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2-10班)(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436.59 KB
- 文档页数:8
北仑中学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2~11班)命题:徐佳敏审题:张含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乙酸的分子球棍模型图:B.甘氨酸的结构简式:H2NCH2COOHC.醛基的结构简式:—COH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2.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MgCl2B.HBrC.N2D.KOH3.下列有机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A.2,4-二甲基丁烷B.2,3,3-三甲基丁烷C.2-乙基戊烷D.2,3-二甲基戊烷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W、Z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晶体熔化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C.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依次递增5.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大量气泡的是A. B. C. D.6.下列措施能加快Fe与0.1mol/L的稀H2SO4反应产生H2的反应速率的是A.增加Fe的用量B.降低温度C.将稀硫酸改为98%的浓硫酸D.滴加少量的CuSO4溶液7.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W2+、b X+、c Y2-、d Z-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X>Z>YB.热稳定性:H2Y>HZC.离子半径:W2+>Y2-D.碱性:XOH>W(OH)2XY Z WT8.已知可逆反应2SO 2+O 2 2SO 3,当生成2 mol SO 3时放出热量为Q ,现将1 mol SO 2和0.5 mol O 2在相同条件下反应生成SO 3,放出的热量为Q 1,则 A.Q 1=21Q B.Q 1<21QC.2Q 1>QD.无法判断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于氢键比范德华力强,所以H 2O 分子比H 2S 分子稳定B.某晶体固态时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该晶体可能是离子晶体或者分子晶体C.硫酸氢钠溶于水过程中,既破坏了离子键又破坏了共价键D.二氧化硅晶体和氢氧化钠中都含有共价键10.向装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对该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钠沉在乙醇的底部 B.钠不熔化成小球 C.钠在乙醇中四处游动 D.钠表面有气体放出 11.对可逆反应N 2+3H 22NH 3,用v (H 2)和v (N 2)分别表示其中的化合反应的速率,用v (NH 3)表示其中分解反应的速率。
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本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10题每小题2分,11-18题每小题3分,共44分)1.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 醛基的电子式:B.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C. 尿素[CO(NH2)2]是一种有机物D.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答案】C【解析】【详解】A. 醛基的化学式为-CHO,电子式为,A错误;B. 乙烯含有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2,B错误;C. 尿素[CO(NH2)2]含有碳元素,是一种有机物,C正确;D. 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D错误;答案选C。
2.在实验室中,下列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A. 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静置,分液B. 乙烷中混有乙烯,通入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C. 硝基苯中混有浓硫酸和浓硝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D. 乙烯中混有CO2和SO2,将其通过盛有NaHCO3溶液的洗气瓶【答案】C【解析】【详解】A. 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生成单质碘,碘能溶于溴苯中,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振荡,静置,分液,A错误;B. 乙烷中混有乙烯,应该用溴水除去乙烯,不能利用H2,因为很难控制氢气的用量,且与氢气的加成反应是可逆反应,B错误;C. 硝基苯中混有浓硫酸和浓硝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酸被中和,然后静置,分液即可,C正确;D. 乙烯中混有CO2和SO2,将其通过盛有NaHCO3溶液的洗气瓶仍然混有二氧化碳,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明确物质的性质差异是解答的关键,注意除杂时既要把杂质全部除去,又不能引入新杂质。
选项B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利用氢气除去乙烯理论上可行,但实际很难操作。
3.下列各组物质中,实验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A. 丙烯和丙烷B. 正戊烷和2—甲基丁烷C. 环己烷和苯D. 乙炔和苯【答案】D【解析】【分析】最简式指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的最简关系式;同系物指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同分异构体指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式的化合物。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1班选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太阳能电池 B.锂离子电池C.太阳能集热器 D.燃气灶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
乙醇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B.乙酸的结构简式:CH3COOHC.醛基的结构简式:—COH D。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3.下列各组物质的相互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
H2、D2和T2互为同位素B. C2H5OH和CH3OCH3互为同系物C。
金刚石、C60、石墨互为同分异构体D。
(CH3)2CHC2H5和CH3CH2CH(CH3)2属于同种物质4.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大量气泡的是A。
B。
C.D。
5。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各种高分子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聚乙烯塑料是天然高分子材料B.聚氯乙烯塑料可包装食品C. 羊毛是合成高分子材料D.硫化橡胶具有更好的强度、韧性6.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糖类物质都有甜味,且都能溶于水B .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单糖,且分子式相同C .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都是(C 6H 10O 5)n ,互为同分异构体D .摄入人体的纤维素在酶的作用下能水解为葡萄糖7.有a 、b 、c 、d 四种金属。
将a 与b 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 为正极。
将a 、d 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 比a 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 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
如果把铜浸入c 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 析出。
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d >a >b >c B .b >a >d >cC .d >b >a >cD .d >a >c >b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乙炔(CH≡CH)所有原子共线B .苯()所有原子共平面C .可用苯来区分乙醇和水D .乙烷所有原子共平面9.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 溶液(其中含有少量酚酞和淀粉)。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Cl 35.5 Fe 5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934年居里夫妇用α粒子(4He)轰击27Al 得到一种自然界不存在的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3015P):2713Al+42He3015P+10n,开创了人造核素的先河。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变化说明原子核在一般的化学反应中也能发生变化B. 该变化同样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 10n是一种电中性粒子D. 对于3015P有: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答案】A【解析】A、轰击前原子核内质子数分别是13、2,轰击后得到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5的核素,既原子核发生变化,但是该过程不是化学变化,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反应过程中总质子数、中子数没有变化,总质量不变,因此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正确不符合题意。
C、n仅含有一个中子,质子数、电子数均为0,呈电中性,C正确不符合题意。
D、30P是15号元素,核内质子数为15 ,核外电子数为15,中子数=30-15=15,所以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D正确不符合题意。
正确答案A。
2.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A. CO2的电子式:B. NH3的结构式为C. CH4的比例模型:D. Clˉ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CO2的电子式为,错误;B.NH3的结构式为,正确;C.CH4的比例模型:,正确;D.Clˉ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故选A。
3.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Li是最活泼金属,F是最活泼非金属B. 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找到做催化剂的材料C. 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6纵行D. 同一周期(第一周期除外)的元素,从左到右由金属逐渐过渡到非金属【答案】D【解析】分析:A、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的活泼性依次增强,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的活泼性增强;B、根据周期表的结构分析;C、Ⅷ族占3个纵行;D、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逐渐增强。
北仑中学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1-7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I 127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玉兔”号月球车用238 94Pu作为热源材料。
下列关于238 94Pu的说法正确的是A.238 94Pu与238 92U互为同位素 B.238 94Pu与239 94Pu互为同素异形体C.238 94Pu与238 92U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 D.238 94Pu与239 94Pu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2.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A.反应物的性质 B.反应物的浓度 C.温度和压强 D.催化剂3.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A.CO2的电子式: B.NH3的结构式为:C.CH4的比例模型: D.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叫取代反应B.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1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为同系物C.从煤焦油中分离出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的过程为化学变化D.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统称为三大合成材料5.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使用的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化石燃料蕴藏的能量来自远古时期生物体所吸收利用的太阳能B.太阳能不能直接转化为电能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等为人类所用D.绿色植物发生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和淀粉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且淀粉是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B.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C.加热、加入甲醛或硫酸铜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D.可以采用多次盐析或渗析的方法来分离、提纯蛋白质7.根据相关的化学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由于水中存在氢键,所以稳定性:H2O>H2SB.由于二氧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二氧化碳的大,所以沸点:SiO2>CO2C.若A2+2D﹣═2A﹣+D2,则氧化性D2>A2D.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离子半径R2﹣>M+8.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应反应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吸热反应一定要加热后才能发生C.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D.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9.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苯、己烷、四氯化碳B.苯、乙醇、四氯化碳C.硝基苯、乙醇、四氯化碳 D.硝基苯、乙醇、乙酸10.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a和b用导线连接时,电流从铁片经导线流向铜片11.有A、B两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是:r(A)<r(B),且A、B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的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B(OH)m是强碱,则A(OH)m一定为强碱B.若H n AO m是强酸,则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C.若B是金属,则A可能是非金属,若B是非金属,则A可能是金属D.常温下,若B元素的氢化物是气体,则A元素的氢化物可能是液体12.在“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A.范德华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 B.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C.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 D.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1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 Cl2、Br2分别与H2反应比较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B 向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氨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2SO4的溶C比较碳、硫的非金属性强弱液的pHD Fe、Cu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比较铁、铜的金属性强弱A.苯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完全,燃烧时冒浓烟B.向2 mL苯中加入1 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静置,可观察到液体分层,上层呈紫红色C.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其二氯取代物有2种结构D.苯和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其褪色原理相同15.碱性锌锰干电池在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Zn + 2MnO2 +2 H2O =Zn(OH)2 + 2MnOOH在此电池放电时,正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A.Zn B.碳棒 C.MnO2 D.MnO2和H2O16.某有机物结构为: CH2=CH—CH2—CH2—COOH,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有①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②能与NaOH溶液反应③能发生加聚反应④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⑤能与乙醇反应A.只有①②③④ B.只有①②⑤ C.只有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17.在一块表面无锈的铁片上滴食盐水,放置一段时间后看到铁片上有铁锈出现。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1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本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10题每小题2分,11-18题每小题3分,共44分)1.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 醛基的电子式:B.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C. 尿素[CO(NH2)2]是一种有机物D.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答案】C【解析】A. 醛基的化学式为-CHO,电子式为,A错误;B. 乙烯含有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2,B错误;C. 尿素[CO(NH2)2]含有碳元素,是一种有机物,C正确;D. 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D错误;答案选C。
2.在实验室中,下列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A. 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静置,分液B. 乙烷中混有乙烯,通入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C. 硝基苯中混有浓硫酸和浓硝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D. 乙烯中混有CO2和SO2,将其通过盛有NaHCO3溶液的洗气瓶【答案】C【解析】A. 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生成单质碘,碘能溶于溴苯中,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振荡,静置,分液,A错误;B. 乙烷中混有乙烯,应该用溴水除去乙烯,不能利用H2,因为很难控制氢气的用量,且与氢气的加成反应是可逆反应,B错误;C. 硝基苯中混有浓硫酸和浓硝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酸被中和,然后静置,分液即可,C正确;D. 乙烯中混有CO2和SO2,将其通过盛有NaHCO3溶液的洗气瓶仍然混有二氧化碳,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D错误;答案选C。
3.下列各组物质中,实验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A. 丙烯和丙烷B. 正戊烷和2—甲基丁烷C. 环己烷和苯D. 乙炔和苯【答案】D【解析】【分析】最简式指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的最简关系式;同系物指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同分异构体指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式的化合物。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2~11班)命题:徐佳敏审题:张含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乙酸的分子球棍模型图:B.甘氨酸的结构简式:H2NCH2COOHC.醛基的结构简式:—COH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2.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MgCl2B.HBrC.N2D.KOH3.下列有机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A.2,4-二甲基丁烷B.2,3,3-三甲基丁烷C.2-乙基戊烷D.2,3-二甲基戊烷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W、Z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晶体熔化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C.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依次递增5.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大量气泡的是A. B. C. D.6.下列措施能加快Fe与0.1mol/L的稀H2SO4反应产生H2的反应速率的是A.增加Fe的用量B.降低温度C.将稀硫酸改为98%的浓硫酸D.滴加少量的CuSO4溶液7.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W2+、b X+、c Y2-、d Z-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X>Z>YB.热稳定性:H2Y>HZ XY Z WTC.离子半径:W 2+>Y 2-D.碱性:XOH >W(OH)28.已知可逆反应2SO 2+O 2 2SO 3,当生成2 mol SO 3时放出热量为Q ,现将1 mol SO 2和0.5 mol O 2在相同条件下反应生成SO 3,放出的热量为Q 1,则 A.Q 1=21Q B.Q 1<21QC.2Q 1>QD.无法判断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于氢键比范德华力强,所以H 2O 分子比H 2S 分子稳定B.某晶体固态时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该晶体可能是离子晶体或者分子晶体C.硫酸氢钠溶于水过程中,既破坏了离子键又破坏了共价键D.二氧化硅晶体和氢氧化钠中都含有共价键10.向装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对该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钠沉在乙醇的底部 B.钠不熔化成小球 C.钠在乙醇中四处游动 D.钠表面有气体放出 11.对可逆反应N 2+3H 22NH 3,用v (H 2)和v (N 2)分别表示其中的化合反应的速率,用v (NH 3)表示其中分解反应的速率。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2~11班)命题:徐佳敏审题:张含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乙酸的分子球棍模型图:B.甘氨酸的结构简式:H2NCH2COOHC.醛基的结构简式:—COH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2.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MgCl2B.HBrC.N2D.KOH3.下列有机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A.2,4-二甲基丁烷B.2,3,3-三甲基丁烷C.2-乙基戊烷D.2,3-二甲基戊烷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W、Z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晶体熔化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C.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依次递增5.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大量气泡的是A. B. C. D.6.下列措施能加快Fe与0.1mol/L的稀H2SO4反应产生H2的反应速率的是A.增加Fe的用量B.降低温度C.将稀硫酸改为98%的浓硫酸D.滴加少量的CuSO4溶液7.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W2+、b X+、c Y2-、d Z-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X>Z>YB.热稳定性:H2Y>HZ XY Z WTC.离子半径:W 2+>Y 2-D.碱性:XOH >W(OH)28.已知可逆反应2SO 2+O 22SO 3,当生成 2 mol SO 3时放出热量为Q ,现将 1 mol SO 2和0.5mol O 2在相同条件下反应生成SO 3,放出的热量为Q 1,则A.Q 1=21QB.Q 1<21QC.2Q 1>QD.无法判断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于氢键比范德华力强,所以H 2O 分子比H 2S 分子稳定B.某晶体固态时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该晶体可能是离子晶体或者分子晶体C.硫酸氢钠溶于水过程中,既破坏了离子键又破坏了共价键D.二氧化硅晶体和氢氧化钠中都含有共价键10.向装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对该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钠沉在乙醇的底部B.钠不熔化成小球C.钠在乙醇中四处游动D.钠表面有气体放出11.对可逆反应N 2+3H 22NH 3,用v(H 2)和v(N 2)分别表示其中的化合反应的速率,用v(NH 3)表示其中分解反应的速率。
北仑中学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试卷(1班用)考生须知:1.本测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案做在试卷上!3.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K:39,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4.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无机材料,如植入生物体内的生物陶瓷材料HAP[化学式为Ca m(PO4)n(OH)2],已被医疗上用于修补人的骨骼和牙组织,HAP的化学式中m等于〔〕A.22n3B.22—n3C.32—2nD.n+15.一种化学冰袋中含有Na2SO4·10H2O(96g)、NH4NO3(50g)、(NH4)2SO4(40g)、NaHSO4(40g)。
将Na2SO4·10H2O 和其它三种盐分别盛于2只塑料袋中,用时使它们混合并用手搓揉就可制冷,制冷效果能维持2h-3h。
以下关于致冷剂原因的猜测肯定错误的是〔〕A.Na2SO4·10H2O脱水是吸热过程B.较长时间致冷是由于Na2SO4·10H2O脱水是较慢的过程C.铵盐在该条件下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吸热过程D.NH4NO3溶于结晶水会吸收热量6.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A.铍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有两性B.砹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C.硫酸锶是难溶于水的固体;D.硒化氢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7.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盖的玻璃瓶中B.氯水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C.液溴保存在橡皮塞的玻璃瓶中D.固态碘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8.元素R的质量数为A,R n-的核外电子数为x,则Wg R n-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A.(A—x+n)mol B.(A—x—n)molC.(A—x+n) W/A mol D.(A—x—n) W/A mol9.重庆市江北区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消防人员采用消防用水与碱液在外围50米处形成两道水幕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水进入了天原化工总厂的下水道,有全面的消毒措施。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F-19;Pb-207。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2分,共30分)1.最新科技报道,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新型的氢粒子,这种粒子是由3个氢原子核(没有中子)和2个电子构成。
对这种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它是氢的一种新的同素异形体B. 它比普通H2分子多一个质子C. 它的组成可用H3表示D. 它是氢元素的一种新的同位素【答案】B【解析】【分析】由这种新粒子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的,其质子数为3,电子数为2的阳离子,以此来解答。
【详解】A.它不是氢的一种新的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是指性质不同的单质,如:白磷和红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等,故A错误;B.普通H2分子有2个质子,而这种新粒子有3个氢原子核,比普通H2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即它比普通H2分子多一个质子,故B正确;C.新型氢微粒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即:+3-2=+1,所以该微粒是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H+3,故C错误;D.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该粒子与H的质子数不同,也不是原子范畴,则不是氢的同位素,故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本题以信息的形式考查原子的构成,明确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结合所学知识来解答,难度不大。
2.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A. 抗氧化剂B. 调味剂C. 着色剂D. 增稠剂【答案】A【解析】【分析】一般来说,食品中常加入抗氧剂、调味剂、着色剂以及增稠剂等,其中加入抗氧化剂可减缓食品的腐蚀,延长保质期,而调味剂、着色剂以及增稠剂与食品的色、态、味有关。
【详解】抗氧化剂减少食品与氧气的接触,延缓氧化的反应速率,A 正确;调味剂是为了增加食品的味道,与速率无关,B 错误;着色剂是为了给食品添加某种颜色,与速率无关,C 错误;增稠剂是改变物质的浓度,与速率无关,D 错误。
北仑中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2-10班学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O 16Na 23S 32Fe 56Cu 64Ba 137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下列物质属于盐类的是A.Na2OB.K2CO3C.HClOD.Mg(OH)2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A.H2B.CO C.CH4D.N23.仪器名称为“锥形瓶”的是A.B.C.D.4.下列物质中,不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是A.氯气B.水C.乙醇D.煤油5.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可作萃取剂的是A.水B.四氯化碳C.酒精D.食醋6.反应2Na+2H2O===2NaOH+H2↑中,氧化剂是A.Na B.H2O C.NaOH D.H27.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NH3·H2O B.NaOH C.NaCl D.CH3CH2OH8.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 .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B.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3CD.MgCl2的电子式为••Cl•••••×Mg•×Cl••••••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H2和2H2互为同素异形体B.CH3Cl和CH2Cl2互为同系物C.C60和C70互为同位素D.C2H6和C3H8均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碘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B .硅酸钠的水溶液可用于建筑行业的黏合剂C .酒精在实验台上着火可用水作灭火剂D .蓝绿藻在阳光作用下可使水分解产生氢气11.五种主族元素X 、Y 、Z 、M 和N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 的原子半径比N 小B .Y 和Z 既可形成Z 2Y ,也可形成Z 2Y 2C .X 2M 的热稳定性比X 2Y 强D .M 和N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12.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A .MnO 2与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 2+4HCl △Mn 2++Cl 2↑+2Cl -+2H 2OB.苯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O 2NO 2O H 浓硫酸60℃C .醋酸的电离方程式:CH 3COOHCH 3COOˉ+H +D .碳酸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23CO+2H 2O =H 2CO 3+2OH ―13.下列操作对应的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苯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说明苯分子中碳碳原子间只存在单键 B .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C .相同质量的烷烃完全燃烧时,甲烷的耗氧量最高 D .乙烯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 2发生加成反应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M NY ZXA.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均属于糖类B.过氧化氢酶是一种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动物脂肪和稀硫酸混合加热,可得到肥皂的主要成分和甘油D.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是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16.下列离子能在pH=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 SO42-、NO3-、K+、H+B. Na+、Cl-、OH-、Fe3+C. Cl-、NO3-、K+、Na+D. Na+、Cl-、SO42-、Mg2+17.一定温度下,将1mol X和2mol Y 加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2Y(g)2Z(g) ,10min后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1.4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0min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mol•L-1•min-1B.10min内容器中的气体密度逐渐减小C.10min内反应放出的热量一定小于a kJD.升高容器温度,反应速率ν(正)、ν(逆)均增大18.氢氧燃料电池构造如图所示。
+O2===2H2O其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多孔金属a作负极B.多孔金属b上,发生还原反应C.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OH−移向a极D.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4e−+4H+===2H2O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OH溶液与氨水,导电能力相同B.室温下,HCl溶液中c(Cl−)与CH3COOH溶液中c(CH3COO−)相等,两溶液的pH相等C.室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Cl溶液与NH4Cl溶液,pH相等D.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硅晶体和二氧化硅晶体中都含有共价键B.冰和干冰熔化时克服的作用力均为分子间作用力C.硫晶体和硫酸钠晶体均属于离子晶体D.氯气和四氯化碳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形成了具有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21.反应N 2(g )+O 2(g )===2NO (g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断开1 mol N 2(g )中化学键需吸收946 kJ 能量, 断开1 mol O 2(g )中化学键需吸收498 kJ 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 2(g )+O 2(g )===2NO (g ) ΔH =-180 kJ ·mol −1B .NO (g )===12N 2(g )+12O 2(g ) ΔH =+90 kJ ·mol −1 C .断开1 mol NO (g )中化学键需吸收632 kJ 能量 D .形成1 mol NO (g )中化学键可释放90 kJ 能量22.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O 2和CO 的混合物共0.5 mol ,其中原子的数目为N AB .1 L 0.5 mol ·L −1的NaOH 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5N AC .6 g 石墨晶体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3N AD .标准状况下,1.12 L C 2H 4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25N A23.某兴趣小组进行碘的提取实验:首先将海带灼烧成灰,用水浸取得到含碘离子的水溶液,再用硫酸酸化、加氯水氧化得到少量碘水,最后以CCl 4为溶剂将碘单质从中提取出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灼烧的目的是为了使海带灰化,除去有机物,以便于碘离子的浸出B .灼烧时用到的仪器是烧杯、酒精灯、玻璃棒C .海带灰浸取液中的碘离子可用淀粉溶液检验D .CCl 4溶剂还可用苯、酒精代替24.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A 、B ,发生如下反应:A(g)+2B(g)3C(g)。
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2 min 内,B 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ˉ1·minˉ1B.2 min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ˉ1C.4 min时,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正、逆反应的速率都为0D.4~6 min内,容器内气体分子的总物质的量不变25.往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随参加反应Cl2物质的量的变化,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浓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n(Cl2)<M mol时,发生的离子反应:2Fe2++Cl2=2Fe3++2Cl―B.当n(Cl2)=M mol时,离子浓度关系:c(Fe3+)︰c(Br-)︰c(Cl-)=1︰2︰2C.当n(Cl2)=2M mol时,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Cl-)>c(Br-)D.当Br―开始被氧化时,通入Cl2的物质的量小于原FeBr2的物质的量26.某试样含有的阳离子为4NH+、Ag+、Ba2+、Cu2+、Fe2+中的若干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注:①CuS为难溶于水的黑色固体;②气体A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A.沉淀A为BaSO4B.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时发生的反应:2Fe2++H2O2+2H+=2Fe3++2H2OC.加入氨水-氯化铵溶液可使Fe3+沉淀完全,而Cu2+不形成沉淀D.试样中一定含4NH+、Ba2+、Cu2+、Fe2+,一定不含Ag+非选择题部分27.(12分)(1)①写出2-甲基丁烷的结构简式:▲②写出小苏打的化学式:▲(2)写出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铁片、铜片链接后浸入稀硫酸形成原电池,正极反应式是▲(4)写出苯和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溴苯的化学方程式▲(5)已知0.25mol 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133.5KJ热量。
写出该反应的燃烧热化学方程式▲28.(10分)摩尔质量为32 g·molˉ1的烃的衍生物A能与金属钠反应,F是由两种均具有芳香气味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相关物质转化关系如下:请回答:(1) C中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2) 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3) D→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石油裂解气和B都能使酸性KMn O4褪色B.可以用碳酸钠溶液洗去C、E和F混合物中的C、EC.相同物质的量的D、E或F充分燃烧时消耗等量的氧气D.有机物C和E都能与金属钠反应29.(8分)为探究某固体化合物X(仅含两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1)X中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_。
(2)黑色化合物高温空气红棕色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检验黄色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2分)Ⅰ.实验室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装置如图所示)。
(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査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填序号)。
①往烧瓶中加入MnO2粉末②加热③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2)写出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
甲同学提出下列具体方案。
请你从下列实验方案中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法▲(填编号)。
a .将Cl -转化为AgCl 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b .与足量NaHCO 3固体反应,将反应后气体直接用碱石灰吸收,测定生成的气体的质量c .与足量锌反应,测量生成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Ⅱ. 为测定某亚硫酸钠样品纯度,研究小组利用如下装置(装置图中夹持仪器已省略)进行实验。
反应完全后,取C 中溶液,加入过量BaCl 2溶液,过滤、 操作① 、干燥、称量,利用所得数据计算样品纯度。
请回答: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装置B 的作用是____▲____。
(3)上述实验测得的样品纯度比实际偏低,为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针对装置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