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及平衡表
- 格式:xls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会计报表的编制与报送流程在现代商业运营中,会计报表的编制和报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会计报表是企业向内外部利益相关方提供财务信息的主要渠道,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会计报表的编制和报送流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关键环节。
一、会计报表的编制流程1. 收集原始凭证: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基于企业的经济业务数据,首先需要从各个部门或者业务单位收集原始凭证,包括采购、销售、收款、付款等。
2. 记账:将收集到的原始凭证通过会计科目分类,按照会计准则和规定进行会计分录的录入。
记账过程需要确保凭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制作账务分类表和总账:根据记账情况,制作账务分类表和总账。
账务分类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会计科目发生额和余额情况,总账则将这些科目按照财务会计原则进行分类总结。
4. 编制试算平衡表:根据总账的数据,编制试算平衡表,检验记账是否准确无误。
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是核对会计账簿中借贷发生额的平衡情况。
5. 生成财务报表:根据试算平衡表的数据,生成各类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这些报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工具。
二、会计报表的报送流程1. 审核:在会计报表编制完成后,需要进行内部审核,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内部审核可以由内部审计部门或者独立审计师进行,对会计报表中的数据和财务指标进行审查和核实。
2. 审计:内部审核完成后,有些企业还需要进行外部审计。
外部审计由独立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审计机关进行,对会计报表进行全面的审查和核实。
审计报告是外部审计的最终产出,用于向利益相关方提供关于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合规性的陈述。
3. 报送:经过内部审核和外部审计后,会计报表将会被报送给相关利益相关方,如股东、监管机构、债权人等。
报送方式可以采用纸质报表或者电子报表,视具体情况而定。
总结:会计报表的编制和报送流程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工作。
准确编制和及时报送会计报表能够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帮助经营决策和风险评估。
资金平衡表第二节资金平衡表资金平衡表是总括反映建设单位月末或年末全部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情况,说明建设单位某一时点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可用以检查各类资金的构成情况,考核基建投资计划和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分析基建投资的使用效果和基建资金对完成基建计划的保证程度,以及基建结余资金变动和动员内部资源的情况。
一、资金平衡表的结构和内容资金平衡表的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左方为资金占用,右方为资金来源。
年末资金平衡表的格式如表10—1所示。
根据资金来源与相对应的资金占用相等的平衡原理,资金平衡表中资金来源总计必须等于资金占用总计。
它也是建设单位会计进行试算平衡的基础。
资金平衡表中,资金占用设置了七大类内容,前五类项目反映基建资金占用情况,后两类项目反映其他资金占用情况;资金来源设置了十类内容,前八类项目反映各项基建资金的来源情况,后两类项目反映其他资金来源情况。
“资金平衡表”中“年初数”的设置,不同于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年初数”的设置。
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年初数”是各个项目都设置的,而建设单位只对8个资金占用项目要求填列“年初数”。
这些项目包括“在建工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应收生产单位投资借款”、“器材”和“待处理器材损失”。
填列方法是:按照上年年末本表对应项目的年末数填列。
资金平衡表20××年12月31日编制单位:财建01表单位:元本表主要公式:1行=(2+7+8+9)行;2行=(3+4+5+6)行;9行=(10+11+12+13)行;15行≥16行;17行≥18行;19行=-(20+21+22+23+24+25)行;27行=(30+31+32)行;30行=(28-29)行;38行=(1+14+15+17+19+26+27)行;39行=(40+41+42+43+44+45+46+47+48+49+50+51 +52-53)行;56行≥57行;57行≥58行;61行=(62+63+64+65+66+67+68)行;69行=(70+71+72+73)行;76行=(39+54+55+56+59+60+61+69+74+75)行=38行。
试算平衡表的表格填法试算平衡的具体内容:在借贷记账法下,其内容包括:1、检查每次会计分录的借贷金额是否平衡;2、检查总分类账户的借贷发生额是否平衡;3、检查总分类账户的借贷余额是否平衡。
试算平衡公式在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基本公式是:(1)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数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数;(2)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3)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试算平衡表试算平衡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分别编制列表;另一种是将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合并在一张表上进行试算平衡。
通过试算平衡表来检查账簿记录是否正确并不是绝对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借贷不平衡,就可以肯定账户的记录或者是计算有错误,但是如果借贷平衡,我们也不能肯定账户记录没有错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
如果在有关账户中重记或漏记某项经济业务,或者将经济业务的借贷方向记反,我们就不一定能通过试算平衡发现错误。
大家对课本上的表格是不是有所畏惧呢?下面谈一下相关的做法:注册会计师和被审计单位根据草稿先进行讨论,然后将被审计单位同意调整的错报调整分录计入账项调整分录汇总表,将被审计单位同意调整的重分类调整分录计入重分类调整分录汇总表中;对于被审计单位不同意调整的分录和不用建议调整的分录计入尚未更正错报汇总表中;然后根据“调整分录汇总表和重分类调整分录汇总表填入表”填入资产负债表试算平衡表和利润表试算平衡工作底稿中,就是根据被审计单位同意调整的事项填入试算平衡表中。
当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期末未审数和审计前金额两列应根据被审单位提供的未审财务报表填列;2.账项调整和调整金额,应根据经被审单位同意的账项调整分录汇总表填列;3.重分类调整列根据重分类调整分录汇总表填列;4.在编制完试算平衡表之后,注意对应的勾稽关系。
财务报表-1资金平衡表审计程序表表5-2索引号:〔审计机关名称〕资金平衡表审计程序表审计期间____工程名称:工程执行单位:审计程序执行情况说明工作底稿索引号1.通过比照本年度和上年度的报表说明,抽查有关会计记录,查明报表编制遵循的会计政策、选用的会计方法是否与上年一致。
2.对照上年度经审计财务报表,查明报表期初数是否与前一年度期末数一致,如有差异,应查明其原因,并提请被审计单位在财务报表说明中予以说明。
3.对照资产管理、工程建设台账等有关业务记录,审查报表的整体合理性和反映内容的完整性。
4.核对账表,检查报表各项内容是否与被审计单位与总账、明细账、各子工程单位报送的报表一致。
5.审核各报表工程在报表中的列示是否正确。
6.审核该表与其他报表的勾稽关系是否正确。
具体检查:〔1〕报表中“世界银行贷款”、“国内借款”期末数是否与工程进度表〔下称“进度表”〕的相应工程一致。
〔2〕报表中“在建工程”期末数是否与进度表“在建工程”相一致。
〔3〕报表中“其他支出”期末数是否与进度表“其他支出”相一致。
〔4〕报表中“世界银行贷款”期末数与期初数之差是否与贷款〔信贷〕协定执行情况表〔下称“情况表”〕的“本年度提款数”相一致;期末数是否与情况表的“累计提款数”相一致。
〔5〕报表中“工程拨款”与“工程资本和工程资本公积”之和是否与进度表“无偿配套资金”一致。
〔6〕报表中应收款、应付款、货币资金及其他科目〔除世行贷款、配套资金、应收款、应付款和货币资金以外的其他科目〕期初数和期末数的变化是否与进度表相应栏目一致。
〔7〕报表中“银行存款”项下的专用账户余额是否与专用账户报表的期末余额一致。
7.取得年未国家公布的市场汇价,审查财务报表外币折算是否正确;使用汇率是否合规。
审计人员:审计日期:复核人员:复核日期:。
企业会计报表格式
企业会计报表一般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以下是常见的企业会计报表格式:
1. 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
资产负债表按照流动性和非流动性分为两个主要部分。
资产部分按照流动性排列,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负债部分也按照流动性排列,包括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和其他负债。
会计报表中通常还会包括净资产部分,即净资产=资产-负债。
2. 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
利润表反映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收入和费用,以及利润状况。
一般分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3. 现金流量表(Statement of Cash Flows):
现金流量表主要列出企业特定期间内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
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Statement of Changes in Equity):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记录了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包括股东投资、盈余分配、重新估值账户变动等。
以上是常见的企业会计报表格式,具体下面的内容和排列顺序会根据实际情况和会计准则的要求有所不同。
五大基本会计报表1. 财务状况表财务状况表,也称为资产负债表,是会计报表中最重要的一个表格之一。
它用来展示企业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财务状况。
财务状况表分为两个主要部分:资产和负债。
资产部分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而负债部分则包括应付账款、借款等。
通过比较资产和负债的差额,我们可以计算出企业的净资产,以及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
2. 利润表利润表,又称为损益表,用于展示企业在特定时间段内的盈利能力。
利润表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
营业收入部分列出了企业在特定时间段内所获得的所有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利息收入等。
营业成本部分列出了与生产和销售相关的成本,例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
最后一部分是利润,即企业在特定时间段内的盈利情况。
3. 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用于展示企业在特定时间段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它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部分列出了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流动情况,比如销售产品所收到的现金、支付供应商的现金等。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部分记录了企业进行投资所使用的现金,比如购买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部分列出了企业通过借款或者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的情况。
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也称为股东权益变动表,记录了企业在特定时间段内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
它包括两个主要部分:股东投入的资本和股东分配的利润。
股东投入的资本部分显示了企业从股东处获得的资金,比如股票发行所得到的资金。
股东分配的利润部分显示了企业将利润分配给股东的情况,包括现金股利和红利再投资等。
5. 注解和附注注解和附注是会计报表中的补充信息部分。
它们用于解释和补充会计报表中的数据和信息。
注解通常包括对会计政策的解释,例如资产计价规则、税收政策等。
附注部分则可以提供关于特定交易或者事件的详细说明,以及其他任何需要额外解释的信息。
通过这五个基本会计报表,企业可以了解到它们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现金流动情况以及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编制单位:XXXXX股份公司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
编制单位:XXXXX 股份公司
法定代表人: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
编制单位:XXXXX 股份公司
法定代表人: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
编制单位:XXXXX 股份公司
法定代表人: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