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 格式:docx
- 大小:375.33 KB
- 文档页数:2
综述一、综述降水2010年全省平均降水量525.9毫米,比上年增加63.3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5.8毫米,属平水年份。
水资源2010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56.6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11.78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重复计算量,全省水资源总量137.81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少66.88亿立方米。
人均及亩均水资源量分别为192立方米和147立方米。
供水量2010年全省供水量193.6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工程供水量36.14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155.98亿立方米,其它水源供水量1.56亿立方米。
用水量2010年全省用水量193.68亿立方米,其中农林牧渔畜业用水量146.99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23.06亿立方米,城镇公共用水量3.30亿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量17.46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2.87亿立方米,分别占总用水量的75.9%、11.9%、1.7%、9.0%、1.5%。
总用水量的耗水量142.19亿立方米,耗水率73.4%。
全省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用水量为96立方米,人均用水量270立方米。
地下水动态与年初相比,2010年末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39米。
深层地下水位:邢台东部平原、衡水、沧州分别下降2.47m、8.98m和3.15m。
废污水排放量2010年全省废污水总排放量19.73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占50.2%,生活污水占49.8%。
地表水水质2010年全省地表水质监测河流总长6975公里,其中Ⅰ~Ⅲ类水质河长3343公里,Ⅳ~Ⅴ类水质河长1095公里,劣Ⅴ类水质河长2537公里。
平原区河流水质污染较为严重,未受污染的河段主要分布在各河流的上游山区。
二、水资源实况(一)降水量2010年全省平均降水量525.9毫米,比上年增加63.3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5.8毫米,属平水年份。
1、降水量的地区分布2010年全省降水量分布总趋势是燕山山区、冀东沿海平原降水量较多,太行山区及山前平原、坝上内陆河地区降水量较少。
河北省水资源严重短缺,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05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量307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远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不断加大,河北年均用水总量从上世纪50年代初的约40亿立方米,增加到近十年的约200亿立方米。
目前全省年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有150亿立方米,缺口50亿立方米左右;另一方面,入境水量却由年均100亿立方米锐减到27亿立方米,减幅达73%。
如果考虑到生态用水,年缺水量达到100多亿立方米。
张铁龙表示,根据预测,在考虑各种节水措施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前提下,到2030年河北全省总需水量约24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实施、引黄水量充分利用后缺口仍有10亿立方米左右。
“缺水将是河北长期面临的严峻形势。
”
据张铁龙介绍,河北省仍有565万农村群众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平均每年因干旱造成50万群众临时性饮水困难。
“由于长期严重缺水,不得不靠超采地下水维持经济社会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经济、社会问题。
”
据通报,河北长期大量超采地下水,年均超采量近50亿立方米,平原超采区面积达到6.7万平方公里,超采量和超采区面积均为全国的1/3,形成了7个大的地下水漏斗区(高蠡清、肃宁、石家庄、宁柏隆、衡水、南宫、沧州),已引发地面沉降、海水倒灌、地陷地裂等地质灾害问题。
河流干涸、湿地萎缩,湿地面积比上世纪50年代减少70%以上。
中国各省市水资源总量排行榜,哪里最缺水?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来说,用水是十分方便的,只要打开水龙头,便会有干净的水流淌出来,这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
但是,中国的水资源真的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丰富吗?中国官方层面给出了答案——中国其实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
中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不足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而中国人口占比全球超过18%),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
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
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 5%,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6%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
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
目前,全世界有1 /6的人口、约10亿多人缺水。
专家估计,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将超过25亿。
西藏、四川水资源最多,宁夏天津最少那么具体到全国个省级行政区,各自的水资源总量情况又如何呢?按照国家水利部先前发布的《201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总量排名全国前三的,依次是西藏、四川、广西,均处于中国的西南方向。
而同期全国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总量排名全国末三位的,依次是宁夏、天津、北京。
不过由于天津和北京均为直辖市,在土地面积上明显少于一般省级行政区较多。
所以如果在排除直辖市的前提下,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最少的三个省份,则分别是宁夏、山西、河北,均为北方省份,尤其集中于华北地区。
中国多省份处于“极度缺水”区间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境内山高谷深、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水资源十分丰富,素有“亚洲水塔”之称。
河北省海洋资源调查与评价综合报告篇一:滨海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滨海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1.总则1.1调查区域河北省沿海县(市、区)的52个完整乡镇。
1.2调查内容——滨海各类土地资源利用类型、面积;——滨海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状况。
1.3引用标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国土地分类》(过度期间适用),国土资发[20XX]255号;——《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试行)》,国土资源部,20XX。
1.4工作方式卫星和航空遥感资料与历史资料对比分析为主,辅以必要的现场调查。
2.野外调查2.1资料准备——2000年河北省海岸带1:1万正射影像图;——1990年、20XX年河北省海岸带Tm卫片;——20XX年河北省海岸带SPoT卫片;——1:5万以上最新版地形图;——河北省沿海各县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规划图,1:1万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图、规划图和变更调查图件、台帐,或土地利用数据库;——河北省沿海各县地方志、农业区划等资料和图件;——河北省沿海各县土壤志以及相关图件(类型、质地、养分等);——河北省沿海各县20XX年土地统计年鉴。
2.2遥感影像预判与解译2.2.1遥感影像预处理遥感影像预处理包括彩色波段合成、Tm影像与SPoT影像融合、数据整合、影像精校正、多景影像的镶嵌、按研究区范围对影像裁切、遥感影像增强处理等。
2.2.2遥感影像解译——建立分类系统根据《河北省海洋资源调查与评价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土地资源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建立河北省滨海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分类系统(附录a)。
——建立解译标志对经过预处理的遥感影像地物特征(如形状、大小、色调、位置和布局等)进行分析,建立土地利用类型的解译标志(附录B)。
——解译运用监督和非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解译标志对影像进行解译,描绘不同土地类型界限,形成解译草图,供野外调查参考。
2.3土地类型调查——根据解译草图,进行野外验证,各县级行政区域每一土地类型的验证点不低于10个,记录调查内容,将样点的图幅、图斑号、坐标点经纬度标注出来(附表c1);——在解译草图上,对调查的地类进行标注。
保定市资源分布调查整理2011225080122 田雨城市规划1101 保定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河北省中部,大部位于海河平原。
冀中地区即指保定,与北京、天津构成黄金三角,并互成掎角之势,自古是“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
保定以前为直隶省会,是直隶总督驻地,也是河北省最早的省会,从1669年至1968年,长期是河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保定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保定即“永保大都安定”之意。
下面从水资源、土地资源、植被资源1、水资源:我国在世界上属缺水国家,而河北省在全国范围内又是缺水省份。
保定市城区是全国最严重的缺水城市之一。
我国地表与地下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28124亿立方米/年,占世界总量的8%,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400立方米/年人,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
我国以占世界8%的水资源供养着22%的人口。
河北省水资源总量为237亿立方米/年,人均占有量311立方米/年人,在全国位居第28位。
保定市区(315平方公里)水资源量15654.78万立方米/年,人均占有量282立方米/年人,仅及我国人均占有量的7%,可见保定市区缺水的严重程度。
保定市多年平均年降水566.9mm,地表水资源来源于降水,但由于其受下垫面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变化比降水还要剧烈,并且呈减少趋势。
保定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6.20亿m3,经计算2001~2008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5.01亿m3。
现状比多年平均值减少69.1%。
保定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9.78亿m3,2001~2008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7.63亿m3,现状比多年平均值减少40.8%。
由上述资料可见,近8年来保定市降水量属偏枯时段,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以及入境水量随降水的减小也相应减小。
保定市地面水资源缺乏,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水多流急,雨过河干。
全市共有大型水库四座,总库容35.5亿立方地总面积15280公顷。
河北省水资源状况和分析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概述[摘要] 面对河北省水资源状况,简要说明了河北省水资源中存在的问题,为保护和节约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针对全省的水资源问题和发展情况,提出了加强河北省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建议。
[关键词] 水资源状况水资源问题应对策略可持续发展水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子,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随着人口的剧增、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全世界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迅猛增长,再加上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水污染日益严重,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21世纪被誉为“水的世纪”。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以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加强水资源研究。
------------[1] 水是与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最重要资源。
水资源虽可借降雨补充,但储藏有一定数量,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水质也有区别,不是所有水都可用于生产的。
据调查,河北省可利用的地面水资源平水年为98亿立米,可利用的地下水资源为126.4亿立米,合计约为224.4亿立米。
全省现有耕地1亿亩,按每亩一茬平均年用水量300立米计算,尚缺水75.6亿立米.------------[2]一、河北省用水效率状况河北省农业用水效率极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重型工业对水体污染严重,商饮、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部门综合效应好;现有的贸易结构加重了河北省水资源紧缺、水体污染严重的态势。
--------------[3]二、河北省水资源状况河北省多年平均 (1956-2000年)降水量531.7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04.69亿立方米,为全国水资源总量28412亿立方米的0.72%。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20.1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22.57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的重复计算水量为38.05亿立方米。
2007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综述降水 2007 年全省平均降水量 461.5 毫米,比上年多 35.6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 70.2毫米,属偏枯年份。
水资源2007 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 39. 07 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07.24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重复计算量,全省水资源总量 119.8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少84.82亿立方米。
人均及亩均水资源量分别为173立方米和129立方米。
供水量2007 年全省供水量201.8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工程供水量39.21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162. 08 亿立方米,其它水源供水量0.54亿立方米。
用水量 2007 年全省用水量201.83亿立方米,其中农林牧渔畜业用水量155.75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25.11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19.76亿立方米, 生态环境用水量 1.21亿立方米,分别占总用水量的77.2%、12.4%、9.8%、0.6%。
总用水量的耗水量148.64 亿立方米,耗水率73.6%。
全省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用水量为146立方米,人均用水量291立方米。
地下水动态与年初相比,2007年末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 0.44米。
深层地下水位:邢台东部平原下降 0.47 米,衡水上升 1.19 米,沧州上升 0.83 米。
废污水排放量 2007 年全省废污水总排放量19.71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占55.7%,生活污水占44.3%。
地表水水质 2007 年全省有水的地表水水质监测河流总长为6920 公里。
其中Ⅰ~Ⅲ类水质河长 2191 公里,Ⅳ~Ⅴ类水质河长1276 公里,劣Ⅴ类水水质河长 3453 公里。
平原河流水质污染较为严重,未受污染的河段主要分布在各河流的上游山区。
二、水资源实况( 一 ) 降水量2007 年全省平均降水量 461.5 毫米,比上年多35.6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70.2毫米,属偏枯年份。
1 、降水量的地区分布2007 年全省降水量分布总趋势是太行山迎风区中部、燕山迎风区及冀东平原降水量偏多,北部地区和东南部平原偏少。
河北水资源现状
河北省水资源面临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资源总量偏小
河北省位于中国北部,水资源总量偏小。
全省境内流域数量众多,境内河流总长度达1.8万公里左右,但可持续利用水量仅为214.4亿立方米,排名全国第27位,人均水资源仅有790立方米,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属于水资源紧缺省份。
二、水资源分布不均
河北省水资源分布不均,南部地区水资源较多,北部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
海河流域和滦河流域的水资源占全省比例较大,但南部地区的雨量相对较高,一年中降水时间分布也较为均匀。
水资源利用矛盾最突出的地区集中在燕山山区,该地区水资源贫乏,水土流失也较为严重。
三、水资源污染严重
河北省水资源污染严重,主要原因是工业排污和农业面源污染。
工业污染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如钢铁、化工等行业;农业面源污染则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中使用大量化肥、农药和畜禽粪便等。
河北省内的海河流域、滦河流域、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等流域水资源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河北省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灌溉用水浪费严重。
农村地区的小流水利用率较低,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在灌溉及非种植业用水中。
城市地区的污水处理工业化程度不高,很多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使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综上所述,河北省的水资源面临严峻挑战。
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大治污防污力度,保护好水资源,让河北省的水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
2004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一、综述降水 2004年全省平均降水量523.3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8. 4毫米,属平水年份。
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太行山迎风区南部和北部、燕山迎风区以及沿海地区降水较多,东南部和西北部降水较少。
水资源全省地表水资源量61.3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3 1.0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54.2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22 8立方米。
供水量全省供水量194.3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工程供水量36.06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157.80亿立方米,其他水源供水量0.50亿立方米。
用水量全省用水量194.36亿立方米,其中农林牧渔畜业用水量151.04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25.17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1 8.15亿立方米。
总用水量的耗水量143.86亿立方米。
地下水动态与年初相比,2004年末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26米。
监测区深层地下水位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衡水、沧州、邢台中东部平原分别平均下降3.22米、1.41米、1.15米。
废污水排放量全省总排放量17.92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占60.8%,生活污水占39.2%。
地表水水质全省地表水水质监测河流(总长8683.2公里)中,有水的河段长7397.9公里,其中Ⅰ-Ⅲ类水质河长3919.7公里,Ⅳ-Ⅴ类水质河长295公里,超Ⅴ类水质河长3183.2公里。
全省河流水质污染较为严重。
二、水资源实况(一)降水量1、降水量的地区分布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太行山迎风区南部和北部、燕山迎风区以及沿海地区降水较多,东南部和西北部降水较少。
2、降水量的时程分配据代表站资料统计,2004年全省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出现在6~9月,四个月共降水475.2毫米,占年降水量的82.5%,其中7月降水量最大,为147.4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5.6%,降水集中程度较高。
(二)地表水资源2004年全省自产水量61.32亿立方米,由上游各省、市、自治区流入河北省的地表水量28.22亿立方米,出境水量10.92亿立方米,入海水量6.26亿立方米(三)地下水资源2004年全省浅层地下水资源量131.06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多8.49亿立方米。
2006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一、综述降水2006年全省平均降水量425.9毫米,比上年少 46.6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 105.8毫米,属偏枯年份。
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太行山迎风区南部、运东平原、北四河平原东部地区降水量较多,西北部地区和太行山前平原区降水量较少。
水资源全省地表水资源量42.1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94.25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重复计算量,全省水资源总量107.3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少97.35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量156立方米。
供水量全省供水量204.0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工程供水量38.69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164.69亿立方米,其它水源供水量0.66亿立方米。
用水量全省用水量20 4.04亿立方米,其中农林牧渔畜业用水量156.92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26.23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19.72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 1.17亿立方米,分别占总用水量的76.9%、12.9%、9.6%、0.6%。
总用水量的耗水量150.25亿立方米,耗水率73.6%。
全省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用水量176立方米,人均用水量296立方米。
地下水动态与年初相比,2006年末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 0.48米。
衡水、沧州、邢台中东部平原深层地下水位分别平均下降0.76米、 0.57 米、 1.17米。
废污水排放量全省废污水总排放量19.90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占56.7%,生活污水占43.3%。
地表水水质全省地表水水质监测河流(总长8874.4公里)中,有水的河段长6901.9 公里。
其中Ⅰ-Ⅲ类水质河长2678.5公里,Ⅳ-Ⅴ类水质河长1112.7公里,劣Ⅴ类水水质河长3110.7公里。
全省河流水质污染较为严重。
二、水资源实况(一 )降水量2006年全省平均降水量 425.9毫米,比上年少 46.6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105.8毫米,属偏枯年份。
1、降水量的地区分布2006年全省降水量分布总趋势是太行山迎风区南部、运东平原、北四河平原东部地区降水量较多,西北部地区和太行山前平原区降水量较少。
河北省水资源概况河北省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量386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243立方米,人均和亩均水资源量都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1/8,均低于全国水平和相邻省、市、区,且部分山区自产地表水资源量已专供北京、天津两市使用。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41毫米。
降水量各地不均,且年际变化较大。
多水年份与少水年份降水量相差悬殊。
降水量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全年降水量的80%集中在6~9月。
区域地表水资源量即区域自产地表径流量。
河北省自产地表水面积187693平方公里,其中海河、滦河流域面积171624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91.4%;内陆河、辽河流域面积16069平方公里,仅占全省面积的8.6%。
全省地表水资源量为152亿立方米,其中海河、滦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147亿立方米;内陆河、辽河流域4.75亿立方米。
外省入境水量主要来源于相邻盛区的滦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及漳卫河水系的上游各支流,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61.6亿立方米。
河北省地下水资源量为150亿立方米,其中平原区水资源量为90.5亿立方米,山区74.3亿立方米,平原与山区重复计算量为15.1亿立方米。
河北省水资源总量为238亿立方米,其中海滦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31亿立方米,内陆河、辽河流域为7.95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全省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允许开采量为120.08亿立方米/年,其中河北平原91.68亿立方米/年,山区28.40亿立方米/年;另外,河北平原还有矿化度2~3克/升可利用的微咸水15.36亿立方米/年。
河北省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其类型可划分为山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深循环地下热水和平原区受基底构造控制的沉降盆地型地下热水两大类型,允许开采量为7.57亿方/年,热流量为2.26×1013大卡/年,折合322万吨标准煤/年,其中平原7.33亿方/年,热流量2.22×1013大卡/年,折合317万吨标准煤/年,山区2366万方/年,热电量4×1011大卡/年,折合5万吨标准煤/年。
综述一、综述降水2014年全省平均降水量408.2毫米,比上年减少123.0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123.5毫米,属偏枯年份。
水资源2014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46.9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89.19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重复计算量,全省水资源总量106.1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少98.55亿立方米。
人均及亩均水资源量分别为144立方米和113立方米。
供水量2014年全省总供水量192.8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工程供水量46.79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142.07亿立方米,其他水源供水量为3.96亿立方米。
用水量2014年全省总用水量为192.82亿立方米,其中农林牧渔畜用水量139.17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24.48亿立方米,城镇公共用水量4.83亿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量19.28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5.06亿立方米。
分别占总用水量的72.2%、12.7%、2.5%、10.0%、2.6%。
总用水量的耗水量141.81亿立方米,耗水率73.5%。
全省人均用水量261立方米。
地下水动态与年初相比,2014年末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93米;深层地下水位:衡水、邢台中东部平原和沧州分别下降11.04米、7.25米和5.68米。
废污水排放量2014年全省废污水总排放量21.07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占45.9%,生活污水占54.1%。
地表水水质2014年全省有水的地表水质监测河流总长度为8539公里,其中Ⅰ~Ⅲ类水质河长3806公里,Ⅳ~Ⅴ类水质河长1282公里,劣Ⅴ类水质河长3451公里。
未受污染的河段主要分布在各河流的上游山区。
二、水资源实况(一)降水量2014年全省平均降水量408.2毫米,比上年减少123.0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123.5毫米,属偏枯年份。
1、降水量的地区分布2014年全省降水量分布总趋势是太行山迎风区南部和北部、燕山迎风区降水量较多,京津以南中部地区及坝上内陆河地区西北部降水量较少。
河北省气候、河流概况河北省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属于温带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本省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寒暑悬殊,雨量集中,干湿期明显,具有冬季寒冷干旱,雨雪稀少;春季冷暖多变,干旱多风;夏季炎热潮湿,雨量集中;秋季风和日丽,凉爽少雨的特点。
省内总体气候条件较好,温度适宜,日照充沛,热量丰富,雨热同季,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和林果种植。
本省光能资源丰富,全省年总辐射量为4854-5981兆焦/平方米,其分布趋势北高南低、东西高中间低。
长城以北及西部山区年总辐射在5200兆焦/平方米以上,其中冀西北及冀北高原(坝上)为5600-5981兆焦/平方米,属全省总辐射最多地区,康保年总量达5981.2兆焦/平方米,为全省之最;平原地区年总辐射一般为5000-5400兆焦/平方米;中间地带仅有5000兆焦/平方米左右,其中新城、容城一带不足4900兆焦/平方米,为全省最低值区;平原东部南皮、沧州、泊头一带在5300兆焦/平方米以上,系平原地区的高值区;沿海地区除乐亭少于5000兆焦/平方米外,其余在5100-5300兆焦/平方米。
本省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逐渐升高,冀北高原年平均气温低于4℃,以御道口最低,为-0.3℃;中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上升至12℃以上,以峰峰为最高,达14℃。
南北年平均气温相差甚为悬殊。
全省年极端最高气温多出现在6月,长城以南都在40℃以上,保定曾出现过43.3℃(1955年7月23、24日)的高温;南部平原气温超过35℃的酷热日达18-25天;中部平原及南太行山区为10-18天;唐山地区沿海及北部山区只有1-4天;冀北高原不见酷热天气。
年极端最低气温主要在冀北高原,达-30℃以下,御道口曾出现过-42.9℃(1957年1月12日)的低温。
本省年平均降水量为350-770毫米。
年降水量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总的趋势是东南部多于西北部。
全省有两个少雨区:一为冀北高原,是河北省最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二为新乐、藁城、宁晋一带,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