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基础复习要点20120504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4
无线通信知识点总结一、无线通信概述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
无线通信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物联网等各个领域。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19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便利。
二、无线通信基本原理1. 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无线通信中的信息传输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的。
发射无线电波需要一个发射器,而接收无线电波需要一个接收器。
发射器将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转换成无线电波,并通过天线进行辐射。
接收器则用天线接收无线电波,并将其转换成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被传输到接收端。
2.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与载波信号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调制技术主要包括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移调制(PM)。
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分离成原始信息信号和载波信号的过程。
3. 多路复用多路复用是将多个信号通过同一信道进行传输的技术。
常见的多路复用技术包括频分复用(FDMA)、时分复用(TDMA)、码分复用(CDMA)等。
4. 数字调制数字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数字调制方式有脉冲编码调制(PCM)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等。
5. 天线技术天线是无线通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将电磁波转化为电信号,或将电信号转化为电磁波。
常见的天线形式包括全向天线、定向天线和扇形天线等。
6. 信道编码信道编码是为了提高信道传输的可靠性而对数字信息进行编码的技术。
常见的信道编码技术包括奇偶校验码、卷积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等。
7. 功率控制无线通信中的功率控制是指通过调整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使得通信质量能够得到最优化。
8. 频谱规划频谱是无线通信中的宝贵资源,频谱规划是为了合理分配和利用频谱资源,以满足不同通信系统的需求。
三、移动通信技术1. 2G技术2G技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数字蜂窝移动电话系统,采用了GSM、CDMA、TDMA等技术。
无线通信的知识点整理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等无线方式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它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对无线通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进行整理和介绍。
一、无线通信的定义和分类无线通信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将信息从一个地点传输到另一个地点的通信方式。
根据通信距离的不同,无线通信可分为远程无线通信、近程无线通信和局域无线通信等。
1.远程无线通信:远程无线通信主要是指长距离的通信,如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
这种通信方式适用于需要进行遥远距离信息传输的场景。
2.近程无线通信:近程无线通信通常用于相对较近的通信距离,如蓝牙通信、红外线通信等。
这种通信方式适用于需要在相对近的范围内进行信息传输的场景。
3.局域无线通信:局域无线通信是指在一个有限的区域内进行通信,如Wi-Fi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这种通信方式适用于需要在特定范围内进行信息传输的场景。
二、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息。
在通信过程中,需要经历信号的调制、传输、接收和解调等过程。
1.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转化成适合无线传输的信号形式,例如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原始信息。
2.传输与接收:传输过程中,信息通过无线电波等传播介质发送出去,在接收端通过天线接收到信号。
天线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传送到接收设备。
三、无线通信的常见技术和应用无线通信涉及众多技术和应用,下面将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技术和应用。
1.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无线方式实现移动设备间的通信。
其中包括2G、3G、4G和5G等不同代的移动通信技术,每一代技术都在无线传输速度、覆盖范围和用户体验等方面有所提升。
2.Wi-Fi技术:Wi-Fi技术是一种局域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等场景。
它可通过无线局域网连接多个设备,实现互联网接入和资源共享。
《无线通信基础》复习要点题型:填空题:常识简答题: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名词解释:常用的英文简写计算题:基本计算四选一:Chapter1 无线通信概论(1,2)1、无线通信的链路组成及功能(方框图)2、各类无线通信系统工作频段及特点,英文缩写的中文表示3、无线通信系统面临的挑战(简答题)Chapter2无线信道传播机制(3,4)1、大气空间结构(建议不作重点要求)2、电磁波的传输方式3、掌握功率的dB度量,天线增益及单位,全向有效辐射功率(EIRP)4、自由空间损耗计算方法(Friis定律)及适用范围(重点)5、路径损耗d-n计算方法(重点)6、采用菲尼尔半径及余隙估算绕射损失的方法(建议不作重点要求)7、噪声源,噪声温度,噪声系数,高斯白噪声的特性,系统的信噪比(重点)8、衰落余量、中断概率的概念(重点)9、系统的链路预算(重点,融合大尺度路径损耗、小尺度衰落余量、噪声系数、调制方式、分集接收)(综合题)Chapter3无线信道的统计描述(5)1、信号幅度的小尺度衰落的成因(重点)2、小尺度衰落信号幅度的瑞利、莱斯分布发生条件3、瑞利、莱斯分布统计特性、小尺度衰落的相位的分布4、小尺度衰落的衰落余量及中断概率计算5、信号幅度的大尺度衰落的成因6、大尺度衰落的信号幅度的对数正态统计特性7、大尺度衰落的衰落余量及中断概率计算8、形成多普勒频移,多普勒谱的原因、经典或称Jakes谱(建议只重点要求多普勒频移计算)9、衰落的时间依赖性(电平通过率(LCR),平均衰落持续时间(ADF))的参数的意义。
(建议不作重点要求)10、综述抗衰落技术(信道编码配合交织、分集、扩频、OFDM、MIMO)Chapter4宽带和方向性信道的特性(6)1、信道时延色散的成因2、对窄带信号和宽带信号的影响3、功率时延谱,平均时延rms值,最大时延计算(重点)4、时延扩展,频率相关函数,信道的相干带宽,平坦衰落与频率选择性衰落,之间的关系(结合具体信道模型)(重点)5、多普勒扩展,时间相关函数,信道的相干时间,慢衰落与快选择性衰落,之间的关系Chapter5信道模型(7)1、信道建模方法(建议不作重点要求)2、窄带Okumura及Okumura-Hata的计算(建议不作重点要求)3、宽带COST 207 模型的建模方法(将信道模型放到Chapter4中,结合)Chapter6数字调制解调(10,11,12)这章的重点是各种调制的带宽、在AWGN和Rayleigh信道中的误比特性能、不同相干检测与非相干检测的优缺点分析,最好与信道、分集、信道编码等章节联合出题。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它的优点
是可以免去布线的繁琐工作,使得通信更加便捷和灵活。
在现代社会中,无线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移动电话、
Wi-Fi网络、蓝牙设备等。
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传输介质:无线电波是无线通信的传输介质。
它们是由电场和磁场
交替变化形成的电磁波。
2. 调制技术:调制技术是将数字或模拟信号转换成适合于在无线电波
中传输的形式。
常见的调制技术有振幅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3. 天线技术:天线是将电能转换成电磁波并向空间辐射出去的装置。
不同类型的天线适用于不同频率范围内的通信。
4. 信道:在无线通信中,信道指信息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经过的路径。
由于空气中存在各种干扰因素,如多径效应、衰落等,导致信息传输
的可靠性受到影响。
5. 编码技术:编码技术是将原始信息转换成一定规则下的编码形式,以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编码技术有卷积码、纠错码等。
6. 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是无线通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并将其发送到天线上进行传输。
同时,在接收端,调制解调器还能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7. 无线网络:无线网络是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连接多个设备并进行数据交换的网络。
常见的无线网络包括Wi-Fi、蓝牙、ZigBee等。
总而言之,了解无线通信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通信技术,并更好地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1、什么是无线通信利用电磁波的辐射和传播,经过空间传送信息的通信方式称为无线电通信(radio communication),简称无线通信。
2、简述无线通信的特征(特点)1)、电波传播条件复杂。
电波会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发生弥散损耗,会受到地形、地物的遮蔽而发生阴影效应,会因多径产生电平衰落和时延扩展;通信中的快速移动引起多普勒频移。
2)、噪声和干扰严重。
除外部干扰,如天电干扰、工业干扰和信道噪声外,系统本身和不同系统之间,还会产生各种干扰,如邻道干扰、互调干扰、共道干扰、多址干扰以及远近效应等。
3)、要求频带利用率高。
无线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增。
解决方法:要开辟和启用新的频段;要研究各种新技术和新措施,以压缩信号所占的频带宽度和提高频谱利用率。
4)、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
根据通信地区的不同需要,网络可以组成带状、面状或立体状,可单网运行,也可多网并行并互连互通。
为此,通信网络必须具备很强的管理和控制功能。
5)、可同时向多个接收端传送信号。
6)、抗灾害能力强。
7)、保密性差。
3、无线通信的分类4、按使用对象分为:军用和民用5、按使用环境分为:陆地、海上和空中6、按多址方式分为:频分多址、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空分多址等7、按覆盖范围分为:城域网、局域网和个域网8、按业务类型分为:话务网、数据网和综合业务网9、按服务对象分为:专用网和公用网10、按工作方式分为:单工、双工和半双工11、按信号形式分为:模拟网和数字网无线通信的传播特性1、通信系统的信道按信道特性参数随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快慢可以分为几种?无线通信的信道属于哪种?信道分类1、恒参信道;2、随参(变参)信道:无线通信信道2、地形可以分为几种?地物呢?1)、为了计算移动信道中信号电场强度中值(或传播损耗中值),可将地形分为两大类,即中等起伏地形和不规则地形。
1、所谓中等起伏地形是指在传播路径的地形剖面图上,地面起伏高度不超过20m,且起伏缓慢,峰点与谷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起伏高度。
无线通讯基础知识《说说无线通讯那些事儿》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无线通讯基础知识这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实际上和咱生活息息相关的玩意儿。
你想啊,现在咱们谁离得开手机啊?不管是打电话、发短信还是刷视频、玩游戏,这手机就是通过无线通讯来和外界联系的。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玩意儿,那咱的生活得多无聊啊!这无线通讯就好比是把我们和整个世界连起来的一条无形的线,让我们能随时随地和别人聊天、分享自己的生活。
咱就先从最简单的Wi-Fi 说起吧。
在家里、咖啡馆、商场,到处都有Wi-Fi 的信号。
一旦连上Wi-Fi,那网速,看视频都不带卡顿的!这东西可真是太方便了,不用花流量,还能让我们尽情地上网冲浪。
有时候在家里信号不好,还得满屋找那个“信号最强点”,就跟找宝藏似的,特别有意思。
再来说说手机信号。
有时候到了一些偏远的地方或者地下室,那信号就一格一格地掉,急得人直跺脚!你说这要是有啥急事要打电话,信号不好可就麻烦咯。
不过现在的运营商也在不断努力,让信号覆盖得更广更好,咱们也得给他们点个赞。
然后就是蓝牙啦!这玩意儿也挺好玩的,可以连接耳机、音响什么的。
想象一下,戴着蓝牙耳机听着歌走在路上,那得多潇洒啊!而且蓝牙传输文件也很方便,虽说传输速度比不上Wi-Fi,但有时候应急用用还是不错的。
无线通讯的好处那可真是说不完。
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丰富多彩。
但是呢,也有一些小烦恼。
比如有时候信号不稳定,网络卡顿;或者是被一些奇怪的Wi-Fi 名字逗笑,什么“请输入密码谢谢”“连我你也配”之类的。
哈哈,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不过总的来说,无线通讯真的是我们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让我们和朋友、家人的联系更加紧密,也让我们能更快地获取信息。
咱可得好好珍惜这个神奇的技术,好好享受它带给我们的便利。
当然啦,我们也期待未来无线通讯技术能更加发达,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酷!你们说是不是呢?。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无线通信作为现代通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手机通讯到无人机控制,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
要理解无线通信的基础知识,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几个重要的概念。
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无线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
它与有线通信相比,具有灵活性高、覆盖范围广等优势。
无线通信系统通常由发射端、传输介质和接收端组成。
发射端通过调制将要传输的信息转换成无线电波,经传输介质传输后,接收端再进行解调还原成原始信息。
无线通信系统中常用的调制技术有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等。
幅度调制是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振幅来传输信息,频率调制是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相位调制则是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
不同的调制技术适用于不同的通信场景,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无线通信系统中常用的调制解调器有调制器和解调器两部分。
调制器将要传输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然后通过无线电传输出去;而解调器则负责接收无线电信号,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供接收端处理。
调制解调器的设计直接影响到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和效率。
无线通信系统中常用的频谱分配方式有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等。
频分复用是将频段划分成若干个子频段,不同用户使用不同的子频段进行通信;时分复用则是将时间划分成若干个时隙,不同用户在不同时隙传输数据;码分复用则是通过不同的扩频码将数据进行编码,实现多用户同时传输。
无线通信系统中常用的调制误码率性能分析方法有误码率曲线和误比特率曲线等。
误码率曲线是描述调制技术在不同信噪比下的误码率性能,通过误码率曲线可以评估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而误比特率曲线则是描述在不同信噪比下,系统每传输一个比特出现误码的概率,是评估系统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
总的来说,了解无线通信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现代通信技术至关重要。
通过掌握调制技术、调制解调器设计、频谱分配方式和误码率性能分析方法等内容,可以更好地应用无线通信技术,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无线通信基础》复习要点
题型:
填空题:常识
简答题: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计算题:
Chapter1 无线通信概论(1,2)
1、无线通信的链路组成及功能(方框图)
2、各类无线通信系统工作频段及特点,英文缩写的中文表示(建议不作重点要求)
3、无线通信系统面临的挑战(简答题)
Chapter2无线信道传播机制(3,4)
1、大气空间结构(建议不作重点要求)
2、电磁波的传输方式(建议不作重点要求)
3、掌握功率的dB度量,天线增益及单位,全向有效辐射功率(EIRP)(建议不作重点要求)
4、自由空间损耗计算方法(Friis定律)及适用范围(重点)
5、路径损耗d-n计算方法(重点)
6、采用菲尼尔半径及余隙估算绕射损失的方法(建议不作重点要求)
7、噪声源,噪声温度,噪声系数,高斯白噪声的特性,系统的信噪比(重点)
8、衰落余量、中断概率的概念(重点)
9、系统的链路预算(重点,融合大尺度路径损耗、小尺度衰落余量、噪声系数、调制方式、
分集接收)(综合题)
Chapter3无线信道的统计描述(5)
1、信号幅度的小尺度衰落的成因(重点)
2、小尺度衰落信号幅度的瑞利、莱斯分布发生条件
3、瑞利、莱斯分布统计特性、小尺度衰落的相位的分布(建议不作重点要求)
4、小尺度衰落的衰落余量及中断概率计算
5、信号幅度的大尺度衰落的成因(建议不作重点要求)
6、大尺度衰落的信号幅度的对数正态统计特性
7、大尺度衰落的衰落余量及中断概率计算
8、形成多普勒频移,多普勒谱的原因、经典或称Jakes谱(建议只重点要求多普勒频移计
算)
9、衰落的时间依赖性(电平通过率(LCR),平均衰落持续时间(ADF))的参数的意义。
(建
议不作重点要求)
10、综述抗衰落技术(信道编码配合交织、分集、扩频、OFDM、MIMO)
Chapter4宽带和方向性信道的特性(6)
1、信道时延色散的成因
2、对窄带信号和宽带信号的影响
3、功率时延谱,平均时延rms值,最大时延计算(重点)
4、时延扩展,频率相关函数,信道的相干带宽,平坦衰落与频率选择性衰落,之间的关系
(结合具体信道模型)(重点)
5、多普勒扩展,时间相关函数,信道的相干时间,慢衰落与快选择性衰落,之间的关系
Chapter5信道模型(7)
1、信道建模方法(建议不作重点要求)
2、窄带Okumura及Okumura-Hata的计算(建议不作重点要求)
3、宽带COST 207 模型的建模方法(将信道模型放到Chapter4中,结合)
Chapter6数字调制解调(10,11,12)
这章的重点是各种调制的带宽、在AWGN和Rayleigh信道中的误比特性能、不同相干检测与非相干检测的优缺点分析,最好与信道、分集、信道编码等章节联合出题。
1、数字发射机,数字接收机和模拟传输通道的无线链路框图及各框图的功能
2、用于调制方法分析的数字链路简化模型
3、选择调制方式时应遵循的准则
4、矩形基带脉冲、奈奎斯特脉冲及升余弦滚降脉冲的时域、频域描述图形,线性调制的基
带功率密度谱和频带功率谱的关系
5、BPSK星座,矩形基带脉冲及升余弦滚降脉冲成形的带宽,功率密度谱,频带利用率
(90%)
6、QPSK星座,矩形基带脉冲及升余弦滚降脉冲成形的带宽,功率密度频谱,频带利用率
(90%)
7、OQPSK,π/4-DQPSK的星座,与QPSK调制方法的异同,与QPSK性能相比的优劣
8、正交FSK、MSK调制,GMSK及其关系,MSK和GMSK调制实现方法,功率密度频
谱,频带利用率(90%)。
9、信号的相干接收,匹配滤波器接收
10、AWGN信道下,BPSK,QPSK相干解调的误比特率,BPSK差分检测的误比特率
11、AWGN信道下,FSK 相干解调的误比特率,FSK 包络检测的误比特率
12、AWGN信道下,MSK匹配滤波相干解调的误比特率,MSK差分检测的误比特率
13、信号幅度服从瑞利衰落时,信噪比的分布及基于SNR概率分布的平均BER
14、信号幅度服从瑞利衰落时,BPSK相干解调的平均误比特率,BPSK差分检测的平
均误比特率
15、信号幅度服从瑞利衰落时,正交FSK相干解调的平均误比特率,正交FSK包络检
测的平均误比特率
16、差错基底,差错基底的原因,
17、频率色散信道条件下,MSK差分检测平均误比特率;时延色散信道条件下,MSK
差分检测平均误比特率;
Chapter7信道编码(14)
1、循环分组码的生成多项式的产生(给出因式分解结果),基于生成多项式的编码,编码
硬件结构图、伴随式计算、汉明距离与纠错能力分析(重点)
2、线性分组码的纠错能力,汉明码的纠错后的误字率,误比特率(重点),编码增益的概
念
3、卷积码、状态转移图(网格图),Viterbi硬、软译码方法不同之处(重点)
4、Turbo码编码框图,各部分作用(重点)
5、Turbo码译码框图,工作过程,对数似然比,软信息,外信息,性能(建议不作重点要
求)
6、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概念(低密度的含义)
7、LDPC码中tanner图,圈(cycle)与围长(girth),BP译码思想,性能(建议不作重点要求)
8、衰落信道的编码策略
Chapter8分集(13)
1、衰落信道分集的原理
2、微分集:空间、时间、频率分集的去相关要求
3、宏分集(建议不作重点)
4、信号合并:选择式分集(中断概率与分集路数的关系)
5、信号合并:开关分集(建议不作重点)
6、信号合并:最大比值合并,等增益合并的原理
7、在高斯信道下最大比值合并,等增益合并分集带来的信噪比的改善,
8、在瑞利衰落下最大比值合并,等增益合并分集带来的信噪比分布的改善及平均误码率的
改善
9、混合选择-最大值合并信噪比的改善
Chapter9均衡(16)
1、ZF均衡基本原理、均衡器系数的计算、优缺点分析
2、MMSE均衡方程
3、最小均方误差准则下的最小均方(LMS)算法(建议不作重点)
4、判决反馈算法的思想
5、最大似然序列估计VITERBI检测器算法
6、各种均衡器性能的比较(建议不作重点)
Chapter10扩展频谱系统(18)(重在基本概念、原理)
1、跳频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跳频图案,快跳和慢跳,跳频多址
2、跳频系统如何抗干扰,抗衰落,抗多径
3、直接序列扩频收发信机结构,扩频解扩原理,扩频多址原理
4、直接序列扩频抗窄带,抗宽带(窄带)干扰原理
5、直接序列扩频抗多径及RAKE接收机原理
6、扩频码,PN序列,Gold序列,Walsh码的产生和性能(建议不作重点)
7、码分多址系统的同步(建议不作重点)
8、码分多址系统的功率控制(远近效应)的意义
9、码分多址干扰受限(软容量)
Chapter11正交频分复用(19)
1、OFDM原理
2、OFDM系统的数字实现方法
3、OFDM的优缺点分析:频谱利用率高、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单抽头均衡)、如何克服ISI
和ICI(保护间隔、循环前缀),缺点:对频偏较为敏感,较大的PAPR。
4、OFDM中的信道估计、PAPR、同步(建议不作重点)
5、OFDM中的多址(OFDMA),OFDMA的优点
6、OFDM参数设定
Chapter12多天线系统(20)
1、智能天线及波束赋形
2、采用智能天线的目的
3、智能天线权重的调整方法(建议不作重点)
4、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空分复用,分层空时码H-BLAST,D-BLAST编码译码方法(建议不作
重点)
5、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空间分集,正交-空时分组码(STBC)的编码译码方法(建议不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