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抗滑稳定分析
- 格式:xls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20
1工程概况贵州省织金县拉路河水库位于织金县东部牛场镇拉路河村境内,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三岔河一级支流拉路河上,拟建坝址距牛场镇政府所在地约2.3km,距织金县城约47km,距贵阳市110km。
水库建成后为织东协作发展区和龙场镇14万城镇居民生活生产供水。
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51km2,主河道河长28.1km,主河道比降9.04‰,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4.09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29亿m3。
水库校核洪水位1256.20m,相应的总库容为2172万m3,正常蓄水位1255.00m,相应的库容为2034万m3,死水位1235m,死库容494万m3,兴利库容1540万m3,调节库容1540万m3,库容系数0.12,为年调节水库。
工程规模为中型,混凝土重力坝是该水利工程的主体建筑物。
2工程地质条件坝址区河段两岸基岩裸露,强~弱风化,完整性较差~较好,河床及两岸谷坡广泛分布有崩坡积、残坡积层和冲洪积物。
库区内的主要出露第四系冲积层(Q),基岩仅三叠系夜郎组二段(T1y2)地层出露,多分布于两岸陡崖峭壁及河床部位,岩性为深灰~灰黑色薄层至中厚层灰岩,局部夹极薄层的泥岩、炭质泥岩。
坝址区出露基岩地层整体产状N53°W/NE∠4°~6°,倾向上游偏左岸。
坝址区内节理裂隙发育,主要发育3组节理:第I组节理平均产状为N50°W/SW ∠75°,节理密度为3~5条/m,为优势结构面;第II组节理平均产状为N35°E/SE∠78°节理密度为1~2条/ m;第III组节理平均产状为N55°W/NE∠75°,节理密度为1~3条/m。
坝址区内第I组、第II组、第III组,结构面为陡倾结构面,缓倾角结构面为层面。
根据层面与裂隙的组合,坝基抗滑稳定主要可能发生深层抗滑稳定问题。
3深层抗滑稳定分析3.1深层抗滑分析坝址区存在3组裂隙,但均不构成重力坝潜在滑移面的风险。
某重力坝溢流坝段深层抗滑稳定计算分析【摘要】本文采用二维刚体法对某重力坝溢流坝段的坝基深层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溢流坝段在正常蓄水位工况和校核洪水位工况下,所取9个滑面组合在抗剪断指标参数下的安全系数都大于规范允许值3.0,在抗剪指标参数下的安全系数都大于规范允许值1.05,溢流坝段坝体整体稳定性好。
【关键词】重力坝;深层抗滑;刚体法;稳定计算0 引言某水电站枢纽工程建筑物由挡水建筑物、溢流表孔、冲沙底孔、电站取水口等组成。
挡水建筑物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溢流坝段最大坝高80m。
依据《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规定,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规模为中型;枢纽主要建筑物为3级,大坝安全级别为II级。
对于重力坝的深层抗滑稳定性,目前在国内外一般均按平面刚体极限平衡计算,其安全系数多按定值法取值,并与相应采用的方法、参数相配套,且根据工程实践经验,不断做相应的调整[1-2]。
1 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计算的二维刚体法原理2 计算结果分析计算工况采用正常蓄水位的基本组合,上游水位900.00m,下游水位845.00m。
计算荷载包括大坝及滑动面以上岩体自重、上下游水压力、扬压力,排水幕处渗透压力折减系数α=0.25。
参数取抗剪断和抗剪指标参数,采用等安全系数法分别取9个典型危险组合滑面进行计算:①第一组取向下游倾斜的单滑面,由坝踵滑入,从冲坑底部滑出。
②第二组取双滑面,由坝踵滑入向下,至下游护袒中间折向冲坑强风化和微风化的交界线。
③第三组取双滑面,由坝踵滑入向下,至下游护袒首端折向冲坑强风化和微风化的交界线。
④第四组取双滑面,由坝踵滑入向下,至下游护袒首端折向冲坑强风化层的顶端。
⑤第五组取双滑面,由坝踵滑入向下,至下游护袒末端折向冲坑强风化和微风化的交界线。
⑥第六组取双滑面,由坝踵滑入垂直向下,再折向冲坑强风化和微风化的交界线。
⑦第七组取双滑面,由坝踵滑入垂直向下,再折向冲坑微风化和弱风化的交界线。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上接第29页)集中化、企业化水平低,主要以农户分散生产经营为主,而建立全国统一的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及平台,并使得多数小型企业及农户有效参与其中还有待解决,本系统所实现的基于B/S 结构的面向小型企业的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能以较低成本有效解决上问题,解决了消费者对产品生产相关信息的信息盲区,提高蔬菜质量安全的可信度,增强其购买信心。
另外,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将考虑使用包含更大信息量的二维码技术或RFID 技术,构建更加高效可行的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
【参考文献】[1]谢菊芳,陆昌华.基于构架的安全猪肉全程可追溯系统实现[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6):218-219.[2]杨信廷,钱建平,孙传恒,等.蔬菜安全生产管理及质量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3):162-166.[3]高红梅.物联网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J].商业时代,2010(22):40-41.[4]王珊.蔬菜生产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J].江苏农业科学,2009,37(6):395-420.[责任编辑:丁艳]0引言某水电站枢纽工程建筑物由挡水建筑物、溢流表孔、冲沙底孔、电站取水口等组成。
挡水建筑物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溢流坝段最大坝高80m。
依据《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规定,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规模为中型;枢纽主要建筑物为3级,大坝安全级别为II 级。
对于重力坝的深层抗滑稳定性,目前在国内外一般均按平面刚体极限平衡计算,其安全系数多按定值法取值,并与相应采用的方法、参数相配套,且根据工程实践经验,不断做相应的调整[1-2]。
1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计算的二维刚体法原理令抗力为Q ,其与BD 面法线的夹角为θ,BD 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0°,令块体ABD 和块体BCD 同时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分别核算AB、BC 面上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 1、K 2,考虑块体ABD 的稳定:K 1=f 1′[(∑W+G 1)cos α-∑P sin α-Q sin(θ-α)+U 3sin α-U 1]+c 1′A 1∑P cos α+(∑W+G 1)sin α-Q cos(θ-α)-U 3cos α(1)考虑块体BCD 的稳定:K 2=f 2′[(G 2cos β+Q sin(β+θ)+U 3sin β-U 2]+c 2′A 2Q cos(β+θ)-G 2sin β+U 3cos β(2)式中:∑P 、∑W ———作用于块体ABD 上的总水平、总垂直力;G 1、G 2———分别位岩体ABD、BCD 重量的垂直作用;f 1′、f 2′———分别为AB、BC 滑动面的摩擦系数;c 1′、c 2′———分别为AB、BC 滑动面的凝聚力;U 1、U 2、U 3———分别为AB、BC、BD 面上的扬压力;α、β———分别为滑动面AB、BC 与水平面的夹角;A 1、A 2———分别为滑动面AB、BC 的长度;Q 、θ———分别为BD 面上的抗力与水平面的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