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基本概念
- 格式:ppt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170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基本概念1、航空:人类在大气层中的所有活动统称为航空。
航天:人类在大气层外的所有活动统称为航天。
2、航空业的范围:航空制造业、军事航空、民用航空。
3、民用航空:使用各类航空器从事除了军事性质(包括国防、警察和海关)以外的所有航空活动称为民用航空。
4、民用航空的定义和分类:(1)使用各类航空器从事除了军事性质(包括国防、警察和海关)以外的所有的航空活动称为民用航空。
(2)民用航空分为两大部分:商业航空和通用航空。
商业航空也称为航空运输,是指以航空器进行经营性的客货运输的航空活动。
通用航空一般是指除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飞行,包括公务航空、农业航空、工业航空、航空科研和探险活动、飞行训练以及私人航空等。
5、民用航空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简单叙述各部分的作用:政府、民航企业、民航机场、参与通用航空各种活动的个人和企事业单位。
政府部门管理的主要内容是:1)制定民用航空各项法规、条例,并监督这些法规、条例的执行;2)对航空企业进行规划、审批和管理;3)对航路进行规划和管理,并对日常的空中交通实行管理,保障空中飞行安全、有效、迅速的实行;4)对民用航空器及相关技术装备的制造、使用制定技术标准进行审核、发证,监督安全,调查处理民用飞机的飞行事故:5)代表国家管理国际民航的交在、谈判,参加国际组织,内的活动,维护国家的利益;6)对民航机场进行统一的规划和业务管理:7)对民航的各类专业人员制定工作标准,颁发执照,并进行考核,培训民航工作人员。
第二节民航发展史1、世界民航史1783年,蒙哥尔菲兄弟制造的热气球实现人类首次升空;1903年,年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的成功试飞;1919年,签订《巴黎公约》成立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1919年是民用航空正式开始的一年;1947年成立国际民航组织(ICAO);20世纪50年代之后,喷气民用飞机投入服务,开启民用航空的新阶段;21世纪,民航运输和航空器市场多样化,以A380和B787为代表。
第一章 导热理论基础本章重点:准确理解温度场、温度梯度、导热系数等基本概念,准确掌握导热基本定律及导热问题的基本分析方法。
物质内部导热机理的物理模型:(1)分子热运动;(2)晶格(分子在无限大空间里排列成周期性点阵)振动形成的声子运动;(3)自由电子运动。
物质内部的导热过程依赖于上述三种机理中的部分项,这几种机理在不同形态的物质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导热理论从宏观研究问题,采用连续介质模型。
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傅里叶定律1-1 导热基本概念一、温度场(temperature field)(一)定义:在某一时刻,物体内各点温度分布的总称,称为即为温度场(标量场)。
它是空间坐标和时间坐标的函数。
在直角坐标系下,温度场可表示为:),,,(τz y x f t = (1-1)(二)分类:1.从时间坐标分:① 稳态温度场:不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场,温度分布与时间无关,0=∂∂τt ,此时,),,(z y x f t =。
(如设备正常运行工况) 稳态导热:发生于稳态温度场中的导热。
② 非稳态温度场:随时间而变化的温度场,温度分布与时间有关,),,,(τz y x f t =。
(设备启动和停车过程)非稳态导热:在非稳态温度场中发生的导热。
2.从空间坐标分: ① 三维温度场:温度与三个坐标有关的温度场,⎩⎨⎧==稳态非稳态),,(),,,(z y x f t z y x f t τ ② 二维温度场:温度与二个坐标有关的温度场,⎩⎨⎧==稳态非稳态),(),,(y x f t y x f t τ∆tt-∆tgrad t③ 一维温度场:温度只与一个坐标有关的温度场,⎩⎨⎧==稳态非稳态,)()(x f t x f t τ 二、等温面与等温线1.等温面(isothermal surface):在同一时刻,物体内温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面即为等温面。
2.等温线(isotherms):用一个平面与等温面相截,所得的交线称为等温线。
为了直观地表示出物体内部的温度分布,可采用图示法,标绘出物体中的等温面(线)。
第一节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一、基本概念1现代汉语: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旅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与方言;狱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肯节:是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人们可以自然地觉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普通话的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构成。
一般来说,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
3变调:普通话中每个音节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单位,音节和音节连续读出,声调相互彩响,或多或少要发生变化,不能保持原来的调值,这种现象叫变调。
变调是一种自然音变现象,对语言的表达没有影响.4汉字造字法:。
般来说,汉宁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
5.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6.义项:一个词往往有几个意义,每一个意义就是一个义项,在词典中表现为一个条目。
7.基本词汇:语言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它是基本词的总汇。
基本词是El常生活中最必需、最常用、最普遍、最明确,而且是被一般人所了解的词。
8.一般词汇:现代汉语中除去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叫一般词汇,一般是由基本词汇和词根派生出来的。
一般词汇不像基本词汇应用得频繁和普遍。
9.词类:按词在造句中的不同作用而分出来的类一般称作词类。
现在一般将汉语的词类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l:2类。
、 10.短语:根据短语包含词语的多少可以把短语分为简单短语和复杂短语。
简单短语的内部只有两个词,一种语法结构关系;复杂短语的内部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可能很多)的词,并且词与词的结构层次和语法关系都比较复杂。
还可以从结构和功能这两个角度对短语进行分类,因此就有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别。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一节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一、质点和参考系1.质点(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2)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
(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参考系(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
(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3)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
二、位移和速度1.位移和路程(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发生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ΔxΔt,是矢量,其方向就是对应位移的方向。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其方向是物体的运动方向或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4)平均速率:物体运动实际路程与发生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三、加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
2.定义式:a=ΔvΔt=v-vΔt。
3.决定因素:a不是由v、Δt、Δv来决定,而是由Fm来决定。
4.方向:与Δv的方向一致,由合外力的方向决定,而与v0、v的方向无关。
考点一对质点、参考系、位移的理解1.三个概念的进一步理解(1)质点不同于几何“点”,它无大小但有质量,能否看成质点是由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而不是依据物体自身大小和形状来判断。
(2)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3)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大小。
2.三点注意(1)对于质点要从建立理想化模型的角度来理解。
(2)在研究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时,选择其中一个物体为参考系,可以使分析和计算更简单。
(3)位移的矢量性是研究问题时应切记的性质。
跟随练习:1.(对质点的理解)(多选)为了提高枪械射击时的准确率,制造时会在枪膛上刻上螺旋形的槽。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民间舞二课程性质:专业技能课三本课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国舞蹈教育的基础训练课之一,它和其它的舞蹈训练课共同承担着培养舞蹈艺术人才,传承中华民族先进文明的天职。
四适用专业:舞蹈表演五设置目的:中国民间舞是民族舞学科学生的必修课程。
通过八个民族十几种风格迥异舞种的学习,使学生在身体各部位表现力及舞蹈意识等方面得到有效的训练。
六教学内容:一年级第一学期藏族教学目的:通过对藏族舞蹈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藏族“坐懈胯”上松弛颤、摆、悠的动态、动律、动势特征,准确地把握藏族舞蹈的体态.韵律、节奏特点及肢体协调运用的能力。
重点:膝部或连续不断或小而快的颤动或屈伸。
难点:1.动作中保持提胯、拎腰、沉肩的基本体态;2.膝关节颤动、屈伸时的柔韧和弹性第一节基本概念(一二节内容1——5周完成)一脚位:1双脚稍分开的正步位2八字位3丁字位4靠步位5踏步位二脚形:1绷脚2勾脚三基本体态丁字步站好,双膝稍弯,靠重心脚懈胯,双手扶胯,上身松弛略向前倾,眼睛平视。
四手臂形态手臂松弛,手指轻轻并拢,指尖下垂,要有长袖的感觉。
第二节踢踏一手的动作1交替划圆2摆手二动律1“8”字晃动2摆3颤膝三步伐 1 基本步(一二三)2退踏步3连三步4抬踏步5嘀嗒步6后退步(七点连续)7摆步8悠踢步9胯悠步10跳分步11二三步四短句1开头步2结束步3悠踢步4胯悠步5跳分步第三节弦子(6——10周完成)一动律1曲伸二步伐1靠步2靠点步1)靠点靠2)靠点悠3平步4收步5撩步6三步一撩7二步踏步9刨步10颤点步第四节组合(11——15周完成)一踢踏舞部分1库玛拉组合2恰地宫保组合3青稞丰收组合4快乐青年组合二弦子舞部分1尤子巴母组合2牧羊女组合3弦子组合一年级第二学期东北秧歌教学目的:通过对东北秧歌舞蹈的学习,使学生掌掌握东北秧歌“稳中浪稳中俏稳中艮”的动律特征;准确地把握东北秧歌舞蹈的体态韵律、节奏特点及肢体协调运用的能力。
第一节礼的基本概念
一、礼的概念
礼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的本意是“敬神”。
礼字源于“礼”,《说文解字》中礼的解释为:“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丰;丰,乃行礼之器也,从豆,象形。
”中国古礼是指用来事神致福的器物和仪式。
二、礼貌的概念
礼貌是人与人之间在接触交往中,通过言谈、表情、姿势相互表示谦虚、恭敬和友好的言行规范。
三、礼节的概念
礼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中相互问候、致意、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和照料的惯用形式。
四、礼仪的概念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
五、礼宾的概念
礼宾,是指人及的、社会的乃至国际的交往过成中应具有的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