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6
《张衡传》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人教版高一必修四)【设计说明】文言文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学生容易产生惧怕或厌烦心理,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确立很有难度。
本节课要让学生没有丝毫畏难情绪,使课堂活跃起来,这需要教师设置问题的梯度有关,先疏通文句再设疑思考,由筛选信息到讨论概括,由浅入深,由易至难。
新课程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注重学生的主体活动,强调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
学生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基础,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
力求将文言文阅读课上成语言与内容相结合的课型,不搞串讲,疏通文句也是要学生自己进行,教师只起点拨作用。
然而,这种课型给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既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要广泛涉猎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还要考虑学生情绪的调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2、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学策略】1、设计艺术:以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全面发展”的人为切入点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计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以诵读法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初步了解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第二课时在深入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张衡传》公开课教案一、导入1、有些名字,光是听起来就让人觉得非同凡响,今天我们要走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张衡(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范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人,安帝时为侍中,左迁宣城太守。
他的《后汉书》被鲁迅先生称作“范晔之文,颇似高诱之注《战国策》”。
二、背景介绍东汉时代,我国地震频繁,张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
这架地动仪比西方制造的地震仪早了1700多年。
当时南方大姓崔、马、许、郑等人家中都藏有张衡的著作。
三、整体感知1、放课文录音。
学生听课文录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找出难懂的字词及句子。
3、师生互动,处理字词。
4、学生再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是采用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2)张衡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表现在哪些地方?讨论明确:本文以张衡的成就为线索。
采用时间顺序组织材料。
表现他“从容淡静”“不慕当世”的品格。
以及他在文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学生分小组讨论、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师生共同明确:文章开头介绍了张衡的姓名、字和他在文学、史学方面的才能以及他“性恬静”“不慕当世”的品格。
表现了他从容淡静的性格特征。
并说明他能写成《二京赋》的原因:“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2、学生自读课文第二部分。
思考:这一部分重点写了什么?明确:这一部分重点写了张衡制造地动仪一事,表现了他非凡的才能。
3、课文第三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学生齐答: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
教师引导:从哪几方面介绍的?明确:三个方面:一是“推其仁义之心与天下”;二是“不为苟见适配声容”;三是“先恭己然后任天下”。
由此可以看出张衡“从容淡静”的性格特征。
教师提问:这一段中有一处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张衡的品德,是哪一处?明确:“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教师引导:我们应学习他的什么优点?明确:淡薄名利,不事浮饰;心静如水,远离世俗;埋头苦干,勤奋工作。
张衡传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张衡的生平和主要成就,掌握张衡在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贡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张衡的创新精神和对后世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张衡的敬佩之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张衡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2. 张衡在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贡献。
三、教学难点1. 张衡的创新精神和对后世的影响。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张衡的图片、事迹、成就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张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位历史人物是谁吗?他有什么成就?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张衡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张衡的创新精神和对后世的影响。
4. 成果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5.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情况,进行讲解,强调张衡在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贡献。
6. 情感共鸣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张衡的创新精神对现今社会的启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张衡的创新精神和对后世的影响。
8. 课后作业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拓展1. 学生通过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张衡在其他领域的贡献,如地理、数学等。
2. 学生分享张衡的事迹给家人和朋友,传播他的创新精神。
七、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课后感悟,思考张衡的创新精神如何应用到生活和学习中。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分析问题能力等。
八、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张衡的创新精神。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详细讲解张衡在各个领域的贡献。
张衡传》公开课教案张衡传》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 了解XXX及《后汉书》。
2) 掌握文言知识及相关文体文化知识,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1) 研究人物传记写作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以及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2) 采用质疑导读法,培养良好的阅读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探究XXX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全面发展的伟大科学家的原因,引导学生研究XXX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了解XXX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了解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
2.理解本文凝练简洁的语言。
教学策略:1.设计艺术: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以“我看XXX”为题,在班里做一次三分钟演讲。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质疑导读法、探究法、旧知归纳法。
教学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疑难词句的处理。
2.探究XXX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文章重点记叙了XXX的科学成就。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小学二年级就学过一篇文章《数星星的孩子》,可见主人公从小就对天文感兴趣,长大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今天我们通过研究XXX《后汉书》中的《张衡传》一文,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这位被XXX先生称为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的汉代科学家XXX。
二、问题设置: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XXX的?文章记叙的重点是什么?(采用明段意分段法,理清文章结构。
)2.XXX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3.XXX为什么有如此的文学才华?(让学生文章原句多角度探究问题原因。
教师巧妙运用质疑导读法,鼓励学生将疑难问题分解成三个小问题,逐步启发引导,让学生学会自己组织答案。
)师问:1) XXX博通经典,才学非凡,在文章第一段找出相关语句,并概括说明其中原因。
启发:2) XXX成为博学多才的伟人,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哪些原因?生: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张衡传优秀课件-(带附件)张衡传优秀课件一、引言张衡,字平子,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不仅在科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还在文学、政治等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
本文将详细介绍张衡的生平事迹、科学成就、文学作品及政治贡献,以期为大家呈现一个立体、全面的张衡形象。
二、生平事迹1.家世背景张衡,公元78年出生于东汉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其家族为当地名门望族,祖父张堪曾担任过东汉开国功臣,父亲张堪亦曾担任过郡守。
张衡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博览群书,才华横溢。
2.科学生涯张衡在科学领域有着极高的造诣,他精通天文、历法、地理、数学等多个学科。
公元132年,张衡发明了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架能测验地震的仪器,比欧洲第一台地动仪早了1700多年。
他还发明了浑天仪,用于观测天体的运行,为后世的天文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3.文学成就张衡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其中,《二京赋》被誉为汉代辞赋的巅峰之作,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展现了张衡深厚的文学功底。
4.政治贡献张衡在政治上有着显著的贡献,他曾任郎中、太史令、河间相等职,为官清廉,勤政爱民。
在担任河间相期间,他积极治理水患,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百姓生活水平。
同时,他还敢于直言进谏,多次上书批评时政,为东汉政治的清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张衡传优秀课件1.张衡生平事迹:详细介绍张衡的出生背景、成长经历、科学生涯、文学成就和政治贡献。
2.张衡科学成就:重点介绍张衡在天文、历法、地理、数学等领域的成就,以及地动仪、浑天仪等发明。
3.张衡文学作品:赏析张衡的文学作品,尤其是《二京赋》,领略其文学艺术魅力。
4.张衡政治贡献:阐述张衡在政治上的清廉、勤政、爱民等方面的表现,以及他对东汉政治的积极影响。
5.张衡精神传承:探讨张衡生平事迹和精神品质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张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