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带拼音)
- 格式:pdf
- 大小:121.86 KB
- 文档页数:1
《月下独酌》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
组诗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深处却有无限的凄凉。
全诗笔触细腻,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
作品原文月下独酌四首李白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其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其三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其四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作品注释其一1、独酌:一个人饮酒。
酌,饮酒。
2、间:一作“下”,一作“前”。
3、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4、“举杯”二句: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
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5、既:已经。
不解:不懂,不理解。
三国魏嵇康《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6、徒:徒然,白白的。
7、将:和,共。
8、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9、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10、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11、同交欢:一起欢乐。
一作“相交欢”。
12、无情游:月、影没有知觉,不懂感情,李白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
《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词释义】酌:饮酒。
独酌:一个人饮酒。
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成三人: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合成三人。
既:且。
不解饮:不会喝酒徒:徒然,白白的。
徒:空。
将:和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交欢:一起欢乐。
相期:相约会。
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无情游:忘却世情的交游。
邈miǎo:高远云汉:银河【古诗今译】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
举杯向天,月下独酌,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
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
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随我蹁跹。
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后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
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
【名句赏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从表面上看,诗人好像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充满着无限的凄凉。
诗人孤独到了邀月和影,可是还不止于此,甚至连今后的岁月,也不可能找到同饮之人了。
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约好在天上仙境再见。
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愉,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体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
《月下独酌》(李白)原文及翻译月下独酌李白系列:唐诗三百首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释1、将:偕,和。
2、相期:相约。
3、云汉:天河。
译文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著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赏析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
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
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
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
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
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
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
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月下独酌》原文赏析《月下独酌》原文赏析《月下独酌》作者: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释⑴花间一壶酒:“间”一作“下”,一作“前”。
⑵独酌(zhuó):酌,饮酒。
指独自饮酒。
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
陶渊明《杂诗》:“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
”对:朝着。
三人:指月亮、作者及其身影。
⑷不解饮:不懂得喝酒。
⑸徒:徒然,白白地。
⑹暂:暂时。
伴:伴随。
将:和。
⑺行乐须及春:意谓趁着春天好时光及时行乐。
及春:趁着阳光明媚之时。
⑻月徘徊:月亮因我歌而徘徊不进。
徘徊:来回走动。
⑼无情游:不是一般的世情,超乎世俗的情谊。
指忘却世情的交游。
⑽相期邈云汉:“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相期:相约会。
邈(miǎo):遥远。
云汉:银河。
【韵译】:我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既不会喝酒?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暂且伴随月和影,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我唱歌的时候月亮在我身边徘徊,我跳舞时影子随着我一起跳舞。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忘却世情的交游,相约到遥远的银河再见面!【评析】: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
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
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
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
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
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
独酌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杜甫)独酌拼音版注音:bùlǚshēn lín wǎn ,kāi zūn dúzhuóchí。
步履深林晚,开樽独酌迟。
yǎng fēng nián luòxù,xíng yǐshàng kūlí。
仰蜂粘落絮,行蚁上枯梨。
bóliècán zhēn yǐn ,yōu piān dézìyí。
薄劣惭真隐,幽偏得自怡。
běn wúxuān miǎn yì,bùshìào dāng shí。
本无轩冕意,不是傲当时。
独酌翻译:从林中散步回来,天色已经有些晚了。
打开酒樽的时分,也比往日要迟一些。
呆呆的看着一只粘在落絮中的蜜蜂,一只在枯梨上行走的蚂蚁。
独酌赏析:杜甫从林中散步回来,天色已经有些晚了。
打开酒樽的时分,也比往日要迟一些。
暮色将至之时,光影幽微,独酌之前开启酒樽的动作,显得那样的安静和沉默。
一个“迟”字,托出了这个已然人声沉淀的时分。
正因为“迟”,才可以享受一个人的休憩和沉思。
这是杜甫创造的孤独的氛围,它安静而平淡,几乎没有任何表情,仿佛在强调,这是一个寻常的日子。
而独酌之时,杜甫的心意不在那酒上,他呆呆的看着一只粘在落絮中的蜜蜂,一只在枯梨上行走的蚂蚁。
这里涉及的每个意象(仰蜂,落絮,行蚁,枯梨),本没有一个不是孤单的,但是杜甫抽去了其中原本可能会沉重的情绪,白描了这两个场景。
他对那只变枯了的梨以及在其上一步步爬行的蚂蚁,没有任何的猜测和寄语。
这代表了杜甫对人生孤独场景的全然接受。
这是一个回归了之后,并不打算再次启程的杜,他心中此时的所想,正是对人生的“积极的退却”。
写这首独酌的时候,是上元二年。
当时,杜甫正居于草堂,间至新津,青城。
曾经无所依靠,许下“立登要路津”之愿望,却只能“往来嗟于食”。
《yuè xià dú zhuó》《月下独酌》zuò zhě: lǐ bái作者:李白huā jiān yī hú jiǔ,dú zhuó wú xiāng qīn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jǔ bēi yāo míng yuè,duì yǐng chéng sān rén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yuè jì bú jiě yǐn ,yǐng tú suí wǒ shēn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zàn bàn yuè jiāng yǐng ,xíng lè xū jí chūn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wǒ gē yuè pái huái , wǒ wǔ yǐng líng luàn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xǐng shí tóng jiāo huān ,zuì hòu gè fèn sàn 。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yǒng jié wú qíng yóu ,xiāng qī miǎo yún hàn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guān shān yuè lǐbái关山月李白míng yuèchū tiān shān ,cāng máng yún hǎi jiān 。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cháng fēng jǐwàn lǐ,chuī dù yùmén guān 。
一年级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敕chì勒lè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qiòng庐,笼lǒng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rèn山。
羌qiāng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guàn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凉州词(唐)王翰hàn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pí pá)马上催。
醉(zuì)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0、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bú教jiào胡马度阴山。
11、芙蓉楼送辛渐 jiàn (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chǔ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hú。
12、鹿柴 zhài (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yì轻尘,客舍shè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朱萸少一人。
15、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7、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李白《月下独酌》原文及译文李白《月下独酌》原文及译文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
组诗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月下独酌》原文及译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月下独酌(其一)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韵译】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注释】:①独酌:一个人饮酒。
②成三人: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合成三人。
③既:且。
④不解:不懂。
⑤徒:空。
⑥将:和。
⑦及春:趁着青春年华。
⑧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⑨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⑩、交欢:一起欢乐。
⑾无情:忘却世情。
⑿相期:相约。
⒀邈:遥远。
⒁云汉:银河。
【写作背景】:这首诗约作于公元744年(天宝三载),时李白在长安。
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
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所以在他的诗篇中多歌颂太阳和咏月之作。
太阳是自然界中光明绚丽的形象,明月是清澈纯洁的象征。
尤其是明月,清新、明丽、宁静、温柔,因而诗人和它相亲相近。
在这首诗中,诗人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
【翻译】: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全诗赏析月下独酌四首⑴【其一】花间一壶酒⑵,独酌无相亲⑶。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⑷。
月既不解饮⑸,影徒随我身⑹。
暂伴月将影⑺,行乐须及春⑻。
我歌月徘徊⑼,我舞影零乱⑽。
醒时相(同)交欢⑾,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⑿,相期云汉⒀。
【其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⒁。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⒂。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⒃,勿为醒者传。
【其三】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⒄。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其四】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⒅。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⒆,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即金液,糟丘是蓬莱⒇。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注释译文:⑴酌:饮酒。
独酌:一个人饮酒。
⑵间:一作“下”,一作“前”。
⑶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
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⑸既:已经。
不解饮:不会喝酒。
⑹徒:徒然,白白的。
徒:空。
⑺将:和。
⑻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⑼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⑽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⑾交欢:一起欢乐。
⑿无情游:忘却世情的交游。
⒀相期(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会。
:远。
云汉:银河,泛指天空。
⒁酒星:在星相学上,天上有酒旗星。
《晋书·天文志》云:“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享宴酒食。
”⒂酒泉:酒泉郡,汉置。
传说郡中有泉,其味如酒,故名酒泉。
在今甘肃省酒泉市。
⒃酒中趣:典出《晋书·孟嘉传》:“公未得得酒中趣耳。
”⒄“三月”二句:一作“好鸟吟清风,落花散如锦”;一作“园鸟语成歌,庭花笑如锦”。
“城”一作“时”。
⒅千万:一作“有千”。
李白诗词《月下独酌》的诗意赏析李白诗词《月下独酌》的诗意赏析《月下独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这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白诗词《月下独酌》的诗意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时。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释⑴花间一壶酒:“间”一作“下”,一作“前”。
⑵独酌(zhuó):酌,饮酒。
指独自饮酒。
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
陶渊明《杂诗》:“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
”对:朝着。
三人:指月亮、作者及其身影。
⑷不解饮:不懂得喝酒。
⑸徒:徒然,白白地。
⑹暂:暂时。
伴:伴随。
将:和。
⑺行乐须及春:意谓趁着春天好时光及时行乐。
及春:趁着阳光明媚之时。
⑻月徘徊:月亮因我歌而徘徊不进。
徘徊:来回走动。
⑼无情游:不是一般的世情,超乎世俗的情谊。
指忘却世情的交游。
⑽相期邈云汉:“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相期:相约会。
邈(miǎo):遥远。
云汉:银河。
译文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评析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
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
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
李白《月下独酌》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李白(701—762,或谓699生,或谓763、764卒),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故世称“李青莲”。
排行十二。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他的出生地,众说纷纭,当以大致划定在西域为近是。
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少年即博览群书,喜纵横术,击剑任侠,求仙学道。
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安陆(今属湖北)与故相许圉师孙女结婚。
后移居任城(今山东济宁),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号“竹溪六逸”。
天宝元年(742),因玉真公主荐,玄宗诏入长安,供奉翰林,故世称“李供奉”、“李翰林”。
往见贺知章,贺奇其文才风骨,呼为“谪仙人”,故世称“李谪仙”。
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称为“饮中八仙”。
后遭谗谤,不被重用。
天宝三载赐金还山,在洛阳与杜甫相识,同游梁宋、齐鲁等地。
关于李白入长安的次数,学术界有一入、二入、三入三说,迄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安史之乱爆发,参加永王李璘幕府。
后李璘兵败,李白获罪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以东归。
后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家。
代宗时,诏授左拾遗,时李白已卒,故世又称“李拾遗”。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与杜甫并称为“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
韩愈写诗赞曰:“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调张籍》)对后世影响至为深远。
他的诗现存约千首。
有《李太白集》传世。
【原文】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 。
月既不解饮 [2]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3]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4] ,相期邈云汉 [5] 。
【注释】[1]三人:指自己与影、月。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李白意本此。
《南史•沈庆之传》:“我每游履田园,有人时与马成三,无人则与马成二。
唐诗之李白《月下独酌》原文与翻译
唐诗三百首之李白《月下独酌》原文与翻译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解
⑴花间一壶酒:“间”一作“下”,一作“前”。
⑵独酌(zhuó):酌,饮酒。
指独自饮酒。
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
陶渊明《杂诗》:“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
”对:朝着。
三人:指月亮、作者及其身影。
⑷不解饮:不懂得喝酒。
⑸徒:徒然,白白地。
⑹暂:暂时。
伴:伴随。
将:和。
⑺行乐须及春:意谓趁着春天好时光及时行乐。
及春:趁着阳光明媚之时。
⑻月徘徊:月亮因我歌而徘徊不进。
徘徊:来回走动。
⑼无情游:不是一般的.世情,超乎世俗的情谊。
指忘却世情的交游。
⑽相期邈云汉:“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相期:相约会。
邈(miǎo):遥远。
云汉:银河。
⑾三月咸阳城:“城”一作“时”。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一作“好鸟吟清风,落花散如锦”,又一作“园鸟语成歌,庭花笑如锦”。
⑿穷愁千万端:“千万”一作“有千”。
⒀美酒三百杯:“三百”一作“唯数”。
⒁辞粟卧首阳:“卧首阳”一作“饿伯夷”。
杜甫月下独酌拼音版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写实、豪迈而著称。
其中《月下独酌》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饮酒的情景,表达了他对逝去岁月的感叹和愁怀。
诗文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泉,红炙豆腐饮花露。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意解读
这首诗以写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一个月夜中的独饮场景。
诗人回到山间,获得了新酿的白酒,而农田中的黄鸡也正肥美。
诗人呼唤仆童烹鸡,倒上质朴的白泉水,再加上炙热的红薯豆腐和香醇的花露酒。
这种闲适自在的饮酒场景,表现了诗人返璞归真的渴望。
诗人并未确定归期,暗示着他无法预计自己的归程。
夜晚的巴
山下,雨水滂沱,秋池水位上涨,映照着诗人内心起伏的情绪。
诗
人痛感岁月飞逝,对于逝去的岁月感到无可奈何和忧伤。
诗的结尾,诗人寄望于能与他共享并剪西窗烛的人,一同度过
这样雨夜。
这里的“共剪西窗烛”表达了对于与心爱之人共享生活的
渴望,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总结
《杜甫月下独酌拼音版》是一首描绘诗人独自饮酒的诗作。
通
过对食材和饮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返璞归真的渴望和追求。
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岁月的感慨和对于真情相伴的渴望。
这首诗
以朴实的语言,传达了诗人的真实情感,带给读者深入思考和共鸣
之感。
王维月下独酌拼音版
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他以自然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而闻名。
他的诗作《月下独酌》是一首描绘夜晚美景的作品,让人沉浸在宁
静和寂静之中。
这首诗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开头,表达了诗人独自在
花草环绕的庭院中品味芳香的酒,享受自己的孤独和自在。
诗人通
过对饮酒的描写,呼应了夜晚的宁静和寂静,营造出一种清雅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借景抒怀,诗人眺望着云影在月光下徐徐移动,
感叹它们的美丽和瞬息即逝。
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名利和人生追
求的冷静态度,更注重灵魂的净化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则传达了诗人对
过去的离别和对未来的追忆。
这些情感化为淡淡的诗意和月下倩影,在读者心中降下一方宁静的夜晚。
《月下独酌》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清新的表达方式,深受读者喜爱。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追求内心
的平静与舒适。
注:本文仅为王维《月下独酌》的简要介绍,希望读者能通过
阅读原诗中的语言和意境,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优美的古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