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插花的基本理论系列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日式插花中花意匠的基本理论与运用实例日式插花中花意匠的基本理论与运用实例插花艺术在日本被称为花道,与茶道、书道、香道、歌道等并驾齐驱,是日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
日本花道流派众多,主要有池坊流插花、草月流插花、小原流插花、未生流插花、古流(松涛派)插花等。
小原流是日本主流插花流派之一,在当今日本年轻人中较为流行,所追求的是色彩与形态的调和、对立之美。
花意匠是小原流派四世家元小原夏树1991年为了适应现代生活环境而创立的一种插花方式。
花意匠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是整个小原流插花的基础[2] 。
花意匠的插花有特定的章法,各花枝的长度、角度有严格的限定。
花意匠的插花理论包括花意匠的基本和花意匠的展开两部分。
1 花意匠的基本理论花意匠的基本的含义花意匠的基本的含义是教会人们运用简易的花材轻松快乐地插花,装饰生活空间。
花意匠的花材与容器在花意匠的基本理論中,花材较为简单,一般所选择的花材种类不超过3种。
需要选择的3类花材分别为:①能表现主要形态美的较长花材类,如剑兰、虎尾兰、锦葵类、剑叶、富贵竹、雀梅、樱桃茄、贝壳花等,可以表现直立型的挺拔姿态;山归来、苏铁、散尾葵、虎尾兰、小天使、山苏等可以表现倾斜型的曲线美。
②作为视觉焦点的花材类,如非洲菊、鹤望兰、玫瑰、康乃馨、鸡冠花、红掌、景天、菊花等。
③为平衡协调前两种花材的过渡性花材,可以选择如小天使、情人草、满天星、洒金桃叶珊瑚等花材,也可以选择与最长的主枝同样的花材,在长度和角度上稍做处理,达到协调的效果。
由于花意匠的基本作品相对简单,所用的容器体量也不宜大。
容器的长高基本决定了整个作品的大小,可以使用日本小原流标准水盘,也可以使用一些体积较小、较浅的碗或盆。
容器的风格是根据不同花材的姿态、质地特性来选择的。
花意匠的基本的花型构成根据在整个作品造型中的不同位置分为3个部分,分别为主枝、客枝和中间枝,对于各枝的长度和角度也有严格的规定。
主枝。
主枝是插花作品中线条形态花材最粗壮、最美的一枝,是插花作品的主角。
日本平面插花设计理念平面插花是东京理学院草月流创始人拉近兼次郎先生的创造,其设计理念以鲜花和植物为基础,将传统的插花工艺与现代平面设计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首先,日本平面插花设计强调和谐与平衡。
设计师注重在空间中营造和谐的氛围,通过花朵和植物的组合、色彩搭配和形状构造,创造出平衡美和和谐感。
设计师会在设计前先考虑场地的特点和环境,例如空间大小,色调,光线情况等,以确保插花作品与场地的整体风格相协调。
其次,日本平面插花设计注重自然与简约。
设计师强调植物的自然生长状态,尊重植物的独特性。
插花作品中,设计师会使用自然姿态的花束,避免过度修剪和雕饰,保留植物的原始美。
此外,日本平面插花设计注重简约和精致,设计师会剔除多余的元素,追求简洁明快的造型。
再次,日本平面插花设计强调动感和流动感。
设计师在插花作品中追求动感和流动感,通过设计中的线条和形状构造,创造出生机勃勃的效果。
为了营造动感,设计师善于运用曲线、弧形等元素,同时注重创造出层次感。
在平面插花作品中,设计师会追求线条的顺畅,给人一种自然流动的感觉。
最后,日本平面插花设计强调创新与对比。
设计师注重在插花作品中创造对比效果,通过不同颜色、形状、尺寸的花束和植物的组合,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效果。
设计师还善于运用对比的配色,例如鲜艳与柔和、冷暖色之间的对比,以营造出更加鲜明的效果。
此外,创新也是日本平面插花设计的重要一环,设计师不断尝试新的花材、材料、工艺等,以创造出独特的插花风格。
总而言之,日本平面插花设计以和谐、自然、简约、动感和创新为核心理念。
通过精心的策划和设计,设计师创造出独特的插花作品,感染人的心灵,让人们感受到自然与艺术的融合之美。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在日本本土流传广泛,在世界范围内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欣赏和追捧。
日本花道插花的礼仪(日本花道文化习俗)文章目录[+]各流派其特色和规模虽各有千秋,但基本点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贯穿于花道的仁义、礼仪、言行以及插花技艺的基本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韵之中。
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造。
因此,任何植物,任何容器都可用来插花,任何人都可能漂亮地完成插花。
花道通过线条、颜色、形态和质感的和谐统一来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
因此,从深处看,花道首先是一种道意,它逐步培养从事插花的人身心和谐、有礼。
其次花道又是一种综合艺术,它采用园艺、美术、雕塑、文学等人文艺术手段。
花道还是一种技艺,可用来服务于家庭和社会。
最后花道是一种易于为大众所接受的,可以深入浅出的文化活动。
插花并不讲究花材的数量和花的华丽。
在古代和现代的一些茶室里,只插上一枝白梅或一轮向日葵等简单的花草就能营造一种幽雅、返朴归真的氛围。
另外插花的优劣还取决于插花的形态和不同的花材所呈现出的不同的精神。
如蔷薇花象征美丽与纯洁,百合花代表圣洁与纯真。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毅,兰花高雅,被誉为“花中君子”,牡丹雍容华贵,杜鹃花婀娜多姿,桃花妩媚芬芳、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象征高尚品德。
事实上,任何自然的物质都可能被使用。
当代花道之中,甚至玻璃、金属和塑料都被人们使用。
作为日本的一种传统艺术,花道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象征语言和装饰概念;在花道中使用自然的、生命短暂的花卉和枝干使得时间维度成为创造活动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在花道的实践中,材料之间的关系、排列和布置的风格、容器的大小、形状、质地、容量和颜色、展示的地点和场合等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500年的历史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不同形式的花道艺术,从家庭里不起眼的点缀,直到浩大的景观和足以占据整个展览大厅的创新的雕刻作品。
当代日本花道,一方面表现形式多样;另一方面人们还在继续研究,使用传统的形式。
另外,花道被当作针对四季的变迁、时间和变化进行冥思的一种形式。
日本花道的三大流派,插花党看这里花道起源于中国隋朝的佛堂供花,随着日本的遣隋使小野妹子而传到日本,并成为文化教育的重要环节,今天来看看日本花道的三大流派:池坊、小原流、草月流。
池坊池坊是日本花道(又称华道)的代表性流派,一直被公认是日本插花的本源,具有五百多年的传统,主要有立花、生花以及现代自由花三种插花形式。
「立花」意为竖立着的花,以抽象的意念、枝条的空间伸展来模仿自然山水,结构复杂,一般由真、副、受、正真、见越、胴、控、流、前置九主枝和木留、草留、后围三补枝构成。
其中:真代表深山,因此真之枝干多向后延伸,副和受都代表近处的山,见越是深山之后复见的层层山峦,多为幼枝向后长长的伸出,正真为耸立的峻岭(多为2-3花组成),胴是小山,控为山脚,流如流水表村落人间,前置为山麓近景,作为结束;补枝中草留表示离开山麓注入大海的河流,木留表示连与山脚的平原,后围则为看不见的小山。
「生花」意为生长的花,花型固定于三角形的构成,以天、地、人来表现,称为副、体、真,可以理解为简单化了立华。
其中:副代表阳,意为天,插在构图最内侧,顺真的方向在真腰部向真的左后方延伸,是构图中段枝条;体为阴,为地,在副的对侧充实下段,在构图前方;真为人,是天地所滋生的万物之代表,居于中心充实上部。
「自由花」是后期受西方文化影响而生,意即不受传统的花型和角度约束,可完全依赖创作者对花材的感悟随机而作,同时加入了各种非植物材料,各种插作方法。
池坊作品,可灵动、可禅静,既能当作家居点缀小巧可爱,又能做到容纳万千风景于一瓶的气势磅礴。
小原流日本明治末年由小原云心(1861-1916)创立小原流,是有重量感、重心偏低的插花艺术,这样的插花被称为「盛花」。
在以前的所有传统造型中,花材都是集中地从花器的同一点伸出,而小原则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支撑物,因而可以在更为广大的范围内排列剪枝。
小原流的重点在于表现出自然的意境,展现出典雅清新的气息,为秀丽、典雅之美,特色是先认识自然,再表现自然,以产生对自然的爱心。
日本插花中最主要的插花形式有哪些?由于日本插花艺术发展历史的特殊性,每一个时期都有一个主要的花型产生,根据时代先后顺序有立华、生花、盛花、投入花、自由花等。
(1)立华立华,其含义为竖立的花。
立华是池坊流的代表花型,也是各种池坊插花形式的源泉。
它是由7~9枝花材构图,分上、中、下三段插作而成的一种左右对称而竖立的花型,构图严谨,意念抽象,着力表现山川峻岭、岩石峭壁、溪流山村等大自然的景观之美。
每枝花材都有一定的长度、一定的位置、一定的伸展方向和插作次序。
各花枝必须插在筒内,并由此伸出,花脚集中呈圆柱状。
立华还有传统立华(见图36)与现代立华之分。
(2)生花生花的含义为生长着的花,以三个主枝为骨架构成半月形或不等边三角形的花型。
表现一个由天、地、人三者组成的宇宙,三主枝名称因流派而异。
生花的形态分真(真之真、真之行、真之草)、行(行之真、行之行、行之草)、草(草之真、草之行、草之草)。
生花所用花材少而精,构图简洁,造型优美,充分表现出花材的自然形态美、色彩美与组合之美,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人们对花草所寄予的情感。
生花(见图38、图39)洗练的形式美使其极富传统插花独特的魅力而传承发展至今。
(3)盛花盛花的首创人是日本近代插花大师小原云心(1861—1916年)。
用水盘样式花器“堆、盛"的插花的形式来表现自然景观之美。
盛花采用“面”的插制方法,在水盘中设定的不等边三角形的面的范围内插上花材。
盛花主要表现形式有“色彩盛花”与“写景盛花”两大类,在一盘花中展现出美丽的风景与缤纷的色彩是它的特色。
小源流的盛花由主、客、副三大主枝构成,应草木花卉的自然形态,构成自由而富于变化的花型,最大限度地体现花材的自然美感。
(4)自由花自由花,是20世纪初期至中期兴起的插花革新运动的产物,它不受传统美学的束缚,不受任何固定形式的约束,也不受花材、花器的限制,正如它的名称一样,可以自由地进行创作。
自由花不仅强调花草树木的形态美,更注重造型艺术的诸要素——点、线、面、块与质感的表现。
日式插花的基本知识
日式插花的基本知识
西元六世纪时,推古君主派特使(相当与今日的外交官)小野女未子到中国做文化交流亲善访问,他回日本时带了很多中国的字画、雕刻、文学、戏剧还有园艺及供佛的瓶花等。
小野女未子是一位出家人,住在京都六角堂小池塘旁的`顶法寺,日本第一个插花作品即在此完成。
从此日本有了插花学校的兴起。
名称叫做“池坊”,乃源于池旁之意。
池坊是日本最古老原始的插花学校,现在的负责人是池坊第四十五代——池坊专永先生。
奉献:有如大自然界将花和树最美的一面无私地献给人类。
耐性:把一枝一花放在最适当的地方,需要宁静的心。
精力:收集花材处理枝、茎、叶均需要充沛的精神。
专注:要抛开繁琐,才能真正创造完美的作品,所谓精神所至,金石为开。
智慧:自我训练到花、人成为一体,达到纯静的程度,日本的花艺依不同的插花理念发展出相当多的插花流派,如松圆流、日新流、小原流、嵯峨流等各自拥有一片天地与西洋花艺完全不同的插花风格,可以说是花艺界里具有影响力之艺术。
日本花道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花型日本插花在日本称为花道。
在漫长的历史阶段,日本插花艺术得到蓬勃发展,形成了许多的流派,每种流派都其代表花型。
下面店铺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日本花道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花型吧!日本花道最古老,最大的流派有池坊花道会,其代表花型有“立华”“生花”“自由花”,其次为小源流,其代表花型有盛花和投入花;草月流也是主要流派,其不同点是主张插花材料的多样性,因此,其花型多为构思新颖,活泼多变的自由花。
五种基本花型中以“立华”和生花最富有日本花道的特点。
1、立华:是池坊流的代表花型。
意思为竖立着的花。
真正意境是表现自然山水之野趣。
一般由7—9枝花材构成,以松、桧、柏为主要花材,左右对称而竖立,构图严谨。
注意花材基部须竖直插在一起,位于容器中间。
立华采用的是松树、桃花、竹子、柳叶、红叶、扁柏等。
之所以称为立华,是从草木升高的姿势而采取竖立的形式,要用铁丝来调整花木素材的姿容,其意图在于再现一种自然的景致。
立华的构成复杂严谨,各枝条的位置和伸展方向都有一定的顺序,不可以前后倒置,一般由真、副、受、正真、见越、胴、控、流、前置等9个主枝和后围、木留、草留3种补枝组成,大型创作还有大叶、草道等,其构成“立华”的7~9个基本部分组合起来的花型图,就要在一个花瓶里把许多互相对立而又相辅相成的材料配置好,以表现自然景色之美。
2、生花:是古流的代表花型,也称格花。
意思为生长的花。
花以真、副、体三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形。
真代表天,副代表人,体代表地,天地调和而孕育生命。
生花的最大特点是花材少而精,构图简洁,运用流动的线条、精美的花器表再现花材生长的自然美。
注意花材基部仍须竖直插在一起,位于容器中间。
生花是使花保持生命力的表现方法,使用的是鲜花。
江户时代中期,作为招待客人的生花已经诞生,它主要被放在壁龛上。
和投入法、盛花不同之处在于茶花的器具象征着大地。
生花主要表现的并不是花木局部的美,而是其伸展开来的生命力。
花道知识点总结花道,即日本的艺术插花,是一种旨在表达自然之美、修身养性的艺术。
花道起源于中国,自唐代以来便传入日本,并在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花道不仅仅是简单地插上一些花束,更是通过独特的设计和布局,将花器、花材和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对自然美的理解和感悟。
花道不仅是一门美术技艺,更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通过花道,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妙,体会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同时也能培养审美情趣和塑造出优雅的生活方式。
在现代社会,花道已经不再局限于日本,它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艺术形式,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
在学习花道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和技巧,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对花道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1. 花道的起源和发展花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而后被带入了日本。
在日本,花道得到了高度的推崇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日本花道。
自15世纪以来,花道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在江户时代,花道开始成为一种系统化的学习课程,如今已经成为了一门正式的艺术形式。
了解花道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花道的文化内涵和深厚底蕴。
2. 花道的文化内涵花道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富有思想性和文化内涵的生活方式。
在花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同时,花道也深受佛教思想和禅修的影响,强调内心的平和与静谧。
了解花道的文化内涵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领悟到花道的真谛,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人文情怀。
3. 花道的基本元素花道包括了许多基本元素,如花器、花材、容器和环境等。
花器是指插花时使用的容器,它可以是花瓶、花篮或花盆等。
花材是指插花时使用的植物材料,如花朵、叶子、树枝等。
在花道中,花器和花材的选择非常重要,它们需要和容器和环境相互搭配,共同展现出一种美丽的景致。
4. 花道的学习方法学习花道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学习如何选择和处理花材,了解不同花材的特点和用法。
中国的佛前供花在唐朝随佛教一起传入日本。
插花一到日本,便受到朝野僧俗的一致欢迎,从初始效仿中国的佛前供花,逐步结合日本的习俗而发扬光大,并制定了插花时花材配置的规矩,形成了各种流派并传授继承,也即形成了花道。
我国袁宏道的《瓶史》被译成日文出版,许多口传的插花书和著作也先后问世。
花道与茶道、书道等一并成为日本传统技艺。
如同中国的京剧,日本的花道也分许多流派,主要如池坊流、古流、草月流、小原流等等。
虽然不同的流派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花道思想和基本造型确有着许多共性。
【池坊流】池坊:原意为池边僧舍。
原本是日本遣隋使小野妹子皈依佛教成为高僧,驻六角堂(即後来京都的一小寺)而创於7世纪初。
在那里,作为礼佛仪式的一部分,规定“立花”这个插花样式的插花准则,即一种直立的正规样式,一般使用窄口高脚瓶或细高花瓶。
日本宽政三年(1462)池坊插花术的开山祖专庆应邀为武将佐佐木高秀插花。
几十枝鲜花插入金瓶内,绮丽无比,顷刻专庆的池坊插花术在立花界获得很高的声誉。
池坊因此而声名鹊起,池坊立花也成为花道界的主流派。
池坊流的传统的最高花型是“立华”,它由佛前供花演变而来,是以一种抽象性的意念来模仿山水画,通过枝条的前后左右伸展,充分展现出大自然的韵律美感,具有超凡脱俗、严肃华贵的气质和造型。
“立华”的构成非常复杂严谨,要在一个花瓶里把七至九个基本部分组合起来,这些部分相对独立而又相辅相成,各部分的位置和伸展方向都有一定的顺序,不可前后倒置。
池坊流的传统造型具有一种典雅高贵的气派,枝条舒展,能充分展示东方之美。
←立华随着时代的变迁,池坊在立花的基础上衍生出了“生花”和“自由花”。
第四十五代家元池坊专永宗匠还创立了“生花新风体”和“立花新风体”,使池坊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并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要求。
【古流】古流是江户时代(17世纪)中期新兴的插花流派。
当时儒家思想盛行,讲究阴阳五行学说,以天地人来表现伦理教义。
这种思想也反映到插花的格式中,谓之“生花”或“格花”。
日本插花的流派日本插花主要流派及特点插花艺术在日本受到大众的喜欢,师徒相传,纷纷各自研究与创造,花道便逐渐分歧,产生许多流派。
在日本有3000多个流派,每种流派的插花有各自的规则,花枝有固定的插法,但不违反自然为原则。
下面就15个主要流派的插花特色分述如下:1.安达式插花安达式插花是安达潮氏由1918年创建的。
安达式插花的特色在于“注重装饰花的花心”即不重视插花的技巧,尊重其自然美。
是专为生活插花,绝对不使用鲜花之外的枯木、铁、石头等物。
其作品的特征“具有线条美以及色彩的构成美”。
在插花过程中,必须先了解花,由于花型的练习,自然与花接触,这就是本流的主张。
其花型可分为盛花和投入花。
2.池坊插花在日本插花历史上池坊是人数最多的流派。
“开山祖”池坊专庆于16世纪末创建的。
经过五世纪的发展,池坊的插花以“立华”、“生花”、“投入花”、“盛花”四种形式。
3.立华立华的特征是在17世纪由池坊专好完成。
将耸立山顶和生长于山谷平墅的草木之各种变化姿态互相和谐统一,表现于插花之中,造成一处风景,产生壮大的情趣。
主枝有九枝即“真、副、请、流枝、控枝、见越、正真、胴、前置”。
4.生花生花是江户时代发源的。
由投入花发展成的花型,生花是由真、副、体三种枝构成,真位于花型中心上方,其长度为花器的1.5-3倍;副位于真的后面,是构成整体之后的役枝,大约是真的三分之二;体位于真的前面,是花型的前端的位置,大约是真的三分之一。
生花的基本花型可分为“真、行、草”。
真的花型必须选择柔软的花枝,很少向左右延伸的枝,并且插成和花器同宽度的形式。
行的花型是三线形式的基本型,加强作品的动感,构成宽幅度的美。
草的花型比行的表现更加动感的花型,借副、体、客的变化,极大夸张和省略,表现出植物个性美的花型。
5.投入花投入花是15世纪时,应花器意匠性的流行而产生的插花法。
多装饰于柔和的房间里,基本花型同生花,在内容表现有三种,即立型、斜型和垂型。
立型是直立上方,其倾斜度可以30度;斜型其倾斜度30-90度的形态;垂型比瓶口还要下垂的型。
立花日本室町时代确立的最古老的样式,当初形成的基本形式由“真、副、副请、真隐、见越、流枝、前置”七个役枝构成,通过多种多样的草木表现大自然的风景,江户时代前期到中期流行。
生花生花是江户时代中期确立的样式,使用1-3种花草材料,表现草木扎根于地上生存的样子,体现草木作为生命的出生之美。
自由花没有固定的类型样式,依托草木的形状和质感自由扩展,可以实现广泛创作表现,适用于各种空间和场景。
从大正时代到昭和时代,西洋风格的建筑样式在日本普及后,取代放在壁龛里的立花和生花,放在玄关和桌子上的插花流行起来。
立花正风体立花随着大型化、复杂化等时代趋势而发生变化,明治时代确立了立花正风体规范,其特征是以池坊的传统美感和七个或九个役枝组成的结构为基础,模仿草木的出生而进行构成,通过复杂多彩的构成,表现自然面貌和草木风格。
立花新风体作为适应现代空间的立花形式,于1999年由池坊专永(华道家元四十五世)发表,其特征是重视表现内容,以传统的美感和构造为基础,同时具备花材的舒展、新鲜、艳丽,使用各种各样的花材,根据有意外性和对照效果的搭配,表现亮度,尖锐,突出等的美感。
生花正风体明治时代确立的样式,适合小客厅壁龛的小型插花,通过为数不多的枝条重点体现草木的气息生命,其特征是被称为“真、副、体”的三个役枝模仿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万物基础的三才(天、地、人),三个役枝相互呼应,从水面延伸出草木所具备的出生之美。
生花新风体作为适应现代生活的生花形式,于1977年由池坊专永发表,其特征是以池坊传统的审美意识为背景,多角度地呈现色形质感、叶子的舒展、枝条的态势等各种各样的美,表现出传统的生花正风体的形式中无法容纳的草木出生之美。
放入壶里的自由花放入水盘的自由花盛花瓶花花意匠代表作品日立制作所数码高清“Wooo”TVCM“红花”篇京都本愿寺白书院作品第101届草月展作品。
中国的佛前供花在唐朝随佛教一起传入日本。
插花一到日本,便受到朝野僧俗的一致欢迎,从初始效仿中国的佛前供花,逐步结合日本的习俗而发扬光大,并制定了插花时花材配置的规矩,形成了各种流派并传授继承,也即形成了花道。
我国袁宏道的《瓶史》被译成日文出版,许多口传的插花书和著作也先后问世。
花道与茶道、书道等一并成为日本传统技艺。
如同中国的京剧,日本的花道也分许多流派,主要如池坊流、古流、草月流、小原流等等。
虽然不同的流派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花道思想和基本造型确有着许多共性。
【池坊流】池坊:原意为池边僧舍。
原本是日本遣隋使小野妹子皈依佛教成为高僧,驻六角堂(即彳爰来京都的一小寺)而创於7世纪初。
在那里,作为礼佛仪式的一部分,规定〃立花”这个插花样式的插花准则,即一种直立的正规样式,一般使用窄口高脚瓶或细高花瓶。
日本宽政三年(1462 )池坊插花术的开山祖专庆应邀为武将佐佐木高秀插花。
几十枝鲜花插入金瓶内,绮丽无比,顷刻专庆的池坊插花术在立花界获得很高的声誉。
池坊因此而声名鹊起,池坊立花也成为花道界的主流派。
池坊流的传统的最高花型是〃立华〃,它由佛前供花演变而来,是以一种抽象性的意念来模仿山水画,通过枝条的前后左右伸展,充分展现出大自然的韵律美感,具有超凡脱俗、严肃华贵的气质和造型。
“立华” 的构成非常复杂严谨,要在一个花瓶里把七至九个基本部分组合起来,这些部分相对独立而又相辅相成,各部分的位置和伸展方向都有一定的顺序,不可前后倒置。
池坊流的传统造型具有一种典雅高贵的气派,枝条舒展,能充分展示东方之美。
立华随着时代的变迁,池坊在立花的基础上衍生出了〃生花〃和〃自由花〃。
第四十五代家元池坊专永宗匠还创立了〃生花新风体〃和''立花新风体〃,使池坊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并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要求。
【古流】古流是江户时代(17世纪)中期新兴的插花流派。
当时儒家思想盛行,讲究阴阳五行学说,以天地人来表现伦理教义。
花道美学未生流
花坊间
——————————
未生花
......
未生流派由江户末期的未生斋一甫创立。
发展至今,未生流派已成为日本花道比较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致力于花道知识的普及工作,派内又相继出现了斋家未生派、庵家未生派、院家未生派等等。
其作品的特点是明快、简洁。
儒家的“天、地、人”三位一体思想是未生流插花的原理。
未生流把插花称“格花”,以象征“天圆、地方”,直角等腰三角形是它的基本花形,并比喻作鱼鳞而名为鳞形。
设定的直角等腰三角形为立姿者,叫立鳞;而为横姿者,叫横鳞。
在这三角形鳞中配置“体”、“留”、“用”所谓天地人三段枝最高枝叫“体”,中间枝叫“用”,最低枝叫“留”。
三才格就是使
用这三段枝所构成的基本性花型。
未生流派的花型有真、行、草的三态变化,更各自展开为三姿,
称为“三态九姿”。
真的花型,犹如人立正般严肃端方,在三态中格调最高。
体枝的弯曲度很小,以一活线为限度,用枝也限于二活线。
行的花型,就好像人走路的姿态,活动空间扩大,体枝的弯曲要大于真,达到二活线的限度,用枝的大概位置在三活线前后。
草的花型,如人奔跑的姿态,活动空间更加扩大,体枝弯曲度再要大于行,达到三活线的限度,而用枝则更在五活线处。
未生流传承的花形称做格花。
格花是通過与天圆地方合体的等边三角形,用天、地、人三個枝蔓表現出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用有序排列的花草枝蔓表达出了和的美丽。
未生流的新花分為盛花和瓶花,还有以自然手法、造形手法、碎花分类的自由形新花。
图片来源:网络。
日式插花的基本理论系列
花卉报
2011-11-28 11:11:52
日本花意匠基本理论
花意匠的含义:
花意匠是小原流派四世家元小原夏树1991年为了适应现代的生活环境,而创案的一种插花方式。
在花意匠的基本里所学习的知识和技术不仅仅是花意攻的基础,还是整个小原流式插花的基础。
花意匠的插花包括花意匠的基本和花意匠的展开的两部分,首先介绍的是花意匠的基本。
1、花意匠的基本含义
简单的说花意匠的基本就是教会你在生活中快乐轻松地插花
2、花意匠的基本的特性
(1)、插花之前,需把心态调整到到自由、轻松的状态;
(2)、只需记住简单的技巧,并注意在生活中加以灵活运用和变通,无论是大型空间还是狭小的场所都能
装事点出令人满意的效果。
(3)、花意匠插花造型简单,花色搭配出众,不同的花材和造型能搭配出各具风情的美。
如:色彩美、季
节美、形态美、构造美等。
(4)、主要枝和中间枝可根据花材的不同作不同的处理、插花者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5)、花意匠的基本的主要枝包括主枝和客枝两种。
主枝是伤口吕所有花材中最强壮、线条形状最美的一枝,作为主角表现在作品中,客枝对主枝来说是配角,在调节整个作品的统一性的同时,作为焦点表现在
作品中。
3、花意匠的基本的造型
(1)直立型
灵活运用直立花草和枝的形态,从花器中央开始插起的方法。
(2)倾斜型
表现出横向伸展的花草和枝的优美,从花器中央开始插起的方法。
这两种广泛需根据所使用鲜花的性质而灵活运用,通过观察花材的特性和形态,选择最佳的插法。
其中花意匠敞开型还分为单面观和多面观两
种,需根据所要装饰的环境来决定这两者的取舍。
4、花意匠的展开的含义
与“基本”相同的是,“展开”也需要根据生活空间,充分展示花材的个性,构思出独具个性的造型,使人们不仅能欣赏到作品的正面,而且可以从多个角度欣赏。
5、花意匠的展开的特性
(1)花器的选择上有很大的自由性,可以用花器和其他生活用器等装饰各式各样的生活空间。
(2)结合所要装饰的空间,可选择单面观或多面观作为插花方式
(3)以色彩美为中心,结合季节美和形态美。
(4)主要枝、中间枝的尺寸,角度和插花位置有很大的自由性
(5)作为主要枝的有主枝、副枝和客枝3种
(6)根据3种主要枝的高度和变化,排列出强烈的节奏感,另外,正面和多角度的插法都可以(7)可以使用盘子或瓶子结合花意匠的方法,自由地装饰各种空间。
6、花意匠的展开的造型
(1)敞开型
主枝、副枝左右敞开,中央位置插入客枝。
另外,单面观的主枝和副枝可以使用同一种花材,而多面观的情况则可选择不同花材做主枝和副枝,做成放射性造型。
(2)旋转型
将3种主要枝向外插成一周外旋转后,再用中间枝插一周内旋转,形成一个同心圆,尽量展现出旋转的动感。
主枝、副枝相互对应,从客枝中延伸的主轴的中间枝增强旋转性,构造出具有旋转动感的多面观造型
(3)排列型
根据3种主要枝的高度和花材量的变化排列出强烈的节奏感。
在继承日本传统的插花理论概念的基础上,把每一朵花、每一片叶的色和形充分地表现出来,创造出一种新型的插花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