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血脂四项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36.75 KB
- 文档页数:2
血脂四项是哪四项,升高降低有何意义血脂指的是血液中胆固醇以及脂类的总称。
一般血脂四项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你知道这四项指标的升降代表什么吗?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一、总胆固醇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参考区间是2.83-5.20mmol/L。
总胆固醇可用于检测胆汁淤积性黄疸、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类脂性肾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脑梗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
胆固醇跟很多疾病有密切关系,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或是其它血脂代谢异常。
总胆固醇储存在肝脏,当胆固醇水平很高时,可能会出现脂肪肝的情况,而且胆固醇跟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都有密切关系,有些人胆固醇高跟饮食有一定相关性,如进食过多油脂,但有些人是天生的,即遗传因素,所以总胆固醇水平升高时,一定要先分析自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另外,如果总胆固醇水平非常高,建议在控制饮食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药物干预,因为总胆固醇较高可能会带来心血管方面的风险,造成不好的影响。
反之,总胆固醇偏低的原因包括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其中疾病因素包括低脂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硬化、急性重型肝炎、贫血、恶性肿瘤等。
非疾病因素包括营养不良,如长期素食、偏食、服用某些药物,如雌激素、甲状腺激素、降脂药物等均可导致总胆固醇偏低。
临床上导致总胆固醇偏低的疾病不同,其治疗不能一概而论,需根据具体疾病进行不同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放化疗、手术治疗等,治疗后需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复诊。
饮食方面需注意均衡饮食,营养搭配,避免进食过多油炸、烧烤等不健康食品,日常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等。
二、甘油三酯甘油三酯是一种中性脂肪,是血脂的一种类型。
主要功能是为细胞提供能量,它不能溶于水,在血浆转运中和其他极性强的物质,如脂蛋白、胆固醇结合成大分子,并不断于组织交换中保持动态平衡。
甘油三酯的正常范围是0.56-1.71mmol/L。
血脂四项是哪四项,升高降低有何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血脂检查已经是大部分体检的必备项目,血脂就是指人体血浆内脂肪类化合物,包括甘油三酯(又叫中性脂肪)、胆固醇(包括胆固醇酯和游离胆固醇)、磷脂和游离脂肪酸。
由于这些脂肪多半不溶于水,所以在血液中,它们大都与蛋白结合,生成脂蛋白,所以,血脂异常,必然要表现为某些脂蛋白水平的升高或者降低。
那么血脂四项是哪四项,升高降低有何意义?一、血脂四项1、总胆固醇2、甘油三酯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二、四项指标解读意义1)总胆固醇:(TC)合适水平<5.2mmol/L(200mg)。
影响TC水平的主要因素有:①年龄与性别:TC水平常随年龄而上升,但70岁后不再上升甚或有所下降,中青年女性低于男性,女性绝经后TC水平较同年龄男性高。
②饮食习惯:长期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摄入可使TC 升高。
③遗传因素:酶或基因受体基因突变,如家族性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是引起TC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
④缺乏运动:TC升高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脂、糖尿病等。
2)甘油三酯:(TG)合适水平为<1.7mmol/L(150mg)。
同一个体TG水平受饮食和不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同一个体在多次测定时,TG值可能有较大差异。
临床上一般要求空腹测量。
TG升高可见于家族遗传性、糖尿病及酗酒;下降一般见于肝性疾病、甲亢等。
3)低密度脂蛋白:(LDL)理想水平<2.6mmol/L(100mg)。
影响TC的因素均可同样影响LDL水平。
LDL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
LDL 通过血管内皮进入血管壁内,在内皮下层滞留的LDL被修饰成氧化型LDL(ox-LDL),巨噬细胞吞噬ox-LDL后形成泡沫细胞,后者不断增多、融合,构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核心。
大量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疾病,LDL很可能是这种慢性炎症反应的始动和维持的基本要素。
健康人群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和达标值根据《2007年中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血脂异常诊断标准规定:1、当总胆固醇TC>6.22mmol/L(240mg/d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14mmol/L(160mg/dl)时为高胆固醇血症;2、当甘油三酯TG>2.26mmol/L(200mg/dl)为高甘油三酯血症;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1.04mmol/L(40mg/dl)为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4、健康人血脂理想范围是:LDL-C <3.37mmol/L(130mg/dl),总胆固醇 TC <5.2mmol/L(200mg/dl), 甘油三酯TG<1.7mmol/L(150mg/dl)。
仅靠化验单参考值范围判定高低不正确上述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是对于一般人群来说,但对于不同危险水平患者,血脂合适水平不同。
胆固醇水平合适与否,不是依据人群平均水平或化验单参考值,而是依据患者整体危险性高低。
因此根据化验单参考值范围判定高低与否是错误的,这是存在于广大民众中的一个误区,有必要予以澄清。
一般人群中总胆固醇超过6.22mmol/L(240mg/d1)以上,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4.14mmol/L(160mg/d1)以上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治疗目标只要低于上述指标即可。
对于中危患者(即有高血压或自身存在3个以上危险因素),他们应达到总胆固醇<5mmol/L(200mg/d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mmol/L(130mg/d1);对于高危(有冠心病或糖尿病)患者,他们应达到总胆固醇<4mmol/L(160mg/d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0mmol/L(100mg/d1);对于极高危(有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达到总胆固醇<3mmol/L(120mg/d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07mmol/L(80mg/d1)。
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高脂血症,又称为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三酸甘油酯水平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为了及时发现和诊断高脂血症,制定了一系列的诊断标准。
本文将介绍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以便临床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识别这一疾病。
一、血脂检测。
1. 胆固醇水平,成年人静脉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大于5.18mmol/L(200mg/dL)为高;2.59-5.18mmol/L(100-199mg/dL)为边缘高;小于2.59mmol/L(100mg/dL)为正常。
2. 三酸甘油酯水平,成年人静脉血浆三酸甘油酯水平大于1.70mmol/L(150mg/dL)为高;1.13-1.70mmol/L(100-149mg/dL)为边缘高;小于1.13mmol/L(100mg/dL)为正常。
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成年人静脉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小于1.04mmol/L(40mg/dL)为低。
二、其他相关检查。
1. 腹部超声,检查脂肪肝和胰腺炎。
2. 血糖检测,排除糖尿病。
3. 甲状腺功能检查,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4. 肾功能检查,排除肾功能不全。
5. 心电图,评估心脏功能。
三、诊断标准。
1. 无症状高脂血症,成年人连续两次检测,任一项或多项血脂异常。
2. 症状性高脂血症,成年人伴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症状。
3. 家族性高脂血症,成年人家族中有高脂血症或早发心血管疾病者。
4. 继发性高脂血症,成年人合并糖尿病、肥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功能不全等。
以上就是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通过血脂检测和其他相关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高脂血症,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和管理。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咨询医生。
高血脂诊断标准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脂质含量异常升高的一种病理状态,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临床上,高血脂患者常常没有明显症状,但长期不加以控制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因此,及早发现和诊断高血脂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脂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的相关规定,一般成人的血脂异常诊断标准如下:1. 血清总胆固醇(TC),正常值应该小于5.18mmol/L,5.18-6.21mmol/L为临界值,大于6.22mmol/L为高。
2. 甘油三酯(TG),正常值应该小于1.70mmol/L,1.70-2.25mmol/L为临界值,大于2.26mmol/L为高。
3.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值应该小于3.37mmol/L,3.37-4.12mmol/L为临界值,大于4.13mmol/L为高。
4.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常值应该大于1.04mmol/L,1.04-1.29mmol/L为临界值,小于1.03mmol/L为低。
在临床诊断中,如果患者血脂异常,需要综合考虑以上指标,并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家族史等因素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高血脂症。
此外,高血脂的诊断还需排除其他疾病对血脂异常的影响,如糖尿病、肝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情况等,以全面评估患者的血脂情况。
总的来说,高血脂的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通过科学准确的诊断,才能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措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定期检测血脂指标,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来预防高血脂的发生。
及时发现和干预高血脂,对于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血脂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高血脂相关疾病的发生。
正常血脂指标血脂多少为正常血脂标准值正常血脂指标【血脂四项检查】总胆固醇:2.8~5.17mmol/L甘油三酯:0.56~1.7mmol/L胆固醇脂:2.8~5.17mmol/L(110~200mg/dl),占总胆固醇的0.70~0.75(70~75%)高密度脂蛋白:男性:0.96~1.15mmol/L;女性:0.90~1.55mmol/L低密度脂蛋白:0~3.1mmol/L【脂肪肝血脂化验单】临床上常用的化验工程主要有: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等6项。
它们正常值为:TC:成人:2.86-5.98mmol/L(110-230mg/dl)TG:0.22-1.21mmol/L(20-110mg/dl)HDL-C:0.9-2.19mmol/L(35-85mg/dI)LDL-C:<3.12mmol/L(120mg/dl)ApoA1:110-160mg/dlApoB:69-99mg/dl脂肪肝本身即为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脂肪代谢异常。
脂肪肝患者血脂检查可见血脂明显增高,表现为TC、TG、ApoB均明显增高,另几项可不增高或增高不明显。
上述各指标数值因各个医疗单位检测方法、实验条件差异可出现不完全相同的正常值。
一般情况下,在化验单上都标有正常参考值,可比照测定的各项指标是否超过了正常范围。
血脂形成原因人体内血脂的来源有两种途径,即内源性和外源性。
内源性血脂是指在人体的肝脏、脂肪等组织细胞中合成的血脂成分;外源性血脂是指由食物中摄入的血脂成分。
具体来说,内源性血脂是指通过人体自身分泌、合成的一类血清脂类物质。
内源性血脂先经过肝脏、脂肪细胞,并与细胞结合后释放到血液中,便可成为供应人体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相对于内源性血脂而言,来自外界、不能由人体直接合成的血脂称为外源性血脂,这类血脂大多是人体从摄取的食物中吸收而来的。
血脂四项的临床意义血脂四项主要包括了:总胆固醇(英文缩写:TC)、甘油三酯(英文缩写: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英文缩写: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英文缩写:LDL-C);TC参考值:2.84~5.20mmol/L,TG参考值:0.56~1.70mmol/L,HDL-C参考值:1.00~1.55mmol/L,LDL-C参考值:2.1~3.1mmol/L;具体参考数值还需要根据各医院检验科具体规定。
血脂四项最好空腹检查,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虽然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以非空腹检查,但是血脂四项一般都是成套一起采血检查,所以建议清晨空腹采血检查;还有就是,检查前24小时内不要饮酒,避免影响甘油三酯水平;还有就是,看血脂报告单时还应考虑患者是否有受到服用某些药物的影响,如降血脂药、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某些降压药、降糖药、胰岛素及其他激素类制剂等影响。
总胆固醇TCTC是血液中各脂蛋白所含有胆固醇的总和,分为酯化型胆固醇(又称胆固醇酯,CE)和游离型胆固醇(FC),其中CE约占60%~70%,FC约占30%~40%,健康个体或个体之间两种类型的比例保持稳定。
FC在卵磷脂胆固醇酯酰转移酶(LCAT)的作用下形成CE。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含量最高,其次是高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乳糜微粒最低。
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也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其血清浓度可作为脂代谢的指标。
TC增高:多见于脂肪肝、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严重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当长期进食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缺少运动、脑力劳动、精神紧张,及遗传因素等都可是TC增高;TC降低:多见于肝硬化、急性肝坏死、溶血性贫血、甲亢、恶性贫血等疾病。
甘油三酯TGTG构成脂肪组织,参与TC、CE合成及血栓形成。
由于其甘油骨架上分别结合了3分子脂肪酸、2分子脂肪酸或1分子脂肪酸,所以分别成为甘油三酯、甘油二酯和甘油一酯。
血脂脂蛋白的标准值
血脂脂蛋白是指人体中各种脂质物质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主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等成分。
以下是血脂脂蛋白的标准值参考范围:
总胆固醇(TC):一般在3.1-5.7mmol/L之间为正常值。
甘油三酯(TG):一般在0.56-2.26mmol/L之间为正常值。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般在2.07-3.1mmol/L之间为正常值。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一般在0.70-1.81mmol/L之间为正常值,女性一般在0.85-2.38mmol/L之间为正常值。
需要注意的是,血脂脂蛋白的标准值参考范围可能因不同地区、性别和年龄等因素而有所不同,这里仅提供一个大致的参考范围。
如果您担心自己的血脂水平存在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
解读血脂四项指标1.引言1.1 概述概述血脂四项指标是指血液中的四种脂质物质,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这些指标是评估人体脂质代谢状况的重要指标,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血液中的脂质物质主要由肝脏和饮食中摄入的脂肪合成,其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两种主要的脂质成分。
总胆固醇是人体内的一种脂质物质,由脂肪和胆固醇组成,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
然而,当总胆固醇水平过高时,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风险。
甘油三酯是一种能量来源,也是人体内的一种脂质物质,当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时,会导致动脉疾病的风险增加。
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相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健康的影响更具有重要性。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坏胆固醇”,它会在动脉内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好胆固醇”,它能够将体内的多余胆固醇运送到肝脏进行代谢和排除,起到清除血液中过多胆固醇的作用。
了解血脂四项指标的定义和意义对于我们关注自身的健康非常重要。
通过测定血脂四项指标,我们可以及早发现脂肪代谢异常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血脂四项指标的常见异常情况以及如何维持正常的血脂水平的方法。
请继续阅读后续内容,以更好地了解并管理自己的血脂水平。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参考以下写法: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血脂四项指标进行详细解读。
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接下来,我将为您介绍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引言部分主要对文章的主题进行简要概述。
我将介绍血脂四项指标的背景和意义,以及该指标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同时,我还将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后续内容。
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血脂四项指标的定义和意义。
我将解释每个指标的具体含义和测量方法,并分析每个指标的正常范围。
血脂四项是哪四项,升高降低有何意义发布时间:2023-03-09T10:53:58.981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1月22期作者:吴斯淳[导读]血脂四项是哪四项,升高降低有何意义吴斯淳(荣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自贡643100)随着临床检验技术和检验项目的增多,过去人们闻所未闻的检验项目也逐渐走向人们的视野,但由于人们对具体项目的不了解,往往会产生许多的误解和疑虑。
“血脂”检验就是其中的一种,人们认为的血脂就是检验血液中的油脂,但其实它是人体血液中所有脂类物质的总称,血脂检验就是对人体血液中所含有的各项脂类物质的含量和水平来进行测定,并根据其具体含量和分布的变化检验结果对患者所患疾病或是相关症状进行判定,从而帮助临床医生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方案进行制定。
在人体生命细胞中进行基础代谢所需要的物质之一就是适量的血脂,血脂浓度过高或是过低都会对人类身体健康形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为了确保自身身体的健康,人们应该定期到医院做一次血脂检测,但大部分人对于血脂具体的检验项目和其含量变化的意义的了解程度均不高,有一定的疑虑和问题导致不敢或是不愿去进行相应的血脂检验。
现为了减轻人们的顾虑和疑问,增强其对血脂检验相关知识的了解,促进人们身体健康,本文就其血脂检验项目的相关知识进行延展性讲述,具体如下。
一、血脂检验是什么?基本四项为何?血脂检验就是对人体血液中所含有的脂类物质进行定量检测的检验方式,在进行血脂检查前,患者最好处于空腹状态,避免因为饮食的摄入导致血液某些物质含量变化,影响其最终检测结果,尽管在血脂检查项目中有部分项目不需要空腹检查,但由于检查血脂四项时,通常是成套进行采血检查,因此,一般会建议患者在清晨时进行检查,且在检查前24小时之内不要饮酒,避免对其水平含量形成影响。
在医生对患者的检查报告进行检查时,不仅是单单就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还会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和服用的药物进行综合分析。
在对血脂检验中,通常会包含以下四个项目:(1)总胆固醇:这主要是人体血液中各脂蛋白中所包含的胆固醇的总和,其在临床上又被分为酯化型胆固醇和游离型胆固醇,在机体血液中的分布比例较为稳定,胆固醇是人体内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以及胆汁酸和维生素D等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基本原料,其叶是细胞膜的主要构成成分,其血清浓度可以作为个体发生脂代谢的指标。
血脂五项指标解读
血脂五项:包括胆固醇(TC)正常值<5.20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正常值在1.16~1.42mmol/L(45~55mg/dl);低密度脂蛋白(LDL)正常值≤3.4mmol/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正常值是0.21-0.78mmol/L、甘油三酯(TG)正常值在0.56~1.70mmol/L。
1.总胆固醇升高一般提示有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危险因素。
总胆固醇低有可能是因为日常生活中饮食营养不合理,胆固醇摄入太少。
也多见于因减肥而长期素食的人,所以日常饮食搭配是很重要。
2.甘油三酯升高主要见于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糖尿病、高血压等问题的代谢综合征人群。
甘油三酯降低一般是由于严重的肝脏疾病、营养吸收不良等疾病引起。
3.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提示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高,另外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等疾病,也可以导致LDL升高。
4.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有助于身体清除胆固醇,从而防止动脉
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
出现数值降低多见于急性感染、糖尿病、肾病综合征、使用雄激素等情况。
5.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见于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胰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极低密度脂蛋白降低无临床意义,主要见于营养不良、脂肪摄入过低者及过度减肥者。
当血脂检查出现异常时,需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明确病因后进一步处理或治疗。
血脂高不高,四项指标综合着看大家如果去医院检查血脂,里面会有很多项目,但基本项目主要有四项。
无论是需要进行心血管危险评价,还是需要给予降脂药物治疗的患者,都必须进行这四项血脂检查。
所以,我认为大家很有必要了解这四项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的因素,它们分别是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有高血脂的患者,一定对这几个英文名词不陌生,我希望大家能够记得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分别给我们透露出了哪些健康方面的信息。
●TC(总胆固醇)胆固醇这个名字大家也很熟悉,那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胆固醇可以说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油”,但实际上血液中没有单独存在的胆固醇,胆固醇必须与载脂蛋白和磷脂结合后,才能在血液中自由流动。
也就是说,总胆固醇就是血液中各种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
一般来说,我们血液中的总胆固醇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个是性别与年龄。
总胆固醇的水平常常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但到70岁后不再上升,甚至还有所下降。
而且,中青年女性总胆固醇水平低于男性,但女性等到绝经后,她们的总胆固醇水平会比同年龄的男性高。
第二个是饮食习惯。
长期摄入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会造成总胆固醇升高。
第三个是遗传因素。
例如与脂蛋白代谢相关的酶或者受体基因发生突变,就会让总胆固醇的含量出现明显的升高。
●TG(甘油三酯)临床上,我们测定的甘油三酯是血浆中各种不同的脂蛋白所含甘油三酯的总和。
甘油三酯的水平也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不过甘油三酯跟总胆固醇不大一样,我们每一个人的甘油三酯水平,受饮食和不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当我们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状态下检查时,测出来的数值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它只反映短时期内我们的身体状况。
●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是两种胆固醇,只是一种“好”,一种“坏”。
简单来说,我们身体里面的胆固醇可以分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种,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通常被称为“好胆固醇”,载有它的高密度脂蛋白,自然也就是好的,比如HDL,它能够把血管壁多余的胆固醇运送回肝脏进行代谢,从而保护血管免受侵害。
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分析发表时间:2018-11-19T14:30:29.78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7期作者:舒灿[导读] 冠心病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
长沙市三医院检验科湖南长沙 410000【摘要】目的:分析血脂检验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8例作为研究组,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血脂检验,对比其检查结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血脂指标中HDL-G低于对照组,TC、LDL-C、TG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红细胞聚集、血浆浓度均高于对照组,RBC变形性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脂检验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医生更加准确的判断患者冠心病情况,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血脂检验;冠心病诊断;应用分析冠心病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冠心病会导致患者心肌缺氧、缺血或坏死,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冠心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以及无症状心肌缺血等,不少冠心病症状具有隐匿性,使得患者不能及时发现自身病变情况[1]。
这种状态下,选择科学准确的诊断方式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诊断尤为重要,冠心病的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血液检查等,而近年来有不少研究显示冠心病的发生与患者血脂变化有一定联系。
为了详细分析血脂检验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本文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8例作为研究组,将其血脂检验结果与同时期健康体检人员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8例作为研究组,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8例作为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中,女性16例,男性22例,年龄33—62岁,平均年龄(49.2±2.3)岁;对照组体检人员中,女性17例,男性21例,年龄34—63岁,平均年龄(48.6±2.5)岁。
血脂四项和七项指标内容、指标关系和联系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等血脂指标作用成分血脂指标作用血脂四项包括: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1D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脂七项包括:血脂四项+ApoA1(载脂蛋白A1)、ApoB(载脂蛋白B)和脂蛋白(a)。
风险预测: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风险预测,如用来预测患者患冠心病、脑卒中的风险。
重点关注的指标有TC、TG、1D1-C.HD1-C、1p(a)治疗靶目标: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需要制定血脂降低的目标值,通过使用他汀类、PCSK-9抑制剂等药物,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
重点关注指标有TG、1D1-Co指标关系和联系血脂包含油脂和类脂;油脂主要是甘油三酯,是甘油和脂肪酸脱水;类脂包含磷脂,糖脂和总胆固醇。
(如下图)游离胆固89(CE,IO%)胆固醉酯(FCS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碑(1D1-C)75%—坏胆固情总胆固醵(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解(HD1-C)—好胆固醇分类1、TC(总胆固醇)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装载的胆固醇的总和,包括游离胆固醇(CE;10%)和胆固醇酯(FC;90%)oTC(总胆固醇)=1D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中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乳糜颗粒/1p(a)2、TG(甘油三酯)甘油三酯包含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甘油三酯>2.26mmo1/1可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
甘油三酯TG升高是心血管剩留风险的重要组分。
3.、1D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D1-C)指的是低密度脂蛋白颗粒(1D1)里面的胆固醇成分。
低密度脂蛋白颗粒包括:(载)脂蛋白-B19%以及胆固醇酯(CE)48%、游离型胆固醇(FC)8%、磷脂20%、甘油三酯4%o低密度脂蛋白颗粒将胆固醇,磷脂等把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全身组织,可沉积在血管壁形成动脉粥样斑块。
冠心病血脂四项标准
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变化,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而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了解和掌握血脂四项标准,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冠心病。
下面是冠心病血脂四项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总胆固醇(TC)
总胆固醇是指血液中胆固醇的总量,包括LDL-C、HDL-C和VLDL-C 三种脂蛋白胆固醇。
高总胆固醇是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总胆固醇应该在5.2 mmol/L以下。
二、甘油三酯(TG)
甘油三酯是人体内存储能量的一种物质,是血液中三酰基甘油的总浓度。
高甘油三酯与冠心病和糖尿病有较强的关联,成人正常范围为0.56~1.70 mmol/L,若超过此范围则需要警惕。
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脂质,它具有防止血管壁被脂质沉积和形成粥样硬化的作用,通常被称为“好胆固醇”。
成年人HDL-C的正常值应在1.04~1.55 mmol/L之间。
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种主导血管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坏胆固醇”,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成年人的LDL-C正常值应该在2.6 mmol/L以下。
以上就是冠心病血脂四项标准的详细介绍。
了解和掌握这些标准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预防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您的血脂数据异常,应及时向医生咨询,寻求合理的治疗方案,确保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