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人口发展存在的问题
- 格式:pdf
- 大小:2.50 MB
- 文档页数:2
蒙古调研报告范文一、引言蒙古国,位于亚洲东北部,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内陆国家。
蒙古国以其广袤的草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于世。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蒙古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自然资源开发情况以及当地的文化和人民生活状况。
二、经济发展状况蒙古国的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国家的工业基础薄弱,大部分能源和制造业产品需要依赖进口。
其次,蒙古国的土地干旱缺水,限制了农业和农产品的发展。
此外,蒙古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环境问题,如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三、自然资源开发情况蒙古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牧草、矿产、水资源等。
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吸引了许多外资和国际公司的投资。
蒙古国的铜、煤炭和稀土等矿产资源具有世界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品质,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
此外,蒙古国的牧草资源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之一,为蒙古国的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但是,自然资源开发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如土壤水源的被破坏以及空气质量的下降等。
其次,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也可能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退化。
因此,在自然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蒙古国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来规范资源的开发利用。
四、文化和人民生活状况蒙古国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的国家,被誉为“蓝天白云的国度”。
蒙古国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深受牧民的影响。
牧民居住在传统的蒙古包中,以畜牧业为生,过着简单自然的生活。
蒙古国的传统服饰和音乐舞蹈也是其独特的文化象征。
随着经济的发展,蒙古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
首都乌兰巴托是蒙古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乌兰巴托的城市建设和现代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口和投资。
然而,蒙古国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
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不足是蒙古国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供给非常有限,很多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许多居民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内蒙古人口形势分析及建议内蒙古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省份,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使其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内蒙古的人口形势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并更好地促进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必要对内蒙古的人口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内蒙古人口概况截至2020年底,内蒙古的常住人口总量为2505.44万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其中蒙古族是主要的少数民族。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内蒙古的人口呈现出以下特点:1. 总体增长缓慢:与其他省份相比,内蒙古的人口增长速度较慢,人口总量增长主要依赖于自然增长,而不是外来人口的流入。
这也意味着内蒙古的人口结构相对稳定,但同时也面临着老龄化的趋势。
2. 地域分布不均:内蒙古是一个地域辽阔的省份,但人口分布不均,大部分人口聚集在呼和浩特、包头等少数城市,而草原和边远地区的人口密度较低。
3. 少数民族比例较高:内蒙古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较高,在人口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密度较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二、内蒙古人口形势分析1. 人口老龄化问题:随着生育水平的降低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内蒙古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将对社会养老保障、医疗卫生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 少数民族人口保护和发展:内蒙古的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高,如何保护和发展好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成为内蒙古人口发展的一大挑战。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
3. 城乡发展不平衡:内蒙古的城乡差距明显,城市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水平高,而农村地区人口密度低,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
这种不平衡的发展状况对内蒙古的整体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1. 加强人口政策研究:针对内蒙古的人口形势,有必要加强人口政策研究和规划,制定出符合内蒙古实际情况的人口政策,以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和结构调整。
蒙古国的迷失之路,盲目西化,如何从草原变成了贫民窟?如果提到蒙古你会想到什么,是套马的汉子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奔驰,还是在湛蓝的天空下碧绿的草原上点缀着静静的湖水。
不管是怎样的印象都没有错,不过想要看到这样的景象一定是在中国境内的内蒙古。
而在历史上被称为外蒙古,如今成为独立国家的蒙古国确实一片戈壁荒漠,除了首都乌兰巴托是一个看似现代化的城市,在蒙古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草原正在逐渐退化,蒙古国也与印象中那个草原上的国度相差甚远。
其实在清朝时期蒙古国就属于我国领土,后来在民国的混乱局势下选择了脱离我国,并且受到北方苏联的影响,走上了苏联式的路线。
不仅在经济政治上完全效仿苏联,就连文字都抛弃了,选择使用俄罗斯的西里尔文字拼写蒙古语。
而如今的蒙古国人与我国的内蒙古居民,在边境经贸交往时,往往是互相听得懂语言却无法通过书面文字交流,因为我国的蒙古族仍然使用的是传统蒙古文字,自然对蒙古族的文化传统保留的也更完善。
而蒙古国因为抛弃蒙古文化,更像是一个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经济上采用计划经济奉行平均主义,外交上与外界相对隔绝,主要是和苏联保持紧密的连接,甚至城市建设都是苏式建筑。
不过由于蒙古国人口并不多,如今也只有300万人左右,而首都乌兰巴托就有近150万人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一半,而且蒙古国境内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加上发展畜牧业。
所以在苏联时期经济能够维持平稳,普通居民生活不说非常优越起码能够维持温饱朝上的水平。
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蒙古国迅速从苏化走上了西化的道路,首都城市建设也越来越现代化,但是贫富差距也更加严峻,全国只有0.8%的人口是富人,其余的普通民众都生活在比较困苦的状态下,而这一切便是从蒙古国选择盲目西化开始的。
蒙古国在苏联解体后,盲目选择西化之路造成巨大贫富差距,究竟暗藏怎样的深层原因?虽然在苏联时期蒙古国不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但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在苏联的经济体系之下,蒙古国只需要安心的发展畜牧业和提供矿产原料即可,不仅经济稳定能够得到保障,而且还能受到苏联的援助。
内蒙古人口形势分析及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中北部,是我国少数民族较多的自治区之一,也是人口分布不均衡的地区之一。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2500万人,其中汉族占比占到了70%,蒙古族、回族、满族等少数民族占比较高。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内蒙古人口结构出现了诸多变化,其中老龄化和城乡人口差距逐渐显现,人口流动导致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快速推进。
由于内蒙古自治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口结构,现有的人口管理政策已经难以完全满足人口变化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口管理政策的研究和完善,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人口结构的合理调整与优化。
本文旨在通过对内蒙古人口形势的深入分析,探讨其人口现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的管理政策和建议,为内蒙古自治区人口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2 问题提出内蒙古人口形势分析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总量的增长速度缓慢,人口结构不合理,城乡人口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等方面。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给人口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需要对内蒙古人口形势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人口变化的趋势,找出影响人口变化的因素,研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人口管理政策,为内蒙古地区的人口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支持。
【200字】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内蒙古人口形势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探讨影响内蒙古人口变化的因素,评估现行人口管理政策的有效性,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为内蒙古的人口发展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人口数据的详细统计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内蒙古的人口结构、规模和分布情况,为制定未来的人口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人口变化趋势的分析,可以预测未来的人口发展方向,及时调整政策措施,促进内蒙古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内蒙古人口管理政策的实施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人口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蒙古国人口为什么那么少这些原因你别不相信,看完只觉事实惊人!蒙古国人口为什么那么少?这些原因你别不相信,看完只觉事实惊人蒙古地区在历史上就是频发动乱之地,小编就带你了解了解。
汉朝之前,蒙古属于匈奴人的领地。
匈奴人被汉朝打败驱走后,尤其是到了南北朝五胡乱华时期,这里被鲜卑、柔然、回纥等少数民族轮流统治,更是战乱连绵。
到乐唐朝,蒙古才纳入中国的版图。
到了元朝是蒙古人最辉煌的时刻。
再来到清朝,看似满蒙一家亲,但是清朝统治者却控制着蒙古人口的整张,以防蒙古政变。
蒙古高原本就属于自然环境恶略,历史上的人口本来就少。
而游牧民族虽说有几十万骑兵,但是那是因为古代游牧民族几乎全民皆兵。
由此可见蒙古人口本来就不多。
再加上清朝有意控制蒙古人口的增长,这样一来蒙古人就更少了。
清朝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无非就是利用喇嘛教的影响,当时贫苦民众没有出路,只能把孩子送到寺庙去,这样蒙古人的生育率就大大地下降了。
还有同化因素的影响。
众所周知,原本不多的蒙古人在成吉思汗成功征服世界之后却不得不面对分散以管理这样一个巨大帝国的困境,为了管理的需要他们不得不远离本土和远离群体,这使他们不得不在历史的演讲中被无情地同化掉。
据统计:具有成吉思汗基因的阿拉伯人就有1600万之多,从这些数据就可以看出蒙古人失落的程度了。
就算是蒙古人没有远行,留在了本土,那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因为蒙古国地缘格局恶略:处于中、俄两个邻国之间,既不滨海,有不与中俄之外的其他国家接壤,天然缺乏对外交流通道。
北部紧邻高寒的西伯利亚,而蒙古高原上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草场基本分布在中国境内的内蒙古地区,蒙古国主要以沙漠戈壁地形为主。
恶略的自然条件使其长期保持着较为原始的游牧经济,游牧经济无论是相对工业文明或是农业文明都是相对脆弱的经济模式,一场天灾就可能导致部族人口大量减少。
最后,蒙古国现在已经有一半人口生活在首都乌兰巴托,现在的乌兰巴托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再加上蒙古人特有的饮食习惯,导致人均寿命不长,最新的统计结果是平均年龄不足70岁,女性达到了75岁,但男性只有不到65岁。
蒙古生活水平
蒙古是一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国家,位于亚洲东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
独特的文化传统。
然而,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蒙古的生活水平却相对较低。
首先,蒙古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主要依赖于农业和畜牧业。
由于气候条件恶劣,农业生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导致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低。
同时,蒙古的畜牧业虽然发达,但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和资源浪费严重,导致畜牧业从业者的收入也相对较低。
其次,蒙古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虽然蒙古政府一直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由于国土辽阔和地理条件复杂,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导致人们的生活水平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再者,教育和医疗水平也是蒙古生活水平较低的原因之一。
由于资源匮乏和人
口分布不均,蒙古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无法满足全国人民的需求,导致教育和医疗水平相对较低。
然而,尽管蒙古的生活水平较低,但蒙古人民却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坚韧的品质。
他们依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推动,相信蒙古的生活水平也会逐渐提高,人民的生
活质量也会得到改善。
愿蒙古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内蒙古人口形势分析及建议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的北部,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地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内蒙古的人口形势也在发生变化。
本文将对内蒙古的人口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内蒙古人口的基本情况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的总人口为2520万人,是中国人口第23大省级行政区,人口规模居全国自治区(省)之首。
汉族人口占比为79.83%,蒙古族人口占比为17%,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比为3.17%。
人口分布上,内蒙古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的人口规模较大,而一些边远的牧区地区人口相对较少。
二、内蒙古人口形势分析1. 人口结构老龄化严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内蒙古的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同时医疗条件也得到了改善,导致人口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根据数据显示,内蒙古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10%,属于老龄化严重地区。
2. 城乡人口差距明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内蒙古的城市人口规模不断壮大,而农村人口则逐渐减少。
城乡人口差距明显,城市人口的增长率远高于农村人口。
这种城乡人口差距也导致了一些问题,比如城市人口过密,而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导致了农业生产力的下降。
3. 少数民族人口保护问题:内蒙古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蒙古族是主要的少数民族。
保护少数民族人口,保护他们的语言、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是内蒙古人口形势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的民族村落逐渐消失,少数民族人口向城市聚集也带来了一些文化传承的问题。
三、内蒙古人口发展的建议1. 加强老龄化社会建设:针对人口老龄化的严重问题,内蒙古可以加大老年人健康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老年人的医疗保障水平。
还可推动建立完善的老年人护理服务体系,解决养老服务供不应求的问题,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2. 促进城乡人口平衡发展:为了平衡城乡人口发展,内蒙古可以在农村地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留守老人和儿童的生活保障,稳定农村人口。
蒙古国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近年来,蒙古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一定的萎缩趋势,以致于许多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都提出了不同的对策建议,以帮助蒙古国实现持续健康的经济发展。
本文将就蒙古国经济发展的当前形势和未来前景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蒙古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蒙古国经济一直在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10%。
然而由于国家经济过度依赖精煤出口,外部环境压力以及国内政策不当等原因,蒙古国经济遭遇了严重的衰退,并面临着面临诸多的经济挑战和难题。
目前,蒙古国的经济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外部环境严峻:蒙古国缺乏自然资源,国家经济高度依赖着外部市场。
在当今国际经济环境下,全球经济形势、贸易壁垒和汇率波动等因素都对蒙古国的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 内部政策不当:政府的不稳定性和对外投资的过度冲动,导致了政策上的不稳定性与风险。
同时,营商环境和政府治理能力不足也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3. 土地资源低效利用:土地资源是蒙古国的主要资源之一,可开发利用空间巨大。
然而,国家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直都比较困难,大量土地被浪费和滥用。
同时,存在的环境问题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4. 高失业率和贫困率:在经济下滑的情况下,蒙古国城市的失业率增加和贫困化的程度不断加剧,这给全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二、对策建议针对蒙古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的对策建议:1. 推进经济转型:针对当前的精煤依赖,国家应加大工业和制造业的投入。
与此同时,合理选择发展目标,经过市场的整体分析以及对资源的再筛选,调整出口结构,发展具有优势的出口产品。
2. 推动国际合作:蒙古国在国际合作方面应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技术交流。
同时,如何利用新技术和战略合作,加速市场和人才的开拓和使用,推动国际化合作,扩宽投资领域是未来发展的愿望。
3. 认真管理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生产的可持续性。
学术园地现代农业2017年2期
蒙古国人口发展存在的问题
奥登其木格刘海峰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人口数量及其变动是最基本的人口现象,人口数 量的多少、规模太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M济发 展,直接关系到资源消耗程度和环境保护状况;在一 个国家中,人口是消费主体,在一定条件下人口数駕: 的增加可以拉动消费、扩大内需,进一步推动经济社 会的发展9対于蒙古国本身来讲,人口发展面临的另 一个问题是人口分布不均,从1990年以来太量人0持续地从农村向城市迁移,某些行业也存在着性别歧 视的现象,本章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蒙古国人 口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_、人口规模小而且增长缓慢
蒙古面积156.65万平方公里,但人U稀少,2〇10学总人口仅有2乃.46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 每平方公里1.7人,人口规模小是制约蒙古社会经 济发展的重要P素之一。
近年来蒙古人口增长速度放 缓,2010年总和生育率下降到2.4;年均人口増长率 已经降至1.4%。
蒙古经济总量较小,财力有限,交通、医疗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较为落后P比如,蒙古的公共医疗设施落后,低收人群体和偏 远地区的群众得不到应有的医疗服务,即使是乌S巴托的医疗水平也比较低,很多富裕的人到中国、韩国 等国外就医。
再比如,首都乌兰巴托是蒙古最大的城 市,人口超过124万人,但街道、上下水、煤气等基础
三、为降低辍学率,做好控綴,根据学生綴学原因的分析,制定如下措施
1-社会层.面
建议国家和省市出台相关制度,强化中职生毕业 证的用处,出台法律规定,将中职毕业证书作为应聘a:作岗位的首要必备条件。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学习 技能就业的社会氛围^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对 职业教育的宣传,让职业教育的思想深人人心,让职 业教育不再受到人们的歧视。
2.学校层面
加强学生的管理,对学生的管理要严爱有度,既 要用纪.律约束学生,又要用爱心关爱学生。
进一步完 善课程设置,学校要不断地更新课程内容,让老师到 企业实习,取得本专业所需课程内容的一手资料,适 时的调整教学内容,让它能跟紧企业的需求。
要不断 比老师学习,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适当的改变设施较差。
蒙古国2000~2015年人口增长比例
年份人口::的.增长(《:)
20000.89
20010.92
20020.97
20031.04
20041.11
20051.18
20061.26
20071.33
2008 1.41
20091.5
20101.6
20111.69
20121.77
20131.79
20141.75
20151.67
二、人口消费能力不足
从2002年以来,蒙古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贫富差距迅速扩大,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兰分之一左
教学方法,让学生乐学。
要让班圭任老师不断地学习、交流,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学校可以通过班主任或 任课教师加强和家长的交流沟通。
学校要经常开展丰 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他们,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 他们觉得学习生活很充实。
最后加大力度来满足学生 的就业.。
3、.家庭最面
要求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经常的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介绍学生在学校的表现,采用多表扬少批评 的方法,争取家长对孩子的认可^适时召开家长会、家 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到学校看看孩子的变化,让他们 加深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总之,控制农村中职生親学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 巨的任务,必须引起我们的髙度童视,它需要社会、学 校、家庭密切配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108 •
现代农业2017年2期学术园地
..右:。
根据《Human—D evelcvpineiit Report 2010/2013》,2010年,占蒙古人a10%的最贫西人口的消费支出 占全部消费支进的3.0%,10%最富裕人口的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24.6%,Q M:系数为32.8。
2011 年蒙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为0.75,在世界排名为第110位;,蒙古人类贫菌指数(Human Poverty Index,HPI)为 16.3:%,在全球108个发展中國家中排在第38位,有10.8%的人H 每天收人低于1美元的日均收人水平,有44.6%的人 '口每天收人低+2美元^可见,蒙古经济发展不平衡、收人義鉅扩大等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同时,严重的收 人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蒙古国的整体消费能力不 足,虽然国家通过一系列的鼓励政策,依旧不能保障 蒙古国全民消费能力的进一步扩大。
三、人口分布不平衡
蒙古国人口以喀尔喀蒙古族为]其中喀尔喀蒙古族的数最占_个蒙古国人口总数的80镇篆右,此 外在蒙古国内还有诸如哈萨克族、杜尔伯特、巴雅特、布里亚特等15个少数民族^根据世界银行2016年发 布的数据显示,蒙古掘人口密度依旧非常低,仅为0.53平方公里,旦蒙古国人口的城乡分布很不均衡。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大量人口持续地从农村向 城市迁移,人口主要集中在首都鸟3巴托、达尔汗和 额尔登特等几个城市,乌a巴托市人R已经超1〇〇 万。
2000年,蒙古全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2 人,而乌兰巴托市人《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61.7人,达尔竿为25. 4人^全:国就有8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 城市,而县城人口数最多在1000人以下从蒙古H 各省人口分布状况来看,2013年蒙古国人口数量最多的依旧是乌兰巴托市,达到130万人;人口数量超 过10万人的仅有四个省,介千11万~15万人之间。
而到了,西部的戈壁地区如苏木贝尔省份,.属于蒙古 国人口最少的省份,人口数量仅为1.58万人。
以乌農 巴托市为例,由于大量牧民迁移到城市郊区,在市郊 形成大片的居民区,使城市供水、下水、垃圾清理等基 础设施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城市空气和环境受到严 重污染。
当前,蒙古国国内人口分布的不平衡现象依旧_
常严重4这主要归因于从1989年之后蒙古国实行的 城镇化建设有关,当时为了进一步扩大城市建筑规 模,蒙古国开展了大量的人口迁移运动,很多居住在 偏远地区或者城乡结合部位的居民都开始进驻到城市中,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蒙古国的城镇化建 设,但是由于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超过了社会公共 服务所能保证和服务的范围,由此也给蒙古国带来g 大的挑战,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政府对人P稀少地区的开发和投资力度
四、 部分行业存在性别歧视
蒙古国经济开始改革的起步较晚,从上世纪90 年代后期才真正开始步人经济复苏且较快增长的行列。
但蒙古国的经济主要以畜牧业和矿产资源的开采 为貪,受2007-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_内的 经挤增长速度出现较大下滑,大.象_I.资波动较大。
.根据蒙古貢统计局所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蒙古国J:资 标准趋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尤其是对于女性就业人员,受传统思想、教育程度、工作性质等因素的影响,一直低于同祥环境下男性的工资水乎。
五、 就业领域的性别差异
蒙古在男性和女性的就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现象:女人想要获得一个工作,要比男人难很多,很多i作岗位直接会表示只要男性。
如果公司的效益 不好需■要下岗,那么很多公_都是先选择让女性负i
下岗,很少解聘勇性员很多企业的老板不愿意招聘到3经结婚了或者已经有孩子的女性员I,因为结 婚意味着要生孩子,而有了孩子就会牵扯很多精力去 照顾,所以他们宁可错失很多优秀的女性员工也不愿 意增加企业的成本和风险。
很多公司培训时候也是更 多的侧童于男员工,木重视对于女風工的培训s另外,蒙古国的第基产业发展滞后,局限了女性就业发展。
女性本身的条件和心理对女性的就业也有不好的影响,一方面因为结婚、生子的原因不能继续追寻S己 的事业梦,而受到了阻断,另外当女性随着年龄的増加,将会很难将多的心思用在工作上,势必要分散给 家庭和孩子,所以也不利于女性的再就业。
六、 市场化中的性别不平等
现阶段的蒙古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在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都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正經历着 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的社会结构向现 代化社会的转变_^这种状况对于男女平等的推进有輦 大影响。
在市场经'济下,斑该是市杨在自功的调节、完 善经济发展s当然,这也包括推进男女平等《可是在其 初期,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存在市场失灵的缺陷。
在 此,这种市场失灵就是指市场没有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以促进男女的平等。
传统的性别歧视观念和现代文化 的冲击与纠缠又导致了文化的失调D现实生活超前于 思想理论使得男女平等的实现面临新的困难。
它是基 于蒙古茵国情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蒙古掘市场经济的 起步阶段离不开政府的调控,如此才能有利于经济的 发展,从而有助于男女平等的推进。
蒙古国女性自身 的努力也更为重要多方面力量的结合才能离男:女趋 于平等的目标更接近。
•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