能效准入等级已于2010年6月1日升级,原有3级、4级、5级的低能效产品由于达不到准入门槛,企业将不能生产,原2级能效在新国标中变为3级,是入门等级,即标准实施以后产品达到市场准入的门槛,原1级能效变为新国标中的2级,表示节能评价值,即评价空调产品是否节能的最低要求,新标准中的1级则能效最高。
空调的功能越来越丰富,除了一些主流的无氟变频功能外,我们还有很多附加功能可以选择。
1P:11-17㎡1.5P:18-25㎡ 2P:25-37㎡ 3P:40-45㎡ 5P:60㎡左右 10P:100㎡左右一般可套公式计算房间所需的制冷量、制热量。
制冷量房间面积×135W至180W;制热量房间面积×180W至240W别墅(面积X100w 制热量面积x80w)补充关于“匹” : 1P=0.735kW“匹”是一个功率单位,就是一匹马力的意思:一匹马力=750W 。
对于家用空调器,“匹”指的是输入功率。
换算成我国习惯的以输出功率表示的W。
一“匹”相当于2200W--2600W。
所以用匹来衡量还是太粗了,也就出现了所谓的“大一匹”,“小一匹”之说。
一般说的一“匹”指的是制冷量为2300-2500w。
大约的输入功率在800W左右。
4500(w)- 5100(w)可称为2匹,3200W一3600W 可称为1.5匹。
空调匹数的计算与选择一般来说,1匹的制冷量大致力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应乘以1.162,故1匹之制冷量应力2000大卡×1.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则1.5匹的应为2000大卡×1.5×1.162=3486(w),以此类推,根据此情况,则大致能判定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一般情况下,2200W一2600W都可称为1匹,4500(w)- 5100(w)可称为2匹,3200W一3600W可称为1.5匹。
制冷量确定后,即可根据目己家庭之实际情况估算制冷量,选择合适的空调机。
1.5匹或2匹空调的功率是多少?即多少千瓦?1.5匹或2匹空调的功率是多少?即多少千瓦?提问时间: 2007-07-02 19:23:44 评论┆ 举报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新浪爱问知识人的观点回答:网络朋友级别:大师2007年7月2日空调匹数的概念主要是根据压缩机电机的输出功率而定的。
1匹机的压缩机电机输出功率为73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