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桉树发展论坛
- 格式:pdf
- 大小:282.68 KB
- 文档页数:2
广西桉树产业发展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2014年10月20日)广西是我国桉树种植第一大省区,桉树产业是广西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造纸和木材加工千亿元产业的核心主体,为广西的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维护我国木材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广西桉树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桉树是全球生长最快的阔叶树种之一,与树、松树并称世界三大人工林树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在全世界围大力发展。
目前,桉树在世界5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种栽培,面积达到2亿多亩。
我国引种桉树有110多年历史,主要在华南和西南南部的广西、、、和等17个省(区)。
2012年全国桉树人工林总面积约6000多万亩,仅次于巴西和印度。
桉树已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纸浆材和纤维材树种,成为资源增长最快、经济效益最好,被企业、林农普遍接受的首选树种。
广西是我国最早引种桉树的省(区)之一,但大面积栽培桉树始于1965年。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种植窿缘桉、柠檬桉、野桉、大叶桉,其次为广叶桉、赤桉、细叶桉。
2000年起,随着尾叶桉的成功引进、改良和杂交种无性系的推广, 桉树得以快速发展。
到2013年,全区桉树人工林面积达到3000万亩左右,占全国桉树总面积的近一半,桉树蓄积量1亿多万立方米,占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的六分之一左右,桉树面积、蓄积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目前,全区有桉属树种90多种,但主要种植品种为尾叶桉、尾巨桉等杂交无性系,如广林9、DH924、DH3327、DH3229、DH19-6、U6、韦赤桉3号等。
形成了以种苗生产、培育采伐、加工利用为主体的桉树大产业,成为广西林业的支柱产业,支撑了广西造纸和木材加工千亿元产业。
(一)广西桉树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广西桉树产业发展过程大抵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少量引种、零星种植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该阶段主要以引种试种为主。
广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光、热资源丰富,与桉树原产地的气候类似,非常适合种植桉树。
广西桉树调研报告广西桉树调研报告一、引言桉树(学名:Eucalyptus)是一种植物,属于桉树科(Myrtaceae)红树目桉树属(Eucalyptus),有许多品种。
桉树种植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包括中国的广西地区。
为了解桉树在广西地区的种植状况及其对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桉树调研。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1. 调研目标:了解广西地区桉树的种植情况、主要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等信息。
2. 调研方法:通过实地考察、采访和文献资料收集等方式进行调研。
三、调研结果1. 桉树种植状况:广西地区桉树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柳州、贺州、桂林等地。
桉树种植以木材为主,也有少量作为观赏和油料作物栽培。
2. 桉树品种和特性:广西地区种植的主要桉树品种包括尤西利亚桉、柴桉、云南桉等。
这些品种具有生长快、木材质量好等特点,适应性强。
3. 桉树的经济价值:桉树木材可广泛应用于建材、家具、造纸等行业,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此外,桉树还能提供蜜源,养蜂业对其有一定的依赖性。
4. 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桉树具有极强的吸水能力,能有效地改善水土流失和保持水源。
桉树的广泛种植有助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但也存在滥伐、土壤贫瘠等问题。
四、调研分析1. 优势和问题:广西种植桉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方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开发导致滥伐和土壤贫瘠等。
2. 发展前景: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桉树的种植前景较好。
在合理利用桉树的同时,应加强对其种植和管理的规范,以避免不良后果。
五、建议1. 制定规范:制定桉树种植和管理的规范,加强对其种子质量、育苗和栽培技术的管理,以提高桉树的生长质量和经济效益。
2. 加强保护:加强桉树的保护,避免滥伐现象的发生,保护桉树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
3. 促进创新:加强对桉树木材的加工技术和利用途径的研究,提高木材的附加值和利用率。
4. 促进产业发展:加强宣传和推广桉树产业,吸引更多的投资和科技力量,推动桉树产业的发展。
广西桉树种植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年第12期1广西桉树种植存在的问题分析1.1种植方式不够科学整地的方式方法、整地规范、种植密度和基肥施用等方式方法不科学,导致桉树的成活率下降,生长受到影响,同时许多农民盲目增加桉树植株密度,由于过度密集,使得桉树林光热吸收不够,影响树木生长,蓄积量达不到平均水平。
基肥的施用也很重要,但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肥料调配不当的情况,盲目施用桉树专用肥不能满足桉树的实际需要,容易造成元素缺乏以及生长缓慢的现象。
1.2交通运输成为瓶颈由于林地租赁困难,交通是造林中的一大问题,广西地区以山地、丘陵、石山等地形为主,交通十分不便,并且道路建设难度较大,导致林业交通运输成本不断攀升,尤其是在苗木运输、伐木、化肥生产等方面,都需要扩建道路来提高生产效率。
1.3影响生物多样性发展对人工种植桉树林来说,其与天然林存在一定的差别,国内外有关研究指出,人工林中的生物种类相对天然林较少,特别是脊椎类动物,并且种植地区土壤中的生物种类也较少。
尽管如此,人工种植桉树林中也能满足多样化生物生存发展,比如,广西林业部门对桉树林生物种类实地调查分析发现,桉树林中存在100多种草本植物,木本植物也超过了80多种。
这说明桉树林能够为其他生物生存提供环境,但是效果比天然林要差。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不同生长年龄的桉树下的植物多样性进行全面分析,得出来的结论是桉树随着存活的年限的增加,其对应的林中物种的丰富性和生物多样性指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
此项研究证实了学者所猜测关于桉树林种植对生物多样性负面影响的问题,即桉树的种植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1.4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由于桉树成长的速度很快,周期性很短,在桉树的生长过程中不仅仅会吸收大量的水分,并且会大量吸取土壤中的养分,因此桉树的种植,会导致该片土地当中的营养和活性大大降低。
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有以下2个,第一是因为桉树的周期性短,生长的速度太快,吸收并且消耗土壤当中的大量营养,因此桉树会极大程度降低土壤的活性,第二是因为桉树较短的轮伐周期,大规模种植桉树会导致土壤当中的物理形态以及化学形态发展改变,为了桉树快速成长,农民盲目施肥,忽视土壤当中问题,从而导致桉树对山区的改造以及土壤的破坏问题越来越严重。
【专访】桉树研究专家、广西林科院副院长项东云:广西不能没有桉树!如今八桂大地,看不尽碧波荡漾的桉树林。
10多年来,广西桉树每年以200万亩的速度飞跃发展,许多农户都自发汇入种植桉树的大军中,形成史上罕见的造林燎原之势,现广西桉树造林覆盖面已近3000万亩,贡献着全国20%的商品材。
正是桉树,让广西这个边陲省区一跃成为全国商品材生产第一大省,也使得桉树木材产业成为广西第九个超千亿产业。
这飞驰的速度也将桉树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抽水机”“毒树”等不符实际的骂名蔓延开来,致使桉树从人们争相追捧的香饽饽,成为如今的烫手山芋。
广西出台的《进一步调整优化全区森林树种结构的实施方案(2015-2020年)》计划调减桉树400万亩,使森林质效更加显著,大径材比例不断升高,将在2020年实现广西活立木总蓄积量达8亿立方米。
关于桉树的功过是非及未来发展,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广西桉树研究“第一人”——桉树研究专家、广西林科院副院长项东云。
项教授深入研究桉树30余年,见证了桉树产业的每一步发展历程,桉树产业的腾飞也离不开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的巨大贡献。
近期,《广西林木种苗信息》杂志编辑对项东云教授进行了专访。
项东云教授接受访问01推动广西木业飞跃,桉树居首《广西林木种苗信息》:桉树科研与产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与转型呢?项东云上世纪80年代,广西从澳大利亚规模化引进桉树这一树种,最初阶段,桉树主要种植在立地条件比较差的区域,桉树做成的产品,是用于矿场顶木、圆木,做铁路的坑木。
后来桉树在巴西用于造纸,是阔叶林中最好的。
上世纪90年代,桉树制成木片主要销往日本。
桉树生长快,木材多了,就促使新产品的开发,最早是制成纤维板,从2002年左右,开发旋切单板,并开始大量生产,2005年形成体系,多层胶合板、木地板等产品层出不穷,销量大,形成稳定格局。
广西人造板产值超过2000亿元,其中桉树加工制品1500亿元,占全区林业总产值的60%。
由扶到禁,广西速生桉遇拐点作者:暂无来源:《农家之友》 2015年第3期编者按:今天我们来关注一种速生林的命运,那就是桉树。
作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之一,桉树正成为中国应用最广泛、颇具竞争力的经济发展引擎。
广西是桉树种植的第一大省区。
十年前,为防山地撂荒,广西不惜给予补贴扶持桉树。
然而近年来,桉树却“是非缠身”,在民间被称为“抽水机”甚至是“毒树种”。
2014 年以来,广西自治区政府一改往日政策,开始提倡砍伐桉树,这让当年种桉树的林农们很迷茫。
到底为什么要进行限制?桉树还能继续种吗?在广西百色某山林园区,种植大户韦师傅不停地抱怨着。
十多年前,韦师傅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承包山地种桉树,目前已经扩展到了4 万亩。
如今,又是一纸政令,让他陷入了种与不种的两难。
今年以来,广西多个县市开始对种桉树做出“限制”。
金秀瑶族自治县副县长黄日红表示:我们现在从几个方面来控制,一个是凡是拿耕地种桉树的一律不给砍伐指标,还有你拿山地来种,我就延长时间不批给你砍伐。
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桉树在种植十五年后迎来了“命运大逆转”。
这个在当下被冠以“抽水机”“抽肥机”甚至是“毒树种”的桉树,当年,却是被喻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广西大面积种桉树是在1999 年。
当时,受到国际市场的制约,我国迫切需要推进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摆脱纸浆缺乏的市场困境。
桉树因其生长周期短,被广西政府大力提倡,并且给予补贴,带头鼓励农民种植。
韦师傅就成了最早一批开山种树的拓荒人。
韦师傅说:“桉树主要是成材快,五年就可以成材。
一般一亩我们会种110 棵,平均产量8 个立方量,每个立方米现在的市场价是720 元,五年,成本大概1700 元到1800 元,除掉七七八八的费用的话,可能也有2500 元到3000 元。
”按照韦师傅的计算,种桉树的经济效益确实不错。
要是种植甘蔗、水稻等作物,必须大量雇工,而桉树只需要在春季空闲时施一次肥、洒洒除草剂,省工又省力,也就受到越来越多的农民追捧。
关于广西速生桉发展的问题探讨摘要:广西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树木种植园林区之一,森林覆盖面积达到了一半以上,速生桉具有很强的蒸腾作用,水分利用率低,用水量特大,很难保持水土均衡。
速生林的发展大大加快促进了广西的经济发展,而且还能大大的改善生态坏境,利大于弊。
对广西速生桉树发展的问题探讨,文章进行了一系列的报告总结。
关键词:速生桉;广西;跨越式发展;园林中图分类号:s79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209-20 引言广西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园林种植区域之一,也是速生桉最适宜的种植地方,因为速生桉需要的光、水、热需求量非常大,这里的水、光、热资源充足,最适合种植速生桉。
速生林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广西的发展经济建设,加快了广西林业的建设发展,推动了农村建设的发展,重新调整了经济战略性方案。
本文对广西速生桉的发展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1 加快发展广西速生桉的重要意义1.1 加快速生林的发展是解决我国木材供需矛盾问题的需要我国是世界上生产木材的大国,不仅占有森林资源,还是消耗和消费木材的大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渐渐步入稳定发展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加剧了一次性筷子、饭盒等的使用,更是增大了木材的消耗量。
根据有相关资料显示,近10年以来,我国木材的消耗需求量急剧猛增。
另外的一方面,1998年以来,我国开始实施天然林木的保护工作,禁止人们随意的采伐树木,对国内的森林进行修整,造成木材业出现较大的供应缺口问题。
目前,国内的木材供应需求量已经达到了3亿立方米,按照国家下达的“十五”期间森林采伐数量的限制,每年只提供1.5亿立方米的数目可供采伐。
要解决我国木材生产和需要供应的矛盾尖锐问题,应该提倡大力发展人工造林,大量种植速生桉还有工业原料林。
1.2 加快发展速生林是保护天然林木资源的需要速生桉的发展是保护天然林资源最主要的途径。
人类对自然科学深入的认识,使得生态科学与环境得到很好的发展,使更多的人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