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EC101规约说明

IEC101规约说明

IEC101规约说明
IEC101规约说明

IEC870-5-101 规约说明

目录

一 . 参考模型: (2)

二 . 帧格式: (2)

1.固定帧长帧格式 (2)

2.单个字符 E5 (3)

3.可变帧长帧格式 (3)

三 . 应答过程 (8)

1.初始化过程 (8)

2.对时过程 (9)

3.总召唤过程 (10)

4.分组召唤过程 (16)

5.一般询问过程 (17)

6.遥控过程 (19)

7.召唤电度过程 (22)

8.报文举例 (24)

附录:常用信息体格式 (26)

规约标准原文请参照国内 1998-05-01 实施的等同标准《远动设备及系统第 5 部分传输规约第 101 篇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 参考模型:

本标准中使用的参考模型是源于开放式系统互联的 ISO-OSI 参考模型,由于远动系统在有限带宽下要求特别短的反应时间,故改进采用增强性能结构(EPA),见下图所示:

在这样的参考模型下,各层次数据单元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APCI: 应用规约控制单元

ASDU: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APDU: 应用规约数据单元

LPCI: 链路规约控制单元

LSDU: 链路服务数据单元

LPDU: 链路规约数据单元

帧格式:

1.固定帧长帧格式

启动字符

( 10H )

控制域( C )

链路地址域

( A )

2.单个字符 E5

在子站回答时表示否定。

3.可变帧长帧格式

FT1.2 的传输标准要求线路上低位先传;线路的空闲为二进制的1;两帧之间的线路空

闲间隔需不小于 33位;每个字符包括 1位起始位、 1位停止位、 1位偶校验位、 8位数据

位,字符间无需线路空闲间隔;信息字节求和校验(Check Sum )。

其中各部分的含义如下

1)长度 L =C+A+ 链路用户数据的长度。

2)控制域 C 的定义如下:

主站向子站传输时: DIR=0, PRM=1;

子站向主站传输时: DIR=1, PRM=0 。

主站向同一个子站传输新一轮的发送/确认和请求 /响应传输服务时,将 FCB 位取反;主

站为每一个子站保留一个帧计数位的拷贝,若超时没有从子站收到所期望的报文,或接收出

现差错,则主站不改变帧计数位的状态,重复传送原报文,重复次数为 3 次。 FCV 若等于 0,FCB 的变化无效。

3)4)

其中,各部分的解释如下:a.类型标识

常用的有:

b.可变结构限定词

其结构如下:

c.传送原因

其字节的结构如下:

d.信息体地址

信息体地址这一部分,不同调度系统厂家、不同区域、不同组织的定义会有所不同。国内几个已经投入使用的接受 IEC60870-5-101 远动规约的调度系统,主要包括南瑞的 SD6000 系统、北京南瑞在天津城东应用的调度系统、广东中山应用的德国

SIEMENS 调度系统、华中网调应用的 ABB 调度系统等,这些调度系统对于信息体地址的定义不尽相同。

南瑞及其分公司的调度系统对于信息体的定义与全国电力远动通信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颁布的标准定义相同,常用信息的具体定义如下:

为了传送数据的方便, 主站召唤数据的时候, 可以将子站的数据分组上送, 组的安 排及各组起始地址如下如下:

Siemens 的调度系统,其 IEC870-5-101 规约的信息体地 SINAUT 8 规约,每个地址包括 3 个字节。

具体如下:

华中网调引进的 ABB 的调度系统对于信息体地址的定义与国家标准比较相似,每 个地址也是 2 个字节,具体如下:

在这个系统中,因为不采用分组召唤的方式,所以没有“组”的概念。

e. 信息体元素 经常用到的信息体元素格式见附录。

广东某远动系统引进的是德国 址安排类似于它的另一个

三. 应答过程

在国家标准中,制订了一套典型的问答式规范,一般来说,以下几个过程将依次出现:1.初始化过程

1)主子:请求链路状态 C_RQ_NA_1

2)子主:回答链路状态 M_RQ_NA_1

×××× = 0001:链路忙;= 1110:链路服务未工作;

=1011:链路完好;= 1111:链路服务未完成。

3)主子:复位远方链路请求 C_RL_NA_1

4)子主:复位远方链路确认 M_RL_NA_1* (在平衡式如电科院检测程序中要求)

1) 主子:时间同步的发送帧 C CS NA 1

2.对时过程

2) 子主:时间同步的确认帧 M_CS_NA_1

3.总召唤过程

子站回答顺序: 1. 总召唤确认帧 M_IC_NA_1 ;

2.全遥信;

3.全遥测;

4.全步位置信息(可选);

5.总召唤结束帧 M_IC_NA_1 ACTTERM

以上回答针对允许一问多答的实现方式。对不接受多帧回答的实现,总召

主站不应该唤,一般按照分组召唤,每组只能限于一帧。

子主:总召唤确认帧 M IC NA 1

68H

L=9

L=9

68H

1 0 ACD DFC 0 0 0 0

链路地址域

类型标识 100

可变结构限定词= 01

传送原因= 7(激活确认)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信息体地址低字节 00H

信息体地址高字节 00H

QOI=20 (总召唤)

帧校验和 CS

16H

子主:遥测帧 M ME NA 1

子主:单点遥信帧 M SP NA 1

子主:双点遥信帧 M_DP_NA_1

子主:总召唤结束帧 M_IC_NA_1

其中的遥测帧 M_ME_NA_1 可以用不带品质描述的遥测帧 M_ME_ND_1 代替,而两种遥信帧也可以状态和状态变位的遥信帧 M_PS_NA_1 代替,其格式如下:

子主:不带品质描述的遥测帧 M ME ND 1

子主:状态和状态变位的遥信帧 M PS NA 1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起始信息体地址低字节

起始信息体地址高字节

状态位

状态变化检出( SCD )

QDS

信息体地址低字节

信息体地址高字节

状态位

状态变化检出( SCD )

=2:背景扫描

= 5:被请求=20:响应总召唤

= 29:响应分组召唤= 32:响应分组召唤

以上所述的总召唤过程是国家标准中推荐的应答过程,这是一种非平衡式的传输方式,一问多答;但华中网调的ABB 系统采用的纯粹的平衡式的传输方式,即一问一答,具体如下:

主子:总召唤命令帧 C_IC_NA_1 (同上)

子主:无所请求数据确认帧 M_NV_NA_1 或回答单个字符 E5H

子 主:总召唤确认帧 M_IC_NA_1

主 子:召唤二级用户数据帧 C_P2_NA_1

主 子:召唤二级用户数据帧 C_P2_NA_1

或 M_SP_NA_1 、 M_PS_NA_1 )

直到送完全部遥测遥信数据)

南瑞公司的主站系统经常采用依次召唤某组数据的方法得到全数据, 过程如下: 主

68H

L=9

L=9

68H

0 1 FCB 1 0 0 1 1

链路地址域

类型标识 100

可变结构限定词= 01

传送原因= 5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信息体地址低字节 00H

信息体地址高字节 00H

QOI=21 ~ 36(召唤第 1~16 组)

帧校验和 CS

16H

而子站给予的回答则与总召唤时的回答格式相同,只有传送原因字节表示出不

子 主:遥测帧 M_ME_NA_1 或 M_ME_ND_1 )

主:遥信帧 M_SP_NA_1 4. 分组召唤过程

主 子:召唤二级用户数据帧 C_P2_NA_1

同的组号。

5.

一般询问过程

1.当没有变化数据时:

主子:召唤二级用户数据帧 C_P2_NA_1

子主:无所请求数据确认帧 M_NV_NA_1 或回答单个字符 E5H

2.当有遥信变化(一级用户数据)时,直接以一级数据应答:

主子:召唤二级用户数据帧 C_P2_NA_1

子主:单点 / 双点遥信变化响应帧 M_SP_NA_1/ M_DP_NA_1

3.当子站发生遥测变化(二级用户数据)时,报告变化遥测主子:召唤二级用户数据

帧 C_P2_NA_1 子主:遥测数据变化响应帧 M_ME_NA_1

4.当子站发生事件顺序记录 SOE(二级用户数据)时,报告 SOE:主子:召唤二级用

户数据帧 C_P2_NA_1

子主:单点 / 双点信息的事件顺序记录 M_SP_TA_1/ M_DP_TA_1

6.遥控过程

1.主子:遥控选择命令的发送帧 C_DC_NA_1

2.子

3.主子:遥控执行命令的发送帧 C_DC_NA_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