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8.厘米、米的认识青岛版(五年制)(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41.30 KB
- 文档页数:5
八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1、你知道下面黄色和黑色的线段各是多少厘米吗?解析:判断黄色和黑色的线段各是多少厘米时,我们要从每条线段左端的起点的数字看起,然后看右端的终点数字是几,最后用右端的数字减去左端的数字就是线段的长度。
解答:黄色线段的长度是5-1=4(厘米)黑色线段的长度是11-7=4(厘米)答:黄色线段的长度是4厘米,黑色线段的长度是4厘米。
2、你能用下面的直尺量出铅笔的长度吗?解析:先把铅笔的左端对着数字2,再看铅笔的右端对着数字几,然后用右端的数字减去左端的数字就是铅笔的长度。
解答:7-2=5(厘米)3、小明家到学校有50米,一天他上学走了20米,想起忘记带彩笔了,又返回家拿了彩笔再回学校,他一共走了多少米?解析:小明走了20米又返回家,这时他走了2个20米,拿了彩笔又去学校走了50米,所以小明走了90米。
解答:20+20+50=90(米)答:他一共走了90米。
4、乐乐有3条绳子,127厘米、2米、1米50厘米。
这3条绳子中最短的一条是()。
解析:要找最短的一条绳子,其实就是比较127厘米、2米、1米50厘米的大小,这3个数量的单位不同,首先要换算成统一的单位,可以都换算成厘米。
因为1米=100厘米,所以2米=200厘米;1米50厘米=100厘米+50厘米=150厘米。
127厘米<150厘米<200厘米,所以127厘米<1米50厘米<2米,即最短的一条长是127厘米。
解答:127厘米第八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分数:)一、填一填。
(18分)1.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作单位比较合适;测量床的长度,用()作单位比较合适。
2.油画棒长()厘米。
3.1米=()厘米300厘米=()米30厘米-6厘米=()厘米45厘米+20厘米=()厘米4.甜甜的身高是90厘米,再长()厘米,她的身高就是1米。
二、辨一辨。
(13分)1.下列哪些图形是线段?在下面画“ ”。
(5分)2.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条线段?(8分)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8.厘米、米的认识一、单选题1.教室门高约2()A. 分米B. 厘米C. 米2.一块橡皮长20_____,横线上应填的单位名称是()A. 米B. 分米C. 厘米D. 毫米3.我1分钟大约能走()A. 40米B. 70厘米C. 100千米4.小明每小时可走约4(),汽车每小时可行驶70()。
A. 千米千米B. 米米C. 米千米5.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215()A. 米B. 千米C. 分米二、判断题6.26千米=2600米。
7.桥长约400米。
8.小明家里学校100mm。
9.黑板长4千米。
10.通常情况下,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长400米三、填空题11.在横线上填上>、<或=。
65厘米________56厘米,33厘米________40厘米12.在横线里填上“﹥”“﹤”或“=”。
4厘米________ 4分米 9毫米________ 3厘米18毫米________ 1分米5厘米________ 7毫米13.在横线里填上“﹥”“﹤”或“=”。
34毫米________9厘米 1米________100厘米60毫米________6厘米 8分米________90厘米14.常用的长度单位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约6300________.(请用“千米”“米”“分米”“厘米”或者”毫米“作答)四、计算题16.把两根20厘米长的木棒连接在一起,捆在一起的地方长2厘米,连接后,木棒共长多少厘米?五、解答题17.将相同的长度涂上相同的颜色。
18.30厘米 3.5分米6分米0.2米,按照从大到小排列.六、综合题19.动手画一画。
(1)画一条长4厘米5毫米的线。
(2)画一条长36毫米的线。
七、应用题20.要修一条长160km的公路,第一期修好了70千米,第二期修了900米,还有多少没有修完?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门应该比人的个子要高,所以填米合适,选C。
2019-2020学年度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一、填空题(题型注释))单位,量书本的长和宽用(_____)单位较合适。
2.正方形是由( )条线段围成的。
3.一个练习本的长大约是20(______)。
4.用50厘米长的尺子,量(_____)次是1米。
5.粉笔长是8(______),教室的门高2(_____)。
6.小朋友的手指宽约(_______)厘米。
7.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 )作单位。
8.1米=(_____)厘米9.三角形是由(_____)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10.在○里填上“>”“<”或“=”。
36米○35米 45米○54米 45厘米○72厘米-20厘米 95厘米○90厘米 400厘米○4米 80米○24米+50米 二、计算题(题型注释)15厘米-5厘米=(______)厘米 7米+83米=(_____)米 70厘米+30厘米=(_____)厘米=(_____)米 47厘米-20厘米=(_____)厘米 三、解答题(题型注释)(1)第二次( )跳的最多,第三次( )跳的最多。
(2)( )跳的总数最多,( )跳的总数最少。
(3)跳的最多的比跳的最少的多多少下?=(下)13.下面是一(2)班投票选举三好学生时所做的记录 王丽:正 T 赵强:正正 李刚:正T 王云:正正一 张明:正T 李玉:正正T (1)请根据记录完成统计表。
(2)( )和( )应该成为三好学生。
(3)李玉比李刚多多少票?=(票)14.草地上有63只白羊,57只黑羊,白羊比黑羊多多少只? 15.桃树和梨树共45棵,梨树有29棵,桃树多少棵?16.小刚搬来一些面包,发了35袋,还剩20袋,一共搬来了多少袋?17.一个篮球68元,一个足球31元,李老师带100元想买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钱购吗?18.合唱队女生36人,男生28人,男生和女生一共多少人?四、连线题(题型注释)高10 长5 长12 高3 高165 长2 高25 高80五、作图题(题型注释)21.画一条比5cm多3cm的线段。
米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米的含义,知道米是长度单位,用于测量较长的物体。
2. 使学生能够用米尺进行测量,并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米的概念和用途2. 米尺的使用方法3. 测量物体的长度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米的含义和用途,学会使用米尺进行测量。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米尺进行测量,并能估测物体的长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如厘米、分米等,然后引出米的概念。
2. 讲解米的含义和用途解释米是长度单位,用于测量较长的物体。
通过举例说明米的用途,如测量房间的长度、宽度等。
3. 讲解米尺的使用方法展示米尺,讲解米尺的刻度和使用方法。
让学生观察米尺上的刻度,了解每个刻度代表一厘米。
4. 实践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把米尺和一些测量物品。
让学生分组合作,用米尺测量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5. 交流分享让学生分享测量结果,讨论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测量长度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米的概念和用途,以及米尺的使用方法。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米尺测量一些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观察学生实践操作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米的认识和应用能力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米的含义和用途,学会了使用米尺进行测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8.厘米、米的认识一、单选题1.武汉到广州铁路长1084_____,横线上应填的单位名称是()A. 米B. 毫米C. 厘米D. 千米2.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长约2313()A. 米B. 千米C. 分米3.米和厘米都是()单位。
A. 时间B. 长度C. 重量4.青山小学操场上的一条跑道有多长?()A. 200米B. 200分米C. 200厘米5.一棵树的高度大约是3( )。
A. 厘米B. 米二、判断题6.下面的说法对吗?1个2分硬币厚约1cm.7.一块橡皮长约4毫米。
8.下列算式是否正确15cm-8mm=7cm9.数学书长26米.三、填空题10.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块橡皮长约4 ________。
(请用“米”“分米”“厘米”或者”毫米“作答)11.填合适的单位名称.(1)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1380________.(2)一辆小汽车每小时行65________.(3)一根钉子长40________.12.按由大到小的顺序。
250毫米、30厘米、1米、90厘米、90分米________13.在横线上里填上>、<或=。
3米________30厘米 60厘米________100厘米 2米________20厘米1米________100厘米 4厘米________1米 50米________5米14.200厘米+6米=________米14厘米–8厘米=________厘米1米=________厘米 42米-20米=________米15.算一算。
59cm-36cm=________cm 25cm+45cm=________dm3m-15dm=________dm 35cm+65cm=________m5dm-45cm=________cm 15dm+50cm=________dm四、解答题16.30厘米 3.5分米6分米0.2米,按照从大到小排列.五、综合题17.选一选。
(1)下面的表述有误,请在错误后面的括号里画“△”。
我们身上的小尺子教学内容:教材100—101页教学提示:让学生课前测量身上不同部位的长度,加深谜语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在活动中巩固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经历合作测量身体上一些不部位长度的活动过程,加深对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在活动中巩固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应用身上的小尺子进行测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身上的小尺子进行测量。
难点:运用身上的小尺子进行测量,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尺子学生准备:尺子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活动一:谈话导入,引出问题师:当你需要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的时候,你的身边没有现成的测量工具,你准备怎么办呢?你知不知道在你的身上也藏有许多这样的工具呢?它们虽然没有尺子测量得准确,但是在很多时候也能帮我们的忙呢!生:我知道,我们前天学习的时候知道了,我的小手指的宽大约是1cm,要是没有尺子,我可以用我的小手指来量。
生:我还知道,我的两手平伸,稍微向里面一点,就是一米。
师:你身上还有别的尺子吗?刚才那个同学用小指的宽度来测量,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其实,你自己的身高也是一个很好的尺子呀!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吗?师:现在我来布置任务,请你量出自己的身高、脚长、拳头一周的长度、一拃长和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可以自己量,也可以找同学合作。
(二)探究新知活动二:分组测量,做好记录。
学生按照表格要求分组活动。
单位:厘米1号同学2号同学3号同学4号同学拳头一周的长度脚长一庹长(两臂伸开)一拃长身高学生在测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及方法,如:在测量伸开手臂的长度时,被测量的学生的双臂要伸直,十指要伸开;测量身高时,头不能抬太高,也不能太低;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拉直等。
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学校: 姓名:___________一、填一填。
1.铅笔长( )厘米小刀长( )厘米2.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 (2)公共汽车长约9( ) 橡皮长约5( )(3) (4)大树高约13( ) 小明高110( )3.在○里填上“>”“<”或“=”。
1米 90厘米 8厘米8米 1米80厘米 2米 86厘米 68厘米 20厘米 1米-80厘米 4.1号绳比( )厘米长一些,2号绳比( )厘米短一些,它们的长度大约都是( )厘米。
二、选一选。
1.讲桌的高度大约是1米,椅子的高度大约是50厘米,讲桌比椅子高( )A.50厘米B.1米C.50米2.哪只小动物的测量方法正确?( )A . B. C.3.小明想要量一量校门到教室大约有多少米,最好选择( )“工具”来测量。
A . B. C.4.1米35厘米可能是( )的高度。
A.小学生B.婴儿C.楼房三、判断。
(1)1米长的绳子比100厘米长的木条长。
( )(2)小军比小明高3米。
( )(3)下图中,蟋蟀跳了18厘米。
( )四、选择合适的长度连一连。
拃(zhǎ) 庹(tuǒ) 步五、动手操作。
1.画一条比7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2.在的右边3厘米处画一面,在的左边2厘米处画一朵。
六、解决问题。
1.一支铅笔原来长18厘米,用了一段时间后,经测量如下:这支铅笔用去了多少厘米?2.小蚂蚁回家一共要爬多少厘米?3.55米36米(1)小雨家到学校的路程比小欣家到学校的路程远多少米?(2)小雨家到小欣家有多远?。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数学同步练习考试总分:68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6分 )1.看一看,算盘上面的数表示( ).A.①B.②C.③2. 把变成三百六十四万,要在的后面添上( )个A.B.C.卷II (非选择题)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9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27分 )3.,如果商中间有,□里可以填________;如果商末尾有,□里可以填________。
4. □,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________;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________。
5. 小林的平均步长是米,他从家到学校往返一趟走了步,他家离学校________米。
555566669999364605640()0()()()0.78207. 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积是( ),个一百是( ).8.图中一共有( )只小动物.小兔排在第( ),小猴排在第( ).9. 商场里正在促销优惠活动,书包买一个元,买个元,现在有元,最多可以买________个。
10. 画一画。
画〇,〇和同样多。
画〇:________画,比★多个。
画:________11.(1)学校在公园的________方,学校的北方是________.(2)邮局在学校的________方,书店的东方是________.(3)电影院在商场的________方,广场在商场的________方。
(4)大桥在学校的________方,书店在电影院的________方。
(5)公园在广场的________方,邮局在大桥的________方。
12(1)(2)38268378()△△2△12. 把下面卡片上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一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8.厘米、幂的认识一、单选题1.一块手帕的边长大约2()A. 米B. 分米C. 厘米2.甲乙两城相距48_____,横线上应填的单位名称是()A. 毫米B. 厘米C. 千米 D. 米3.读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是30()。
A. 毫米B. 厘米C. 千米4.( )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A. 数学书B. 图钉C. 小刀5.一棵大树的高约为20(),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A. 厘米B. 米C. 毫米二、判断题6.100厘米=1米.7.这条线段长7厘米.8.学校的操场跑道约200 mm。
9.我们一步大约可以走40米。
三、填空题10.在横线上填上>、<或=。
65厘米________56厘米,33厘米________40厘米11.填合适的单位名称.(1)一栋办公大楼高52________.(2)马拉松全长约42________.(3)游泳池长50________.12.下图中铅笔长________厘米13.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________作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________作单位。
14.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大到小排列)。
四、解答题15.一种练习本10本约厚3厘米,一亿本这种练习本叠在一起的高度比喜马拉雅山(高约8848米)多少米?本数10 101000100000100000000高度/厘米316.量一量,填一填。
五、应用题17.两棵小树,一棵高1米28厘米,一棵高1米35厘米。
高的高出矮的多少厘米?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用恰当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时,应根据生活实际,看单位前面的数字的大小来选合适的长度单位. 手帕的边长选分米合适,所以选B.2.【答案】C【解析】用恰当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时,应根据生活实际,看单位前面的数字的大小来选合适的长度单位. 甲乙两城相距48_____,用千米作单位合适;所以选C.3.【答案】B【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读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是30厘米,故选:B。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8.厘米、米的认识
一、单选题
1.教室门高约2()
A. 分米
B. 厘米
C. 米
2.一块橡皮长20_____,横线上应填的单位名称是()
A. 米
B. 分米
C. 厘米
D. 毫米
3.我1分钟大约能走()
A. 40米
B. 70厘米
C. 100千米
4.小明每小时可走约4( ),汽车每小时可行驶70( )。
A. 千米千米
B. 米米
C. 米千米
5.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215( )
A. 米
B. 千米
C. 分米
二、判断题
6.26千米=2600米。
7.桥长约400米。
8.小明家里学校100mm。
9.黑板长4千米。
10.通常情况下,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长400米
三、填空题
11.在横线上填上>、<或=。
65厘米________56厘米,33厘米________40厘米
12.在横线里填上“﹤”“﹤”或“=”。
4厘米________ 4分米 9毫米________ 3厘米
18毫米________ 1分米 5厘米________ 7毫米
13.在横线里填上“﹤”“﹤”或“=”。
34毫米________9厘米 1米________100厘米
60毫米________6厘米 8分米________90厘米
14.常用的长度单位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约6300________.(请用“千米”“米”“分米”“厘米”或者”毫米“作答)
四、计算题
16.把两根20厘米长的木棒连接在一起,捆在一起的地方长2厘米,连接后,木棒共长多少厘米?
五、解答题
17.将相同的长度涂上相同的颜色。
18.30厘米 3.5分米 6分米 0.2米,按照从大到小排列.
六、综合题
19.动手画一画。
(1)画一条长4厘米5毫米的线。
(2)画一条长36毫米的线。
七、应用题
20.要修一条长160km的公路,第一期修好了70千米,第二期修了900米,还有多少没有修完?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门应该比人的个子要高,所以填米合适,选C。
【分析】考查长度及长度的常用单位。
2.【答案】D
【解析】用恰当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时,应根据生活实际,看单位前面的数字的大小来选合适的长度单位.
3.【答案】A
【解析】
4.【答案】A
【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小明每小时可走约4千米,汽车每小时可行驶70千米,故选:A 。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以及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来解答此题。
5.【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得知: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215千米;
故答案选: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辆汽车3小时行的路
程,应用长度单位,结合数据可知:应用“千米”做单位,据此解答。
二、判断题
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1千米等于100米,26千米应该等于26000米,而不是2600米。
【分析】考察长度及长度的常用单位
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桥长用较长的长度单位,所以这道题是对的。
【分析】考察长度及长度的常用单位8.【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100mm=1dm小明家里学校还不足一米不现实。
【分析】本题考查对长度单位的感知,以及现实生活中常用的长度单位的使用情况。
可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9.【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千米是较大的长度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黑板长4米,原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千米是较大的长度单位,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长度单位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单位.
10.【答案】正确
【解析】
三、填空题
11.【答案】>;<
【解析】【解答】65厘米>56厘米, 33厘米<40厘米.答案为:>,<
【分析】同单位比较大小,数字大的长度更长。
12.【答案】<;<;<;>
【解析】
13.【答案】<;=;=;<
【解析】
14.【答案】米;分米;厘米;毫米
【解析】【解答】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几个常见的长度单位的掌握情况,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
15.【答案】千米
【解析】【解答】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经十几个省,当然很长,所以用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分析】考察长度的常用单位。
四、计算题
16.【答案】2×20-2=38(厘米)
答:木棒共长38厘米.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把两根20厘米长的木棒连接在一起,捆在一起的地方长2厘米,所以重复了两厘米,两根木棒的长度加起来再减去捆在一起重复的长度就是连接后木棒的长度。
五、解答题
17.【答案】解:50cm=0.5m,也就是半米;
600cm=6m;911cm=9m11cm;1.50m=1m50cm;3m4cm=304cm;3m40cm=340cm;1.05m=1m5cm.涂色如下:
【解析】【分析】1m=100cm,1cm=0.01m,根据这些单位之间的进率把其中一个单位统一后找出相等的用同一种颜色标出即可.
18.【答案】解:30厘米=3分米,0.2米=2分米,所以:6分米>3.5分米>30厘米>0.2米
【解析】【分析】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这样把厘米和米都换算成分米,然后按照从大到小排列即可.
六、综合题
19.【答案】(1)解:
(2)解:36毫米=3厘米6毫米
【解析】
七、应用题
20.【答案】解:160×1000-70×1000-900=89100(米)
答:还有89100没有修完。
【解析】【解答】分析:路程总长减去修完的,就是剩下没有修完的。
所以答案为160×1000-70×1000-900
【分析】本题解决生活中的修路问题,可以用数学中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来解决。
还考查了单位km和cm 的统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