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与管理者修炼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357.50 KB
- 文档页数:21
国学智慧与管理之道以国学智慧与管理之道为题,我们将探讨国学智慧和管理之间的联系与互补。
国学智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管理哲学,对现代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国学智慧强调的是人本主义。
在管理中,人是最核心的因素。
国学智慧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关注个体的自我修养和内在品质的培养。
在管理中,也应该注重人的尊重和发展,关注员工的需求和成长,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国学智慧注重的是和谐与平衡。
国学智慧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管理中,也应追求组织内外各方面的和谐,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确保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国学智慧注重的是道德与人性。
国学智慧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道德修养和品德塑造。
在管理中,也应强调道德与伦理的约束,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同时,要关注员工的人性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营造一个和谐、宽容、包容的工作环境。
国学智慧注重的是智慧与智慧。
国学智慧强调知行合一,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积累。
在管理中,也应当注重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的经验总结,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智慧水平,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压力。
国学智慧注重的是天人合一。
国学智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在管理中,也应注重组织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关注企业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国学智慧与管理之道不仅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国学智慧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和哲学思想,对现代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运用国学智慧中的人本主义、和谐与平衡、道德与人性、智慧与智慧、天人合一等理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管理理论和方法,提高管理效能,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03-国学与智慧管理系列-国学智慧与领导艺
术
标题:03-国学与智慧管理系列-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
引言概述:
国学智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了博大精深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将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相结合,发挥其在管理中的作用,成为了许多管理者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的关系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运用国学智慧提升领导艺术,实现管理的智慧化和人性化。
一、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的内在联系
1.1 国学智慧强调天人合一
1.2 领导艺术注重人文关怀
1.3 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共同强调道德修养
二、国学智慧在领导中的应用
2.1 以德治人
2.2 尊重传统文化
2.3 善用人才
三、国学智慧对领导者的要求
3.1 自身修养
3.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3 以身作则
四、国学智慧与团队管理
4.1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2 善于倾听
4.3 以诚待人
五、国学智慧与危机管理
5.1 保持冷静
5.2 以变应变
5.3 善于化危为机
结语:
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的结合,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现代管理的探索。
通过运用国学智慧,领导者可以更好地处理管理中的各种挑战,实现管理的智慧化和人性化。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为广大管理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让国学智慧在现代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学智慧与领导力修炼》主讲:王泽仁【课程前言】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脱离本国的文化土壤,其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必然要符合其所在国的国民特性,否则即使是世界一流的管理方法也无济于事。
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历经几千年的淬炼和更新,早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式,这是任何个人、任何组织都无法改变的客观现实,只能去适应它。
而作为中国的企业,就不得不对中国的儒释道思想有所了解,因为儒释道思想是中国古典思想中最重要的流派,其思想深深的影响着每个中国人。
所以中国的企业必然需要有中国式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当然我们也切莫排斥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潮和方法。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且自从洋务运动、实业兴邦开始,中国企业一直在学习西方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
一百多年来,中国的企业家都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够达到“中学为体,西学未用,中西结合”的管理境界。
但真正能够做到的,少之又少。
本课程通过对儒释道思想的系统解读,并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从多个维度为学员朋友们全面探讨中国古典哲学与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的融合之道。
【课程对象】企业管理者【授课讲师】王泽仁老师(请阅读讲师简介)【课程目标】1. 帮助管理者了解儒释道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价值2. 帮助企业管理者构建领导者魅力3. 帮助企业找到改善团队管理效率的方法4. 帮助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课程时间】2天【课程大纲】开场语1. 儒家思想概论2. 道家思想概论3. 佛家思想概论第一讲儒家文化与管理智慧一.中庸的管理哲学1. 《中庸》涵1)不偏不倚2)无过不及3)恰到好处2.《中庸》之“中”1)尚中2)时中3)中正4)中和3.持守中道1)适可而止2)进退有度3)大智大勇4. 《中庸》之政1)为政之要◆修身为本◆仁义礼智◆知人知天2)知行合一◆五达道◆三达德◆生知,学知,困知◆安行,利行,勉行5. 诚外无物1)尽性2)前知3)如神4)无息6.圣人修为1)圣人之诚2)圣人之道3)圣人之德4)圣人之智5)圣人之行6)圣人之则7)圣人之治7. 儒家三大管理之道1)沟通的三大儒家之道◆忠恕之道◆絜矩之道◆中庸之道2)儒家管理的行为准则◆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二.儒家的领导方式1. 领导者的职权影响力与非职权影响力1)王道政治:以德服人2)霸道政治:以力服人2. 教练式领导者1)教2)育3)学4)练5)习3. 领导者品格1)聪明睿知:治理企业2)宽裕温柔:包容大众3)发强刚毅:决断大事4)齐庄中正:笃恭敬业5)文理密察:分辨是非4. 领导者行为规1)简在帝心,允执其中2)虚怀若谷,谦以下人3)从谏如流,广开言路4)赏罚分明,举贤任能5)正己化人,言行合一6)同体大悲,与民同乐5. 领导者需要做好的九件事情1)修身:塑造非职权式的领导魅力2)尊贤:尊重人才,提供机会3)亲亲:亲近家人,和睦家庭4)敬大臣:敬重公司重要核心干部5)体群臣:重视中基层干部的培养6)子庶民:关心基层一线员工的诉求7)来百工:招揽各类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8)柔远人:与客户和竞争对手保持友好协作的关系9)怀诸侯:给予各分公司或加盟商大力的支持第二讲道家文化与管理智慧一.道家的无为而治1. 假无为与真无为1)老子的假无为2)庄子的真无为2.道家管理的三宝1)慈2)俭3)不敢为天下先二.道家管理的二元辩证思维1.得与失2.贫与富3.贵与贱4.穷与达5.祸与福三.儒家与道家对法家的影响1.荀子的两位法家弟子1)非2)斯2.非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发挥1)法2)术3)势四.道家管理思想的精髓1.清静无为,淳朴简约2.收敛精神,爱惜身体3.守雌贵柔,处弱抑强4.飘扬放逸,洒脱自在第三讲佛家文化与管理智慧一.佛家的基本概念1. 业力与因缘果1)业力主宰2)因果定律2.佛家管理的行为准则1)戒定慧,闻思修2)四圣谛3)四无量心4)六度5)八正道6)十善业7)三十七道品二.禅宗--中国本土化的佛教教派1.人人皆可成佛1)佛在心中2)明心见性2.教外别传1)以心传心2)不立文字3.禅宗修习方法1)渐悟◆渐进禅法◆渐修菩提2)顿悟◆即心即佛◆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三.中国禅与老庄思想1.有为与无为1)禅宗:修有为达无为2)老子:修无为达有为3)庄子:修无为达无为2.禅宗的体证与庄子的体证1)坐忘2)心斋3)朝彻✧结尾语1. 天道与人道合一2. 天性与人性合一3. 理性与情感合一4. 外合一【课堂建议】1. 不迟到,不随意走动,非重要不接听,手机静音或关机2. 所有俗务之心都放心,有缘相聚一起学习,共同进德修业3. 课堂中都是同窗好友,无有贵贱亲疏者,我们都是在一起的学习者、分享者。
管理小类国学智慧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课程题目:《易经》与企业管理变革培训特点:以问题、分析、研讨、答疑方式为参悟过程进行互动式、咨询式、教练式学习,案例丰富、启发性强,注重企业切身问题解答。
课程大纲:一、易经的“道统”体系为什么说易经是个道统学问体系《周易》的四大系统:爻、卦、经、传易经的核心道义:变易、交易、简易、不易易经智慧与天、地、人三才之道易经的象、数、理价值体系解析先、后天八卦原理解析实用易的预测原理融通二、易经与管理变革原理易之“交易”与企业运营原理易之“变易”与企业内、外环境之变何为变革,何为革故鼎新易道之生与变革之新革卦、鼎卦对变革的启示易道、人道与变革的内在理路三、易经与企业管理变革的应变之道乾元对变革进退存亡之机的重要启示意义坤德对变革展开与成效的重要实际意义易之“简易”与企业问题的解决之道易道与变革的时机把握易经与变革之谋定而动四、易经与企业理念、企业文化变革易之“不易”与企业的终极战略坤之德与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创建易道之太极思维与理念创新案例:国旗对国共两党党运的五行预兆如何从易经的太极原理解析变革成败与人心向背关系如何从易理理解价值观认同对良性企业文化创建的重要作用五、易经预测与管理变革的前瞻性易经为什么能预测未来易经是宿命论吗,谁在掌控命运案例:毛泽东的易学造诣与解放战争战略布局易经有多少种预测方法企业战略管理为什么必须具备足够的前瞻性如何应用易经原理前瞻管理变革之吉凶六、易经与企业管理体制变革天尊地卑与企业位、权之势解析如何从易学原理理解中正之道对企业管理体制变革的重要意义豫卦对企业管理变革的现实意义案例:一代枭雄蒋介石名字的易经解析七、易经与企业信息管理变革何为天地交泰案例:北京紫禁城的风水启示泰卦、否卦对我们企业管理变革有什么启示如何从生命的神识系统认识企业信息系统沟通的易学原理企业信息系统的变革应遵循怎样的易德原则课程题目:商道、禅悟、压力释放与静默养生何为商道,企业的生命周期与商道存在怎样的必然关联经营的实质是什么,“易经”经个什么,易个什么管理的实质又是什么,与“道”与“禅”的智慧究竟有怎样的关系管人与管心,员工之心与企业之心,与禅宗之“心宗”智慧有何关系,如何融通起用何为压抑、压力,又是如何形成心理障碍的;舒缓和释放压力的机制如何如何通过静默参悟圆融智慧,从而融通我们从事的政治、商业、管理等世间法如何摆脱抑郁、疲倦、烦躁、萎靡等亚健康困扰而舒缓压力、精神饱满、快乐工作、快乐人生如何培本固元,从根源上强大我们的身体抵抗力和免疫系统如何尽可能少吃药或不吃药,而治疗治愈我们的各种病症如何辩识西方养生理念理论的误区和防患商业社会唯营养论的误导如何通过调身养气达到调和心性,以至气质和运气的转变如何才能身心愉悦,成就生命智慧,获得生命的真快乐参加对象: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各类企业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大中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对禅悟、静坐、中华养生文华深感兴趣者等。
国学智慧与领导之道课程背景:在现今这个多变、充满冲击与变革的经营环境里,领导者个人的影响力和领导力不可低估,提升中高层管理的领导力素质至关重要,基于当今时代的发展,单一文化属性的领导力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市场开拓、激励下属、团队建设等诸多问题,那么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国学经典的智慧提升事业领导力、从而成为高效的导师型领导者、成就企业基业长青,营造美满富足人生。
课程收益:●通过学习国学智慧,提升领导者带团队的智慧与魅力●通过学习国学智慧,加强领导者治人心的方式与技巧●通过学习国学智慧,实现育人和励人的双重领导艺术学习内容:儒释道三家领导力智慧:1)厚德载物:儒家领导力智慧强调道德的力量2)道法自然:道家领导力智慧强调自然的力量3)明心见性:禅宗领导力智慧强调觉悟的力量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企事业中高层领导、企业重点培养的优秀干部课程方式:老师讲授+案例分析+学员讨论课程大纲第一讲:儒家的领导智慧篇——道德的力量一、向儒家学习领导力通过学习儒家的领导智慧达到1. 领导者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管理下属,同时更好地与上级相处2. 能够做到对企业忠诚不二,对上级承诺负责,对下级仁爱教育3. 在企业工作中能够成己成物,乐于奉献、承上启下,相得益彰二、儒家领导力: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1. 儒家领导力之激励属员自强不息2. 儒家领导力之指挥属员在位谋政3. 儒家领导力之监督属员廉洁奉公4. 儒家领导力之强调属员身正示范5. 儒家领导力之发展属员自我提升6. 儒家领导力之面对属员慎言敏行案例:孔子的领导为政之道和他的领导力思想:“仁义礼”能够得到发扬与传承案例:王阳明的领导为政之道和他的领导力思想:心即理、事上炼、知行合一第二讲:道家的领导智慧篇——自然的力量一、向道家学习领导力通过学习道家的领导智慧达到1. 解密慈不掌兵的真实含义与企业职员管理过程中道家的领导智慧2. 能够做到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清晰统筹,人生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3. 指导团队成员面对企业工作成果中能够有功不自傲,有事多担当道家领导力: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致虚极守静笃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二、道家领导力之为政三宝1. 道家领导力之慈为团队成员增加自动自发动力2. 道家领导力之俭为企业事业提供永续经营密码3. 道家领导力之不敢为天下先的不有不恃不居三、道家领导力为政五事1. 作而不辞:道家领导力之教育属员工作心态2. 生而不有:道家领导力之指导属员工作技巧3. 为而不恃:道家领导力之规划属员工作环节4. 长而不宰:道家领导力之指挥属员工作方向5. 功成不居:道家领导力之预防属员工作纰漏案例:老子亲民:让他的领导力思想:“道法自然”能够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应用案例:褚时健褚老的老而弥坚志在千里的豪迈与担当第三讲:禅宗的领导智慧篇——觉悟的力量一、向禅宗学习领导力通过学习禅宗的领导智慧达到1. 领导者在管理岗位中学会为下属树立信心和信念即思想统一的重要性2. 领导者在企业工作中运用禅宗智慧,自我和下属都要懂得释怀与敬畏3. 揭晓心灵与觉悟的强大能量,在管理工作中已能够达到禅宗领导智慧禅宗领导力: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二、禅宗领导力为政之道——事业开拓明心见性1. 禅宗领导力之调度属员掌握正识正念2. 禅宗领导力之启发属员学会利他则久3. 禅宗领导力之带领属员明白服务大众4. 禅宗领导力之告诫属员做到允执厥中5. 禅宗领导力之携手属员共享春花秋月案例:伟人毛泽东说释迦牟尼与共产党人的共同点案例:达摩祖师东渡传经;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案例:稻盛和夫先生的白手起家与身患癌症后的力挽狂澜第四讲:总结篇一、国学智慧与领导之道学习并在企业工作中使用国学的领导智慧:“道”“器”“术”“法”1. 国学智慧领导力之企管模式——企业文化2. 国学智慧领导力之仁者爱人——企管根本3. 国学智慧领导力之能群善分——角色定位4. 国学智慧领导力之克己复礼——企管核心5. 国学智慧领导力之中庸之道——企管艺术6. 国学智慧领导力之执两用中——动态平衡7. 国学智慧领导力之忠恕之道——企业伦理8. 国学智慧领导力之赦过举才——用人之道9. 国学智慧领导力之礼让好学——企业愿景10. 国学智慧领导力之突破局限——其命维新案例:颜氏文化传人颜真卿的敢于担当案例:揭秘百亿方太背后的文化驱动力案例:日本涩泽荣一义利结合《论语与算盘》案例:儒家思想是中国最牛的企业管理思想——马云案例:海尔集团儒家思想和儒家智慧实践在企业中的应用案例:从有制而为到无为而治——-基于君子文化的德胜洋楼为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本课程把一些耳熟能详国学故事融入其中。
《国学智慧与领导韬略》课程大纲【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领导思维提升、格局提升、管理技能提升、团队建设、员工管理、中高层执行力有机结合,融合传统国学智慧,深刻领会并掌握一套完整的领导艺术、管理者技能、团队建设能力、员工管理技能和团队凝聚力打造能力。
使领导者深诣管理之道和领导哲学,运用教练技术以道御术,实现管理使命,提升团队执行力,发挥团队整体优势,共赴事工。
课程特色: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相融合,理论与实操相结合,古典影视与现实案例相呼应。
妙趣横生,精彩绝伦,注重实效。
第一讲:取势明道一、思维格局-思路决定出路员工思维—平面思维;主管思维—逻辑思维;领导思维—立体思维;视频分析:《岳飞传之-清明上河图的玄机》二、成功五步-道天地将法引用《孙子兵法》节选并解析领导人对道天地将法的运用,结合案例说明。
道:规律、修为、道可道非常道;天:天时、时机、把握机会;地:地利、选址、区域文化;将:选人、识人、人尽其用;法:法治、规矩、有章可循。
三、举止威仪-领导人取势明道1、举止威仪-领导人气场修炼2、八秒钟识人术;3、行坐住卧四威仪;案例分析:杜月笙的威仪修炼视频分析:《奥运跳水冠军任茜的淡定》《西游记节选-领导脱相》4、气场修炼-猛虎下山,百兽自惊;5、习惯管理;视频分析:《空城计中的胆量和气场》图片案例分享:曼德拉的仁德、甘地圣雄的伟大、特雷莎修女的慈悲6、领导人造势人谋势,花谋时顺势者益,逆势者劳无势不尊,无智非达第二讲:取势明道一、以身作则-公司法高于一切1、组织发展的四个阶段;2、管理者“四重天”;3、管理体系五大核心;4、法制的六项注意;案例分析:共产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二、落地执行-推进公司法制化进程1、影响企业“法制”进程的因素2、视频分析:《岳飞传中的纪律严明》3、“法”的管理流程三、权力运用—领导人五项权力说1、五项权力;2、集权智慧;3、分权智慧;4、授权智慧。
案例分析:《司马懿评价诸葛亮不授权》第三讲:抱器明德一、角色定位—团队中的四类人群1、好人;2、友人;3、职业化人;4、优人。
国学修炼篇——国学智慧与智慧人生课程背景:国学经典至今仍能历久弥新之特质,其关键在用人哲学的无形智慧。
中华文化注重在合,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合成一套学問,即所谓的人生管理。
人生管理並非知識可以學习的来,须用智慧去領悟。
中华文化的在国学经典的各家重要思想中,兵家告诉我们经营管理的智慧并能掌握市场先机;法家让我们了解君王层级并掌握法、术、势的三角关联运用;道家思想蕴藏丰富的中华文化历代君王的领导智慧;儒家则让我们懂得君臣的应对进退之道;而易经总其大成建构和谐的组织文化。
若能有效整合运用各家思想,有助于中、高阶领导者塑造一流的企业文化。
更进一步领悟经典提升修己境界。
领导者的两难在于喜欢任用听话的部属通常是不能干的,而能干的部属却常常不听话;更深层的意义是部属能干不只是做事能干,而经常是在最后能够把领导者干掉的。
所以领导功力高低的展现在统御(统兵御将)能力,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用语的真谛。
中国盛世的帝王典范,如汉高祖、汉武帝、唐太宗、康熙、雍正、乾隆常为企业家所仰慕,随着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其帝王领导统御学更值得现代企业家借镜,如唐太宗所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在本课程中使领导者要有包容人才的胸襟并给予才能强的部属能有发挥的舞台,如此才能广邀天下英才集思广益共创大业,正是忙碌的现代领导者以最短时间快速了解此课程,有效做好组织经营管理並提升自我擁有智慧人生的最佳方式。
课程目标:▲了解人生智慧的核心——中国的国学经典:儒家、道家、兵家、法家、墨家、释家等各家思想要义及运用在企业的关键时机,使领导者能与时俱进提升人生智慧。
▲深入了解东、西方在管理本质性的差异,进而有效的因地制宜,拥有正确的观念态度,做好领导者的情绪管理,更进一步领国学悟经典的精髓,提升修己境界。
▲提升组织领导对国学经典兴趣,有助于建立企业一流的企业文化,并使领导者重视品德修养的重要性,了解领导者必先修己,方能安人(安员工、安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