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从种到界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3
初中生物《从种到界》说课稿初中生物《从种到界》说课稿1一、教学目标①说诞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②明确“种”是最基本单位,同时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亲密的。
③说出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了解分类等级的意义。
在教学中融入爱护动物的思想,形成爱护动物遵循自然的思想。
中公教二、教学重难点说诞生物分类的七个单位,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
说诞生物分类的七个单位,概述生物分类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都有接收信件的经验,那么邮递员是怎样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你,并把信件递在你手上的呢?(联系实际,说出邮递员是依据信件上的地址找到收件人的)问题1:信件上的地址又包含着哪些信息呢?(学生主动思索,写出地址的单位:省、市、区(县)、街道、住宅、姓名等等)提出问题2:我们如何将大自然中的生物进行分类呢?(使学生能初步地理解生物的发展,树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食物的观点。
)提出问题3:我们如何将大自然中的生物进行分类呢?(板书)(二)新课绽开同学们思索并结合课本自主学习,找到相应答案。
(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在哪个分类里面表示他们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最小的分类单位是什么?(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生物学家是怎样把不同生物进行分类的呢?同学们一起观看一个小资料《饿狼寻亲记》,看一看狼是怎样被分类的,他与狗、狐狸有什么关系?全部的狼都属于同一个物种吗?观看资料,同学们以生物小组进行探讨6分钟,时间到之后有各组的小组代表发表看法。
(每一只狼是一个动物个体,但全部的狼都属于同一个物种。
郊狼的体型比狼小得多,但是这两种动物都具有体型较长,眶间部为显著隆起等特征,因此它们被划分到同一个属犬属。
狐狸的眶间部平平缓,但他与狼、郊狼都具有颜面部较长,吻端突出,爪钝而不能伸缩等共同特征,因此被划分到同一科犬科。
虎的爪锋利且能伸缩,不属于犬科,但他和狼、郊狼、狐一样,都具有尖锐的犬齿,因此它们都属于食肉目。
《从种到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联系生活实例来分析,通过观察活动分组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生物种类锐减的原因,关注生物的保护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难点: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挂图、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教材和习题。
四、教学过程:是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昆虫。
同学生观察,思考。
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学生学会观察,培养观察,动物们脊椎动物亚门。
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他们分五、板书设计: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1.界,门,纲,目,科,属,种2.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3 分类等级越低,共同特征越多分类等级越高,共同特征越少生物分类依据: 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他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意义: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更好地研究各种生物。
2019-2020学年八上生物期末复习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A.草原上大批食草动物 B.工蜂喂养蜂王和幼虫C.在山洞中居住的蝙蝠群 D.爆发蝗灾时的蝗虫群2.面发一段时间后会变酸,蒸出的面头暄软多孔。
与发面有关的一组微生物是:()A.青霉和曲霉 B.乳酸菌和酵母菌C.醋酸杆菌和乳酸菌D.酵母菌和青霉3.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鲸、海豚、海豹的生殖和发育最主要的特点是胎生、哺乳B.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都是变温动物C.鱼属于脊椎动物,体温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D.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4.下列有关青蛙的描叙正确的是()A.青蛙的皮肤干燥,有鳞片起保护作用 B.青蛙的后肢短小,可支撑身体C.青蛙的眼后面有鼓膜,可感知声波 D.肺的结构发达5.下列动物中,全属于昆虫的是()A.七星瓢虫、蝗虫、蜜蜂 B.蝴蝶、蜜蜂、蜘蛛C.苍蝇、蚊子、蜈蚣 D.虾、蟹、水蚤6.下列各组动物中,完全用肺呼吸的是()A.大鲵和蜥蜴 B.梭子蟹和蝾螈 C.壁虎和狼 D.眼镜蛇和娃娃鱼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说法中,属于间接价值的是A.许多动植物是生产药物的原材料 B.植物为人类提供了粮食、油料C.森林能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D.许多野生生物是新药开发的原料8.制作酸奶利用的菌种是()A.醋酸菌 B.青霉菌 C.酵母菌 D.乳酸菌9.在天空飞行的鸟,总是随时将粪便排出体外,其原因是()A.鸟的肛门很大B.鸟没有膀胱C.鸟的小肠很短D.鸟的直肠很短10.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或无毒的病毒可以制成疫苗预防所有传染病B.病毒可以在含有其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繁殖C.利用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地控制绿脓杆菌引起的感染D.人如果患上脊髓灰质炎,可以通过注射抗生素治疗11.动物界中种类、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A.节肢动物 B.爬行动物 C.鸟类 D.哺乳动物12.图是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图中,其中正确的是()A.B.C.D.13.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最早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是()A.鱼类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14.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就地保护 B.易地保护 C.法制教育和管理 D.以上答案都不对15.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请分辨出哪些描述是错误的()。
第二节从种到界一、目标定位教课目的1.说出从种到界各分类等级的名称。
2.论述各分类等级之间的关系。
3.说出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照,认识区分分类等级的意义。
4.说出双名法各部分的含义、书写规则,以及双名法的提出者。
5.使学生初步拥有如何给生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6.融入保护生物的思想教育,使学买卖识到学习生物分类地位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身旁的生物。
二、教课要点和难点:1.生物分类的单位既是本节的要点也是难点。
2.通过梳理所学的生物知识,学习生物的分类。
三、教课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角色饰演“邮递员的经历”。
2.教课器械:动物类群的图片。
3.教课课件: CAI 课件。
四、课时分派:一课时五、教课方案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分类的依照学生自学四人一组,依据游戏创建情形:擅长察看、勤于思虑,是学依据生物之间的相像程度,要求,将扑克牌进行分类。
小好生物学的最基本方法。
以小组为单把它们分红不一样样级的分组议论,概括分类的依照,发位,组织学生依据要求做游戏。
将一副类单位。
解分类的等级不一样,分类的结扑克牌依照红色、黑色分开;依照桃花、果就不一样。
互相沟通,怀疑答梅花、方块、红心分开、而后,再依照疑。
对存在问题,在教师的帮红桃、黑桃平分开。
助指导下,由师生共同解惑,得出结论,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
怀疑:在游戏中,你发现分开后的扑克分类单位四人一组,依据纲要,进行分牌有什么特征?它们的分类等级同样界(将生物分为植物界、动析,概括整理,表述沟通,质吗?指导学生思虑、总结。
对存在问物界和其余几个界)疑答疑,得出结论。
题,由教师点拨指导,进而得出结论。
怀疑:重量单位有克、公斤、吨;长度个性展现依据问题,看书思虑,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等。
那么,表述沟通,互相增补,对存在生物有没有分类单位?从小到大的顺的问题,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序是什么?此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界以下又分为:门、纲、目、由师生共同解惑,得出结论。
最重要的分类单位是什么?指导学生科、属、种。
八年级生物《从种到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生物教材《从种到界》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物种的概念、生物的分类原则、生物分类单位及命名规则、生物的进化历程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物种的概念,掌握生物分类原则及方法。
2. 了解生物分类单位及命名规则,认识生物的进化历程。
3. 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培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生物的分类原则及方法,生物的进化历程。
重点:物种的概念,生物分类单位及命名规则,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挂图。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共同特征和差异。
2. 新课导入:通过学生观察实践,引出物种的概念。
3. 讲解物种概念:介绍物种的定义,解释物种的生物学意义。
4. 生物分类原则:讲解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如形态学、遗传学、生态学等。
5. 生物分类单位及命名规则:介绍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单位,讲解双名法。
6. 生物进化历程:通过PPT展示生物的进化树,讲解生物的进化历程。
7. 生物多样性保护: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介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8. 例题讲解:讲解生物分类的应用实例,如亲缘关系的判断。
9.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和命名。
六、板书设计1. 物种概念2. 生物分类原则3. 生物分类单位及命名规则4. 生物进化历程5. 生物多样性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物种的概念。
(2)列举生物分类的三个原则。
(3)解释生物分类单位“属”和“种”的区别。
(4)谈谈你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并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建议。
2. 答案:(1)物种是指在自然条件下,能够互相繁殖并产生可育后代的生物群体。
(2)形态学原则、遗传学原则、生态学原则。
(3)属是分类学上一个较大的分类单位,包含多个种;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单位。
2024年人教版八上《从种到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从种到界》单元,涉及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第一节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价值和保护措施,重点探讨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以及如何从物种、属、科、目、纲、门、界等层次认识生物多样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2. 能够运用生物分类知识,从种到界层次分析生物的多样性。
3. 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培养珍爱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分类方法和原则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层次,以及生物分类的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挂图、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考,引入新课。
a.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b.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
2. 基本概念讲解: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和价值。
a. 学生听讲,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b. 教师举例说明,加深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层次的认识。
3. 生物分类方法与原则:介绍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如形态学、遗传学、生态学等。
a. 学生学习分类方法,理解分类原则。
b.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分类方法。
4. 实践操作:分组讨论,分析生物分类实例,从种到界层次进行分类。
a. 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实践操作。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巩固生物分类知识。
a. 学生听讲,理解例题解法。
b.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分类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与生物分类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b. 教师批改作业,及时反馈。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和价值。
2. 生物分类方法与原则。
3. 生物分类实例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生物分类知识,分析给定生物的分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