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错觉图(1)..
- 格式:doc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6
一些经典的视觉错觉图片--考眼力比视觉:幻觉图片大测验反射错觉(图1)由麻省理工学院视力科学家泰德·安德森创作的这个图像中有两个幻觉。
左边的楼梯看起来象堆积的木块;但右边的却象台阶,这是一种不可能的建筑。
第二,有一个反射幻觉:左端的木块深浅颜色的部分和右边向下的台阶的灰色条纹是一样的颜色。
排错的眼睛(图2)眼睛看起来排错了吗?用直尺检查一下。
咖啡店幻觉(图3)中心的方块看起来是突出的吗?用直尺检查一下,日本艺术家兼视觉科学家Akiyoshi kitaoka 创造这个新幻觉,他称之为咖啡馆幻觉飘浮的花瓶(图4)这个花瓶看起来象飘浮在地面上真的如此吗?一位双体女士(图5)在这幅未经改动的照片中,伯德约翰逊夫人的头属于哪个身体?在幻觉和现实之间(图6)在幻觉和现实之间:仔细看两个开口处,这种建筑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说可能吗?试着盖住"幻觉"的上半部分,再仔细察看一遍,然后再盖住图的下半部分,有什么奇异的事吗?瑞士艺术家桑德罗·戴尔·普利特创作了这种可能的画面,在错觉与现实之间可能会在某处发生。
诡异的画面(图7)这是什么? 你能看懂这幅诡异的画面吗?照片没被改变。
令人心动的栏杆(图8)你能看出栏杆之间藏着的人形吗?克莱克·奥·布莱恩-康斯威特方块(图9)两块灰色的正方形看起来亮度上是一致,还是不相似?同时比较幻觉的变化表明小小的边界就足以使两个完全一致的灰色方块看起来在亮度上不同,这就是有名的“克莱克·奥·布莱恩·科恩斯威特方块。
”尼奥色彩扩散(图10)你看到在交叉部分的蓝色圆盘了吗?黑方格相交的部分被蓝十字代替了,看起来就好象蓝已蔓延到十字周围。
类似的没有色彩扩散的幻觉也可在艾伦斯汀图形中找到。
这种幻觉和色彩融合以及轮廓错觉有关系。
本图中,轮廓错觉是由于线条的颜色变化引起的,为什么颜色会扩散呢?这种幻觉可能是由于同样的表面被填进了不同颜色和亮度的填充物吧。
Hermann栅格错觉及解释1 Hermann 栅格错觉Hermann 栅格错觉是一种视错觉,由Ludimar Hermann在1870年提出(Hermann, 1870),在一个黑色的背景中,白色栅格或者亮色栅格的线条交叉处会出现一些快速闪烁的黑点,但是当我们将目光集中到某一些闪烁的黑点时,这些黑点便消失了,如图1所示。
图1 grid错觉(1)图2 grid错觉(2)图3 grid错觉(3)这种现象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兴趣,他们对原始图案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变形,并得到了这种视错觉现象出现的规律。
如果把黑方块的填充色变成灰色(Ninio & Stevens, 2000),暗点看起来依然存在,如图2所示。
如果把方块的边框去掉,变成没有外框的网格(Ninio & Stevens, 2000),结果,暗点还是会出现,如图3所示。
但是,如果把原始图片旋转上45度,错觉就会减弱(Spillmann, 1994),如图4所示。
这神秘莫测的小暗点也并不总是那么顽强。
如果把黑白图换成两种亮度相同的彩色,错觉就消失了(Oehler & Spillmann, 1981),如图5所示。
而如果把黑方块的四边的直线条全换成波浪形,错觉则会完全消失(Geier, Sera, & Bernath, 2004),如图6所示。
图4 45°旋转栅格图5 同亮度彩色栅格图6 波浪形栅格后来,Bergen又对Hermann 栅格错觉进行了一次开拓性的改造。
他把原来的图案进行了模糊处理。
在模糊的栅格图像中,交叉点的颜色最深,而条纹因为模糊化的原因而稍稍变浅了一些。
由此,错觉效果变得更加明显了,甚至让人产生了闪烁的感觉,如图7所示。
图7 模糊处理栅格之后,Schrauf等人在Bergen的基础上,创造了另一个经典视错觉作品——闪光栅格错觉(Scintillation Grid Illusion)(Schrauf & Wist, 1997)。
视错觉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视错觉的例子有很多。
比如,法国国旗红:白:蓝三色的比例为35:33:37,而我们却感觉三种颜色面积相等。
这是因为白色给人以扩张感觉,而蓝色则有收缩的感觉,这就是视错觉。
2)比如把两个有盖的桶装上沙子,一个小桶装满了沙,另一个大桶装的沙和小桶的一样多。
当人们不知道里面的沙子有多少时,大多数人拎起两个桶时都会说小桶重得多。
他们之所以判断错误,是看见小桶较小,想来该轻一些,谁知一拎起来竟那么重,于是过高估计了它的重量。
3)比如我们在的士高厅跳舞时,在旋转耀眼的灯光中,你会觉得天旋地转,而其中的舞者跳得特别的活跃。
事实上,如果没有灯光的情况同一样的动作,你只会只是普通的扭来扭去罢了。
4)比如我们在高速公路用100公里的时速驾驭,会觉得车速很慢。
而我们在普通公路上用100公里的时速驾驭则会感到一种风驰电擎的感觉。
这就是因为我们的视觉受到了在同一条公路的其他车辆车速所影响。
从上面的几个例子我们可以得知,形成视错觉的原因有多种,它们可以是在快中见慢,在大中见小,在重中见轻,在虚中见实,在深中见浅,在矮中见高。
但他们的最终结果,都是使人或者动物形成错误的判断和感知。
所以,有效地利用视错觉,针对性地作出改善措施,有利于提高日常生活中的认识和识别能力。
如何利用视错觉1)矮中见高。
就是在居室中,其中一部分做吊灯,而另一部分不做,那么没有吊灯的部分就会显得“高”了。
2)虚中见实。
通过条形或整幅的镜面玻璃,可以在一个实在窨里制造出一个虚的空间,而虚的空间在视觉上却是实的空间。
3)冷调降温。
例如厨房大面积使用深色时,我们呆在里面,就会觉得温度下降2-3度。
4)粗中见细。
在实木地板或者玻化砖等光洁度比较高的材质会显得较高的材质边上,放置一些粗糙的材质,例如复古砖和鹅卵石,那么光洁的材质会显得更光洁,这就是对比形成的视错觉。
视觉错觉图视觉错觉图指的是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由人眼瞬时误解与理解,形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图像。
视觉错觉图常常以几何学抽象形式表现出来,图像中通常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我们辨认的表面层次,另一层是隐藏的更深更抽象的层次。
它们共同组成了最终的几何抽象形式图像。
视觉错觉图一般由普通的几何图形和线条组成,在细微的视距下会产生一种不寻常的图像。
这就是所谓的视觉错觉图。
人们可以从图像中寻找“秘密”,从而发现新的真相。
视觉错觉图以其丰富、有趣的表现形式深深吸引着大家。
它们更多的是由一些抽象的符号和图形组成,这些抽象图形可以表现出许多错觉,使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探索新的可能。
视觉错觉图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创造,比如用电脑制作,或用手工制作。
电脑所创造的视觉错觉图主要以计算机绘图和图形建模技术为基础,主要绘制出几何图形、抽象符号及丰富的图形组合,以让观众获得更深层次的感受和体验。
而手工创作的视觉错觉图则需要一种融合了视觉、音乐、绘画等精湛技艺的艺术家,他们从普通的几何图形出发,将意想不到的艺术创作融入其中。
视觉错觉图的运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图书封面设计、网络海报等应用,以及更多的商业运用在品牌徽标设计,甚至服装、装饰等领域。
而这些设计出来的视觉错觉图像,都拥有艺术性和实用性并存的特色,帮助企业传播他们的品牌,为消费者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同时又能让人们深思熟虑,令人动容。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视觉错觉图具有很强的视觉吸引力,拥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表现力,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探讨。
它的作品一般被认为更能表达出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跳脱了普通艺术形式的束缚,拥有极其丰富的审美解读空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为艺术家带来无限的可能性。
常见视错觉现象及其原理目录不可能三角形不可能的楼梯图形--背景错觉知觉的模糊深度错觉Ouchi错觉大小恒常性错觉左氏错觉弗雷泽螺旋缪勒--莱耶错觉达尔马提亚狗“反重力”的房屋浮箱错觉立体图像黑白视觉后像填充错觉赫尔曼栅格栅格火花错觉不可能的三角形这是怎么回事?!尽管这个不可能的三角形任何一个角看起来都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当你从整体来看,你就会发现一个自相矛盾的地方: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看起来都向后退并同时朝着你偏靠。
但是,不知何故,它们组成了一个不可能的结构!我们很难设想这些不同的部分是怎么构成一个看似非常真实的三维物体的!其实,造成“不可能图形”的并不是图形本身,而是你对图形的三维知觉系统,这一系统在你知觉图形的立体心理模型时强制作用。
在解释一幅三维图形的时候,你的视觉系统将会自动产生这一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构造出这个不可能三角形的物理模型,但这个模型只能从某一个角度看才是不可能的。
看一看下面的这个例子!其中,在镜子中显示的才是真实的结构!在把二维平面图形知觉为你三维立体心理图形时,执行这一过程的机制会极大地影响你的视觉系统。
正是在这一强制执行的机制的影响下,你的视觉系统对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赋予了深度。
此外,对你的视觉系统来说,当你感觉到一个荒谬的、不和常理的或者是矛盾的图形线索时,它将坚持这些强制约束机制,而不去否认这些线索。
具体来说,一幅图像的某些结构元素和你三维知觉解释系统的某些结构元素相对应。
例如,一个规则就是,二维直线应该被解释成三维直线。
同样的,二维的平行线应该被解释为三维的平行线。
连续的直线被解释为连续的直线。
在透视图像中,锐角和钝角都被解释为90°角。
外面的线段被看作是外形轮廓的分界线。
这一外形分界线在你定义整个心理图像的外形轮廓时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这些规则可以被总称为“一般视觉规则”,这一规则说明,在没有相反信息的影响下,你的视觉系统总是假定你在从一个主要视角观看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