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埃及
- 格式:ppt
- 大小:13.08 MB
- 文档页数:29
图12埃及1.(2010山东聊城)佳佳的爸爸最近在国外考察,他从网上给佳佳发来了一张在当地拍摄的照片,照片上有一座世界著名的金字塔。
试判断佳佳的爸爸可能在哪个国家考察( )A.美国B.巴西C.澳大利亚D.埃及2.(2010江西南昌)芳芳的爸爸从北非考察回来,为了考考芳芳,说了些有关埃及的情况。
请你帮芳芳判断,芳芳爸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埃及大部分位于非洲的西北部B.苏伊士运河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C.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D.玉米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3. (2011福建安溪)读材料及图2.2、图2.3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附近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引发约10米高的海啸,并引发核电站爆炸,导致核泄露。
35° 45°130° 135° A • 38.1° 142.6° 40° 30° 140° B 日本海 C 洋北 冰 洋 D 图2.2 图2.3 • E 西大⑴ 写出此次地震震中A点的经纬度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日本著名工业区B__________工业区和C京滨工业区分布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
地震发生时这两大工业区震感强烈。
⑶ 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救援队于3月19日前后陆续结束搜救工作回国,来自图中D______________(国家)的救援队回国时,该国的季节为_________季。
⑷ 中国应日本政府要求,无偿援助日本地震灾区的2万吨燃油通过( )运输方式于2011年4月1日运抵日本。
A.海运 B.管道 C.航空 D.铁路⑸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因为日本位于_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
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2.2所示地区大部分位于东半球B.图中E 马六甲海峡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C.日本工业大部分位于日本海沿岸,受此次地震影响很小D.富士山是一座火山4. (2011福建晋江)根据图文信息比较日本和新西兰。
第二节埃及
《埃及》是湘教七年级下册第八章《走进国家》学习的第二个国家。
埃及作为非洲的代表国家,它不仅在非洲,乃至在全世界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地跨两洲”主要介绍了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人口、民族知识。
埃及是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非洲国家,埃及境内的苏伊士运河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航运捷径,战略位置重要;埃及以阿拉伯人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阿拉伯语为国语。
“沙漠广布”,埃及境内沙漠占90%以上,有“沙漠王国”之称;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炎热干燥,尼罗河纵贯埃及境内,为埃及提供了重要的灌溉水源。
“发展中的工农业”,埃及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电力、钢铁、机械等,工业规模仅次于南非;农业集中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主要农产品有棉花、小麦、玉米、甘蔗和水果等。
“富有特色的旅游业”,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名胜古迹,旅游业发达,国际旅游收入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让学生了解埃及的历史和当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认知状况来说,七年级学生尚无系统的世界地理知识,学习本部分内容难度较大。
学生虽对埃及的金字塔等旅游风光大多有所了解,但在学习中可能遇到以下问题:一是对埃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学生可能注重埃及境内的苏伊士运河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捷径,战略位置重要,而忽视了埃及也是亚洲和非洲之间陆路交通要冲;二是尼罗河不仅为埃及提供了水源,而且对埃及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注意从人口分布、农业生产和分布、城市分布、旅游资源等方面综合分析。
广布,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地区有丰富的水源,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探究点尼罗河对埃及人民的贡献
1.尼罗河对于埃及人民的生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尼罗河为埃及人们提供了几乎是唯一的地表水源。
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河谷两岸及三角洲淤积了肥沃的土壤,在这些土壤上,人们栽培作物,使沿河形成一条“绿色走廊”,有90%的人口分布在这里,河谷和三角洲地区是埃及最主要的农业区,也是埃及长绒棉的重要产区。
尼罗河为两岸的人们提供了一条对外联系的交通要道。
尼罗河沿岸的风光也成为吸引游客的宝贵旅游资源。
2.据图说出埃及名胜古迹分布有何特点?若游览主要景点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最合适?
参考答案:埃及重要的名胜古迹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若游览主要景点选择船作为交通工具最合适。
【教师引导,归纳总结】图解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
第二节埃及
1、关于埃及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埃及地跨亚、非两大洲,绝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
B 苏伊士运河西面的西奈半岛属于亚洲
C 埃及是亚、非之间的陆上交通要道
D 埃及的苏伊士运河联结地中海与红海,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
2、埃及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 热带沙漠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3、有关尼罗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尼罗河全在埃及境内
B 尼罗河注入地中海
C 尼罗河养育了96%的埃及人口
D 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
4、埃及的耕地、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
A 红海沿岸
B 尼罗河谷地及三角洲地区
C 地中海沿岸
D 沙漠中的绿洲
5、埃及大多数是人,属人种,信奉,讲语
6、埃及首都,是千年古都,非洲最城市
7、埃及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既是两洲的陆上交通要冲,也是洋和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扼守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运输路线的咽喉运河联结
了与,沟通了与,是与的分界线
8、读埃及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大洲和海洋名称。
大洲:A B 海洋:C D
⑵图中字母E代表半岛,该半岛应属于洲。
⑶F代表的河流是,该河是世界第长河,它自南向北注入海。
埃及人民盛赞该河为“”
⑷埃及首都为,其图中代码是;从波斯湾起航驶往西欧的小型油轮,一般经过图示区域中的运河。
⑸埃及长绒棉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其主要分布于沿岸,因为这里具备了适宜棉花生长的喜、耗的自然条件。
古埃及历史时间轴古埃及历史时间轴1:古埃及前王朝时期(约5000年前-3100年前)1.1 前王朝时期的统一国家建立1.2 早期王朝,包括底比斯和倉庚王朝1.3 早期王朝的统一1.4 底比斯王朝的灭亡1.5 倉庚王朝的统治2:古王国时期(3100年前-2180年前)2.1 古王国的统一2.2 著名的古王国法老,如神庙建筑家伊姆荷泰普和吉萨的胡夫王2.3 国家行政区划的建立2.4 远征和贸易的发展2.5 古王国的沙漠化和经济衰退2.6 古王国的灭亡3:第一中间时期(2180年前-2055年前)3.1 中王国的兴起3.2 古埃及国家的分裂3.3 北方者之间的争夺4:第二中间时期(2055年前-1650年前)4.1 周期性外部入侵和纷乱4.2 亚洲人入侵和统治5:新王国时期(1550年前-1070年前)5.1 坦坦卡门和拉美西斯二世的统治5.2 新帝国的疆域扩张和卓越成就5.3 养父王朝的兴起6:第三中间时期(1070年前-664年前)6.1 第二十一王朝的兴起6.2 法老王朝的复兴6.3 国内争斗和外部入侵的加剧7:第三帝国时期(664年前-332年前)7.1 亚述和波斯帝国的入侵7.2 争夺埃及控制权的战争7.3 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8:希腊时代(332年前-30年前)8.1 亚历山大港的建立8.2 第一和第二托勒密王朝的统治8.3 古埃及的希腊化9:罗马时代(30年前-641年)9.1 埃及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9.2 埃及基督教的兴起10: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图表、地图、图片等。
11:法律名词及注释11.1 古王国:古埃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标志着埃及王国的统一和繁荣。
11.2 法老:古埃及国王的称号,被认为是神的化身,拥有绝对的权力。
11.3 亚述帝国:古代中东地区的一个强大帝国,曾并统治了古埃及。
11.4 托勒密王朝:希腊化时代埃及的一个朝代,由亚历山大大帝的将领托勒密一世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