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演讲稿——中华上下五千年(精选多篇)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17
小学生国学主题的演讲稿5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悠久的岁月,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漫长的历史,凝成了经久不蓑的传统文化.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生国学经典主题的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小学生国学经典主题的演讲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诵读经典,爱我中华》.翻开传统文学的经典著作,指腹悄无声息地掠过一个个溢满灵动的字符.伴随着幽幽的墨香,在五千年书海中徜徉,追寻中华五千年民族精神的脉动,捕捉那刻骨铭心的心灵感触.翻开《诗经》,攀登这座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巅峰,令人心驰神往.看吧,〝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对心上人执着的思慕;〝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常年在外的征人离家日久的感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是故都颠覆后的锥心泣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是战士同仇敌忾的热血,共御敌辱的决心!这朴实敦厚的诗歌巨著,让中国诗歌独特的艺术之旗,在整个文学史上空猎猎扬起.翻开《离骚》,徜徉在这片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瀚海,令人魄动心惊.〝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这是屈原保卫祖国,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是屈原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关注与同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是屈原对美好理想九死未悔的执着追求.这部宏伟的诗篇,屈原是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熔铸而成.唐诗宋词前所未有的展现了中华民族艺术的生命力.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苍凉悲怆;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高昂明朗;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雄浑壮阔;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典雅深沉.诵读唐诗,领略唐人荡气回肠的悲与喜.宋词文采斐然,字字珠玑.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深幽,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深情,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慷慨.诵读宋词,那深蕴的内涵,细腻的笔触,优雅的格调,丰厚的底韵,不能不让人感慨,感慨其精神,感慨其文采,感慨中国文化的瑰丽神奇.诵读经典,爱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诵读经典,爱我们中华智慧的灿烂晶莹.诵读经典,爱我们中华精神的浩瀚深沉.诵读经典,爱我们中华民族坚毅刚强的风骨,爱我们中华民族挺拔伟岸的精神!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小学生国学经典主题的演讲稿2同学们是否知道世界上收录汉字最多的词典是什么?它不是中国的《汉语大词典》,而是韩国编纂的《韩汉大辞典》,它里面所收的词条和词汇量均比《汉语大词典》多.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那场官司——中国和韩国因端午节的文化产权而产生的争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费解的事情呢?归根到底,这是一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众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经典,涌现出了难以计数的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优秀人物.走进经典之中,我们会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咀嚼《论语》,我们懂得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之道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我们学会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真智慧;我们知道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惜时如金,我们还理解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敢与执著.走进《史记》,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自黄帝到汉武帝3000多年的成长画卷,我们更感受到了司马迁身残志坚终成巨著的顽强与不屈.吟咏李白,我们惊叹〝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奇特想象,佩服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迈情怀.诵读杜甫,我们感动于他身处贫困却思索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泛舟赤壁,我们不仅领略到〝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壮美景观,更感受到苏子身处逆境却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欣赏《窦娥冤》,我们不仅了解了封建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而且感受到了作者关汉卿揭露黑暗的勇敢与犀利.阅读《三国》《水浒》,我们感受着战争的惨烈和忠义的价值.赏析《红楼》,我们在惊叹贾家的奢华糜烂的同时有流连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敏锐的洞察力.同学们,中华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国的经典著作浩如烟海.走进其中,你能找到道德的榜样,清楚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走进其中,你能领略学习的乐趣,明白什么是忘我,什么是充实.在经典中,你能感悟到做人的道理,生活的艺术,文学的境界.同学们,想想你自己,面对愈来愈那学的学业知识,你是否想到了孔子的执著?面对与同学的摩擦,你是否选择了楚庄王的宽容?面对人生的不幸,你是否想到了司马迁的顽强?在个人爱憎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你是否明白了苏武不因家亡而投降匈奴?走进经典吧!走进经典,你就能更快的完善你自己,走进经典,你就能为弘扬中华文化尽一份力.让我们行动起来,走进经典,传承文化,弘扬传统,完善自我.小学生国学经典主题的演讲稿3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学〈弟子规〉以孝为先》.沐浴在柔和的晨光中,耳边传来琅琅的读书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听着这亲切的声音,我不禁停下脚步,轻声跟着读起来.我喜欢读《弟子规》,它是中华民族几百年来的礼仪精髓,是我们生活的典范,它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要诚实守信.小心谨慎.和大众相处要平等博爱,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如果有剩余的时间与精力,要多向有德学的人学习.它把文明礼仪缩略成了24个字,教人们应该怎样待人处世.如果说《弟子规》是一本好书,我便是读书人;如果说《弟子规》是一条河流,我便是鱼儿;如果说《弟子规》是一片蓝天,我便是翱翔的雏鹰.《弟子规》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它至真,至纯;《弟子规》是引领孩子步入规范殿堂的老师,它至善,至美.学了《弟子规》,我知道了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很多人所理解的孝道一定要表现在大事上才为孝,方不知,小孝不尽,大孝难显.〝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是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为人子女最痛苦的事.《弟子规》,从小做起,从孝做起.这是我学习《弟子规》以来最深刻的感受.讲到孝,谁都会想到自己的父母.我们从一个婴儿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从吖吖学语到能在社会上立足,需要耗费父母多少心血啊!他们一边工作养家糊口,一边腾出时间来照顾我们,想自己所不能想,做自己所不能做.二十八年前,就像我们现在这样的年龄,他们没有一天懈怠,把近三十年的青春年华毫无保留的付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和爱护着自己的孩子,并且重复着一千遍.一万遍的问题—好好吃饭.好好读书.好好工作.好好相处......;但他们却从来不让儿女为他们担心,每次也总是重复同样的话—不用你们担心,你们把自己照顾好就可以了.......是啊,我们的笑脸就是他们疲惫一天后最好的奖赏,我们的健康平安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安慰.所有这些,都让我体会到了〝母爱的无私,父爱的深沉〞.我伟大的父亲,我善良的母亲,我深深的向二老鞠躬,我永远也报答不了你们的养育之恩,不敢忘记你们的谆谆教诲,我将用一生来履行对你们的诺言,用一生来孝敬你们......父慈子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却可以建立天然和谐的秩序,让我们活在安和乐逸的环境中.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铸成固若金汤的堡垒.让《弟子规》点燃我们心灵的火把,让她记载华夏儿女成长的脚印,让经典永恒,让爱永恒.小学生国学经典主题的演讲稿4当我合上了《中华诵——国学经典》这本书时,突然有很多话要跟大家讲.我读的是五年级上册.这本书中,一共有六个单元.而我最喜欢的是第一单元.这个单元里有三首诗.这三首诗所描绘的夏日,都是美不胜收的.所以,我很喜欢这个单元.我觉得这个单元写的景色非常美丽,让我读的津津有味.我最喜欢的是第一首古诗:《山亭夏日》.《山亭夏日》这首诗是这样写的:〝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意思是:夏天到了,白天越来越长,绿树底下树荫浓密,楼台的倒影映入池塘.微风吹拂,水面上波纹晃动,就像水晶做成的帘子.棚架上开满蔷薇花,满院清香弥漫.在这首诗中,我看到了诗人对山亭夏日的安详.静谧的向往,同时,我还深深地感受到夏日的美好.夏日,虽然烈日炎炎,但是,一切都是那么美丽,那么神秘,到处都是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啊!在这个单元里,还有许多〝经典诵读〞.当我读到〝知己知彼,将心比心〞的时候,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是啊,认识一个人的前提条件就是〝知己知彼,将心比心〞.也就是说,为人处事不仅要考虑自己,也要考虑别人.这样,用自己的心关照别人的心,才能做到关系融洽.〝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互认识的人到处都是,可是,有多少是〝知心〞朋友呢?也许,你会说:〝当然都是啦!〞但是,不是光在一起玩儿乐的朋友才是知心朋友,像那种不光想着自己还想着别人的朋友,才是真正的〝知心朋友〞啊.说完朋友,我们再说说为人处事吧.〝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让我懂得:只有光明磊落.朴素大方的人才能得到好报.像那种整天做坏事儿的人,比如小偷等等,就疑神疑鬼.寝食不安.永无宁日,而且惶惶不可终日.除了这些,还有第二单元的〝黄金无假,阿魏无真〞,更是让我明白:要相信真实的东西,而不要偏听偏信;而第三单元的〝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又让我明白读书的重要性;第四单元的〝三思而行,再思可矣〞让我懂得:凡事需三思而后行;第五单元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使我懂得学习的重要性;第六单元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又让我明白要珍惜时间.这本书,我真想再读上千百遍啊!小学生国学经典主题的演讲稿5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下午好!非常有幸,今天能在这个讲台上和大家一起谈谈,我心中的国学.所谓国学,从字面上理解,指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等.对于我来说,国学一直是以文学的形式扎根在心底,从为萌发的种子,到后来的发芽,抽枝,长叶,终成了一朵在神州大地上翩跹起舞的文学奇葩.其实从文字在仓颉手中诞生的那一刻起,文学便注定要以无限的魅力,支撑起一个民族的脊梁.请留心看看,在斑驳岁月的甲骨上,在风尘历史的竹片里,在绚烂千年的锦帛中,处处记录着文学的美丽容颜.国学之根——《诗经》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其中,一句烂熟于耳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写爱情,算是到了某种极致,至今,甚少言语能出其右.想想在几千年前,便有如此绝妙的语句,单从这一点看,就可看出,国学一词背后,是以深厚的文化为底蕴形成的.但诗经并不会因此而同想象中那般疏远而不可亲近,其实它只是民歌.只不过,在我们渡河的时候,被无声地遗忘在另一个时代,当我们想起,返身去寻找时,它已经没入历史的河流之中.于是现在大家渐渐习惯于唱〝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而但忘了〝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对于诗经,我们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我们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曾一起吟诵的歌谣.诗经三百,不过是前生无邪的记忆.国学之茎——唐诗汉唐,中国民族五千年里最辉煌的岁月,它遗留下的风韵洒入我们的血液里,像金子一样熠熠生辉唐朝是我国古典诗词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在所有的古代文学体裁中,兴许是我们最熟悉的.很小的时候,我们的父母或老师就一字一句教予我们〝床前明月,春眠不觉晓.〝但当时也只是学得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殊不知,唐诗也有它的美丽与哀愁.〝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山居秋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宛若一缕清风,渗入心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的《月下独酌》.月和酒,一直是李白的最爱,可两者都蕴含孤独,不得志,愁闷之意.前一句〝独〝,后一句〝孤〝,李白在尘世中活得无可奈何,唯一可以陪伴左右的,只是影子,单薄且虚妄.不同的诗人,会有不同的人生经历,笔下诗句的情感也会迥然不同.而唐诗,也正因此变的瑰丽多彩.国学之枝——宋词宋词从唐诗发展而来,汲取了《诗经》《楚辞》的营养,一直到现在,仍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柳永,李清照,晏殊用柔婉的文笔,细密的心思,写尽人性感情中委婉哀愁的一面.《雨霖铃》中的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在秋风萧瑟时,柳永将自己的真实情感用文字表达得如此凄婉动人.而晏殊用〝夕阳西下几时回〝的慨问道对美好景物的留恋.反之,苏轼,辛弃疾的气魄便如虹,慷慨的高昂之调用一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便能震撼住人心.宋词无疑是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枚巨钻,它是一座芬芳的大花园,有傲骨伫立的梅,有娇艳依人的杜鹃,更不缺大气丰村的牡丹,如此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花儿赶趟儿开,怎可能不多彩绚烂呢?国学之叶——元曲元曲给我的印象一直以来都是十分独特的,所以它才有资格与唐诗宋词鼎足并举.马致远是我最爱的戏曲家之一,也是元代最优秀的散曲家.他的《天净沙.秋思》或许许多同学都熟知.一个人,仅用二十八个字,就能把秋意那样清晰地描摹出来,下笔又是那样浅淡.且〝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成就了一种萧瑟,苍凉的马致远意境.当夕阳西下,马致远还是那个远在天涯的断肠人……从马致远一人,影射出元代作曲家水平之高超.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这些均是元曲用葆其艺术魅力.国学之花——文学我心中的国学,是古代文学这株摄人心魂的美丽花朵.从清雅的诗经.到瑰丽的唐诗宋词,缠绵的元曲,无一不诠释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大家也许都读过中国的四大名着,那就更应能深体会到古代文学的.吸引力,且不言水浒红楼的忠义与酸辛,但是三国里曲折的情节,令人惊叹的韬略,就是如此引人入胜.何等华丽的辞藻,也难以形容其艺术程度之高.因此,古代文学无疑是中国国学中犹唯突出的传统学术文化.它罩着迷离唯美的光环,溢出清淡纯粹的芬芳,却又不失历史沉香的气息,即使在世界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最后,愿我心中的国学能如冲天的火焰,点燃越来越多龙之传人的瞳孔!谢谢大家.小学生国学经典主题的演讲稿。
2024年中华上下五千年演讲稿尊敬的评委、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评委们给我这个珍贵的机会,让我有机会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对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理解和感悟。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它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也承载着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情操。
回顾五千年的历史,我们的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挫折,但始终不屈不挠,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和磨砺,坚定而自信地走过了漫漫长路。
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有了中国古代的伟大文明,如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秦朝、汉朝等文化时代,每一个时代都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历史记忆。
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学者,如孔子、老子、庄子、孟子等,他们的思想理论成果影响着世界,使之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古代也是世界领先的,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九章算术等,这些成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使中国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世界科技史的记忆中。
需要强调的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不仅仅是繁荣和辉煌的,也有着屈辱和磨难。
我们曾经历过外族的入侵和殖民统治,但我们始终保持着对自身文化和传统价值的坚守和自信。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保护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坚持走上了独立、自强的道路。
回顾历史,我们中华民族的辉煌成就和丰富文化遗产是值得我们自豪和珍惜的。
然而,我们不能只看老去的历史,更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成就上,我们要关注当下和未来。
当今世界发展迅猛,同一时刻发生着大量的改变和变革。
这需要我们不断地与时俱进,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
我们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传统价值观,用现代的方式诠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统。
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坚守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统,蕴含了诚信、孝道、忠诚、和谐等重要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对于我们个人的修身养性、家庭的和睦相处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中华文化五千年演讲范文3篇中华文化五千年演讲范文1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
清华日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
炼狱六周,哀哉国殇……”震震的誓词伴随的是一代代人对历史的追忆。
自从外来侵略者的磨爪深入这片神圣的神州大地后,中华民族一直都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不过,乌云不会一直笼罩,曙光终会刺破黑夜的长空。
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而后在北伐战争中大放光彩。
但最后,内战爆发,大革命失败。
然而历史选择创造共产党,就赋予了他不平凡的使命,也意味着他不会碌碌无为地退场。
从南昌第一枪到井冈山大会师,无一不映照着他的不平凡。
对决才正式开始,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开始震惊中外的红军长征。
虽然经历重重困难与万水千山,但它不仅铸就了长征精神,也保全了革命根基。
长征无疑是伟大的,这不容争辩!党也在长征后开始欣欣向荣。
1931年柳条湖事件标志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中华儿女开始奋起反抗。
七七事变后,在共产党和抗战人士的努力下,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抗日战争是必胜的!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一切都有功于中国共产党,党又在中国历留下了伟大的功绩。
党是伟大的,人民也是爱党的,爱国的。
但那是曾经的人民。
现在呢?竟有人拿南京开起了玩笑,风轻云淡地笑着说:“为什么不多来几次,缓解缓解中国的人口问题呢?”很可笑吗?过着安稳的日子,难道你想不到这是国家为你争取来的吗?难道你想不到这是党为你奋斗来的吗?难道你不知道这是人民用命换来的吗?不,你都知道!但你还是不去珍惜,反而挑战民族底线,去抱怨国家不好,自己生活不好,自己没有投胎在发达国家中。
那么,冒昧问一句,你的良心呢?摸着它问:“痛吗?”现在不用你去打仗、种田、挖煤,国家供你读书,你为什么还去抱怨?你又凭什么去抱怨?你又没为国家贡献什么,但国家还是养育了你,你难道连最基本的人性都没有吗?我认为共产党是伟大的,人民是神圣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红色的。
中华文明五千年演讲稿(10篇)中华文明五千年演讲稿【篇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好!中华文物浩如烟海,称得上国宝的文物都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这些国宝大多都在各地的博物馆中,想全部欣赏这些国宝,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难的。
所以我便在书店买了这本《国宝档案》。
这本书中收录了56件“重量级”的国宝,分为6类,分别是青铜器类、玉器类、瓷器类、石刻类、书画类和其他类。
几乎每一件奇珍异宝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婉转悠扬的故事,既回味悠长,又让人流连忘返。
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沉浸在这些故事里,或欣喜若狂,或扼腕长叹,与众不同的流传经历让这些无价之宝在视野中慢慢呈现。
回肠荡气之余,让你在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交流中获益匪浅。
这本书中有着浓烈的爱国主义氛围,因为中国经历了无数次战争,不少国宝都“流离失所”,很多爱国主义人士都想尽一切方法来保护这些贵重的国宝,不被金钱、官职所利诱。
这些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比如虢(音“国”)季子白盘,是刘铭传家中四代的共同守护,才使得它流传至今(现藏北京的博物馆)。
虢季子白盘这个青铜器是商代一个诸侯打铸的,重达215.3公斤!刘家为了让虢季子白盘不落入坏人手中,作为一条祖训让子孙们保护好它。
后面三代传人更是铭记着祖训。
每次有坏人来索要盘子,都被刘家以各种方法拒绝,他们气急败坏地在刘家掘地三尺,可仍没找到。
新中国成立以后,刘家第四代传人刘肃增解开了秘密:原来刘铭传栽了一颗桂花树,将虢季子白盘埋了下去,现在已长成了参天大树。
刘肃增含泪砍倒了这个“功臣”,将虢季子白盘取出毅然交给了国家。
刘家四代竭力保护国宝已成了一段佳话,他们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国宝档案》,觉得受益匪浅,他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国宝知识,而且还领悟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他们见证了中国悠久的历史,记载了中华的古老文明,宛如一条血脉连载着过去、今天和未来。
通过这些国宝,我了解了中国的发展历程,了解了中国的灿烂文明。
中国历史五千年的演讲稿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书写着她永不停息的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着她永不磨灭的对民主富强的探寻。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几篇中国历史五千年的演讲稿,希望能帮到你哟。
中国历史五千年的演讲稿篇一亲爱的同学们:在我看来,我们只有唯一的母亲,也就是亲生母亲。
但是,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母亲,也就是祖国母亲。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母亲。
我的祖国母亲经历了五千年的时光,具有五千年的悠久文明。
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使祖国母亲露出了灿烂的微笑,各位帝王在贤人的辅导下,治理的国家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蜿蜒的万里长城,绵延十里的黄山,风景秀丽的大明湖,高原上的咸水湖的纳木错,世界上最高大的山峰--珠穆朗玛峰,这些美丽的“首饰”给了祖国母亲美丽的装束,一片片丰富的矿物,给了祖国母亲丰富的内涵……但是,贪婪的华夏子孙正在享用前辈与祖国母亲奉献的一切时,侵略者们,一个个手持钢枪,佩着军刀向我们走来了,一个个炎黄子孙倒在了血泊中,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和一个一个刁钻狡诈的外国人,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南京条约》、《黄埔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几年之后,一个日本竟然占领了我们的东三省,本想把我们的东西拉到他们那儿,造更多的武器来侵略我们。
但是他们想错了,每个乡镇,乃至每个村落,都开始了激烈的反抗。
“地道战”运用了地道,巧妙地打击了敌人。
地雷战时,一颗颗地雷炸得敌人抱头鼠窜。
最终,我们中国逐渐走入了繁荣社会。
1997年7月1日,一朵紫荆花绽开在了中国大地上。
1999年12月20日,一朵莲花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些事情告诉我们,我们站起来了,祖国母亲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小学生,也要承担爱祖国的重担,不忘我们曾经蒙受的欺凌,认真学习,来报效祖国,迟早有一天,前辈们的接力棒,会传到我们这一代的手上,我们将要更加努力的。
让我们做一个爱国的人吧!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中国历史五千年的演讲稿篇二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实验小学六(7)班的李金津,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
上下五千年的演讲稿上下五千年的演讲稿篇【1】同学们: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从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到中华特有的文化;从我们的祖先发明创造的甲骨文,到满载着民族灿烂文化的中华汉字;从四大发明中古老的印刷术,到如今方便快捷的打印机从古至今,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中华,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
在这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中,贯彻始终的就是孝,甚至可以说中华文化就是孝文化。
中国从西周开始就有孝道,从孟子家喻户晓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到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二十四孝》,再到现在口口相传的百善孝为先,无不贯彻着中华民族以孝为本的精神文明。
再来看看从古至今的孝字。
孝字的甲骨文,只有老人的长发,没有老人的身手,长发之下,是个孩子金文中的孝,上半部像一个老态龙钟、佝偻着的老人,下半部是一个孩子的形象,整个字形看上去像是一个孩子在老人的手下,搀扶着老人走路,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小篆之孝,以老为上半部,以子为下半部,就像是孩子背着父母,寓意为善事父母者如今的汉字孝,就是孩子将老子顶在头顶上,老子就是孩子的天;老子坐在孩儿头上,孩子就是老子的依靠从古至今的孝字都渗透着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社会风气。
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一代,更要传承这种至善至美的孝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我们几乎就是背着长大的,现在的我们更要用实际行动去传承,传承这份伟大的传统中华文化。
需要我们去传承的中华文化不仅仅是孝,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传承去弘扬。
优秀的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滋养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
我们也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去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努力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承人。
小学生传承国学经典的演讲稿(7篇)小学生传承国学经典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孙____,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国学像一阵春风吹进我们的校园,吹进我们的课堂,吹进我们的心灵,了解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弘扬传统文化,美丽情满中华。
神州大地,国家传承千年,何为国学?那就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历史长河中中经得起时间洗炼而深沉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从中受益的精神财富,文化深沉。
《弟子规》教导我们人们生活的规范,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句虽短,意深刻。
孔子关于学习和交友的态度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三人行,必我有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第一句意为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第二句告诉我们要勤奋努力学习,多向别人请教,第三句告诉我们要真诚对待朋友,这些话虽出自二千年的孔子之口,但至理名言,意义深刻,正所谓:“海纳百川容乃大”,我们若想具有高山的雄伟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点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国学里有太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智慧,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我庆幸洪小的浓浓书香浸润了我,让我深刻感到浓浓传统文化的熏陶,我明白学习国学经典,就是要以史为鉴,以古为镜,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实现人生梦,实现中国梦!诗韵上周和我一起准备了一篇稿子,说是学校要举行国学经典的演讲比赛。
小学生传承国学经典的演讲稿篇2同学们是否知道世界上收录汉字最多的词典是什么?它不是中国的《汉语大词典》,而是韩国编纂的《韩汉大辞典》,它里面所收的词条和词汇量均比《汉语大词典》多。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那场官司——中国和韩国因端午节的文化产权而产生的争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费解的事情呢?归根到底,这是一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大家演讲《中华五千年》。
中华,这个古老而充满魅力的名字,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在这里,我将带领大家穿越时空的长河,共同领略中华文明的瑰宝。
一、千年古国的辉煌历程五千年前,中华文明的曙光初现。
那时,炎黄子孙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华夏文明的雏形。
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再到秦、汉、唐、宋、元、明、清,中华文明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洗礼,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东方文化体系。
1. 夏商周:夏朝是我国第一个王朝,开创了奴隶制社会。
商朝时期,甲骨文的出现,为我国文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周朝则确立了封建制度,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空前繁荣。
2. 春秋战国:这一时期,诸侯争霸,百家争鸣。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思想家,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观点,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3. 秦汉: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
汉武帝时期,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
同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4. 唐宋: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宋朝则注重文治,重视科技,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
5. 元明清: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明清两代,我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但科技、文化仍有所发展。
二、中华文明的瑰宝1. 文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
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汉字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至今仍焕发着勃勃生机。
2. 哲学: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哲学流派,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3. 科学: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艺术与建筑:诗词、书画、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以及长城、故宫、秦始皇陵等建筑,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5. 道德与礼仪:中华民族注重道德修养,讲究礼仪之道,形成了独特的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
小学生演讲稿——中华上下五千年(精选多篇)演讲稿一:中华上下五千年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要演讲的主题是“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传承文化的国家,五千年的历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数字,它见证了我们先民们的艰辛和努力。
五千年前,中华大地上就出现了人类的足迹,当时人们还生活在原始社会中,过着简单、原始的生活。
后来,我们的先民们逐渐发现了火、采集了野果,生活越来越好。
然后,他们开始农耕,家庭、社会开始有了一个初步的组织。
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有过很多的辉煌,也有过很多的苦难。
我们有着千姿百态的民族文化,有着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蕴藏着智慧与美丽。
中华民族的历史,不仅是自己华美的历史,也是整个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五千年的壮阔历史,让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最辉煌的民族之一,也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我们要铭记我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让这些文化传承下去,让世界更加多姿多彩。
谢谢大家!演讲稿二:中华上下五千年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中华上下五千年”。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其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为世人所瞩目。
无论是文化、哲学、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有着独特、卓越的表现。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是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历经了夏、商、周等几个朝代的蜕变,也经历了无数的战争和灾难。
然而,中华民族在灾难中挣扎,不断追求进步和美好。
五千年的历史给人类留下了一部中华民族无比辉煌的历史!夏桀的法家思想,尧舜的仁慈,周武王的伟大,孔子思想的盛行,齐国的“布衣之交”,楚国的“卧薪尝胆”,汉武帝的“开元盛世”,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宋徽宗的“建议通天”,明太祖的“靖难之役”等等都是在历史长河里的发光点。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
中华民族文化承载着民族先贤的聪明才智和优秀品质,让后人在完善和创新中不断传承下去。
上下五千年的演讲稿《上下五千年》不仅仅局限于历史,而是广泛涉及哲学、军事、艺术、教育等领域,使本书从一般的历史性介绍上升到对中华文化各个层面的广泛介绍。
那你知道上下五千年的演讲稿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上下五千年的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
上下五千年的演讲稿篇【1】同学们: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从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到中华特有的文化;从我们的祖先发明创造的甲骨文,到满载着民族灿烂文化的中华汉字;从四大发明中古老的印刷术,到如今方便快捷的打印机……从古至今,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中华,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
在这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中,贯彻始终的就是孝,甚至可以说中华文化就是孝文化。
中国从西周开始就有孝道,从孟子家喻户晓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到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二十四孝》,再到现在口口相传的“百善孝为先”,无不贯彻着中华民族以孝为本的精神文明。
再来看看从古至今的“孝”字。
“孝”字的甲骨文,只有老人的长发,没有老人的身手,长发之下,是个孩“子”;金文中的“孝”,上半部像一个老态龙钟、佝偻着的老人,下半部是一个孩“子”的形象,整个字形看上去像是一个孩“子”在“老”人的手下,搀扶着老人走路,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小篆之孝,以老为上半部,以子为下半部,就像是孩子背着父母,寓意为“善事父母者”;如今的汉字“孝”,就是孩子将老子顶在头顶上,老子就是孩子的天;老子坐在孩儿头上,孩子就是老子的依靠……从古至今的“孝”字都渗透着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社会风气。
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一代,更要传承这种至善至美的孝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我们几乎就是背着长大的,现在的我们更要用实际行动去传承,传承这份伟大的传统中华文化。
小学生演讲稿——中华上下五千年(精选多篇)同学们:你们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中华上下五千年》。
当代中国人,肩负着振兴中华,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重任,更应该认真研读历代史书,借鉴祖先的历史经验,再创华夏辉煌。
中华上下五千年,许多名著出世了。
如,四大名著。
施耐庵的《水浒传》重现了的那个是农民起义的故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讲述了战国时期只用多谋的史人;曹雪芹的《红楼梦》却给大家展现了唯美梦幻的画卷,而吴承恩的《西游记》则调皮的写出了唐僧师徒取经道路上的种种磨难。
历朝历代的风流人物,是最优秀的中华英杰。
例如齐桓公九合诸侯,孔子,三迁的孟母,一代名医扁鹊,一代女皇武则天,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伟大的女此人李清照,编写史册的司马迁。
在林则徐的带领下,进入了鸦片战争,使中华更进一步。
哦!中华!我最敬重的中华!我扎根在中华的土地上,感受着历代人物的成长,感受名著的熏陶,感受民族风俗的滋养,感受中国进修山川的哺育!谢谢大家!翻阅历史的长卷,在字里行间之中,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韵得以一一呈现,五千年的灿烂与辉煌,屈辱与没落铸就了千年来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旋律。
在历史长河的记忆里,二十余个朝代的更替变换为世界历史的画卷,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过阅读《中国上下五千年》这本绚烂的历史文化典藏,在掩卷沉思之余,深深的感悟到历史的车轮碾压所留下的车辙是一种民族精神与魂魄的聚。
《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让我深刻的了解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沧桑历史。
书中从盘古开天辟地一直写到五四爱国运动,包括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到奴隶王朝到战乱频繁的春秋在到秦始皇一统华夏,在讲到三足鼎立两晋南北朝,经过群雄争霸再次统一,走到隋唐五代时期,再到宋元明清,但是由于晚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曾经繁荣昌盛的华夏民族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
有了一段悲惨,屈辱的百年历史,这段历史更让我们华夏子孙铭记于心,激励我们为民族的强大做贡献。
《中国上下五千年》深刻全面的阐述了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们用自己特有的勤劳、勇敢与智慧所创造的一个个奇迹。
回顾五千年的历史,的确使我们每史,一位位值得我们崇仰的历史巨人,如韩信的执着,岳飞的忠诚,诸葛亮的智个炎黄子孙感到无尚的自豪。
历史的长河是不可倒流的,但当我打开远古的历慧……一代代风流人物的精神让我崇敬。
这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也是中华民族的根基。
如果把历史定格在近代,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短短的百年却汇聚了太多的中华血泪吏篇。
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相继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马关条约》、《南京条约》、《辛丑条约》使华夏九州方圆陷入了水深火热。
从咸同年间的农民战争到洋务运动的最终失败;从中法、中日战争到清末时期的维新运动;从辛亥革命到清王朝的覆亡。
无数为民族尊严而献身成仁的英雄志士们。
面对满目疮痍的山河,相濡以沫揭竿而起,先后发动了反帝反封建的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新思潮为主流的五四运动。
这一次次的民族正义之举促成了中华民众的彻底觉醒。
1924年孙中山先生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民工”的三大政策,为国共两党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虽然第一次国共合作只是稍纵即逝,却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的打击。
从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到秋收起义。
虽然人民武装的星火很快被熄灭,但却开辟了武装救国的重大转折。
从百团大战到驱除日寇;从西柏坡的英明决策,到三大战役的辉煌一刻;从百万雄师横渡母亲河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
一个世纪以来,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座丰碑式的伟人,领导着古老的中华获得了新生。
看今朝,在亿万炎皇儿女的共同努力下,新中国正以崭新的民族风貌大踏步的跨入了新纪元。
我们要向历史中的贤人学习,向颜真卿学习不畏强暴;向陶渊明学习,不为五斗米折腰:向魏征学习直言善谏:向包拯学习大公无私;向道同学习刚正不阿:向鉴真学习不怕艰苦。
我们不能像奸臣和贪官污吏那样胡做非为,祸国殃民。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学习历史,总结经验,辨清事非,以后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为国家做贡献。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在学生时代曾读过一些诸如《中国通史》之类的历史书籍,对中华名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随着岁月的流失,其中的很多细节都渐渐淡忘了,这次刚好有机会陪孩子读完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真可谓收获颇丰。
通过这次阅读,让我再一次重温了许多激动人心的历史瞬间。
这本书记载了悠久历史的传承和历史弥新的经典演绎,触摸了五千年文明脉搏,讲述了我国在这五千年里的发生巨大变化……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数不清的英雄豪杰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比如,张骞促使汉族和西域的互相交流,贯通的亚欧大道,为了航海事业发展的郑和七下西洋,他们促进了国家经济文化和友好往来;精忠报国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比如:中国五千年来每个朝代兴衰,由昌盛到败落之间发生的种种事情:秦始皇,一代枭雄,自称为始皇帝,后继者以序数计算,称为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世,无穷无尽的传下去,结果仅俩代结束了秦王朝!有李世明开创出大唐朝代的前所未有的兴旺,有清朝末年,清朝政府腐败无能,使得中国被侵略者瓜分,使得四季如春的圆明园被洗劫被焚烧。
但中国人并没有因此堕落,而是奋起反抗,其中涌现出一个个伟大的英雄。
最终我们将侵略者赶出了我们的国土。
著名历史家庞朴说过:“历史使人聪明。
因为历史是前人失败和成功的记录,由成功而失败或由失败而成功的经验积累。
”当然,能够吸引我的不是那些那些伟大的历史人物,而是孩子那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与孩子一起对话、讨论时所感受到的那份亲情。
人们通常把“陪孩子读书”理解为一件枯燥无味的事,但我却要赋予它新的含义:它是我和孩子之间进行沟通的又一座桥梁。
对于家长来说,保证孩子吃好喝好、身体健康固然很重要,但配合学校老师一起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也同样不可小视。
在此看来,如何关爱孩子需要我们做家长的用一生去学习!迅雷下载地址001盘古开天辟地003涿鹿大战005大禹治水007商汤讨伐夏桀009奴隶为相011武王伐纣013共和行政015鲍叔牙荐管仲017老马识途019秦穆公广招人021重耳流亡异乡023商人弦高救国025楚庄王一鸣惊027晏子出使楚国029孙武严格治军002神农尝百草004尧舜禅位006后羿夺权008盘庚迁都到殷010姜尚钓鱼012周公辅助成王014骊山烽火016一鼓作气018唇亡齿寒020宋襄公愚不可022晋文公退避三024崤山大战026搜孤救孤028伍子胥过昭关030孔丘周游列国031仲尼授徒兴学033老子留下五千035属镂宝剑杀功037三家分晋039扁鹊起死回生041孙膑智斗庞涓043庄子逍遥自得045张仪瓦解齐楚047屈原投江049田单巧布火牛051完璧归赵053范睢远交近攻055毛遂自荐057甘罗十二当上059韩非发愤著书061秦始皇筑长城032子贡生财有道034勾践卧薪尝胆036墨子主张兼爱038西门豹破除迷040商鞅立木042孟轲讲“仁”044苏秦合纵联六046赵武灵王胡服048孟尝君广罗门050李冰修建都江052负荆请罪054赵括纸上谈兵056信陵君窃符救058图穷匕首见060秦王吞并六国062张良博浪沙行刺063密谋沙丘065项梁拉起子弟兵067刘邦约法三章069萧何月下追韩信071四面楚歌073白马盟誓075周勃夺军印077张释之严格执法079晁错削地081飞将军李广083张骞探西域085董仲舒引经断案087司马迁忍辱著史089昭君出塞091绿林赤眉起义093刘秀重振汉王朝064陈胜吴广揭竿而066项羽破釜沉舟068项庄鸿门宴舞剑070暗度陈仓072高祖回家乡074萧规曹随076缇萦救父078周亚夫治军080马邑伏击战082卫青和霍去病084苏武牧羊086桑弘羊关注盐铁088霍光受托辅政090王莽复古称帝092昆阳大战094马援老当益壮095“强项令”董宣097班超投笔从戎099王景治水显才能101蔡伦发明造纸术103梁冀连立三帝105范滂临祸别慈母107黄巾军起义109曹操煮酒论英雄111孙氏兄弟踞江东113周瑜赤壁布火阵115刘备夺取益州117曹丕废汉称帝119诸葛亮病死五丈121司马昭之心123王濬楼船破东吴125呆头呆脑的晋惠096汉明帝天竺求佛098王充宣扬无神论100许慎编著说文102张衡测报地震104宦官迫害党人106“医圣”张仲景108王允巧施连环计110官渡之战112刘备三顾茅庐114华佗救人难救己116关羽败走麦城118陆逊火烧连营120司马懿装病篡权122阿斗乐不思蜀124石崇王恺斗阔126贾后专权127李特收容流民129祖逖闻鸡起舞131司马睿重建晋朝133陶侃搬砖头135顾恺之画作有情137扪虱谈天下139谢安镇定自若141陶渊明辞官归隐143檀道济以沙代粮145祖冲之推算圆周147郦道元撰写水经149魏孝文帝迁都151侯景屡当叛将153隋文帝信任赵绰155李密与瓦岗军157玄武门事变191甘露之变193满城尽带黄金甲195谨慎治国海龙王197李存勖统一北方199周世宗率军亲征201杯酒释兵权203半部论语治天下205萧太后执掌辽国207元昊反宋建西夏209先天下之忧而忧211包拯铁面无私213沈括著梦溪笔谈215司马光编写通鉴217才华横溢的苏轼219宋江方腊起义221李纲坚守东京128匈奴贵族称汉帝130中流击楫发豪情132石勒重视文化134王羲之写兰亭集136桓温带兵北伐138苻坚一意孤行140晋军淝水大捷142刘裕智摆却月阵144高允实话实说146贾思勰与齐民要148范缜不信鬼神150梁武帝出家为僧152陈后主骄奢亡国154隋炀帝修大运河156李渊建立唐朝158魏徵刚正敢谏192朋党乱朝政194“全忠”不忠196耶律父子建辽198石敬瑭甘当儿皇200陈桥驿兵变202李后主亡国204杨家将_门忠勇206寇准坚决抗辽208狄青假面战敌军210欧阳修提倡新212王安石变法214中国的四大发明216柳永奉旨填词218色彩缤纷的画坛220阿骨打反辽建金222徽钦两帝当俘虏159李靖平定东突厥161玄奘西行取经163“水能载舟,亦能165文采飞扬滕王阁167狄仁杰桃李满169开元盛世的贤臣171李白斗酒诗百篇173张旭怀素狂草齐175鉴真东渡传佛法177安禄山发动叛乱179张巡借箭抗敌181刘晏巧通千里漕183颜筋柳骨传天下185白居易写琵琶行187王叔文改革失败189李愬雪夜取蔡州160薛仁贵三箭定162文成公主入藏164“药王”孙思邈166武则天当女皇帝168请君入瓮170一行测定子午线172“诗圣”杜甫174“吴带当风”绘176李林甫口蜜腹剑178杨贵妃命丧马嵬180结束安史之乱182茶圣陆羽184郭子仪单骑退敌186浑瑊李晟平叛188柳宗元被贬柳州190韩愈倡导古文223女词人李清照225撼山易撼岳家军227书生智勇退敌兵229陆游临终示儿231一代天骄成吉思233忽必烈建立元朝235张世杰厓山遇难237郭守敬编订授239马可波罗游中国241窦娥冤泣鬼神243情深意浓西厢记245红巾军高举义旗247朱元璋大战鄱阳249明太祖滥杀功臣251解缙修永乐大典253郑和远航下西洋224韩世忠抗击金兵226秦桧陷害忠良228朱熹集理学之大230辛弃疾壮志难酬232耶律楚材改革立234文天祥正气浩然236元世祖重用读238纺织家黄道婆240赵孟钣牖乒?42曲状元马致远244贾鲁修复黄河246高筑墙,广积粮248神机军师刘伯温250朱棣兴兵夺皇位252明成祖迁都北京254况钟治理苏州府255土木堡英宗被俘257王阳明创立心学259海瑞冒死谏皇帝261戚继光痛剿倭寇263张居正改革朝政265朱载堉苦研乐律267葛成痛打税使269明军兵败萨尔浒271魏忠贤迫害东林273皇太极反间明君275宋应星著《天工277张献忠声东击西279崇祯帝煤山自尽281史可法血战扬州283郑成功收复台湾285康熙平“三藩”319英国强占香港321严复翻译《天演323张謇经营纺织业325詹天佑修铁路327革命先行者孙中329黄兴策动长沙起331黄花岗七十二烈333本书历史大事年256于谦保卫北京城258杨继盛铁骨铮铮260秀美江南多文士262李时珍著《本草264汤显祖连做四梦266李贽离经叛道268努尔哈赤统一女270徐光启译几何272袁崇焕宁远大捷274徐霞客壮游神州276李闯王举旗造反278卢象昇巨鹿殉国280吴三桂开关迎敌282少年英雄夏完淳284李定国坚持抗清286雅克萨清军告捷320租界变成国中之322王懿荣发现甲骨324义和团扶清灭洋326康有为宣扬保皇328章太炎与《苏报330革命女侠秋瑾332武昌起义的炮声287三战噶尔丹289“天下兴亡,匹夫291清廷大兴文字狱293土尔扈特东归祖295寓禁于修的《四297乾隆帝六下江南299林则徐虎门销烟301我劝天公重抖擞303英法联军火烧圆305慈禧太后垂帘307死婴引发天津教309左宗棠收复新疆311刘铭传击退法舰313张之洞创办实业315《马关条约》丧317康梁推动变法288八大山人冷眼观290蒲松龄说狐聊鬼292鄂尔泰推行改土294郑板桥扬州卖画296曹雪芹创作红楼298和绅贪得无厌300第一次鸦片战争302洪秀全金田起义304曾国藩镇压太306李鸿章主管洋务308首批留学生赴美310曾纪泽收回伊犁312冯子材大败法军314北洋水师全军覆316爱国士子“公车318六君子血溅菜市《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