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钢冷轧原理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1
冷轧名词解释冷轧的概念冷轧是一种金属加工方法,指的是将金属材料在室温下经过轧制、拉伸、压缩等加工工序,使其形状、尺寸、表面质量等发生变化的过程。
与热轧相比,冷轧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冷轧的流程冷轧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配料和预处理:将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经过预处理,如除杂、除油等,以提高后续加工的效果。
2. 轧制工序:将预处理过的金属材料通过冷轧机进行轧制。
轧制过程中,金属材料经过多次的压下、拉伸,从而达到所需的厚度和尺寸。
3. 预处理和修整:对轧制后的金属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如去除氧化物、清洁等,以提高表面质量。
4. 进一步加工和处理:根据需要,对冷轧后的金属材料进行进一步加工和处理,如切割、焊接、折弯等,以满足特定要求。
5. 检验和包装:对最终产品进行检验,确保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并进行包装,以便储运和使用。
冷轧的优势相比于热轧,冷轧具有以下优势: - 尺寸控制精度高:冷轧可实现更精确的尺寸控制,特别是对于薄板材的加工,具有更高的精度要求时,冷轧更为适合。
- 表面质量好:冷轧能够有效降低金属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和缺陷,使其具有更好的表面质量和光洁度。
- 机械性能优良:冷轧过程中,金属材料的晶粒结构发生变化,使其具有更好的强度、韧性和延展性等机械性能。
- 成本较低:由于冷轧无需加热,不会产生热能损耗,且工艺简单,因此成本相对较低。
- 环保节能:冷轧不会产生高温、高能耗等问题,具有较好的节能和环保效果。
冷轧的应用领域冷轧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汽车制造汽车制造是冷轧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冷轧能够满足汽车制造对于板材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机械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冷轧钢板常被用于汽车车身、车门、车顶等部件的制造。
2. 家电制造冷轧钢板在家电制造行业中应用广泛。
比如制冷设备、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电产品所使用的外壳和零部件,通常采用冷轧钢板进行加工。
3. 建筑业冷轧钢材在建筑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冷轧机工作原理
冷轧机是一种用于加工金属材料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减薄金属材料的厚度,改变其尺寸和形状。
具体来说,冷轧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上料准备:首先需要将待加工的金属材料准备好,通常是以卷形或板形呈现。
2. 进料和张力控制:将金属材料送入冷轧机的进料装置中,并通过张力控制系统对其进行控制,以保证金属材料在整个冷轧过程中能够保持适当的张力。
3. 纠偏和预拉矫直:经过张力控制后,金属材料需要经过纠偏机构的作用,使其达到平整的状态。
然后,材料会经过预拉矫直机构,以进一步改善材料的平整度。
4. 冷轧过程:接下来,金属材料会通过一系列的辊轧机组,其中包括多个辊轧机构,来逐渐减薄材料的厚度。
辊轧机组中的辊子会对金属材料进行挤压和拉伸,从而使其变薄。
5. 修边和剪切:经过冷轧后,材料的边缘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规则或不平整的部分,因此需要进行修边操作,使材料边缘整齐。
同时,根据需要,可以对材料进行剪切,将其切成所需的长度。
6. 冷卷和收卷:经过冷轧和修边剪切后,将金属材料卷起来,形成辊装盘,并通过收卷机构将其收卷起来。
最终,经过冷轧机的加工,金属材料的尺寸和形状将得到改变,达到所需的要求。
冷轧机在金属加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加工各种金属材料,如钢、铝等。
第一章冷轧带钢生产概述1.什么叫冷轧,冷轧带钢有哪些优点?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轧制变形叫做冷轧,一般指带钢不经加热而在室温直接进行轧制加工。
冷轧后的带钢可能烫手,但还是叫冷轧。
冷轧生产可提供大量高精确度和性能优良的钢板和带材,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加工温度低,同热轧生产相比,它有以下优点:(1)冷轧带钢产品尺寸精确,厚度均匀,带钢厚度差一般不超过O.01-0.03mm或更小,完全可以符合高精度公差的要求。
(2)可获得热轧无法生产的极薄带材(最薄可达0.001mm以下)。
(3)冷轧产品表面质量优越,不存在热轧带钢常常出现的麻点、压入氧化铁皮等缺陷,并且可根据用户的要求,生产出不同表面粗糙度的带钢(光泽面或麻糙面等),以利于下道工序的加工。
(4)冷轧带钢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如较高的强度、较低的屈服极限、良好的深冲性能等)。
(5)可实现高速轧制和全连续轧制,具有很高的生产率。
2.冷轧生产方法有哪几种?冷轧板带钢生产方法分为单片轧制和成卷轧制两种方法。
(1)单片轧制。
单片轧制最早采用二辊式轧机,目前多用四辊式冷轧机。
四辊冷轧机按其轧辊运转方向可分为可逆式和不可逆式。
采用不可逆式四辊轧机进行单片生产时,轧制操作是由人工逐张将钢板喂入轧机,全垛钢板轧完一道次后,用吊车将板垛吊送到轧机前,进行下一道次的轧制,如此循环进行,直到轧成规定的成品尺寸时为止。
采用可逆式轧机时,则轧制操作有两种,一种是每一张钢板在轧机上往返轧制,直到轧制成最终的成品尺寸,然后再进行第二张钢板的轧制。
这种操作方法虽然压下调整操作频繁,但产品表面不易划伤,故实际生产中应用较多,特别是轧制单重和尺寸较大的钢板,均采用此法。
另一种是每张钢板逐张送入轧机,待全垛钢板轧完一道次后,再逐张返回轧制第二道次。
此种操作方法使轧制产品尺寸较均一,而且省去了轧辊反转和压下的调整时间,从而冷轧机产量较高,但板面之间有时可能造成划伤。
单张轧制方法由于不能采用张力,故每道次的压下率一般不超过14%,轧制道次增多,钢板加工硬化程度增大。
冷轧机工作原理
冷轧机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步骤:
1. 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将待加工的金属坯料放置在冷轧机的进料机构上,并通过辊子的传送装置将其送入机台内。
2. 切割与整形:金属坯料进入机台后,会经过一系列辊子的压制与整形。
辊子的设计和形状会根据加工要求来确定,有的辊子用于切割金属坯料,有的用来收缩、整形和改变金属坯料的形状。
3. 冷轧加工:经过切割与整形后,金属坯料被送入冷轧机的工作区域。
冷轧机主要通过辊子的连续转动来实现金属坯料的加工。
在此过程中,辊子会将金属坯料不断地压制,使其发生塑性变形。
这种变形有助于改善金属的物理性能和表面质量。
4. 轧制与调整:金属坯料在通过冷轧机的不同工作区域后,会逐渐变薄和延展。
同时,通过辊子的调整,可以控制金属坯料的加工厚度和轧制速度,以达到所需的加工效果。
5. 完工与后续处理:经过冷轧加工后,金属坯料会成为所需的板材、卷材或其他形式的成品。
在冷轧机的出料机构上,可以将加工好的金属产品收集起来,并进行必要的检测和后续处理,如裁切、表面处理、热处理等。
以上就是冷轧机的工作原理。
整个加工过程需要精确的控制和调整,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规格要求。
冷轧钢带冷轧钢带是以热轧卷为原料,在室温下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轧制而成,包括板和卷,国内众多钢厂如宝钢、武钢、鞍钢等均可以生产。
其中成张交货的称为钢板,也称盒板或平板;长度很长、成卷交货的称为钢带,也称卷板。
定义冷轧钢带是再结晶下的轧制,但一般理解为使用常温轧制材料的轧制。
铝冷轧分为板轧和箔轧。
厚度在0.15~以上的称为板,0.15~以下的称为箔。
欧美多采用3~6台连续式轧机作为冷轧设备。
原料性能冷轧钢带生产是钢带轧制的精加工过程。
冷轧钢带的原料就是热轧钢带。
要获得高质量的冷轧钢带,必须要有良好的热轧钢带原料来保证。
钢的化学成分、纯净度及热轧工艺的控制,对最终冷轧钢带产品的组织、性能有极大的影响;热轧钢带的外形尺寸、板形及表面状态,将直接影响冷轧钢带的尺寸精度、板形和表面质量。
炼钢时控制好钢的化学成分是保证生产出优质冷轧钢带的基础,钢的化学成分与钢带的成形性能有密切的关系。
钢的碳含量对钢带成形性能的影响是通过影响钢的屈服极限和塑性应变比来实现的。
碳是提高钢的强度最显著的元素之一,碳含量增加,屈服极限提高,塑性应变比值减小、成形性能变坏。
热轧影响热轧钢带的组织和性能直接影响到冷轧钢带的组织和性能。
影响热轧钢带组织和性能的因素有:钢坯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轧制温度、终轧变形程度及卷取温度等。
对于低碳钢,热轧、冷轧的组织特征都是铁素体晶粒组织和一定数量的渗碳体,所以决定其组织特征的铁素体晶粒大小、形状及均匀程度,渗碳体的尺寸大小及分布的弥散程度决定了钢的性能的好坏。
冷车褪火后钢板的铁素体晶粒的大小,除与冷轧热处理条件有关外,也与热轧钢带的显微组织有关。
热轧钢带的显微组织特征会保持在冷轧钢带上,冷轧时消除不了热轧变形时得到的粗大晶粒、过细晶粒及晶粒不均,这些都将遗传到冷轧钢带上。
这些现象已为生产实践所证明。
特点及用途冷轧钢具有良好的性能,即通过冷轧,可以得到厚度更薄、精度更高的冷轧带钢和钢板,平直度高、表面光洁度高、冷轧板表面清洁光亮、易于进行涂镀加工、品种多,用途广,同时具有冲压性能高和不时效、屈服点低的特点,所以冷轧板具广泛的用途,主要应用于汽车、印制铁桶、建筑、建材、自行车等行业,同时还是生产有机涂层钢板的最佳选材。
冷轧带钢生产简介1. 引言冷轧带钢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本文将介绍冷轧带钢的生产过程和主要应用领域。
2. 冷轧带钢的生产过程2.1 原材料准备冷轧带钢的主要原材料是热轧带钢,它通常由高炉炼铁产生的热带钢经过热轧工序获得。
热带钢的厚度通常在2~10mm之间。
2.2 酸洗热带钢经过酸洗工艺,主要是为了去除表面的氧化铁皮和锈蚀物,提高带钢表面的平整度和光亮度。
酸洗一般采用盐酸溶液进行。
2.3 冷轧经过酸洗的热带钢进入冷轧机组,通过多道次的冷轧工序,逐渐降低带钢的厚度,提高其表面质量。
冷轧带钢的厚度通常在0.2~3mm之间。
2.4 退火冷轧后的带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脆性,需要进行退火处理,以改善其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
退火一般在加热炉中进行,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来达到目标性能。
2.5 铣切退火后的冷轧带钢经过铣切工序,将其切割成各种规格的带钢板。
2.6 包装和贮存铣切后的带钢板进行包装和贮存,以便后续的运输和使用。
3. 冷轧带钢的主要应用领域3.1 汽车工业冷轧带钢在汽车工业中应用广泛,用于制造汽车车身和零部件。
其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表面质量保证了汽车的安全性和外观质量。
3.2 家电行业冷轧带钢在家电行业中用于制造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产品的外壳和零部件。
其表面平整度和光亮度使得产品更具美观性。
3.3 建筑领域冷轧带钢常用于建筑结构中的承重构件和外墙装饰材料。
其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能确保了建筑物的安全和持久。
3.4 电子行业冷轧带钢在电子行业中用于制造手机外壳、电子元器件等。
其高精度的尺寸控制和表面质量保证了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4. 结论冷轧带钢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其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准备、酸洗、冷轧、退火、铣切、包装和贮存等工序。
冷轧带钢在汽车工业、家电行业、建筑领域和电子行业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冷轧带钢的质量和性能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满足更多领域的需求。
冷轧带钢工艺流程冷轧带钢是指通过冷轧工艺将热轧带钢再次加工,使其达到更高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要求。
下面,就冷轧带钢的工艺流程进行介绍。
首先,在冷拔之前,需要将热轧带钢进行酸洗处理。
这一步主要是为了去除表面的氧化铁皮和氧化物,提高带钢的表面质量。
酸洗采用稀硫酸溶液,将带钢浸入酸液中,通过化学反应将氧化铁皮溶解。
然后,带钢进入冷拔机组。
冷拔是利用拉拔力将带钢经过模具挤压,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改变带钢的交节形状和尺寸。
这一步骤可以提高带钢的尺寸精度,同时还可以增强带钢的硬度和强度。
冷拔之后,带钢进入再次酸洗处理。
此次酸洗的目的主要是去除冷拔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物和表面的污染物,进一步提高带钢的表面质量。
接下来,带钢进入精整机组。
精整是将带钢通过辊系的挤压和摩擦,使其达到更高的平整度和尺寸精度。
在精整机组中,带钢经过多道辊组的挤压和拉伸,逐渐减小其厚度和宽度,达到所需的尺寸和表面质量要求。
最后,带钢经过切割机进行切割,切割成所需的长度。
切割机采用旋转切割或者剪切切割方式,将带钢切割成固定长度的冷轧带钢,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整个工艺流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环节的工艺参数和操作要求。
例如,酸洗液的浓度、温度和酸洗时间要控制好,以防止对带钢表面造成腐蚀。
冷拔和精整机组的辊系要根据带钢的材质和厚度选择合适的参数,以保证其形变均匀和尺寸精度。
而切割机的切割速度和切割刀的尺寸要调整好,以保证切割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总体来说,冷轧带钢的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加工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工艺参数和操作要求。
通过精心设计和操作,可以生产出高性能、高质量的冷轧带钢,以满足各种工业领域的需求。
冷轧机工作原理
冷轧机是一种用于加工金属板材的机器设备,主要用于将金属板材进
行压制、拉伸、弯曲等加工,以达到所需的尺寸和形状。
其工作原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压力传递系统
冷轧机的压力传递系统主要由机架、辊轴、辊套、轴承、传动装置等
组成。
在工作时,通过传动装置将电机的动力传递给辊轴,使其转动,然后通过辊套和轴承将转动的动力传递给金属板材,使其受到压力和
拉伸。
2. 金属板材进给系统
冷轧机的金属板材进给系统主要由进料辊、导向辊、支承辊等组成。
在工作时,金属板材经过进料辊进入冷轧机,然后通过导向辊和支承
辊的引导和支撑,使其在辊轴的压力下进行加工。
3. 冷却系统
冷轧机的冷却系统主要由水冷却系统和气冷却系统组成。
在工作时,
通过水冷却系统将金属板材表面的热量迅速散发,以防止板材变形和表面质量的损失;通过气冷却系统将金属板材表面的水分和氧化物迅速蒸发,以防止表面产生氧化和腐蚀。
4. 控制系统
冷轧机的控制系统主要由电气控制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组成。
在工作时,通过电气控制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对冷轧机的各项参数进行监控和调节,以保证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总之,冷轧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力传递系统、金属板材进给系统、冷却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协同作用,将金属板材进行加工,以达到所需的尺寸和形状。
其优美的紧凑的排版格式输出,可以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冷轧机的工作原理和加工过程。
冷轧的工作原理
冷轧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工业中。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冷轧过程使用的原料通常是热轧钢板或钢卷。
这些材料会先经过酸洗或其他清洁方法处理,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氧化物。
2. 进料和预处理:原料被送入冷轧机的进料区域,通过滚筒或其他传送设备逐渐进入轧机。
在进入轧机之前,原料可能会经过预处理,如去除表面油脂或去除表面氧化层。
3. 冷轧过程:原料在冷轧机中经历一系列轧制工序。
冷轧机通常由多个辊子组成,通过不同的辊轧制和压制原料,使其逐渐变薄和增长长度。
冷轧过程产生的应力和压力有助于改变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轧制过程中的应力还会导致金属晶粒的改变和材料的冷加工硬化。
4. 附加处理:在冷轧过程中,还有一些其他操作可以应用于原料。
这些包括热处理、拉拔、裁剪、切割、洗涤和表面处理等。
5. 最终产品:经过冷轧和附加处理之后,原料变成了冷轧卷或者冷轧板。
这些产品通常具有更高的强度、更好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冷轧产品可以进一步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家电、建筑材料等各种应用领域。
冷轧基础理论知识一、概要冷轧基础理论知识是金属加工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力学性能和加工技术等方面。
本文旨在介绍冷轧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以及应用领域,概述冷轧过程中的基础理论和关键工艺参数,包括材料选择、设备配置、工艺流程、冷却方式等。
通过学习本文,读者可以了解冷轧技术的核心知识体系,掌握冷轧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巧,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还将探讨冷轧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其在金属材料加工领域的应用前景。
1. 简述冷轧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冷轧技术是一种利用金属板材在常温下的可塑性,通过一系列辊轮对其施加压力进行加工的方法。
其基本过程是在常温下将金属材料进行连续轧制,改变其形状和尺寸,获得所需的厚度、宽度和平整度的金属板材。
与传统的热轧工艺相比,冷轧技术以其优良的加工精度和良好的材料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发展历程上,冷轧技术起始于工业革命时期的欧洲,随着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而逐渐成熟。
早期的冷轧技术主要运用于有色金属的轧制,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扩展到黑色金属的轧制领域。
随着材料科学和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冷轧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
从简单的单机轧制到现代化的连续自动化生产线,从传统的模拟控制到数字化和智能化控制,冷轧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艺手段。
其发展历程不仅体现了技术的进步,也反映了人类对材料性能的不断追求和探索。
2. 阐述冷轧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重要性。
冷轧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于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冷轧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金属加工技术,能够满足这种高性能的需求。
冷轧过程通过控制金属的塑性变形和再结晶行为,可以显著提高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同时保持良好的韧性和表面质量。
这使得冷轧材料在汽车、航空、建筑、电子等多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汽车行业,冷轧技术用于生产高质量的钢板和带材,用于制造车身、发动机等关键部件。
轧钢热轧冷轧工艺介绍1. 轧钢工艺概述轧钢是指将连续铸锭或钢材加热到适当温度后,在轧机中进行塑性变形的工艺过程。
轧钢工艺主要包括热轧和冷轧两种方式。
热轧是在高温状态下进行塑性变形,冷轧是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进行塑性变形。
这两种工艺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 热轧工艺介绍2.1 热轧的原理热轧是指在高温下对金属材料进行塑性变形。
热轧的原理是将加热到一定温度的金属材料置于轧辊之间,通过辊轧的压力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2.2 热轧工艺流程热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加热、轧制和冷却四个步骤。
2.2.1 预处理在热轧之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原材料的清洁、除锈和切割等工序,确保原材料的表面质量良好,并符合热轧的要求。
2.2.2 加热将预处理后的原材料送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提高其温度至适宜的热轧温度。
加热的目的是降低材料的强度,增加其塑性,使其更容易被轧制。
2.2.3 轧制加热后的材料通过轧机中的轧辊进行塑性变形。
轧辊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以获得所需的厚度、宽度和形状。
2.2.4 冷却热轧后的材料需要经过冷却过程,以使其冷却到适宜的温度。
冷却可以通过空冷或水冷等方式进行,以防止材料过热和形状不稳定。
3. 冷轧工艺介绍3.1 冷轧的原理冷轧是指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对金属材料进行塑性变形。
冷轧的原理是将金属材料置于冷轧机中,通过辊轧的压力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3.2 冷轧工艺流程冷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预处理、冷轧和除锈四个步骤。
3.2.1 原材料准备冷轧的原料通常为热轧产生的中间板材或热镀锌板材。
原材料准备主要包括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检测,确保原材料符合冷轧的要求。
3.2.2 预处理与热轧类似,冷轧之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原材料的清洁、除锈和切割等工序,确保原材料的表面质量良好,并符合冷轧的要求。
3.2.3 冷轧经过预处理的原材料被送入冷轧机中进行塑性变形。
可逆式轧制是指带钢在轧机上往复多次地压下变形,最终获得成品厚度的轧制过程。
可逆式轧机的设备组成比较简单,是由钢卷运送及开卷设备、轧机、前后卷取机、卸卷及输出装置组成的。
有的轧机根据工艺要求在轧前或轧后增设重卷卷取机。
单机架可逆冷轧机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如图5-1所示。
冷轧原料由热轧机组供给,热轧钢卷的单卷重量较小。
钢卷可在拆卷机组上切去头尾,进行焊接拼卷,以提高冷轧工序的生产能力。
热轧带钢在冷轧机前必须经过酸洗,目的在于去除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使冷轧带钢表面光洁,并保证轧制生产顺利进行。
经酸洗的热轧钢卷由中间库吊放到链式运输机的鞍座上,运输链把钢卷顺序运送到开卷位置上进行开卷。
伸出的带头被下落的钩头机引入三辊矫直机,经过活动导板送入辊缝。
带头通过抬高或闭合的辊缝到达出口侧卷取机,插入卷筒的钳口中被咬紧,根据带钢厚度缠绕数圈后调整好压下和张力,然后压下轧前压力导板,施加轧液,启动轧机,根据轧制情况升速到正常速度,进行第一道次轧制。
当钢卷即将轧完时,要及时操纵轧机减速停机,使带尾在入口侧卷取机卷筒上停位。
卷筒钳口咬住带尾后,轧钢工依照规程分配第二道次压下,操纵员选好张力,给上轧液,轧机进行换向轧制。
根据钢种和规格,每个轧程进行3~7道次往复轧制。
当往复轧制到奇数道次并达到成品厚度时,根据带尾质量情况,辊缝抬高或闭合地进行甩尾。
在卷取机卷筒上把带尾手工焊接到外圈钢卷上或用捆带扎牢,由卸卷小车把钢卷托运出卷筒,然后倾翻到钢卷收集槽上,标写卷号规格,即可吊运到下面工序继续生产。
冷轧带钢生产技术冷轧带钢生产线技术解析1、了解带钢:带钢是相对于钢卷,由中小型生产线冷轧工艺轧制而成的带钢产品。
冷轧带钢的用途可谓广泛,根据后期的加工方式,可以分为如下类型:(1) 带式:如打包带、铠装电缆用带等;(2) 管式:如薄壁管(含家具用管)、复合管、缠绕管等;(3) 冷弯型材:如滑轨、龙骨、塑钢内衬、电缆桥架;(4) 压型钢板:如卷帘门板、钢结构建筑围护用墙板、屋面板等;(5) 冲压用板:如电池壳体、汽车用板、家电用板等。
冷轧的关键工序:一为酸洗、二为冷轧、三为热处理、四为平整。
酸洗是为了去除对冷轧有害的原料钢卷表面上的氧化铁皮;冷轧是生产冷轧板带钢的关键工序;热处理在冷轧工序中有二个作用,一是消除冷轧带钢的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软化金属,改善塑性,以便于进一步进行冷轧或其它加工;二是改善组织结构,产生所需要的晶粒大小和取向;平整是精整工序中十分重要的工序,它可以改善带钢的性能,提高钢板的成形性能,提高钢带的平直度及改善钢板的表面状态。
冷轧工艺的定义:轧制是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对旋转轧辊的间隙(各种形状),因受轧辊的压缩使材料截面减小,长度增加的压力加工方法,这是生产钢材最常用的生产方式,冷轧即是在常温下完成的轧制过程,其所使用的原料为热轧加工成的板带(卷)。
2、酸洗工艺带钢冷轧前必须酸洗,清洗其表面氧化铁皮,因为氧化铁皮在冷轧时会损坏轧辊表面,而导致带钢表面产生缺陷。
通常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通常是3层结构:外层为Fe2O3(三氧化二铁),中层为Fe304(四氧化三铁),内层为Fe0(氧化铁)。
先进的冷轧厂多采用高速运行的连续酸洗机组或推拉式酸洗。
以连续酸洗为例,是将带钢连续地通过几个酸洗槽进行酸洗。
为使作业线上过程连续,将前一个热轧带钢卷的尾部和后一个钢卷头部焊接起来,酸洗后带钢按需要的卷重、卷径切断带钢并收卷。
连续酸洗机组除完成清除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的任务外,还有几个作用:(1) 用圆盘剪将带钢侧边剪齐。
冷轧的原理冷轧是一种金属板材或条材加工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在低温条件下对金属进行塑性变形,使得金属材料的尺寸和形状得到调整和改变。
下面将详细介绍冷轧的原理。
冷轧的原理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特性、轧制设备和工艺参数的选择以及冷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形和硬化。
首先,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特性是冷轧的基础。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主要是通过外力作用下的金属晶体滑移和重结晶来实现的。
当应力作用在金属上时,金属晶体中的滑移系统激活,使得晶体沿着滑移面滑移,继而产生塑性变形。
而在冷轧过程中,由于材料的温度较低,使得滑移速度减慢,晶粒和位错的运动受到限制,从而增加了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此外,冷轧还可以通过重组晶体结构,消除和修复位错,提高材料的抗变形能力。
其次,轧制设备和工艺参数的选择对于冷轧的效果至关重要。
轧制设备主要包括轧机和辅助设备。
轧机根据材料的形状和规格选择不同的工作方式,如单辊式、双辊式或多辊式。
辅助设备包括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张力控制系统等,能够对金属材料的温度、润滑和张力进行控制,以保证冷轧过程的顺利进行。
工艺参数的选择包括轧制速度、轧制压力和轧制温度等。
轧制速度决定了材料的变形速率和变形程度,过高的轧制速度会导致材料的变形不均匀和表面质量的下降;轧制压力可以控制材料的变形量和厚度的变化,过大的轧制压力会导致应变的集中而形成裂纹;轧制温度能够控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过低的轧制温度会导致材料的可塑性下降,过高的轧制温度会导致材料的回弹和回复能力降低。
最后,冷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形和硬化是冷轧的关键。
在冷轧过程中,金属材料会受到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从而在轧制方向上发生形变。
这种形变可以通过金属材料内部的滑移和变形来实现。
同时,金属材料还会受到塑性变形引起的硬化作用,即材料的硬度和强度逐渐增加。
硬化是由位错的运动和累积引起的,随着冷轧的进行,位错会逐渐堆积形成高密度的晶界,使得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减弱。
冷轧机工作原理
冷轧机是一种用于压制金属板材、线材、钢管等金属材料的设备。
在工业生产中,冷轧机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能够将金属材料加工成各种形状和规格的产品,可以生产出高精度、高强度的金属制品。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冷轧机的工作原理。
冷轧机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疏通材料:将金属材料放入冷轧机的进料口,通过切辊机切割成所需长度,然后送入下一道工序。
2. 预处理:将金属材料送入预处理机构中,进行清洗、除锈、除油等处理,以确保材料表面光洁度和质量。
3. 轧制:将预处理后的金属材料送入冷轧机的轧辊之间,进行轧制。
轧辊是冷轧机的核心部件,它们通过一定的轧制方式将金属材料压制成所需厚度和形状。
4. 整形:将轧制后的金属材料送入整形机构中,进行整形加工。
整形机构可以将金属材料加工成平板、圆管、方管、角钢等不同形状和规格的产品。
5. 切割:将整形加工后的金属材料送入切割机构中,进行切割。
切割机可以将金属材料切割成所需长度,并进行后续加工。
6. 翻辊:将切割后的金属材料送入翻辊机构中,进行翻辊加工。
翻辊可以将金属材料的表面变得更加光滑,去除残余应力。
7. 包装:将翻辊后的金属材料送入包装机构中,进行包装加工。
包装机可以将金属材料包装成所需的包装形式,以方便运输和储存。
以上就是冷轧机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冷轧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可以生产出高质量、高精度的金属制品,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