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_陋室铭_钢笔字帖版
- 格式:doc
- 大小:263.00 KB
- 文档页数:3
硬笔书法标准田字格(中学生专用)10X13 A4 硬笔书法标准田字格(中学生专用)10X13 A4
硬笔书法标准田字格(中学生专用)10X13 A4
硬笔书法标准田字格(中学生专用)10X13 A4
硬笔书法标准田字格(中学生专用)10X13 A4
硬笔书法标准田字格(中学生专用)10X13 A4
硬笔书法标准田字格(中学生专用)10X13 A4
硬笔书法标准田字格(中学生专用)10X13 A4
硬笔书法标准田字格(中学生专用)10X13 A4
硬笔书法标准田字格(中学生专用)10X13 A4
硬笔书法标准田字格(中学生专用)10X13 A4
硬笔书法标准田字格(中学生专用)10X13 A4
硬笔书法标准田字格(中学生专用)10X13 A4
硬笔书法标准田字格(中学生专用)10X13 A4
硬笔书法标准田字格(中学生专用)10X13 A4
硬笔书法标准田字格(中学生专用)10X13 A4
硬笔书法标准田字格(中学生专用)10X13 A4。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兰亭集序全文单字行书字帖(470张高清放大图)
《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王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的盛游之事。
全篇写的从容娴和,气盛神凝。
被后世学书者尊崇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共计三百二十七个字,逸笔天成,而且变化结构、转换笔法,匠心独运而又不毫无安排造作的痕迹。
这样的基于资质超群,功臣力深厚的作品,被评“为天下第一行书” ,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兰亭书法,符合传统书法最基本的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
“内恹”的笔法偏重骨力,刚柔相济,点画凝练简洁;在书写技巧上包含了无数变化之道,仅一个“之”字就有十余种写法,在传统的“中和之美”的格式上成为样板。
千余年来,历代文人多以《兰亭序》为标准,笔耕不辍。
人们习惯地把书法家写《兰亭序》的水准作为衡量其传统功力的尺度。
《兰亭序》不愧为博涉众美的经典之作,读其文、赏其书、品其趣,是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集字《陋室铭》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
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
永和九年(353年),组织兰亭雅集。
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永和十一年(355年),称病弃官,迁居于绍兴金庭。
升平五年(361年)去世,安葬于金庭瀑布山。
善书法,兼擅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在书法史上,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王羲之书法集字《陋室铭》。
兰亭集序硬笔书法字帖(2)兰亭集序硬笔书法字帖37、陈迹:旧迹。
38、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
以,因。
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
兴,发生、引起。
39、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
化,自然。
40、期:至,及。
41、死生亦大矣: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
语出《庄子·德充符》。
判断句。
42、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
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43、临文嗟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
临,面对。
44、喻:明白。
4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固,本来、当然。
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
虚诞,虚妄荒诞的话。
殇,未成年死去的人。
妄作,妄造、胡说。
一生死,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
46、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47、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
48、虽世殊事异: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
虽,纵使。
49、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50、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
51、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
《兰亭集序》【白话翻译】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阴历三月初,(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年长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
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边。
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饮酒一杯,咏诗一首,也足以令人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意。
这一天,清明爽朗,和风习习。
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极尽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呀!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把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畅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取舍爱好各不相同,恬静与躁动不同,(可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自己所要的东西暂时得到了,感到高兴和自足,不觉得老年即将到来;等到(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随着产生。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注:本模板字体为“汉仪字酷堂义山楷w”,如需商用,请购买版权!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
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最高清《兰亭序》完整版,初学者必备高清字帖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书”,学习书法的人都对它非常的熟悉,但是书法家们却认为,在众多的书法字帖中,兰亭序是最难被熟悉的,兰亭序的美,普通人只能理解其中少之又少的部分。
中国近现代大书法家周汝昌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兰亭序:“中华文化有三大国宝,《兰亭序》、《文心雕龙》、《红楼梦》,皆属极品,后人永难企及——更不要说超过了。
我不提吴道子、顾虎头,也不提鲁班、师旷,因为真品实迹已失,无法研究;也不能备举经、史、子、集,这容易理解。
所以特标三大国宝者,又因为三者皆有研究上的“多谜性”,异说多,争议多,难解多,麻烦多,千百家下功夫多… …惟三者称最,别的也难与之比并。
”由此可见周汝昌对兰亭序的评价之高,已经到了难以言表的程度。
书法界内还多书法专家认为,兰亭序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被称为“天下第一书”,不仅仅因为它的技法天下无双,更因为是酒后大作,所以在感情的的表达上面也比较放得开,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心跳,全篇上下虽然涂改之处很多,但是却让人感觉全篇上下自然洒脱,朴实无华,不经雕琢,浑然天成。
好多人在欣赏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往往将他当作一件绝世无双的书法作品来欣赏,但是兰亭序这篇序文的本身也有很多让我们学习的地方,文笔清新畅快,朴实无华,洒脱自然,可以算得上一篇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虽然王羲之是一名书法家,但是如果说他是一名文学家,相信历史上任何一个文学大家也不会有意见。
兰亭序全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智永《集字陋室铭》字库1.1版
集字智永楷书刘禹锡《陋室铭》,古雅精美,雍雅耐看,临摹此作,既能窥探二王风骨,又能领略智永自家风范,并能帮助理解虞世南、诸遂良的用笔依据。
可作为楷书学习的临摹范本。
【始】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
【3】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
【4】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兰亭序字帖(兰亭序行书高清放大版)时间:2021-08-05 01:57:47作者:北辰Polaris来源:冯雪林书法王羲之《兰亭序》《兰亭序》南朝称《临河序》;唐朝称《兰亭记》《兰亭集序》《兰亭》;宋朝欧阳修称《脩禊(xi)序》;蔡襄称《曲水序》;苏轼称《兰亭文》;黄庭坚称《禊饮王羲之——《兰亭序》《兰亭序》南朝称《临河序》;唐朝称《兰亭记》《兰亭集序》《兰亭》;宋朝欧阳修称《脩禊(xi)序》;蔡襄称《曲水序》;苏轼称《兰亭文》;黄庭坚称《禊饮序草》《兰亭序草》;宋高宗则称《禊帖》,是王羲之的成熟行书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少学卫夫人,得正书技巧;十余岁至二十岁,改师王廙,得众体之法;二十岁以后,师王廙之所师,行书、正书宗尚锺繇,草书效法张芝笔姿变化多端,笔力的劲健涵蕴庾内,而不外耀争折之险。
《兰亭序》由笔姿察其笔法,正锋与侧锋相生相发,转化灵动。
呈妍用侧笔,圆润生,取劲用正锋,力度足。
运笔的速度,流畅而匀和。
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属于《兰亭序》风格的还有《快雪时晴帖》《平安·何如·奉橘帖》《极寒帖》《官奴帖》《省书增感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地址:•上一篇•米芾行书(米芾最美行书)写在开头:书法能培养一个人良好的性格和气质以及文化素养,提笔即可学书法,带着家人一起学书法,特别是小孩,形成家庭学习传统书法的氛围,营造•下一篇•钢笔书法作品欣赏(最漂亮的钢笔行书欣赏)毛笔行书,是中国书法最为活跃的一种书体。
历代行书名家辈出,灿若星河,他们有的尚韵,有的尚意,还有的尚态,多姿多彩,风格一新。
硬笔书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