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磷肥施用量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47.11 KB
- 文档页数:2
农村科技2014(3)调查时间(日/月)处理株高(厘米)叶片(片)果枝台数(台)蕾数(个)花数(朵)铃(个)21/6138.89.1 5.4---235.88.75.2---6/7157.013.88.211.60.30.3256.813.37.99.80.10.121/7172.314.88.815.00.9 1.8270.214.28.412.00.7 1.45/8172.314.88.8-- 5.3270.214.28.4--4.6表2不同处理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2.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由表3可知:滴施区比对照区棉花单株铃数增加0.88个,单铃重增加0.07克,衣分增加0.7%,绒长近似,增产率达到14.1%。
施用巨康复合微生物肥料,可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提高棉花衣分,明显提高棉花产量。
三、结果与讨论1.棉花施用巨康复合微生物肥料,可明显增加果枝台数及蕾、铃数,单株结铃增加0.88个,单铃重增加0.07克,衣分增加0.7%。
说明在正常施肥的同时,再施用巨康复合微生物肥料,可促进棉花植株生长发育,改善棉株营养水平,促进棉花早结铃、多结铃、增铃重,最终提高产量。
2.棉花施用巨康复合微生物肥,增产效果较对照明显,667米2增产49.3千克,增产率达14.1%,在棉花生产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收稿日期:2014-01-03)氮肥追施量对春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陆东,郭飞(塔城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塔城834700)小麦生长中氮素吸收积累的总趋势是苗期少、中期多、后期又少。
随着小麦增产能力的不断提升,土壤常常不能满足小麦增产部分对营养元素的需求,直接影响小麦氮素代谢生理过程。
但是,如果重施氮素肥料,又会造成麦田群体过大、后期倒伏危险增大,影响产量和品质,氮肥利用率低。
因此,应根据本地施肥水平,找出当地小麦高产过程中追肥施用量对小麦籽粒产量以及各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为指导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12米2,6个处理,3次重复,共18个小区。
河南农业2015年第12期(上)小麦是平顶山市主要粮食作物之规施肥;T3:配方肥1;T4:配方肥2;T5:配方肥3。
氮肥为尿素,磷肥为国产磷酸二铵,钾肥为国产氯化钾,T1处理面积30m²,T2、T3、T4、T5处理面积100m²。
每个小区处理3次重复,共计15个小区。
供试小麦品种为豫麦22,10月14日播种,2012年6月5日收获。
试验田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为玉米,田间管理同当地常规。
各处理具体施肥与种植情况见表2。
(二)测定项目1.小麦成熟后,各小区处理选取1m²长势一致植株,带根取回试验室,测定次生根数量、根干重、株高、穗氮磷钾配施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平顶山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闫红娜T52107575T516.4ab1.93a表4 不同小区处理对小麦生长、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T2T3T4T572b 78a 79a 74b9.3ab 9.9a 9.5ab 9.5ab7 191.0b 7 779.5a 7 333.5b 7 638.0a 36.8ab 38.2ab 37.9ab 39.5a38.6b 40.8a 37.9b 39.4ab38.1b 41.2a 38.3b 38.8b表5 不同小区处理节本增效表现T4T5142.5447270.75849.3383.2566654915.3-60-30-7.50-7.515长及产量构成因素。
量及根干重最低,这与其不施肥有关,数量及根干重较低,这也说明农民常规施肥中氮、磷、钾比例不尽合理。
处理氮、磷、钾比例较好,其小麦次生根数量及根干重最低较高,有利于小麦生长及产质量的形(二)不同小区处理对小麦生长显示,不施肥处理(T1)小麦株高、穗长、穗粒数、亩穗数、千河南农业2015年第12期(上)河南省农村能源环境保护总站 主办笔者根据多年公园管理经验,筛选出几种地被植物混种,观察它们的性状表现,挑选适于管理的组合在多个区域推广使用,来解决公园地被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升公园整体景观,减少管理的工作量,降低管理成本和资源浪费。
不同施磷量和磷肥品种对濮阳市小麦产量的影响作者:***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4年第08期磷素作为作物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促进作用明显。
施用磷肥可提高土壤的供磷能力,提高作物产量。
濮阳市是粮食生产大市,2023年小麦播种面积23.68万hm2,总产量171.9万t。
为探索磷肥对濮阳市小麦产量的影响,掌握磷肥用量和品种对小麦增产的效果,本文研究了不同施磷量和磷肥品种对濮阳地区小麦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指导当地农民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科学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在濮阳市开发区新习镇刘堤口村,试验地远离村庄、道路,田块无明显障碍,地势相对平坦,肥力均一,浇灌、排水方便,前茬种植作物为玉米。
土壤质地为重壤,肥力中等偏上,养分检测结果见表1。
(二)试验材料与设计供试肥料选用尿素、氯化钾作为氮肥和钾肥,处理2和处理5选用磷酸二铵作为磷肥,处理6和处理7选用含有海藻酸的二铵肥料(HG/T 5515—2019)作为磷肥。
微生物肥料选用含解磷菌的颗粒状微生物肥料(GB 20287—2006)。
选用百农207作为小麦供试品种。
试验共设7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30m2,随机区组排列,试验小区间设埂隔开,防止窜水窜肥。
试验四周均设有1m的保护行。
试验用肥量参照当地测土配方施肥推荐量,每个处理的氮、钾肥用量一致,均为每667 m2施纯氮17 kg、氧化钾9 kg,磷肥施用量见表2。
(三)试验方法小麦播种前,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要求,采集0~20 cm混合土样并进行检测;磷、钾肥全部底施,氮肥分次施入,底追比为5:5,底肥在播种时施入,追肥在返青拔节期施入。
微生物肥料每667m2施用5 kg,与其他化肥一同底施。
试验期间做好田间记载以及小麦成熟后的考种测产。
(四)数据处理试验数据使用Excel 进行处理,使用 SPSS软件进行分析,方差分析使用新复极差法。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一)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的影响由表3可知,较无磷处理,施用磷肥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的含量具有促进作用。
小麦生长后期土壤水分含量和氮、磷叶面喷肥对产量和产量组
成的影响的报告,600字
小麦生长后期土壤水分含量和氮、磷叶面喷肥对产量和产量组成的影响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人们对小麦生长后期土壤水分含量和氮、磷叶面喷肥对产量和产量组成的影响日益关注。
在小麦种植技术方面,土壤水分是影响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而氮、磷喷肥是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及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
因此,进行科学有效的氮、磷肥料调控,控制土壤水分含量,对提升小麦产量和产量组成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山西省临汾市为例,进行小麦生长后期土壤水分含量和氮、磷叶面喷肥对产量和产量组成的影响研究。
在该研究中,我们采用了“薄荷8号”小麦施用0、30、60、90、120、150公斤/亩氮磷肥,实施10次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在田间实验中对产量组成、物理性状、活性物质含量等进行了检测和测定。
结果表明,随着肥料量的增加,小麦单株产量和总产量均显著提高,比2015–2016年的平均值分别提高6.3%–11.5%和
7.4%–11.9%。
此外,检测到的单株和总产量组成也显著提高。
小麦株高、叶片数、叶面积等物理性状均随肥料量的增加而提高,但不同肥料量之间差异不大。
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和氮、磷叶面喷肥对小麦产量和产量组成影响很大,在生产实践中,可以根据当地土壤条件,进行科学有效的氮、磷肥料调控,以便提高小麦产量和产量组成。
总之,土壤水分含量和氮、磷叶面喷肥会对小麦产量和产量组成产生影响。
具体的肥料施用量应根据当地土壤情况进行科学调控,分清小麦营养元素的缺乏程度,提高小麦产量及产品组成,进而提高作物的品质和收获。
小麦是世界范围内种植最为广泛的粮食型作物之一,能够满足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全球有1/3以上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根据相关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8亿,人口数量的激增对小麦的需求量也会呈现逐渐增多的态势,为更好地满足这一需求,提高单产、优质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1]。
氮、磷元素在小麦生长发育和品质产量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氮元素是多种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叶绿素和部分激素等生物分子的重要组成成分,作物通过从土壤当中吸收氮元素,经过还原、转化和代谢等各种生理过程,与蛋白质代谢和碳的代谢有效协调,最终完成了植物的整个生命过程。
有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种植过程中,适当提高氮元素的水平,可以显著提高碳素同化能力和氮素的同化能力,促进同化物质能够向籽粒当中进一步转运,提高籽粒中的淀粉及有关酶活,可提高其产量及蛋白水平。
同时,磷也是小麦植株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种主要的营养成分,在小麦植株核酸、脂肪等物质的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磷元素参与到植物的细胞生长和代谢全过程,同时在酶调节和信号传递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小麦产量和品质会随着磷肥的增加而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在一定条件和一定的施肥量的水平下,产量和磷肥的使用量呈现正相关。
但从当前小麦的生产现状来看,由于不规范的使用化学肥料,使得小麦植株出现了徒长,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
现阶段提高小麦单位面积内的产量,减少生态环境污染,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是全世界面临的重要难题,而依靠肥料来提高单产,只是实现粮食增产稳产的重要方法之一。
所以在今后小麦种植过程中,需要对传统的肥料进行进一步的改良和加工,使其性质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更好地被作物所利用,减少化学肥料的过量使用,另一方面应该研发出新型的肥料。
氮肥磷肥增效剂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有效穗,提升成穗率,同时还能够大大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提升小麦的生产质量,节约肥料的应用成本,促进小麦增产增收。
肥料增效剂的有效应用,可以减少土壤当中养分的过量流失,激活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加速农作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并且具有长期协同稳定的作用,将肥料增效剂应用到小麦生产当中,是当前解决传统施肥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发生变化,小麦产量品质难以得到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