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停运及注意事项停运后的养护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30 MB
- 文档页数:3
锅炉停炉后的保养方法问题:1、锅炉停炉后的为什么要保养?2、锅炉停炉后怎样保养?3、保养期间应注意哪些事项?4、停炉后的冷却和干式防腐锅炉停炉后保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锅炉受热面内壁的防腐保养;二是锅炉受热面外壁的防腐保养。
通常大家一致的观点是前者,往往很重视管壁内部的腐蚀,而忽视外壁的腐蚀,今天在这里我们就这两个方面,从停炉后的锅炉腐蚀保养和冷却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探讨,以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一、锅炉停炉后保养的意义:在锅炉停止备用期间或者检修期间,都要进行防腐保养。
这是因为锅炉停止运行后,锅炉汽水系统的金属内表面会遭到溶解氧的腐蚀。
外界空气必然会大量地进入锅炉汽水系统,此时锅炉已放水,但在炉管的金属内表面上往往因受潮而附着一层水膜,空气中的氧便溶解在水膜中,使水膜包含溶解氧,很容易引起金属的电化腐蚀。
当停运锅炉的金属表面上还有沉积物或者水渣时,腐蚀过程会进行得更快。
因此,锅炉在停运期间必须进行防腐保养。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锅炉汽水系统的腐蚀:1、氧腐蚀给水系统正常运行中不会有氧腐蚀,只有在除氧器运行不正常,还有停炉后没有采取适当的保养措施,使空气进入受热面内。
2、沉积物腐蚀当锅内金属表面附有水垢或者水渣时,在其下面会发生严重的腐蚀,正常运行中金属表面在高温炉水中形成一层保护膜,反应如下:3Fe+4H2O====Fe3O4+4H2形成的Fe3O4氧化膜是致密的,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锅炉可以不遭腐蚀。
使保护膜受到破坏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炉水的PH值不合适。
当PH小于8时或者大于13时腐蚀就会加快,因此炉水PH值一般在9—11之间。
3、水蒸气腐蚀锅炉在正常运行中,炉水有Fe3O4氧化膜保护,但是当炉水温度超过450℃时,就会由于热力等因素的影响,生成的Fe3O4氧化膜就不能保护,汽水温度570℃,反应生成Fe2O3,腐蚀加快。
水蒸气腐蚀属于化学腐蚀,发生这种腐蚀时,管壁均匀变薄,腐蚀的产物成粉末状或鳞片状,一般在锅炉内水平和倾斜的较小的管段,因水循环不畅和汽水分层,就可能在这些地方发生水蒸汽腐蚀。
锅炉停用期间要怎么保养一锅炉停用期间不保养或保养不当的危害1.腐蚀面广,腐蚀产物(氧化铁)量大。
锅炉停用放出炉水后,锅内或炉膛内湿度很大,通风又不良,若长期处于潮湿状态,由于空气大量进入,凡是与空气接触的部位均有可能产生腐蚀,又由于腐蚀形态多以溃疡型和斑点腐蚀为主,故产生的Fe2O3和Fe(OH)3铁锈量也大。
因此,停用期间腐蚀会使金属壁变薄,强度降低,缩短锅炉使用寿命。
2.加剧锅炉运行时的腐蚀,造成腐蚀恶性循环。
锅炉停用时铁被氧化生成Fe2O3和Fe(OH)3,是腐蚀电池(分析电池放电检测)的阴极去极化剂,即在阴极发生反应:Fe(OH)3+e→Fe(OH)2+OH-和Fe2O3+2e+H2O→FeO+2OH-,使高价铁再还原成铁,其代价是作为阳极的铁被腐蚀。
同时高价氧化铁在还原成磁性氧化铁时还要放出氧气,即6Fe2O3→4Fe3O4+O2↑,增加了水中的含氧量。
由于锅炉停用腐蚀产生的氧化铁量大,腐蚀面广,因此锅炉运行时铁的腐蚀也十分严重。
在锅炉再次停用时,已还原的铁又重新被氧化成高价铁,并在铁锈下产生强烈的氧浓差(氧浓度分布不均)腐蚀,从而使铁锈下的铁进一步被腐蚀,又产生了大量的新的氧化铁。
锅炉再运行时,上述氧化铁又都与阴极发生反应,使锅炉产生更加严重的腐蚀。
二锅炉停用期间的保养1.碱液法。
将锅内充满一定浓度的碱液,并保持pH值在10以上。
具体做法如下:清除水垢和沉渣,保证各阀门严密,与运行系统连接的管路加装盲板。
锅炉位置可安装―个小型碱液箱,以保证碱液损失时碱液的补充。
所用的碱剂为Na2CO4,NaOH,Na3PO4或其混合剂。
配制时应使用软水,不得使用生水。
药剂用量为:Na2CO4按每t锅水加20kg;NaOH按每t锅水加5~6kg;Na3PO4按每t锅水加10~12kg.通过专用泵将碱液送入锅内,直至水从空气阀冒出,并保证锅内水压力大于大气压力。
保护初期应加强系统严密性检查,正常后应每月监测一次碱液浓度。
第十二章锅炉的停止及保养与防冻第一节锅炉停运概述锅炉机组从运行状态逐步转入停止向外供汽,停止燃烧,并逐步降温降压的过程,叫做停炉。
锅炉机组的停炉,通常分为正常停炉和事故停炉两种。
锅炉设备的运行连续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锅炉运行一定时间后,为了恢复或提高锅炉机组的运行性能,预防事故的发生,必须停止运行,进行有计划的检修。
另外,当外界负荷减少,为了使发电厂和电网的运行比较经济、安全,经调度计划,也要求一部分锅炉停止运行,转入备用。
上述两种情况下的锅炉停运,都属于正常停炉。
无论是锅炉外部或内部的原因发生事故,如不停止锅炉设备的运行就会造成设备的损坏或危及运行人员的安全,而必须停止锅炉机组的运行时,这种情况的停炉叫做事故停炉。
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若需要立即停炉,称为紧急停炉;若事故不甚严重,但为了安全不允许锅炉机组继续长时间运行下去,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停止运行时,这种停炉称为故障停炉。
故障停炉的时间,应根据故障的大小及影响程度决定。
锅炉的停炉过程是一个冷却过程。
因此,在停炉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使机组缓慢冷却,防止由于冷却过快而使锅炉部件产生过大的温差热应力,造成设备损坏。
锅炉停炉降压减温冷却的时间,与锅炉设备的运行状况、结构形式、锅炉尺寸等因素有关,应根据锅炉具体情况予以规定。
第二节锅炉停运过程一、停炉前的准备1值长应将计划停炉时间通知本机组值班人员及化学、燃料、热控、继保等有关人员。
2接到值长停炉命令后,做好停炉准备,准备好必要的操作工具。
3对锅炉进行一次全面吹灰工作。
4检查各自动调节系统投用状态,且运行正常。
5对燃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油枪能够可靠投用。
6校对汽包就地与集控水位计,水位计指示应正常。
7向空排汽门、汽包事故放水门应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8对锅炉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记录所有缺陷。
9停炉三天以上,原则上要将粉仓烧净。
停炉七天以上,原则上要将原煤斗烧净。
10根据停炉目的确定停炉方式和停炉参数。
机组停运前、后锅炉专业的相关操作一、机组停运前相关操作1.机组停运前,完成等离子拉弧试验,试验时,保证磨煤机煤量≯40t/h,防止等离子装置超出力运行损坏设备。
2.完成受热面全面吹灰一次,防止机组停运后受热面受潮产生酸性腐蚀;3.准备停运的机组,控制原煤仓煤位6—8米之间,防止原煤仓煤位过高造成长时间堆积产生自燃;4.烧空煤仓时,按照5-1-4-2、3顺序进行烧空,煤仓无法烧空时,关闭给煤机上插板,走空给煤机内原煤,磨煤机停运前,进行充分吹扫,清空内部积粉;5.烧空煤仓时,解除液压疏通装置的联锁,煤仓烧空前,手动启动空气炮进行敲打,清除煤仓壁上积粉;6.机组停运过程中,控制机组降负荷速率不得高于3.25MW/min,降温降压速率不得超过规定值。
机组负荷175MW以上时,主、再热蒸汽温度不低于566±5℃正常范围内;7.机组负荷低于160MW时,解除协调控制方式,采用机跟随方式。
8.机组正常停运时,不进行锅炉转态操作,控制主、再热蒸汽温度不低于500℃,降温、降压速率不得超过规定值;9.锅炉停运过程中,严禁解列任何保护进行停运;10.机组准备解列时,关闭给煤机上插板,走空给煤机皮带后,待锅炉负压波动或磨煤机火检明显波动时准备进行解列;11.机组解列采用汽轮机手动打闸联跳锅炉保护触发锅炉MFT动作;12.机组解列前,主蒸汽管道疏水挂“禁操”,防止锅炉泄压过快;13.关闭361阀暖管疏水电动门及启动分离器至过热器减温水电动门及调门,防止过热器进水;二、机组停运后相关操作1.检查锅炉MFT动作后联动设备动作正常,否则手动进行相关操作,并做好相关记录,并录入缺陷系统;2.锅炉熄火后,保持30—40%风量进行锅炉吹扫,吹扫时间5—10分钟,防止锅炉通风实际过长造成锅炉快速冷却;3.进行通风吹扫时,禁止启动炉膛吹扫程序,防止因吹扫后停运送、引风机造成锅炉再次触发MFT;4.锅炉完成吹扫后,调整送风机出力,待引风机出力降至最低时,停运单侧风烟系统:停运第一台送风机,检查引风机联跳正常。
锅炉停运及停运后的安全注意事项
一、锅炉停止运行
1、停运前对各燃气调压柜及和锅炉连接的燃气管道进行检漏(检漏方法:用肥皂水涂刷或可燃气体检测仪检漏。
)
2、接到停运通知后,停止锅炉运行,关闭燃气调压柜前燃气总进口阀门.
3、逐渐关闭燃气调压柜进、出口阀门。
4、打开进锅炉燃烧器的燃气管道的放散阀,对燃气管道进行放散泄压。
5、放散5分钟后,关闭燃气进口的手动球阀,关闭燃气放散阀。
6、然后对燃气调压柜进出口阀门内的残余燃气进行排放,卸掉调压柜内管道燃气压力。
二、天然气使用注意事项
1.停运期间严禁在天然气调压柜及附近管道堆放易燃物品或吸烟。
2.夏季检修期间严禁利用天然气管道作电焊接地线。
严禁用铁器或其他硬物敲击管道与阀体,以免引起火花。
3.在天然气管道附近场所进行施工作业应备有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
4. 定期对厂内燃气管道的各个法兰接口、丝扣接口处、阀门处经常进行检漏。
5.定期巡视检查燃气管线管线及其附属设施附近是否有异味、周围植物是否枯萎、水面是否冒泡等异常现象或燃气泄漏发出声响,以确定是否漏气。
6.经常检查沿线管道及附属设施有无占压现象,调压设备、支线阀是否灵敏有效,燃气压力是否增加,计量表、用气设施是否正常。
7.定期对燃气流量计校验,对燃气调压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8.未经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安装、拆除、拆修、改装、迁移燃气管道及其他燃气设施。
9.冬季注意锅炉防冻,可以用氮气保养,也可以开启微小循环,保证活水。
锅炉停炉期间的维护与保养技术措施摘要:锅炉在停炉期间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保养工作,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锅炉水汽系统的金属发生腐蚀情况,导致锅炉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通过实践总结认为锅炉在停炉期间的维护和保养工作非常的关键,直接影响到锅炉的正常使用。
因此,应在锅炉停炉期间科学的选择维护和保养措施,确保锅炉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关键词:锅炉;停炉;维护保养;技术措施锅炉在停炉期间出现的腐蚀情况相比锅炉运行期间产生的危害相对较大,直接影响着锅炉的正常运行。
所以要重视锅炉在停炉期间的维护和保养工作,避免锅炉内外部发生不同程度的腐蚀情况,导致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受到影响。
一、锅炉停炉保养工作的重要作用根据不同锅炉的用途差异,锅炉停炉的时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别。
通常情况下,采暖锅炉的停炉时间相对较长,一年大约有五个月的使用时间,在锅炉运行期间还专门配置了备用锅炉。
锅炉在停炉期间的保养工作非常的关键,需要利用专业的技术手段确保锅炉在停炉期间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情况。
锅炉在停止运行后,锅炉表面的金属会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并且因为锅炉内部的水并没有完全的释放掉,因此会导致锅炉内部空间的湿度相对较大,这些湿气会附着在锅炉内壁上,进而产生一层较厚的薄膜,当停运的锅炉内部进入空气后,会与这层薄膜发生氧化反应,进而对锅炉内部产生严重的锈蚀。
如果锅炉的内部还存在一些杂质或者泥污,那么就会加快锈蚀的速度。
锅炉内部出现锈蚀情况是锅炉停运期间维护和保养工作的重点,因此,在锅炉停运期间采用科学合理的维护和保养措施,对于延长锅炉的使用年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锅炉停炉期间维护保养技术措施(一)做好锅炉的检查工作锅炉在停炉期间,维护和保养人员需要对锅炉实施全面的清理工作,并且制定定期维护和检修计划,要确保锅炉内部的泥污和杂质冲洗干净,这样才能保证不会对锅炉的继续使用产生较大的影响。
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锅炉内部存在大量的杂质和泥污,需要由专业的清理单位实施标准化的清洗工作,并且还需要结合内部污垢的实际情况实施有效的化学清洗或者物理清洗方式,保证锅炉内部的清洁度,避免出现锈蚀情况。
第四部分机组停运及停后保养1机组停运1.1机组停运前的准备1.1.1锅炉停运前的准备1.1.1.1通知煤控、灰控关于机组停运安排及要求,做好机组停运的准备工作,燃油储存量能满足停炉要求。
1.1.1.2机组计划停运,应安排烧空各煤仓:停炉五天之内,根据检修措施安排煤仓是否烧空,停炉十五天以上,全部煤仓烧空,提前通知煤控值班人员,合理控制各煤仓煤位。
1.1.1.3确认燃油系统、油枪吹扫空气系统运行正常,所有油枪进行试点火,对于有缺陷的油枪,通知检修人员尽快处理。
1.1.1.4检查等离子点火装置良好备用。
1.1.1.5对锅炉各受热面进行一次全面吹灰,其中包括空预器吹灰,禁止在停运过程中对锅炉本体进行吹灰。
1.1.1.6做好辅汽切换的准备工作,若无邻机运行,做好辅助锅炉的启动前检查与准备工作。
1.1.1.7通知化学值班人员做好机组停运保养的准备工作。
1.1.2汽机停运前准备1.机组的正常停运应根据检修工作的具体需要选择停机方式,控制汽缸金属温度。
如汽机润滑油系统、发电机密封油系统、汽机本体等需要停盘车后方能工作的检修项目,应选择滑参数停机,停机的汽机高压缸第一级内缸内上壁温度以330℃为目标。
2.进行交流润滑油泵(TGOP)、辅助油泵(AOP)和直流事故油泵(EOP)的自启动试验,确认各项试验正常。
3.进行高中压主汽门、调门活动性试验以及抽汽逆止阀活动性试验,确认各项试验正常。
4.进行直流事故密封油泵及小机直流事故油泵、顶轴油泵的试转,确认各油泵正常。
5.如果停机期间要进行“高、中压主汽门严密性试验”,应根据试验要求和有关规定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1161.2机组减负荷1.2.1 机组负荷1000MW减至900MW1.2.1.1 在机组负荷1000MW至900MW之间,机组采用定压运行方式。
1.2.1.2 维持主蒸汽压力在额定汽压,缓慢减少锅炉的燃烧率,逐渐减少汽机负荷指令,以1%/min的负荷变化率,减负荷至900MW。
什么是停用腐蚀?锅炉在冷备用、热备用或检修期间所发生的腐蚀损坏称为停用腐蚀。
锅炉产生停用腐蚀,主要是因为停炉期间金属内表面没有完全干燥以及大气中的氧气不断漏入造成的。
虽然停炉期间锅炉受热面的内部和外部同时发生腐蚀,但内部腐蚀比外部腐蚀要严重,所以停用腐蚀主要指受热面的内部腐蚀。
停用腐蚀的产生原因停炉以后,随着压力、温度的降低,锅炉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锅炉内部会出现真空,外部空气漏入炉内,氧气在有水分和水蒸气的情况下,很容易对金属产生腐蚀。
由于锅炉结构上的原因,如果不采用一定的措施,停用腐蚀是不可避免的。
例如采用立式过热器,是无法把过热器内的存水排尽的。
当金属受热面内部结有水溶性盐垢,它吸收水分时会形成浓度很高的盐溶液,使停用腐蚀加剧,并会形成溃疡内腐蚀。
这种情况在过热器入口处是经常存在的。
因为分离后的饱和蒸汽在进入过热器时总是带有少量炉水,饱和蒸汽进入过热器后吸收热量,炉水蒸发变成蒸汽,而炉水中含的盐分沉积在过热器入口管内壁上。
停用腐蚀的影响因素01湿度对放水停用的锅炉,金属表面的潮气对腐蚀速度影响很大。
空气湿度较大时,易在金属表面结露,形成水膜,造成腐蚀加剧。
当金属表面干燥,且锅炉内部的相对湿度小于30%时,可以完全防止铁的腐蚀。
02水中的含盐量锅炉中或金属表面水膜中含盐量增加会加速腐蚀进行,特别是氧化物和硫酸盐含量增大时,将使腐蚀速度明显上升。
03金属表面的清洁程度当金属表面有沉积物或水渣时,该部位就易积存残留水分,使垢渣下的金属表面始终处于潮湿状态,同时垢渣又妨碍氧扩散进去,而垢渣周围的金属表面则有较充足的氧。
这样,由于氧的浓度差异,便形成了浓差腐蚀电池,渣垢周围氧浓度大的部位为阴极,垢渣下氧浓度低的部位为阳极而使垢下金属受到腐蚀。
由上可知,要防止停用锅炉发生腐蚀,就应使锅炉的金属表面保持干燥和清洁,及时清除水垢或堆积的水渣;对于湿法保护的,应尽量降低水中的含盐量,防止加速氧腐蚀。
停用保养的基本原则1、阻止外界空气进入停用锅炉汽水系统内;2、保持汽水系统内金属表面的干燥;3、在金属内表面形成具有防腐蚀作用的薄膜,以隔绝空气;4、使金属表面浸泡在含有除氧剂或其他保护剂的介质中。
关于停用锅炉的说明
一、停用原因
锅炉因维修、更新或公司业务需求变化等原因需要进行停用。
停用期间,将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二、停用时间
锅炉的停用时间将根据实际维修或更新工作的时间安排来确定,具体时间将提前通知相关部门和操作人员。
三、停用前准备工作
1. 完成锅炉的各项检查,确保锅炉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
2. 完成锅炉的清扫工作,清除内部的残渣、污垢等杂物。
3. 检查锅炉附件、管道、阀门等是否正常,如有损坏或老化现象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4. 确认锅炉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停用期间的安全。
四、安全检查和保养
1. 对锅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异常情况。
2. 对锅炉的控制系统、安全阀、压力表等关键部件进行保养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
3. 对锅炉的电气线路进行检查,确保无破损、老化等现象。
4. 完成锅炉的防腐、防锈等工作,确保锅炉长期保存的完整性。
五、停用后的维护和保养
1. 定期检查锅炉的外部结构,确保无破损、变形等现象。
2. 定期对锅炉进行清洁,保持其外观整洁。
3. 对锅炉的附件、管道、阀门等进行定期保养,防止锈蚀、老化等现象。
4. 定期对锅炉进行试运行,确保其正常启动和工作。
六、紧急情况处理
在停用期间,如发现锅炉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启动紧急处理程序,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稳定。
同时,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和负责人。
七、注意事项
1. 停用期间,操作人员应保持高度警惕,确保安全意识不放松。
2.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