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引发事故原因的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1.22 KB
- 文档页数:1
机械设备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
机械设备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
机械设备在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不注意安全措施,就
会带来巨大的危险。
本文介绍机械设备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一、机械设备的危险因素
1.机械卡死
机械卡死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突然受到外力或因摩擦力而制动,从而导致机械不能正常工作的一种现象。
例如电动机无法启动、输送带卡死等。
2.机械碰撞
机械碰撞是指在机械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造成两个物体之间的不正常接触,常常因此引发事故。
3.机械震荡
机械震荡是指机械启动和停止时的震动和冲击等现象,如设备
运转过程中的振动、冲击和噪音等。
4.机械破碎
机械破碎是指机械设备在运行中受到外界冲击力,导致机械设
备部件破裂、断裂,影响设备正常运转,严重时可能造成人员伤害。
5.机器上有电
1。
根据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分析一般机械设备的事故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安全管理的预防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生产中的安全事故也进入一个高发期。
生产事故的频繁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增加生产成本,使劳动者在肉体和精神上都受到严重创伤;而且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地阻碍了生产的顺利进行,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02安全生产及基本要求我国对安全生产的指导方针是:“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生产必然有安全问题,安全始终贯穿整个生产过程之中,安全对于生产起着既制约又促进的作用。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作业对安全生产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又有不同的防护措施。
这里仅介绍一般机械企业的安全生产基本要求:①选用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设备;②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③在资金许可的前提下,尽量系用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对危险岗位实现无人操作和远距离控制;④制定严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切实可行的岗位责任制及安全操作规程;⑤工人上岗前经过良好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⑥在发生事故时有报警设备、消防设备以及充分的防护抢救设备;⑦企业内有从上到下对安全工作重视的良好风气和责任感。
影响安全生产的事故所造成的危害是严重的,主要体现在:1.造成严重伤亡。
事故将会造成大量人员致残、丧失劳动力,甚至此亡。
2 .巨大的经济损失。
重大或特大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
3 .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秩序。
事故的发生将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发生事故的企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艰苦工作才能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
而事故在人们心目中造成的阴影将会长期存在。
03一般机械设备的安全事故分析3.1 旋转部件的危害旋转部件的危害部位主要有:①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如动力传输皮带和滑轮、链条和链轮、齿条和小齿轮等;②旋转的轴,包括连接器、芯轴、卡盘、丝杠、心轴和杆件等;③旋转的凸块和孔处,含有凸块或孔洞的旋转部件很危险的。
机械生产安全事故机械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甚至环境污染的事故。
机械生产安全事故对企业、员工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机械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和管理至关重要。
一、机械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1.人为原因:人员疏忽大意、操作不当、缺乏安全意识等是机械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比如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操作人员,或是操作人员疲劳、酒精、药物等的影响导致事故发生。
2.设备原因:机械设备的质量问题、维护保养不到位、设备老化等,都可能引发机械生产安全事故。
例如机械设备长时间运转未经维护,导致故障发生;设备零部件损坏导致安全隐患等。
3.环境因素:机械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可燃与爆炸性气体等,也可能引发事故发生。
如果机械生产场地没有对环境进行充分的评估和管理,可能会造成危险的情况。
二、机械生产安全事故的危害1.人身伤亡:机械生产安全事故对人体的伤害是很大的,不仅会导致员工的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还会给员工和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
2.财产损失:机械生产安全事故可能会造成设备的损坏,甚至导致整个生产线的停工。
这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会降低企业的声誉和竞争力。
3.环境污染:部分机械生产安全事故还可能导致环境的污染,比如化学品的泄漏、废水、废气的排放等。
这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健康造成威胁。
三、加强机械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和管理1.加强培训和教育: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全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和操作能力,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可以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员工的安全知识和应对应急情况的技巧。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实行分类管理、分层负责,各级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监督和指导,并及时解决安全隐患。
3.加强设备维护:企业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定期对设备进行技术评估和检测,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机械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和事故原因分析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
所以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非常重要,必须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本文就机械设备本身存在或潜在危险和有害因素以及可能引发事故的原因作了综合分析。
1 机械设备潜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是不同的概念——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破坏作用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作用的因素。
1.1 危险因素1.1.1 直线运动的危险,机械进行单向或往复直线运动时,当人或物处在直线运动的前方而未及时躲避,就会受到运动机械的撞击或挤压。
例如行驶中的汽车、火车、车间中的刨床或天车等。
1.1.2 旋转运动的危险。
指人体或衣物卷进机械的旋转部位而引起的伤害。
例如啮合的齿轮、皮带或链条传动、砂轮、木工机械中的园锯片或木工刨等,都极容易对人造成伤害。
1.1.3飞出物击伤人体的危险。
机床上未夹紧的刀片或工件、破裂的砂轮碎块、机械加工过程中生产的金属切屑等,容易高速飞出,击伤人体。
1.1.4 非机械性的危险因素。
很多机械是以电能为动力的,所以电击伤也是一个危险因素;有的机械工作中会产生高温,会对人体造成烫、灼伤。
1.2 机械设备的有害因素1.2.1 噪声的危害。
很多机械工作时都会产生噪声,这对设备操作人员及在设备附近的人都会造成危害,影响身体健康。
1.2.2 化学物质的伤害。
有些设备工作中会产生有害或有毒物质,这些物质对人或物会造成伤害。
例如内燃机的废气、发电厂排烟以及电镀过程的废液等。
1.2.3 放射线的伤害。
有些设备工作时会产生具有穿透能力的射线如X射线、γ射线等。
还有的设备会产生强烈的可见光线、红外线、紫外线以及激光等,这些也能对人造成伤害。
1.2.4 粉尘危害。
在钻探、爆破、治炼、铸造以及焊接等过程中都会产生粉尘,如防护不当,所产生的粉尘就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机械厂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机械厂使用量大的是起重设备、金属加工机械设备、焊接设备、探伤设备及叉车和水平运输机械等,涉及的物料大都为金属物料,机械工厂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数量一般都很少,这就意味着机械工厂易发生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起重伤害、机械伤害、触电、电离辐射、车辆伤害、粉尘危害、噪声危害、射线辐射危害等。
1 危险因素分析(1)起重伤害机械工厂在生产运行中大多使用起重机械。
起重、吊装作业频繁,所接触的物体大部分是重量达数吨以上,大而重的钢板、钢管、零部件等物件,同时起重设备的运动方向具有矢量性,即有垂直升降运动、水平搬动运动和由大、小车同时以不同运动速度构成的合成运动。
因起重负荷大,在有限立体空间范围内运动。
如操作不慎、指挥不当、起重设备机械、安全保护装置失灵或者电气系统故障等因素,都易造成作业人员的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事故比较频繁。
据统计,我国每年起重伤害事故的死亡人数,占整个工业企业因工死亡总人数的12%左右。
(2)物体打击本项目主要涉及笨重的钢板、钢管等物体,在生产过程中如发生意外、失误等容易造成比较严重的物体打击伤害。
在检修过程中业有可能发生物体意外坠落造成物体打击的可能。
水压机水压试验时,由于试验压力较大,达15MPa,若试验过程中发生意外,导致高压水冲出,可能会引发人员伤亡及设备的损坏事故。
(3)机械伤害本项目在生产运行中使用JCOE成型机、铣边机、预弯机、扩径机、倒棱机等运动设备。
若旋转部分防护不好或者作业人员思想不集中、配合不当,在操作过程中极易造成绞、碾、刺、割、压、戳等机械伤害。
作业后产生的废料若未及时清除,有可能引起操作人员刺伤、割伤等机械伤害事故。
项目生产过程中还存在车辆伤害、高处坠落、触电、成品钢管坍塌伤人事故及使用乙炔、汽油、煤油、柴油易燃气体液体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另外二氧化碳气体、氩气气瓶、空气储罐等可能发生物理爆炸事故。
2 有害因素分析(1)粉尘在为工件除锈时有铁锈粉尘产生;焊接工序有焊剂粉末及电焊烟尘释放到空气中,人体吸入后,对肺部有损害,可能产生焊工尘肺。
机械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有哪些机械伤害事故简单来说是指在使用机械设备或工具时因疏忽或不当操作而引起的人身伤害,这种事故的发生导致了人们的财产损失和身体损伤,甚至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那么机械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有哪些呢?一、机械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1、违反操作规程机械在使用时都有规程和操作要求,如果操作者违反规程或者没有了解相关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求,就容易引发事故。
2、设计缺陷或者材料质量问题有些机械的机构设计存在缺陷或者使用的材料质量低劣,这些因素也是机械伤害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3、机械设备老化、损坏或者维护不当机械在使用中经过长期的运转会产生磨损、老化、损坏等情况,如果没有及时维护或者替换机械设备,就容易引发事故。
4、操作人员技能不足机械设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当操作者的专业技能不足时,其操作的精准度和好坏程度容易出现失误。
二、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1、遵循操作规程在机械设备的使用中,操作者必须按照相关规程和操作要求进行操作,尤其是一些细节操作,要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
2、加强维护管理机械设备的平常维护工作是保障其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条件,要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对于机械老化、损坏等情况及时修复或者更换。
3、提升员工技能增加员工机械设备使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每年对员工技能进行适时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4、视觉警示与标志标识机械设备的作用范围,危险区域、警示区域等场所需要设置标志和标识,提醒员工注意安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总之,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是对于个人财产和生命的双重打击,预防机械伤害事故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
只有严格制定操作规程、重视维护管理、提升员工技能以及设立视觉警示和标志标识,才能切实减少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塔式起重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引言塔式起重机是用于在建筑工地上进行建筑物的垂直和水平运输的重要机械设备。
然而,由于其高度、作业环境和起重负荷等特点,塔式起重机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
准确识别和辨识这些危险因素对于确保工人的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讨论塔式起重机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以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和识别这些因素,并提供相关的预防措施以减少事故风险。
1. 高空作业的危险性塔式起重机作业发生在较高的空中位置,因此存在以下高空作业的危险性:•摔落风险:工人在高空作业期间可能会从平台或楼梯上摔落,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风力、不稳定的支撑结构和工人自身的不当行为等因素可能增加了摔落风险。
•物体坠落风险:起重机操作时,若起重物品未正确固定或不慎脱落,有可能坠落至地面,对周围人员造成伤害。
该风险可能由疏忽、操作错误或起重物受损等因素引起。
•意外碰撞风险:由于起重机在高空中进行操作,操作员与周围的建筑物、设备或其他物体之间的距离较近,碰撞风险较高。
操作不当、视野不佳或通讯失误等因素可能导致意外碰撞。
2. 电气危险因素塔式起重机的操作和控制系统通常使用电气设备,存在以下电气危险因素:•电触点与水接触:在湿润或潮湿的条件下,有可能导致电触点与水发生接触,造成短路、电击或引发火灾等。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操作员站在水洼中或在雨天操作时。
•电线绝缘损坏:起重机运动过程中,导电电线可能受到机械磨损或其他原因导致绝缘层受损。
受损的绝缘层可能导致电线直接接触金属结构、设备或其他电线,引发电击风险。
•电力过载:如果起重机操作员过度负载电路,电气设备可能过热、短路或发生故障。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火灾、设备损坏或电击风险。
3. 天气和环境因素天气和环境条件对塔式起重机的操作和安全产生重要影响,以下是一些相关因素:•风力:风力是影响塔式起重机稳定性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强风可能导致整个起重机系统摇摆,增加起重物坠落和塔吊倾覆的风险。
机械事故分析报告1. 引言机械事故是指由于机械设备或系统故障导致的意外事件。
它们可能会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
本报告旨在对一起机械事故进行分析,以确定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 事故描述在某工厂的生产线上,一台自动化机械设备发生了故障。
据工厂工作人员描述,故障发生时,机械设备突然停止工作,并发出异常的噪音。
工作人员立即停止了生产线,并将故障设备隔离以确保安全。
3. 调查过程为了确定事故的原因,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过程和结果:3.1 现场勘察我们首先对事故现场进行了勘察。
我们注意到机械设备的一部分零件出现了明显的磨损和断裂。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润滑油的泄漏痕迹。
3.2 设备维护记录我们进一步调查了该设备的维护记录。
根据记录,该设备的维护一直按照规定进行,并定期更换润滑油和检查零部件的磨损情况。
3.3 人员采访我们与相关工厂工作人员和机械设备操作员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
他们表示,在事故发生前,没有发现任何设备异常或操作问题。
3.4 专家意见为了得到更专业的意见,我们咨询了机械工程师。
根据他的意见,这种故障很可能是由于零部件磨损过度导致的。
他们建议进行更频繁的维护和更换耐磨损的零件。
4. 分析和结论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分析和结论:•机械设备的故障是由于零部件磨损过度导致的,这导致了设备的突然停止和异常噪音。
•尽管设备的维护记录表明已按规定进行维护,但可能需要增加维护频率和更换耐磨损零件的策略。
•润滑油的泄漏可能是零部件磨损的一个征兆,应更加注意检查和修复润滑系统。
5. 解决方案基于我们的分析和结论,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以预防类似的机械事故发生:•增加设备的维护频率,特别是对易损耗的零件进行更频繁的检查和更换。
•提高工作人员的培训水平,使他们能够更早地发现设备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加强润滑系统的监控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及早发现泄漏问题。
2024年机械设备危害及防治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作效果。
然而,机械设备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给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本文将对2024年机械设备的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机械设备的危害:1.1 电气危害:随着机械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增加,电气设备也越来越复杂。
电气设备使用不当或存在缺陷,容易引发短路、火灾、触电等危险事故。
特别是在湿度大、电源不稳定或维修保养不到位等情况下,电气设备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
1.2 机械伤害: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往往具有高速旋转、重物上升下降等特点,一旦不慎接触到机械部件或被夹住,就会造成严重的机械伤害,如断指、断腿等。
1.3 噪声危害: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噪音,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容易导致听力下降,甚至聋哑,影响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1.4 粉尘危害:某些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特别是在木工、金属加工等行业中。
长时间接触粉尘会引发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癌等。
二、机械设备危害的防治:2.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企业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培训内容应包括机械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维修保养知识、紧急事故处理等。
2.2 定期检查维护: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机械设备检查维护制度,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
特别是对电气设备要进行定期维修,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2.3 引进安全设备:企业应根据生产工艺和安全需求,合理引进和使用安全设备。
如安全隔离装置、防护罩等,用以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4 安排合理工作环境:企业应合理安排工作环境,保证工作场所的通风良好,并尽量减少粉尘、噪音等对工作人员的危害。
2.5 加强监督管理:企业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对违规操作和不安全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罚,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机械设备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引发事故原因的分析
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很
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
所以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非常重要,必须引起人们高度
重视。
本文就机械设备本身存在或潜在危险和有害因素以及可能引发事故的原因作综合分析。
1机械设备潜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是不同的概念——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破坏作用的因素;有害因素
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作用的因素。
1.1危险因素
1.1.1直线运动的危险,机械进行单向或往复直线运动时,当人或物处在直线运动的前方而未及时躲避,就会
受到运动机械的撞击或挤压。
例如行驶中的汽车、火车、车间中的刨床或天车等。
1.1.2旋转运动的危险。
指人体或衣物卷进机械的旋转部位而引起的伤害。
例如啮合的齿轮、皮带或链条传动、砂轮、木工机械中的园锯片或木工刨等,都极容易对人造成伤害。
1.1.4非机械性的危险因素。
很多机械是以电能为动力的,所以电击伤也是一个危险因素;有的机械工作中会
产生高温,会对人体造成烫、灼伤。
1.2机械设备的有害因素
1.2.1噪声的危害。
很多机械工作时都会产生噪声,这对设备操作人员及在设备附近的人都会造成危害,影响
身体健康。
1.2.2化学物质的伤害。
有些设备工作中会产生有害或有毒物质,这些物质对人或物会造成伤害。
例如内燃机
的废气、发电厂排烟以及电镀过程的废液等。
1.2.3放射线的伤害。
有些设备工作时会产生具有穿透能力的射线如X射线、γ射线等。
还有的设备会产生强烈的可见光线、红外线、紫外线以及激光等,这些也能对人造成伤害。
1.2.4粉尘危害。
在钻探、爆破、治炼、铸造以及焊接等过程中都会产生粉尘,如防护不当,所产生的粉尘就
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上述各种危险及有害因素有些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只要设备工作就必然会给人或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也有些是潜在的,当设备正常工作时并不对人及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但当设备发生事故时就会造成不利后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