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学校大一电工基础
- 格式:docx
- 大小:20.55 KB
- 文档页数:5
电工基础复习知识点大一电工基础是电气工程及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于学习电气工程的学生来说,掌握好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电工基础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复习和总结,帮助大一学生加深对电工基础的理解和记忆。
一、电路基础知识1. 电压和电流电压是指电荷的差异程度,是电流产生的驱动力,单位为伏特(V)。
电流是指电荷的流动,单位为安培(A)。
在电路中,电压通过电源提供,电流通过电路流动。
2. 电阻和电功率电阻是指电流在电路中受到阻碍的程度,单位为欧姆(Ω)。
电阻和电压之间满足欧姆定律,即 U = I * R。
电功率是指电流在电路中转化或消耗的能力,单位为瓦特(W)。
电功率可以通过 P = U * I 或 P = I² * R 计算得到。
3. 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电路中元件按照一条路径连接起来,电流依次通过各个元件。
并联电路是指电路中元件通过多条平行路径连接起来,电流在各个路径中分流。
二、电路分析方法1.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电路中汇入某节点的电流等于汇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电路中环路中各个电压之和等于零。
2. 罗尔定律罗尔定律适用于线性电路中的电阻,它指出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阻上的电流之积等于电阻的电功率。
即 U = I * R。
3. 罗易定理罗易定理适用于线性电路中的电压源和电流源,它指出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个源分别连接在这两点时的电压之差。
三、直流电路分析1. 奇异节点法奇异节点法是一种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直流电路分析方法。
它通过设定节点电压未知量,建立节点电压方程组,并通过求解方程组来得到电路中各个节点的电压。
2. 编写网孔方程网孔方程是一种基于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直流电路分析方法。
它通过设定网孔电流未知量,建立网孔电流方程组,并通过求解方程组来得到电路中各个支路的电流。
四、交流电路分析1. 交流电压与电流与直流电路不同,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是随时间变化的。
大一电工学必考知识点在大一学习电工学的过程中,有一些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
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并提供一些实例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1. 电路基础知识电路是电子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基础,我们需要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以及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功率公式等。
例如,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等于电压U与电阻R的比值,可以表示为I = U/R。
当我们需要计算电流时,只需将已知的电压和电阻代入公式即可。
2. 电源和电源电路学习大一电工学时,我们需要了解各种电源的分类和特点,如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
此外,还需要学习关于电源电路的知识,包括电源电路的组成、设计和分析等。
例如,我们可以学习如何使用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来设计一个稳定的电源电路。
3. 串联和并联电路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对于解决电路问题至关重要。
串联电路指的是电流依次通过电阻、电容或电感等元件,而并联电路指的是电流在分支中分流通过不同的元件。
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计算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总电流以及各个分支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等。
4. 电感和电容电感和电容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特性和应用。
电感指的是将电流变化转化为磁场变化,而电容则是将电荷储存在两个导体之间。
例如,电感可以用于滤波电路中,电容可以用于存储电荷,或者在交流电路中产生相位差。
5. 三相电路在大规模电力系统中,三相电路是非常常见的。
我们需要学习三相电源和负载的连接方式,以及计算三相电路的功率、电流和电压平衡等。
例如,三相电路可以提供更高的功率输出,并且可以实现更好的能量分配和平衡。
总结起来,大一电工学的必考知识点包括电路基础知识、电源和电源电路、串联和并联电路、电感和电容,以及三相电路等。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电工学原理和解决相关问题非常重要。
希望本文提供的知识和实例能够帮助你在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
电工基础大一上知识点总结大一上学期,作为电工专业的学生,我们学习了许多电工基础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电路基础知识1. 电流和电压电流是指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我们用安培(A)表示。
而电压则是电力单位,用伏特(V)表示。
电流和电压是电路中两个基本的物理量,它们之间存在着欧姆定律的关系: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即I=V/R。
2. 电阻和电功率电阻是电流流经导体时的阻碍力,用欧姆(Ω)表示。
电功率则是电流通过电阻时消耗的能量,用瓦特(W)表示。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VI,其中V是电压,I是电流。
3. 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将多个电器依次连接在同一电路中,而并联电路是指将多个电器并排连接在同一电路中。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而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二、电工工具和仪器1. 电工常用工具在电工实验和实际操作中,我们常用到的工具包括平行钳、剥线钳、螺丝刀、压线钳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地进行线路连接和维修工作。
2. 电压表和电流表电压表和电流表是电工实验中常用的仪器。
电压表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压,而电流表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在使用这些仪器时,我们需注意测量范围和正确连接的方法。
三、电路元件1. 电阻器电阻器是用来限制电流的元件,它的阻值可以通过颜色环进行标识。
电阻器有固定电阻值和可变电阻值两种类型,可用于不同的电路中。
2. 电容器电容器是用来存储电荷的元件,它由两个导体板和介质组成。
电容器的容量可以控制电荷的存储和释放,常用单位为法拉(F)。
电容器可以在电路中起到储能和滤波的作用。
3. 电感器电感器是由导体线圈组成的元件,可用来产生电磁感应和储存能量。
电感器的单位为亨利(H),常用于滤波电路和变压器等电路中。
四、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1. 直流电路直流电路是电流方向不变的电路。
在直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来计算。
专科大一电工学知识点总结在专科大一电工学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电力、电路和电子设备相关的基础知识。
这些知识点为我们理解和应用电工学提供了基础。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一些专科大一电工学的核心知识点,以便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1. 电流和电压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积的量度,用安培(A)表示。
电流的方向由正向电荷流动的方向确定。
电压是电荷所具有的能量或势能,用伏特(V)表示。
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着欧姆定律,即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2. 电阻和电路电阻是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遇到的阻碍,用欧姆(Ω)表示。
电路由电源、导线和负载组成。
在电路中,电流沿着闭合回路流动,从正极到负极。
电路可以分为串联、并联和混联。
3. 齐纳定理和戴维南定理齐纳定理是电路分析中的重要工具,它表明在稳态条件下,电路中所有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为零。
戴维南定理是另一个电路分析定理,它允许我们通过观察两个连接点之间的电压和电流关系来简化电路。
4.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直流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在时间上保持恒定。
交流电路中,电流的方向随时间变化。
交流电路中常用的是正弦波,其中电流和电压的值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
交流电路中的重要参数是频率和相位。
5. 电感和电容电感是一种存储磁能的元件,它抵抗电流的变化。
电容是一种存储电能的元件,它抵抗电压的变化。
电感和电容在电路中常用于调整电流和电压的幅度和频率。
6. 三相电力系统三相电力系统是工业和商业应用中常见的电力供应系统。
它由三个互相位移120度的交流电源组成。
三相电力系统相比于单相电力系统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功率,能够满足大型负载的需求。
7. 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器件是电子电路中广泛应用的元件。
常见的半导体器件包括二极管和晶体管。
二极管具有导电和非导电两种状态,可用于整流和开关电路。
晶体管是一种三端器件,可用作放大器和开关。
8. 集成电路集成电路(IC)是在单个芯片上集成了多个电子元件的电路。
集成电路的出现使得电子设备变得更小、更强大和更节能。
大一电工技基础知识点1.电流和电压: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电压是电流产生的动力,单位是伏特(V)。
2.基本电路元件:电阻、电容和电感是最基本的电路元件。
电阻用于控制电流大小,电容和电感则参与储存和释放能量。
3.电路连接:电路连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
在串联电路中,多个电路元件被连接在一起依次通过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多个电路元件被连接在一起,使其电压相等。
4.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之间的比值,即I=V/R。
5.电功率:电功率是电流和电压的乘积,用于衡量电路中的能量转换率。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可以通过P=VI来计算。
6.电路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毕奥-萨伐尔定律是电路中最重要的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描述了电流进出节点的守恒关系,毕奥-萨伐尔定律描述了磁场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7.电路分析技术:电路分析技术包括基尔霍夫定律、毕奥-萨伐尔定律和欧姆定律的应用,以便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8.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直流电路是指电流和电压都是恒定的电路;交流电路是指电流和电压都是随时间变化的电路。
交流电路涉及到频率、周期和相位等概念。
9.电源和负载:电源是供给电路能量的设备,负载是消耗电路能量的设备。
10.电路保护:电路保护包括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
过载保护是为了防止电路中电流超过额定值;短路保护是为了防止电路中的电流突然增加。
11.电线材料:电线材料用于制造电线和电缆。
常见的电线材料有铜、铝和铜包铝等。
12.电路图:电路图用于图示电路中的元件和连接方式。
常见的电路图符号包括电源符号、电阻符号、电容符号和电感符号等。
大一电工考试知识点电工是指从事电气设备安装、运行、维修和管理的专业人员。
大一电工学习的是电工基础知识,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们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大一电工考试中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备考。
一、电路基础知识1. 电压、电流和电阻的概念和关系- 电压:指电荷单位移动时产生的能量变化。
- 电流: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电荷量。
- 电阻:指电流通过一个物体时所遇到的阻力。
- 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通过欧姆定律,可以得到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线性关系,即U = I * 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 串联电路:指电路中元件连接在同一路径上,电流从一个元件流向下一个元件的电路。
- 并联电路:指电路中元件连接在多个路径上,电流从一个节点分流到多个元件的电路。
- 串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中保持不变,电压按元件的阻值比例分布。
- 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并联电路中,电压在各个元件中保持不变,电流按元件的导纳比例分布。
3. 电功率和功率公式- 电功率:指单位时间内电流做功的速率。
- 功率公式:P = U * I,其中P表示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二、电器安全知识1. 电气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电气事故的原因:电器设备的缺陷、人为操作不当、电气设备的老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电气事故的发生。
- 电气事故的预防方法: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设备、合理布局电气系统、合理使用电器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电器设备等方法可以减少电气事故的发生。
2. 电气安全用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电气安全用具的使用方法: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垫等,在操作电气设备时必须佩戴,并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
- 电气安全用具的注意事项:使用前要检查用具是否破损,佩戴时要确保无金属物品接触,储存时要保持干燥清洁,避免阳光直射。
三、电气设备知识1. 进线和出线的概念及其连接方法- 进线:指电气设备与供电网络相连的线路。
大一电工基础知识点总结电工基础是电气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电工基础知识,并为日后深入学习电气工程奠定基础。
在大一阶段,学习了电工基础的学生应该对以下知识点有所了解。
一、电路基本概念1. 电路的定义: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负载组成的电气装置。
2.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截面的数量,单位为安培(A)。
3. 电压的概念:电压是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单位为伏特(V)。
4. 电阻的概念:电阻是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阻碍,单位为欧姆(Ω)。
二、电路定律1.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分为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可以用来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情况。
2. 电流定律:任一节点处的电流代数和为零。
3. 电压定律:任一闭合回路中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三、电阻电路1. 串联电阻: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2. 并联电阻:并联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的倒数。
3. 电阻的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欧姆定律表示。
四、电源1. 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的电流方向保持不变。
2. 交流电源:交流电源的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
3. 电源的电压与电流关系:电流通过电阻时,电源的电压与电流呈正比。
五、电功率与能量1. 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单位为瓦特(W)。
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
3. 电能的概念:电能是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
4. 电能的计算公式:能量等于功率乘以时间。
六、电感和电容1. 电感的概念:电感是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能力,单位为亨利(H)。
2. 电感的作用:电感可以储存电能。
3. 电容的概念:电容是两个导体之间储存电荷的能力,单位为法拉(F)。
4. 电容的作用:电容可以储存电能。
七、三相电路1. 三相电的概念:三相电是由三个互相位移120度的交流电组成的。
2. 三相电路的特点:三相电路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功率,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八、数字电路基础1. 布尔代数:布尔代数是一种逻辑代数,用于描述数字电路的运算规则。
专科大一电工学知识点总结电工学是指研究电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以及电的应用的一门学科。
下面是关于电工学的知识点总结。
一、电路基础知识1.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其单位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3.基本电路元件的特点和应用,如电阻、电容、电感等二、电流与电压1.理解电流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了解欧姆定律及其应用3.掌握电压的定义和计算方法4.熟悉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三、电阻与电流1.理解电阻的基本原理2.了解电阻的串、并联等电路组合方式3.熟悉电阻的计算方法4.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四、电源与电路1.了解电源的分类及其特点2.熟悉电路的组成和分类3.掌握电路的简化方法,如星、三角电路的转换4.掌握电源功率和电路功率的计算方法五、电容和电感1.理解电容和电感的基本原理和特点2.熟悉电容和电感的计算方法3.了解电容和电感的应用,如滤波器、振荡器等六、交流电路1.了解交流电的特点和基本概念,如频率、周期、相位等2.熟悉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如幅值、相位差的计算3.掌握交流电的计算方法,如正弦波、方波的计算4.了解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的平均值、有效值的计算方法七、电能与功率1.了解电能和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熟悉电能的测量方法3.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如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计算八、三相电路1.理解三相电源的特点和应用2.熟悉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如相电压、线电压的关系3.掌握三相电路中功率计算的方法,如三相电流的计算、三相功率的计算九、自动控制基础1.了解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熟悉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掌握PI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调节方法这只是电工学的一部分基础知识,电工学还涵盖了诸如电力系统、电机原理、电力电子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以上知识点,可以为进一步研究电工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专大一电工基础总结
电工基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电路的基本原理、电磁场理论、电机与变压器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大一电工基础课程的总结:
1.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是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组成的闭合回路,其中电源提供电能,负载消耗电能,中间环节则起到传输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在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电感、电容等是基本的物理量。
2. 电路的分析方法: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指出电压与电流成正比,而电阻则表示了电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此外,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等也是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
3. 交流电路的分析:交流电路是指电流和电压随时间变化的电路。
在交流电路中,需要考虑到相位、频率、有效值、峰值等因素。
此外,交流电路的分析还需要用到阻抗、导纳、相量图等工具。
4. 变压器与电机:变压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电能转换的设备,它可以将一种电压的电能转换为另一种电压的电能。
电机则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设备,其工作原理与发电机类似。
5. 安全用电:在电工实践中,安全用电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如何正确使用电气设备、如何防止触电、如何处理电气火灾等知识,对于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大一电工基础课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需要学生不断深入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精髓。
大一电工电子基础知识点电工电子是电气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大一的电气工程专业学生来说,掌握电工电子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大一电工电子的基础知识点。
一、电路基础1. 电流和电荷: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量,用安培(A)表示。
电荷是电子的基本单位,用库仑(C)表示。
2. 电压和电势:电压是电荷在电场中的能量,用伏特(V)表示。
电势是电压在单位电荷上的能量,用伏特表示。
3. 电阻和电导:电阻是材料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用欧姆(Ω)表示。
电导是材料对电流流动的便利程度,用西门子(S)表示。
4.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阻、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即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V = I * R。
5. 串联和并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而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
二、电子元件1. 电阻器:电阻器是用于控制电流大小的元件,它的单位是欧姆,常用符号为R。
2. 电容器:电容器用于存储电荷和释放电荷,它的单位是法拉,常用符号为C。
3. 电感器:电感器是用于储存电能的元件,它的单位是亨利,常用符号为L。
4. 二极管: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它可以将电流只从一边通向另一边。
5. 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电子器件,用于放大和开关电流。
三、电路分析方法1. 罗尔定律:罗尔定律描述了电压在电路中的分配规律,即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2. 布尔定律:布尔定律描述了电流在电路中的分配规律,即总电流等于分支电流之和。
3. 奥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奥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分析的重要工具,用于求解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四、数字电路基础1. 逻辑门:逻辑门是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组件,用于实现逻辑运算。
2. 布尔代数:布尔代数是描述逻辑运算的代数系统,包括与、或、非等运算。
3. 编码器和解码器:编码器将输入信息转换成二进制码,而解码器则将二进制码转换回输入信息。
4. 多路选择器和译码器:多路选择器用于选择多个输入中的一个输出,而译码器则将二进制码转换成其它形式。
第一章电路基础
⒈电路的组成﹕电源、负载、中间环节.
⒉电路的作用﹕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实现信号的传递和处理.
⒊电流的方向:任选一方向作为某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计算时,若I>0,则电流的实际
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否则,相反.
⒋电压方向:电压的实际方向习惯上规定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即电压. 若U>0,则电
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否则,相反.
⒌关联参考方向:U与I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则U=IR;若参考不一致,
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则U=﹣IR.
⒍电位:电位是度量电路中各点所具有的电位能大小的物理量,它在数值上等于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该点移到参考点所做的功.电路中任意一点之间的电位,就是该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而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等于这两点电位之差,与路径无关.
⒎电位的计算:计算电路中某一点的电位,从该点出发,沿任意路径“走”到参考点,遇到电位降取正,电位升取负;对于R,若走向与电流参考方向一致取IR,相反取﹣IR.累计其代数和就是该点电位,也适用电压,不过从起点往终点“走”.
⒏电功率:当U与I参考方向一致时,若P>0,则电路实际消耗功率P=UI; 若P<0,
则电路提供功率P=﹣UI.
⒐电阻元件:总是消耗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无关,是耗能元件.
电感元件:对于直流相当于短路, U=0,为储能元件. 单位: H (亨[利])
电容元件:相当于开路,有隔直通交的作用. 单位: F (法[拉])
⒑理想电压源的电流取决于外电路,如:稳压器、新的干电池.
理想电流源的端电压取决于外电路,如:恒流器、光电池.
⒒串联电阻上的电压分配与其阻值成正比,阻值大的分压较高.
并联电阻上的电流分配与其阻值成反比,较小的支路分流较多.
⒓电源模型等效应注意: ①是对外电路等效,对内部并不等效; ②两种模型的极性必须一致;③理想电源不能进行等效变换.
⒔电路的基本状态:有载、空载、短路.
负载大小:指负载电流或功率的大小.
开路(空载、断路): R可视为无穷大, I=0,U1=U2, P出= P吸=0.
短路:电源中电流最大,电源中的电流称为短路电流,但对负载输出的电流为0,U1= U2=0, P1= P2
⒕基尔霍夫定律:::::::
任一瞬时,通过电路中任一结点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先设电流的参考方向,依参考方向入正出负)
在电路中任一瞬时,沿任一回路的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先设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和回路绕向)
结点:就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汇合点.
支路:一段含元件的无分支电路.
回路:任意闭合路径. 网孔:最简单的回路.
第二章电路分析方法
⒈支路电流法:是以求支路电流为待求量,利用基尔霍夫两个定律,列出电路方程,从而解出支路电流的方法.
⒉叠加定律:在线性电路中,有多个电源共同作用时,在任一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等于各个电源分别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⒊戴维宁定理:任何线性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变换为一个等效电压源模型,该等效电压源模型的电压等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 等效电压源模型的电阻等于相应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
⒈正弦量的三要素:最大值、角频率、初相位.
⒉相位差﹕两个同频率的正弦量初相角之差称为相位差.
⒊相量﹕用来表示正弦量的复数称为相量.
⒋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电阻电路﹕①通过电阻中的电流与它的端电压是同频率、同相位的两个正弦量.
②电压、电流的有效值(最大值)之间符合欧姆定律.
③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
④瞬时功率p﹕电路中任一瞬时所吸收的功率﹐无实用意义.电阻是耗能元件.
⑤平均功率P﹕通常所说的功率是指一个周期内电路所消耗或吸收功率的平
均值,称为平均功率或有功功率.
电感电路:①通过电感中的电流与它的端电压及电动势都是同频率的正弦量,但有不同的相位.e比i滞后90°,u比i超前90°.
②当电压一定时, ωL越大,电流越小.X L=ωL=2πf L.电感元件具有“阻
高频,通低频”、“阻交通直”的作用.
③电感电路中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有效值﹕U=X L I
④瞬时功率p﹕
⑤平均功率P﹕P=0 . 电感与电源之间存在着能量交换,不消耗能量,是储能元件.
⑥无功功率Q L﹕反应能量交换的速度,单位﹕var(乏尔)
电容电路﹕①通过电容中的电流与它的端电压是同频率的正弦量,i比u超前90°.
②当电压一定时, 越大,电流越小.容抗X C= 电容元件与电
感元件相反,具有“通高频,阻低频”、“通交隔直”.
③
④瞬时功率p=UI 平均功率P=0 电容是一个储能元件.
无功功率Q L=UI=
⑤同一电容对不同频率的电流呈现出不同的容抗.频率越高,容抗越小.电流越大,
无功功率也越大.
⒌RLC串联电路﹕
电抗﹕
欧姆定律相量﹕
Z是一个复数,称为复阻抗.实部是电阻R,虚部是电抗X . Z= |Z | |Z|是复阻抗的模,简称阻抗|Z |= ψ是复阻抗的辐角,简称阻抗角﹕
若ψ〉0,则电压超前电流ψ角﹔若ψ〈0,则电压滞后电流ψ角﹔若ψ=0,则电压与电流同相位.
阻抗三角形﹕
电压与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电压三角形﹕
电路性质﹕若ψ〉0,则电压U比电流I超前ψ角,感性电路. 若ψ〈0,则电压U比电流I滞后ψ角,容性电路. 若ψ=0,则电压U与电流I同相位,电阻性电路,谐振电路.
⒍电路的功率﹕瞬时功率p=
有功功率∶Q=Q L-Qc=﹙U L-U c﹚I=U x I U x=U Q=UI
视在功率S∶电压的有效值与电流的有效值的乘积UI,具有功率的形式,且与功率有相同的量纲,但却不是电路实际消耗的功率.S=UI 单位∶V·A
在一般情况下,规定电气设备使用时的额定电压U N和额定电流I N,则S N=U N I N称电气的设备容量,也就是额定视在功率.
功率三角形﹕Q=UI S=UI P=UI
第四章三相交流电路
⒈三相交流电由超前相到滞后相的轮流顺序称为相序.三相电动势、、依次滞
后120°,其相序为U V W.
在相位上,线电压比相电压超前30°,线电压的有效值用U L表示,相电压的有效值用U P表
示. U L= U P
⒉负载星形联结﹕对称①每相负载电压等于电源电压.
②相电流等于相应的线电流. I相=I线
③各相电流的计算﹕I相=I线=
④中相线电流等于三相线电流之和.
三相负载对称时,中性线电流为0.
对称可采用三线或四线.不对称必须三相四线,而且中线上不能装开关.
⒊负载三角形联结﹕如果单相负载的额定电压等于三相电源的线电压,则必须把负载接
于两根相线之间.用不到电源中性线,只需三相三线制供电.
①每相负载承受电源线电压. U P= U L
②各相电流可按下式计算﹕
③各线电流由两相邻相电流决定﹕
I线= I相,且滞后于相应的相电流30°.
⒋三相负载功率﹕
①有功功率﹕三相负载所吸收的有功功率即平均功率等于各相有功功率之和.
②无功功率﹕三相负载的无功功率等于各相无功功率之和,即
④视在功率﹕三相负载的视在功率由三相负载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决
定.
第六章磁路与变压器
⒈通电线圈产生的磁通主要集中在由铁心构成的闭合路径内,这种磁通集中通过的路径称
为磁路.用于产生磁场的电流称为励磁电流,通过励磁电流的线圈称为励磁线圈.
⒉磁路的主要物理量.P127
⒊磁性材料﹕铁、钢、镍、钴等﹔非磁性材料﹕铜、铝、纸、空气等.
磁性材料的磁性能﹕高导磁性、磁饱和性和磁滞性.
磁性材料的种类﹕软磁材料、硬磁材料、钜磁材料.
⒋功率损耗﹕在交流铁心线圈电路中﹐除了在线圈电阻上有功率损耗外﹐铁心中也会有
功率损耗.线圈上损耗的功率称为铜损耗﹐用﹔铁心中损耗的功率称为铁损耗﹐用﹐铁损耗包括磁滞损耗(减少用软磁材料)和涡流损耗(减少用硅钢片叠成铁心).
⒌变压器的基本结构﹕按铁心和绕组的组合形式﹕心式和壳式.
主要由铁心和绕组组成. 电磁铁﹕线圈、铁心、衔铁.
绕组﹕一次绕组(与电源相连) 、二次绕组(与负载相连).
⒍变压器可以变换电压、电流和阻抗﹕
效率﹕
第七章电动机
⒈三相异步电动机由定子和转子组成.
定子﹕机座、定子铁心、定子绕组和端盖等组成.
转子﹕转子铁心、转子绕组、转轴、风扇等.
⒉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是利用定子绕组中三相交流电流所产生的旋转磁场和转子
绕组内的感应电流互相作用而产生转矩的.P161―P164.
⒊起动﹕直接启动(全压) ﹔减压起动(星形、三角形起动﹔自耦起动﹔软起动) .
⒋调速﹕
可见,可通过改变磁极对数P,电源频率f1和转差率S三种方法实现调速.
⒌反转﹕只要将接在定子绕组上的三根电源线中的任意两根对﹐调改变电动机的相序﹐使
旋转磁场反向即可.
⒍制动﹕机械制动﹕常利用电磁铁制成的电磁抱闸来实现.
电气制动﹕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发电反馈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