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计量学在大数据理论研究中的应用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36.98 KB
- 文档页数:2
文献计量学在科学研究评价中的应用与发展一、引言文献计量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旨在通过定量分析文献的表现形式与数量特征,评价科学研究的质量、影响力以及发展趋势。
本文将就文献计量学在科学研究评价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探讨。
二、文献计量学的基础理论1. 文献计量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文献计量学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信息科学、计量学、图书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
其起初目的在于解决大规模科技文献信息处理与科研评价的问题,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理论体系和方法。
2. 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借助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和理论,可以建立有效合理的学科评价指标体系。
这包括科研成果产出、科研贡献度、学术资源利用、影响力评价等多个方面,将科学研究的综合指标量化,方便进行科学研究的评价与比较。
三、文献计量学在科学研究评价中的应用1. 科研人员评价文献计量学可以通过分析科研人员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被引用次数、期刊影响因子等指标,来评价其科研能力和学术影响力。
这对于选拔优秀的科研人才,评价和激励科研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2. 学术期刊评价文献计量学可以通过分析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引用半衰期等指标,来评价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
这对于科研人员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论文,以及学术期刊的排名和评级具有重要作用。
3. 科学研究机构评价文献计量学可以通过分析科研机构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被引频次,来评价其科研实力和研究影响力。
这有助于科研机构的评级和合作伙伴选择,以及科研资源的配置和科学研究战略的制定等。
4. 学科发展评价文献计量学可以通过分析学科领域的文献产出和引用情况,来评价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
这对于科研机构和决策者来说,有助于科学研究规划、学科布局和资源投入的决策。
四、文献计量学在科学研究评价中的发展趋势1. 大数据时代的挑战和机遇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研究领域的数据规模呈指数级增长。
如何处理和分析海量的科研数据,将是文献计量学在科学研究评价中面临的重要挑战和机遇。
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30年之发展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文献计量学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我国学术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全面回顾和梳理我国文献计量学在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我国文献计量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文章首先将对文献计量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进行界定,明确其在我国学术研究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我们将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应用领域等多个方面,对我国文献计量学30年来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将探讨我国文献计量学在研究实践中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文章将展望我国文献计量学的未来发展前景,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推动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为我国学术研究的繁荣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历程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文献计量学开始逐步发展,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
在这三十年里,我国文献计量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初步探索到深入研究的历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体系。
初期阶段,我国文献计量学主要处于引进和消化的阶段。
学者们开始接触并学习国外的文献计量学理论和方法,尝试将其应用于我国的学术研究中。
这一阶段,虽然我国的文献计量学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国文献计量学逐渐步入了本土化的发展阶段。
学者们开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文献计量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
在这一阶段,我国文献计量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方法也日趋成熟。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文献计量学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手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拓展。
学者们开始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海量的文献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从而揭示出更多的学术规律和趋势。
社会民生DECISION—MAKING/CONSULTANCY大学评价研究综述: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侯硕严吴耀宏摘要本文利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大学评价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从期刊分布、关键词聚类等方面呈现研究总体进展。
在大学评价概念辨析的基础上,从“目的-过程-结果”三方面分析与阐述大学评价研究现状。
研究发现,大学评价研究重点多关注大学学科与科研评价、大学教育质量与绩效评价、大学综合性评价等主题,呈现大学评价主体多元化、客体化、评价体化的趋势。
研究通过文献计量系统梳理大学评价理论研究,以期为实践高质量发展导向的大学评价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评价;大学评价;文献计量―、弓I言大学评价作为推动大学教育改进与提高的重要力量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叫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逐步扩大,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社会各界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逐渐重视质量,在此过程中“评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近年来《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等政文的岀台,推我国大学评价的与发展寸,新的模式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也断对大学评价进与重代大学评价受政的高关注,也大量学的关注。
我国对大学评价的来于该领域学入,阶段的教学与学等视发在变的中大学评价程高论与用确的叫大学评价与重为此文采用科学计量的方法对我国大学评价研究进行与进为大学评价的论与用提供参考。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基于关键文献通常多集中发表于少数核心刊上叫因此选取CNKI 中的CSSCI数据库作为研究文的数据来源。
本文聚焦于大学评价的相关旨在探究其研究重点问题与因此“大学评价”“大学评估”“高校评价”“高校评估”为主题词在CNKI的CSSCI数据库中进检索,共检索到4206篇文献,时间跨度为1998-2019年。
为进一步确保所选文的代表性与准确性文于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如“高校图书馆”(600余篇)主题并非文主要对象,将此类相关性较低的文及非相关文进行剔除,最终共获得3415篇效文作为样三、我国大学评价研究文献统计分析作者简介:侯硕严(1996-),男,河北邢台人,2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基于CNKI的数字经济研究的文献计量学概况发布时间:2021-10-15T06:16:04.892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5月15期作者:廖寿丰[导读] 1997年在国内“数字经济”提出至今已有25年,数字经济的概念和研究也不断丰富,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研究25年来学界对数字经济的研究成果廖寿丰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科技与生态文明教研部湖南 410006)摘要:1997年在国内“数字经济”提出至今已有25年,数字经济的概念和研究也不断丰富,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研究25年来学界对数字经济的研究成果,以期客观呈现数字经济的发展脉络、框架体系、研究方向、热点趋势及学术发展路线的总体概况。
关键词:数字经济;文献计量学;Citespace;量化研究;有序聚类分析;Fisher最优分割法;实证研究;互联网+;1996年数字经济由美国经济学家唐.泰普史考特在《数字经济:智力互联时代的希望与风险》专著中提出,而国内中国知网有据可查的第一篇关于“数字经济”提法的文献视乎是陶德言的《五种新的经济理论概述》[1],且这篇文章又是转摘的,从文中可知摘自“《沿海经济》1998年第2期” [1]。
但是从维普网检索,“数字经济”这个名词引入最早的是《互联网的美好前景》[2],然而这则消息同样又是转载,摘自1997.06.02报刊《计算机世界》[2],还有陈朗滨等在《21世纪理工科院校实验室发展与建设的趋势及对策》指出当时“数字经济”正以超过整个经济一倍的速度增长,相当于美国国内经济生产总值的8%,数字经济对美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3]。
由于数据局限,不能再往前考证。
因此,在国内尽管陶德言不是最早提出这一名词,但是陶德言应该是国内最早以“新的经济理论”形式阐述“数字经济”的新闻工作者(或学者),同时也表明国外新的理念往往是国内新闻业界记者较早捕捉到。
现在,我们对数字经济并不陌生,因为它已经不再是对美国,而是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论文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论文“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柴可斯基(Paul Zurkowsqi)提出的。
国内外对信息素养的定义、内容、评价标准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信息素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国家的信息发展程度。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已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
本文以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为主要内容,深入挖掘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关注焦点,并在此基础上发现研究的不足之处,为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一)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的方法与技术。
文献计量学是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定量地分析知识载体,计量对象主要是文献量、作者数、词汇数等。
知识图谱通过将应用数学、图形学、信息可视化技术、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与计量学引文分析、共现分析等方法相结合,利用可视化的图谱形象地展示学科的核心结构、发展历史、前沿领域以及整体知识架构。
本文采用 SAT13. 2文献计量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用 UCINET6. 0 社会网络分析软件以及SPSS17. 0 数据分析软件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二)数据来源本研究以CNKI 中国期刊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分别以“大学生信息素养” “大学生信息素质”为主题、篇名和关键词进行精确检索。
检索到从 1997 年至 2014 年(检索时间为 2014 年 10 月 20 日)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领域共发表3208 篇文献。
去除其中各类新闻通讯稿件、会议纪要等相关性较弱的文献,并经过去重处理后筛选出与“大学生信息素养(质)”研究关系密切的文献 2789 篇。
二、数据分析(一)文献数量与年份分布统计分析不同年份的文献数量,可以从宏观层面了解该领域研究趋势的分布特征。
国际教育大数据研究的热点、前沿和趋势基于WOS数据库的量化分析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教育交流的日益密切,国际教育大数据研究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基于WOS(Web of Science)数据库,深入探讨国际教育大数据研究的热点、前沿和趋势。
我们将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出发,分析近年来国际教育大数据研究领域的论文发表情况、关键词共现网络、研究主题演变等方面,以期为全球教育大数据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和启示。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ly close global educational exchange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big data resear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hotspots, frontiers, and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big data research through quantitative analysis based on the WOS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We will analyze thepublication status, keyword co-occurrence networks, and research topic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big data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bliometrics,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global education big data research.我们将对WOS数据库中关于国际教育大数据研究的论文进行梳理和统计,分析论文的发表数量、引用情况、作者分布等,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状及热点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系统服务作为连接自然资本与人类福祉的桥梁,已经成为生态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全面梳理和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当前的研究热点,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我们将首先介绍生态系统服务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框架,然后详细阐述文献计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揭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动态。
我们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推动生态系统服务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支持和借鉴。
二、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现状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已成为生态学、环境科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热点。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人们对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服务及其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及其组分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与效用,包括提供物质产品、调节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提供精神文化等方面。
研究领域广泛化:从最初的森林、湿地、农田等单一生态系统服务研究,逐渐扩展到城市、流域、海洋等复合生态系统,以及全球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管理。
研究方法多元化:研究者们不仅采用生态学、环境科学等传统方法,还引入了经济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如价值评估、社会网络分析、生态系统服务流分析等,以更全面地揭示生态系统服务的内在机制和外部效应。
服务功能价值化: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尝试通过货币化评估将生态系统服务纳入决策和管理过程中,以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政策导向明确化: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更加注重与政策的结合,为生态补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
国际合作加强化:面对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系统服务研究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基于文献计量的高校图书馆科研实力分析【摘要】本文旨在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分析高校图书馆的科研实力,从而探讨评价指标、案例分析、影响因素等内容。
首先介绍了文献计量分析方法,然后列举了高校图书馆科研表现评价指标,探讨了相关案例并展示分析结果。
在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科研实力提升策略,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对研究进行总结。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高校图书馆提升科研实力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高校图书馆在科研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文献计量、高校图书馆、科研实力、评价指标、案例分析、影响因素、提升策略、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高校图书馆在科研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其在支撑科研工作、服务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地位日益凸显。
图书馆不仅是高校知识资源的重要仓库,还承担着促进科研成果传播和交流的重要作用。
对高校图书馆的科研实力进行评估和分析,不仅有助于了解其在科研领域的具体表现,更有利于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提升科研水平。
目前对于高校图书馆科研实力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传统的评估方法往往只侧重于图书馆馆藏量、阅览室使用率等传统指标,而忽略了图书馆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具体贡献。
基于文献计量的方法成为了一种较为有效的评价手段,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相关文献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估其在科研领域的表现。
鉴于以上现状,本研究旨在通过文献计量的方法对高校图书馆的科研实力进行分析和评价,探讨其在科研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为高校图书馆的科研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支撑和知识资源的集散地,在提高高校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对高校图书馆科研实力进行分析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科研实力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高校图书馆在科研领域的表现,有助于高校及图书馆管理者更好地掌握和评估图书馆在科研方面的实际情况,为未来提升科研实力提供依据。
管理科学 ManagementScience328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基于CNKI数据库的科学数据管理研究文献计量分析文/王燕萍摘要:在第四研究范式的驱动下,我国科学数据在科学创新中显得尤为重要,科学数据一旦失存,便有可能永远丢失,应该重点关注科学数据管理。
本研究是基于中国知网(CNKI)文献数据库的题录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发文年代、来源出版物、研究主题、研究作者及机构、研究内容等层面对我国科学数据管理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助于全面了解我国科学数据管理研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科学数据管理;科研数据管理;图书馆;科学数据管理办法科学数据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活动中所产生的原始及其衍生数据,主要包括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等产生的数据,以及通过观测监测、考察调查、检验检测等方式所获得的海量数据,是信息时代传播速度最快、影响面最宽、开发利用潜力最大的科技资源。
鉴于目前研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科学数据一旦失存,便有可能永远丢失,应该重点关注科学数据管理。
近些年来,我国科学数据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通过中国知网(CNKI)文献数据库,系统下载其题录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我国科学数据管理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有助于全面了解我国科学数据管理研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在中国知网中,采用专业检索式,共检索到相关文献为336篇,其总被引次数为1304次,篇均被引3.9次,篇均参考文献数12.25条,篇均下载次数为230.7次,研究活跃时间为2012—2020年。
1 科学数据管理研究文献计量分析1.1 发文年代分析从已有文献看,1992年徐秋元在《SDDB :一种适用于科研数据管理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一文中,首次提出科研数据的概念,文中指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测试,提高测试数据的共享性以加强对测试数据的管理,委托西北工业大学研制适用于科研数据(主要是测试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可见当时的科学数据管理是比较狭义的概念,仅是对测试数据进行管理。
文献计量学在大数据理论研究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据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加大,研究如何处理这些大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学术问题。
大数据理论涵盖了统计、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多个学科领域,在这其中文献计量学被广泛应用。
文献计量学是研究对学术文献和出版物进行统计和分析的学科,主要涉及到引用网、同引文网、作者合作网等关系网络的建立和分析,以及学术文献的数量、质量、影响力等指标。
文献计量学可以用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某个领域的学术发展状况以及研究之间的关系,进而为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
在大数据理论研究中,文献计量学可以提供以下三个方面的应用:
一、文献计量学方法的应用
文献计量学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处理大规模的数据,同时也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
例如,在文献计量学的引用网络中,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构建文章的引用网络来了解不同文献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大数据分析提供参考。
同时,文献计量学还可以通过分析作者的合作网络来了解大数据研究的协作情况,从而更好地推进大数据理论研究。
二、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应用
在大数据理论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使用文献计量学指标来对研究进行评估。
例如,文献计量学中的影响因子可以用来评估在某一领域中的文章的影响力,从而更好地判断文章的质量。
同时,还可以使用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对大数据理论研究进行评估,例如论文的引用率、篇均影响因子、哈希因子等等。
三、文献计量学模型的应用
文献计量学还可以用来构建数据模型,以应对大数据理论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例如,在研究大规模数据时,研究人员可以使用文献计量学中的社会网络分析模型
来研究协作网络和引用网络,以了解大数据的研究关系。
同时,还可以使用文献计量学中的文本挖掘模型提取大数据中的文本特征,以更好地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总之,文献计量学在大数据理论研究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研究人员广泛关注的问题。
文献计量学可以通过方法、指标和模型等方面的应用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并评估数据,从而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