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软条款的风险及防范
- 格式:pdf
- 大小:125.21 KB
- 文档页数:1
178浅析国际建设工程中信用证软条款及风险防范张兰作者简介:张兰(1989-),女,河北邢台人,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2019级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61)摘要:信用证在国际建设工程中的应用,为工程各方开展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
但是基于工程自身特殊性,信用证软条款的出现削弱了信用证原本的支付功能,给承包商带来利益损害风险。
基于目前各方对信用证软条款的效力都持容忍态度,承包商应努力提升自身信用证业务能力,通过各种角度识别并防范信用证软条款。
关键词:国际建设工程;信用证软条款;风险防范信用证的出现给国际贸易支付带来前所未有的安全与便捷。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及“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走出国门的建设工程企业也逐渐选择信用证作为工程款的结算方式。
但是信用证软条款的出现,可能会给承包商带来权益安全威胁,需及时识别并做出预防,以此来降低潜在危险。
一、国际建设工程中信用证应用优势信用证的核心内容是银行依照买方的请求、开给卖方的一种由银行保证承担支付货款的书面凭证,其特征主要包括:独立于基础合同、属于单据交易[1]。
正是由于信用证这种能够脱离买卖双方商业信用、仅依靠银行单据审核的独立性,使得国际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增加了可控性与灵活性。
(一)信用证促使工程合同按期履行国际建设工程通常都是水电、交通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承包商为了推进工程,一般都是垫资施工,一旦工程款不能按期到位,会造成工程停工等危险。
业主选择信用证支付可以避免一定的工程款超期风险。
此外,建设材料与设备也都需要大量资金才能保证供应商的正常生产,信用证支付能够减轻供应商后顾之忧[2]。
(二)信用证能避免物资采购风险通常情况下,工程材料费占合同总金额的45% 65%,工程设备费占15% 40%[3]。
对于国际工程总承包模式来说,承包商只有严格控制好材料、设备采购价格,才能确保利润。
承包商可以在材料价格在可控范围内的时候,通过信用证采购,约定分批运输,这样即使材料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不会对工程造价造成较大影响。
信用证软条款及其风险防范探析论文信用证软条款是指信用证中对货物数量、品质、交付期限、运输方式和费用等方面进行灵活约定的条款。
与传统的信用证相比,软条款具有更加灵活的特点,可以适应不同的交易需求和市场变化。
然而,信用证软条款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首先,信用证软条款的风险在于可能给出口商带来利益损失。
软条款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有时可以将退货、更改交货期限等权力交给进口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进口商滥用这些权力,可能导致出口商面临订单取消或价格调整等风险。
因此,出口商在签署信用证软条款时应谨慎考虑,并与进口商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确保自身利益不被损害。
其次,信用证软条款可能给进口商带来付款风险。
软条款通常允许进口商在交货之前根据实际需要更改货物数量或品质要求。
然而,如果进口商滥用这些权力,可能导致付款延迟或拒绝付款,给出口商带来经济损失。
因此,出口商需要在信用证中明确约定付款期限和条件,以确保自身的权益不受损。
最后,信用证软条款可能导致操作风险的增加。
由于软条款对交货方式和时间等方面进行了灵活约定,这意味着出口商需要与物流公司、货运代理和承运人等多个环节进行沟通和协调。
如果这些环节出现问题或延误,可能导致交货延迟或货物损坏等风险。
因此,出口商需要加强对物流和运输过程的监控,确保货物按时到达目的地,并采取适当的保险措施,以减少操作风险。
为了有效防范信用证软条款带来的风险,出口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出口商应在签署信用证前对进口商进行信用调查,评估其信用状况和支付能力,避免与不良信用的进口商进行交易。
其次,出口商应在信用证中明确约定付款期限和条件,确保交易资金的及时到账,并要求进口商提供必要的担保措施,如银行保函或保证金等。
再次,出口商应与物流公司和货运代理等合作伙伴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加强监控,确保货物按时到达目的地,并及时采取保险措施,以规避操作风险。
总之,信用证软条款在一定程度上为双方提供了交易的灵活性,适应了市场变化和交易需求。
论信用证中的软条款及自我防范措施摘要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的信用支付工具,目前已经被各国银行和绝大多数商人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普遍使用。
通过信用证结算可以有效地消除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买卖双方对彼此信用的不信任感,支持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但信用证的独立抽象属性以及相关立法的不完善,使得信用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其中“软条款”问题尤为典型。
关键词信用证软条款风险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1 信用证软条款的概念所谓信用证软条款,是指不可撤销信用证中规定有信用证附条件生效的条款,或者规定要求信用证受益人提交某些难以取得的单证,使受益人处于不利和被动地位,导致受益人履约和结汇存在风险隐患的条款。
含有软条款的信用证,又称“软条款信用证”。
2信用证软条款的类型2.1在信用证生效环节上制造障碍的软条款(1)信用证含有暂时不生效、须经再次通知后才生效的软条款。
按照正常情况,受益人收到的信用证应当是已生效的信用证。
但是,有一类信用证软条款却规定开来的信用证暂不生效,待到货样经开证申请人确认后再通知生效,或待进口许可证签发后再通知生效,或由开证行签发通知后生效。
这样,开证申请人或开证行、通知行完全掌握了信用证生效的主动权。
(2)信用证中含有附条件生效软条款。
有的信用证中规定待特定条件满足以后信用证再生效,这种特定条件通常是由买方加以控制,如规定必须取得进口国政府批准证书或经外汇管理局核准。
对于含有这种软条款的信用证,受益人的利益很难保障。
(3)信用证中的条款不完整,但约定有以后再进行修改的软条款。
如有的信用证中规定,航运公司、船名、起运港、目的港或验货人、装船日期等,由买方另行通知开证行,开证行再以修改书的形式通知受益人。
2.2在信用证的单证获得上制造障碍的软条款(1)信用证规定,必须由开证申请人或其指定人验货并签署质量检验合格证书或者货物收据。
一般信用证均规定以卖方所在国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证书作为议付单据。
信用证的风险及防范措施1. 信用证是什么?信用证,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其实就是一种支付工具,常用于国际贸易。
简单来说,信用证是银行给买卖双方的一个保证:买家通过银行向卖家提供一定金额的保证,卖家只要按照约定交货,银行就会付款。
这就像是在打麻将时,有人给你撑腰,你敢放开手脚,哈哈!但,虽然听起来很不错,可这背后却藏着不少风险。
2. 信用证的风险2.1 风险一:买家违约首先,买家的违约是个大问题。
想象一下,你辛辛苦苦做了货,结果买家一声不吭,直接跑路了,简直让人心痛不已。
这种情况虽然银行会介入,但你心里的那份失落和焦虑可不是金钱能弥补的。
毕竟,信任建立得不易,轻轻松松就给推翻了,真是让人心累。
2.2 风险二:卖家不按约然后就是卖家不按约。
这情况同样让人抓狂。
你准备了货物,结果卖家一忙,搞错了规格、数量,甚至干脆给你送了个空箱子。
那时候你就像是掉进了一个黑洞,想要追究责任却发现自己根本无从下手。
哎,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在做生意时,要认真审核每一个细节,不然可就得为一时的疏忽付出惨痛的代价。
2.3 风险三:银行信用风险还有一种风险,就是银行的信用风险。
虽然大多数银行都还算靠谱,但总有些小银行可能会出现问题。
万一哪天银行跑路了,你的货和钱就成了泡影,想想就让人毛骨悚然。
所以啊,在选择银行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别选了个“小霸王”给自己添麻烦。
3. 如何防范这些风险?3.1 签订合同防范这些风险,首先得从签订合同开始。
在合同中,要把所有细节都写得清清楚楚,不留死角。
这就像买房子时,房产证上得有你名字,买卖合同上同样得清楚明确,谁的责任、义务,一目了然。
这样一来,如果出问题,至少能有个底儿,心里也踏实。
3.2 选择可信赖的伙伴再者,选择合作伙伴时可得谨慎点。
就像交朋友一样,别光看表面,得多花点时间了解对方。
可以通过多方渠道查查对方的背景,听听圈子里的人怎么说。
交朋友讲究的是“以诚相待”,做生意更是如此,大家都有了信任,合作才会顺利,生意也能做得风生水起。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风险及防范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国际贸易日益频繁,而信用证作为一种重要的支付方式,在促进贸易往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
了解并防范这些风险对于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和个人来说至关重要。
一、信用证的基本概念与特点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简称 L/C)是指银行根据进口商(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开给出口商(受益人)的一种保证在一定条件下支付货款的书面凭证。
其特点主要包括:1、银行信用:信用证是银行对出口商的付款承诺,而非进口商的直接信用。
2、独立性:信用证一经开出,就成为独立于贸易合同的自足文件。
3、单据交易:银行只根据符合信用证要求的单据付款,而不管货物的实际情况。
二、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风险(一)开证行风险开证行的信誉和实力直接影响到信用证的支付保障。
如果开证行所在国家或地区经济不稳定、政治动荡,或者开证行本身经营不善、信誉不佳,可能导致无法按时付款或拒绝付款。
(二)信用证条款风险1、“软条款”风险:一些信用证中可能存在隐蔽的“软条款”,这些条款使得受益人在履行合同、提交单据时处于被动地位,给进口商提供了拒付或压价的机会。
例如,要求受益人提交无法获得的单据、规定某些条件需由进口商确认等。
2、条款模糊不清:信用证中的某些条款表述不明确、不完整,容易引起理解上的分歧和争议,导致付款延误或拒付。
(三)单据风险1、单据不符:出口商提交的单据如果与信用证的要求存在任何不符点,即使是细微的差异,都可能被银行拒付。
2、伪造单据:不法分子可能伪造或篡改信用证相关单据,以骗取货款。
(四)贸易欺诈风险1、进口商欺诈:进口商可能与开证行勾结,故意设置陷阱条款或提供虚假的信用证,骗取出口商的货物而不付款。
2、出口商欺诈:出口商可能提供虚假的货物或单据,以获取不当利益。
(五)汇率和利率风险在信用证结算过程中,由于结算时间较长,汇率和利率的波动可能导致收付款的实际价值发生变化,给一方带来损失。
信用证软条款分析及防范措施信用证的概念与种类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简称L/C),是指银行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买卖双方的要求,发给受益人或其指定的银行一种为买卖交易支付货款或承诺支付货款的法律文件。
信用证可以分为进口信用证和出口信用证,其中进口信用证是进入我国的货物所开立的信用证,而出口信用证则是我国出口商品所开立的信用证。
信用证的软条款在信用证的基础上,有些信用证会添加一些额外的条件,这些条件被称为信用证的软条款。
软条款通常不会在信用证正本中出现,只会在附加文件中列出。
由于软条款的存在,使得信用证的使用变得更加具有风险。
常见的信用证软条款包括对单据的提单期限、单据的形式和内容、只接受指定银行、原产地证明等等。
这些软条款如果不加注意,就会给采购商造成很大的麻烦和损失。
因此,了解信用证软条款的含义和影响,对采购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信用证软条款的防范措施1.提前准备在接受信用证之前,采购商应该对软条款进行一些调查和分析,以免因为软条款的存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可以尝试联系证发行银行或者受益人,确定软条款的意义和影响。
在处理信用证时,采购商应该严格遵守信用证的规定,避免给自己带来麻烦。
2.合理谈判在谈判时,采购商应尽可能地避免一些过于苛刻的软条款,特别是一些超出市场常态的要求。
在接受信用证时,采购商也应该尽力让信用证中的软条款符合双方的利益。
3.密切关注在整个采购过程中,采购商需要密切关注信用证的执行情况。
如果发现有违约行为,采购商需要及时采取行动,保护自己的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采购商需要先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信用证文件中的规定。
总结信用证软条款在采购过程中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采购商需要对其进行注意和理解。
了解软条款的内容和影响,可以帮助采购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
对于那些有违约行为的供应商,采购商需要及时采取行动,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护。
银行信用证的风险与防范措施一、信用证不符点风险不符点是信用证支付中最常见的风险。
“不符点”指买家开出信用证后,卖家没有按照信用证的要求提交单据,一旦卖方的单证跟L/C上有不相符合的地方,即便一个字母或一个标点符号与信用证不相符合,都记为一处不符点。
一旦存在不符点,信用证的银行信用就不复存在,进而转变成客户的商业信用。
因为单证不符,银行无需承担偿付责任,你能否收回款项,就全凭客户信用。
如果客户拒付,卖家将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这就是信用证不符点的风险所在。
信用证不符点常见的有以下两大类:(1)时间类不符点,包括信用证过期、信用证装运日期过期、受益人交单过期等。
(2)单据内容类不符点,常见的有以下九种:①交单单据不齐,如缺少装船通知或快递单据、证明等;②提单没有"运费付讫"字样(一般来说,如果客户是做FOB的,出的又是船东提单,船公司是不允许提单上出现“FREIGHT PREPAID”字样的);③船证没有按信用证要求出具(船证一般由船公司出具,但大部分船公司都有自己的固定格式,不能完全按照信用证要求显示,因此产生不符);④各种单据的类别与信用证不符;⑤投保的险种与信用证不符;⑥运输单据和保险单据的背书错误或没有按要求背书;⑦货物短装或超装(一般信用证都会有±5-10%的数量上落差允许,可以在客户开证之前再做提醒);⑧单据没按要求签字盖章;⑨单据份数与信用证要求不一致(包括提单,这是可以提前与货代沟通的)。
【信保建议】当收到信用证草稿的时候,要注意看信用证的有效期、出货日期是否在我们能安排的范围内,信用证中是否有要求一些由客户或其他第三方出具的证明或文件,谨记:只有受益人自身能做的单据和文件,才是可控的。
要想更好地控制不符点,提前做好准备是关键。
二、信用证软条款风险软条款,是一种“陷阱条款”,简单的讲就是出口方(受益人)提交符合信用证要求的单据需要第三方配合,即买方掌握了整个交易的主动权。
信用证不可不知的风险与防范措施中国信保接到了来自A企业的求助电话,企业在电话中显得极其郁闷,原因是企业按照销售合同的约定已经将货物生产好准备装箱出运了,这才发现对方在信用证条款中设置了开证申请人(买方)通知装船日期,受益人(卖方)才能装船的“软条款”。
眼看信用证快过有效期了,买方却迟迟不予配合,在A企业的多次催促下,买方竟然提出了货物打折的要求。
A企业已成立多年,虽然很多同行们都已经接受信用销售方式,但是出于风险考虑,企业一直采用以信用证结算方式为主的保守经营方式,直至遭遇此次风险,才惊觉原来信用证背后也陷阱重重,因此向中国信保求助。
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支付方式,相较于汇付、托收支付方式中商业信用带来的不安全性,信用证由于其银行信用带来的自身安全高效的特点被进出口商广泛应用。
可是随着全球国际贸易不断深化和演变,贸易实务中信用证业务比例不断降低的同时,信用证业务风险频频发生,打破了“低风险甚至零风险”的传统观念。
中国信保在日常的业务咨询、案件处理中,也接触了很多存在潜在风险的信用证案例,接下来,中国信保就对信用证潜在风险进行梳理。
一、信用证不符点风险不符点是信用证支付中最常见的风险。
“不符点”指买家开出信用证后,卖家没有按照信用证的要求提交单据,一旦卖方的单证跟L/C上有不相符合的地方,即便一个字母或一个标点符号与信用证不相符合,都记为一处不符点。
一旦存在不符点,信用证的银行信用就不复存在,进而转变成客户的商业信用。
因为单证不符,银行无需承担偿付责任,企业能否收回款项,就全凭客户信用。
如果客户拒付,卖家将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这就是信用证不符点的风险所在。
信用证不符点常见的有以下两大类:1. 时间类不符点,包括信用证过期、信用证装运日期过期、受益人交单过期等。
2. 单据内容类不符点,常见的有以下九种:(1) 交单单据不齐,如缺少装船通知或快递单据、证明等;(2) 提单没有"运费付讫"字样(一般来说,如果客户是做FOB的,出的又是船东提单,船公司是不允许提单上出现“FREIGHT PREPAID”字样的);(3) 船证没有按信用证要求出具(船证一般由船公司出具,但大部分船公司都有自己的固定格式,不能完全按照信用证要求显示,因此产生不符);(4) 各种单据的类别与信用证不符;(5) 投保的险种与信用证不符;(6) 运输单据和保险单据的背书错误或没有按要求背书;(7) 货物短装或超装(一般信用证都会有±5-10%的数量上落差允许,可以在客户开证之前再做提醒);(8) 单据没按要求签字盖章;(9) 单据份数与信用证要求不一致(包括提单,这是可以提前与货代沟通的)。
XXXX 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信用证软条款分析及其风险防范学号:姓名:年级:学院:系别:专业: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摘要信用证是当前国际贸易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结算方式,它是以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对卖方承担付款的责任,属于风险较小的一种贸易结算方式,但是目前信用证软条款(soft clause)的存在却将这种银行担保的作用大大削弱,使得出口商承受巨大的风险。
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对外经济往来的日益密切,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信用证业务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软条款问题日益突出,成为许多不法商人实施欺诈或诈骗的重要手段,不仅给信用证相关当事人造成了巨大损失,也严重损害了信用证作为“国际商业的生命和血液”的支付功能。
20世纪90年代以来,理论界和实业界以及相关机构对信用证软条款方方面面的争论和探讨一直没有停止,却始终没有找到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国际权威机构至今也没有对此问题做出明确的界定。
本文以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制作实务以及《UCP600》为基础,采取比较分析法、实务分析法,综合当前外贸领域对信用证软条款问题的不同看法,同时结合典型的信用证“软条款”以及相关国际惯例,提出以下观点:对信用证软条款的定性应该站在全面和主客观相结合的立场上;信用证软条款的效力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信用证软条款的手段和措施。
关键词:信用证;软条款;风险防范AbstractThe letter of credit is one universal settlement method in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trade,it replaces the commercial credit by the bank credit to undertake the payment responsibility to the seller and is one safer trade settlement way, but now the existence of soft clause has greatly weaken this kind of bank credit function and constitutes huge risk to exporters. Along with the deeper reforming and opening of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increasingly tight relations with other countries, the L/C business has been fiercely exploited. Accordingly, the problems caused by the L/C soft clause have been coming out increasingly and become the main fraudulent instruments of many illegal businessmen. Consequently these frauds not only cause a great loss to the parties of L/C, but also destroy the function of payment instrument of L/C. The debate against the L/C soft clause is continued and fierce since 1990. However, the solutions are ineffective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is issue is still indefinite. Up to now, the international authority has not yet given a specific definition to it.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trading practice, International documents making practice and UCP600, the author utilizes comparing and practicing analysis methods to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L/C soft clause. Meanwhile thesystematically research indicates perspectives based on international common practice and the typical of soft clause, relative experience: First, holding the standpoint of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nature ofL/C soft clause. Second, subjective and analyz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oft clause based on actual conditions. Finally this paper indicates the main measures to prevent soft clauses in L/C in the hope of leading the L/C system to a more perfect and healthier direction.Keywords: letter of credit; soft clauses; risk prevention目录一、概述 (1)(一)信用证软条款的基本内涵 (1)(二)信用证软条款的特点 (1)1.形式不一、无固定模式 (2)2.设置主体为开证行或开证申请人 (2)3.增加受益人负担 (2)4.易导致受益人结汇困难 (2)(三)信用证软条款的分类 (2)二、信用证软条款的成因分析 (3)(一)信用证软条款产生的内部原因 (3)(二)信用证软条款产生的外部原因 (4)1.出口商方面 (4)2.进口商方面 (5)(三)信用证软条款产生的法律原因 (5) 三、信用证软条款的识别及其风险防范 (6)(一)信用证软条款的识别 (6)1.条款目的识别 (6)2.矛盾条款识别 (7)3.信用证生效识别 (8)4.商检环节识别 (8)5.发运及议付环节识别 (9)(二)信用证软条款的风险防范 (10)1.出口商对信用证软条款的防范措施 (11)2.银行对信用证软条款的防范措施 (14)参考文献 (17)致谢 (18)信用证是当前国际贸易中一种重要的结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