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河流水质模型演示文稿
- 格式:ppt
- 大小:472.50 KB
- 文档页数:16
3 河流水质模拟3.1污染物进入河流中有关反应3.1.1污染物与河水的混合污水排入河流后,根据污水与河水的混合情况,一般化分为两个过程段:一是混合过程段,二是均匀混合段。
混合过程段包括竖向混合和横向混合,当污染物在河流某段面的坚直方向上混合均匀时,称污染物完成了竖向混合;当污染物在某断面的横方向上均匀混合时,就完成了横向混合,一般完成横向混合所需要的距离远大于竖向混合所需要的距离,所以污染物混合过程段长度一般等于污染物横向混合段长度。
污染物在竖向混合过程段中浓度的变化采用三维模式描述,在横向混合过程段中浓度的变化采用二维模式描述,污染物在均匀混合段的浓度变化可用一维模式来描述,本章讨论的河流水质模型主要指污染物在均匀混合段的浓度变化数学模型。
3.1.2生物化学分解河流中有机物由于生物降解产生的浓度变化可用一级反应式表达: L=L 0e -kt (3-1) 式中:k ——降解速度常数河流中的生化需氧量(BOD )衰减过度常数K 的值可由下式确定:K=t 1ln (BA L L) (3-2)式中L A 、L B ——河流上游断面A 和下游断面B 处的BOD 浓度;t ——河水在两断面间的流经时间。
3.1.3大气复氧水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是大气,大气复氧符合菲克第一定律,于是有:H K L=dtdo (O s -O ) (3-3) 上式中,(O s -O )表示河水中溶解氧的不足量,称为氧亏,用D 表示。
故有H K L −=dtdDD=-K a D (3-4)式中, K a ——大气复氧系数;d -1K L ——氧气的质量传递系数;H ——河流的平均水深,m ; O s ——河水的饱和溶解氧;水中饱和洛解氧浓度是温度、盐度和大气压力的函数,在760mmHg 压力下,淡水中的饱和溶解氧为:O s =t6.31468+ (3-5)3.1.4光合作用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河流溶解氧的另一个来源。
(t∂∂O)P =P (一天中产氧的平均速度mg/l •d ) (3-6) 3.1.5藻类的呼吸作用藻类的呼吸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r Ot(∂∂=-R (mg/l •d ) (3-7) 光合作用产氧速度和呼吸作用的耗氧速度可用黑自瓶实验得到白瓶:t C C ∆−)(2401=P-R-K c L 0 (3-8)黑瓶:tC C ∆−)(2402=-R-K c L 0 (3-9)式中:Co ——试验开始时瓶中的洛解氧浓度;C 1,C 2——试验终了时白、黑两瓶DO 的浓度; K c ——BOD 降解速度常数(d -1); L o ——实验开始时的BOD 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