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养殖技术38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3.64 MB
- 文档页数:10
小尾寒羊养殖技术
小尾寒羊养殖技术
1、选择合适的种羊:小尾寒羊养殖技术首先要选择性状良好,品种纯正的小尾寒羊,以保证未来养殖出更高水平的小尾寒羊产品。
2、安置栖息地:建立小尾寒羊安置栖息地,营养良好,室内空气湿度适中,环境安静,保证养殖的小尾寒羊安全、舒适的养殖环境。
3、注意饲料添加:饲料要新鲜,有利于保证小尾寒羊的体质和产量。
并且要给小尾寒羊添加各种补品,形成一定的营养素调整,保证小尾寒羊的生长发育。
4、控制病虫害:要注意定期防治病虫害,加强驱虫药物和抗菌素的施予,除虫时要采取曝气灭蚊等方式,科学保护小尾寒羊不受病虫害的破坏。
5、妊娠期的照料:小尾寒羊妊娠后要特别照料,尤其是分娩期,一定要进行及时的镇痛剂给予,维持合理的温湿度,以保证其更好的越冬和生殖能力的发掘。
6、苗期及幼崽照料:幼崽出生后要尽快给予科学的营养增肥,提高
免疫力和耐病力,防止集群疾病的流行,也要做好种群检测,保证种群的质量。
7、精挑细选:要进行精挑细选优良的小尾寒羊,用来作为未来的繁育种和繁殖公羊的来源,培养出众多优良的后代。
小尾寒羊是一种身形优雅、非常漂亮的羊,具有良好的生长性能和丰富的产品价值,是全国各地很受欢迎的羊类之一。
凭借上述小尾寒羊养殖技术,可以促进良种小尾寒羊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肉品品质,为投资小尾寒羊养殖活动提供有利条件,并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小尾寒羊的独特价值和优秀品种的传承发展。
小尾寒羊养殖技术及防病驱虫鲁西小尾寒羊被誉为“中华国宝”、“世界明珠”,具有繁殖力强、体格高大、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等特性。
曾出现过月龄体重达55公斤的羔羊。
利用这些特性,科学饲养,把好三关,效益明显。
第一关选择纯种为了达到小尾寒羊的选择纯度,在引进时必须掌握以下特征:一、形态标准:1.公羊头颅大、脖子粗、头上有一对螺旋形大角,母羊头颅小、脖子细、头上有两个小角或无角。
2.四肢高健、端正、体躯修长、呈圆筒状。
3.尾巴肥大,呈圆扇状,尾尖上翻至飞节以上。
二、毛型特点:1.袭皮型。
这种类型在群体构成中约占55%~90%。
特点是毛股清晰,花弯明显,产羔率高。
2.细毛型。
在群体构成中约占10%~14%,特点是毛细而密,花弯较小,产羔率稍低。
3.粗毛型。
在群体构成中不足10%,特点是毛粗壮,花弯大,产羔率居中。
三、繁殖特性:纯种小尾寒羊发情以春秋季节较为集中,初配期公羊8个月,母羊6-7个月,发情周期16~18天,发情持续24~36小时,妊娠期平均为150天左右,平均胎产羔数为2.5只,羔羊初生重平均为3.6公斤,断奶成活率90%以上。
第二关提高产羔成活率提高饲养小尾寒羊经济效益的关键之关键,是提高产羔成活率。
主要措施是:一、把好母羊妊娠关。
一般母羊6月龄即可发情配种,发情羊表现为外阴唇充血红肿,有沾液从阴门流出及爬跨反射现象,此时为配种的最佳“火候”,要抓住时机配种。
处女羊发情明显,且多拒绝爬跨,拒绝时要进行站立保定。
一次配不上,可采取多次情期配种。
妊娠期需加强管理,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或完全舍饲。
要喂优质饲料,保证营养需要。
山区应避免在陡坡上放牧,以防流产。
冬季要给妊娠母羊饮温水,不可饮带冰渣的水。
二、产羔哺乳关:分娩后,先让母羊舔食羔羊身上的胎水,天冷时要生火取暖。
对刚产下的羔羊,接产者要把食指伸入羔羊嘴中,让其吸吮一下,并及时让羔羊吃上初乳,初乳内含有丰富的抗体、镁等物质,能增强羔羊对疾病的免疫力,促进胎粪排出。
小尾寒羊饲养方法一、洗胃法小尾寒羊在饲养中难免食“污”饮“垢”,致使小尾寒羊患寄生虫病、腹泻或其他疾病,甚至死亡。
因此,每隔一段时间洗胃1次,有助于预防疾病和促长。
方法是给小尾寒羊食入足量的食盐,每次每只成羊可食进0.02-0.04千克食盐,待停食后2-3小时羊干渴时,饮入洗胃水温开水即可。
注意事项:1、喂食盐宜选择在早晨羊空腹时。
2、病羊勿用,以防伤及肠胃和脾肾。
3、洗胃水量要足,每只成羊不低于10千克,以饮后有剩余为度。
为使羊多饮,可在洗胃水中撒适量麦麸、玉米粉等轻质精料。
4、饮水后15-20分钟,赶羊出栏活动,促其加速血液循环,荡涤体内浊物,清洗内环境,增加排泄量,实现防病健体的目的。
二、控肥法羊体过肥,输卵管受挤压,不利于卵子排出、受孕和着床;羊体过瘦,子宫瘪小,贮养不足,有碍幼胎发育,易形成畸胎、死胎,降低繁殖率。
因此,应使其肥瘦适度。
控肥方法是在母羊产羔45天后,快速育肥15天,之后猛减精料,骤增粗料,多饮清水,降低营养水平,促使母羊出现“遇逆趋繁”的生理现象,使生殖系统活跃,就能早发情,早配种,提高繁殖率。
注意事项:1、此法不宜在冬季实施。
2、病、弱、残、劣羊不宜实施。
3、控肥时间以1周为限。
忌爬山远牧小尾寒羊体重较大,忌大群放牧大群放牧不便于管理。
四肢相对细长,耐力较差,不宜爬大山和远距离放牧。
每天连续放牧以不超过 1.5~2.5公里为宜,并且要缓慢放牧,切忌让羊奔跑。
羊内部很容易出现相互追逐或为抢草而奔跑的现象。
每个放牧羊群以10只羊左右为宜。
忌与山羊混放山羊个体灵便。
每天能跑很远的路程,小尾寒羊与其混群放牧,肯定会造成小尾寒羊的过度奔跑,并且山羊踩过的草,小尾寒羊不喜欢采食。
必需与母羊分群饲养,忌公、母羊同群饲养公羊达到性成熟后。
只有当母羊发情时,才可让种公羊配种。
解决方法是让种公羊在母羊群中走一趟人牵着公羊或在母羊群中放一只不能配种的试情公羊,如有发情母羊,即让种公羊配种,配完后牵出隔离饲养。
小尾寒羊-小尾寒羊养殖技术介绍小尾寒羊是我国肉裘兼用型绵羊品种,具有长发育快、早熟、繁殖力强、性能遗传稳定、适应性强,被国家定为名畜良种,被人们誉为中国“国宝”、世界“超级羊”及“高腿羊”,小尾寒羊既是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最佳项目之一,又是政府扶贫工作的最稳妥工程,也是国家封山退耕、种草养羊、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举措。
小尾寒羊的养殖特点1、早熟、多胎、多羔:小尾寒羊6月龄即可配种受胎,年产2胎,胎产2~6只,有时高达8只。
平均产羔率每胎达266 %以上,每年产羔率达500 %以上。
2、生长快、体格大肉多、肉质好:小尾寒羊4月龄即可育肥出栏,年出栏率400 %以上。
体重6月龄可达50千克,周岁时可达100千克,成年羊可达130~190千克。
周岁育肥羊屠宰率55.6 %,净肉率45.89 %。
小尾寒羊肉质细嫩,肌间脂肪呈大理石纹状,肥瘦适度,鲜美多汁,肥而不腻,鲜而不膻。
而且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富含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等。
3、适应性强:小尾寒羊虽是蒙古羊系,但由于千百年来在鲁西南地区已养成“舍饲圈养”的习惯,因此日晒、雨淋、严寒等自然条件均可由圈舍调节,很少受地区气候因素的影响。
小尾寒羊在全国各地都能饲养,北至黑龙江及内蒙古,南至贵州和云南,均能正常生长、发育、繁衍。
凡是不违背小尾寒特殊的生活习性的地区,饲养均获得成功。
4、遗传性稳定:小尾寒羊遗传性能稳定,高产后代能够很好的继承亲本的生产潜力,品种特征保持明显,尤其是小尾寒羊的多羔、多产特性能够稳定遗传。
5、裘皮质量好:小尾寒羊4~6月龄羔皮,制革价值高,加工熟制后,板质薄,重量轻,质地坚韧,毛色洁白如玉,光泽柔和,花弯扭结紧密,花案清晰美观。
其制裘价值堪与中国著名的滩羊二毛皮相媲美,而皮张面积却比滩羊二毛皮大得多。
小尾寒羊1~6月龄羔皮,毛股花弯多,花穗美观,是冬季御寒的佳品。
成年羊皮面积大,质地坚韧,适于制革,-张成年公羊皮面积可达12 240~13 493平方公分,相当于国家标准的2.48张特级皮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