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邓稼先练习语文版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4
1.邓稼先A组1.以下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为哪一项()A.鲜为人知 (xi ān).C.百感交集.(ku āng)开辟者(tu ò)B.鞠躬尽瘁 (cu ì)尴尬(kān)...说服(shu ō)D.徬徨(huáng)好友(chì)...2.在以下句子的空白处填上适合的词语最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久以来________的科学家——邓稼先。
②那是中华民族________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③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定人和开辟者。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 ________的。
④今日,一个世纪此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是千千千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很多多________的英豪人物创建出来的伟大成功。
⑤ 1949 年到 1966 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 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
当时,他是美国________的人物。
A.①不为人知②任人宰割B.①当之无愧②任人宰割C.①不为人知②任人宰割D.①可歌可泣②人人皆知③当之无愧③人人皆知③当之无愧③任人宰割④可歌可泣⑤人人皆知④不为人知⑤可歌可泣④人人皆知⑤可歌可泣④不为人知⑤当之无愧3.以下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钦佩他、敬慕他的人好多,不喜爱他的人也许多。
..敬慕:敬慕思慕。
B.“鞠躬尽瘁,死尔后已”正好正确地描绘了他的一世。
.........鞠躬尽瘁,死尔后已:当心慎重,贡献出所有力量。
C.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功臣..”。
功臣:最高领导人。
D.邓稼先的一世是有方向、存心识地行进的。
没有徘徊..,没有矛盾。
徘徊:徘徊,举棋不定。
B组4.以下句子的次序已被打乱,对其排序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① 1948 年到 1950 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取博士学位后立刻坐船归国。
1950年 10 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邓稼先》一、基础知识1、依次填入括号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筹划昼夜不断的计算时,要有();决定方案时,要有()的胆识,又要有()的判断。
A、数学见地物理直觉稳健勇进B、物理直觉数字见地稳健勇进C、数字见地物理直觉勇进稳健D、物理直觉数字见地勇进稳健2、文章开头为什么为切题直接写邓稼先,而要概述中国百年屈辱史?3、释词:可歌可泣:鞠躬尽瘁:锋芒毕露:4、文章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5、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6、一句“我不能走”体现出邓稼先什么样的性格和精神?7、最后为什么要补充“我”父亲喜欢五四时代的那首歌?8、邓稼先在“文革”初期,能成功说服对立的两派继续工作,其原因是()A、邓稼先不像奥本海默那样喜欢打断别人的报告。
B、邓稼先是一个不愿引起别人注意的人物。
C、邓稼先没有私心,不们绝对相信他。
D、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9、“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这句话中“‘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具体指什么?附:参考答案1、D2、这样写是为了衬托后面中国人民站了起来,从而引出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杰出代表——邓稼先。
这种广阔的背景对突出人物的品质精神很有作用。
3、略4、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凸现邓稼先的人品。
奥本海默是一位出类拔萃、锋芒毕露、在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邓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群、忠厚朴实、不引人注目的人物。
5、写出了环境的恶劣,突出人物的精神。
6、坚韧不拔的性格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7、写出了父亲在中华民族任人宰割时希望中华振兴,也写出我的爱国之情受到了父亲的影响。
8、C9、指忠厚朴实,真诚坦白。
二、类文阅读爱迪生传(节选)81岁时,爱迪生到了佛罗里达。
在他诞辰的那天,纽约的友人们在阿斯托饭店内举行欢宴,但他本人却不能参加。
他发来了一个电报:此刻正愉快工作。
宴席上,梅多克洛夫特站起来向大家报告爱迪生的“工作”:“由于他那天赋的彻底精神,他现在正探索着一切关于橡胶的种植和制造的知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课时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元勋(xūn)挚友(zhì)戈壁滩(gē)燕然勒功(yān)B.谣言(yáo)日醺(xūn)摄氏度(shè)妇孺皆知(rú)C.萦带(yíng)殷红(yīn)罗布泊(bó)鲜为人知(xiān)D.奠基(diàn)选聘(pìn)直肠癌(ái)任人宰割(zǎi)2.下面语段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中国文学群星璀璨的天空,谁是那颗最耀眼的明星?如果不分先后,全部交由民众海选,能选得到那位行吟于江风草泽,孤高离群,悯人_____的屈原吗?能选得到那位僻居荒村,守志安贫,洁净的陶渊明吗?能选得到那位身历酷刑,笔力千钧,凝练_____的司马迁吗?当然,也不会选到那位飞与巨鸟,舞共迷蝶,神思_____的庄子了。
“远”是一种境界,他们被官场放逐,却被文学请回。
这不是文学的悲哀,恰是文学的高贵。
A.淡远深远玄远怀远B.怀远淡远深远玄远C.玄远怀远淡远深远D.深远玄远怀远淡远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他带病参加劳动,这种行为可歌可泣。
B.这位科学家为了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奋斗了半个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C.在大学里,我们有幸看了许多家喻户晓的经典影视剧。
D.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被后辈人学习和夸赞是当之无愧的。
4.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不仅在国际上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的共鸣。
(将“而且”改为“最主要”)B.为了提升全民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提高全民阅读的习惯。
(将“提高”改为“养成”)C.大约在两千年左右前,随着造纸术的发明,人们开始用有韧性的树皮造纸做伞面,然后涂上油脂或天然桐油,油纸伞应运而生。
(删去“左右”)D.那一年,不多不少,我刚好16岁,正是意气风发。
七年级下册语文 1.邓稼先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23七下·长春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使我们深受感动。
B.课堂上我们要敢于向老师提问,这种不耻下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正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
C.在抗战时期,不知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颠沛流离....。
D.我们的党员干部在群众面前必须艰苦奋斗,以身作则....。
【答案】B【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解析】【分析】A.诲人不倦: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
这个成语与此处“向老师提问”的语境不符。
C.颠沛流离: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注意:准确理解成语意思,切忌望文生义;辨析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成语运用的范围;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注意区分同义成语;注意某些成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
2.(2023七下·松原月考)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屏嶂.(zháng)鸣咽.(yàn)B.咀嚼.(jiáo)骨.碌(gū)C.哺.育(pǔ)气魄.(pò)D.淳.朴(chún)污秽.(huì)【答案】D【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解析】【分析】A.有误,“屏嶂”的“嶂”应为“障”,且“障”应读作“zhàng”,“鸣咽”的“鸣”应为“呜”,“咽”应读作“yè”。
B.有误,“咀嚼”的“嚼”应读作“jué”。
C.有误,“哺育”的“哺”应读作“bǔ”。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
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邓稼先》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鲜为人知(xiān)开拓者(tuò)元勋(xūn)B. 鞠躬尽瘁(cuì)难堪(kān)选聘(pìn)C. 至死不懈(xiè)殷红(yīn)无垠(yín)D. 彷徨(huáng)挚友(chì)谣言(yáo)2.对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助词)B. 他抑制不住工作的热情。
(助词)C. 这是很清楚的。
(副词)D. 我在房间里读书。
(动词)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对这次考试充满了信心,”他对我说,“因为我准备得很充分。
”B. 三月初,微风还带着寒意。
淇河边的垂柳却迎风招展,满枝嫩叶、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各方的早春游人。
C. 参加会议的有编辑、记者、作家、和教师。
D.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4.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男儿立志在沙场,即使是马革裹尸,也死而无憾。
B. 让习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鲜为人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C. 邓稼先同志始终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性纯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D. 疫情来袭,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地选择奔赴武汉,“最美逆行者”的称号他们是当之无愧的。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听了邓稼先的事迹报告后,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B. 屏下广泛指纹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加快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速度。
C. 为纪念伟人马克思,学校决定在五月份举行有关马克思的图片展览、学术研讨、征文比赛等活动。
D. 商务部发布《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旺盛,进口商品成为市场“新宠”。
3.11《邓稼先》【积累·感知】一.给加点字注音可歌可泣___鲜为人知___鞠躬尽瘁___锋芒毕露___热泪满眶___马革裹尸___层出不穷___风悲日曛___二.据拼音写汉字至死不xiè___妇rú___皆知平沙无yín___ péng___断草枯家喻户xiǎo___兽tǐng___亡群燕然lè___功常fù___三军三.词语填空当之无___死而后______然不同知人之___盖世无___德高望___公而忘___两___清风四.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例:“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仿写: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年来的历史?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3.邓稼先的伟大贡献和崇高品质有哪些?4.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体验·探究】六.课内语段阅读“两弹”元勋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
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
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日子!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
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
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习题副标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他带病参加班里的劳动活动,这种行为可歌可泣。
B. 这位科学家为了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奋斗了半个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C. 在大学里,我们有幸观看了许多家喻户晓的经典影视剧。
D. 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被后人夸赞和学习是当之无愧的。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对于实现梦想而言,今天最重要。
今天是你搬来的砖石,虽然不足道,_________;今天是你栽下的树苗,虽然不伟岸,_________;今天是你写下的片段,虽然不完整,_________。
请你珍惜今天,用今天的积淀成就明天的梦想!A.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B.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C.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D.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3.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和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 元勋(xūn)殷红(yīn)戈壁滩(gē)燕然勒功(yān)B. 谣言(yáo)开拓(tuò)摄氏度(shè)鲜为人知(xiǎn)C. 昼夜(zhòu)挚友(zhì)选聘(pìn)妇儒(rú)皆知D. 奠基(diàn)罗布泊(bó)直肠癌(ái)任人宰割(zǎi)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世上多数的人认为它们“一无所有”,因为它们是“0”。
1984年奥运会,许海峰的枪声打破了中国在奥运会上沉寂多年的“0”记录。
从古至今,无论在自然科学上,还是在社会科学上,都曾经有过无数的“0”的空白。
中国的原子武器, 又是一片“0”的荒原, 邓稼先一声巨令, 蘑菇云开起, 遮盖了这个“0”的荒原。
10 邓稼先积累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鲜.为人知(xiǎn)yān然勒功(燕)鞠.(jū)躬尽瘁.(cuì)妇rú(孺)皆知彷徨..(páng)(huáng)平沙无yín(垠)2.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鲜.为人知(少)可.歌可泣(值得)B.至死不懈.(松懈)家喻户晓.(了解)C.锋芒毕.露(完了)死而后已.(停止)D.知人之明.(眼光正确)层.出不穷(重叠;重复)(解析:“锋芒毕露”的“毕”是“完全”的意思。
)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B)A.为了还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真实形象,小编搜集了一些李光耀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B.说起土肥原,这是日本侵华史上一名当之无愧....的人物。
C.他立下过军事奇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D.在西方基督教国家里,《圣经》是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书,也是多数人必读的一部书。
(解析:B项“当之无愧”是褒义词,用在这句中不符合语境。
)4.下列语段的方框中所用的标点,恰当的一项是B)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
5.(北海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A.人是社会之本,人的素质如何,决定一个社会的走向,决定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
B.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C.今年“五一”期间,北海市消费者举报中心共接到投诉电话6起,同比下降了一倍。
D.他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手不释卷,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用功的。
(解析:B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安全”;C项搭配不当,“减少”“下降”“贬值”都不能与“一倍搭配”,可将“一倍”改为“一半”或“50%”;D项否定不当,应改为“没有一个说他学习不用功的”。
邓稼先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含解析)1.邓稼先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学习《邓稼先》一文,使我了解了邓稼先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发做出的重大贡献。
B.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C.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2.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C.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D.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3.对于下面这个句子的相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A.句子中“邓稼先”“中国”“文化”都是名词。
B.句子中“传统文化”“孕育出来”“奉献精神”都是偏正短语。
C.这个句子是陈述句。
D.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邓稼先是儿子。
4.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B.张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C.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D.他的事迹,如此地感人,我们觉得应该可歌可泣。
二、基础知识综合5.默读课文填空。
(1)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六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科学家。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____________和巨大贡献。
邓稼先一、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蓦地.(de)妥.善(tuǒ)B.凌.晨(líng)轮廓.(guō)C.元勋.(xūn)故障.(zhàng)D.阻挠.(ráo)胆怯.(qiè)二、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我一看见它就头晕。
A.《成语词典》那么厚,叫人惨不忍睹....B.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摆脱自己家庭的阴影。
....C.邓稼先是一个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在公共场了。
合销声匿迹....D.在筹办这次艺术节的过程中,作为一位组织者和参加者,他立!下了汗马功劳....三、填空组成成语。
()马功劳()刀()剑任人()()()()大海诚诚()诚()含辛()苦四、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1.“戈壁滩上风沙呼啸,寒风刺骨,气温已经是零下三十多摄氏度了!”这个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核试验过程中,当实验出现故障时,出现了哪两种意见分歧?邓稼先是如何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核试验研制过程中,邓稼先他们有过失败的风险,成功的快乐。
你在生活中是否经历过成功和失败,请把你的感受写出来。
(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邓稼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借多变的语言形式表达强烈的感情的方法。
2、学习文章巧妙的构思。
3、了解回忆性文学传记的特点。
4、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感情和赞颂邓稼先献身国防事业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研究文章的句式变化及其作用。
2、学习文章布局谋篇的特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中华民族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不在被人任意欺凌,当然是因为我们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国家昌盛。
1邓稼先基础通关一、课内建构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题。
当蘑菇云点缀了苍茫的大漠,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
是他,不舍zhòu yè,长空铸剑,吼出雄狮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沥尽心血,写下山河的颂歌。
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两弹”事业的diàn jī人; jū gōng jìn cuì,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
他就是曾经鲜为人知的“两弹”元勋邓稼先。
(1)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殷( )红鲜( )为人知元勋( )(2)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zhòu yè( ) diàn jī( ) jū gōng jìn cuì( )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袁隆平为了我国的杂交水稻事业鞠躬尽瘁,他心系国家、关心百姓的行为着实令人敬佩。
B.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到后来落得个马革裹尸的结局。
C.对中国人来说,《论语》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书,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D.他立下过赫赫战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 )(2)1971年,我第一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北京,见到阔别了22年的稼先。
( )(3)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
( )(4)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
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课文的主题是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作者引用儿时跟父亲学到的一首歌的目的是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
C.课文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贯穿全文的线索是邓稼先的杰出贡献和高尚人格。
《邓稼先》10分钟基础练一、选择题1.下面划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勋(xūn)邓稼先(jià)妇孺皆知(rú)B.殷红(yān)开拓(tuò)鲜为人知(xiǎn)C.燕然(yān)萦带(yíng)鞠躬尽瘁(cuì)D.彷徨(huáng)罗布泊(bō)风悲日曛(xūn)2.下列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极端诞生选骋死而后已B.谣言戈璧仰慕层出不穷C.癌症决胜胆识妇儒皆知D.睿智叱咤氢弹锋芒毕露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个北大毕业后在长安街头卖肉谋生的才子,经《华商报》首次报道之后,几乎家喻户晓,掀起了一场关于人才话题的大讨论。
B.让习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鲜为人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C.焦裕禄同志之所以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因为他始终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性纯洁。
D.为期五天的里约残奥会轮椅击剑项目比赛已圆满结束,中国轮椅击剑队以9金4银4铜的傲人成绩创造辉煌,这是一支当之无愧的“梦之队”。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的冲刺。
”B.星期六去呢?还是星期天去呢?我实在是拿不定主意。
C.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D.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B.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分不开的。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
D.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旁边的一名记者见状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6.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目的是()A.揭示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痛苦。
1 《邓稼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通读全文,把握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1.初读课文时,哪些句段最让你感动?反复细读后,再想想这些内容是否最能体现全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2.找出文中表现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不同个性、品质的词语及细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参考答案:1.作者饱含真情,于字里行间高度赞扬了邓稼先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这样的句段很多,如:“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2.文中的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的个性、品质截然不同。
奥本海默是锋芒毕露,读研究生时就常打断别人的报告,即便到了中年,成了名人,有时还会这样。
而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
作者把奥本海默与邓稼先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精神品质,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课文第五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让人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去思考。
结尾处引用自己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说明了邓稼先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他有着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的精神品质。
三、课文最后一段写道:“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目录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同步练习第3课《丑小鸭》同步练习第4课《诗两首》同步练习第5课《伤仲永》同步练习第6课《黄河颂》同步练习第7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同步练习第9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第10课《木兰诗》同步练习第1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同步练习第14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同步练习第15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第16课《社戏》同步练习第17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第18课《竹影》同步练习第19课《观舞记》同步练习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第21课《伟大的悲剧》同步练习第22课《在沙漠中心》同步练习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同步练习第24课《真正的英雄》同步练习第25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第26课《猫》同步练习第27课《斑羚飞渡》同步练习第28课《华南虎》同步练习第29课《马》同步练习第30课《狼》同步练习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查字典有误的是组二、为下列加线多音多义字选择正确读音和字义的是宿儒 1、sù 2、xiǔ 3、xiùa.住,过夜 b.平素 c.年老的,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
拗过去 1、ǎo 2、àoa.用力弯曲 b.不顺薄薄的雪1、bï 2、bî 3、báoa.迫近 b.厚薄 c.轻视攒成小球1、zǎn 2、cuána.聚集 b.积蓄A.1、c;1、a;3、b;2、aB.2、c;1、 b;3、b;2、aC.1、c;2、a;3、 c;2、aD.2、c;2、a;1、a;1、b三、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轻捷班蝥无妨机关B.鉴赏人迹罕至消释人声鼎沸C.绣象绅士盔甲戒尺D.质扑博学书塾陌生四、选词填空1、他很高兴,但竞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
(A.机密 B.机谋 C.机关)2、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这里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
1 邓稼先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宰.割(zǎi) 筹.划(chóu) 鲜.为人知(xiān)B.元勋.(xūn) 颤.抖(chàn) 锋芒毕露.(lòu)C.摄.制(shè) 诞.生(dàn) 风悲日曛.(xūn)D.彷.徨(páng) 殷.红(yīn) 燕然勒.功(l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焦虑建意书鞠躬尽瘁亡国灭种B.谣言直肠癌妇儒皆知至死不懈C.暑名奠基人马革裹尸热泪满眶D.仰慕开拓者蓬断草枯层出不穷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战狼2》总票房高达52亿,堪称2017年夏季当之无愧....的黑马电影。
B.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C.李明同学将在操场上捡到的五十元钱交给了老师,这种拾金不昧的行为真是可歌可...泣.。
D.隐匿贡嘎机场旁边的一处静谧的湖泊,海拔四千余米,是一处鲜为人知....的秘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良好的心态是奥运会运动员能否取得最佳成绩的重要因素。
B.邓稼先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C.随着一团巨大的蘑菇云在中国大西北腾空而起,使中国第一颗地爆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D.2017年9月,杨振宁携夫人再访山西大学,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什么是正能量?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都可称为“正能量”。
我们为什么要弘扬正能量?________。
①既隐藏着自信、豁达、愉悦、进取等正能量②这两种能量,可以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③因此,当正能量不断被激发时,负面情绪会逐渐被取代,国家和个人的梦想也会慢慢实现④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能量场”⑤又暗含着自私、猜疑、沮丧、消沉等负能量A.①②⑤④③B.③⑤④①②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③②⑤6.本文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小标题,围绕“邓稼先”写了与他有关的六个方面的内容:历史背景→________→性格品质→________→沙漠创业→________。
《邓稼先》练习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鲜.为人知(xin)开拓.者(tuò)B.鞠躬尽瘁.(cuì)难堪.(kān)
C.热泪盈眶.(kuàng)说.服(shua) D.徬徨.(huáng)挚.友(chì)
2.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①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________的科学家:邓稼先。
②那是中华民族________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危险的时代。
③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________的。
④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站起来了。
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________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⑤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晋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
当时他是美国________的人物。
A.①鲜为人知②任人宰割③当之无愧④可歌可泣⑤家喻户晓
B.①当之无愧②任人宰割③家喻户晓④鲜为人知⑤可歌可泣
C.①鲜为人知②任人宰割③当之无愧④家喻刻晓⑤可歌可泣
D.①可歌可泣②家喻户晓③任人宰割④鲜为人知⑤当之无愧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奥本海默是一个复杂的人。
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仰慕:敬仰思慕。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备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
C.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
元勋:最高领导人。
D.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
没有徬徨,没有矛盾。
徬徨:徘徊;犹豫不决
4. 仿照下文的句式,结合邓稼先性格与品质的特点,再造一个句子。
例句:“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划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仿句:
5. 调整下列语句顺序,使语句连贯。
①那时,所谓的核武器研究设计院,还只是一片庄稼地。
而科技人员呢,也寥寥无几。
②报到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换上工作服当小工,同建筑工人一起砍高粱、挖土、推车、和泥、盖房子。
③他 作为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不得不从头做起。
④邓稼先走进了筹建中的核武器研究设计院。
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二、课外探究
实验室外的居里夫人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
当人们走完了人生的旅途,有些佼佼者就被世人誉为不平凡的人了。
居里夫人就是其中之一。
她那美好的心灵,崇高的思想境界,表现在许多方面。
“吝啬”的富人
从1933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吝啬”。
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写写物理、数学算式,方便极了。
她的一件毛料旅行衣,竟穿了一二十年之久。
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总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
有一次,一位美国记者追踪这位著名学者,走到村子里一座渔家房舍门前,他向赤足坐在门口石板上的一位妇女打听居里夫人,当她抬起头时,记者大吃一惊——原来她就是居里夫人!
不要专利
居里夫妇发现镭后,世界各地纷纷来信索求制镭的方法。
怎样处理这件事呢?某星期日的早晨,他们进行了5分钟的谈话。
彼埃尔〃居里平静地说:“我们必须在两种决定之中选择一个。
一种是毫无保留地叙述我们的研究结果,包括提炼办法在内……”居里夫人做了一个赞成的手势说:“是,当然如此。
”彼埃尔继续说:“或者我们可以以镭的所有者和发明者自居。
若是这样,那么,在你发表你用什么方法提炼铀之前,我们须先取得这种技术的专利执照,并且确定我们在世界各地选镭业上应有的权利。
”
“专利”代表着巨额的金钱、舒适的生活,代表着传给子女一大笔遗产……但是,居里夫人坚定地说:“我们不能这样办,这违背科学精神。
”
不求名利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
不相识的人问她:“你是居里夫人吗?”她总是平静地回答:“不是,你认错了。
”她出名以后,几乎每天都要收到世界各地慕名者要求签名的来信。
为了摆脱这种干扰,她专门印了一种写着概不签名的卡片,每逢接到来信,就给对方寄一张……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个,却给人一种全不在意的印象。
有一天,她的一位女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
于是她说:“这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
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
修改证书
1921年,居里夫人应邀访问美国时,美国妇女组织主动捐赠给她1克镭(价值百万美元以上),这正是她急需的。
她虽然是镭的发现者,但她买不起这样昂贵的金属。
在赠送仪式之前,当她看到“赠送证明书”上写着“赠给居里夫人”字样时,她不高兴了。
她声明说:“这个证书还需要加以修改。
美国人民赠给我的这1克镭应当永远属于科学,但是假如就这样规定,这1克镭就成为私人财物,成为我的女儿们的产业,这是绝对不行的。
”主办者当天晚上就请了一位律师,把证书做了修改,居里夫人才在“赠送证明书”上签了字。
6.为什么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总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从中体会到她是什么样
的一个人?
7.居里夫人是怎样理解荣誉的?
8.居里夫人是怎样对待名利的?
9.居里夫人对美国妇女赠送的那1克镭及其证书是怎样理解的,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参考答案
一、基础巩固
1.B
2.A
3.C
4. 这是一个排比句式。
参考答案为:作为科学家,他有着渊博的学识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作为领导者,他有着临危不惧和处变不惊的勇气;作为爱国者,他有着为祖国的国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格。
5. 提示:注意句子中能够体现时间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的词语。
答案:④①③②
二、课外探究
6.因为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
纸片,在背面写写物理、数学算式,方便极了。
她的一件毛料旅行衣,竟穿了一二十年之久”。
她是一个在生活上非常节俭,而把全部的精力和财力都用在了科学研究上的伟人。
7..“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
就将一事无成。
”
8.既不求名也不求利,不要专利,不在意获奖,不独占捐赠为私人财物。
9.美国人民赠送的这1克镭应当永远属于科学,但是假如就像证书中所规定的,这1克镭
就成为私人财物,这是绝对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