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钳盘式制动器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1
液压盘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液压盘式制动器由几个主要部件组成,包括刹车踏板、主缸、助力器、制动盘、制动油管路和制动片等。
工作原理如下:
1.按下刹车踏板:当驾驶员按下刹车踏板时,踏板上的力将
通过连杆传递给主缸。
2.主缸施加压力:主缸内部有一个或多个活塞,当踏板施加
力时,活塞会向前移动,使主缸的油腔内的液压油产生压力。
这个液压力将传递到制动油管路中。
3.助力器的作用:为了增加制动力,大多数液压盘式制动器
还配备了助力器。
助力器使用了真空或液压力量来改变主缸施
加力的倍数。
当压力传递到助力器时,它会提供额外的力量来
增加制动力。
4.液压油传递:制动油压力从主缸传到制动油管路中。
这些
油管路连接到制动器的活塞上。
5.制动盘和制动片:液压盘式制动器的关键部分是制动盘和
制动片。
当油压力传达到制动器的活塞时,活塞会将制动片压
紧在制动盘上。
6.制动效果:制动片与制动盘之间的摩擦力将制动盘的转动
阻止住,从而实现制动效果。
整个工作过程中,当驾驶员松开刹车踏板时,主缸内部的活塞会回位,减小制动压力,使得制动盘与制动片的贴合紧密度减小,车轮可以自由转动。
液压盘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液压盘式制动器是一种常见的汽车制动系统,它通过液压原理
来实现制动功能。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利用液压力传递
力量,从而实现制动的目的。
液压盘式制动器由几个基本部件组成,包括主缸、制动盘、制
动片和液压管路。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主缸内的液体被压缩,产生了液压力。
这个液压力通过液压管路传递到制动盘附近的制动
片上。
制动片被液压力推动,使其与制动盘接触,从而产生摩擦力,
减速车轮的旋转。
这种摩擦力可以将车轮有效地制动,使车辆停下
来或减速。
液压盘式制动器的优点在于它具有稳定的制动效果和良好的耐
磨性。
此外,它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驾驶条件
和车辆负载。
总的来说,液压盘式制动器利用液压原理传递力量,实现了车
辆的制动功能。
它是一种可靠且高效的制动系统,为驾驶员提供了安全和可靠的驾驶体验。
盘式制动器的原理
盘式制动器是通过利用摩擦力将旋转的制动盘停止的一种制动装置。
其主要原理如下:
1. 制动盘:盘式制动器由制动盘和制动钳两部分组成。
制动盘是一个圆盘状的零件,一般由钢铁或铸铁制成。
制动盘安装在车轮的轴上,与车轮一起以相同的速度旋转。
2. 制动钳:制动钳包含刹车片和活塞两部分。
刹车片位于制动钳两侧,可以与制动盘表面接触。
活塞由制动液压系统控制,通过压缩刹车片使之与制动盘接触。
3. 刹车片:刹车片通常由摩擦材料制成,例如有机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
制动盘旋转时,刹车片与制动盘接触,产生摩擦力使制动盘减速甚至停止旋转。
4. 制动液压系统:盘式制动器通常使用液压系统来控制制动力。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液会被送入制动钳中的活塞,使刹车片压紧制动盘。
5. 摩擦力:当刹车片与制动盘接触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制动盘会减速或停止旋转。
摩擦力产生的摩擦热会被散发到空气中,以免过热导致制动性能下降。
通过控制制动液压系统的压力,驾驶员可以灵活地调节制动力大小。
盘式制动器具有快速散热、制动效果稳定的特点,常见于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等车辆中。
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的组成汽车液压制动系统是车辆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主要由制动器、制动液、制动管路、制动泵、制动助力器等部件组成。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部件的作用和组成。
1. 制动器制动器是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通过摩擦产生制动力,使汽车减速或停车。
常见的制动器有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两种。
盘式制动器由制动盘、制动钳、制动片和弹性元件组成。
制动盘由钢铁或铸铁制成,制动钳分为活塞式和滑动式两种,制动片由摩擦材料制成,弹性元件用来稳定制动片的位置。
鼓式制动器由制动鼓、制动鞋、制动弹簧和制动调整器组成。
制动鼓由铸铁制成,制动鞋由摩擦材料制成,制动弹簧用来调整制动鞋的位置。
2. 制动液制动液是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中传递压力的介质,常用的制动液有DOT3、DOT4和DOT5三种。
制动液要求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和稳定性好的特点,以确保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
3. 制动管路制动管路是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中连接各个部件的管道,通常由钢管或橡胶软管制成。
制动管路要求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和耐压等特点,以确保制动系统的安全可靠。
4. 制动泵制动泵是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中产生压力的部件,它将踏板力转化为液压压力,通过制动管路传递给制动器。
常见的制动泵有真空助力泵和液压助力泵两种。
真空助力泵是利用发动机进气歧管产生的负压来增强制动力,液压助力泵则是通过电动或机械传动来产生压力。
在制动泵中,还常常配备有一些安全阀、压力传感器和压力调节阀等辅助部件,以确保制动系统的安全可靠。
5. 制动助力器制动助力器是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中增强制动力的部件,它主要分为真空助力器和液压助力器两种。
真空助力器是利用发动机进气歧管产生的负压来提高制动力,液压助力器则是通过液压压力来增强制动力。
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的组成部件相当复杂,每个部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它们共同协作,才能确保汽车的安全行驶。
因此,在日常使用中,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关于盘式制动器的分析摘要:盘式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构造简单、调整方便。
特别是高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能显著减少制动距离,为车辆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同时,能显著减少制动噪声,有效解决制动引起噪声污染。
关键词:盘式制动器一、盘式制动器优点与鼓式制动器相比,盘式制动器具有以下突出优点:(l)热稳定性好盘式制动器无自增力作用,因而与有自增力的鼓式制动器相比,制动器效能受摩擦系数的影响较小,即制动效能稳定。
鼓式制动器受热膨胀后,工作半径增大,使其只能与制动蹄中部接触,从而降低了制动效能。
而盘式制动器中制动盘的轴向热膨胀极小,径向热膨胀根本与性能无关,故不会因此而降低制动效能。
(2)水稳定性好盘式制动器中摩擦块对制动盘的单位压力较高,易于将水挤出。
在车轮涉水后,制动效能变化较小,且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及衬块对制动盘的摩擦作用,出水后只需一二次制动,性能即可恢复。
而鼓式制动器则需多次甚至10余次制动,性能方能恢复。
(3)反应灵敏盘式制动器刹车片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相对与鼓式制动器来说要小;此外,鼓式制动器制动行程要比盘式制动器的长,制动鼓热膨胀也会引起制动踏板行程损失,使得制动反应时间变长,而制动盘不存在此现象,故反应较之鼓式制动器更加灵敏。
(4)散热性好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盘采用的是通风盘结构,再加上盘式制动器相对开放的结构,散热性能良好。
(5)在输出制动力矩相同的情况下,尺寸和质量较小。
(6)制动盘沿厚度方向的热膨胀量极小,不会象制动鼓的热膨胀那样使制动器间隙明显增加而导致制动踏板行程过大。
(7)容易实现间隙自动调整,其他保养修理作业也较简便。
除了以上制动性能的优势外,盘式制动器在使用中还有噪音低,符合环保要求;振动小,改善了乘坐舒适性等优点。
由于具备稳定可靠的制动性能,盘式制动器大大改善了汽车高速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因此取代传统的鼓式制动器已成为现代制动器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中液压盘式制动器(以下简称HDB)体积较小,提供的制动力矩也相对较小,一般用于轿车等轻型车辆上,尤其是轿车,盘式制动器几乎已经成为现代轿车的标准配置之一。
2.钳盘式制动器(1)组成旋转元件:制动盘,它和车轮固定安装在一起旋转,以其端面为摩擦工作表面。
固定元件:制动块、导向支承销和轮缸活塞,它们都装在跨于制动盘两侧的钳体上,总称制动钳。
制动钳用螺栓与转向节或桥壳上的凸沿固装,并用调整垫片来调节钳与盘之间的相对位置。
另外,还有防尘罩。
(2)工作原理1)制动时,油液被压入内、外两轮缸中,其活塞在液压作用下将两制动块压紧制动盘,产生摩擦力矩而制动。
此时,轮缸槽中的矩形橡胶密封圈的刃边在活塞摩擦力的作用下产生微量的弹性变形。
2)放松制动时,活塞和制动块依靠密封圈的弹力和弹簧的弹力回位。
由于矩形密封圈刃边变形量很微小,在不制动时,摩擦片与盘之间的间隙每边只有0.1mm左右,它足以保证制动的解除。
又因制动盘受热膨胀时,厚度方面只有微量的变化,故不会发生“拖滞”现象。
观看动画矩形橡胶密封圈除起密封作用外,同时还起到活塞回位和自动调整间隙的作用。
如果制动块的摩擦片与盘的间隙磨损加大,制动时密封圈变形达到极限后,活塞仍可继续移动,直到摩擦片压紧制动盘为止。
解除制动后,矩形橡胶密封圈所能将活塞推回的距离同磨损之前相同,仍保持标准值。
观看视频(3)分类钳盘式车轮制动器按其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固定钳盘式和浮动钳盘式两种。
1)固定钳盘式制动钳轴向位置是固定的,其轮缸分别布置在制动钳的两侧,为双向轮缸,可单轮缸对置或双缸对置,除活塞和摩擦块外无滑动元件。
这种结构轮缸间需要用油道或油管连通。
钳体尺寸较大,外侧的轮缸散热差,热负荷大,油液容易汽化膨胀,制动热稳定性差。
2)浮动钳盘式滑销式浮动钳盘图。
它的特点是制动钳体在轴向处于浮动状态,轮缸布置在制动钳的内侧,且数目只有固定式的一半,为单轮缸。
工作情况:制动时利用摩擦片的反作用力,推动制动钳体移动,使外侧的摩擦片也相继压紧制动盘,以产生制动力。
观看动画它的外侧无液压元件,不会产生气阻,且占据的空间小,还可以利用内侧活塞附装驻车制动机构,但是内外摩擦片的磨损速度不一致,内片磨损快于外片。
图解盘式制动器1.盘式制动器概述盘式制动器摩擦副中的旋转元件是以端面工作的金属圆盘,被称为制动盘。
其固定元件则有着多种结构型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工作面积不大的摩擦块与其金属背板组成的制动块,每个制动器中有2~4个。
这些制动块及其促动装置都装在横跨制动盘两侧的夹钳形支架中,总称为制动钳。
这种由制动盘和制动钳组成的制动器称为钳盘式制动器。
另一类固定元件的金属背板和摩擦片也呈圆盘形,制动盘的全部工作面可同时与摩擦片接触,这种制动器称为全盘式制动器。
钳盘式制动器过去只用作中央制动器,但目前则愈来愈多地被各级轿车和货车用作车轮制动器。
全盘式制动器只有少数汽车(主要是重型汽车)采用为车轮制动器。
这里只介绍钳盘式制动器。
钳盘式制动器又可分为定钳盘式和浮钳盘式两类。
盘式制动器结构图如下图所示2.定钳盘式制动器跨置在制动盘1上的制动钳体5固定安装在车桥6上,它不能旋转也不能沿制动盘轴线方向移动,其内的两个活塞2分别位于制动盘1的两侧。
制动时,制动油液由制动总泵(制动主缸)经进油口4进入钳体中两个相通的液压腔中,将两侧的制动块3压向与车轮固定连接的制动盘1,从而产生制动。
这种制动器存在着以下缺点:油缸较多,使制动钳结构复杂;油缸分置于制动盘两侧,必须用跨越制动盘的钳内油道或外部油管来连通,这使得制动钳的尺寸过大,难以安装在现代化轿车的轮辋内;热负荷大时,油缸和跨越制动盘的油管或油道中的制动液容易受热汽化;若要兼用于驻车制动,则必须加装一个机械促动的驻车制动钳。
定钳盘式制动器示意图1.制动盘2.活塞3.摩擦块4.进油口5.制动钳体6.车桥部3.浮钳盘式制动器制动钳体2通过导向销6与车桥7相连,可以相对于制动盘1轴向移动。
制动钳体只在制动盘的内侧设置油缸,而外侧的制动块则附装在钳体上。
制动时,液压油通过进油口5进入制动油缸,推动活塞4及其上的摩擦块向右移动,并压到制动盘上,并使得油缸连同制动钳体整体沿销钉向左移动,直到制动盘右侧的摩擦块也压到制动盘上夹住制动盘并使其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