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机械自动化系导师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418.72 KB
- 文档页数:25
上海大学2017年拟录取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名单公示11钱锋学术型080202机械电子工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92艾忠焰学术型080202机械电子工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91白姣姣学术型080202机械电子工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86曹斌学术型080202机械电子工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86韩学东学术型080202机械电子工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86刘勇敢学术型080202机械电子工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86赵俊学术型080202机械电子工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86于晓艳学术型080202机械电子工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85鲍凌志学术型080202机械电子工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84曹辉煌学术型080202机械电子工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84王纯新学术型080202机械电子工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84胡英义学术型080202机械电子工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83陈文君学术型080202机械电子工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82彭望龙学术型080202机械电子工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82赵小楠学术型080401精密仪器及机械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95张越学术型080401精密仪器及机械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86李苏娜学术型080401精密仪器及机械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85陈望学术型080600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90孙济鹏学术型080600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90靳平霞学术型080600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91金洋帆学术型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95云晓雪学术型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93滕铝丹学术型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92杨彤学术型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92杨玉丹学术型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90祖武杰学术型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90何星学术型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8张洁学术型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7袁瑞学术型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9宋冰学术型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4.3孙晓晴学术型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5.5施誉挺学术型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0刘阳学术型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9.3杨帆学术型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79.5吴亮学术型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8陈佳雯学术型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5白晓庆学术型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85苏畅学术型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85陈璐蓓学术型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85毛莹学术型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85王璐颜学术型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85苏青青学术型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84许娇娇学术型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82刘秉奇学术型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82毛逸涛学术型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81樊佳悦学术型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81宁萍学术型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84谢静蔚学术型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85李倩学术型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85刘畅学术型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85何梓钰学术型083201食品科学生命科学学院93汪扬学术型083201食品科学生命科学学院93苏丽虹学术型083201食品科学生命科学学院84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上海大学考研网。
上海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评级阅读延伸:专业选择对考生的重要性毋庸赘言。
然而,每年依旧有大量考生选择了并不适合自己的专业。
曾经存有过这样一项调查,71.2%的受访者则表示,如果有可能想要再次挑选一次专业。
为何可以发生这种情况呢?从根本上来说,这就是由于很多家长和学生的专业挑选不科学。
专业选择不科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选择专业缺少科学的标准、对专业缺乏专业的了解、对自己缺乏专业的了解。
挑选专业的科学在专业选择上,家长和考生有着各种各样的标准,比如,考生是否感兴趣、考生是否擅长、专业未来就业方向及薪酬等等。
然而,问题是,大多数家长和考生在筛选的过程中往往将多个标准混合在一起。
也就是,既考虑考生是否感兴趣,又考虑考生是否擅长,还需要考虑专业未来就业方向及薪酬。
将多个标准混合在一起的结果,就是没标准,也可以说道就是凭感觉。
比如说,挑选计算机类,学生似的有点感兴趣,学生似的也有点擅于,专业未来劳动力方向及薪酬似的也极好。
想要选择到合适的专业,家长和考生必须选择统一的标准。
一般来说,家长和考生可以选择以下三种标准中的一种:兴趣导向、就业导向、学业成功。
(1)兴趣导向兴趣导向就是将考生兴趣作为专业筛选的第一标准。
家长和考生在对专业充分了解之后选择其中考生最感兴趣的。
这一标准非常容易操作,只需要考生根据对专业的了解做出判断即可。
比如,中文,不感兴趣,历史,有点感兴趣,哲学,感兴趣。
最终选哲学。
这一标准适宜具备较强自我驱动力的学生,学生可以凭借自身评价而非外在评价对自己的犯罪行为展开推论,同时可以根据自我意愿管理自己未来的自学。
这一标准的优势在于易于操作,同时考生在专业选择之后到真正入读之间是非常快乐的,毕竟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
这一标准的问题则存有很多:首先,学生对专业的介绍程度很难作出合理的推论,通过十几天的片面介绍回去推论未来四年的生活就是非常困难的;其次,学生未来将可以碰到更多的击垮美感,学生感兴趣的并不一定就是擅于的,因此未来可能会碰到很多困难,可以存有很多击垮美感。
上海大学夜大学教学开支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上大内[2003]248号各学院:上大内[2002]第100号文“上海大学夜大学教学开支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经2002-2003学年试行后,根据具体执行情况、并听取各方面意见后,现修改下发。
学费收入中的34.5%为教学开支专项经费由成教院统筹,用作教师兼课酬金和各项教学开支。
现将各项涉及教学开支的经费分配办法规定如下:一、授课费授课费含授课津贴及学院的教学管理费用。
授课费由成教院按各学院承担的教学任务对学院结算,其中管理费一般掌握在10—15%比例。
各学院可根据学院教学管理改革制订授课津贴发放办法。
学院内在职教师承担夜大学课程可列入教学工作量或直接发授课津贴,聘请退休教师或外校教师承担夜大学课程一般直接发授课津贴。
注:加括号的为不希望按此规模组织教学。
考务费按授课费的5%核发。
考务费由成教院向各学院办公室发经费卡控制,由成教院院长审核使用。
二、实践环节经费教学计划中列入的各项实践环节(含毕业设计)的经费以学院为单位,按实际参加实践环节的学生人数及学分确定总额,每生每学分14元计算,一次核发到学院,由学院包干使用。
三、班主任津贴班主任津贴,成教院对各学院按在校学生人数以每35名学生配备一名班主任的标准核发,每名每月300元(专职班主任,兼职班主任酬金另定),一个发10个月。
各学院可自行制订发放细则。
上述费用中含每年对班主任考核后,对优秀班主任的奖励费用。
四、其它教学成本及管理费用其它教学成本及管理费用(含录取费、计算机上机费、试卷印刷费、证书工本费等)按标准由成教院在上述教学专项经费中支出。
本文件经校长批准后实行,同时停止执行上大内[2002]100号文(“上海大学夜大学教学开支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上大内[2002]257号文(“关于上海大学夜大学教学开支专项经费调整的通知”)。
其它文中涉及教学专项经费开支的规定,如与本文有不同的以本文件为准。
本办法在2003—2004学年中试行,试行中将按具体执行情况及听取各方面意见后作必要的调整。
方明伦 (男),上海大学终身教授。
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主要研究领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制造系统自动化和机器人研究及应用开发。
现任上海市机械自动化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机器人研究所所长、上海大学CIMS中心主任、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机器人学会会长、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副会长、全国高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机械学科评议组成员。
曾任教育部第一、二、三届科技委委员,国家“863”计划第一、二、三届CIMS主题中的“质量控制”专题和“先进制造及自动化”专题专家组成员。
主持研制“上海二号工业机器人”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研制“上海五号工业机器人”并获上海市科技振兴一等奖;“桑塔纳汽车汽缸盖浇注模” 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以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机械专业” 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荣誉称号,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高校优秀导师。
至目前已培养20余名博士生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五十余名硕士生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目前承担和参与的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种新的制造过程多目标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上海市重点基础攻关项目“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仿生组织制造方法研究”;国家“863”计划和上海市科委的“服务机器人”和“机器人关键部件”项目;企事业委托项目多项。
联系方式:021‐56333060; 021‐56331235通信地址:上海市延长路149号上海大学校办(200072)龚振邦 (男),教授。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精密机械。
主要研究领域:先进机器人技术与精密工程。
现任上海大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微机械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他曾是“国际先进机器人计划”(IAPP, International Advanced Robotics Program)合作协调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第四届科技委员会工程技术学部一部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和材料学部机械学科第八届评审专家组组长,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第二、三、四届专家组专家,国家863计划微机电系统发展战略研究专家组副组长。
忻平,男,教授,1954年8月生,现任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人才学院院长。
历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华东师大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兼管理处处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宣传处长兼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处长等职。
现为上海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民俗学会秘书长。
曾先后赴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神户大学、广岛大学大阪外国语大学和美国讲学和交流。
主要著作有《王韬评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1937:深重的灾难与历史的转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等5部,合作的学术专著有20部,个人译著一部。
先后在《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学术月刊》、《学术季刊》、《史学月刊》、《学术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国家核心刊物和国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
忻平教授是国内第一部王韬专著的撰写者,并率先提出对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的研究。
其代表作《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抛开“结构主义”俗套,以全新的“全息史观”贯穿全文,对1927-1937年上海的社会结构、上海人的社会人格、社会生活、文化生活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研究。
现仍然是区域社会史专著中一部重要且居于学术前沿的力作,被国内外一些大学作为博士生参考书。
鲁雄刚,男,教授,1969年1月生,现任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
历任上海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上海大学材料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等职。
现为中国金属学会第八届理事,上海金属学会理事、上海市分子研究学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物化分会第五届委员、炼钢分会质量与非金属夹杂物控制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
主要从事冶金新工艺研究和开发,具体工作包括:渣金反应的电化学机理研究、无污染脱氧新方法、氧化物短流程制备金属新工艺、电解质材料制备及相关理论研究。
上海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目录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1. 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2.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与总体方案3.教学计划4.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5.实践教学基地建设6. 附件附件一上海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班2011级教学计划表附件二上海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班教学计划表复合型课程教学框架附件三上海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班2011级教学大纲(一)附件四上海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其它院系开设)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1. 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1.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机械及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控制,以及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从事设备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2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机电集成系统控制、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础理论,接受现代机电应用型卓越工程师的工程实践训练。
整个课程体系重点围绕设计、检测、机电、制造、控制及系统集成等,以项目为载体任务拉动式教学模式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以工程实例为核心,把知识点与工程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
围绕工程教育的核心问题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加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公共基础核心课、学科基础核心课、专业方向模块课组、专业或人文选修课,重视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与工程教学,培养工程能力和素质,突出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任务拉动式的研讨性和实践性环节设置,建立符合工程教育规律的教学体系。
使学生具备从事机械及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控制、生产管理的基本能力。
1.3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⑴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包括力学、电学、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集成系统控制、机器人与机电一体化系统等基础知识,掌握分析和解决机械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手段⑵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数字化设计、工艺操作、集成控制、机电系统开发、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悉机械系统设计、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能准确读懂机械设计图纸;熟练掌握至少一种数字化设计工具,能用计算机熟练地进行零、部件、以及机械系统的设计。
080200 机械工程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下设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等三个二级学科。
本学科有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和上海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点的支撑。
本学科围绕国家、地域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需求,踊跃探索高技术研究与先进适用技术开发相结合、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并举的学科建设方针,研究项目主要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防科工委和企业的委托等,年均科研经费约3000多万,多项研究项目曾前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省市级科技进步奖。
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域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有长期的合作关系。
本学科依托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主要研究基地包括上海市机械自动化及机械人重点实验室、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863计划机械人主题产业化基地、上海市机械人研究所、上海大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快速制造工程中心、上海大学机电工程设计院和各专业研究室等。
机械电子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是学校211工程和上海市的重点学科建设点,是集机械、电子、液压、气动等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检测、传感等技术于一体的新兴综合性学科。
该专业着重培育既有扎实的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又掌握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置和自动控制理论的机电系统集成技术,造就可以从事机电一体化系统研究、开发、应用及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人材。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以国际研究水平的前沿理论和尖端技术为发展目标,表现了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内容。
培养学生不仅知晓机械方面的专门理论,而且掌握现代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技术。
通过学习和研究,可取得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高等学校教学和选择多种工作的能力。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机械制造领域中的设计理论与方式、制造工艺与系统中的理论与应用方式、机电装备在交叉学科中的应用理论和方式等。
方明伦 (男),上海大学终身教授。
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主要研究领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制造系统自动化和机器人研究及应用开发。
现任上海市机械自动化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机器人研究所所长、上海大学CIMS中心主任、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机器人学会会长、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副会长、全国高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机械学科评议组成员。
曾任教育部第一、二、三届科技委委员,国家“863”计划第一、二、三届CIMS主题中的“质量控制”专题和“先进制造及自动化”专题专家组成员。
主持研制“上海二号工业机器人”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研制“上海五号工业机器人”并获上海市科技振兴一等奖;“桑塔纳汽车汽缸盖浇注模” 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以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机械专业” 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荣誉称号,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高校优秀导师。
至目前已培养20余名博士生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五十余名硕士生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目前承担和参与的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种新的制造过程多目标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上海市重点基础攻关项目“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仿生组织制造方法研究”;国家“863”计划和上海市科委的“服务机器人”和“机器人关键部件”项目;企事业委托项目多项。
联系方式:021‐56333060; 021‐56331235通信地址:上海市延长路149号上海大学校办(200072)龚振邦 (男),教授。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精密机械。
主要研究领域:先进机器人技术与精密工程。
现任上海大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微机械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他曾是“国际先进机器人计划”(IAPP, International Advanced Robotics Program)合作协调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第四届科技委员会工程技术学部一部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和材料学部机械学科第八届评审专家组组长,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第二、三、四届专家组专家,国家863计划微机电系统发展战略研究专家组副组长。
开学的一个月内决定导师,但是一般性直研的学生都会事先联系好导师School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Shanghai University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包含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系统结构)和2个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含“高可信计算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方向博士学位点),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院长为国际知名的华人计算机专家李三立院士,现有教职工116人,其中专任教师84人。
现有教授1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5名),副教授(含高工)3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5名,有9名教授担任了全国或上海市二级以上学术团体的领导职务,学院目前每年招收本科生270名左右、硕士研究生120名左右、博士生20名左右,还招收硕士留学生若干名。
学院党委领导董晓雯党委书记徐文培党委副书记学院行政领导李三立院长张武执行院长叶飞跃副院长吴悦副院长李青副院长学科排名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前40名(总共开设该专业院校558所高校)1.清华大学,2.复旦大学,3.北京大学,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南京大学,6.上海交通大学,7.浙江大学,8.西安交通大学,9.东南大学,10.电子科技大学,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2.哈尔滨工业大学,13.大连理工大学,14.华中科技大学,15.武汉大学,16.吉林大学,17.中山大学,1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东北大学,20.西北工业大学,21.北京理工大学,22.北京交通大学,23.上海大学,24.重庆大学,25.山东大学,26.四川大学,27.中南大学,28.南京理工大学,29.云南大学,30.同济大学,31.河海大学,32.北京邮电大学,33.山东科技大学,34.中国人民大学,35.南京邮电大学,36.西北大学,37.武汉理工大学,38.贵州大学,39.陕西师范大学,40.天津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 清华大学2 北京大学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 浙江大学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6 西北工业大学 7 东南大学 8 上海交通大学 9 东北大学 10 复旦大学 11 四川大学 12 南京大学 13 华中科技大学 1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势学科单位: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吉林大学 3 北京邮电大学 4 北京理工大学 5 华南理工大学 6 哈尔滨工程大学 7 上海大学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 武汉大学10 北京工业大学 11 中山大学12 南京理工学 13 江苏大学 14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15 北京交通大学16 大连理工大学17 安徽大学18湖南大学19 大连海事大学20 北京科技大学21电子科技大学22 西南交通大学 23 西安交通大学24 哈尔滨理工大学 25 重庆大学 26 山东大学27 华东理工大学28 中南大学 29 燕山大学 30 天津大学31 华东师范大学32 重庆邮电大学 33 北京化工大学 34 河海大学 35 新疆大学 36同济大学37 合肥工业大学 38 山西大学 39 中国海洋大学 40 中国矿业大学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围绕高可信计算与信息处理及计算机系统集成的研究方向,积极开展高性能计算、网格技术、智能信息处理、软件形式化方法、网络与多媒体和容错计算等领域的科学研究。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及其自动化-薄壁圆筒磨边机的结构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薄壁圆筒磨边机设计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专业(层次)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升本、本)年级2012级班级专升本学生姓名祝佳陶学号124A0577指导教师金健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绪论 (3)1.1磨削加工的特点概述 (3)1.2砂轮磨削国内外的发展与趋势 (3)1.2.1国外的发展 (3)1.2.2国内的发展 (4)1.2.3发展趋势 (4)1.3砂轮磨削的关键技术 (5)1.4课题设计思路 (5)1.5课题设计结构 (5)1.6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5)第二章薄壁圆筒磨边机的总体设计方案 (7)2.1驱动方案的确认 (7)2.1.1液压驱动 (7)2.1.2气压驱动 (7)2.1.3电动机驱动 (8)2.1.4驱动方案的确认 (8)2.2砂轮主轴箱升降机构方案的确认 (8)2.3主轴机构结构方案确认 (9)2.4圆筒夹紧机构的确认 (9)2.5整机方案的确认 (10)2.6本章小结 (11)第三章薄壁圆筒磨边机磨边砂轮主轴的计算 (12)3.1驱动电机的选择 (12)3.2转速图的拟定 (12)3.3传动轴的估算 (13)3.4齿轮模数的估算 (15)3.5各轴结构的设计 (16)3.6主轴组件的刚度和刚度损失的计算 (17)3.7齿轮强度校核 (18)3.8传动轴挠度的验算 (19)3.9本章小结 (20)第四章薄壁圆筒磨边机夹紧机构的设计计算 (21)4.1拟定技术参数 (21)4.2滚珠丝杠的计算及选择 (21)4.3滚珠丝杠支承轴承的选择 (23)4.4滚珠丝杠的校核 (25)4.4.1临界压缩负荷 (25)4.4.2临界转速 (26)4.4.3滚珠丝杠拉压振动与扭转振动的固有频率 (26)4.4.4滚珠丝杠扭转刚度 (28)4.4.5滚珠丝杠传动精度计算 (29)4.5滚珠丝杠进给传动系统变形计算 (29)4.5.1滚珠丝杠精度计算 (30)4.6伺服电机的选择与计算 (32)4.6.1进给伺服电机的校核 (34)4.7联轴器的选择 (35)4.8本章小结 (35)第五章薄壁圆筒磨边机主轴提升机构的设计 (36)5.1拟定技术参数 (36)5.2滚珠丝杠的计算及选择 (36)5.3伺服电机计算及选择 (36)5.4立柱的设计 (36)5.4.1按立柱外形分类 (36)5.4.2材料分类 (36)5.4.3立柱结构的选择 (37)5.5本章小结 (37)第六章结论 (38)参考文献 (40)致谢 (42)薄壁圆筒磨边机设计摘要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日前发布报告称,世界石油需求快速增长,原因是新兴经济体石油消耗不断增长,纽约——美国能源情报署预测,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1.2%至万桶/日。
曹永智
导师简介(500字以内,自由组织材料):曹永智,1971.04月出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系副教授,机械工程学科,从事超精密加工及微纳制造技术等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
至今已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点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研究。
参加科研工作以来一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10余篇,EI检索15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目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委、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及《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等国内外著名学术会议或期刊的专业审稿人。
指导硕士研究生7人(已毕业6人)。
计划招收硕士(2)。
上海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介绍机械工程(085201)机械工程领域拥有机械基础件、精密机械及仪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四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其中机械电子工程是全国重点学科。
机械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主要依托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下属的机械自动化工程系、精密机械工程系。
学科中包括机械设计与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三个博士点和四个硕士点,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
近年来机械工程领域完成了多项国家、省部级和企业委托科研项目,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每年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2000余万元,其中85%来自工矿企业。
在机械工程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工程应用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专业师资中有国家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1人,教授和副教授近百人。
本专业面向工矿企业,招收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一步加深基础理论、拓宽专业知识、增强适应性、提高创新能力。
培养学员具有机电综合设计和研究的能力。
毕业后可从事机械装备现代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先进制造系统管理等各项创新开发或管理工作。
一、主要研究方向1.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机电一体化技术3.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4.产业机器人与柔性自动化5.特种机器人技术6.微机械与精密工程7.现代机械系统计算机辅助工程8.光学精密检测和传感技术9.机电与流体智能控制技术10.摩擦学与机械支承系统11.工业工程12.工程实验技术二、考试科目1.GCT2.专业综合测试联系人:金士良,韦庆玥,徐靓电话:, ,转15;联系人:蒋蓁,陆筠电话:,;联系人:张国贤电话:电气工程(085207)本领域针对能源、电力、汽车、仪表等行业的电力传动和变换控制问题,研究方向覆盖了电机设计、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应用电子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
本领域已建成上海市重点学科,是学校"211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二级学科博士点,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上海大学-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上海电气集团)等上海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实验设备和仪器先进,具有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010100哲学本学科为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是我校“211”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宗教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等多个二级学科。
本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教授5人,副教授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2人,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6人。
本学科学术梯队完整,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条件良好,目前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并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和合作关系。
本学科在专业教育上,注重系统的专业素质、学术能力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以培养具有较高哲学素养、理性精神、能够独立从事哲学方面的学术研究及其相关管理和教学等工作的人才为目标。
指导教师:陈新汉教授、王天恩教授、宁莉娜教授、欧阳光明教授、徐琴教授及多名副教授。
研究方向:01.价值哲学02.生态哲学03.科学哲学04.技术哲学05.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06.科技与社会07.中国哲学传统与当代中国08.外国哲学与当代社会发展09.宗教哲学10.逻辑思想比较与逻辑哲学招生人数:15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哲学综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或870中国哲学史或871西方哲学史5.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或中国哲学史或西方哲学史或科学技术哲学概论(复试科目)备注:复试笔试科目与初试科目不得重合。
020100理论经济学本学科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具备宽阔视野、创新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社会经济工作适应性强,并具有独立理论研究和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本学科师资队伍素质高,结构合理,承担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批省部级和上海市的科研项目,具备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研究与应用基础。
自2004年以来,本学科已培养近100名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主要在高等院校、政府部门、公司企业从事教学、科研、政策研究和公司管理,为国家和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指导教师: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暂不招生,招生信息请见社会科学学院;西方经济学:韩太祥、金俐、詹宇波、王学斌副教授等;世界经济:沈瑶、董银果、董有德教授,何树全副教授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聂永有、乌力吉图副教授等;研究方向:1.(020101)政治经济学2.(020104)西方经济学3.(020105)世界经济4.(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招生人数:5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三现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5.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复试科目)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复试科目)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复试科目)备注:本学科不招收同等学力人员。
机械工程学院《教师简介》一、机械工程系吴玉光,男,1961年5月生,获博士学位、教授。
现任机械工程系系主任。
学习经历:1978.10-1982.7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精密机械及自动化专业,本科;1985.9-1988.7,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硕士研究生;1998.2-2001.7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1.11-2004.3上海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工作经历:1982.8-1985.8江苏省徐州手表厂工作;1988.8至2006.9 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师;2006.10至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995获得水利部优秀教师称号。
社会兼职:全国高校制造技术与机床研究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先进产品建模,加工工艺自动规划,组合夹具自动设计、多指抓取自动规划等。
主要承担课程:机械CAD/CAM,机械工程导论,实体造型与参数化设计。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三十余篇,三大检索系统收录15篇,拥有国家发明专利二项。
孙鲁涌,男,副教授,1982年浙江大学精密机械工程专业本科毕业,1988年浙江大学机械系硕士研究生毕业。
现任机械工程系副主任,浙江省高校机械原理研究会副理事长,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讲课程:机械原理、优化设计、软件工程、科技英语、高等机械学、现代设计方法、机构分析与综合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主要科研方向为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数字化现代设计技术、CAD、新型机构与传动、机电系统设计等。
主持了基于啮合理论的精密小模数齿轮技术研究、面向概念设计的产品三维造型系统模型与功能研究、钟罩式煤气表检定装置数据采集技术研究等课题,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曾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
张云电,男,1956年3月出生,安徽省人,获硕士学位,教授。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超声电子、精密制造与特种加工技术。